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胎儿发育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胎儿发育范文(精选12篇)

胎儿发育 第1篇

例1, 患者, 33岁, G3P2。因“孕31周, 腹部增长过快”入院, 孕期无服药病史, 无X线接触史, 未曾到医院作产前检查。第1胎正常, 第2胎先天性心脏病出生后3月死亡。入院体格检查正常, 产科检查:宫高38 cm, 腹围120 cm, 胎位不清, B超检查:双顶径11 cm, 羊水平段14 cm, 多个肢体, 胎儿为单头双胸腔, X线检查显示腹部联体儿, 次日行人工破膜流出羊水6000 ml, 并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缩宫素静脉滴注, 用药9小时后分娩一畸形连体女婴, 该畸形女婴为单头, 但每侧各有2只耳朵, 听诊发现胸腔内有2个心脏, 出生后仅有几声轻微哭声, 渐出现呼吸窘迫及缺氧, 经给氧等抢救措施无效, 于生后20分钟死亡。染色体检查47XXX, 见图1 (见插页9-1) 。

例2, 患者, 24岁G2P1, 第1胎正常。因“孕24周, 腹部增长较快半月”收住院, B超检查见1个胎头, 多个肢体, 两胸相连, 颅骨光环正常, 胸腔内均可见搏动一致心脏, 羊水平段10 cm。查体正常, 产科检查子宫足月妊娠大小。引产分娩一联胸单头, 畸形男婴。

例3, 患者, 32岁, G2P1, 第1胎正常。因“孕28周, 下肢凹陷性水肿20天”入院。孕期因细菌性痢疾有服用西药史 (药名不详) 。BP 130/90 mmHg, 产科检查:宫高32 cm, 腹围110 cm, 胎心140 /min,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 , 入院前1天尿蛋白正常, B超检查脑积水, 上下唇裂。入院诊断:妊娠28周胎儿畸形。入院后引产, 分娩一女婴, 体重3500 g, 身长43 cm, 女婴全身呈高度凹陷性水肿, 腹部膨隆, 腹水征阳性, 鼻梁塌陷、小眼球、两耳低位、上下唇裂、腭裂, 上下肢生长分别位于季肋部, 尸检头皮下血性积液约200 ml, 双侧胸腔淡黄色积液, 两肺均为三叶, 心脏正常, 无脾脏, 脐血染色体分析核型为47XXX。该胎儿考虑诊断为Patau's综合征。

例4, 患者, 24岁, G1P0, 孕24周。因“B超检查胎儿畸形”入院, 体格检查正常, 产科检查:宫高25 cm, 腹围110 cm, 头先露, 胎心150/min, B超检查:双顶径4 cm, 羊水平段3 cm, 胎儿肢体小, 上、下肢活动受限, 短肢无颈小头, 提示胎儿畸形, 次日行羊膜腔穿刺注射依沙吖啶100 mg, 隔日分娩一男婴, 追问病史, 孕前曾有风疹病毒感染史, 染色体未查。

例5, 患者, 24岁, G1P0, 孕20+3周。因“B超检查疑胎儿畸形”入院, 孕期无感冒史及服药史, 查体正常, 产科检查:宫底脐平、胎位不清, 胎心140 / min。B超检查显示:双顶径4.7 cm, 胎儿腹腔内的肠管在母体子宫腔内, 肠管在羊水中飘浮, 羊水平段4 cm, 胎盘附着子宫前壁, 心脏未发现异常。次日注射依沙吖啶100 mg, 出生后女婴死亡, 腹壁缺损胃肠外露, 染色体为46XX。

2讨论

胎儿发育异常又称“出生缺陷”。包括出生前胎儿期各种结构和功能异常。根据文献报道。我国目前胎儿发育异常占死产、新生儿病死率的12.9%~19.4%, 但如例1、例2联体双胎畸形十分罕见, 其发生率为1/50000。多见于多胎或双胎家族中, 联体双胎系单卵双胎, 妊娠早期发育的过程中染色体未能分离或分裂过晚, 两个胚胎伴一个共同的卵黄囊而构成大面积的联体畸形。如果分裂不完全的胎盘均等发育则形成对称的联体双胎。相反若一胎盘发育过速, 另一胎盘发育迟缓, 则可构成不对称联体双胎或寄生胎, 联体双胎多为同性别, 但产前检查只能认为双胎、子宫大、羊水过多, 很难查出联体详细情况, B超检查应用后, 提高了该病在早中期妊娠阶段的检出率。

第3例为Patau's综合征, 是一种多器官畸形的病症, 但文献中未提及全身水肿伴胸腔积液, 是否系21-三体所致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例仅存活30分钟, 主要因严重畸形致死, 因为多发畸形并有严重智力障碍, 故妊娠中期时可提取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 一经确诊, 应终止妊娠。

例4患者有风疹病毒感染史, 风疹病毒在细胞中繁殖, 受染细胞缓慢分裂, 染色体断裂数目增多, 细胞有丝分裂受抑制, 影响DNA复制。在器官发育阶段, 影响细胞增殖, 阻碍器官组织正常分化。 15%婴儿出生后1年内死亡, 病毒在相邻细胞间传播, 不易被母体抗体消灭, 易发生胎儿畸形, 因本院无条件未检测RUB-IgM、IgG。产后患者再次妊娠时在上级医院检查IgM、IgG阴性, 2007年3月分娩正常女活婴。例5患者无服药史、放射线接触史, 为不明原因的胎儿畸形。

胎儿发育 第2篇

生命就是那么的神奇与伟大,如果我们不深入了解一下可能还会很遗憾的,以下就是详细介绍。

胎儿发育全过程

怀孕一个月的时候

这个时候胎儿还不能叫胎儿,这个时叫胚胎期,其受精卵叫胚芽或者胚胎。由于这个时候的受精卵还在不断地分裂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形状,故这个时候只能通过b超看到胚芽。

在怀孕两个月的时候

胎儿的胚胎看起来已经很像宝宝了,当两个月要结束的时候,手和脚已经成型,眼睛、耳朵、鼻尖和舌头等也已经成型了

怀孕三个月的时候

胎儿可以看到手指甲,并且有清晰的手指和脚趾。这个时候胎儿头部长大了,颈部也长长了。眼睛移到面部的前面,全身覆盖有一层绒毛,并且外生殖器开始分化。这个时期胎儿骨骼开始加快发育,骨骼变硬,为今后的发育做准备。

四个月的时候

胎儿的皮肤非常薄,并且是透明的,可以看到皮下的血管。四肢的关节已经形成,骨骼进一步发育。这个时候胎儿的腿已经超过了胳膊的长度,手指甲也已经成型了,关节也可以活动。

这个时期的胎儿性器官已经发育得足够成熟,用肉眼就能辨别性别了,当然,b超更能查出。胎儿开始用胸来经行呼吸,他开始吸吮自己的拇指,胎儿这个时期已经有的胎心。如果妈妈细心的话,还可能看到胎动了哦。

五个月的时候

如果你怀的是男宝宝

如果你怀的是男宝宝的话,那么怀孕初期你可能没有晨吐的现象,同时,胎宝宝的心跳大概在每分钟140下以内。同时,你的肚子可能是圆圆的,就像篮球。另外,你身体的前部分会增重很多的。

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你的乳晕颜色会加深,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喜欢吃咸或者酸的食物,同时喜欢高蛋白的食物。你的腿会很容易发冷,在怀孕期间腿毛也会长得比较快。手上的皮肤会比较干。一般你的尿液颜色会呈浅黄色,有流鼻涕和头疼的现象。

如果你怀的是女宝宝

如果你怀的是女宝宝的话,那么怀孕早期你会有晨吐的现象,胎宝宝的心跳每分钟起码140下,而你的身体主要是臀部和背部增加的重量比较多。往往左侧的乳房比右侧的乳房大。这个时候腹部会隆起,有点像西瓜,孕妈妈往往会喜欢吃甜的食物,尤其喜欢吃甜的水果,还喜欢喝橙汁类甜的饮料。

怀孕五个月的时候,你的情绪可能会比较不稳定。乳房急速增大,尿液颜色呈较深的黄色。

怀孕六个月的时候

胎儿身子大概有19cm长,重约350g。这个时候胎儿的皮肤是皱皱的,别以为这是什么不好的现象,其实这是胎儿为以后皮下脂肪的生长留下的余地。

六个月的胎儿,过了22周后,胎儿看起来会是滑滑的感觉,好像皮肤上覆盖了一层什么滑腻的物质,其实,这个就是胎脂。胎脂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胎儿在羊水的长期浸泡下不受到伤害。胎脂一般会从六个月的时候出现,知道出生说不定都还有呢。这个时期的胎儿牙齿也在快速发育,主要是恒牙的牙胚在快速发育,为胎儿长牙做准备呢。

怀孕七个月的时候

胎儿的身子已经有36cm了,体重大约有900g~1300g,这个时候胎儿的内耳和大脑已经完全接通,对声音的分辨能力提高很多,对声音也很敏感。七个月的胎儿虽然视网膜还没有完全发育好,但是已经能够感受到光了,并且对光线也很敏感。

怀孕八个月的时候

胎儿身长大约为42cm-46cm之间,体重在2kg-2.7kg之间,胎儿不断长大,骨骼发育更加强健。这个时候的胎儿已经能听到母体外的声音了。随着胎儿的成长,胎儿的皮肤看起来已经不再是那么褶皱了,而是显得很丰满。

怀孕九个月的时候

胎儿大脑已经非常发达,对于外部刺激,不仅身体会有反应,而且面部也会有反应哦,通过胎儿的表情,我们可以看到他喜欢和讨厌的表情。胎儿眼睛发育已经完全成熟,对母体外的光反应很明显。胎儿体内的器官也都已经发育成熟,皮肤有光泽。九个月后,胎儿便已落到下腹部,为出生做准备了。

怀孕九个月后,由于胎儿已经很大,致使孕妇的腹部胀满,所以孕妈妈吃东西一次不要吃太多,要少食多餐。并且孕妈妈的消化功能会有所减退,也因此容易引起便秘,要多吃些薯类、海草类及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怀孕十个月了

现在孕妈妈步入了怀孕的最后阶段,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也基本上都已成熟了,从这周末,你的胎儿就可以成为足月儿了,同时也意味着你的宝宝随时都有降生的可能,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产前准备,包括分娩的知识、接生的医院、待产包等等。

胎儿发育迟缓,如何补救? 第3篇

胎儿发育迟缓有标准

当胎宝宝体重位于同孕周胎宝宝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以下或低于同孕周胎宝宝平均体重2个标准差时,说明胎宝宝在孕妈妈体内生长发育比较迟缓,医学上称为胎儿生长受限(FGR)。一般孕37周以上分娩的宝宝体重应在2500克以上,如果小于2500克称为低出生体重。

并非所有被诊断为“生长受限”的胎宝宝都是“异常胎宝宝”,大约25%~60%的低体重胎宝宝,是由于孕妈妈或准爸爸本身遗传因素所致。如果孕妈妈或准爸爸自身身高比较矮、比较瘦、体重比较轻,胎宝宝体重自然也会轻一些,这种原因造成的低体重胎宝宝属于健康的胎宝宝,孕妈妈不必担心。

胎儿发育迟缓原因多

造成胎宝宝生长发育迟缓、体重低的原因,除孕妈妈或准爸爸本身遗传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主要包括:

孕妈妈因素孕妈妈营养不良:部分孕妈妈由于妊娠剧吐、偏食,或因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控制过于严格,能量、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导致胎宝宝营养获取不足,难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需求,致使胎宝宝体重低于同胎龄胎宝宝。

孕妈妈有并发症或合并症:如果孕妈妈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胎盘早剥、过期妊娠、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心脏病、肾炎、贫血等疾病,都可能减少胎盘血流,从而减少流入胎宝宝体内的血流和营养物质,影响胎宝宝发育。

如果孕妈妈有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或孕妈妈子宫发育异常,使胎宝宝没有足够生长空间,或孕妈妈孕期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等也会影响胎宝宝的发育。

胎宝宝因素胎宝宝有先天异常,如有染色体或基因异常,也会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

其他

因素

孕妈妈体内营养物质必须经过胎盘和脐带才会到达胎宝宝体内,如果胎盘发生病变或脐带过细时也会影响胎宝宝的生长发育。

关于低体重胎宝宝

由于孕妈妈或准爸爸本身遗传因素所造成的低体重健康的胎宝宝,没有不良后果,孕妈妈不用担心。但是,对于由于孕妈妈营养不良、有并发症或合并症、胎宝宝有先天异常等原因导致的发育迟缓的胎宝宝来说,后果不容乐观。发育迟缓的胎宝宝在孕妈妈腹中容易夭折,生后生存能力差,长大后也会有一些健康问题。生后如果生长发育仍然非常迟缓,将容易出现智力障碍、感染和身材矮小;如果生长发育过快,容易发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及时发现胎儿发育迟缓的3种方法

由于难以精确评估孕妈妈腹中胎宝宝生长发育情况,孕期诊断胎宝宝生长发育迟缓比较困难,往往需要胎宝宝分娩后才能确诊。但通过核对孕周、产检和B超是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的。

准确核对孕周

孕妈妈停经后尽早到医院产检,以便确定孕妈妈孕周,避免因为孕周计算不准确而造成胎宝宝生长发育迟缓漏诊或误诊。一般来说,如果孕妈妈月经规律,可以根据末次月经计算孕周;如果孕妈妈月经不规律,要通过孕早期(孕12周之内)超声检查确定孕周。当然,有些孕妈妈根据末次月经计算的孕周,与通过孕早期超声确定的孕周有差异,如果差异在5天之内仍然按照末次月经计算孕周,如果差异超过5天则按照孕早期超声确定的孕周计算。

定期产前检查

密切监测胎宝宝生长发育情况是诊断胎宝宝生长发育迟缓的关键。通过定期产前检查,测量孕妈妈体重、宫高、腹围可以大致推断胎宝宝的大小。孕妈妈在妊娠晚期每周体重增加约0.5千克,如果体重增加缓慢或体重不增反降,要警惕胎宝宝发育迟缓。如果孕妈妈宫高、腹围连续3周均在第10百分位以下,也要警惕胎宝宝发育迟缓。

通过B超监测胎宝宝生长发育

B超是监测孕妈妈腹中胎宝宝生长发育情况的一种比较直观有效的手段。正常胎宝宝双顶径在孕早期每周平均增长3.6~4.0毫米,孕中期每周增长2.4~2.8 毫米,孕晚期每周增长2.0 毫米。通过B超连续监测胎宝宝双顶径,如果每周平均增长小于2.0毫米,或每3周增长小于4.0毫米,或每4周增长小于6.0毫米,则可能是胎宝宝发育迟缓。

胎儿发育迟缓需及时补救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儿给人的第一个印象是体重轻,所以,不少人认为,生下来小一点不要紧,后天好好喂养就行了。其实,这种想法要不得。及时发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并积极进行干预,才是真正对宝宝负责的做法。

尽早发现和治疗病因

尽早发现和治疗导致胎宝宝发育迟缓的病因,可通过定期产检、糖尿病筛查、超声检查等尽早发现孕妈妈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尽早治疗。如果孕妈妈孕早期恶心、呕吐比较严重,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孕妈妈合理营养

孕妈妈要合理膳食,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能量摄入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孕妈妈孕早期即使有恶心、呕吐,也要吃东西,千万不能因为怕吐而不吃东西,吐了可以再吃,早餐可以选择馒头片等比较干、容积小的食物,以减轻恶心、呕吐的感觉。

对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而言,孕期营养更加重要,既要保证空腹和餐后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能过度控制饮食、吃得过少,否则会导致胎宝宝营养不良。如果通过饮食、运动不能将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要根据医生要求注射胰岛素。

孕期合理增长体重

根据孕妈妈孕前BMI(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合理增长体重。一般来说,孕前比较瘦,孕期体重要多增加一些;孕前比较胖,孕期体重增加要少一些。具体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如下:

注意休息

孕妈妈要卧床休息,尽量采取左侧卧位,以改善子宫和胎盘血流。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一旦发现胎宝宝生长发育迟缓,要尽早住院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孕32周前开始治疗效果好,如果孕36周后才开始治疗则效果比较差。

给胎儿发育迟缓

孕妈妈的建议

分娩时机 如果胎宝宝在孕妈妈腹中状况比较好,没有缺氧的表现,孕妈妈没有严重的疾病,胎宝宝可以到孕37周后分娩,但是不能超过预产期。如果胎宝宝有以下情况要及时中止妊娠:经过治疗,3周仍然没有生长;胎盘功能差、羊水过少;胎宝宝有缺氧的表现;孕妈妈的病情加重。

分娩方式 如果生长发育迟缓的胎宝宝状况良好,没有宫内缺氧的表现,羊水量及胎位都正常,胎宝宝可以经阴道分娩;如果胎宝宝病情比较危重,阴道分娩可能对胎宝宝不利,则需要剖宫产分娩。

养育禁忌 在孕妈妈腹中生长发育迟缓的胎宝宝出生后如果获得过多营养,生长过快,会增加宝宝成年后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风险。所以生长发育迟缓的胎宝宝出生后也不能吃得太多,长得太快,要适可而止。

胎儿胸腺发育的超声测量 第4篇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03~2008-10来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行产前超声检查, 无内外科疾病, 无妊娠并发症的单胎孕妇, 超声孕周与临床孕周相符, 临床及超声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的胎儿189例, 孕周15~40周, 按孕周15~19+6、20~21+6、22~23+6、24~25+6、26~27+6、28~29+6、30~31+6、32~33+6、34~35+6和≥36分为10组。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西门子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应用产科检查专用条件。探头频率3~5MHz。常规产科系统超声检查后, 确定2个标准切面进行胸腺测量:①上纵隔横切面 (三血管-气管切面) :取胎儿胸腔横切面, 显示三血管-气管切面, 同时清楚显示胸骨横断面, 胸骨后方略呈横条形实质性回声者为胸腺, 其回声略低于胎肺, 与胎肺比较略显不均。测量其最宽的左右径 (横径) 及胸骨后前后径。②前上纵隔矢状切面:心底部大血管前方长三角形结构为胸腺, 其上端约平锁骨水平, 下端位于心耳附近。测量最大上下径 (纵径) 。

按椭圆形公式计算:胸腺体积=纵径横径前后径0.5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算各孕周的均值、标准差、95%可信限。使用线性回归法将各测量值与孕周进行相关性分析。

2.结果

2.1 胎儿胸腺二维超声特点

胎儿胸腺回声稍低于肺组织, 边界清楚, 内部回声分布尚均匀, 与胎肺比较略显不均, 易识别。上纵隔横切面时胸腺位于胎儿心脏“三血管”或“三血管-气管”切面的前方, 胸骨的后方, 形状略呈半月形 (图1) 。在矢状切面上, 胸腺位于锁骨横断面后下方, 胎儿心脏前方, 下端可达右室前壁下方, 形状略呈长三角形, 因部分胸腺前方被肺组织掩盖, 需侧动探头避开肺组织回声 (图2) 。

2.2 各径线测值与孕周行直线回归分析

各径线测值随孕周增加而增大, 且与孕周呈显著相关性。纵径、横径、前后径、体积与孕周相关系数分别为r=0.921, r=0.925, r=0.844, r=0.946。胎儿不同孕周胸腺各径线测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见表1~4。

(SP为脊柱, 箭头所指为气管, 长箭号所指为胸骨, 两测量游标间为胸腺) 。

(长箭号所指为锁骨横断面, 两测量游标间为胸腺) 。

(前上方呈分叶状的为胸腺, 下方为心脏, 后方为肺)

表3 胸腺前后径与孕周关系

3.讨论

3.1 显示胎儿胸腺的切面与参数

胎儿胸腺位于前上纵隔, 心底部大血管前方, 超声显示并不困难, 但其超声标准切面及正常值范围至今尚在探讨中。1989年, Felker等[1]以胸腺前后径作为判断胸腺大小的参数, Akin Iscan等[2]用胸腺指数, Zalel等[3]测量胸腺周长, Cho JY等[4]测量胸腺横径等。我们在1例因神经系统畸形引产的胎儿 (非本组病例) 尸检时看到, 胸腺形状不规则, 呈左右分叶状, 其远端可达右心室前壁下方 (图3) , 因此, 需用上纵隔横切面及矢状切面才能显示胸腺最大边界, 较为准确地评价胸腺的大小。本研究以上述二个切面分别测量胸腺的横径、前后径及纵径, 并计算其体积, 建立了15~40周正常胎儿胸腺正常值参考范围, 在评价胸腺大小的方法学上是一种改进。Akin Iscan等[2]及Juan De Leon-Luis等[5]对不同性别胎儿胸腺大小进行对比, 认为胎儿期胸腺大小不受性别影响。本研究未关注性别差异, 有待今后进一步观察。

3.2 产前测量胎儿胸腺大小的价值

胸腺为重要免疫器官, 胎儿胸腺发育不良或缺如与胎儿宫内营养、各种宫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染色体异常等有关。 Cromi等[6]报道, IUGR胎儿胸腺小于正常, 是胎儿在营养不良时的一种内分泌免疫反应;Yinon等[7]发现胎儿小胸腺与宫内感染的阳性预测值约为69%, 尤其与绒毛膜羊膜炎呈阳性相关性, 胎膜早破的胎儿, 若胸腺小于正常, 可提示绒毛膜羊膜炎的可能。El-Haieg等[8]报道了胎儿胸腺大小与胎儿炎性反应综合征 (fet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FIRS) 的关系, 认为胎儿小胸腺是诊断FIRS的可靠超声征象。小胸腺诊断FIRS的准确率为85%, 敏感性为87.5%, 特异性为67%, 阳性预测值为93%, 阴性预测值为50%。Chaoui等[9]及Barrea等[10]先后报道胎儿胸腺发育不良合并心脏畸形时, 预测22q11.2缺失的敏感性达90%, 因此, 产前测量胎儿胸腺大小, 发现胎儿胸腺的病理情况, 可为诊断胎儿畸形或宫内异常提供线索, 指导临床处理。

本研究提示:测量胎儿胸腺的横径、前后经、纵径并计算其体积, 能较全面地反映胸腺的大小, 不足之处是每组标本数少, 并未在出生后继续追踪检测, 尚有待今后继续研究。

关键词:超声检查, 产前,胸腺

参考文献

[1] Felker RE, Cartier MS, Emerson DS, et al. Ultrasound of the fetal thymus.J Ultrasound Med, 2008:669

[2]Akin Iscan, Serdar Tarhan, Hasan Guven, et al.Sono-graphic measurement of the thymus in newborns: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thymus size and birth weight.Eur J Pediatr, 2000, 159:223

[3] Zalel Y, Gamzu R, Mashiach S,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tal thymus: an in utero sonographic evaluation.Prenat Diagn, 2002, 22:114

[4] Cho JY, Min JY, Lee YH, et al. Diameter of the normal fetal thymus on ultrasound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7, 29:634

[5] Juan De Leon-Luis, Francisco Gámez, Pilar Pintado, et al. Sonographic measurements of the thymus in male and female fetuses.J Ultrasound Med, 2009, 28:43

[6] Cromi A , Ghezzi F, Raffaelli R, et al. Ultrasonographic measurement of thymus size in IUGR fetuses: a marker of the fetal immunoendocrine response to malnutrition.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9, 33:421

[7]Yinon Y, Zalel Y, Weisz B, et al.Fetal thymus size as a predictor of chorioamnionitis in women with preterm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7, 29:639

[8]El-Haieg D, Zidan A, El-Nemr 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nographic fetal thymus size and the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ic fet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in women with preterm prelabour rupture of membranes.BJOG, 2008, 115:836

[9]Chaoui AR, Kalache KD, Heling KS, et al.Absent or hypoplastic thymus on ultrasound:a marker for deletion22q11.2in fetal cardiac defects.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2, 20:546

17周胎儿发育情况 第5篇

子宫里的胎儿与出生后的婴儿一样可爱,现在胎儿变得非常顽皮,他拥有了第一个玩具――脐带,他特别喜欢用手拉或抓住脐带,有时他抓得特别紧,紧到只能有少量的氧气输送。不过别着急,胎儿不会做得太过分,他知道保护自己不受损伤。现在循环系统和尿道完全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胎儿的肺也开始工作,他已经能够不断地吸入和呼出羊水。

子宫的变化

现在准妈妈可以在肚脐下方3.8~5厘米处摸到子宫。本周,小腹突出更加明显,必须穿上有弹性的衣服或宽松的孕妇装,才会觉得舒适。此外,准妈妈身体的其他部位也持续变化,体重增加了2.25~4.5公斤。

准妈咪的改变

胎动现在已经非常活跃,有时准妈妈会感到腹部一侧有轻微的触痛,那是因为子宫在迅速地增大,子宫两边的韧带和骨盆也在生长变化以适应胎儿的成长。这些感觉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持续几天一直疼痛的话,请找医生咨询。

做为准妈妈在17周时更要良好的调养自己,这时候孕妇因内分泌的情况,常会导致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孕妇一定不要自行用药,做好保健工作,注意饮食少吃过于油腻食物,避免上火,如果有不良情况发生要及时入院检查。

★ 胎儿发育标准

★ 生气影响胎儿的发育吗?

★ 胎儿发育过程幼儿园教案

★ 六个月的胎儿发育标准多少

★ 1岁10个月宝宝智力发育状况是怎样的

★ 《茎是由芽发育的》教案

★ 影响胎儿智力因素有哪些

★ 如何对胎儿实施胎教?

★ 胎儿亲子鉴定准确吗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软骨发育不全 第6篇

【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从16987万名孕期超声检查的孕妇中检查出胎儿软骨发育不全二例。结果 胎儿四肢长骨短小,头大,小颌,胸阔狭窄,短小肋骨,短躯干,腹部膨隆是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声像图表现。 结论 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超声诊断具有准确性高、操作方便,无创伤等优点,可作为孕产妇常规筛查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超声检查 胎儿 软骨发育不全

胎儿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较常见的致死性骨发育不全,又称胎儿型软骨营养障碍、软骨营养障碍性侏儒等,是由于软骨内骨化缺陷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四肢粗短,但躯干近乎正常的侏儒-短肢型侏儒畸形疾病。发生率为1/15000-1/26000[1]。此病可在产前常规检查中檢出,但由于人们对优生优育的意识不强,特别在农村贫困地区,较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因此比较难发现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病例。我院自2010-01~2013-06 对16 987名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软骨发育不全二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0-05 ~2013-06 到我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共 16987 名,年龄 18 ~45岁,检出胎儿软骨发育不全 2名。

1.2 仪器 Philips iu22,探头频率为 3.5MHZ。

1.3 方法 检查前空腹,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探头经腹部横切、纵切或斜切,按产科常规检查项目扫查,全面检查胎儿各器官及躯体四肢测量胎头,双顶径、肱骨长径、股骨长径、头围、腹围及羊水等,并分别与正常值进行对比。

2 结果

2.1 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声像图特征 胎儿四肢长骨短小,头大,小颌,胸阔狭窄,短小肋骨,短躯干,腹部膨隆 (见下图1,其中 l 例合并胎儿水肿)

3 讨论

软骨发育不全是以四肢长骨短小及骨化不良为特征的畸形,是一种较常见的侏儒畸形[1],是一种教常见的先天性骨发育异常疾病,发病率1/15000—1/26000,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通常患儿出生后不能成活或生后不久因肺发育不良而死亡,在产前进行明确诊断后终止妊娠,是目前减少此病发生的唯一方法。在超声下可见胎儿四肢长骨短小、头大、额部明显突出,小颌,胸廓狭窄,短小肋骨,短躯干,腹部膨隆,可出现脑积水、羊水过多等骨骼发育特征。

胎儿软骨发育不全需与成骨发育不全鉴别[3]。两种畸形的胎儿肢体均短小。胎儿软骨发育不全虽肢体短粗弯曲,但一般无骨折,而成骨发育不全易出现骨折,成骨发育不全是以全身多发性骨折为特征的骨畸形。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因为卫生医疗条件落后,对优生优育的意识不强,特别是贫困地区,孕产妇较少进行产前常规超声检查,较难发现胎儿软骨发育不全病例,一旦发现严重的胎儿软骨发育不全,均应及时终止妊娠。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软骨发育不全准确性高,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无创伤性,是筛查软骨发育不全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佩莲,鲁红 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 [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42。

[2] 王面林,林贵 罕见病少见病的诊断与治疗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95。

胎儿发育 第7篇

关键词:子宫动脉,脐动脉,胎儿发育

脐动脉是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的惟一途径, 而子宫动脉血供情况直接影响子宫胎盘循环状况, 检测二者各项指标可了解在子宫-胎盘-胎儿循环有无因血管痉挛出现异常改变以及病变程度[1]。以超声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胎儿脐动脉和孕妇子宫动脉, 可判断宫内胎儿健康状况及母体并发症[2]。本研究对220例孕妇进行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 了解脐动脉、子宫动脉血流特点, 评估其对胎儿的影响, 预测围生儿预后, 为及时采取措施提供实验室检查依据, 以便改善胎儿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住院并分娩孕妇220例, 年龄20~40岁, 平均29.5岁, 孕周22~26周, 平均24周。其中150例临床证实为正常妊娠, 无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 、先兆子痫、糖尿病等疾病的正常组。另70例为宫内发育迟缓的对照组。

1.2 频谱超声

孕妇取平卧位, 探头频率5MHz, 孕妇取半卧位, 以血流仪探查脐动脉, 获得收缩期峰值一致的8个波形。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胎儿发育和胎盘情况及羊水量。在脐带胎盘附着点观察脐动脉血液频谱, 当看到频谱稳定、清楚时, 停帧测量收缩期速度峰值 (S) 、舒张末期速度最低值 (D) , 计算S/D值。测量子宫动脉时, 多普勒探头放在下腹部子宫下段两侧, 探及与母体脉搏相同的波速渡型时再进行测定。全部结果均照相记录。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和样本率的卡方检验, 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动脉血流参数的比较

正常组子宫动脉多普勒PI (1.93±0.28) 及S/D (0.67±0.21) , 脐动脉的PI (0.85±0.11) 及S/D (2.38±0.42) , 分别小于对照组子宫动脉PI (3.80±0.82) 及S/D (1.33±0.25) 和脐动脉的PI (0.97±0.49) 及S/D (2.68±0.51) ,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妊娠结局的比较

正常组在Apgar评分<7分、低体质量儿和死胎/死产的发生率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且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数据见表2。

3 讨论

脐动脉血流阻力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评价胎盘血流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 其中以S/D作为血流阻力测定的指标最为常用[3]。由于脐动脉血流频谱可以直接反映胎盘血流灌注信息, S/D值不受胎儿体质量、超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等因素的影响, 是反映胎盘功能的很好参数[4], 所以临床普遍认为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尤其在预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胎儿宫内窘迫及在宫内的血流供应情况等方面具有明显价值[5]。由本研究结果可见, 超声多普勒对胎盘循环的监测, 对预测IUGR有较高的敏感性, 且S/D值异常早于生物学异常, 本文也证实正常妊娠组随孕周的增加, 胎盘血管阻力下降, S/D呈规律性递减[6]。

综上所述, 以往产前超声仅检出了容易发现的胎儿明显畸形, 忽略了与单脐动脉的相关性。目前二维彩色多普勒是产前诊断单脐动脉简便、易行、准确、无创而且价廉的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孕妇子宫动脉和胎儿脐动脉的S/D、PI的变化, 可估计胎儿宫内情况。

参考文献

[1]廖明松, 李树森, 赵金英, 等.妊高征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超声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7, 12 (4) :275-277.

[2]聂芳, 车岩, 李静,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高征血流速成度比值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2, 13 (2) :114-116.

[3]张珂, 葛明珠, 贺晶, 等.胎心率短期变异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 42 (4) :233-235.

[4]徐红兵, 曹珍修, 吴味辛.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漉缺如的胎儿血液动力学变化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5, 8 (2) :92-96.

胎儿发育 第8篇

关键词:胎儿胸腺,超声,测量

胸腺由淋巴上皮细胞组成, 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实践证明胸腺埋藏培养和生物制剂可治疗多种临床疾病。胎儿胸腺发育异常与多种疾病有关。近年来胎儿胸腺发育异常与其他器官畸形及临床风险的相关性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随着超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3D体积自动测量技术的应用, 使产前超声测量和评估胎儿胸腺发育成为最便捷有效的方式。

1 胸腺的胚胎学及生理回顾

胸腺出现于胚胎第9周, 在胚胎第20周发育成熟, 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胸腺在胚胎早期由腮沟外胚层和咽囊内胚层的上皮发生而成, 故其早期原基是含有外胚层和内胚层的上皮组织;在淋巴干细胞迁入后, 渐变为一种特殊的淋巴组织, 胸腺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前身。胸腺位于胸骨后方, 外形极不恒定, 分叶以两叶居多, 青春期前发育良好, 青春期后逐渐退化, 为脂肪组织所替代, 这也是35岁以后机体逐渐衰老和免疫机能减弱的原因。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中枢”器官, 是T淋巴细胞分化增值的场所。胎儿胸腺含有丰富的T淋巴细胞和多种胸腺多肽, 如人胚胸腺素、巨噬细胞活化因子、多种造血生长因子等十余种物质。胸腺对于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应答是必不可少的。它的生理作用为:一是培育大量T细胞群, 担当特异性细胞免疫及调节作用;二是产生多种胸腺激素, 协同培养T细胞并诱导不同T细胞亚群。胸腺与机体的诸多生理进程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2 目前胎儿胸腺的临床开发应用

胸腺的应用研究源于对胸腺的理化特性的认识和现代免疫科学的突飞猛进。采用生物技术对胸腺进行开发应用, 可治疗多种疾病并解决部分临床棘手的疑难杂症。主要包括胸腺激素的提取纯化、生物制剂;胸腺及胸腺细胞的异体移植[3]。19世纪60年代Goldstein等最早报道从小牛胸腺匀浆的上清液中提取活性成分, 并命名为胸腺素 (Thymosin) 。当今从胸腺中提取有生物活性的激素和因子并发挥临床作用的种类很多, 主要包括:胸腺素和胸腺肽、胸腺体液因子、胸腺生成素及胸腺免疫抑制因子等。临床上用于治疗的疾病主要有: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机体功能紊乱、癌症等;并可预防和减缓衰老[2]。胸腺及胸腺细胞的异体移植一般用来治疗免疫性疾病、肿瘤等。主要表现为临床症状减轻, 寿命延长, 紊乱的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增强了机体免疫力。国内有人用制成的胸腺细胞悬液静脉注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肺心病、乙肝、肿瘤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疗效肯定[1]。由此所见, 胸腺的开发应用是多方面的, 其未来空间是广阔的。

3 超声测评胎儿胸腺发育的研究现状

目前胎儿胸腺发育的超声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1989年Felker等[3]较早对胎儿胸腺进行测量, 证实了超声探查胎儿胸腺的可行性。2002年Zalel等[4]对406例14~38周正常胎儿胸腺进行测量, 其胸腺的显示率达99%。2011年Chauoi等[5]进行了正常胎儿和先心病胎儿胸腺发育状况的比较, 发现22q11.2区域缺失的相关先心病胎儿胸腺发育不良。国内学者也进行了一些相关报道, 2008年章鸣等[6]对正常胎儿胸腺的周长进行测量统计, 并给出参考值范围。2011年Li等[7]不但测量了正常胎儿胸腺的常规二维参数, 还测量了其三维体积, 结果显示其与孕周相关性优于二维参数。但各个研究所列出的参考值范围有一定差别, 有待于进行大样本研究来建立不同孕周胎儿胸腺正常参考值范围。2013年玄英华等研究发现三维体积自动测量技术 (VACAL法) 测量胎儿胸腺更能真实反映这类不规则器官的体积, 遗憾的是样本例数较少[15]。我国是多民族聚居大国, 目前国人胎儿胸腺的超声测量及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汉族人口, 少数民族地区亦应纳入研究对比范畴, 以便发现更多与胎儿胸腺相关的畸形和临床疾病, 探讨如何提高不同孕周胎儿胸腺超声检查显示率、分析影响因素, 使胎儿胸腺研究更加深入完善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4 产前超声评估胎儿胸腺发育的临床意义

研究表明, 胎儿胸腺发育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2011年Li等[7]首先用三维超声测量了正常胎儿胸腺的体积, 发现染色体22q11.2微小缺失相关各种综合征胎儿胸腺体积缩小。染色体22q11.2微小缺失相关各种综合征包括先心病、胸腺发育受限、唇腭裂、面部畸形和低钙血症等[5,8]。另有研究结果表明, 锥干畸形先心病胎儿胸腺体积缩小的检出率明显增高[4]。Volpe等[9]的研究则表明胸腺发育异常与宫内生长迟缓和主动脉弓异常密切相关。

Yinon等[10]和吕国荣等[11]的研究发现, 宫内感染的胎儿胸腺体积普遍缩小。所以, 一旦发现胎儿胸腺体积短期内明显缩小, 要警惕有炎症反应及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胸腺萎缩可发生在各种应激情况下, 包括急性炎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外伤、营养不良等[13]。Mohamed等[14]还研究发现先兆子痫病例中胎儿胸腺明显变小。另外, 胸腺测量对于诊断免疫性疾病、点状软骨发育不良等亦有帮助[8]。

国内有学者[12]研究发现无脑儿胸腺的体积较正常大, 光镜下被膜较正常者厚而疏松, 被膜和间隔中含较多的脂肪细胞, 表明无脑儿胸腺细胞其分化发育成熟程度低。同时观察此类胎儿脾脏切片, 均未见胸腺依赖区, 表明无脑儿胸腺尚未行使向周围淋巴器官输送T细胞的功能。

5 超声测评胎儿胸腺方法学探讨及展望

胸腺位于胸骨后方、三血管前方与两侧肺叶之间, 二维超声图像主要以类长方形、类椭圆形和欠规则形几种形态为主, 内部回声均匀, 孕24周前的胎儿胸腺以略高回声为主, 孕24周后胎儿胸腺以偏低回声为主。胎儿胸腺的扫查主要在“三血管”切面或“三血管”切面略偏上方探查。使声束与胸腺两侧边界尽量垂直时边界显示最为清晰[6,8], 即胎儿侧位或仰卧位时较好识别并容易探查, 俯卧位时由于胸腺远离探头, 且被脊柱及肋骨声影遮挡不易探查。目前胎儿胸腺测量的参数除了有横径、前后径、周长、上下径、横断面积等二维参数, 还有三维体积的测量[15]。研究发现二维测量参数中以横断面积的相关性最好, 可信度最高。2011年Li等[7]首先利用三维体积自动测量技术测量胎儿胸腺的体积。2013年玄英华等[8]研究总结三维容积测量方法中VOCAL法对于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有优势。这是因为VOCAL法可以精确描画边界并修饰轮廓, 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增减切面数目, 而多平面法有不易确认测量起始和终止切面的缺点[15]。且VOCAL法较现有其他方法具有方便省时的优点[8]。

胎儿发育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IUGR仔猪选择标准:采用Xu等的两个标准差法[1]。 对苏州市第一种猪场苏太猪多年生产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获得该猪种新生仔猪的平均初生重和标准差, 体重低于平均体重两个标准差的新生仔猪被确定为IUGR仔猪。

试验选用苏太猪 (太湖猪×杜洛克)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从5 窝初生仔猪中选出15 头 (每窝选3 头) IUGR仔猪, 随机分到新生对照组 (N) , 牛乳组 (M) 和试验组即牛乳添加胰岛素组 (I) 。 M和I组仔猪全部在吮乳前称取初生重, 人工饲喂3 d, M组喂牛乳, I组在牛乳中添加60 IU/L胰岛素。 饲喂量按每千克体重30 m L/次, 3 h饲喂一次。 饲喂结束称重、屠宰取样。

1.2 试验材料

1.2.1 牛乳乳粉 (Fernleaf) 与蒸馏水按1:6 体积比例混合成试验用牛乳。 混合后每100 m L牛乳含热量3.100 MJ、 蛋白质3.69 g、 乳糖5.99 g、 脂肪3.96 g、维生素A 448 IU、维生素D 60 IU、维生素C7.5 mg。

1.2.2 I组牛乳添加胰岛素的配制I组在牛乳中添加胰岛素60 IU/L。 胰岛素 (提取自牛胰腺) 为SIGMA公司产品, 26.5 U/mg。 经检测牛乳中胰岛素的浓度为0.34 m IU/L。

1.3 样本采集仔猪心脏采血致死后, 迅速分离消化器官, 置于冰盘上, 并立即从系膜连接的消化器官中迅速分离出胰腺 (剥除多余的脂肪和结缔组织) , 称重, 贮存于-70 ℃超低温冰箱备用。

1.4 胰腺组织指标测定将冷冻保存的胰腺组织样本于4 ℃下解冻, 用眼科小剪剪碎, 加入冷生理盐水匀浆备用。

1.4.1 蛋白质、DNA和RNA含量的测定将冷冻保存的胰腺组织样本于4 ℃下解冻, 用眼科小剪剪碎, 加入冷生理盐水匀浆备用。 采用Lowry等 (1951) 改良福林酚试剂法[2]测定胃组织匀浆中蛋白质含量。用John-Chandler法[3]提取组织匀浆中的DNA和RNA, 并采用Giles和Myers (1965) 改良的Burton二苯胺法[4,5]测定DNA含量, Fleck和Begg (1994) 的紫外吸收法[6]测定RNA含量。

1.4.2 胰酶活性的测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胰总蛋白水解酶活性[7], Geiger和Fritz (1984) 的方法[8]测定胰蛋白酶活性, Geiger (1984) 的方法[9]测定胰糜蛋白酶活性。 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的医用淀粉酶试剂盒测定胰淀粉酶活性。 参照比浊法测定胰腺组织中的脂肪酶活性[10]。

1.4.3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测定组织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分别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提供的125I-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和125I-胰高血糖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测定。

1.5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各组间采用单因子方差 (One-Way ANOVA) 分析, 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 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 (±SD) 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重和胰腺重由表1 可见, 与N组相比, M组、I组仔猪体重均减轻;M组与I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M组和I组胰腺重量分别比N组提高了29.64% 和38.93% (P<0.01) , 且I组高于M组, 差异不显著。 M组和I组仔猪胰腺重/体重比值 (胰腺相对重量) 分别比N组提高了38.19%和49.61% (P<0.01) , 且I组高于M组 (P>0.05) 。

注: 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 (P<0.01) 。

2.2胰腺蛋白质、DNA和RNA含量及蛋白质/DNA由表2 可见,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胰腺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29.54%和109.11% (P<0.01) ;I组较M组高61.43%,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P<0.01) 。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胰腺DNA含量分别提高了42.27 和42.82% (P<0.01) ;I组胰腺DNA含量略高于M组, 但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 (P>0.05) 。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胰腺RNA含量极显著提高 (P<0.01) ;I组高于M组 (P>0.05) 。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仔猪胰腺RNA/DNA比值分别提高了12.71% (P>0.05) 和21.45% (P<0.05) ;I组高于M组 (P>0.05) 。 与N组相比, M组仔猪胰腺蛋白质/DNA比值略微降低 (P>0.05) , 而I组仔猪极显著提高 (P<0.01) ;I组蛋白质/DNA较M组高60.54% (P<0.01) 。

注: 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 (P<0.01) 。

2.3 胰酶活性三组试验仔猪胰总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总活性见表3。 由表3 可见,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仔猪胰总蛋白水解酶活性、 胰蛋白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 (P<0.01) ; 且I组胰总蛋白水解酶活性较M组高10.59% (P>0.05) ;I组与M组间胰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P>0.05) 。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胰糜蛋白酶总活性分别降低了20.95% (P<0.05) 和19.47% (P>0.05) ;I组和M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仔猪胰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提高 (P<0.01) ;而I组较M组高10.40% (P>0.05) 。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胰脂肪酶总活性分别提高17.88% (P>0.05) 和28.92% (P<0.01) ;而I组较M组高9.37% (P>0.05) 。

2.4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由表4 可见,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胰腺胰岛素总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 (P>0.05) ;I组较M组高14.30% (P>0.05) 。与N组相比, M组和I组胰高血糖素总含量分别提高了56.64%和76.99% (P<0.05) ;I组较M组高12.30% (P>0.05) 。

3 讨论

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动物体重的增长和身体其他各系统的功能。胰腺虽小, 但它是动物消化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兼具内、外分泌功能的腺体, 外分泌主要成分是胰液, 内含碱性的碳酸氢盐和各种消化酶, 其主要功能是中和胃酸, 消化糖、蛋白质和脂肪;内分泌可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抑素、胰多肽。动物器官的生长发育与细胞的数量、大小、分化密切相关, 蛋白质含量、DNA含量、蛋白质与DNA含量的比值是衡量细胞数量、细胞大小的重要指标[11]。 石现瑞等 ( 2005 ) 试验结果表明, IUGR仔猪胰腺重量、 蛋白质含量、DNA含量和RNA含量、胰腺腺泡大小和腺泡细胞大小、胰蛋白酶总活性、胰凝乳酶总活性、胰脂肪酶总活性、胰淀粉酶总活性均不同程度低于正常仔猪, 提示IUGR显著影响仔猪胰腺的重量、生化组成和酶的活性[12]。

胰岛素是初乳中重要生长因子之一, 一些体内外研究表明, 胰岛素能够显著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增殖, 促进肠道蛋白质合成, 提高消化酶活性[13,14,15]。 沈峰等 (2005) 添加本试验相同剂量胰岛素饲喂IUGR仔猪发现, 口饲胰岛素能显著提高IUGR仔猪小肠黏膜DNA、RNA含量, 刺激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小肠黏膜麦芽糖酶、乳糖酶总活性的升高[16]。 但目前有关通过外源添加胰岛素对IUGR仔猪胰腺生长发育的影响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发现, 与自然哺乳仔猪相比, IUGR仔猪人工饲喂牛乳或牛乳补加胰岛素3 d后, 胰腺各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规律相差不明显, 均可促进胰腺迅速生长发育;与仅喂牛乳组相比, 牛乳添加胰岛素组仔猪胰腺蛋白质含量、蛋白质/DNA极显著提高 (P<0.01) , 胰腺重/体重、胰腺DNA含量、RNA含量、胰总蛋白水解酶活性、胰淀粉酶活性、胰脂肪酶总活性、胰腺胰岛素总含量、胰高血糖素含量也不同程度提高 (P>0.05) 。 表明IUGR仔猪出生后胰腺生长发育较迅速, 添加胰岛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IUGR仔猪胰腺细胞增殖和增大, 显著促进IUGR仔猪胰腺蛋白质合成和沉积, 有刺激胰腺内外分泌部发育、提高胰腺酶活性、刺激组织激素分泌的趋势, 对IUGR仔猪出生后胰腺生长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注: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 (P<0.01) 。

注:同行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 (P<0.05) ,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 (P<0.01) 。

胰岛素调节新生仔猪胰腺生长发育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综合前人的研究[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推测, 胰岛素能在新生动物胃肠道中稳定存在, 可以完整的结构发挥生物活性作用, 其对于早期仔猪肠道的影响可能更多的是直接作用于消化道表面, 而不是被吸收后通过血液循环起作用; 主要是通过与高亲和力胰岛素受体结合、与Ⅰ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I) 受体结合或促进肝脏释放IGFs间接作用等方式, 发挥促进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增殖分裂与分化、参与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等作用, 且作用效果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密度、亲和力、受体功能状态以及受体后途径等因素有关, 与添加剂量和添加时间有关。若采用更大剂量、更长时间添加胰岛素的方式, 对IUGR仔猪出生后胰腺的生长发育、 仔猪整体的生长发育是否存在更好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 (目的和方法) 为研究添加胰岛素对IUGR新生仔猪胰腺重量、酶活性的影响, 试验选择初生IUGR仔猪15头, 分为新生对照组 (N) 、牛乳组 (M) 和试验组即牛乳添加胰岛素 (60 IU/L) 组 (I) , 人工饲喂3 d后宰杀取样。 (结果) 结果显示, 与N组相比, 饲喂3 d后, M组和I组仔猪胰腺重量、胰腺重/体重、蛋白质含量、DNA含量、RNA含量、胰淀粉酶活性、胰脂肪酶总活性、胰高血糖素总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 而胰总蛋白水解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胰糜蛋白酶总活性、胰腺胰岛素总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 变化较明显。与M组相比, I组胰腺蛋白质含量、蛋白质/DNA比值分别提高了61.43%、60.54% (P<0.01) ;I组胰总蛋白水解酶活性、胰淀粉酶活性、胰脂肪酶总活性、胰腺胰岛素总含量、胰高血糖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0.59%、10.40%、9.37%、14.30%、12.30% (P>0.05) ;胰腺重、胰腺重/体重、胰腺DNA含量、RNA含量、RNA/DNA比值也不同程度提高 (P>0.05) ;而I组与M组间胰蛋白酶活性、胰糜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结论) 表明IUGR仔猪生后胰腺生长发育较迅速, 添加胰岛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IUGR仔猪胰腺细胞增殖和增大, 能显著促进IUGR仔猪胰腺蛋白质合成和沉积, 有刺激胰腺内外分泌部发育、提高胰腺酶活性提高、刺激组织激素分泌的趋势, 对IUGR仔猪出生后胰腺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的监测及处理 第10篇

1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病因

胎儿胎盘因素:①宫内感染:病毒及支原体、衣原体 (TORCH) 或其它的感染导致IUGR。这类围产儿预后较差, 早期预防感染尤为重要;②染色体异常:约占IUGR围产儿10%以内, 其它一些遗传性疾病:侏儒、先天畸形、心脏异常等均可伴胎儿IUGR;③胎盘异常:轮廓胎盘、部分性胎盘早剥、植入性胎盘、前置胎盘、胎盘梗死等都会因营养物质交换受损而致宫内IUGR, 供氧不足等也能致胎儿宫内窘迫, 重者至胎死宫中。

孕妇因素:①孕妇有血管疾病;②孕妇孕前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不足;③孕妇吸烟酗酒、吸食或注射毒品 (可卡因、鸦片、大麻) , 某些治疗性药物如华法令、妥因类药、抗抽搐药、抗肿瘤药及叶酸拮抗剂, 也能使子宫血流减少至胎儿缺氧, 还使胎儿发生生长受限致畸;④高龄孕妇如无合并症, 则一般胎儿不会出现IUGR, 如有不良产史, 有过生长迟缓, 则再次妊娠约25%为IUGR, 若有两胎发育迟缓, 则IUGR再现率增加4倍。

根据我院2004-2008年收治的105例孕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监测处理和追踪, 得出如下结果, 如表1所示。

症状体征:产前检查, 在孕28周后每周测量宫高, 连续2次小于正常的10%或孕妇体重连续3次不增长, 应怀疑胎儿IUGR。

2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诊断

可测量宫高与腹围作为参考, 但敏感性低, 现多采用B超检查多参数来估计胎儿体重, 一般常用参数有:胎儿双顶径BPD、股骨长及腹围, 通过测定头围/腹围、HC/AC比值, 可发现约85%的胎儿IUGR。正常发育的胎儿孕32周前HC/AC>1, 孕32-34周时等于1, 孕34周以后<1。

也可通过B超检测胎儿的双顶径、胸围、腹围、股骨长度等指标诊断宫内生长迟缓。此外, B超发现羊水量减少也是早期发现生长迟缓的依据, 如羊水最大平面≥2cm属正常范围, 因仅有6%为生长迟缓;1~2cm时有20%为生长迟缓, 而<1cm时约39%为生长迟缓, 采用羊水指数 (AF1) 测定评估比较准确全面。胎儿发育指数=宫高 (cm) -3 (月份+1) , 指数在-3~+3之间正常, 指数<-3发生IUGR可能性大。

子宫动脉与胎儿血流诊断IUGR的意义:孕妇有高血压疾患, 同时多普勒测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比值>2.6, 易发生生长迟缓或死胎;子宫动脉血流波型改变在脐动脉之前, 也可预示生长迟缓。子宫胎盘血流阻力指数 (RI) 预示生长迟缓的敏感性, 在妊高征或IUGR高危孕妇中, 阳性预示率为33.3%;在明显的IUGR中, 胎儿为保证脑血流供应, 有脑或脑血流集中现象, 即胎儿脑血流的舒张期血流速度加快、波型增高, 而脐动脉血流阻力增加, 计算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S/D比值可评估胎儿有无生长迟缓, 妊娠后期S/D比值>3为异常。

若将子宫动脉胎儿血流情况和B超所见相结合, 诊断生长迟缓的特异性由84%上升至99%, OCT检测可发现胎心异常, 若出现晚期减速及变异减速等, 提示胎儿IUGR;胎儿超生心动图与胎心监护亦有助于IUGR诊断。

3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处理

大多数死胎发生在孕36周以后, 故早期诊断宫内生长迟缓, 严密监测胎儿状态, 提前终止妊娠甚为重要。

治疗方案:左侧卧位, 给予高蛋白饮食加强营养, 间断供氧每次1h, 2次/d。

药物冶疗:①舒喘灵2.4mg, 口服, 3次/d, 连服7d;②低分子右旋糖肝500mg及丹参注射液8~16mg, 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 1次/d, 连用7d。给予适当氨基酸 (100mL) , 1次/d, 连用7d。

以我院产科门诊105例孕妇孕中晚期发现的IUGR的临床处治为例:在左侧卧位, 高蛋白饮食, 输氧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治疗, 如表2所示。

加强监护:观察胎动3次/d, 行胎儿监护, NST至少每周1次, NST无反应型应作OCT, OCT为阳性者酌情终止妊娠。超声监测, 羊水指数或羊水池最大深度1次/周, 尿E3、或E/C比值测定每周1次。

产科处理:①经治疗胎儿生长情况及胎儿胎盘功能均良好者, 可继续妊娠, 但不能超过预产期;②治疗后胎儿胎盘功能测定有异常者, 则在分娩前1~2d, 给予泼尼松或地塞米松, 在促进胎肺成熟后应尽快终止妊娠。

有下列情况应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①NST为无反应型, CST为阳性者;②B超测定羊水过少, 并有羊水Ⅱ度以上胎粪污染者;③胎儿生长迟缓的孕妇伴有其它高危因素, 且病情严重或合并产科异常者。

4宫内生长迟缓新生儿并发症

常见的有:①胎粪吸入综合征:IUGR儿因缺氧, 常有宫内胎粪吸入, 多发生在34周以后;②低钙血症:IUGR儿因宫内缺氧发生酸中毒诱发出生后血钙低、血磷高;③低血糖症:IUGR儿宫内营养不良较正常儿糖储备少, 易发生低血糖, 又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 而致体温低;④红细胞增多症:因宫内缺氧使胎儿红细胞增多以代偿;⑤低钠血症:IUGR儿因缺氧刺激肾和中枢神经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导致低钠血症;⑥呼吸窘迫综合征, 与脑室内出血IVH, 宫内生长迟缓儿ROS发生率为5%。

5宫内生长迟缓儿的预后

IUGR儿基本没有神经后遗症。宫内生长迟缓而无其它围产期合并症的儿童与正常儿相比, 好动, 注意力不集中, 灵活性较差。宫内生长受限越严重, 持续时间越长出生时越不成熟, 并且恢复到正常的时间越长。此外, 出生后的积极治疗措施也很重要, 胎儿IUGR还可造成远期不良影响。国内外学者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 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与许多慢性病有关, 如心血管疾病、血脂代谢异常及糖代谢异常等。此外, 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还可能使体格与智力发育落后、小脑性瘫痪、佝偻病、肺功能下降、牙釉质发育缺陷等病发生的危险升高。近期文献报道显示, 宫内生长迟缓儿成人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患冠心病、肥胖、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的危险度增加。危险度与出生体重相关, 与孕周不相关。

自摸子宫底监测胎儿的发育行吗 第11篇

我已怀孕5个月。最近,我从书上看到,通过自摸子宫底可以监测胎儿发育的情况。请问,这样做安全吗?

江西 周燕

周燕读者:

医生检查孕妇子宫底的高度是为了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判断胎儿的发育是否与孕周相符、判断子宫里的羊水量是否正常等。但是对于孕妇来说,自己测量子宫底高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是因为孕妇很难摸到自己的子宫底,尤其是身材较胖的孕妇更难进行这种操作。孕妇即使勉强摸到了自己的子宫底,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也很难对胎儿的发育情况做出明确的判断。并且,由于很多孕妇的情绪都处于紧张状态,自摸子宫底的高度很可能会加重她们的紧张情绪,这对胎儿不利。

因此,孕妇自摸子宫底监测胎儿发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孕妇若要了解胎儿的发育是否正常,可以通过数胎动、听胎心等方法进行。一般情况下,妇女在怀孕12周后就可以听胎心了。胎心跳动的正常范围是120~160次/分。另外,孕妇可以通过监测自己的体重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并可以判断自己有没有潜在的疾病。孕妇体重增加的规律是:孕妇在整个孕期内一般可增加12千克体重;在怀孕的第12周以前会增加1千克体重,在怀孕的第13周~28周内会增加5~6千克体重,在怀孕的第28周以后可每月增加0.5千克左右的体重。

胎儿小脑及胼胝体发育不全1例 第12篇

1 病例报告

孕妇23岁, 孕24+w来我院接受产前系统筛查。孕前无特殊病史, 孕期无任何特殊不适。使用GE V730专家版彩超检查所见:宫内单活胎, 胎儿头围及股骨测量值相当于24+w大小;胎儿小脑体积明显较小 (见附图) , 未见两侧小脑半球回声, 仅见小脑上蚓部横径约12.6mm, 小脑下蚓部缺如, 颅后窝池与第四脑室相通;胎儿其余部位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宫内单活胎, 胎儿小脑发育不全。上级医院MRI检查提示:胎儿小脑发育不全, 胼胝体压部发育不全。

2 讨论

胎儿小脑发育不全主要根据胎儿小脑标准切面上的横径来判断, 小脑横切面的标准平面要求同时显示左右对称的小脑半球及前方的透明隔腔。在此切面上两侧小脑半球由其中间为强回声的小脑蚓部相连, 蚓部的前方为第四脑室, 后方为颅后窝池, 当蚓部部分或全部缺如时, 第四脑室与颅后窝池相通。正常情况下小脑横径随孕周增长而增长, 此时应特别注意其确切的孕周, 否则易出现假阳性。在孕24w前, 小脑横径数值 (以毫米为单位) 约等于孕周数[1], 孕20~38w平均增长速度为1~2mm/w, 而且晚孕期小脑横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本例胎儿孕龄24+w, 正常情况下此时小脑横径应在24mm以上, 而本例小脑半球明显缺如, 残存的小脑蚓部横径仅12.6mm, 小脑发育不全易于明确诊断。

小脑发育不全可以单独出现, 亦可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结合本例胎儿MRI检查结果, 该胎儿同时合并胼胝体压部发育不全。胼胝体是两侧大脑半球信息沟通的最主要通路, 完全缺如时超声表现为侧脑室明显扩大且呈泪滴状、透明隔腔消失、第三脑室不同程度增大且向上移位等;当压部发育不全时, 侧脑室后角、三角区常常扩大。本例超声检查未予提示, 可能因为本例侧脑室后角宽仅5.0mm, 形状未见明显改变而漏诊。

近年来, 一些神经解剖[2]、神经行为学[3]、功能性神经影像研究[4]表明, 小脑不仅参与对机体运动的调节和控制, 也参与注意、工作记忆、视觉记忆等认知行为活动, 同时胼胝体是两侧大脑半球信息沟通的最主要通路。所以, 小脑及胼胝体发育不全, 将严重影响机体的生活质量, 个体会出现共济失调、辨距不良、轮替运动失常、肌张力减低、智力低下和癫痫等, 本例明确诊断后以引产告终。

众多实践证明, MRI检查颅内结构的优越性是超声无法比拟的, 所以, 当发现胎儿颅内结构异常时, 可建议MRI检查, 由后者明确病变的有无及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 为孕妇作出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67-68.

[2]Middleton FA, Strick PL.Cerebellar projections to the prefrontal cor-tex of the primate[J].J Neurosci, 2001, 21 (2) :700-712.

[3]Bugalho P, Correa B, Viana-baptista M.Role of the cerebellum in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control:scientific basis and investigationmodels[J].Acta Med Port, 2006, 19 (3) :257-267.

胎儿发育范文

胎儿发育范文(精选12篇)胎儿发育 第1篇例1, 患者, 33岁, G3P2。因“孕31周, 腹部增长过快”入院, 孕期无服药病史, 无X线接触史,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