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精选7篇)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第1篇

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大讨论

通过学习、讨论公司先后发生的几起事故事件,有许多深度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比如我们的安全环保管理仍存在不足,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还有所欠缺,对安全环保的认识只停留在规章制度等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作为白班班长,我深知安全环保的重要性。在今年炼油污水隐患治理中公司下大力度对装置的工艺设备进行改造,引进新技术,就是为了确保水质达标,实现安全环保生产。在新安全法和新环保法即将实施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员工安全环保责任意识教育,提升全员素质,真真切切的履行主体责任。

第一,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提升安全环保认识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对安全环保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新两法的实施对造成安全、环保事故事件的处罚也越来越重,以牺牲安全、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作为公司的环保单位必须正确认识目前如此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不断提高对安全环保工作的认识,增强抓好安全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带领岗位员工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将安全环保落实到行动中,务求实效,全面提高员工现场的事故整体预防能力。

第二,加大执行力度,全面落实安全环保职责

安全环保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从岗位操作人员到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办事,反对违章蛮干,养成执行制度一丝不苟、完成工作精益

求精的好作风。切实做好源头管控、过程监管和结果考核。还要事事从严、事事过细,现场巡检不走过场,敢于叫真章,善于抓细节,及时发现和堵塞安全环保漏洞,识别和防范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类风险,落实各项削减控制措施,强化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增强员工识险避险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树立安全环保工作“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的理念,时刻保持对各类风险和隐患的高度警觉,筑起坚固的防范之墙,遏制一切事故事件的发生。

安全环保是一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工作,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这种压力感、危机感,靠压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从而多查问题、多找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真正将“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才能实现安全环保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宏伟目标筑牢坚实基础。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第2篇

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天”塌下来就没有煤矿的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的安全稳定,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破坏了整体安全环境,同时也打乱了矿井的正常工作秩序,给矿干部、职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给死者家庭带来顷刻间的破碎,事故造成了不可想象、不可挽回的后果。

针对2008年以来运输区发生的两起伤亡事故,给我矿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压力,深刻分析事故经过,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做到安全警钟长鸣,根据矿业公司2011年“百日安全”活动通知精神,矿党政及时作出安排,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总结我矿2008年以来发生的两起事故,开展讨论,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提高防范意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作为煤矿工作人员,面对这起事故我队心情非常沉痛,每一起事故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和慎重的警示,充分证明我们在安全工作上还没有做到位。在这些事故中的一个共性是自身的安全意识差,安全确认不到位,无视安全,忽视了安全第一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帮教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科学的管理和监督,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这样安全因素很难成长。事故的发生也许是是因为一时疏忽、只是一不留神,然而,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疏忽,给他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伤害。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想?出了事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煤矿战友以血的教训是否能换回我们的良知?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的动力,将动力有效地传递下去,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在安全与生产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要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

2、充分发挥培训机构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加大考核力度,特别要加强“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的培训管理,保证素质过关,技术过硬持证上岗;对新来职工要实行以师带徒,做好传帮带的作用,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

3、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找有,小题大做。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 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不能让机器带病运转。

4、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重点工程重点抓,矿、专业、区队、班组、现场都有不同的重点,自己分管范围的重点自己最有数,这就要求对各自的管理重点首先自己要重视起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保证重点工程管控到位。目前我们矿井季节性的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管理同样也都是安全管理重点,都要牢牢掌控;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解决自我保护的问题,在工作中干标准活,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才能使自己的安全得到保证。

5、关键人物关键抓。哪些是关键人物,首先是我们的班组长,班组长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决不能违章指挥;再就是我们的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新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进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所以,要对特殊性的人群给予特殊性的指导、教育。

6、加强跟班、带班质量,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7、坚持开好每班班前会,了解井下现场生产情况,做好现场交接班工作,确认工作周围危险源、对设备巡查到位,及时发现安全隐 患并组织当班队干或副队长,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8、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矿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9、真正把这两次事故教训触及每个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把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职工从行为动态上做到规范达标,不违章操作,才能使职工的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黄磷喷溅燃烧事故的调查讨论 第3篇

1 黄磷的理化性质

黄磷,又称白磷, 分子式为P4,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属危险化学品系列中的自燃物品和剧毒物品,纯品为无色至黄色蜡状固体,有蒜臭味,在暗处发淡绿色磷光。自燃点为30 ℃,熔点为44.1 ℃,沸点为280 ℃,相对密度为1.82,饱和蒸气压为0.13 kPa(76.6 ℃),燃烧热为3 093.2 kJ/mol,不溶于水,稍溶于苯、氯仿,易溶于二硫化碳。黄磷接触空气能自燃,并引起燃烧和爆炸,其碎片和碎屑接触皮肤干燥后即着火,可引起皮肤灼伤、中毒。受撞击、摩擦或与氯酸钾等氧化剂接触,也能发生燃烧爆炸。黄磷与卤素单质反应猛烈,在氯气中能够自燃,遇液氯或溴会发生爆炸,与冷浓硝酸反应激烈生成磷酸,与热浓碱反应生成磷化氢和次磷酸盐。

2 黄磷的生物毒性和中毒的急救措施

黄磷有剧毒,误食0.1 g就能致人死亡,皮肤经常接触也会引起吸收中毒,空气中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0.03 mg/m3。若吸入中毒,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食入中毒,应立即用大量1%~2%的硫酸铜溶液(5~10 L)洗胃,再灌入40 g硫酸镁饱和溶液,或用1∶5 000的高锰酸钾洗胃;若皮肤接触,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立即涂抹1%硝酸银或0.5%~5%硫酸铜来解毒(2P+5CuSO4+8H2O5Cu+2H3PO4+5H2SO4);若眼睛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 min以上,所有急救措施后都应及时就医。

3 黄磷的生产工艺和泄漏燃烧爆炸机理

3.1 黄磷的生产工艺

黄磷的生产主要是用电炉法,又称电升华法。电炉法是将磷矿石混以石英砂和碳粉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送入密闭的三相电炉中,在1500 ℃左右的高温下进行熔融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undefined

或undefined4↑

生成的黄磷蒸气和一氧化碳、四氟化硅一起逸出,经水喷淋冷却,黄磷凝聚成液滴与杂质一起进塔底集磷槽中形成粗磷。将粗磷在精制锅中用蒸气加热、搅拌使之熔化,静置澄清后,纯磷沉积。经两次静置后放入水池中,冷却成形后即得到黄磷产品。成品固体黄磷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融化成液体,再灌装到装有水的黄磷筒中,待黄磷桶完全冷却后进行装车运输。

3.2 黄磷的泄漏燃烧爆炸机理

黄磷一般装在有水封的密封桶中,桶底是凝固了的黄磷,其表面上有8~10 cm高的水。此次事故中由于碰撞或其他原因,黄磷桶产生裂缝(“38”事故的黄磷桶高80 cm,直径50 cm,裂缝距桶底26 cm,长3 cm,宽0.3 cm),裂缝处的黄磷与空气接触,发生表面氧化还原反应,并放出大量热量。

黄磷不完全燃烧时:undefined

其中,Q1为反应热;

黄磷完全燃烧时:undefined

其中,Q2为反应热,3 093.2 kJ/mol。

部分的反应能量以光能的形式放出,故在暗处可以看到黄磷发光,部分热量的积聚使黄磷的内能增加,温度上升。当温度上升至30 ℃时,外露的黄磷发生自燃(理论燃烧温度为900 ℃),当温度达到44 ℃时,周围的黄磷开始熔化,并向车箱内流淌燃烧,大量熔化的黄磷燃烧使得环境的温度急剧上升,受热辐射作用,邻近桶中的黄磷温度不断上升,当温度上升至280 ℃时,黄磷开始汽化,密闭的黄磷桶内压强急剧增大,当黄磷桶内的压强超过桶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值时,桶就会变形,以至发生物理爆炸。同时,高速喷溅的黄磷蒸气接触空气后发生喷溅燃烧。

理想情况下,当一桶200 kg固体黄磷完全变成黄磷蒸气时,由热力学公式PV=nRT计算,取n=1 613 mol,R=0.082,T=553.15 ℃,V=157 L,得到的压强为P=4.7107 Pa(忽略密封水的蒸气压),破坏力达到77.8106 N。

而装运黄磷的桶一般为铁桶,其耐压能力有限。在黄磷还没有完全汽化前就已经发生物理爆炸。爆炸时,气、液混合态的黄磷喷射到空气中发生燃烧,燃烧的液体黄磷像烟花一样散落到地上,造成大面积燃烧,这也是此次事故造成大量人员受伤的一个主要原因。

4 黄磷泄漏、燃烧的应急处理

黄磷应保存在水中,而且必须浸没在水下,隔绝空气,贮存于较阴凉的专用库房内,仓库温度最高不宜超过28 ℃;不得与爆炸品、氧化剂、硫磺、卤素、强酸、氧气等共贮;应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若发生黄磷泄漏应立即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热源和电源,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泄漏量不大时,可用潮湿的沙子或泥土覆盖泄漏的黄磷,并收入金属容器,保存于水或矿物油中进行转移。大量泄漏时,应启动社会应急救援预案,在专家指导下转移、清除。运输途中发生泄漏时,运输车辆要迅速熄火,对泄漏区域实行交通管制,封锁现场,禁止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管制区,并出水枪对运输车辆进行冷却,防止温度升高致使黄磷自燃。一旦泄漏的黄磷着火,司机和押运员在救援队伍到来前应利用运输车上自带的灭火器材扑灭初期火灾,消防人员在灭火救援时必须穿防化服,并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不能使用直流水灭火,应使用雾状水灭火。

5 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5.1 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故发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普遍性,生产厂家违法生产、经营单位违法经营、个体司机违章运输及使用单位非法购买。

生产厂家在没有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从2003年11月至事故发生时一直在生产自燃、剧毒的危险化学品黄磷;没有严格把好剧毒危险化学品的销售关,向不具备危险化学品经营资格的销售公司大量销售黄磷;忽视重复使用的黄磷包装容器的检测,仅凭目测和盛水试漏判断容器质量好坏;对黄磷运输车辆没有查验有关证件,明知该车辆不具备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条件,运输人员不具备运输危险化学品资格,仍然发货装运。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和必要的协助。

销售公司在没有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多次经营黄磷等危险化学品;公司经营人员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没有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采购危险化学品,向没有取得剧毒危险化学品购买证的使用单位销售黄磷。

承运黄磷的个体运输司机和押运员没有经过危险化学品运输专业培训,不懂得黄磷的危险特性和事故处理办法,没有经过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资质认定,不具备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资格;所用车辆为专用运输车辆,没有危险化学品警示标志,没有灭火器等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不具备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条件;也没有到辖区公安部门报告,没有获得公安部门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

使用厂家没有获得公安部门核发的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而自行向不具备危险化学品经营资格的销售公司购买黄磷。

该事故的整个过程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经营、运输、使用等单位都存在侥幸心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相应的法律制裁不够重视,而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也存在管理的缺位,没有很好的履行监管职责。

5.2 事故应吸取的教训

此次事故教训极为深刻,对于黄磷等剧毒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经营、运输、抢险救灾,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抢险救援队伍建设。

(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有关规程操作。

(2)加大对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实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和持证上岗制度。

(3)严格履行相关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将安全生产与个人的绩效考核相结合。

(4)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要严格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对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监管不到位的,也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5)各级公安消防部队要提高对抢险救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危险化学品抢险救援对策,制定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并认真组织演练,提高抢险救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6 结 论

黄磷一旦发生泄漏,就会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做好黄磷泄漏和燃烧的应急处理工作。政府部门要打破现行各自为政、建设管理分散、缺乏统一组织、效率低下的救援体系,建立一个以消防部队为主体,集中统一、灵活高效的社会抢险救援联动体系,增加人员编制,扩充一线作战力量,结合当地的实际配齐配足抢险救援的车辆、器材装备,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预案,确保事故处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积极探索保险保障机制,运用风险评估体系对企业风险水平进行调控,帮助投保者及时发现隐患,积极提出整改建议,监督建议的实施,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一旦发生泄漏、燃烧、爆炸事故,能够使投保者得到应有的赔偿,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泄漏、燃烧、爆炸事故带来的社会影响。

摘要:分析了黄磷喷溅燃烧事故个案的原因和吸取的教训,通过介绍黄磷的生产工艺、理化性质、生物毒性、黄磷燃烧爆炸的机理等,探讨黄磷喷溅燃烧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关键词:黄磷,燃烧,爆炸机理,应急处理

参考文献

[1]陈家强.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其处置[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5):409-412.

[2]谢岩渤.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指南[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1.

[3]江体全.化工工艺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局.防火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第4篇

关键词:变电运行;事故防范;安全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进程的不断深入,变电作为电网运行的六大环节之一,其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变电运行中面临各种隐患与事故风险,威胁到设备和人身安全,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分析,是防止设备误操作、确保人身安全的重要途径。变电运行设备较多,为了有效加强变电运行的事故防范策略及安全管理,需要严格对变电运行安全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同时还要加强对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变电运行人员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各种电气事故发生时能够灵活应对,从而降低或是避免各类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1变电运行的事故及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电力企业在引进新技术时没有完全了解也没有足够经验完整总结出变电运行中的工作规律,使变电站的有关方面制度不严密,管理制度不完善。变电站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定也并不完善周全,间接导致管理人员形成认知盲区,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产生遗漏。

1.2工作人员工作能力不足

对于变电运行时,因为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通常对变电系统需要实施全面的检查,从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安全。因此,对于变电运行检查人员而言,高水平技术及管理能力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检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实际的变电运行检查过程中,部分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甚至有些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造成了变电运行过程中,不能根本消除跳闸故障,使得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受到影响,最终使得用户的正常用电受到影响。

1.3变电系统及设备存在隐患

变电运行过程中变电设备较多,设备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首先,变电运行设备在生产时即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其次,变电运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老化情况,缺乏科学的检查维护措施,而且还不能及时进行更新。这样就导致电力设备无法满足变电运行的需要,由于设备故障而为变电运行留下各种安全隐患。

2变电运行的事故防范策略及安全管理

2.1加强制度管理,奠定安全管理基础

(1)完善制度化管理。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做好制度化管理是保证变电运行可靠性的关键,必须根据各种规章制度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生产的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贯彻和实施能够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到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真正贯彻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安全性评价和危险点分析控制理论运用进来。在安全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制订标准化作业程序,并结合实际,采取一定策略对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做好作业风险评估工作。每天工作之前,班长都应该介绍作业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预防控制措施。

(2)做好变电运行中常见故障的预防工作。很多变电运行故障是能够避免的,只有相关人员增强防范意识,做好防范工作。相关人员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变电运行设备,延长变电运行设备寿命,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效率。定期变电设备的检修,有利于减少变电故障,确保变电运行的顺利进行。

2.2加强对人的管理,提高安全操作水平

(1)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变电运行工作人员作为变电运行中的重要的因素,需要对变电设备进行直接操作,所以需要加强对变电运行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需要变电运行能够熟练的对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掌握,而且还要对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等全面进行熟悉,能够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确保设备保持良好的外观及性能。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的异常情况,并可以对简单的故障进行排除。作为变电运行人员,还需要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持证进行操作,做好台账的管理,在交接班过程中做好各项检查工作。

(2)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为了更好的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需要通过安全培训教育来强化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方法来实施对变电运行人员的安全教育,从而更好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为了能够减少运行人员操作过程中规章的发生,则需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要制定严格的奖罚机制,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直行彻底的贯彻落实,将责任进行细化,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从而有效的提高运行人员的安全责任感。

(3)做好班组管理。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多数员工都是在班组中工作,变电设备也是由班组进行维护和管理的,所以,要想保证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就必须做好班组管理工作。在班组安全生产过程中,班组长是重要负责人,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班长决定的。因此,在选班组长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责任感和事业心比较强,并且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个班组的安全意识。作为班组长,必须熟悉安全工作流程,掌握工作过程中设备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安全隐患,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3加强设备管理,通告安全运行能力

(1)确保电源操作的可靠性。在变电过程中,要想确保正常运行,要求运行系统提供可靠的操作电源,其中,可以针对远传设备和辅助设备采用必要的措施,避免发生突然停电现象,可以在第一级稳压装置中输入所用电,进一步输出第一级稳压。通过两级稳压隔离可以有效避免事故损坏电源,获得实时性监控。

(2)加强检查维护变电设备的力度。由于我国对电力资源的大量需求,造成变电运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时常会产生一些问题,直接导致不能正常开展变电运行工作。因此,应当积极检查和维护变电设备,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性,这样就能够达到人们对电力的要求。在开展工作中,需要重视验电以及检查有关的电气设备,保证运行设备之前都要严格进行验电。同时,积极组织接地线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确定静电极有可能出现的地点,而工作人员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接地线引发的一些事故。

(3)及时做好继电保护工作。在电网运行阶段,继电保护是重要的安全防护屏障,若继电保护工作落实到位,能够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继电保护运行管理阶段,要严格落实好“三个检查”以及“三个管好”工作。要落实好停电后检查、送电后检查及其事故跳闸之后的检查,管好电压板、管好直流系统、管好控制保护设备。只有落实好上述几点,才能有效维护设备的稳定性,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效率。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电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力企业要更加重视变电运行工作,如果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比较低下,那么很可能影响人们的电力使用。因此,必须加强对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的探究和分析,只有全面掌握变电运行事故的造成原因,才能找到针对性的防范方法,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彬彬,宋敏,王冬冬.浅析变电运行可靠性及加强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

[2]罗玉花.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方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4).

[3]黄渲雅.综述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及加强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创业家,2012(20)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第5篇

安全就是煤矿的“天”,但我们对待我们矿工的“天”管理出现漏洞的时候,这个“天”也会惩罚我们。11.21那天,由于管理和自身的原因,两个鲜活的生命瞬间从我们的团队中消失了;给我们每天喊得“安全生产”留下了一串串的遗憾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生命就此远去,也许,我们会想:如果我们的干部能把日常的工作面安全工作真正抓到实处,真正把《规程》规定的和各种会议强调的落到实处,事故就不会发生;我们的班组长,能够做到不安全不作业,事故就不会发生;我们的矿工兄弟能够遵守各种规定,加强安全意识,也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再多的如果也不会挽回生命的存在,只能给我们的生命留下更多的懊悔,但愿,就此能吸取血的教训,不会再有遗憾的发生;

作为煤矿工作人员,每一起事故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和慎重的警示,充分证明我们在安全工作上还没有做到位。在这些事故中的一个共性是自身的安全意识差,安全确认不到位,无视安全,忽视了安全第一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帮教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依靠科学的管理和监督,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氛围,这样安全因素很难成长。事故的发生也许是是因为一时疏忽、只是一不留神,然而,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疏忽,给他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伤害。

事故发生后,我们应该怎么想?出了事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我们矿友以血的教训是否能换回我们的良知?从每一起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看出,事故之所以发生,它与违章作业、责任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管理有漏洞都有直接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接受教训,把心里的压力转变成我们工作的动力,将动力有效地传递下去,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坚持“安全第一”思想不动摇,在安全与生产中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 1

工作的首位,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要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

2、做好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防患于未然,严把现场质量关。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一定要有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心,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安全生产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会出现,一定要建立全面细致排查隐患的长效机制,不能让机器带病运转。

3、关键人物关键抓。哪些是关键人物,首先是我们的班组长,班组长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头脑清醒,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决不能违章指挥;再就是我们的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新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进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所以,要对特殊性的人群给予特殊性的指导、教育。

4、加强跟班、带班质量,加大隐患自查自纠力度。每班组织当班职工开好班前会,安排好生产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班后认真总结分析当班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加以改进和完善。

5、坚持开好每班班前会,了解井下现场生产情况,做好现场交接班工作,确认工作周围危险源、对设备巡查到位,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组织当班队干或副队长,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6、经常学习、反思相关事故案例,增强全矿职工的事故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隐患防范素质和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各类危险源的识别,早发现,早排除,做到预防为主。

7、真正把这两次事故教训触及每个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把安全文化理念真正树立起来,使职工从行为动态上做到规范达标,不违章操作,才能使职工的安全生产得到保证。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第6篇

时间:8月22日

地点:运输指挥中心9楼会议室

主持人:王利国

参加人:徐文耿、娄季明、孙保军、赵遂增、黄忠宝、田广银、葛存洲、孔青林、姜占林、訾保民、张辛华、安娜、郑志远、王方方

主要议题:

一、组织学习郑北站办(2013)147号《关于郑州北站“严作风、肃两纪、强基础、保安全”百日安全整治活动的通知》文件;

二、学习铁路总公司近期安全事故案例、郑州北站典型事故案例;

三、学习讨论;

四、近期重点工作安排;

主要内容:

一、组织学习郑北站办(2013)147号《关于郑州北站“严作风、肃两纪、强基础、保安全”百日安全整治活动的通知》文件;

1、传达了文件的推进计划、活动重点工作及要求,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部署,制定了具体的车间活动安排;

2、按照文件要求,当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加强

对职工的人身安全教育培训,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劳动安全意识和注重作业中自我防护的良好习惯;二是坚决杜绝班前、班中饮酒以及作业中违反人身安全制度,违反“高压线”规定的行为;三是进一步强化现场作业控制,严格把好装车前、中、后的三检工作,做好装车照相,确保“装一辆重车、保一路平安”;四是认真落实车辆防溜措施和防溜用具的管理;五是严格执行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措施,确保用电安全;六是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现场职工及时发放、配备各种防暑降温用品和应急药品,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二、学习铁路总公司近期安全事故案例、郑州北站典型事故案例;

学习附件:铁路总公司近期安全事故案例、郑州北站典型事故案例;(内容略)

宣讲人:王利国

三、学习讨论;(重点发言)

王利国:从事故案例分析,违章作业、责任心不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班组长作用发挥不好,班中未认真执行自控、互控、他控措施,未认真落实好班前预想、班中控制、班后总结也是主要原因。

结合近期车站开展的安全大检查,我认为抓好安全生产应重

点发挥好班组作用。而发挥好班组作用,对班组长的综合素质表现应有以下几点要求:

1、在班组长的选拔任用上,要考虑班组长的业务水平。我们目前推行的风险管理、基础建设、作业标准等措施办法,最后的落脚点都是班组。班组长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很难使班组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要让班组长明确自己管理的不仅仅是班组,而是在卡控车站运输生产的前沿阵地,使班组长从内心中认识到自身使命和责任,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车站的安全生产之中;

3、班组中广泛存在着“老好人”的现象,我们一些班组长碍于情面,对一些违章违纪视而不见,因此,我们的班组长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要敢于去制止。

徐文耿:我们的干部要牢固树立抓安全要定位于现场,服务于职工的思想。加大对关键岗位的管理,善于发现安全生产中的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排除安全隐患;二是要克服主观主义,对车间的安全形势、职工思想状况、关键环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三是要有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精神,认真执行上岗盯控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娄季明:要认真开好此次事故分析会。组织每一位职工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要针对班组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广泛的讨论,集思广益,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如果事故的发生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而造成的,就应从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等方面找原因、定对策;如果是人为造成的,就应从意识上

查找原因。在开分析会的时候,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落实几个怎么办。

黄忠宝:工作中班组成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必须落实当日工作的安全措施,班前做好安排,做好各种安全防范工作,相互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相互检查劳保用品的完好状况,穿戴好工作服,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葛存洲:要让大家讨论、分析习惯性违章形成的原因。在学习时,不光要从事故通报中了解事故产生的原因和不良后果,还要找找事故形成有无习惯性违章的行为。平时要加强大家的安全基础知识学习及业务学习,认清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养成自觉遵章守纪的好习惯,要做到工作事前提醒、事中纠正、事后处罚。

孔青林:学习了事故案例,心里非常震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在想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是人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我认为发生事故主要是人的原因,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的具体体现。“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充分说明了事故发生的原因。“违章”就是不按规章制度,不按操作规程来做事,凭自己的个人主观意识来做事,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性违章;“麻痹”则是进一步违章,未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不认真履行工作流程和规程,总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大不了,自己是对的,图方便、图省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不负责任”就表现在多方面,管理上的不负责任,监督上的不负责任,具体工作者的不负责任,即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到位、执行不到位。

姜占林:安全工作天天抓、天天讲,为什么还会出安全事故呢?“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充分体现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我们有的人思想麻痹,开小差,放松了安全意识,就进行了违章作业。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对自己、对同事、对领导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家人的不负责任。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因为你的不负责任,导致了安全事故发生,会给同事、领导、家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訾保民:“事故猛于虎”,但更可怕的是每次事故后,我们都会说重视安全,抓重点,搞培训落实安全责任,防止事故的发生。但事故不久,血的事故教训就会淡忘,工作中依旧我行我素,置安全与脑后,如果这样安全从何而谈。只有通过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使每一位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将违章行为当事故,把事故分析实施“四不放过”,真正意义上实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让别人受到伤害”。

安娜:通过事故的学习,我在为他感到惋惜和同情的同时不仅在想,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吸取什么教训,从而避免重蹈他的覆辙呢?从历次事故来看,就是“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现象的存在,当上级来检查时要求严格些,风头一过就又放松了警惕。其实就是当事人安全意识淡泊,麻痹大意所致。客观的原因就是工作不负责、互控不到位,危险点分析不足等等。

四、近期重点工作安排;

1、继续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抓好现场安全排查、问题库建设、班组长谈心等工作重点;

2、深入推进货运组织改革;

3、加强对现场作业的巡查力度,克服好人主义,狠抓职工不按标准化作业、擅离职守、当班饮酒等违章违纪行为,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消除现场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4、抓好暑期防暑降温工作,为现场职工及时发放、配备各种防暑降温用品和应急药品,确保职工身体健康;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第7篇

提起安全人们都知道他的重要性,每一次事故,令人毛骨悚然,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刹那间就化为乌有,不论是给个人、家庭还是企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矿上要求我们进行反思,下面就关于安全事故我个人的观点和大家做以下分享。

一是责任心不强:有的人由于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做事马虎大意,安排一项任务给他,没能尽职尽责,敷衍了事,随随便便,觉得给老公家干活应付交了差事就行,这样难免埋下安全隐患,危害不小。轻者质量下降,重者人命关天。美国的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在机械事故中,伤亡、轻伤、不安全行为的比例为1:29:300,也就是说每发生330起意外事故,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这也就是我们工人口中经常说的长点、短点,大点、小点或者紧点、松点“无所谓”,一个无所谓,两个无所谓可能真的无所谓,但是很多个无所谓加起来那就真是有所谓了!

二是存有侥幸心里:有的人出于图省事、怕麻烦,心想,这么简单的事,干活时小心一点不就行了,不会出事的。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方面,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来,事故瞬间就会发生。所以,请我们的员工明白,我们的安全操作规程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在哪儿冒出来的,它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给咱们后人筑起来的一道安全屏障,“条条规程血染成,无需再用血验证”。三是员工的认识有限以及存在惰性:谁都怕麻烦,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想着简单的,不动脑筋的工作,想着干活就可能会出事,不干活就没事,都藏着掖着。用这种态度干工作铁定是干不好的,而且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从而忽略了许多的环节,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比如:对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很多地方都做不到位,或者说是认识不够,思想里没有那样的意识。

四是管理上的缺陷:安全检查落实工作困难,隐患排查以及员工的教育工作不扎实,岗位危险源认识不清楚等都是事故频发的根源。但是这些根源我主要想在客观原因上进行分析,一是厂里面的设备陈旧,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机加工的需求;二是工人工作的厂房已经是危房,急需修建现代化的厂房;三是综采车间目前的状况可以说是废料堆加库房,工作空间严重受限。四是厂里面的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老龄化严重,青黄不接。

所以,如何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长期以来面临的艰巨任务。

首先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大家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员工“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工作,谨慎一辈子。

二是加强岗位危险源辨识力度。各岗位都处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中,就相应的存在不同的危险源,要员工清楚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哪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哪些伤害,自觉地,主动的防止受到伤害。三是关键人物关键抓。首先是我们的班组长,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班组、班组长这个层面工作的重要性,班组长与现场工作结合最紧密,班组长履职能力很大程度就是一个单位履历程度的体现,抓好了班组长这一层面就抓住了现场,抓住了管理,抓住了规范。并通过班组长将我们的管理有效的辐射放大。新工人、老工人和骨干员工。新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低,存在冒险主义;老工人凭着老经验、***惯违章作业根深蒂固;而有些骨干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经常性的违章,破坏安全环境。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精选7篇)事故案例讨论发言稿 第1篇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公司先后发生的几起事故事件,有许多深度问...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