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宣传总结范文
布病宣传总结范文第1篇
近年来,各地布病疫情都有明显回升趋势,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兴顺西镇是全县布病重点预防区域之一。根据上级的文件指示精神结 合我院的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现将我院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及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布病的防控工作,普及布病预防知识,制定工作计划及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每个辖区居民集中开展培训、宣传、布病知识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提高辖区居民及重点人群相关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让大家都了解什么是“布病”, “布病”的传播方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提高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调查发现,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年龄在40----60岁之间,季节性分布不明显,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八不要”防病措施:“即不买卖病畜;不私屠乱宰;不吃病死羔羊肉;不喝流产母畜奶;不往家牵自留畜;不在村里设畜圈;没事不到畜圈去;学前儿童不摸畜仔。”如果发现布病患者,督促其进行及时、有效、规范的全程治疗并上报霍市结核病防治所。
二、2014年全年布病工作情况
2014年全年我院举办大型布病宣传活动共4次,发放布病防治宣传资料共584份,;发放宣传品共286件;全年布病规范治疗18人,追踪病人2人,治愈11人。
三、提出合理化建议
对辖区内牧户提出六点建议:“即畜圈要勤清扫、勤垫土、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畜流产物要深埋、流产母畜要隔离一个月、放养回家要洗手、新畜入群要检疫、剪羊毛后要消毒。”
四、今后我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布病的防控工作。 、
1、建立完善布病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及时沟通信息,密切配合加强协作,责任明确,防控合力,强化联防联控机制。
2、加强宣传教育,经常性的针对重点人群通过电视、报刊、宣传册(单)、广告牌、标语等多种形式,提高人群预防布病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经常性的人畜间布病监测。畜间发现阳性病畜,及时彻底处理,并同时开展牲畜的免疫,检疫工作。人间积极治疗现患。
布病宣传总结范文第2篇
防控知识宣教活动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市疾控中心《关于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普及活动的通知》精神,全面做好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广大居民和养殖户对“布病”的防控能力,确保人畜安全。我院积极行动,采取切实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普及活动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做好防控知识宣教活动的准备工作 接到市疾控中心《关于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普及活动的通知》后,全面做好“布病”防控知识普及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召开“布病”防控工作会议,成立由主管公共卫生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公卫科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辖区居民家中和广大养牛、养羊饲养场(户),宣传“布病”防控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同时,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宣传“布病”防控知识;三是制作“布病”科普常识宣传板块2张、“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单450份、标语5条等宣传材料,设立防控“布病”2260438专线咨询电话。
二、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布病”防控宣传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共出动宣传人员8人次;出动宣传车2辆次;举办科普下乡活动1次;发放“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单450份;在镇、村(街)显著位置张贴标语5条;举办培训班和讲座1
次,培训人员80余人;利用防控“布病”专线咨询电话随时解答养殖业者的防控咨询。通过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普及活动,使广大居民了解防控“布病”的措施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布病”防范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布病”防控的严峻形势, 为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进一步提高广大养殖户“布病”防范能力,医院将做好以下工作:
1、继续开展“布病”防控工作,使全市的牛羊“布病”。
2、继续组织业专业人员,到农村和广大养殖户家中,做好“布病”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工作,了解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意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布病”造成的感染率。
博克图医院
布病宣传总结范文第3篇
为确保有效地控制人畜共患布病等疫情的发生和传播、切实保护人身健康和畜群安全,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我院于7月10日下午3:00在卫生院三楼会议室举办了“布氏杆菌病综合防治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全体乡村医生、院内工作人员。举办本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是使基层医务人员能提高技术规范和自我防范意识,并能认识到布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感,能向广大养殖户进行正确的技术指导和宣传相关的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人、畜间布病传播。
此次培训班对我们全体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一次知识更新,能正确掌握布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卫生院
布病宣传总结范文第4篇
各位领导,下面我就我县21293-49545年前三季度布病防控工作作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县大小畜总头数63.3万头(只),共养殖肉羊45.2万只,其中山羊5.6万只,100只以上的养殖户共有236户。
二、市政府、市农牧业局布病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7月1日全市布病防控会议精神,及市农牧业局布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县政府云海龙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全县布病防控专题部署会议。各镇镇长及分管镇长、畜牧兽医、卫生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市政府、市农牧业局会议精神,分析了布病防控形势,研究制定了《托县2011年-2015年布病防控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县布病防控目标及下阶段工作措施。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杜延峰为组长,政府副县长云海龙、张志林(分管卫生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畜牧兽医、卫生、财政、公安、交通以及各乡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布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制度,实行了行政、技术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落实到镇、村,并把此项任务作为各镇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建立了县、镇二级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畜间布病免疫补贴、病畜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员补助经费,畜间检疫、监管、流调、消毒
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180万元。
三、布病防控的总体目标及工作措施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五镇全部达到控制区标准,畜人布病感染率下降至16/10万以下的。完成这个总体目标分两个时间段,即2012年-2013年双河镇、五申镇、伍什家镇三镇达到控制区标准,对三镇10%的羊进行检测,对新营子镇、古城镇全部羊进行检测,检测出阳性羊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第二阶段2014年-2015年,双河镇、五申镇和伍什家镇三个镇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新营子镇、古城镇达到控制区标准。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制定了防控措施:一是积极开展溯源灭点工作,每月月底根据卫生部门网报病例和主动普查病例,通过病人追溯畜间疫情,开展畜间布病流行性调查,对病人所饲养的羊及同群羊全部进行检测,发现阳性羊当月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截止9月底,通过溯源灭点共检测3176 只羊,检测出阳性羊239只,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二是在每月开展溯源灭点工作的同时,对古城镇、新营子镇两镇的羊进行全部检测,对双河镇、五申镇和伍什家镇三个镇10%的羊进行布病检测,由兽医局负责,组织疫控中心、动监所,协调乡镇,抽调精干的防疫人员和单位技术干部,逐村逐户检测,检测出的阳性羊全部扑杀。截止目前,共检测8个村11537只羊,检测出阳性羊476只,三是加大流调和监测力度。对监测扑杀后的村子要及时进行布病灌服免疫,发放宣传资料,限制羊从其它疫区购入,
保证检测一个村,免疫一个村,净化一个村。对检测净化过的村,免疫后6个月再进行抽样检测;四是做好消毒工作,在采血前和全部检测后对圈舍进行压尘清毒。同时结合防疫计划定期对新老疫点、疫区、规模养殖场等进行两次中雨式的集中消毒,今年消毒面积达到了6.33万平方米;五是严格把好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关,在溯源灭点过程中,对疑似染疫动物限制移动,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动物布病检疫监督实施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贩运动物、动物产品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运输、饲养等环节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六是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对一线防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控技能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大对从事养殖、屠宰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达到群防群控。
四、资金匹配情况。
按照市政府“十二五”布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布病扑杀补贴、防疫员工资补贴、布病流调、清毒、监测等匹配经费共180万元安排了经费预算。在县政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先期拨出布病防控经费20万元。
五、前三季度布病防控成效形式分析
1、新发病例情况分析
前三季度网报病例共100例,经流调确认,有5人查无此人,流调病例共95例,第一季度16例,其中老病例8例、新发病例8例;第二季度50例,其中老病例30例、新发病例20例;第三季
度29例,其中老病例12例、新发病例17例。根据数据显示分析,新发病例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明显增加,其原因是在第二季度我县卫生局开展了人间主动普查,新发病例明显增加,第三季度开始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发病例第一季度持平,第二季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第三季度下降了53%,前三季度总体来看较去年前三季度新病例下降了36.6%。
2、疫点确认及检测阳性率情况
第一、二季度主要是根据人间病例流调进行溯源灭点,第三季度主要是针对我县的两个重点乡镇的重点村,集中开溯源灭点工作。
第一季度监测5个村,检测羊150只,阳性13只,确定疫点5个,阳性率8.7%;二季度监测10个村,检测羊1732只,阳性150只,确定疫点8个(包括第一季度的5个疫点),阳性率8.6%;第三季度,监测28个村,检测羊12831只,阳性552只,确定疫点15个,阳性率4.3%。
今年前三季度共确定疫点23个,检测羊14713只,阳性715只,平均阳性率4.86%。数据显示根据人间病例溯源,阳性率还是偏高,重点村监测阳性率相对较低。
3、畜人布病感染率分析
畜人布病感染率第一季度6.3,第二季度9.1,第三季度7.4,(前三季度的畜人布病感染率为7.6)。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畜人布病感染率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二季度一跃升高的原因,主要与卫
生部门开展主动性普查有关(主动普查2000人),人间病例数据相对增高。
六、布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前三季度共监测38村,350户,检测羊14713只。扑杀阳性畜715只,拔出疫点23个,发放补贴资金56.19万元,检测经费13.6万元;消毒面积6.33万平方米,限制移动畜15万只,发放隔离通知书和扑杀处理通知书各 152份,发放宣传材料2万份,培训人员315人次。目前,两个镇的两个村仍在进行布病检测。
七、存在的问题
1、补贴金额偏低,农户有抵触情绪;
2、资金短缺和到位不及时仍是制约大面积开展布病检测的主要因素。
3、检测的数量大,技术性、防护性强,因此工作人员都是各镇防疫员中为数不多的精干人员,一是增加了患布病的危险性。二是人员补贴及防护用品费用增大。
以上是我县2012年布病防控工作情况,工作的不足之处和我们需要下阶段改进的方面,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完成布病防控的各项指标任务。
布病宣传总结范文第5篇
1、什么是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国家法定的乙类传染病。家畜患病后常常出现流产、死胎、不孕。人患病后主要表现为发烧、乏力、多汗、肌肉及关节疼痛等。由于该病与其它疾病症状有相似之处,部分患者常因误诊、误治或不及时治疗易形成慢性化,导致严重后遗症,造成终身残疾,丧失劳动生活能力或死亡。
2、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什么?
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以及患布病的啮齿类动物,如羊、牛、猪等。目前,在我省以羊、牛为主要传染源。
3、布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从事家畜放牧、饲养、贩运、屠宰、肉制品销售、皮毛加工、乳制品加工、兽医等职业人群均为布病的高危人群。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4、布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经皮肤粘膜接触感染: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可因直接接触病畜的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污染物,或间接接触被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场、工具等而感染。
(2)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食道粘膜进入体内而感染。如吃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
(3)经呼吸道感染:人吸入了被布鲁氏杆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等而感染。如皮毛加工、饲养放牧、打扫畜圈卫生等。
5、怎样预防布病?
(1)检疫发现病畜、隔离病畜以及进行畜群免疫接种是预防布病发生的的根本措施。病畜及时扑杀、无害化处理。
(2)从事牛羊接生、屠宰,清理圈舍和加工皮毛等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胶靴等,工作后应对场所、防护品和手进行消毒处理。严禁赤手接触家畜流产物、皮毛、肉制品等。
(3) 定期对圈舍、挤奶厅(室)、产羔(犊)室及屠宰等场所进行消毒,对牲畜流产物、胎盘、流产羔(犊)等要无害化处理后深埋。流产胎儿和羊水污染的场地,用10%石灰乳或20%漂白粉浸透垫草和地面。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拌或未经煮熟的肉类。
(5)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及关节酸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咨询电话:7285720
布病宣传总结范文第6篇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5题单选30分,后5题多选,3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 )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均不是
2、对布病的种型说法正确的是( )。 A、4个种16个生物型 B、5个种18个生物型 C、6个种19个生物型 D、7个种20个生物型
3、怀疑布病时要及时指导病人到( )进行实验室检测。 A、省级医院 B、市级医院C、各级疾控中心 D、兽医站
4、人群布病感染率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 ) A、年龄 B、性别 C、种族 D、接触机会
5、布病抗菌治疗的疗程是(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6、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 A、羊 B、牛 C、猪 D、人 E禽类
7、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直接接触 D虫媒
8、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
A、发热 B、乏力C、腹泻 D、疼痛 E多汗
9、布病传播因子有( )。
A、病畜流产物 B、乳汁C、肉和内脏 D、皮毛 E水
10、布病高危职业有( )
A、羊只滋养 B、屠宰C、兽医 D、皮毛加工 E临床医生
二、判断题(35分)
1、布病治疗不及时、不正规易导致慢性化。 ( )
2、布病潜伏期长短不一 ( )
3、急性期布病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 )
4、人患布病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终生不会再次感染 ( )
5只要布病血清学检测阳性即可诊断为布病患者 ( )
6、病畜流产物、布病流产胎儿含有大量布氏菌。( )
布病宣传总结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