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美国〕弗. 福· 科 波拉张奉奎、 劳里译1 9 74 年,继《巴 顿》、《教父》获 金像奖后,三十五 岁的科波拉完成了两部 重要 作品:一部是荣获法国戛纳 电影节金徐搁奖 的《对话》 ,一部是 荣获 美 国 七项金像奖的影片《教父 二集》。 科波 拉是用“两只 手”拍片的,一手拍出了 《教父》 这样耸动视听的影片,一手拍出了《对话》这样具有 个人特色的影片。当然,科 波拉的期望是 使 自己创作活动的两极能够 日趋一致:影片《现代启示录》 (本刊前身《电影艺术译丛》 在1 98 0 年 第 3 期曾刊登过 剧本)是这种倾 向的体现。为 了更全面 地了解科波拉的创作,我 们根据 电影 文学本,并参照影片完成台本介 绍影片《对话》 ,凡两者之 间有 重大差别的地方,均加 以注 明,以便了解作者在拍摄时反复推敲的精神。为 了了解美国影评家对影片《对话》 的不 同评论,我们在刊登科波拉本人谈话 的同时,还刊登 了《 弗朗西斯· 福特· 科波 拉》 一 书 作者撰写 的评析文章砂私下的对话” 》 ,供读者参考。—编者〔化人 〕外景。团结广场,白天。中景。一 伙街头 乐师在 公园里 张罗 出一片 场地,准 备 演节目。 乐器有单 簧管、 拉管、 班 卓琴,萨克斯 管和小 号。 他 们身穿丝绒和 绸缎 拼凑成 的老式 军装,头戴 奇形怪状 的帽 子。 此刻 还没有招引来多少围观者。 有位乐师摘下头上的高筒礼帽,倒放在地上,并 向帽筒里 扔 了一 把硬 币、 几张钞 票。 接 着,他们 便吹吹打打 起来,演奏一 段爵士 乐,那是 根据流 行歌 曲《红色 的知 更鸟》改编的器乐 曲。俯摄全景。12月 的旧金 山。 团结广场以及 周围 的商业 区。 欢庆圣诞 节 的彩 灯 已经张 挂起 来,一 到下午兰四点钟便相映 争艳。现在正 是午餐时间,街上行 人熙来 攘往,除 了买东 西的人 之外,还有一大 批上 街吃午 饭的办 公室职 员。片名及演职 员表的字幕迭 印在这个 全景 场面上。 开始用 变焦镜头 非 常缓慢地 朝公 园变近。 变焦完 成,字 幕 同时结 束,镜头 逼近 到一名 哑剧演 员的近 景。 这人 年纪 尚轻,那 身打扮 象军乐 队的击鼓 手。 他在 比划着,学公园里 一些 行人 的步态 举止。 被学 的人倒毫 无察觉,他 的摹仿 引起周 围几个人 的注意。他 学得 维 妙 维肖,常常博 得围观者 鼓掌叫好。近 景。 乐师们在演奏。 其 中有 一位放下 乐器, 跳起踢 跳舞来。大 近景。 跳着踢挞 舞 的脚 在 帽子附近踩 着有 板有眼 的点子。哑 剧演员。 这时他 正在 摹仿一 位颤颤巍巍慢慢踱 步 的中年人,学得 动作准确,而且 目标明确。 他 做 了一个 手里端个杯子 喝咖啡的动作。镜头移 向被摹 仿的人:这人 外观 平常,年纪 四十五 六 岁,上唇 留一撮小 胡子,衣着 干净,款 式显然 过时,走 起 路 来慢而 颠簸。 他正端 着外面 垫着纸 口袋 的一 只热气腾腾 的纸杯,一 口接 一口地喝咖啡。 这人 叫哈 里· 考 尔。乐师 们在演奏,萨克 斯管独 奏 出一 段凄厉 的旋律,听者无不动容,特别 是哈里,他驻 足欣赏,音乐 转入《红色的知 更鸟》最后一段 的合奏。一 对青年男 女从 哈里跟 前走过,一 时间挡 住了哈里。’那 女的二十 出头,稚气未 脱,十 分可爱。 她把大衣裹 得严严实实 的,以抵御 下午料 峭冬 雾的侵袭。 她 叫安,她紧 紧地 挽住 了一位 青年 男子 的胳 膊。 那人服 饰淡雅,梳理 得干干 净净,二十六 岁左 右,外貌 和蔼可 亲,他 叫马克。 他们 俩走到 围观者 中l’of。安(哼着《红 色的知 更 鸟》的歌 词):“快 醒醒,快醒 醒,你这磕睡 虫,起来吧,起来吧,赶 紧快起 床⋯ ⋯”镜头 环绕人 群摇拍:有人 在听演 唱,有人走 过。 表情 漠然 的哈里· 考尔也 多次进人 画 面。 我们如果 注意到 其中的个别人,就能 听到 他们说 话的片 言只语:安(唱):“振作 起来,振作起 来⋯ ⋯”一 位男青年:你打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