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陕西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注事事项:1.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全卷共 8 页,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4.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共 500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5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外文明”的科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其中一个命名为蓝月亮”(题 1、2、3 图)。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光照良好。据此完成 1-3 题。题 1、2、3 图1.“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2.“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太阳 B.地球 C.行星 D.恒星【答案】1. C 2. D【解析】1. 读图可知,“蓝月亮”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应是卫星,故选 C.2. 依题意,“蓝月亮”与某行星构成较低一级的天体系统,该行星与某恒星构成较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恒星能发光发热,行星和卫星不能发光发热,但是可以反射来自恒星的光线,故选 D。【点睛】天体,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质量较小,不发光,表面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质量不大的天体。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彗星是在扁长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独特外貌。平时肉眼能看到的大多为能自身发光发亮的恒星。3.判断一个行星是否宜居,主要考虑其①运行轨道是不是椭圆②距离太阳的远近③是否有液态水的存在④是否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B 【解析】,由关键词“是否宜居”可知,本题要求回答行星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行星运行轨道的形状不是生命存活的必要条件,排除①;系外行星是围绕其他恒星运动的,其是否宜居和距太阳的远近并无关系,排除②。 2017 年 6 月 15 日上午 11 时 00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 X 射线空间天文卫星。这是我国首颗大型天文望远镜卫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际土也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据此完成 4-5 题。4.该天文卫星发射时下列地区白昼最长的是A.哈尔滨 B.西安 C.北京 D.广州5.该天文卫星发射时下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哈尔滨 B.西安 C.北京 D.广州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题 6、7、8 图),据此完成 6-8 题。题 6、7、8 图6.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③ 只出现在晚上B.① 为长波辐射,② 为短波辐射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D.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②7.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C.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大小有关6、D 7、A【解析】从图中可知①为太阳短波辐射;②为地面长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都存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少,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③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小。8.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② 强,地表降温慢 B.①,地表降温快C.③ 弱,地表降温快 D.③ 强,地表降温慢9.影响塔里木河径流量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气温 C.水利工程 D.人工降水 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题 10、11 图),据此完成 10、11 题。题 10、11 图10.图中③表示的是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B.岩浆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C.石灰岩属于变质岩D.花岗岩属于沉积岩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题 12、13 图),据此完成 12-13 题。题 12、13 图12.库区所在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