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7课 短文两篇(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第17课  短文两篇(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_第1页
1/14
第17课  短文两篇(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_第2页
2/14
第17课  短文两篇(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_第3页
3/14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姓名: 班级 第 17 课 短文两篇 本课重点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本课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斯是陋室/唯命是从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蒙辞以军中多务【答案】C【解析】【分析】C 项中的“则”都是“连词,就”;A 项中的“是”分别是“动词,表判断”“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B 项中的“之”分别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D 项中的“以”分别是“连词,来,用来”“介词,用,拿”。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2.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无丝竹之乱耳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何陋之有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答案】D【解析】【分析】例句和 D 项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A、B 项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故答案为:D.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3.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答案】C【解析】【分析】例句中“而”表承接连词,与之用法相同的是 C 选项。故选 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答案】C【解析】【分析】C 项“说”这种文体侧重于议论。【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理解。5.读《陋室铭》,本文在写作方法方法典型的特点是( )A.借景抒情B.借物抒情C.运用象征D.动静结合【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内容。文题中“陋室”是具体的“物”,文中作者也着重描写了这个“物”,而作者是借以表达自己的生活情趣,所以本文的写法方法是“借物抒情”。【点评】学习古文,不仅要在文言语言上学习,还要学习一些写作方法,借鉴运用。6.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的“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即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的愿望和决心。B.刘禹锡诸葛亮和扬雄,他们都具有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住在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草堂中的杜甫,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同类。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象征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志洁行廉,仪态端庄,美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更多资料添加微信号:DEM2008 淘宝搜索店铺:优尖升教育 网址:shop492842749.taobao.com名远扬。D.《爱莲说》写菊、写牡丹是为了衬莲,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课文的理解把握能力。A“自己也有向古名贤学习愿望和决心”对课文理解不正确。明显拔高了作者的写作意...

1、盘古文库是"C2C"交易模式,即卖家上传的文档直接由买家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的收益归上传人(卖家)所有,作为网络服务商,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右侧客服。

2、本站默认下载后的格式为 docx,pptx ,xlsx,pdf,zippsd等源文件。office等工具即可编辑!源码类文件除外。

3、如您看到网页展示的内容中含有'"133KU.COM"等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和压缩成图片所生成,文档下载后不会有该内容标识.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在点击下载本文档时,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浏览器下载”不支持下载工具多线程下载!

部分浏览图可能存在变形的情况,下载后为高清文件,可直接编辑。

第17课 短文两篇(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后培优练(部编版)

漫步者+ 关注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