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61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第1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匿名( ) 诘责( )

文诌诌( ) 吹笙( )

黝黑( ) 粗鄙( )

希冀( ) 畸形( )

2.结合句意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秋风飒爽,霜林染醉过后,朔方的雪花漫天飞舞。_________

(2)每日每夜,每时每刻,他都在眷念着故乡。_________

(3)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_________

(4)怀揣着那张不及格的成绩单,站在妈妈面前,他显得有些诚惶诚恐。_________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

落英缤分( )

凛洌( )

拖泥代水( )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2分)

(1)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 )

(2)遥远年代中的春天,难道不是这个样子吗?( )

5.诗词积累(4分)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3)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3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多多益善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如何?”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 禽②?”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 ①上:皇帝。②禽:通“擒”,捉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陛下( ) 能将几何( )

2.解释加点字。(2分)

能将几何( ) 上尝从容与信言( )

3.你能从上面的选文中提炼一个成语吗?并解释这个成语。(2分)

4.“多多益善”是谁说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2分)

5.从文中可以看出汉高祖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冰糖葫芦

1992年春节前夕,因为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一直到腊月三十我才坐上了回家的列车。车窗外大雪纷纷扬扬,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我很激动一半缘于美丽的雪,一半缘于已经一年多没有见到的父母。

下了火车又换乘汽车,在乡政府门前停下来时已经是下午5点了,家在6里外的农村,我只能步行回家了。下了车,街上人很少,不远处有一个人正推着自行车卖冰糖葫芦,插在草杆子上的冰糖葫芦依然红得耀眼,卖糖葫芦的人身上落满雪花,被许多小孩围在中间。糖葫芦卖得很快,他有点应接不暇,有的小孩趁机抓了糖葫芦就跑,他也不敢撵。我想起小侄女叶子,该3岁了,很爱吃糖葫芦,于是我走上前去。

但突然之间,我被自己的发现惊呆了,父亲?那卖糖葫芦的长者竟是父亲!我呆了半晌,才喊了一声:“爸”。父亲回过头来,发现是我,满脸的笑容将原本沧桑的脸挤得更皱,眉上脸上的雪花簌簌消融成水。我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没想到久别的父亲竟这样与我见了面。

一会儿功夫,糖葫芦就卖完了,我们一起回家,我想驮父亲,但父亲执意要带我,他说:“你坐那么长时间的车,太累了。”就这样,我们父子俩在漫天风雪中回到了家。

家里到处堆着山楂,我问母亲:“下这么大雪,父亲怎么还去卖糖葫芦?”两年前的一场车祸使父亲原本强健的身体变得衰弱,更何况,年龄不饶人。

母亲说:“你爸是去接你,顺便卖卖糖葫芦,也不知你到底哪一天回来,已经连续好几天了。”

我的鼻子一酸,转身进屋去和叶子玩。

大年初一那天早上5点多钟,我正在酣睡,被母亲推醒;原来父亲已经在做糖葫芦。母亲让我去帮忙。

我到厨房时,父亲已经将糖葫芦做好了。放在案板上凉着。我说:“大年初一为啥还去卖冰糖葫芦?”

沉默了半晌,父亲说:“过年哩,娃娃都有压岁钱,大年初一吃的东西好卖!”

“为挣几个钱连年都不过啦!”我心疼父亲。

父亲无语,自顾自将冷却的冰糖葫芦收入纸箱,拿了插葫芦的草杆子,往自行车上扎。

母亲让我陪父亲一块去,我正要穿大衣同去,父亲却说:“你不用去啦!一会儿就完。”说完,用一根粗绳将腰中的棉袄一捆,推着车出了门。

父亲走后,我和母亲闲聊,又问母亲:“大年初一也去卖糖葫芦,不值!”

母亲说:“孩子,你爸还不是为了你!”

“为了我?”我很惊讶。

“年前你来信说,年后想和梅子结婚,你爸寻思着,你工作才两年,梅子刚工作,你们没有钱,梅子那么娇贵的女娃子,不嫌你当教师的清贫,可我和你爸过意不去,我们想攒点钱,给梅子买个项链,买个戒指,城里兴这个。哎,俗话说:人过40不学艺,你爸做了一辈子厨师,60多岁的人,又要学做糖葫芦,可真难为他啦,刚开始不会做,要么把糖烧焦,要么做得太软,糖葫芦粘在一起了。一次你爸去卖糖葫芦,做得太软,拿在手里糖往下掉,两手都是糖,粘得连钱都没法给人找”

不等母亲说完,我就推车出了门。

果然在乡政府门前找到了被许多小孩围住的父亲。正忙着卖糖葫芦的父亲抬头看见我时脸上有一种极复杂的表情掠过,穷于应付的他对我说:“你来收钱。”

卖完后刚回到家,父亲说:“我再做一些,今天能卖!”说罢又钻进了厨房。

但是第二次卖得并不好,剩下许多。

晚上,侄女叶子喊着要吃糖葫芦,父亲取了一支,小侄女拿着笑了。父亲给了我一只,说:“快吃,多吃几根,今天卖不完,明天就没法卖了鲜也不鲜了。”看着剩下的那一大堆冰糖葫芦。我发愁了,母亲说:“没事,卖不成咱自己吃,去年一个冬天我和叶子没少吃你爸卖剩的糖葫芦。”我手里拿着一个鲜红晶莹的冰糖葫芦,那鲜红是血的颜色,那晶莹是汗的光泽,咬了一口,又酸又甜,我不禁掉了泪。

过完春节我要离家时,父亲拿出新新旧旧的2000元钱塞到我的手里说:“给梅子买个戒指,买串项链。”拿着钱我心里酸得难受,我实在没有勇气告诉白发的父母,这钱已经没有用了:就在我回家的前两天,梅子因为我没有给她买个订婚戒指就与我吵架,后来又提出了分手。

“都说冰糖葫芦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甜,甜里面它透着酸”每当这首歌响起时,我就想掉泪。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4分)

(1)暇( ) (2)撵( )

(3)晌( ) (4)掠( )

2.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为什么“非常激动”?(2分)

3.第(3)段中,我见到父亲,为什么“惊呆”了?(3分)

4.第(3)段中,“我的嗓子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原因是什么?(4分)

5.第(4)段中,“我想驮父亲,但父亲执意要带我”表现了父子二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

6.父亲为什么要去卖糖葫芦?(4分)

7.父亲学做糖葫芦是否容易?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4分)

8.“我”手里拿着父亲卖剩的冰糖葫芦,为什么说“那鲜红是血的颜色,那晶莹是汗的光泽”?(4分)

(三)文学放飞(4分)

(1)你知道吗,在《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有两个相似的人物,他们性格都是粗中有细 ,嫉恶如仇。如能完整无误地写出他们的名字,你真是太棒了。_________ _________

(2)你知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谁对谁的评价吗?

三、作文(40分)

以“这节课,我真喜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第2篇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最高分为 106分,最低分为 37分。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积累与运用”、 “阅读理解”、“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三大块,;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注重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二、答题情况分析

1、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第2题补充成语做的不太好,多数学生不能写出“言行相顾”这个成语,因为在课文中没学过。第6题是古诗文名句默写,这是近几年来考查的一个重要题型,学业考试中也是重点考查的,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出诗句。第一种类型是必考的题型,前四句考查的填出上句,难度较小,个别的有错别字,比如“怅望青田云水遥”的“怅”,“发愤忘食”的“愤”字。后面三句是理解型的背诵,很多的同学答不上来。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青少年充满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的句子,有很多同学都答不上来。从这里可以反映出学生较注重机械记忆,但没有真正理解,因而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古诗文。

2、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个板快,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的选择的是文言文《核舟记》和现代文《海燕》,课外的是《榜样》。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但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

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个别的同学对“类”“旦”的解释不清楚。对两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释不出来;对于课外的文言文阅读,学生们没能看透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失分较多。

现代文阅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海燕》是课内的,这几个题在讲课中也讲过,可许多学生没看清题,答非所问,失分不少。《榜样》是课外的阅读题,所反映的意思比较浅显,学生们答得较为理想。21题对人们“嘀咕”的话,有半数学生没能理解透彻,答得偏离了文章大意。

3、第三部分为命题作文。以“说真话”为题,有两个选择,可以写一次说真话的经历,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在题目上很多学生犯了错误,把题目改了,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在以后的作文课上还是需要强调以“***”为题与以“***”为话题的区别。在表达上,学生们写的议论文论证不够严密,说理不够有条理,这种文体还需要做大量的练习。

三、今后的建议:

1、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积累、诗文积累(包括名著)及文化常识积累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来是初中语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不是你告诉学生了,他们就会掌握。

2、课内外结合,做好阅读训练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 “精读、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实践。平时教学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用好教材训练学生写读书笔记,如佳句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故事缩写、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进行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

3、要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

要从最基本的规范语言写起,通过练笔或单项训练,训练学生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要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要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时时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第3篇

期中测试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4分)

1.根据上下文填空。(4分)

① 江山如此多娇, 。

② 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

③ 人生如梦, 。。

④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2.根据要求写出古诗原句。(4分)

(1)苏轼的《浣溪沙》中写景的词句是:

, , 。

(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送别”有关的完整诗句:

, 。

3.古诗理解。(4分)

杜甫的《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中各有一个字,是该句的诗眼,请把这两个字写在下面。

4.喜欢唱流行歌曲吧?那么清选出两句你最喜欢的并能够给人鼓舞教育的、语言优美的歌词,把它们写在下面。(2分)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5.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2分)

⑴暝________ ⑵芳 ________ ⑶时_________ ⑷陈__________

6.写出与“野芳发而幽香”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句古诗。(2分)

答: , 。

7.第②段先写________之景,再写________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乐亦无穷也。(2分)

8.第②段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依次写了四个内容,从原文中找出四个最能概括其内容的句子,并指出其核心内容。(1分)

答: 、 、 、

9.联系全文,可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1分)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10.下列说法正确的几项是( )(2分)

A、“若夫”“至于”用在上下段的开头,具有过渡和转换的作用。

B、“泉香而酒洌”中的“洌”与“寒风凛冽”一词中的“洌”的意思相同

C、“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可译为:居然没有人弹琴奏乐,但酒宴上也充满着畅饮的乐趣。

D、“朝而往,暮而归”中的两个“而”字在朗读时均应轻读。

11.用加点词写出两个成语(2分)

临溪而渔 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12.对第②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的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鬓”均提老人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鸟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主,描绘出一幅一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的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①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低层大气中出现的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并使能见度的水平距离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称为雾。

②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反之愈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中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③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降落,汽车、船舶等也因能见度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④既然大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⑤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在凝结核上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散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查,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小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到20米增加到300米。(选文有改动)

13.给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2分)

①着(

)陆

②缓(

)慢

14.用自己的话概括雾是怎行形成的。(不超过50字)(3分)

15.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3分)

答:

16.文章第③段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2分)

17.文章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2分)

18.文章第⑤段所举的扇子消雾的例子属于人工消雾的那种方法?(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

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9.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4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0.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21.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2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4分)

2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用“ ▲ 把 ▲ 的门推开了”的句式,写四行句子,连缀成一首题为“把门推开”的小诗。(不能抄文中的诗句)(4分)

把门推开

三、写作(40分)

24.读《蚂蚁和蝉》这则寓言,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候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功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你就跳舞吧!”

要求:(1)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鞋、续写、改写。

(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4)在急速英语班的考生,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人名。

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 1.略 2.略3.略4.略

二、

(一)5.昏暗 香花 季节 摆开 6.提示:即写春的诗句 7.朝暮 四时 8.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9.A 10.A D 11.临渊羡鱼 临危不惧,临阵脱逃等 12.A

(二) 13 zhuó huǎn 14. 低空中的水汽因温度降低而不能被空气完全容纳(1分),过剩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1分),浮游在低空中,就形成了雾。(1分)(意思对即可。超出50字扣1分) 15.不能去掉(1分)。因为“容易”起限制作用,表示可能性大。如果去掉,所说内容就绝对化了,与实际不符(2分)。(意思对即可) 16.文章第③段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了雾的危害:雾对交通的影响,雾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答出两个方面1分,答出三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 17.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1分)。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1分)。(意思对即可) 18.人工扰动法

(三)19.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

20.环境描写;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21.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22.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23.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运动把健康的门推开了。游戏把快乐的饿门推开了。理解把友谊的门推开了。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第4篇

选择题:

1-

--3

B

BA

4---6

DCA

7---9

DDC

10----12

CBA

二.

判断题:

13.

F

14.

F

15.

T

三.

材料分析题:

16.

(1)三民主义;中华民国(2分)

(2)爱国;奉献;百折不挠;不怕困难等(写到两点即可得2分)

17.

(1)民主、科学(2分)

(2)五四运动;(1分)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1分)

(3)坚决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

(2分)

18.(1)60年代:军事企业;70年代:民用企业;(1分)

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

(2)戊戌变法(1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2分);

(3)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第5篇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 A.曾母暗沙 B.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 )

A.新疆 B.西藏 C、广西 D、内蒙古

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 )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B.云南省和广东省 C.甘肃省和重庆市 D.湖北省和江西省

4、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

A.湖南、江西 B.江苏、山东 C.陕西、四川 D.青海、西藏

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 西南、西北、东北 D. 东北、西北、东南

6、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 ( ) A.1 000米以上 B.2000米以上 C.3 000米以上 D.4000米以上

7、秦岭的走向是 ( ) A.西北一东南 B.东北一西南 C.东一西 D.南一北 8下列省级行政区,与湖南省相邻的是 ( ) A、福建 B.河南 C.安徽 D.重庆

9、下列国家与我国陆地为邻的是 ( ) A.泰国 B.越南 C.韩国 D.菲律宾

10、下列长江支流,主要流经贵州省的是 ( ) A.嘉陵江 B.汉水 C.雅砻江 D.乌江

11、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 (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13.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

14.下列地区,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地的是 ( ) A.洞庭湖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海南岛

15.下列平原中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农业区的是 ( ) A.宁夏平原、成都平原、东北平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D.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16.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 ) A.藏绵羊 B.牦牛 C.藏山羊 D.三河马

17.我国某城市,1月平均气温⒊7℃,7月平均气温28.8℃,年平均降水量1260毫米,该城市可能是

( )

A.广州 B.北京

C.昆明 D.武汉 18.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 ) A.林业基地 B.畜牧业基地 C.渔业基地 D.商品粮基地 19.新藏公路的起止点是 ( ) A.下关芒康 B.叶城拉萨 C.拉萨西宁 D.拉萨成都 20、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D、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二、综合题( 60分)

21、读下图,回答:(10分)

⑴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 和 地区。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从图中可看出,三条调水路线中的东线主要利用 将长江水调往华北。 (3)“一条条绿沟、一片片果树、一坡坡草灌、一层层梯田”,这是山西省河曲县黄土高坡的一番景象。请你说出当地人民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有哪些?

22、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6分) 东

(1)上述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

(2)由此概括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

(3)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有哪些影响?

23、试分析有关塔里木河的几个问题:(7分) (1)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2)塔里木河哪个季节水量最大?为什么?

24、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回答:(8分)

C

B

A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数码代号:

①山西省 ②准噶尔盆地 ③黄河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

A B C (3)西北地区的植被,由西向东变化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5、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分析回答:(15分)

(1)以灌溉农业著称的省是数码_____,该省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山的冰雪融水。

(2)盛产苹果、花生的省是数码______,该省是黄河的入海口所在省,河口处有著名的________油田;该省有我国著名的山东半岛,半岛以北临_________海,以南临_______海;该省境内有五岳之一的 山。

(3)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数码_______,该省农村多数居民以 为住房,以 为主食。该省西以 (河流)与 省为邻。

(4)有色金属资源最丰富的省是数码_______,该省著名的锑矿产地是 。

26、一月份内,如果你从哈尔滨出发,经北京、湘潭、广州到海南岛,一路上你会感到气温发生怎样的变化,你知道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吗?(6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假如现在你是一个跨国集团的董事长,要在中国投资多个项目,经过对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的研究,你决定:大型重工业设在________区;热带、亚热带作物加工厂设在________区;畜产品加工厂高在__________区;而________区,因为气候高寒,交通不便,暂时不考虑投资。

(2)为促进西部大开发,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全部位于区域B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2004年10月1日,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向上海送气,该项工程穿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区域。

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D

5、C

6、D

7、C

8、D

9、B

10、D

11、D

12、D

13、C

14、D

15、B

16、B

17、D

18、B

19、B 20、C

二、综合题

21、(1)长江 华北 西北 (2)京杭运河 (3)造林种草(植树造林等均可);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

22、⑴ D ⑵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⑶ 这种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23、⑴ 主要是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⑵ 夏季 因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24、(1)略 (2)A祁连山 B阴山 C大兴安岭 (3)植被由西向东变化特点:荒漠→草原→森林(或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形成的原因是距海洋远近不同,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25、(1)③ 河西走廊 祁连山 (2)④ 胜利 渤 黄 泰 (3)② 窑洞 小米 黄河 陕西 (4)① 冷水江锡矿山

26、气温越来越高 原因:一是纬度差异造成的,我国南方纬度低,北方纬度较高; 二是受冬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第6篇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我国领土最南端在 ( ) A.曾母暗沙 B.帕米尔高原(73°E附近)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声。请你判断,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所在省(区)是 ( )

A.新疆 B.西藏 C、广西 D、内蒙古

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 )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B.云南省和广东省 C.甘肃省和重庆市 D.湖北省和江西省

4、下列各组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

A.湖南、江西 B.江苏、山东 C.陕西、四川 D.青海、西藏

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 西南、西北、东北 D. 东北、西北、东南

6、我国地势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 ( ) A.1 000米以上 B.2000米以上 C.3 000米以上 D.4000米以上

7、秦岭的走向是 ( ) A.西北一东南 B.东北一西南 C.东一西 D.南一北 8下列省级行政区,与湖南省相邻的是 ( ) A、福建 B.河南 C.安徽 D.重庆

9、下列国家与我国陆地为邻的是 ( ) A.泰国 B.越南 C.韩国 D.菲律宾

10、下列长江支流,主要流经贵州省的是 ( ) A.嘉陵江 B.汉水 C.雅砻江 D.乌江

11、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 (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1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13.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 ) A.冬小麦、大豆、棉花 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 D.冬小麦、谷子、甜菜

14.下列地区,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地的是 ( ) A.洞庭湖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海南岛

15.下列平原中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农业区的是 ( ) A.宁夏平原、成都平原、东北平原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汾渭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D.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16.素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牲畜是 ( ) A.藏绵羊 B.牦牛 C.藏山羊 D.三河马

17.我国某城市,1月平均气温⒊7℃,7月平均气温28.8℃,年平均降水量1260毫米,该城市可能是

( )

A.广州 B.北京

C.昆明 D.武汉 18.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 ) A.林业基地 B.畜牧业基地 C.渔业基地 D.商品粮基地 19.新藏公路的起止点是 ( ) A.下关芒康 B.叶城拉萨 C.拉萨西宁 D.拉萨成都 20、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是 (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D、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二、综合题( 60分)

21、读下图,回答:(10分)

⑴南水北调工程是把 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 和 地区。

(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从图中可看出,三条调水路线中的东线主要利用 将长江水调往华北。 (3)“一条条绿沟、一片片果树、一坡坡草灌、一层层梯田”,这是山西省河曲县黄土高坡的一番景象。请你说出当地人民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有哪些?

22、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分析回答:(6分) 东

(1)上述哪一幅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

(2)由此概括出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

(3)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流向有哪些影响?

23、试分析有关塔里木河的几个问题:(7分) (1)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2)塔里木河哪个季节水量最大?为什么?

24、读我国西北地区图,回答:(8分)

C

B

A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注下列地理事物的数码代号:

①山西省 ②准噶尔盆地 ③黄河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脉名称:

A B C (3)西北地区的植被,由西向东变化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5、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分析回答:(15分)

(1)以灌溉农业著称的省是数码_____,该省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山的冰雪融水。

(2)盛产苹果、花生的省是数码______,该省是黄河的入海口所在省,河口处有著名的________油田;该省有我国著名的山东半岛,半岛以北临_________海,以南临_______海;该省境内有五岳之一的 山。

(3)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数码_______,该省农村多数居民以 为住房,以 为主食。该省西以 (河流)与 省为邻。

(4)有色金属资源最丰富的省是数码_______,该省著名的锑矿产地是 。

26、一月份内,如果你从哈尔滨出发,经北京、湘潭、广州到海南岛,一路上你会感到气温发生怎样的变化,你知道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吗?(6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假如现在你是一个跨国集团的董事长,要在中国投资多个项目,经过对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分布的研究,你决定:大型重工业设在________区;热带、亚热带作物加工厂设在________区;畜产品加工厂高在__________区;而________区,因为气候高寒,交通不便,暂时不考虑投资。

(2)为促进西部大开发,西北地区的不少建设工程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全部位于区域B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工程;2004年10月1日,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向上海送气,该项工程穿过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区域。

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D

5、C

6、D

7、C

8、D

9、B

10、D

11、D

12、D

13、C

14、D

15、B

16、B

17、D

18、B

19、B 20、C

二、综合题

21、(1)长江 华北 西北 (2)京杭运河 (3)造林种草(植树造林等均可);打坝淤地,修筑梯田等

22、⑴ D ⑵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⑶ 这种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23、⑴ 主要是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⑵ 夏季 因为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

24、(1)略 (2)A祁连山 B阴山 C大兴安岭 (3)植被由西向东变化特点:荒漠→草原→森林(或荒漠→荒漠草原→草原);形成的原因是距海洋远近不同,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25、(1)③ 河西走廊 祁连山 (2)④ 胜利 渤 黄 泰 (3)② 窑洞 小米 黄河 陕西 (4)① 冷水江锡矿山

26、气温越来越高 原因:一是纬度差异造成的,我国南方纬度低,北方纬度较高; 二是受冬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南方受冬季风影响小,北方受冬季风影响大。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

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题范文第1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匿名( ) 诘责( )文诌诌( ) 吹笙( )黝黑( ) 粗鄙( )希冀( ) 畸形( )2....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