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
八上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2.
3.
4.
5.
6.
7.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
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8. 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统称为脊椎动物。
9.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0.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11.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
卵壳。
12. 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
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3.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4.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15.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16.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17.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运动所
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8.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19.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成为学习行为。
20.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
形成等级。
21. 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2. 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23.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24. 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
25. 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26. 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27.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28.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
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29.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0.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32.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八上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2.
3.
4.
5.
6.
7.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由脊椎骨
组成的脊柱,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8. 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内都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统称为脊椎动物。
9. 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10.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
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11.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
卵壳。
12. 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
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13.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4.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15.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
16.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17.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运动所
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8.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19.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成为学习行为。
20.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
形成等级。
21. 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22. 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23.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24. 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细胞核。
25. 真菌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26. 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27.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28.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
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29.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30.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32.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八上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1.激发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积极自觉的观察,才能使他们获取正确的信息,发展思维,获得知识,掌握技能,进而认识生物的自然变化规律。
2.操作正确规范,指导学生观察。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仪器的使用规则、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每个细节以至全过程,并恰当地解释实验现象,工作计划《初二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3.明确目标,系统观察。在生物实验中必须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明确通过观察要获得哪些资料,解决哪些问题;拟定好观察计划,制定观察程序,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层次清晰的观察,防止主次不分、顾此失彼。
4.开辟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如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植物课时,组织学生到城郊的野地和农田中观赏植物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采集植物标本,同时也可到城内的植物园中去观赏各类植物花卉,理解和认识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教学实践证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扩大观察范围,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都是非常有益的。
几年来,由于我们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判断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八上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1)-(5)班有300多个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不很高,归咎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但由于这学期有中考任务。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四、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五、进度安排
周次 授课内容
1----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3----5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6----7 生物的进化
8----9 传染病和免疫
10--11 复习 期中考试
12--13 用药和急救
14--15 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
16--20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八年级下生物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复习七年级上册、下册和八年级上册、下册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生物的相应知识。
3、指导学生有效地利用复习指南
二、学生情况分析
目前初二年有部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不很高,这学期生物要进行会考,所以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生物的重视程度。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这次会考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三、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
四、具体措施
1、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2、改变课堂教学教学结构,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通过学生的学教师的导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挥多媒体的重大作用,多搜集有关的资料避免生物知识的枯燥,让学生在观察自己身边的植物的生活过程中慢慢的懂得其中的奥秘,同时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不会厌烦学习生物;
4、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对于当堂的内容达标,教师一定做到精讲点播,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同时书面作业让学生当堂完成,避免书面作业的抄袭现象。
5、通过多与学生交流、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多读书从书中总结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随时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
6、结合教研组的活动来提高自身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
7、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8、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
五、进度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试教二年的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要求
1. 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班仅有二,三十个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不很高,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在八年级全学科排名靠后,虽然高分还可以,但由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五、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六、进度安排 周次 授课内容
八上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八上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有些学校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观念比较陈旧,还停留在教师讲授,学生背诵做题的现状。同时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生物基础较差。实验,需要使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索者转变,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学
生物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以研究动植物日常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为目的的一门基础学科,又以动眼观察动手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一门实验学科,在整个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要。我们在教学中应多以实验为教学基础。发挥实验的科学性和能动性,也为初中生物素质教学改革打基础。大力培育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新时代的教育观念下实验教学显得愈发重要,让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索者转变。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应试教育观念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发展。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认为“考高分”就代表学习好,片面地在生物教学中实施题海战术。虽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分数,但是忽略了生物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应试教育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当前社会更需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应该被摒弃。
2、学生的生物基础较差
生物是在初中才开设的学科。初中生的社会以及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对很多事物都不了解。初中生对于未知事物非常好奇,导致了在生物实验中学生过于在乎生物实验形式,忽视了生物实验背后蕴含的生物知识。学生生物基础差、没有配合意识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物实验的效果。
二、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学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法是一种探学式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即有目的性地进行探究与学习。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法的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之下,学生利用教学实验仪器、实验素材来开展生物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带着问题的,逐步根据课本及教师的要求来进行解疑利用实验来对课本中的结论进行验证。实验教学法下,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探索者,同时经过实验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改变了初中生物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理论教学模式以及教师实验演示、学生机械模仿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1、生物实验课总的实验教学
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实验课程较多,是生物教学大纲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不容忽视。对于实验课,许多教师往往是做演示实验展示给学生看,或者让学生看视频等这样的方式进行。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甚至自行设计或是改进实验,使用更简便,生活中更常见的材料仪器进行实验。例如“在讲解植物蒸腾作用”时,教师也可采取实验教学法进行讲授,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这个实验时间较长,教师可以与学生们一起配合完成。首先要选择三株植物,把一株植物的叶片全部去除、一株去除部分叶片、还有一株不做任何处理。用塑料袋罩住三株植物的枝条,进行密封处理,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期,观察其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三组,分别记录相应植物的变化情况,最后进行汇总,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到的结果更具说服力,使学生们能够充分融入课堂,提高其学习兴趣,提升生物教学的成效。例如“在讲解植物呼吸作用”时,课本并没有给出验证呼吸作用产生水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让学生自行验证。
2、实验教学结合实际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知识。对生物学科来说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生物知识、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或者知识展开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探索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从而增加总结出相应的知识,同时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对《呼吸作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新鲜蔬菜当作实验素材并让学生自行设计保鲜蔬菜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后,不同方法下蔬菜的保鲜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使学生正确理解呼吸作用的条件影响因素等。如阳光下黑暗处的蔬菜保鲜效果均比较差。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有光条件下、无光条件下都可进行”。常温环境中保存的蔬菜与冰箱低温环境下保存的蔬菜。后者的保鲜效果明显较好,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等。实验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查找生物现象总结生物知识。更好地运用生物知识去解决身边遇到的生物问题。
三、实验教学应用的作用
1、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教与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在实验教学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学生对实验有从直觉兴趣向操作兴趣、探索性兴趣的发展过程,学生的思维培养也有一个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渐进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索者转变。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而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新知识是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分析和推理而获得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生积极性高,對所学知识记忆牢固,实验技能和实验速度也明显提高。
总之,初中生物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基本方式之一,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式。而讲授生物学实验的最好方式就是实验教学法。所以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利用实验教学法,使每位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掌握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实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阮慧娟 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4).
[2]丁素娟,辛宁,张秋红 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7(36).
[3]韩玲 积极加强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01)
[4]白念光 实践出真知——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155
八上生物实验教学计划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