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论文范文
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向前发展, 全球的经济也在面向一体化发展, 为了更好的进行国际上的也许经济交流, 学好商务英语对于大学生来讲非常的重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 在教学的实际实践过程中, 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方面培养, 相对来说教学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学生的英语教育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听、说、读、写, 但是学生在掌握了口语的发音、词汇的积累和语法规则的应用, 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商务英语沟通。
二、英语的应用性能力
英语应用性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应用性阅读能力、应用性听说能力和应用性写作、翻译能力。在提高学生应用性阅读能力时, 先教会学生如何去运用简单的应用性文字, 比如说通知、合同书、函电、说明书和便条。通过系统性的学习, 可以准确的找出学习中的特定信息, 通过猜字面上的意思去深刻的理解。应用性听说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听到材料中的内容时, 并不会对内容进行整体的了解, 但是通过后天的学习, 可以对词汇和句子内容, 有一个相对浅显的理解。商务英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培养的内容就是, 在实际的商务活动种, 如何正确的去应用英语, 解决最基础的沟通问题。通过个人后天的训练, 学生可以熟练的将自己介绍给别人, 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 安排简单的会议流程。
三、提高商务英语学生应用能力的原因
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 英语作为语言交流的载体, 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核心商务内容。在日常的商务活动中, 大多数都是以英语为主要的交流需要, 所以要教授学生如何正确的去应用语言。在高职英语教学大纲中, 曾经明确的指出外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高职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外语沟通实践能力和语言。学习语言可以推动学生心智的发展, 并且还满足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 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在社会交际中语言掌控的能力, 为了增强知识的实用性, 学校需要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 通过复合型人才的全面培养, 有利于实现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高级指标。学校应该重视对于英语教学的发展, 全面的去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水平, 重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四、如何提高商务英语学生的应用能力
1、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在日常的国际商务往来中, 外来的文化因素被引进, 同时中国的优秀文化也得到了向外输出。为了避免产生文化之间的差异, 首先要积极的去应对文化所带来的冲击, 其次就是迅速的指定措施去解决文化冲击所带来的问题。在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老师创新教学的模式, 不要将需要知识的学习放在第一位, 而是要重视交流中所带来的商务文化。在新的教育形式下, 要积极主动的去强化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 推动商务英语的稳定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向前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如此繁华的今天, 学校要严格遵守国际商务规则, 为学生今后走出国门对外交流沟通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2、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的发现需求,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并不能真正的去认识商务英语文化的魅力。在传统课堂上, 学生们一直是处于一种被动获取知识的位置, 并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商务英语具有独特的需要学习特点, 在学习商务英语之前, 首先要全面的去了解商务英语的产生文化背景, 其次再去深刻的学习商务英语。作为传业解惑的老师, 首先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在新的课堂上做出改变, 摒弃传统乏味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 教师除了利用教材, 还要经常利用网络优质材料, 帮助学生拓展商务英语文化和语言知识, 以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通过系统性的学习, 可以准确的找出学习中的特定信息, 通过猜字面上的意思去深刻的理解。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商业交际录像, 将一些抽象的理论更加形象化, 使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去理解和学习。另外, 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 采用合作学习, 竞赛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课堂学习方式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知识, 提高商英英语应用能力。在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 学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学习策略以克服这些因素的干扰, 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会学习商务英语知识, 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五、总结
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大部分的英语教师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方面培养是采用了多种学习策略。商务英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主要培养的内容就是, 在实际的商务活动种, 如何正确的去应用英语, 解决最基础的沟通问题, 通过以上的学习方法是能够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
摘要:我国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 主要是面向就业来培养的, 首先要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 其次就是强化学生的商务英语文化应用意识。从学习的根本上, 去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完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内容, 去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能力,文化意识,学习方式,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 陈建国.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意识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报, 2001, (4) .
[2] 陈邦国, 柯群胜.商务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商业文化渗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3, (3) .
[3] 冯俊英.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4) .
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具身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新取向代表,从深层次揭示了“身体是语言认知主体”的语言认知本质,强调身体的参与才能激发个体的经验和创造性,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有效的语言认知。文章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探索大学“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践,以期深化认知语言学在英语学科领域的建设和理论研究。
关键词:“具身认知”;“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心理学中,认知心理学一直是主要流派。在心理学发展初期,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进行符号加工的模式一直在认知心理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升华,以神经网状结构与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逐渐被认知心理学家所接纳。认知心理学家把联结主义模式与行为主义进行比较,发现这两种模式都把关注对比的中心放在内部心理过程上,着力对调节行为的认知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因此将其称之为“认知主义”(cognitivism)。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认知语言学、哲学、AI技术、机器人智能技术、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又发生了“后认知主义”(postcognitivism)阶段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具身认知”(embodied/embodiment cognition)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代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哲学认知主张和焦点论题,也影响了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具身认知”理论对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理解
(一)传统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传统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可以进行计算的”,也就是将认知过程诠释成类似于计算机加工符号的过程,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处理、操纵和加工的过程。把人的大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大脑如同是对符号进行加工和操纵的形式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依据人们预先设定的逻辑规则来进行符号处理和运算的,而认知过程是以人们先天或后天获得的理性规则为基础,通过形式化的方式,对大脑已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运算和操作,归结其本质,这些处理、运算和操作都属于计算过程。因而得出“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如果说大脑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认知”就是类似于“软件”或“程序”在这个“硬件”中运行的过程。从功能的角度而言,程序是独立于硬件的,那么,也可以视为认知是独立于人的大脑和身体的。因此,在认知心理学理论里也就提出所谓的“离身(disembo-died)的认知或心智(mind)”的理论。“离身的认知”突出地强调了身与心、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等相对概念之间是相互分离的。身心二元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备受尊崇。苏格拉底曾指出:“死亡不过是身体的死亡,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身体是灵魂得以净化、自由的绊脚石。”[1]在身心二元论认知思想中,脱离肉身的心智表现在人类大脑上,就是人的智能,表现在计算机上,就是人工智能。总而言之,认知虽然是通过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得以体现,但是它却并非依赖于人的身体,具备独立的特征。
这种哲学上的傳统认知主义理念直接影响着日常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离身式”教学观一直在教育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离身式”教学观主张“教学是一种既定心智的抽象表征活动,类似于计算机式的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提高表征效率和计算输出的效果”[2]。拥有这种理念的人们大多持有的观点是: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人心智能力的活动过程。可以将教学过程描述为:教师通过特定规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掌握与学习内容、学习科目相关的概念、理论、科学范畴和命题等一系列抽象符号。在“离身式”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只充当了“载体”,并没有在学习内容的认知发展活动中发挥实质性的参与作用。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反对和批判身心二元论的观点以及研究成果,比如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皮亚杰就认为,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而成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身体的动作及相关活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认知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人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的意义和重要性,这其实是在用新的研究方法改变人们对传统认知科学的诠释,是以新的研究思路对人们认知过程中的意识、情绪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探究。Beilock S.总结了“具身认知”的特征,称只有“具身认知”能够做到全面开发利用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能够激发认知者的创造力,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改善自己的情绪,做出更好的决策。
随着以“具身认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逐渐发展,身体及感觉经验对认知的作用也开始受到关注。
(二)“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引领的教育教学变革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具身认知”是对传统离身认知观的批判,其倡导者以认知对身体的依赖以及身体经验对认知的重要性为基础,对离身认知理论提出了异议,并逐步地突破了传统纯粹的哲学概念。“具身认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基本不可能存在离开身体并且没有身体经验的认知。“认知是一种具身的活动,这种活动根植于身体,扎根于环境,与有机的生物心理和文化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他们的世界和生存环境是其感觉—运动能力‘生成’或‘导致’的。”[3]这些无法否认的事实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了部分证明。认知对身体的依赖以及身体经验对认知的重要性是“具身认知”理论关注的核心和理论基础。著名心理学教授叶浩生将“具身认知”的内涵归纳为三点,即“认知内容是身体提供的;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由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认知是具身的,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动态的统一体”[4]。也就是说,我们以人的生理结构所感知到的世界会与以其他生物的生理结构所感知的世界完全不同。可以说,生物能感知到的世界的模样是与其生物体的解剖学结构保持完全一致的,因此,认知是通过身体进行的认知,心智是通过身体形成的心智,如果离开了身体,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认知和心智了。这就像是“砍”这个动作,离开了斧子的挥舞就没有任何意义一样;人的“认知”行为,如果离开了身体也不会存在任何意义。
在“具身认知”理论形成过程中,很多教育家都进行了非常积极有益的探索。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一直主张“身心做为对立实体而存在”的身心二元论,他将世界明确地分成不同性质、各自独立的实体,认为身体做为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不同实体性的东西。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就对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提出了质疑,洛克认为身体感官所获得经验才是人类观念的主要来源。纵观对“具身认知”的探讨,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具身认知”在教育学语境下的理论内涵可以概括为具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具身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境性是对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提出要求,要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需求紧密联系;生成性就是强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任何教学都是在实体、活动、关系和过程等维度上生成的”[5]。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armen Petrick Smith做了一组对比试验,结果证明,通过“具身化”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6]。
二、“具身认知”视域下“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究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直接影响认知内容、方式和结果,认知和认知主体的直接参与、不可分离,强调身体、心智和环境的统一才能获得认知,因此,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设计教学,要注重教学要素的和谐性。教学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及师生认知等,文章以此为依据对“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一)教学理念具身化
长期以来,由于“离身”学习理念在教师的意识观念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常常忽略对学习者的身体参与的学习环节的设计,因此,未能形成、掌握和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也就很难达到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环节之中并获得认知方面的成长的教学目标。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外界事务与身体互动的过程以及结果都会直接或者间接使得认知主体的肌肉、骨骼、状态等诸多身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主体的自我感受知觉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即为主体对外界事务的感知、体验与内化,最终将外界事务收纳为主体认知的构成部分”[7]。也就是说,认知的基本构成会受到身体的构造特点等物理属性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实际的学习效果会因学习者是否直接参与到实际学习过程之中而不同。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实践,能够让他们经历更好的学习体验,收获更多的认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如何掌控课堂教学的导向,只关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就是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来应该体验到的参与性。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创新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从理念上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二)教学内容具身化
在运用“具身認知”理论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学习者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讲得再多、再好,如果学生不配合,对讲授内容不能理解和接受,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口语教学更是如此,即便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了再多的理论和技巧,总结了再多的常见词汇和表达方式,学生如果无法接收到有效信息,不能开口练习,这个授课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在进行口语教学的实践中,要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步骤的具体环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上的45 分钟,作为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多种的教学方法,不要只是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在“商务英语口语”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说话、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讲、竞赛、情景模拟商务洽谈等形式和方法,以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将身心都融入到口语学习的环境中去。“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具有情境性,认知的形成与认知主体各器官、外部环境的交互不可分离,也不能脱离具体情境独立存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而且能够对学生的听力技能、商务交际实践能力有所改善和提高。
“具身化”学习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学生的身心互动体验感更强,因此,教师也应依据“具身评价”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重新设置。
(三)教学环境的具身化
教学环境一方面指的是课堂物理环境,另一方面指的是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要保证课堂物理环境的和谐性,包括灯光、桌椅布局、教室内外墙彩,甚至空气质量及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学生认知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摆脱传统的黑板粉笔讲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屏显示技术、智能环境控制技术作为支持,通过微课等数字化课程辅助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智能化、生态性、交互性的智慧教学课堂环境。
其次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新整合显性、隐性教学媒介,建立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打造易于身体与技术、身体与环境深度融合的氛围。
教师通过设计具身化的学习环境,利用多种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体验和尝试的机会,进行具身化教学,以实现学生深度的、有效的学习,达到激发认知主体参与、与主体社会实践经验相联系的教学目标。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只关注大脑不注重身体的纯知识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介入度和主动参与度都有了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教师也更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通过创建“具身化”学习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打造高效课堂,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实让学生的商务口语能力得到提升,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斐多[M].杨绛,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26.
[2]邱关军.从离身到具身:当代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1(1):61.
[3]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心理学报,2018,50(4):468.
[4]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06.
[5]王会亭.从“离身”到“具身”:课堂有效教学的“身体”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2):61.
[6]郭丹,张白玉,贺毅夫.“具身认知”指导下的高职英 语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研究[J].海外英语,2020(12):240.
[7]殷明,刘电芝.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7):59.
■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1-09-10 修回日期:2021-10-18
作者简介:王颖轶(1976—),女,黑龙江哈爾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金课’建设”(1091);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商务英语口语一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SJGY20200319);2020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具身认知的大学外语课程建构研究”(GJB1320132);2019年度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智慧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220190001);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文学伦理学视角下唐德里罗21世纪小说研究”(WY2021052-C)
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以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主要以《商务英语写作(第二版)》和网络资源为语料来源,探讨了模糊语言的三种类型,并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这三种类型模糊语言的六种汉译策略,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关键词:关联翻译理论 模糊语言 汉译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商务贸易的日益频繁,商务信函作为促进贸易双方信息沟通的重要途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商务信函发现了大量的模糊语言,如何针对这些模糊语言进行汉译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运用,不仅可以表达发件人传递信息的真实意图和内涵,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婉转性和客观性,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二.理论概述
1.关联翻译理论
E.A.Gutt将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领域,指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以关联性为依据的推理过程。[1]为了使发函人的意图(intention)与收函人的期望(expectation)相一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依据原文的相关语境做到对原文作者意图的准确认知,也要将译文读者的认知接受能力与习惯考虑在内。
2.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定义及类型
模糊语言,是指外延和内涵都明确的语言。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将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能够表达主观感受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在描述事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却有着等级高低和程度强弱之分。[2]第二类是模糊限制语。根据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主要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程度变动型限制语(much, some, most, only, many,to some extent, sort of等)和范围变动型限制语(less than,approximately, nearly,essentially,strictly speaking等)。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又分为直接缓和型限制语(Would, may等情态动词,probably,if条件句,I believe等)和间接缓和型限制语(according to,it seems,presumably等。[3]语用型模糊限制语自身内涵并不模糊,能够反映发函人的交际意图,给人“弦外之音”之感,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第三类是表达不同程度的名词。通常为不可数名词。
三.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汉译策略
笔者以《商务英语写作(第二版)》[4]及网络资源上的商务信函为语料来源,根据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传达的有效信息,分析原文模糊语言所暗含的意图并结合相关语境分析模糊语言与其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明确发函人的交际意图。笔者针对上述三种类型的模糊语言,提出了以下六种翻译策略。
1.模糊语言保留译法
原文中的模糊语言译成目的语时仍旧可以使用模糊语言(模糊对模糊)这在
商务信函中可以找到大量的原型,这将是本文重点分析的翻译策略。
例1 We can offer a further 5% discount on sales over US$5,000. 对于5000美元以上的订货,我们可以提供5%的折扣。
例2 We are talking all necessary steps for the opening of the L/C and hope it will reach you in a week or so. 我们正采取一切措施开立信用证,希望一周左右抵达你处。
例3 We are due to ship our first lot at Port Tianjin before 18th March. 我们将于3月18日前在天津港装运第一批货。
以上3个例子中的模糊语言属于变动型模糊限制语中的范围变动限制语。例1表明5000美金是一个购买基数单位,低于5000美金的订货不能享受5%的折扣优惠,清楚地表明了发函人的意图。例2和例3通过对时间范围的模糊限定,起到了维护卖方利益的作用,也起到了向买方明示信息意图的目的,即卖方将履行开立信用证和第一批货物按时装船的责任,但不排除意外情况造成的延期到达,模糊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贸易往来中真实存在的潜在风险。[5]
例4 To avoid delay in dispatch perhaps you would like to order as soon as possible. 為避免延迟发货,贵方也许更愿意尽早下订单。
发件人语言表达如果过于直白,会显得生硬,容易引起收件方的反感,对沟通效果交际目的的达成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发函人的语言表述应尽量间接、委婉,以符合商务沟通的礼貌原则,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本例通过使用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perhaps”,将对收函人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模糊限定,婉转地表明希望对方尽早下订单的意图,也表明了发函人诚恳、礼貌的态度,增强了收函人接受对方提出请求的可能性。
例5 When the goods reach you we feel confident you will be completely satisfied with them at the prices offered. 货物抵达时,我方深信贵方对非常满意我方报价。
原文中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we feel confident”和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completely”将所陈述内容的真实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明示了卖方报价优惠、合理及货物品质优良的潜含信息,减少了收信人进行推理的时间和努力,实现了最佳关联性。
例6 Your firm has been recommended to us by…with whom we have done business for many years. 我方与……开展了多年业务往来,...将贵公司推荐给我方。
例7 Although the quoted prices are the lowest and leave us little profit, we offer a special discount of… on an order of… 尽管我方报出的价格已是最低价,利润空间已非常有限,但若贵方订单超过……,我方仍给出一些特别优惠。
例6原文使用了程度变动型限制语“many”,并未具体说明开展业务的年限,对数量进行了模糊限定,使表述更接近事实。同时,向收信人传递潜在信息,收信人很容易通过关联性推理出发信人是具有良好商务信用的合作伙伴,并期望与其建立业务关系的交际意图。例7使用了程度变动型限制语“little”和主观感受的形容词“special”,发函人暗含了所报价格已是最低价,劝导买方增加订货数量,将给予其特惠折扣的信息意图,给收信人提供了最佳关联的明示,表明卖方已做出很大让步,期望与买方合作并顺利完成交易的交际意图。在特定条件下提出的特别优惠,使得收函人的信息理解效果与发函人的预期效果相一致,实现了最佳关联。
例8 We should be very grateful if you would charter for us a suitable ship about 4000 metric tons’ cargo capacity. 若贵方能为我方提供一艘合适的船用于装载大约4000公吨的货物量,我们将万分感激。
该例中发函人分别使用了“should”、“if条件句”和“would”三个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向对方提出请求,加强了委婉的语气,体现了礼貌和得体的原则,表达了发信人请求对方提供运输工具的诚恳,希望请求能够得到对方的认可。
2.模糊转精确译法
该方法指的是将原文中的模糊语言译为目的语中的精确语言(模糊对精确)。
例9 Full details, as to term of payment and time of delivery will be related in the following. 有关支付条款和交货时间的全部详细资料,下次去函另述。
原文中的模糊语“details”被译为精确语言“详细资料”。该词语本身具有“细节”“详情”之意,若按照字面意思进行汉译,会给收函方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详细资料”不失为更加有效、更加具体的译文,将发函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准确具体地传达给收函人,使收函人付出较少的时间进行信息处理以达到最佳关联。
3.增译法
在商务信函中,为了向对方提供完整清晰的信息,常常采用增译的翻译策略,使得语言表达相对完整并且更加符合汉语语言表达习惯。
例10 We wish to negotiate the matter when our business with you have achieved the satisfaction of both parties. 当我们双方业务往来达到双方满意的程度时,我们希望再协商此事。
对于满意程度的标准并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原文“satisfaction”属于第三类模糊语言,汉译时增加了“程度”二字,使得语义更加完整,更符合目的与表达习惯。
4.省译法
例11 I am afraid that if you are unable to deliver within this period, we shall be compelled to cancel our order and purchase from another supplier. 如果这期间贵方不能如期交货,我们将被迫取消订单,向其他供应商购买。
原文中“I am afraid”在汉译时被省略了,因为收信人不需要此信息便可得
知发信人的交际意图,故采用省译法从而避免了累赘,使得译文言简意赅。
5.替代译法
例12 In recent years the demand for watered silk has fallen to such an extent that we have ceased to produce it. 近年来,对水丝绸的需求严重下降,我们已停止生产。
原文中程度变动语“to such an extent”字面意思“如此地步”,若直译,收函人结合认知语境处理信息时容易产生歧义,如果用“严重”来替代,既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也实现了最佳的交际效果。
6.词性转换译法
例13 We regret to say that the payment terms stipulated in your order are unacceptable to us. 十分抱歉,我方无法接受贵方订单中所规定的支付条款。
例14 If you can settle the order to our full satisfaction, we will place further orders with you. 如对本次订单的处理使我方完全满意,我方将再次订货。
以上两例中的形容词均属于第一种类型的模糊语,例13汉译时采用形容词转动词的方法,表明发函人无法接受对方要求的支付方式所产生的歉意,避免了因语气强硬而产生的冲突,传达了希望对方修订付款条款的真實意图。例14采用了形容词转副词的译法,向收信人传递出暗含的信息,使其通过关联性推理出发信人要求收信人及时有效解决本次订单问题从而会再次订购货物的交际意图。
例15 There will be great savings on all the products, including our full range of computers and high quality laptops. 届时购买我公司产品,包括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和高质量的笔记本电脑,均可为你省下一大笔钱。
原文模糊语属于第三种类型,译文将名词短语转译为形容词。表明了发函人以为对方省钱为由推销产品,向收函人传达了产品种类齐全和质量上乘的推销意图,起到了最佳关联明示的作用。
例16 On unlocking the cases, we find the goods partly damaged through rough handling. 开箱后,我方发现可能由于搬运不当造成部分货物损坏。
译文将程度变动语副词“partly”,转译为汉语名词“部分”,不仅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使得译文更加流畅,逻辑清晰,而且使收件人轻而易举地了解了发件人的真实意图,从而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四.结语
我们应明确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分类并恰当使用翻译策略,正确理解商务信函中发函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将有助于实现商务沟通中的最佳关联性,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Gutt, 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郭娟.論模糊语言的类型及其应用[J].琼州学院学报,2012,(4):123-124.
[3]董娜.模糊限制语的界定及分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28-34.
[4]董晓波.商务英语写作(第二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5.
[5]李雅颖.关联理论下英文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及人际功能分析[J].海外英语,2014,(9): 247-248.
基金项目: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资助计划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ZZJH-569);2.本文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2017年度科研资助项目《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有效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YB-53)
(作者介绍:姬银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讲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基于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岗位和能力要求调查,对商务英语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思考。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单一,缺乏整体性思维;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缺乏实战经验;综合能力较低,缺乏良好的综合素养的现状,提出高职院校应根据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外语能力、商务能力、外贸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商务操作能力等专业能力的需求,通过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规划课程设置,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引入兼职教师,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业等途径培养商务英语学生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境电商 专业能力 培养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基本上以能明白商务活动中说话者的态度和想法;用英文正确流利地进行交流、社交活动、介绍产品、价格谈判、商务活动、会议发言;能读懂各类英文报纸杂志、商务文件、商务表格和流程等业务;能翻译商务材料;并能熟练使用各类办公软件和网络。但是随着经济贸易形态的发展,企业行业在经济贸易中的转型升级,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微企业,对外贸易已经从传统国际贸易转向跨境电子商务,因而对商务英语学生专业能力需求也发生了改变,笔者通过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力求能够培养商务英语学生满足跨境电商企业需求专业职业能力。
一、问卷设计与收集
跨境电子商務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融合了外语能力、商务能力、外贸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商务操作能力。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基础设计《跨境电商行业对商务英语学生专业能力需求问卷调查》,本调查问卷根据这5个能力设计了16个问题,其中1个问题是适应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岗位需求,对跨境电商行业企业关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进行调查。
问卷发放与回收采用两个途径:第一,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调查地区为广西、广东地区跨境电商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或经理。第二,纸质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跨境电商行业企业实习就业回访中的企业方相关负责人。两种方式结合的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16份,经过对问卷进行筛选,有效问卷112份,问卷有效率为93%,达到调查发放目的。
问卷分析方法:采用SPSS19.0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跨境电商企业岗位需求分析
根据调查,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给高职生的业务与技术岗位是电商专员,主要工作内容为网店管理维护、客户服务以及业务运营。
1.网店管理维护:网店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数据分析、店面布置、产品图像处理、产品画册的制作、数据分析、客户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和采购仓储系统等。
2.业务运营:网店注册、选品、成本核算和定价、铺货上架、产品的优化、推广、采购、安排物流等。
3.客户服务:在线客服咨询,处理客户反馈,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上传订单物流状态,订单处理,及时回款等。通过与客户沟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解决问题,完成销售。
(二)外语能力需求
跨境电商企业对外语能力主要体现在客户服务岗位,在eBay,阿里巴巴等国际网站中寻找潜在的国外客户,需要先进行与客户联系,回答客户咨询内容,争取客户信任,并形成购买意向;销售过程中的各项服务、订单完成、解决双方分歧等需要客服流畅无歧义的沟通,完成订单及时回款也需要客服准确地上报。调查结果表明,跨境电商企业认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适合从事跨境电商工作,英语能力要求体现在英语等级考试,要求能通过四六级考试的达到78.57%;对于沟通的流利程度需要也很明确,需要流利沟通能力的电商企业达到92.86%;因交易中,所有来往单据都是以英语的形式,要求跨境电子商务人员要看懂所有单据、文件上的内容,要能够精准无误的认识并翻译出来,避免看错信息,理解错内容,导致订单的失败,客户的流失,造成公司经济上的损失,惹上经济纠纷,对英语特别是来往单据翻译要求达到精确达100%。具体如表1。
(三)计算机运用能力需求
计算机编程人员在企业中建设企业网站、优化企业网页、维护网站日常运作,推广公司与公司产品;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平面美工、网页美工、三维美工制作精美的图文进行产品推广引入较大流量,获取商机;跨境贸易企业网站与产品推广中需要不断在互联网及相关信息平台上推广公司及公司产品,吸引国外海量客户,将其转化为有效的、高质量的客户,从而获得商机,网站推广、产品推广是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引入客流量的有效手段。计算机运用能力具体要求如表2。
(四)国际贸易能力需求
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的分支,从业人员也被要求具备相应的外贸业务能力,如询盘、报价、订单处理、报关、保险、结算。具体情况如表3。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现状
跨境电商是综合性比较高的新兴行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未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没有跟上形势的发展,在调查中跨境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存在以下情况:
(一)能力单一,缺乏整体性思维
跨境电商的综合性比较高,涉及计算机,相关技术,运行环境及应用,而学生在校期间,只学习学校规定的基础课程,忽略了必修课与其他课程的相关课程,学生锁在一个框架里,导致能力较为单一,缺乏良好的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思维。根据数据反馈,毕业生除学好英语外,有必要学习网页设计、物流管理、Photoshop、网店运营与管理、外贸基础知识,并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国际贸易知识、货币交易、商务礼仪等知识技能。
(二)实际操作能力比较弱,缺乏实战经验
学生在校还只是一名学生,近距离接触企业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校学习的大部分以理论知识为主,知识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深化,缺乏动手操作的能力,实操经验不足。
(三)综合能力较低,缺乏良好的综合素养
根据数据反馈,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中发现存在英语水平不够,技能水平不够,见识少,不同国籍的文化习俗了解不够,礼仪礼节做得不到位等缺点;表现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面对失败的勇气不强,面对世界性的商务环境耐心比较缺乏,等待客户和维系客户的沟通能力比较弱等问题。
四、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满足跨境电商需求的途径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规划课程设置
根据企业岗位需求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获得英语相应的等级证书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能。因此,需要重新规划课程设置,构建相关能力课程模块“英语能力模块+国际商务贸易能力模块+计算机能力模块+实际操作能力模块”。英语能力模块包括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语听说、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客服英语等。国际商务贸易能力模块包括国际贸易与实务、网上外贸实务、商务礼仪、电子商务等。计算机能力模块包括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制作与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网店运营推广、新媒体营销等课程。实际操作能力模块包括专业综合实训、跟岗实习课程。通过四个模块学习与实训,提高学生跨境电商综合能力。
(二)调整师资結构,引进企业兼职教师
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需求能力的转变,倒逼专业进行课程的调整,师资相应也要进行调整,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专任教师也需要从较为单一的语言类教师向具有“跨境电商知识体系+语言教学体系”的教师转型,商务英语教师要参加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积极与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引进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的资深从业人员在学院担任兼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带来最新的跨境电子贸易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贸易案例进行教学,解决学生接触实际案例少的问题。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实践化教学
在调查中企业反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缺乏,实战经验少;企业需要能够比较快上手的毕业生,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能力不匹配的方法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进行实际操作教学。通过与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公司提供学生贸易账号,学生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操作,为企业寻找商机,为企业创造价值;学生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企业有经验的师傅的指导,解决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提高个人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在考查学生实践过程中发现人才,作为公司的储备,并能够借助学校师资力量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达到激发学生专业学习与操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与企业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达到双赢。
(四)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学习行业知识
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变化快。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学习行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首先,大赛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从网页设计、PS技术运用、网站建设维护等计算机运用技能,到寻找客户、发现客户、与客户沟通,进行产品介绍、产品性能描述、产品报价、回复客户询单、订单处理、销售过程跟踪与处理等外语运用能力的使用,在竞赛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将各个模块的衔接、存在的关系熟练掌握。其次,学生在竞赛训练中学会面对失败与挫折,在错误中进行学习。最后,学生在竞赛训练中会学会随机应变,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学会团队合作。
(五)鼓励学生创业,提高学生跨境电商综合能力
跨境电商平台具有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三大跨境电商平台是亚马逊、速卖通、eBay。在校期间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学生能够学习到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技能、英语使用能力有所提高,鼓励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初次创业活动,将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中通过搜索网络客户资源,获取相关信息,了解不断更新的市场动态,分析行业发展方向;学生用英语与潜在客户进行沟通,跟踪潜在客户,学生在沟通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英语沟通的能力;通过创业,学生将国际贸易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在创业过程中学生得到学校教师、企业教师、企业师傅的指导和帮助,综合能力会得到快速的提高。
总之,跨境电商行业企业快速的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只有在市场人才需求引导下,不断调整专业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途径,满足市场需求,结合行业发展专业发展才有空间。
【参考文献】
[1]连远强.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2]李军征.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需求与教学模式研究[J].时代教育,2016(3)
[3]孙从众.“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4]姚国玉.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核心能力调查与研究——以需求为导向的广东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9)
[5]周银新,程忠国,李霜.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实践探索[J].职业时空,2016(2)
[6]施春龙.就业视角下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7(11)
【作者简介】农时华(1968— ),女,壮族,教育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管理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语学习策略、语用学。
(责编 何田田)
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2、生态语言学之生态内涵诠释
3、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研究
4、语言经济学视角下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研究
5、基于通用专业词汇视角的商务英语学科属性分析
6、外语经济学与语言经济学比较研究
7、国家标准指导下的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经贸西班牙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9、中医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研究
10、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路径探究
11、商务英语教学中孪生性问题及求解
12、商务日语教学方略探析
13、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研究
14、零起点学生的商务日语教学探索
15、高职院校外语类跨境电商人才就业能力匹配度研究
16、探讨商务英语\"商\"、\"英\"之争
17、论新三分框架体系下的三十一个训诂学理论
18、云南省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19、商务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讨
20、新世纪以来《语言学概论》教材比较研究
21、霍菲尔德法律概念的原点及其逻辑展开
22、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的探讨
23、基于语言经济价值的商务英语研究
24、基于CBI模式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研究
25、委婉语的生态语言学解读
26、“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策略再定位
27、试析《英汉语言学词典》的宏观结构
28、商务英语学科身份探究
29、探讨新兴交叉学科的教学体系设置
30、关于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31、新时期中国俄语语言学研究:现状分析与趋向展望
32、从文学文体学看小说风格的翻译
33、高校培养语言人才问题研究
34、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与使用原则
35、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词汇学习探究
36、医药类高职院校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探究
37、商务英语的语言经济价值属性分析及理论框架构建
38、从国外外语教育看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
39、浅谈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
40、高职商务英语课程建设中的疑惑
41、“一带一路”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初探
42、“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3、知识经济视角下语言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44、教育学交叉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45、语言经济学视域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研究
46、从“需求侧改革”到“供给侧改革”
47、商务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途径
48、“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经贸越南语课程教学新探索
49、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沟通技巧
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根据模糊语言的界定将其分为四种类型:指称模糊,语义的不确定性,缺乏确指以及虚词的模糊性。本文将这四种类型的模糊应用于商务谈判中,并实际举例对比说明,并阐述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重要作用:1.表示谦逊礼貌2.实现自我保护3.体现对方的立场。
(一)模糊语言的研究现状
英语中的模糊有多种翻译如:ambiguity, generality,以及fuzziness。中国模糊语言学的创始者伍铁平认为“Vague”是表示模糊的这个意义的最普遍、最常用的中性词。关于模糊语言,Thomas T. Ballmer和Manfred Pinkal认为“集中注意研究模糊这一主题的第一位当代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给模糊下的定义至今仍可不加修饰地看做对这一概念的特征所作的恰当的表述。这个定义是:当事物出现几种可能状态时,尽管说话者对这些状态进行了仔细的思考,实际上仍不能确定,是把这些状态排除出某个命题,还是归属于这个命题。这时候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实际上不能确定并不是由于解释者的无知而不能确定,而是因为说话者的语言的特点就是模糊的。Crystal 曾经在《现代语言学词典中》说道:模糊限制语指按其一般涵义用于语用学和话语分析,表示不确定概念或限定条件的词语(1997:170).Channel 在Vague Language 这本书中说明了模糊语言的自我保护功能。他认为此项语言的应用其实是一种保护措施,防止自己的观点被证实为谬误。
模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与研究。但是,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沟通中的应用与研究确实不多。郑金海(2015)利用对模糊语言的语用分析具体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中模糊语言的重要性。他指出: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要有效的利用模糊限制语在话语产出和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导向作用。习晓庆(2013)从词汇层面,语句层面,语言层面的模糊性阐述了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包括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礼貌性,以及 表达效果等几个方面。 周炜(2004)运用顺应论和关联理论研究对比了模糊语言在商务交流中的意图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商务信函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实现形式,以及语用功能等。
(二)模糊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研究意义
使用得当的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的特定语境中主要可起到向对方表示礼貌,自我保护,体现对方立场三个方面的作用。如前所述,模糊词语是指具有不确定的外延的词语。模糊性是语言所固有的,并为人们为实现某种目的而使用。它并不是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能使人产生误解的语言。相反,模糊语言是利用语义的模糊性准确无误地反映生活中的模糊概念。人们使用模糊语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即Joanna Channell所说的,说话者故意使用模糊语而并不感到难为情。这几个方面的作用即为沟通者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的目的所在。商务谈判中的模糊性是事实存在的,它可以使得谈判交流中的利益冲突逐渐减弱,并使得对方不知不觉中产生认同感。同时还可以缓解交流谈判中出现的僵局,改善谈判氛围,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商务英语谈判中,模糊语言有其独特的丰富的语用功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动机或潜在意识,客观严谨地表达某种观点、观察和预测,从而含蓄地表达真实思想和内心世界,提供合乎逻辑的正确可靠的信息。模糊语言是商务谈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商务谈判中模糊语言的研究并自觉运用,对进行有效的商务谈判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促进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进一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三)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作用
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重要作用:
1.表示谦逊礼貌。
谈判中采取迂回战术,避免直言,讲究一定的礼貌策略可以使得谈判更加行云流水。特别是当说话者在表达粗鲁或者带有威胁性的语言时使用模糊语言,可以起到礼貌做用。比如,每个新客户在下新订单之前,卖方都需要对其进行资信调查,但是为了避免让客户认为卖方持有不信任的态度,所以卖方会说:It is our usual practice to have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到底惯例的具体内容指的是什么?或者到底真的存在这种惯例?客户是无从知晓的。只不过卖方不想得罪客户而使用礼貌性语言来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客户听到这样的話语,无疑会理解对方的做法并积极配合。这个模糊语言的使用,不但没有冒犯合作伙伴,还达到了卖方的商业目的。
2.实现自我保护。
在商务谈判中,双方都会遵循利益驱动的原则,从而使用各种谋略和计策,灵活运用合作方式中的各项准则,以辩做答。
如:We can’t make the delivery until October 2nd .
We will make the delivery in early October.
谈判中存在一个基本准则,即强调积极方面,不要强调你不能做什么,而是正面阐述你可以做什么。我们例子中的第一句话听起来让人觉得在预定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运输有问题。而第二句话从正面使用了语用模糊,让人感觉到了极大地诚意的同时,又防止了意外的发生,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余地,起到了积极的保护自我的做用。
3.体现对方的立场。
商务谈判中的最高境界,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还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这就是所谓的“You-Attitude”。这深刻体现了说话人对于对方的利益和感受做出了特别关注。
如:Because of being unable to make a refund, we would appreciate if you could allow our van to the desks to inspect.
说话人使用“unable to make a refund”,而并不是refuse 之类的强硬的字眼,并且使用了“if”非常客气的提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案,让客户觉得被尊重且被周到的处理了问题。这种对方本位的模糊语言方式,在谈判中经常会被使用。
最后,在严瑾,庄重的商务谈判场合中使用模糊语言可以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的削弱对方的攻击力量,保全双方的利益需求,以及避免未知的损失,从而使得双方增进彼此间的友谊,维持和增进谈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Lakoff,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A].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C].Chicago:Chicago Language Society,1972
[2]Channel, J.1994. Vague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0.206.188
[3]Brown, P.&Levinson, S.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4]Jones, LandAlexander, R.199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Student’s Book Cambridge. Bei-jing:Huaxia PublishingHouse. 18
[5]程同春:论模糊语言在国际商务 英语 中的语用功能[J].国际经贸探索, 2000,(5)
[6]董娜:模糊限制语的界定及分类[J].北京第二外國语学院学报,2003,(4)
[7]刘永强:国际商务沟通中模糊语言的 应用 模型[J].南京 工业 大学学报,2003,(2)
[8]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1999
[9]曾文雄: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研究[J]外语教学,2005,(7)
[10]潘琪,曹硕,商务英语写作经典案例详解,中国宇航出版社,2009
本文系: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功能体现的研究”,项目编号:(2016KYR09)研究成果
语言应用能力商务英语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