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产业建设研究范文
云南花卉产业建设研究范文第1篇
旅游是指人们精神上的某些,以支付体力、财力为代价,的离开通常的生活环境,前往某些地区短暂停留的活动,其主要目的从停留地经济收益[1]。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自然或人文的)为核心,以旅游经纪、旅游商品和服务、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旅店和旅游交通等为主要的的综合型产业。旅游产业链越来越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各个、各个地方都在努力加大对新兴产业关注和开发,争抢这块经济蛋糕。
近年来,居民生活的,闲暇的增多,是人们在消费观念上的巨大,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客观上了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北京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使得旅游经济可持续性,健康发展;如何旅游市场的开放,来自国际上的竞争的加大;是如何抓住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这北京旅游业难得的机遇,和对待的问题[3]。
一、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一座几千年历史的古都,北京经历了从大燕国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时期的帝都的演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经历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洗礼,了北京独特的包容性很强的文化;北京的历史上各朝各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京人大都有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有时略显保守,追求悠闲安逸,以生活在首都而自豪,代表了首都人甚至是人的精神风貌,,言行有较高的自律性;加上北京市特的名胜古迹和略显“霸气”的建筑风格,使得北京旅游的文化色彩更浓于地方。关资料统计,北京现旅游景点约636处,与文化的如古迹、寺庙、故居、园林、博物馆等人文景观为513处,约占81%;而山水等准自然景观为123处,仅占19%。我国21处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中,就有6处在北京[2]。可以说,绝大多数外地的是境外的旅游者,冲着来的。,北京市的旅游,以此为基础。
北京市旅游产业的上述特点,是近些年来旅游业对北京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的巨大作用,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2002年北京共计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10多万人次,比2001年增长7.9%;外汇收入31多亿美元,增长5.7%,在全国城市中名列[1]。在肯定成绩的,还要清醒的头脑,要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向发达学习,善于向国内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较快的省市学习。北京旅游产业的特点。
二、北京市旅游产业的问题
1.对旅游产业旅游市场的主导作用。与行业不同,旅游公共属性的特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环境的创建和管理、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的支持和[4]。,的主导作用得当,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点上,北京市主管并未能到位地其应作用。主要在:
(1)缺少对北京市旅游产业整体的定位。北京的旅游业在排名上位于国内城市之首,但与北京的产业一样,北京的旅游产业同样需要系统的和定位,上还停留在靠祖宗吃饭的上。即使有企业自发地开发出主题旅游项目,但缺少定位,和北京的历史、文化及首都的特点度不高,,的不多。以2002年为例,北京市的接待入境旅游的收入排名全国,但按内容分析,入境人员在北京的人均日消费在诸如综合服务(全国各个省市排名第26位)、娱乐(全国各个省市排名第16位)、购物(全国各个省市排名第7位)、游览(全国各个省市排名第7位)等[1],与国内先进的省市差距,再考虑到物价等原因,差距会更大。
(2)缺少对北京市旅游经纪机构的的监管。来看,在的管理并“与时具进”,其管理理念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反应到管理方法上也沿用使用多年的“高门坎”政策,说对新入行者,人为地许多不必要的条件限制,仿佛条件的企业就会合法经营了。而企业日常的经营则放任自流,“民不举,官不纠”的监督,即使举报,其结果让消费者满意并让侵害者丧胆的也极少。的
管理,上等于是管理。是,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加剧,使得旅游经纪机构的整体效益下滑,追求高额利益,许多企业和个人不同类型欺诈,伤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整个旅游经纪行业的形象。居高不下的投诉率,严重地伤害了消费者步入小康而刚刚产生尚且很脆弱的旅游性,对旅游市场危害。
(3)在基础设施建设、使用及政策上,缺少对旅游特点的考虑。北京的旅游设施如星级饭店数全国,床位数全国,但宾馆、饭店绝大都内,甚至内几个的地区,而北京的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却遍布全北京的城近郊区,来说分散。一来,旅游者有限的的大的都花费到赶路上。是,近几年来,北京的交通拥堵的严重性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的停车场地和服务设施的不,了旅游者的消费中不成分加大。
(4)旅游软环境是城市卫生、交通、市容市貌、食品卫生和治安环境不理想。改革开放,的人员的非理性流动,北京市的疏于的管理,使得北京市的社会治安状况每况愈下,即使在白天,在很繁华的地区,公开的盗抢事件也时有。此外,市场造假售假的,即使是北京本地居民也深受其害,何况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旅游者在北京的购物环境也恶劣,许多北京市民知名的售假地区和售假市场的,仅是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北京的形象,损害了每北京人的切身利益。令人遗憾的是,的地区或市场被取缔,反而有发展的趋势。主管的不或人的腐败客观上假冒伪劣商品的保护伞。
(5)对北京市的特点、形象的宣传。在北京旅游的人群,按地理位置划分,可分为三类:境外旅游人员、市外进京人员和本市休闲旅游人员。前两类旅游者来说,北京是陌生的大地方,对北京的有限,境外是国外的旅游者来说,如此。我曾经在美国中部的芝加哥市学习生活了一年,与美国普通市民有过的接触。上,美国普通老百姓的视野是很狭窄的,很少去与工作和生活不的事情,其媒体如此。,那里绝大多数人对的上还停留在20世纪的70年代。据说弗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中的馆,每天播放的介绍70年代的,即使在华人开办的旅行社里,介绍北京市的资料也几乎。估计绝仅于美国而已。
2.旅游资源多头管理,各自为战,不具备整体优势;资源开发较低,缺少创新。首都的特殊性,北京的旅游资源如名胜古迹、园林、寺庙、文物、森林公园、主题公园、宾馆饭店等分别隶属于、北京市、各个区县、投资企业甚至乡镇。多头管理、多层次管理、交叉管理的,各个之间沟通,许多矛盾长期无法解决,利益的驱动,使得原本幼嫩的市场混乱,重复投资、恶意竞争业内的的,严重了北京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缺少宏观的产业定位,投资方在资源的开发缺少创新,新的是以人工开发为主的主题公园的经济效益不高,其利益,只好收买导游的,欺骗消费者,严重损坏了北京旅游业的信誉。
3.对内、对外宣传。国内的旅游业的宣传还停留在较低的,经纪企业的广告仅仅是告诉大家出行的、地点价格,而且都仅仅是在媒体上发布简单的文字说明,消费者往往是凭借对旅游目的地的理解来定位的旅游。文化上、理解上的差异,使得游客和旅行社经常会争执。上述情况境外旅游者来说,则更为。
4.旅游产品和服务缺少新意,较低。现在的旅行社上都把精力了组团上,在旅游产品开发上缺少新意。有人形象地将北京的旅游描述为“白天逛庙,晚上睡觉,进景点照相”,每天上是在各个景点之间奔波,回去后也就能照片证明来过北京,首都的如文化、风土人情则知之甚少。此外,近几年北京的服务好了许多,,与大的旅游城市相比,差距依然。其实北京除了故宫、颐和园等著名古迹外,还有许多省市不具备的旅游资源,但一直被开发。北京的旅游商品市场也活力,强的旅游纪念品几乎。
5.北京市本地游产品开发。经济的发展,北京率先了小康,北京人的消费观念是旅游消费观念更新很快,是轿车家庭,不在节假日到公园去转转(的外地旅游者的光顾,使各大公园人满为患,在里面丝毫放松休闲的感觉),而是追求健康的、休闲的、个性化的旅游。而,除了可以去怀柔钓钓红鳟鱼或找个荒山野外搞个野炊外,很难再找出更适合的旅游了,于是北京人每年几
百亿的旅游消费就理所当然地流向了外地甚至境外。
三、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1.应组织专家,尽快对北京市的旅游定位。我,北京的特点,北京的旅游应该定位为以名胜古迹为主导,发展会展游、休闲娱乐游。
2.统筹规划北京市的旅游资源,开发首都特点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放如中南海、钓鱼台、造币厂、卫星控制中心、交通控制中心、公安局、监狱等古迹和机构;有多家电影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的资源,已影视城,建设超大型的集影视剧制作、参观、娱乐为一体的影视城,将各个电影制片厂、电视剧制作中心迁入该影视城;将现北京娱乐园与石景山娱乐园的资源共享,建设大型的娱乐中心。在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开放具备条件的场馆和设施。
3.对旅游场所、旅游经纪机构是导游的监管,扶持信誉好的、管理规范的旅行社,品牌。欺骗消费者的坚决打击,直至清理出北京的旅游市场。
4.北京市容市貌的整顿,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北京的环境卫生状况及社会治安状况,对商品市场的监管,组织人员,暗查暗访等一切的,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监管不力甚至纵容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房屋租赁者、商场管理者甚至该地主管的公务员,追究其连带责任。一切法律的、行政的,将假冒伪劣商品彻底清理出北京。
5.加大对北京的宣传。要出资并出面组织制作宣传介绍北京的电视片,制作成光盘,并要求所境外考察团携带并赠送给世界各地的友人,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北京的风光和人文。此外,学习世界发达的做法,有在公路进京的各个主要路口设立的咨询服务站,免费北京旅游资料,在首都机场、火车站也应该上述免费服务。由出面组织建设网上支付能力的北京旅游网站,将的旅游资讯都在网上发布。
6.旅游及设施建设。道路的建设和改造,要在全北京市取消一切公路收费,各高速公路、国道、市内各环路、各街道的路标牌,科学各个路口的管理,通行能力。加大旅游资源的保护,修缮老化、陈旧的建筑。
7.北京的旅游产业也应该抽出的人力、财力、物力,当前旅游行业的特点和,自身与企业是与海外同类企业的差距,开发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旅游者的旅游产品,把市场与市场地起来。,更要注意的服务,克服“短期”观念,要有创品牌意识,并加大自身的宣传是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工作,横向联合,以自身的竞争能力,好北京市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机会,早日建成若干个在国内外都有力的大型旅游集团。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北京的旅游产业面临难得的大的发展机遇,但看到,机遇并不能转化为现实,也并仅仅办奥运会而争办奥运会,而是机会向全世界宣传北京,宣传,在世界的形象,的地位,进而北京乃至整个的经济发展。,能否目的,仅仅奥运会举办权是远远的,仅仅投资建设现代化的场馆远远的,这是需要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绝大多数不北京的外国人也不会仅仅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就来北京,就投资北京,即使来,在奥运会举办期间,而这对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又能多少呢?,我,当前北京市奥委会的精力应尽快从场馆建设转到北京的对外宣传,
3、4年的,向全世界宣传和介绍北京,,才能为奥运会的举办北京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朗.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M].湖南:湖南出版社,2003.
[2]孙建华.漫步北京[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
[3]尹戟.旅游产业述评[J].思想战线,2003,(1)138-140.
[4]王兆峰.中外旅游业发展对策[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4):34-37.
云南花卉产业建设研究范文第2篇
1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背景
1.1 云南花卉产业现况
云南省规模化的花卉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 生产区域由最初的昆明呈贡区斗南县逐渐发展至全省范围。截至2015年末, 云南省花卉种植总面积已达70 000 hm2。鲜切花年产量约70亿枝, 销往海外及全国各地。云南省鲜切花产量已连续10余年居全国第一, 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0%以上。云南省花卉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植物资源及成本相对低廉的土地及劳动力成本, 在发展初期收效显著, 但在后期发展中动力不足。在各种改革创新措施下, 逐渐扶持了一批高技术、集约化生产的花卉出口企业, 使云南省花卉产业的发展真正从资源型发展转移到技术型的轨道上来。而作为花卉产业的基础环节花卉育种, 在技术转型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1.2 云南省花卉育种发展优势
1.2.1 种质资源丰富
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称, 云南省虽然仅占全国土地面积4%, 却拥有全国植物总资源的一半[1]。除了云南八大名花之外, 还有大量的国兰野生种资源, 使云南省成为世界上观赏植物宝贵的种质基因库, 为花卉育种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2 气候得天独厚
云南省地域辽阔, 地跨温带、热带、亚热带等多个气候带;同时, 具有S多种季风气候及特殊的高原气候的环境特点, 形成了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和垂直气候差异大的气候特点, 拥有周年生产、上市时间与品种结构调节余地大的生产优势。
1.2.3 劳动力充足
花卉是生鲜产品, 从种苗繁殖、栽培管理到采收运输都离不开人工操作, 劳动力在花卉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使花卉产业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此外, 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问题, 正在将花卉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一定程度上为云南省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发展条件。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优势外, 云南省花卉消费、花卉市场发展迅猛, 新机场建成后日渐完善的航空运输条件、沪昆高铁的建成等, 为在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花卉育种提供了条件。
2 云南高原特色花卉育种
2.1 百合育种
2.1.1 百合种质资源
百合为百合科 (liliaceae) 百合属 (lilium) , 多年生草本植物, 具肥厚多汁的鳞茎。百合的主要分布地区为北半球的温带与寒带。中国、日本、加拿大及美国和欧洲温带地区皆有生长分布。云南省是百合资源分布范围内气候等各方面条件相对适宜的地区之一。故英国皇家园艺学会 (RHS) 现记载的百合种约有115个, 中国有55种[2], 而云南省拥有的品种就占有其中的1/2以上。
2.1.2 百合的育种现状
百合作为世界重要的切花品种, 发展非常迅速。中国百合育种的开始是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培育出颜色和适应性均较好的杂交种。目前, 国内已经有许多权威机构都选育出了许多具有商品潜力的品种, 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等。但由于百合育种周期较长,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百合品种大都是由国外引进的, 国内新品种的上市推广仍需要一定时间。
2.2 龙胆
2.2.1 龙胆资源
说到云南特色花卉, 就不得不提到龙胆。龙胆属 (Gentiana) 植物约有360种, 我国龙胆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约247种, 占全种的60%以上, 云南省分布有其中的130种。龙胆属有蓝、紫、白、蓝和黄白等多种颜色, 其中蓝色龙胆的观赏价值最高。已成功引种驯化并进行栽培的品种有大花龙胆、天蓝龙胆等[3]。
2.2.2 龙胆的育种
龙胆与报春花, 杜鹃花并称为“云南三大名花”, 是高山“草甸五花”的重要成员。云南山区中隐藏着众多非常漂亮、还没有被利用的龙胆花卉资源。若通过多种育种手段, 使这些龙胆得以顺利栽培进而推广, 必将使这些龙胆成为世界花卉产业的新宠。所以在龙胆育种方面, 更应该立足于自身资源的优越性, 充分发挥优势, 培育出更多栽培品种。
2.3 杜鹃
2.3.1 杜鹃资源分布情况
杜鹃花是杜鹃花科 (Ericaceae) 杜鹃花属 (Rhododendron) 植物的总称, 杜鹃属是杜鹃花科中最大的属, 约有967个种。我国分布有杜鹃属的542个种, 且其中420个种是中国的原产特有种。杜鹃属的植物多数为灌木, 少数为小乔木, 在亚洲、北美洲、欧洲广泛分布。据报道, 云南省大约分布有杜鹃属植物的290个种, 是国内杜鹃分布最多的地区[4]。
2.3.2 杜鹃花的繁育及产业中的问题
中国对杜鹃花的栽培开始得早于西方国家, 但杜鹃花的栽培技术与育种研究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据报道, 目前比利时是杜鹃育种最为发达的国家, 已育有约有2 000种杜鹃栽培种, 皆在株型、花色和花期等方面具有优良性状, 广受世界消费者的青睐。而我国现栽培应用的品种大多为比利时杜鹃, 几乎没有自主专利品种。
2.4 其他花卉
除百合、龙胆、杜鹃外, 山茶、兰花、报春等花卉植物在云南花卉研究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云南山茶的种植始于唐代光化年间, 是云南著名特色花卉之一。据初步统计, 20世纪90年代时云南的茶花科研工作者就已经选育出90多个山茶新品种。俗话说“云南山茶甲天下, 大理茶花冠云南”, 大理作为云南茶花育种栽培的中心已培育出近百种茶花新品种。云南兰花的种质资源是我国乃至世界兰花界瞩目的焦点。全球兰科植物共700属近2万个种, 我国分布有173属1 200种, 其中云南分布有138属约600种。值得一提的是, 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兼备的兰花种类, 如兜兰属、石斛属、杓兰属和万代兰属等, 在云南省分布广泛, 拥有很大的潜在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
3 结语
目前, 云南省花卉育种还主要集中于非洲菊、满天星、康乃馨、月季及百合等比较传统的鲜切花方面, 育种手段也相对单一。而我国虽拥有大量龙胆、杜鹃等花卉资源, 但对育种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这与缺乏产业大背景有很大的关系。相信随着云南高原优势进一步突显, 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战略的眼光投向云南地区, 瞩目于云南花卉, 利用云南省的独特的气候条件与丰富的种质资源, 在云南这块红土地上, 让花卉育种真正高质量地快速发展起来。
摘要:云南地区具有立体多样的气候特点、丰富的花卉资源。着重从云南丰富的百合资源在现代百合育种中的作用, 珍稀观赏龙胆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及杜鹃在云南育种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等方面, 分析云南高原特色花卉育种的优势、现状和发展方向, 以及云南花卉育种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特点和作用。
关键词:花卉育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百合,杜鹃,龙胆
参考文献
[1] 向明生.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理论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5 (1) :35-36.
[2] 傅立国, 陈潭清, 郎楷永, 等.中国高等植物[M].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118-133
[3] 陈梅, 林萍, 孙成江, 等.云南主要花卉种质资源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广东园林, 2009, 31 (2) :51-55.
云南花卉产业建设研究范文第3篇
图表1:我国花卉行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花卉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花卉产业的快速发展则起于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4.75万公顷,较1990年增幅超过200%。2003-2005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以年均40.63%速度增长,至2005年达到81.12万公顷;2006年,我国花卉产业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花卉种植面积有所减少,此后随着需求的增长而逐年增加。2012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为112.03万公顷,同比增长9.40%,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
图表2:2003-2012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情况(单位:万公顷)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花卉种植面积增长的同时,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也稳步增长。2012年,全国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达10.64万公顷,比2011年增加1.31万公顷,涨幅为14.04%。在各类保护地中,温室面积2.81万公顷,增幅为20.15%;大棚(包括中小棚)面积4.68万公顷,增幅为18.98%;遮阴棚面积3.15万公顷,增幅为3.24%。
图表3:2003-2012年我国花卉保护地栽培面积情况(单位:万公顷)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云南花卉产业建设研究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