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第1篇

7:30-1:00 ,下午班老师要从1:00-17:30

1、午餐后,提醒幼儿漱口、小便,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嬉戏喧闹,脚步放轻,组织上、下铺幼儿分别进入寝室;

2、养成幼儿按要求将上衣、鞋、裤子分别放在固定位置的习惯;

3、注重对上铺幼儿的管理。幼儿要养成没有教师在旁边不上、下床的习惯。小班幼儿必须由教师协助上、下床;

4、及时细致的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冬天盖好肩部,夏天盖好肚子;

5、检查幼儿衣物,预防幼儿玩别针、扣子等小玩物上床出现伤害;

6、做好与保育教师的交接工作;

7、教师进入寝室后幼儿方可起床,下午班教师及时到寝室与保育教师共同做好幼儿起床工作,特别是上铺幼儿的下床。待上铺幼儿全部下床后方可进入活动室。 教师应做到:

1、幼儿就寝前半小时开窗通气,拉开幼儿被子。在冬季,幼儿入睡后应关闭窗户;

2、及时细致的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冬天盖好肩部,夏天盖好肚子;

3、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4、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缝制脱落钮扣,看睡要坚守岗位,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或做私活、看书、打瞌睡等;

5、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气无风时,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应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6、定时晾晒垫絮,并定时通知家长清洗被套、床单、枕头,根据季节及时更换厚、薄被。

7、提前唤醒上铺幼儿。与指导教师共同做好幼儿的起床工作;

8、逐个检查幼儿服装,整理幼儿床铺。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第2篇

在幼儿园常可以看到这些现象:吃完午饭后或者看见午睡值班教师时,小班幼儿有的开始哭哭啼啼,有的在床上翻来覆去,迟迟不能入睡;有的趴在床上四处张望、自言自语或唱歌;有的不停地做一些不良小动作;还有的到了该睡时不想睡,该起床时却醒不来消除幼儿午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高幼儿午睡的睡眠质量成了极其重要的问题。

在对教师、家长和幼儿本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以下解决建议。经两个月的努力,幼儿在园午睡难问题开始好转。

精心布置睡眠环境

精心布置寝室环境,是保证幼儿午睡质量的首要前提。寝室的布置应给孩子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配置合适的窗帘,保证寝室的光线适宜;天天定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还与班上的老师一起做了一些睡眠中的动物图案,在墙上布置了一些星星、月亮等符合午睡环境的图案,以增加孩子睡眠时的安静感。

睡前过多的运动易引起幼儿兴奋、神经紧张,因此要合理安排午睡前的活动,在午饭后可以为幼儿安排一些安静放松的活动,使幼儿入睡时情绪安定。如组织幼儿散步等。

平时,我们不难发现有个别的幼儿因睡前玩得太开心而忘了小便,午睡不到两三分钟就叫:“老师,我要小便。”而某些调皮的孩子也就跟着凑热闹:“老师,我也要小便,我也要小便”结果,影响了整体的睡眠。因此,在午睡前10分钟,要及时提醒幼儿大小便。对个别不想或不愿意去的孩子,教师要细心观察、及时督促。幼儿大小便后,要要求他们轻轻走进午睡室,安静上床,对个别情绪易激动者,教师更多的应采用亲切柔和的言行态度,拍拍他的背、摸摸他的头,使幼儿转移注意力,自然地安静下来。

为了营造午睡的气氛,睡觉前可以让幼儿听着和缓优雅的旋律、节奏舒缓宁静的音乐如摇篮曲、轻音乐等,轻声进入午睡室。教师要用手势代替语言,暗示幼儿尽快入睡;多用鼓励性的动作夸奖他们,如翘翘大拇指、轻抚他们的头部等,使他们产生一种安全感、温馨感。

细心观察睡眠状态

在小班,幼儿的睡姿可谓是千姿百态,有弓着身体趴着睡的,有把头蒙在被子里的,有把大拇指放进嘴里吸吮的,有张着嘴打呼噜的。这些姿势都会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我就把有关幼儿睡姿的文章和道理,用出示图片的方式告之幼儿,让他们能自然地以正确的姿势午睡。另外,每天在午睡的巡视中我也会及时提醒幼儿改变不良的姿势。

孩子身体不适常会反映在睡眠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在午睡以后如果精神呆滞、面带潮红、呼吸急促,则预示着孩子发病了。需要仔细巡视的还包括个别好动好奇的孩子。他们在睡前和睡醒后的那段时间,因耐不住安静,常乘教师不注意偷偷玩口袋中或身上的小件物品,甚至放入口中。教师要克服孩子睡觉时不会有事的麻痹思想,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幼儿午睡期间,禁止闲人入内,禁止在午睡室里聊天也是必要的制度。要让他们做到走路轻、说话轻,保持午睡室的祥和气氛。

尊重孩子的睡眠差异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个性和需求,表现在睡眠习惯上也千差万别。有的早睡晚起、一觉睡足;有的早睡早起,中午必须午睡;也有的晚睡晚起,似“夜猫子”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个性和需要做出区别对待,或者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对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觉、精力还特别充沛的,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孩子午睡时间推迟几分钟,允许他们在教师身边叠纸、看图书等,让兴奋的神经慢慢安静下来,使周围安静的气氛激起他的睡意,自然睡下;另一种是让孩子在活动室里做些安静的活动,但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避免发出声音。在一定的情况下,对个别孩子个别对待,一方面体现了成人的认可和接纳,带给孩子一份安全和尊重;另一方面,孩子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可以从中获得自信和自爱。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第3篇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310012)

摘要: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中,午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午睡习惯及较高的午睡质量是保证孩子下午活动的一个基础。如果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并有较好的午睡质量,则有利于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下午的教学游戏活动。对稳定幼儿情绪起着重要的作用,午睡使孩子们的身体,心理得到充分的休息调理,从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生长发育。鉴于午睡对幼儿成长有这么重要的作用,我就对影响幼儿午睡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对幼儿活动有什么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午睡;午睡管理;问题及对策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1]因此入园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上课、看书、饮食、游戏、盥洗等都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中午的睡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从保健角度去分析,我们知道幼儿在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有利于恢复幼儿的疲劳。所以,幼儿中午睡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他们一天的精神状况,甚至关乎到他(她)们的生长和健康。考虑到幼儿午睡是一种集体行为,它与具有一定个体自由度的其他幼儿集体活动不同的是,幼儿午睡要求幼儿能大体同时安静。作为睡室管理,教师必须全力关注幼儿的午睡状态,逐渐使每位幼儿都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1.管理幼儿午睡质量的重要性

1.1 良好的午睡质量是优化下午半日活动的基础,幼儿午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下午的半日活动秩序。

良好的午睡质量可以使孩子下午活动精神充足,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保持持久稳定性。如果午睡质量不好,幼儿下午心绪烦躁、注意力分散、活动不持久,从而引起幼儿其心理行为发生改变,如发脾气与同伴不合作等。 1.2 良好的午睡质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组织幼儿午睡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保证良好的午睡质量,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育。有资料显示,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会产生影响人的心智发展[2]。剥夺人的睡眠人体最多能支撑三天,人体神经就会崩溃。幼儿时期更为如此。睡眠不够,身体各器官处于紧张的活动状态,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因而会导致破坏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2. 影响幼儿午睡质量管理的因素

2.1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午睡时间的需求差异。

小班幼儿由于受到年龄心理特征支配,睡眠时间相对较长.入睡率相对较高,睡眠质量也较高。大班幼儿对睡眠时间相对需求比小班少,午睡时入睡较小班晚,易被外界轻微干扰而入睡慢,易动易醒不沉睡,会出现多动不安的现象。[3] 2.2 受当日上午活动量大小的影响。

如果上午半日活动内容安排量大,午睡时孩子入睡快,并且睡眠好,最为明显的就是组织孩子游园和开运动会,午睡时孩子特别安静。孩子上午的活动过多,幼儿的身心疲劳,对睡眠的需要就更大了。

2.3 个体对睡眠需求的差异。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幼儿神经发育特点的不同,有的幼儿在家就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孩子天生睡眠时间就比其他孩子少,精力旺盛,孩子入园特别在午睡期间自己不睡或睡不着就会发出声响和动作,如说、唱、干扰周围幼儿睡觉,引起矛盾使午睡不安静,因而影响到其他其他孩子的睡眠质量。

2.4 临时作息规律改变幼儿睡眠的需求有时受前一天晚上睡眠质量的影响。

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晚,当天早上又起得很早。其午睡就入睡得快、质量高。如果个别幼儿对睡眠时间的需求量少,而前一天睡眠很充足加上当天上午活动量小,强度不大,午睡 就会出现不安静的现象。

2.5 环境是影响幼儿午睡质量的根本因素环境包括室内外环境和心理环境。[3]

室内环境应为安静舒适、温度湿度相宜、通风干燥,使孩子能放松神经平静安稳地进入睡眠。再者是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心情静谧、情绪安定,睡前活动不能过于激烈或压抑,过于兴奋或抑郁都不利于幼儿入睡,所以教师不能在幼儿入睡前批评幼儿或是提前报告幼儿下午的重要活动如演节目、看电影,让幼儿情绪不能稳定,自然影响了睡眠。 3. 管理幼儿午睡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3.1把午睡当成教师休闲的时刻,影响了午睡的质量。

午睡的目的是让幼儿得到充分、合理的休息,调节精神,为下午活动积蓄精力,打好基础。但有的保教人员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午睡的重要性,认为忙碌了一上午,到了中午可以趁此机会好好地睡上一觉了,至于幼儿睡姿不正、叫声、吵闹声、尿床、便裤等现象一 概不管,给工作造成失误,给幼儿身心造成影响,给家长造成麻烦。

3.2把午睡当成教师备课、写东西、读书看报的有利时机,降低了午睡的质量。

部分教师只是把幼儿的午睡时间当作自己备课的时间,只顾埋头备课,写东西或读书看报,幼儿交头接耳、玩小动作、拆被角、踢被子等,使午睡秩序混乱,幼儿入睡率低,降低了午睡的质量,也间接影响了下午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活动的质量。 3.3幼儿衣服、鞋子叠放不整齐,不规则,造成了午睡场面的混乱。

幼儿受年龄的限制,辨别能力差,尤其是小班幼儿,有的鞋式样完全与同伴相同,脱下的鞋子不统一放置,穿错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午睡就是让幼儿安静入睡就可以了,忽视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对幼儿脱下的衣服没有统一的放置要求,久而久之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3.4对个别睡眠少,入睡慢的幼儿缺少得力的管理方法,影响了他人的休息。

有的幼儿天生的睡眠少、入睡慢,甚至整个中午不合眼,同时还要拉他的邻床同伴讲话、玩耍,使想睡的幼儿不能安然入睡。实习时候曾遇到过这么个小朋友,平时都不爱说话,唯独午睡时候最活跃,偷带或者小物品玩、与邻床的孩子说笑打闹,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班级的老师对他的活跃想尽了各种办法,都起不了作用。 4. 科学地管理幼儿午睡的方法 4.1保持幼儿安定的情绪。

午饭后,只能安排幼儿进行看图书、折手帕、听故事等轻松、安静的活动,不要让幼儿因情绪兴奋、神经紧张而影响入睡午睡前10分钟,要提醒幼儿小便,排空膀胱内的尿,以便去除生理上对午睡的干扰。对个别不想去或不愿去小便的幼儿,教师要细心地观察、提醒和督促。

午睡前,要组织幼儿轻轻进午睡室。如碰到幼儿情绪激动时,教师千万不能简单、粗幕地训斥幼儿,而要想办法转移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自然地安静下来。这时,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和语言时待幼儿。无论是帮幼儿脱衣服、盖被子,还是哄他们入睡,动作、语调都要轻柔、温和,以使幼儿保持稳定的情绪。[4] 4.2创设良好的午睡环境。

首先,整个幼儿园要有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在幼儿午睡期间,全体教职工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不能高声喧哗或发出响声。其次,午睡室也要有好的环境。环境的好坏是影响睡眠最重要的外界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4.2.1 光线要适宜。

强烈的光线会刺激幼儿眼睛,使他们不易入睡;太暗的光线会使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产生恐惧感,也不易入睡。所以,教师要适当拉好窗帘,保持午睡室适宜的光线。 4.2.2 空气要新鲜。

幼儿睡在门窗关闭、空气浑浊的环境里,容易得病,即使不得病也会头脑昏昏,精神不佳,影响整个下午的活动。为此,午睡室要做到:午睡前一小时打开门窗,交换新鲜空气;午睡时,尽量做到半边开窗。但刮风的日子,不能让两边空气对流,以免幼儿着凉;大冷的日子,可以开气窗使空气流通;大热时,可增开电扇,加速空气流通。[5] 4.2.3 室内布置要得当。

午睡室的墙上,可布置些夜晚的天空、小动物在睡觉等画面,使幼儿在既美又宁静的环境里,增加睡眠的欲望,入睡得更快。幼儿对于幽静美观的环境下,会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更好地进入睡眠,减少入眠所需的时间。 4.2.4 播放催眠曲。

在幼儿午睡时播放一些轻柔、抒情的催眠曲,可以使幼儿放松神经,安然入睡。播放音乐的时候也要注意音量的大小,选择一个适合的音量来播放催眠曲,对幼儿的睡眠起到很大的作用。有调查研究了传统音乐对于幼儿午睡质量的影响,研究证明,传统音乐对提高幼儿午睡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6]。在传统音乐的影响下,幼儿睡前的情绪有明显的改善,入眠所需的时间也缩短并减少了不良的睡眠习惯。传统音乐提高了孩子睡眠质量,特别是在中小班,效果最好。

4.3 培养幼儿民好的午睡习惯。

4.3.1要培养幼儿有顺序地穿脱衣服、鞋袜并整齐地放置在一边的习惯。

幼儿脱衣服时,要求从下往上;穿衣服时,要求从上往下,这可以使幼儿在天冷时避免受凉。脱下的衣服应有顺序地放置在小椅子上,不然会使午睡室杂乱无章,也会影响幼儿起床时穿衣服。

4.3.2 要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

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关系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俯睡会压迫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影响,左侧卧也同样有影响;蒙头睡则会使幼儿不能舒畅地呼吸到新鲜空气。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幼儿仰睡或右侧睡的正确睡姿。教师除了要向幼儿讲明道理外,还要经常予以提醒和纠正。

4.3.3 要培养幼儿按时入睡、不讲话的习惯。

幼儿睡下半小时后大多能睡着,但个别幼儿有时很难入睡,教师可通过哄拍、抚摸、轻轻哼哼等使幼儿尽快入睡。幼儿午睡期间,不管是入睡前还是醒来后,都要求他们不讲话。入睡前讲话,不但自己难以入睡,还会影响别的小朋友入睡;醒后讲话,更会吵醒其他小朋友。

4.4 教师的科学管理

4.4.1要明确午睡期间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睡前,教师要协助幼儿脱衣服、放衣服。幼儿睡下后,教师要全面巡视,帮助每个幼儿盖好被子,注意检查幼儿的睡姿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就要帮助幼儿纠正。幼儿入睡后,教师仍要不断巡视,不能离开午睡室,以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个别幼儿午睡中途要小便,教师就要及时叫醒他们小便。起床时,教师要帮助能力差有困难的幼儿穿衣服及整理床稍,还要提醒幼儿注意穿衣服顺序和洗脸,并组织做起床操,活动筋脉。 4.4.2要因人因事处理午睡情况。

统一的午睡要求有时不能适应个别幼儿,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一刀切:

①对于年龄小、体质弱的幼儿,可让他们先上床睡觉;对个别喜欢吵闹、调皮的幼儿,则可以安排在最后上床。

②要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来决定盖多少被子。

③大冷天时,大多幼儿穿棉毛衣睡觉,但个别体质差或正在生病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多穿些衣服,以免着凉。

④幼儿午睡提前醒来,有的会再睡着,有的睡不着了,可让他们闭眼休息;对个别多动的幼儿,甚至可允许他们先起床,到户外走走或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 4.5密切家园练习、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并有较高的午睡质量,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一环节。密切家园联系,针对孩子特点如实反映幼儿午睡情况及时和家长沟通取得配合,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的规律。[7]在家里养成早睡早起习惯,使孩子晚间保证适当的睡眠量,不至于过多过少而影响孩子的活动及午睡。教师则应结合教学活动让幼儿明确午睡的重要性,注意幼儿年龄差异,营造舒适的午睡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总之,密切家园配合,共同创造良好的环境遵守执行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幼儿的午睡质量,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 李鸣.浅谈幼儿午睡质量对其活动的影响[J].科学时代,2009年第01期. [3] 卞彩云,王小婵.影响幼儿午睡的若干因素[J].幼儿卫生保健,2007. [4] 薛凤娟.我要睡觉觉幼儿园午睡管理研究[C].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第12期,2010. [5] 郝明霞.幼儿午睡的组织和管理[J].山东教育2001年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第4篇

【摘要】幼儿午睡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下午的精力与游戏活动。作为一名大班老师,有责任管理好幼儿的午睡。对于午睡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氛围创设、指导与鼓励等方式,提高午睡质量,让幼儿享受睡眠带来的好处。

【关键词】关爱;午睡;质量

【引言】56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也是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长发育快,没有良好的午睡作保证,对他们的成长发育极为不利。可看管大班幼儿午睡的我们会发现:幼儿进入大班,他们越来越不喜欢午睡,只见他们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即使我们坐在他们旁边那也是故意装睡,等老师一离开,他们就马上动来动去。那如何有效地对大班幼儿进行午睡管理,提高他们的午睡质量呢?

一、组织丰富有趣的睡前活动

1.合理安排睡前活动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意思是说吃完饭后稍稍活动一下,再躺下休息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睡前运动量过多反而会引起幼儿兴奋,反而不利于幼儿睡眠。因此我们通常在孩子们吃完午餐后会带他们到走廊上散散步,有时我会让孩子们沿着瓷砖的缝隙走,保持平衡;有时我们用轻快的儿歌、童谣搭配他们的步伐,给予他们丰富的节奏感和艺术刺激;如果说散步形式是很好的健康方法,那么散步中的穿插内容则是教育契机的体现。

除了散步以外,分组按幼儿的意愿活动,自己选择图书角、美工角、等活动区,让幼儿自由活动。

2.营造午睡氛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该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因此在午睡室的墙面上贴一些符合午睡环境的星星,月亮,小动物,小朋友睡觉动态等等,来增强幼儿睡觉的欲望。睡前,拉上窗帘,轻轻的放轻音乐。在幼儿午睡期间,老师首先要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不能高声喧哗或发出响声,以免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入睡。为他们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从而来提高幼儿的睡眠质量。

二、午睡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与鼓励

(一)正确引导幼儿入睡姿势,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午睡管理中,采取正面教育,及时表扬鼓励,要求逐步提高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午睡难的问题。

1.睡前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如铺被子,脱鞋等,抓住

孩子爱听故事这一个习惯,跟他们商量好,用抢答的方式,答对的有奖,等一讲完必须马上脱衣睡觉,这样一来孩子安静了许多,都竖起耳朵认真听,不会出现邻床间小朋友聊天现象。孩子在睡觉时,看谁的表现好睡觉又快又安静,就偷偷地在他床头放一小奖品,告诉他:要得到它你必须不和别人说话,管好自己。这一招真灵,很快就发现孩子们躺着一动也不动。他们在午睡时都较好地管好自己,大多数孩子很快进入梦的世界。只有个别孩子睡得慢,但也告诉他不影响其他小朋友休息也可以得到,但老师希望你能真正得到老师奖励午睡的小礼物。醒来后发现小礼物孩子们开心的不得了。好的方法不能天天使用,因此隔段时间跟他们玩新花样,比如今天在孩子睡觉前抱一抱他,摸一摸他,告诉他醒来后老师带他们玩新的游戏。班上难免会几个午睡习惯较差的孩子,就特别关注。走近他们,在帮助他们盖好被子的同时,提醒他们赶紧入睡,并在耳旁悄悄地提醒:快点儿睡觉,下午请你当小老师,或者是下午奖励你一张贴纸。孩子一般很容易被诱惑,如果一旦允诺,就要给予行动,孩子就会信服你的话。当然,要因人而异,还是重在教育。

2.幼儿的睡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幼儿睡眠的质量和身体健康。经专家研究俯睡姿势会压迫人体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影响,左侧卧睡也同样会受影响,蒙头睡则会使幼儿呼吸不畅,正确的睡姿是向右侧睡,因此教师必须纠正孩子的正确的睡姿,告诉孩子正确睡姿的好处。如果谁的睡姿好,而且入睡快我就奖励奖贴,这样一来孩子孩子的表现越来越好,入睡率也高了。

(二)采用爱抚和鼓励的方法,促使幼儿尽快入睡

大多数孩子进入午睡室不但不愿入睡,而且喜欢不停地在床上翻来覆去,玩被角,有几个孩子甚至会跟邻床的小朋友讲悄悄话、做小动作,影响其他幼儿入睡和睡眠的质量。对待这些幼儿,教师除了提醒,还要采取爱抚、鼓励的手段。如:摸摸他们的头、抱一抱、抚摸一下等。还可以跟他们说悄悄话,告诉他们现在睡着,等一下午睡醒来老师有奖励的,使其幼儿尽快入睡。对一些实在睡不着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安静地看一会书,再上床休息,不强迫他们立即睡觉。作为幼儿园教师切不能把没有午睡习惯和入睡较慢的幼儿安排为邻床,这样他们就更难入睡,不但会交头接耳、互相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小朋友,也不利于老师的管理,因此要把一些幼儿入睡较快的或者是非常安静的幼儿安排为邻床,这样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教师不能对不愿午睡的幼儿不闻不问,也不能任其自由活动整个午睡时间。在午睡的过程中,对这些不想入睡的幼儿应不厌其烦的加以引导,使其幼儿尽快入睡。

三、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孩子午睡的习惯

《指南》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幼儿在幼儿园午睡情况老师都有所了解,那么幼儿在家中周

六、周日,节假日在家中的午睡情况如何呢?从班级中经过调查发现:

内容

人数 都午睡 偶尔午睡 从不午睡

43人 5人 10人 28人

从这张表格来看,孩子在家午睡很不理想,就少部分孩子午睡,大多数还是不午睡的。于是就利用入园和离园的时间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告诉家长午睡的重要性,还利用“家长宣传栏”、“个别幼儿家长交流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传授一些关于睡觉的小知识,家长在家应该及时督促幼儿进行午睡,这样可以避免幼儿周一过分疲劳,影响学习活动的质量。所以家长与幼儿园应步调一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到目前为止,休息天在家午睡的情况是这样:

内容

人数 都午睡 偶尔午睡 从不午睡

43人 35人 3人 5人

比较而言,已有大的改观,是令人欢喜的。相信,只要关注每位孩子,用心去做,提高午睡质量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李季湄 冯晓霞 ◎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13年3月第一版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第5篇

7:30-1:00 ,下午班老师要从1:00-17:30

1、午餐后,提醒幼儿漱口、小便,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嬉戏喧闹,脚步放轻,组织上、下铺幼儿分别进入寝室;

2、养成幼儿按要求将上衣、鞋、裤子分别放在固定位置的习惯;

3、注重对上铺幼儿的管理。幼儿要养成没有教师在旁边不上、下床的习惯。小班幼儿必须由教师协助上、下床;

4、及时细致的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冬天盖好肩部,夏天盖好肚子;

5、检查幼儿衣物,预防幼儿玩别针、扣子等小玩物上床出现伤害;

6、做好与保育教师的交接工作;

7、教师进入寝室后幼儿方可起床,下午班教师及时到寝室与保育教师共同做好幼儿起床工作,特别是上铺幼儿的下床。待上铺幼儿全部下床后方可进入活动室。 教师应做到:

1、幼儿就寝前半小时开窗通气,拉开幼儿被子。在冬季,幼儿入睡后应关闭窗户;

2、及时细致的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冬天盖好肩部,夏天盖好肚子;

3、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4、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缝制脱落钮扣,看睡要坚守岗位,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或做私活、看书、打瞌睡等;

5、随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气无风时,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应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6、定时晾晒垫絮,并定时通知家长清洗被套、床单、枕头,根据季节及时更换厚、薄被。

7、提前唤醒上铺幼儿。与指导教师共同做好幼儿的起床工作;

8、逐个检查幼儿服装,整理幼儿床铺。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第6篇

一、擦净桌椅、窗台,扫净走廊,开窗通风。

二、7:00在活动室门口热情接待家长。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叠放好幼儿衣物;接待孩子和家长要热情。不做与晨间接待无关的事情。

三、教育幼儿有礼貌并使用礼貌用语。如问:“老师早上好,爸爸或妈妈再见”等。 ★进餐

一、开饭要求:

1、教师提前5分钟打饭。

2、餐前 1)组织幼儿分组洗手。

2)规范擦餐桌、擦洗的桌子要防止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等)。 3)教师取拿饭菜要用流水肥皂洗手。

3、所有餐具不能放在地上。

二、进餐要求:

1、饭菜进班后,教师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间不过长或过短。

3、幼儿进餐时,教师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护班级的进餐常规。给予进餐困难(慢、体弱、患病)的幼儿帮助。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4、进餐不批评或不处理问题,让幼儿愉快进餐,以免妨碍消化或食物卡在身体内引起危险。

5、每次饭菜不要盛的太满,面食不要放在桌子上。

6、幼儿撒了饭教师要及时擦干净。对食欲不振、精神不好或呕吐的幼儿要及时处理,必要时通知家长。

三、餐后要求:

1、餐后教会幼儿用温开水漱口

2、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如散步,讲故事等),活动确保15分钟左右。 ★洗手

一、幼儿集中洗手时,一定要有教师在旁,三大职责如下:

1、防止幼儿意外事故发生。

2、帮助幼儿提裤、卷袖(尤其是中、小班)

3、督促幼儿正确洗手、擦手。

二、幼儿洗手时间:

1、饭前便后

2、户外活动后。

3、传染病期间,应加强洗手次数。

三、洗手步骤如下:

1、卷起袖子,难卷的幼儿教师帮助卷袖子。

2、流水肥皂洗手,从手指到手腕,双手必须搓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3、洗完手后,双手在池内甩三下,防止水滴在地上。

4、擦手时,用毛巾将手心手背擦干。

5、教师帮助洗完手的困难幼儿拉下袖子。 ★教育活动

1、按时进行教学活动,活动内容按计划进行。

2、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准备好教具。

3、训练幼儿有良好的课堂常规。

4、保证课堂气氛活跃。 ★入厕

1、教育幼儿懂得大小便解在池内,大便纸扔在纸篓内,保持地面整洁。

2、教育幼儿便后马上离开,不在厕所里打闹或聊天。 ★户外活动

1、按时出早操,组织好幼儿秩序。

2、带操教师要精神饱满,不穿高跟鞋。

3、幼儿有良好的做操秩序,动作整齐、规范。

4、自由活动时所有幼儿组织在视野之内,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不能坐着或与别班教师闲聊。

5、户外活动,有组织,有内容,保障安全。 ★课间

1、教育幼儿有秩序地走路,不追逐,不打闹,不高声大叫。

2、不做危险性游戏。 ★午睡

1、幼儿午睡时,须脱外衣裤,外衣裤不能放在枕头下。要叠放整齐。

2、教师必须加强对幼儿午睡的护理,对于体弱多汗的幼儿要特殊看护。

3、看睡教师不得打盹,随时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寝室睡前睡后要开窗通风。

5 、在规定时间内起床,不拖拉。大班学习整理床铺。 ★饮水

1、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教师要随时关注班级饮水桶内水量,保证幼儿随时饮用水,并教育幼儿安全使用饮水机。

2、教育幼儿按顺序取放水杯,人多时能主动排队。

3、不洒水,不玩水,保持地面整洁。 ★离园

1、带班教师要高度负责,把每一位幼儿安全交给家长,不准出现幼儿自己离园、离班被陌生人接走的现象。有陌生人接幼儿时,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确实得到家长同意,方可把幼儿交给陌生人。慎重对待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幼儿离园。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

幼儿园幼儿午睡制度范文第1篇7:30-1:00 ,下午班老师要从1:00-17:301、午餐后,提醒幼儿漱口、小便,保持安静情绪,不高声讲话或嬉戏喧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