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清明节日记三年级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清明节日记三年级(精选20篇)

清明节日记三年级 第1篇

今天是清明节,我一起床就想到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伸了一个懒腰站了起来,”哇!“外面那棵树上白色的东西是什么?是”水晶“?还是”宝石“?我走出去一看,原来是第一朵杏花开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原来是清明节!

杏花可真美呀!远看像晶莹剔透的宝石;近看像天上那白茫茫的一朵云掉下来,挂在树梢上。

我想把这第一朵杏花送给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生命;我想把这第一朵杏花送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他们在我学习的道路上不断的鼓励我,给予我自信;我还想把这第一朵杏花送给我的老师们,是他们给予我丰富的知识。

杏花真美!

清明节日记三年级 第2篇

一路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因为从小到大,我没去过一次,这是第一次,我非常高兴。于是,我们一家人坐车出发,在路上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这首是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心里产生了疑问:始终不是说清明这段时间会下雨吗?为什么今天没有下雨呢?

我们带着前一天晚上奶奶准备好的黄纸、香、银锭和一些带给祖先吃的菜和馒头,把它们放在箱子里,用红布包裹着,来到地里,我们开始放鞭炮、烧纸、香和银锭,准备祭拜祖先。祭拜完后,我们在旁边的柳树上扯了一只柳条,编成花环,戴在头上,以作留念。

清明节日记三年级 第3篇

三年级

起依据一、“循环日记”写作教学法的理论步1.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 作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一直是老师命题, 学生写文学作;而许多老师的命题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 热情又往。因此往很难, 尽管激起辅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 但终究收效不助大;相反, 还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造成形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 畏难心如他们式理, 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又种, 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怎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所以佳作, , 要想切实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须另僻佳径, 这循便有了“循环日记”。对这种新的形式, 环◇织发动学生感到, 所以学生新奇有趣, 都跃跃欲试加上教师事, 真正踏上先积极组日文黄了“吾手写吾心”的道路。

记娟2.真情是生活的结晶。“循环日记”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帜, 少讲规矩要””求, 让学生尽情发挥, 没有了顾虑, 他们

就会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 审视自己的

心灵, 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 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 文思泉涌。有了生活, 有了真情实感, 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 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

3.竞争是激励的手段。“循环日记”诞生后, 由于每一天的日记都要与大家见面, 还要接受同学的批评, 优劣高下便显而易见, 同学的中肯评价又很快反馈给本人, 这样, 每一个轮到的学生都会竭尽全力去写, 去改, 力争写出最高水平, 竞争中, 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不足, 写作能力便也不断提高, 这恐怕是“循环日记”能循环下去长盛不衰的主要因素。

二、“循环日记”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1. 引进竞争, 公平分组。

我把学生分成了11组, 每组5人, 在分配5人小组时, 我不是强行分配, 而是先聘出各小组的组长, 然后由组长选组员。各组长先挑选1人。选完后, 再依次选第二人, 第三人, 第四人。因为学生了解学生, 好生与学困生自然就搭配开了, 达到了自愿组合又公平的效果。每个组只用1本日记本, 由组长带领组员每周每人各写一篇。还选出每天收各组日记本的负责人, 每天一大早将收集好的日记本及时交给老师批改, 批改完后又负责发回各组传给下一位要写的组员手上。老师每天只需批改十几本日记本了, 这种做法, 也将老师从繁多的日记本中解放出来。衡量各小组的日记水平是每周小结时将本周5篇循环写的日记分加起来, 看哪个小组的总分最高。每月还进行一次小总结, 每学期进行一次大总结, 选出50%总分最高的小组为先进循环日记组, 发一本新日记本给予奖励。引进竞争后, 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又回来了。

2. 批改创新, 提高兴趣。

批改日记时, 我一改往日的不同, 来些创造, 即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惊喜, 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写作内容好的, 写作手法新颖的, 我会给予120分、130分甚至更高, 取得进步的同学, 我会看上次的分数, 然后在上次分数的基础上, 给她更高的分数, 以提高他的积极性。每天的日记本发回后, 学生都有意外的惊喜。他们会围在一起, 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的在说:“我的日记进步了, 你看我得的分数多高!”有的会怪罪别人:“你看你, 不认真写, 又没得到高分, 给我们小组丢脸了。”还有的同学, 尤其是好同学, 还主动当起了小老师:“没写好没关系, 下次你写的时候我教你, 一定要为我们组争光。”渐渐地, 学生日记想像力丰富了, 修辞手法, 好的词语越用越多了。

3. 评价新颖, 寻求信任。

写日记是一种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的学习活动, 能让学生对日记保持积极性, 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老师的评价。我在批改日记时, 尽量少写评语, 多写心语。日记本上有了老师的心语, 会在学生中争相传看, 起到了导向, 激励作用。心语常写的有: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 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赞美他们的进步和优点, 暗示日记中的某些不足, 点拨他们应查找的资料, 让学生感到你很喜欢他, 进而亲近你, 信任你。为了提高学生的日记水平, 也为了促进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每周我都会小结, 并评出名次, 对于前三名的小组, 我就以拍合影、张贴班级丝绒黑板、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他们的优秀日记这样的形式鼓励他们、促进他们。事实证明, 当日记本发回各组时, 大家都会迫不及待地了解本组得分情况。每当轮到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写日记时, 全组成员会自然聚拢, 帮他想题材, 教他如何下笔。回到家还会主动请家长指教。都希望自己写的日记得高分, 为组里争光。为此, 全班同学的凝聚力加强了。出现了学生教学生, 团结协助提高写作水平的喜人局面。

三、我的思考

三年级:日记一则 第4篇

日记的第一行要写清年、月、日,还要写上星期几和天气情况(晴、阴、雨、雪、风等)。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把自己一天的见闻有所选择地,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快乐导航:

我们的生活是七彩的,日记来源于生活,要写好日记,就必须学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所写的内容应该是亲身经历的,这样所写感想才是真情实感。老师相信只要坚持写日记,你定会从中体会到乐趣!

词语加油站:

描写心情的词语:

兴高采烈 百感交集 不露声色 愁眉苦脸 捶胸顿足

描写景物的词语

春暖花开 色彩斑斓 芳草如茵 银装素裹 山清水秀

2016年2月20日 星期六 晴

周末,我们全家来到斜塘老街看灯会。那里到处都是灯,路边上挂着灯,屋檐下挂着灯,灯上还有灯,我们就像走进了一片灯的海洋。

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花球灯”的花灯前。“花球灯”的底座是一朵正在开放的巨型牡丹花,花的上方有一个巨大的圆球,圆球的表面还有三朵牡丹花。圆球缓缓地转动着,牡丹花好像渐渐展开了它那娇艳的花瓣,真美!

我们接着往前走,来到一座桥上。我往远处眺望,呀,对面的桥上有两条龙!爸爸告诉我,那叫“二龙戏珠”。这个灯真是太逼真了,两条龙如同活过来了一般。只见两条龙腾空飞起,像两条金色的绸带在空中飞舞,它们似乎在争抢着中间的那个火球。这时,左边的那条龙张开大嘴,想把火球一口吞下去。说时迟,那时快,右边的那条龙用爪子轻轻一拍,把火球拍到了自己的身边……

我们又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到有一种灯竟然漂在水面上,原来这个灯叫做“荷塘月色”。一片片的莲叶就像一顶顶帽子,轻柔地漂浮在水面上,一些荷花从莲叶间探出小脑袋,用陌生的眼神望着这个奇妙的世界。小鱼和小鸭也赶来凑热闹了,小鱼躲在莲叶底下和小鸭说话呢,它们好像在说:“啊!这儿真是太美了!”

我们漫步在灯海里,心里也好像挂上了一盏灯。

指导老师 杜欣垣

点评:

小作者对灯会的观察细致,描写细腻,语言生动活泼。日记开头简洁自然,描绘花灯美景从几个“点”入手:“灯前”“桥上”“河边”,按照“近看”“远望”“细品”的顺序,把灯会景观描写得富有层次,展现了花灯的流光溢彩、栩栩如生。最后收尾句,可谓点睛之笔,把作者浏览时的心情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教师简介:

杜欣垣,一个从教十余年的教师,热心于学生作文启蒙的教学与研究。平日里带领孩子们进行优秀作品的阅读,汲取其中的营养,形成自己的见解,与他们共同探寻作文写作的技巧和乐趣!充实并快乐着!

三年级日记清明节 第5篇

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两位姑姑在下午1点30分整,顶着烈日,提着一大堆的东西,来到奶奶的墓前。

奶奶是在我还没出生前因病逝世的,我不能和她说话,不能和她握手,甚至不能和她对视,我是有多么想念她啊!

因为奶奶是20世纪去世的,当时各户人家还比较贫困,所以奶奶的墓不大、不起眼。我们来到墓前时,那里的杂草已是多如牛毛,几乎把奶奶的墓全部掩盖住了;于是,大人们戴上手套,拿起镰刀,让我到一旁的空地去,他们便拿起镰刀使劲地割断那些杂草。过了许久,杂草才被割掉一把部分,总算是有了一块空地。

之后,我把纸钱一张张地放到墓地上,用大块的石头压住,爸爸拿起几包盐,洒在了被割断的枝叶上,我便疑惑地问道:“奶奶生前喜欢吃盐吗?”引的大家哈哈大笑,爸爸一边笑一边说:“我听说把盐洒在树枝上可以停止树枝的生长。”听完爸爸的话之后,我便感到了一种尴尬的心情涌上心头。

我们处理完奶奶的`墓地之后,已经2点30分啦,我算了一下,我们扫奶奶的墓共花了1小时。

三年级日记:清明节 第6篇

这个清明节,我真忙啊!

第一件事,偷鸡蛋,我和妈妈偷偷摸摸的走进鸡舍,一摸鸡窝一个鸡蛋,热乎乎的,妈妈打算拿来做蛋炒饭,结果被我掉包计换了一个。

第二件事,我和妈妈、爸爸、大姨、大姨丈等人在楼顶天台***烤。开始,我烤了两个鸡翅分给了爸爸、妈妈,他们吃了练练赞不绝口。我还烤了:牛肉丸、玉米、火腿。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第三件事,我和爸爸、妈妈去拜山。山上的路全是泥巴,因为下了几天雨,路很滑,把我摔得嘴啃泥。拜的时候,我吟了《清明时节》这首诗。下山的时候,我也摔得全身是泥巴。我想: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啊!

第四件事,我和妈妈一起做糯米糍,我印出来的糯米糍又好看又好吃,还香喷喷的,我都想去偷吃了。

三年级清明节优秀日记 第7篇

古色古香的”广州街、香港街“,令人浮想联翩;诙谐搞笑的《怒海争风》,可谓一波三折

横店之旅,乐哉!乐哉!清明三天假期,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横店。

信步跨入门槛,脚踏于青石板之上,恍惚已梦回千年!那砖砖瓦瓦,木板搭起的院落,那庭树摇碎的细影,给人以十足的古韵儿。

一家家店面前,摇摆不定的灯笼,写着众多正楷字,精致细腻的窗棂框于两边,迎风招展的旗高高飘扬,排列有序的砖瓦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那儿,就是做工精细的石雕;这儿,就是相映成趣的小楼。这儿,就是飞扬的尘土,简单的介绍牌,拥挤的人群;那儿,就是一本正经的车夫,不苟言笑的警官,和颜悦色的导游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眼花缭乱。

走进露天广场,观看大型影视演出:雄伟的大船,飘扬的大旗,巨大的`搭台。给人以豪迈!

看,那个滑稽可笑的长官,发出一声略带威严的大吼,夸张地大幅度拍手,还一本正经地敬了军礼,逗得我们捧腹大笑。那儿!一辆辆水上摩托正飞速驶来。”啪“的一声巨响,水面上漾起一条条波痕。”哗“的一个急速转弯,溅起的水花向外无止境地喷散。”轰“的一声巨响,大船上竟窜起了”火苗“!它们像精力旺盛的捣蛋精灵,让船头猛然一裂,忽地一抖。而船上的海盗也急得不知所措,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将船吞噬。而士兵们则发出一声欢呼,领出刚才还得意洋洋的海盗,得胜归来!

乘车来到秦王宫,被它特有的狂野所震撼!

一大片一大片连绵不断的城墙赋予了秦王宫新的活力。它们如万马奔腾,用粗犷走进历史的史册;用一声长啸象征汉朝的九洲生气;用狂奔代表汉朝新的纪元!

一大片一大片稀稀疏疏的草地,展现了一种大自然的力量!它们像一位位短小而精悍的士兵,整齐的”操列“给人一种敬畏:任他人蹂躏也绝不屈服。

站于高处,俯首秦王宫的版图,不知不觉,已经有一种名叫”沧桑“的力量包围了你,令你渴望与历史对话!

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好观察日记 第8篇

关键词: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好观察日记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经常写日记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写作能力。从三年级开始, 应当训练学生写日记。进入高年级后, 应当养成经常写日记的习惯。”指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观察与坚持不懈地记日记, 还可以培养学生做事有毅力, 不半途而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所以, 指导三年级学生写观察日记, 不仅是对学生观察与思考, 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还为高年级作文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 我班学生作文课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怕写作文, 写不好, 没话可写。这是由于他们年龄还小, 生活经历不丰富, 没有多少作文基础, 再加上平时不太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所以总感觉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教师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指导孩子们写观察日记入手。在教学工作中, 我是如何指导三年级学生写好观察日记的呢?

一、知道为什么要写观察日记, 从而激发习作兴趣

日记, 是一座宝库。通过它, 你能把自己丰富的生活储存起来。坚持写日记, 可以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积累知识;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既然写日记有这么多的好处, 同学们何不试一试呢?

二、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日以及日记的格式

1.“日记”就是把每天看到的、遇到的和所做的记录下来, 有的还可以记录对这些事物的感受和看法。

2.掌握日记的书写格式。

日记的格式比较简单, 学生容易掌握。但是,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 教师在教学时还是要重视日记格式的强调, 因为有些孩子到了高年级, 还犯日记格式不正确的错误, 这就是从一开始养成的坏习惯。所以, 刚开始写日记就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格式这很重要。日记正确的书写格式:刚开始写第一篇日记, 要在第一行写清是×年×月×日, 然后写星期×, 天气情况。如果是同一年内, 以后就可以不用写哪一年了, 只写×月×日, 星期×, 天气情况就可以。如果是连续记日记, 在进入新的一年时, 新年中的第一篇日记要写清楚是×年, 以防日后与以前的日记混淆, 之后便可以只写×月×日。写正文要另起一行分段写, 每段开头空两格。正文要写当天内最有意义的事或某种深刻的感受, 并且是自己见到、听到或亲身经历的事。

三、知道观察日记可以写什么

观察日记是对日常生活进行经常性的细致观察所作的记录, 它可以一日一记, 也可以几日一记;可以写一个人、一件事、一样物品、一个活动, 也可以只写一个侧面、一个场景、一个细节;可以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也可以只写一个片段, 没有开头和结尾, 非常灵活。

四、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观察日记, 可以是一景、一事、一人的短文, 看起来容易写, 但要写得准确、细致、透彻, 还必须掌握一些方法, 因此, 我结合教学, 指导他们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仔细地观察。

观察时要用心去看, 展开丰富的想象。还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可由近到远, 或由远到近, 可从上到下, 或从下到上……只有观察有序, 才能表达有序。有位同学在描写柳树时, 首先是远距离观察, “春姑娘悄悄地把一件翠绿的纱衣穿给了柳树姑娘, 春风轻轻一吹, 柳姑娘就跳起了欢乐的舞蹈……”, 然后走近一看, “一夜之间, 柳条儿上长出了无数小小的嫩叶, 它们是那么的柔嫩、娇小, 就像是有位能工巧匠把数不尽的碧玉镶嵌在柳条儿上, 真好看。一位学生在写《苹果》时这样写道:“这是一只普普通通的苹果。一面是红色, 红里透黄;一面是黄色, 黄里带红。拿起它, 情不自禁地深呼吸一次, 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咔哧’一口咬下去, 甜甜的滋味恰到好处:浓一点, 嫌太甜;淡一点, 嫌无味。再咬一口, 汁液宛如甜津津的蜂蜜, 溶入了我的全身, 舒服极了。把它放他在桌上, 还左右摇晃着, 像个不倒翁。”小作者不但应用恰当的词句写出了苹果的颜色、清香、味道的恰到好处, 而且还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苹果放在桌子上摇摇晃晃的样子。这说明他抓住了事物的特点仔细观察了, 所以写得具体, 生动。

五、写观察日记应注意什么

1.内容要集中。

日记, 最忌讳写成流水账。这样的日记, 一是对提高认识没有什么帮助;二是对积累知识无益;三是对提高写作能力好处不多。这养成了一种不动脑筋努力写好作文的坏毛病。因此不能写流水账日记。每天晚上, 做完作业, 打开日记, 不要急于动笔, 先回忆一下一天的生活。这时, 白天的情景就像电影一样一场场, 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 我们就把印象最深, 感受最多的那一场抓住。

2.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日记, 顾名思义, 每日必记, 而一些同学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日记变成了周记, 周记变成了月记, 有的甚至开学初记几天, 以后就再也不摸日记了, 这样写日记又有什么用呢?

清明节日记三年级 第9篇

关键词:日记;语文写作;小学三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01-01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常常发现,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教师视作文教学为烦恼。从历届小学毕业生考试情况来看,我校小学语文成绩普遍低,特别是占有相当比重的作文这一块成绩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试图改进方法,积极创设条件,促成学生主动参与,努力探索一条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作文写作的初始阶段,对作文充满了期待,通过合适的途径和习作方法的引导,会为他们今后的写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仅就我在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指导中的探索与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用日记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日记是一个人一天中学习、工作、生活以及所见、所闻、所感的简要记录。日记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形式上也不受任何限制,所以,学生在写日记时毫无拘束,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在内容上要求健康以外,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如写“五一”节旅游见闻的,周末回农村外婆家种菜的,爸爸爱喝酒烦死我了、妈妈天天监视我不让我玩电脑的等等。这些习作不仅内容五彩斑斓,而且有的语句虽很朴实但令人回味无穷。通过自由练笔,很多学生觉得作文并不难,有时甚至主动提出想写作文。这样,当写作一旦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总想将一天中最感兴趣的事记下来即可,不会感觉出课堂作文中的“规定”的“乏味”。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二、用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学会观察和思维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日记虽然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很自由,但要写好它不是凭空想象能实现的。既然日记是一天中学习、工作、生活以及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那么,在写日记之前,一定要进行思考,一天中什么事情最值得记,记所见人或事,要从什么角度入手,那就要看学生是怎样观察的,而且,即使刚开始学写日记也得在写前有一个简单的思考,然后才动手写,写所闻、所感更要进行分析、评价,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由于学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会碰到复杂多样的社会现象,很多是他们不能理解的,教师就要根据其思维特点作正确引导,使之正确地分析、思维、理解,并正确吸收。通过这些引导,学生能正确观察、思考、思维能力会逐步提高。

三、用日记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训练写作技巧

日记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反映,而一个人生活的环境不管大小,它总是复杂多变的,其中所反映出来的现实是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学生日记的内容也会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学生日记本身可以说是作文的材料仓库,有了它学生作文还愁无处下手吗?在日记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联想,放飞想象,然后让他们积极参与,显示出多样性,拓宽了日记内容的渠道,积累了作文素材:

1.写生活日记。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话,自己的思想,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连贯的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三年级有一个学生,因为父母离异,情绪上有很大波动,就在日记里写道:爸爸和妈妈都是坏人,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要了,活着有什么意思……,孩子写出自己的心声,我当时看到后,大吃一惊。及时在日记里告诉他,大人们有自己的苦衷,但你是个好孩子,要学会坚强,要坚持好好学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帮助你的……课余时间我又单独和孩子进行了交流,并私下找到孩子家长告诉他们孩子的困惑,家长及时给孩子安慰,后来我经常在日记里和孩子交流,时时鼓励,最后孩子的情绪缓解了许多。敢于写真实的生活,从而培养了他们坚强的性格。

2.多写随笔,建立素材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姿多彩的生活,给我们提供了无数写作的素材,然而,有些美丽的景象、睿智的想法、奇特的想象等转瞬即逝,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捕捉信息,把它记录下来,积累起来。提倡学生写随笔,用一个固定的笔记本,自己设计封面、目录、插图、配画等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也可把自己学到的好词佳句分类记下来。如按字数分,四字词语、三字词语、二字词语等;按内容分,如写外貌的、写神态的、写景物的等,句子按修辞来分,如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等等。这样日积月累就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四、形成多元的日记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

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鼓励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充分肯定长处,多圈少改,发掘其闪光点,善意提出问题,不断强化学生写日记的动机和愿望,变兴趣为乐趣。

1.态度激励。以学生写日记态度是否端正为评价重点,态度积极的重点表扬,在同学中树立榜样。

2.高分激励。老师的一个高分就是激发学生写日记热情的一个契机,所以,在评价学生的日记时我从不吝惜笔下的分数,“优秀+笑脸贴画”、“笑脸大拇指”都是学生最期待的,会更加积极的写日记。

3.评语激励。通过评语表扬、激励学生,能够有效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热情,更利于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倾诉和交流的欲望,二次激励学生学生写日记的动机。

4.全校评选,公开表奖。每个月,学校小广播台会在“心声”栏目里广播学生写的好的日记或是作文,每个写得好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学校发的奖状和纪念品,让学生觉得写日记也是件很光荣的事。

清明节日记400字三年级 第10篇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大大小小都坐上了爸爸的小轿车,准备去扫墓。

到了亲人的坟前,爷爷用锄头锄掉了一些草,接着放火把那些锄不掉的草烧地一干二净。我不解的问爸爸:“爸爸,爷爷为什么要把亲人坟前的草不是锄掉就是烧掉呢?”爸爸听了笑着打趣道:“哈哈!因为死去的亲人的灵魂偶尔会下凡看看装着自己躯体的棺材,但如果他(她)看到自己棺材外长满了杂草,便会误以为亲人对自己不敬,接着便会降祸于人间。”

正在我和爸爸聊天时,二叔叫了起来:“拜拜啦!”我和弟弟连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坟前,蛮有诚意的拜了三拜。刚想溜,只听爷爷高声喊:“孩子们!快来捡花生啰!”我连忙跑过去,迅速地的捡了十几个大大的花生,得意扬所扬的凯旋而归。

三年级清明节英语日记满分 第11篇

Last Qingming Festival,I return home to worship my grandfather.Qingming Festival is a folk Festival.In the past,the Qingming Festival was called “Arbor Day”。 But Today, Chinese visit their family graves to tend to any underbrush that has grown. Weeds are pulled, and dirt swept away, and the family will set out offerings of food and spirit money. Unlike the sacrifices at a family”s home altar, the offerings at the tomb usually consist of dry, bland food. One theory is that since any number of ghosts rome around a grave area, the less appealing food will be consumed by the ancestors, and not be plundered by strangers.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this celebration of life became a day to the honor past ancestors. Following folk religion, the Chinese believed that the spirits of deceased ancestors looked after the family. Sacrifices of food and spirit money could keep them happy, and the family would prosper through good harvests and more children.

三年级清明节英语日记

三年级清明节作文日记300字 第12篇

爷爷准备了花朵、扫把和纸钱,我们一家向阿太的墓地出发了。到了墓地,伯伯、伯母都已经在等我们了。大人们都忙开了,有的在清扫坟墓四周的沙土和枯叶,有的用锄头锄去墓边的野草,有的挖了一些土压在坟头。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墓地很快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也不闲着,忙把大红花把在坟墓上方,并用石头压住。

回头一看,此时爷爷他们有的在烧纸钱,有的在烧元宝。我想烧了那么多钱给阿太,他们一定会感到很欣慰的。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站在墓前祭拜,希望阿太能保佑我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告诉我清明节的由来和历史故事。

日记三则 第13篇

暑假买了一套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近期才有空读完 《小说分册》 和 《散文分册》,还余一本 《综合分册》 日后再读。

我觉得其最大的优点是,将评论插入文本。这样做有三大好处:一是及时提醒读者欣赏文章的美点及写法,加深理解,降低阅读的难度;二是缓和一直以来语文课堂阅读的紧张情绪,使阅读成为一种安静的精神享受;三是文中的散评放得开,结尾处的总评收得拢,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使读者既关注了局部,又把握了全貌。

第二大优点是视野开阔。以 《散文分册》 为例来说。怀念亲故的,无不将个人命运置于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从小处说,使文章显得厚重。从大处说,能够激发读者不由自主地思考人生、命运, 从而感悟到生命的短暂。写朋友的,四篇四种写法,阅读课也是写作课。写生活的,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当下最热门的也是最紧迫的话题,以极小的事情表现出来,是德育,更是美育。 “人世间与新解读”这一分类,重新解读大家熟知的人和事,既有哲学思辩,又有拼贴,还有朴实的叙述。写少年游的,有文革抄家者的忏悔,有被抄家者的惨痛, 有汶川地震的痛苦,也有快乐灿烂的童年记忆。

第三大优点是可引领中学语文课堂的变革。这些点评有启发式的提问,有读者的人生感悟, 有对写作技法的分析,有对语言的玩味,有背景介绍,有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有与其它作品的比较阅读,等等。内容精当,视野开阔,有助于读者自由阅读。而这正是传统教材最吝啬的地方。 我一直都不明白,正统教材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藏起来,不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欣赏一篇美文。很多学生和我小时候一样,既喜欢阅读,也喜欢写作文并且写得不错,但就是不喜欢上语文课。为什么呢?因为语文课堂上到处是陷阱。什么段落大意啦,中心思想啦,写作手法啦,修辞手法啦, 作者的思想感情啦,这些谜语的标准答案都掌握在老师一个人手里。整堂课就是猜谜语。猜得又焦虑又紧张,哪有心思去体味文章的美!教材小家子气,老师也小家子气。

但我认为有一个问题要弄清楚:此书到底是编给谁看的?若是初中生,则有两点不足:一是有些文章难度偏大,如 《中国神话中的现代宇宙学》 《时间与阶级意识》 《温泉》 等,专业术语多,抽象;二是与小学阶段的阅读没有接轨。

2014 年11月9日

晚上走到工商局大门口时, 我对豆子说,有件事,你让我很伤心。

她一听这话,马上低下头, 很紧张地问:什么事?

我说选背美文的事。她问出了什么问题,我说,昨天我说得很清楚,把那两本书读完,任选一篇背诵。你想背就背哪篇。可是你硬要我来选,说你自己选的没用。

在幽暗的路灯下,她愣愣地看着我,很迷茫的样子。

我说,你为什么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呢?

她问,你伤心的就是这个?

我说,是的。

她哈哈大笑,把肚子都笑疼了,蹲在路边上起不来。我说, 有这么好笑吗?

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你的点儿,你伤心的点儿,怎么总跟别人不在一个点儿上啊?

2015 年1月14日

整理书架时,无意中看到了豆子小学六年级的 《语文读本》, 随手一翻,就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在京城定居,最感落寞的一点,是少雾。没有雾,没有朦朦胧胧的美,没有牛奶般弥漫的白色,心里总觉得缺点儿什么。

这是一篇写雾的随笔,作者是当代的一位著名作家。这本书出版于2011年,豆子在书上划了很多杠杠,还重点赏析了这段话, 每句话运用了啥修辞,突出了啥特点,表达了啥感情,写得密密麻麻的,想必那是语文老师认真引导的结果。

想想时下弥漫神州大地的雾霾,想想APEC蓝,想想戴口罩上下班的人们,越想越滑稽。文章对苦聪山、峨嵋山、庐山的雾景一一进行了欣赏,文笔不可谓不美,我却越读越厌烦:假!做作! 苍白!

其实这不关作者的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大概雾还是富于美好的诗意的,作者也还没听说过什么pm2.5。

观察日记三则 第14篇

昨天老师让我们写观察日记——泡绿豆。我先拿了一个盆,接了点水,抓了把绿豆。一松手只听见“扑通扑通”一个个跳进水里。它们在水里上下翻滚着,跳着欢快的舞蹈,很快它们就沉入水底,静静地躺在水底舒舒服服地睡觉。这些绿豆的颜色是深绿的,像一颗颗绿色的翡翠。捏上去硬硬的。我心想;我的小绿豆啊,你快快长大吧!

2014年10月3日 晴

吃过早饭我就急忙跑去厨房观察绿豆。我惊奇地发现,绿豆竟然比原来大了一倍,个个长得肥肥胖胖。它们深绿色的外衣变成浅绿色了,泡绿豆的水也变成浅绿色的了。用手摸一摸,绿豆变软了,真神奇啊!到了晚上,大部分的绿豆肚子胀得把外衣都撑破了,露出了嫩白的肚皮。我给绿豆换了一次水,盖上了一层湿布。

2014年10月5日 晴

早晨我迫不及待去看我的绿豆宝宝们,只见它们全部脱去了外衣,露出了白嫩嫩的身体。光光滑滑的,好像一个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绿豆中间冒出来细细的,长长的小芽,有的像一个小逗号,有的像一个“Q”,有的像一个钩子,形形色色,真可爱。

我久久凝视着盆中的绿豆芽,觉得植物简直太有趣了!太神奇了!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沙台小学种子文学社四(1)班 指导教师:许秀娟

三年级清明节作文日记300字 第15篇

阴雨绵绵的下午,我们坐上舅舅的车出发去扫墓。车子经过隧道,再往山上开,山路弯来弯去的,山的两边都是树,但是有雾看不到很远的地方。过了几分钟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下了车,舅舅他们去坟前烧香了。我和两个弟弟,阿姨舅妈她们往山顶的观望台走去,小路上我们都奔跑着上去,还(清明节作文300字)看见一片黄黄的油菜地,路边还有紫色的野花。我们到了观望台往下望黑压压的一片房子,现在在我眼里感觉好小好小,就像大海里的小鱼一样小。观望台的不远处有一座很高很高的电视塔,因为有雾,塔的上面若隐若现的很漂亮。我们还在那玩游戏,我们三个都玩得很开心,阿姨还给我们拍照片。

舅舅他们扫好墓就叫我们坐车回家了。今天的天气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诗配上今天的天气,真的很应景。

三年级清明节活动日记300字 第16篇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全体师生到沿海产业基地搞活动,我坐上了车特别高兴。在开幕式上我们大声地朗读了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还在红条幅上写了自己的名字,我们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做一个好学生,我开心得不得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自由活动。高年级同学放风筝,有“蝴蝶”,“燕子”,还有“兔子”美丽极了,它们飞得特别高,然后,我们玩了老鹰抓小鸡,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李雨喆当鸡妈妈,我们当小鸡,王海雨当老鹰,我们玩得特别高兴。产业基地那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特别壮观,风景也特别美丽,小鸟在天空盘旋着久久不愿离去

三年级清明节活动日记300字 第17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是清明节,天空下起了雨,但我还是要出门,因为外婆请我们到她家去吃饭。

我们一进门就看见了各种各样的菜肴,有萝卜、面条、海丁但妈妈最爱吃的就是海蜈蚣,我和爸爸却不爱吃,因为它长长的很可怕,有很多只脚还有细细的刺。哥哥、舅舅和舅妈过来后,我们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一边吃,一边说说笑笑。我们把饭吃好了,大人们一起坐着谈谈工作,说说生活,我和哥哥一起玩跳远,打仗等游戏。多么热闹啊!玩了很久我和爸爸、妈妈要走了,我们和外婆他们道别。

我觉得清明节对小孩子来说是快乐的日子!

日记指导“三关注” 第18篇

一、关注生命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 其首要任务是关注学生生命, 涵养其精神。日记教学中, 教师过于强调写和练, 把写日记看成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成绩的有效手段。在这种极其功利的目的驱使下, 日记成了一种严重的课业负担。

要改变这一现状, 教师必须厘清日记与作文的关系, 设法消除大剂量练笔给学生带来的恐惧心理, 让日记起到情感调节和心理按摩的作用。可引导学生写好以下两种日记。

1.心情日记。成长中的学生, 难免会出现情感和心理问题。日记其实渗透着学生自觉的情感心理教育。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日记中自由地宣泄情感, 自觉地调节压力, 保持健康心理, 调整生命状态。

2.两年日记。两年日记又叫对比日记。可选择一种页面较大的日记本, 将每一页分成左右两栏, 前后两年各用一栏。这样在使用一年后, 就能清楚地看到前一年的今天自己在想什么干什么, 有哪些困惑和成就。通过总结反思, 对照激励, 学生的生命之树就会枝繁叶茂, 常绿长青。

二、关注生活

杜威说, 教育即生活。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向社会, 深入田间巷陌, 用一双慧眼去观察, 用一颗真心去感悟, 用一支善笔去记录, 使思想情感和精神人格在生活中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可以指导学生写好以下两种日记。

1.即时日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生活体验和人生思考写得真实可感, 真情可鉴。

2.活动日记。教师要善于抓住活动的契机, 营造活动氛围, 激发学生抒写灵感, 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体验、锻炼、记录真情实感。

三、关注对话

阅读的价值在于对话, 通过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能获得深厚的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 阅读中除了要求学生做好摘抄批注外, 还要指导学生写好三种日记。

1.阅读日记。教师要倡导学生凡读必写, 让自己随时跟大师进行交流, 使自己在书香的熏染中变得智慧明达、意气风发。

2.合作日记。合作日记也叫班级日记, 是由班级所有学生轮流完成的日记。学生在循环变换的随写模式中, 通过阅读体验, 抒写心灵, 从而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和互相借鉴的学习氛围。这种日记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对于培养学生人格、提升班级凝聚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网络日记。世界进入网络时代, 高科技催生了快速便捷的通讯工具, 开微博、玩QQ、上论坛、用微信成了一种时尚。调查显示, 90%以上的学生有自己的QQ, 60%以上的学生有自己的微博, 网络成了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很多学生喜欢在QQ上晒日志, 在微博上秀心情, 在论坛上刷帖, 在微信上点赞。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让心灵在指尖的跳跃中欢快地舞蹈, 让思想在酣畅的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观察日记三则 第19篇

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

我准备了一只透明的玻璃杯,一些饱满的绿豆和半杯清水,准备开始泡豆。我先把绿豆放在杯子里铺平,再把清水倒入杯子,妈妈说,水不能放得太多,这样豆子有氧气,才能长得好。

晚饭后,我去看望我的绿豆,除了清水变混浊之外,绿豆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到了临睡之前,我发现绿豆皮有裂缝了。我想,浸泡一夜后的绿豆会是怎么样的呢?我真盼望它赶紧发出又嫩又壮的芽来。

2007年10月6日星期六 晴

清早,我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我的绿豆宝宝。我发现浸泡了一夜的绿豆竟然脱下了绿色的外衣!

我睁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绿豆,我发现下面长根了,旁边还有一个像剪刀一样的东西,可我怎么也无法看清楚它的“真面目”。我灵机一动,去抽屉里拿出放大镜,再把一个已经脱皮了的豆子拿出来,放在放大镜下认真地看了一会儿,发现那原来是绿豆的芽,淡黄色的,大约有二三毫米吧。我高兴得欢蹦乱跳,妈妈也满脸笑容地说:“等明天,幼芽就会长大……”我仔细挑出了绿豆皮,并为绿豆又换了一杯清水。

不知明天会怎样,真令人期待啊!

2007年10月7日星期日 晴

吃过早饭,我迫不及待地去看我的宝贝豆子。嘿嘿,我的豆宝宝长出小辫子了!妈妈告诉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豆芽。小辫子真有趣,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卷的,还有的是半卷的,就像理发师给它做过头发一样漂亮!那胚胎就像一双小手,呵护着豆芽慢慢长大。

清明节日记200字三年级优秀 第20篇

4月4日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星期六,是纪念死了的祖先和死了的战士们,只要有纪念意义的人,都可以纪念,人们是买一些纸钱和一些黄纸来,然后把黄纸和纸钱一烧,边烧纸钱和黄纸边给那些死了的人磕头。

清明节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把昨天买好了的纸钱和黄纸拿去上给我的二爷和我的姥姥去烧,我二爷的坟墓在上原路上,我姥姥的坟墓在原上面,我和爸爸给我二爷烧纸钱和黄纸的时候,我说:“二爷,你就用这些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因为我二爷还没有死的时候,他对我很好,可是,他现在已经死了。

清明节日记三年级

清明节日记三年级(精选20篇)清明节日记三年级 第1篇今天是清明节,我一起床就想到了一首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