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61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第1篇

1 对话的定义

在英语中, 对话时指“dialogue”。基本来说, 从狭义的角度讲, 对话是人们的一种特定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这种方式突出了参与各方的平等性, 彼此之间特定人际关系的形成, 参与者表达意见和观念的自由与权利, 个体思维与集体性思维的本质等众多方面。而从广义的角度讲, 对话更涉及到人类存在的基本哲学命题, 涉及人类的历史与文明。

教育关系是一种纯粹的对话。“当每一个人都欣然地接受他人, 接受其现状, 接受其独特性, 走进他人, 并致力于在自身和他人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相互关系时, 才会有真正的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有声, 也可以无声” (Buber, 1970) 。基于布伯的观点, 对话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对话不再仅仅是交谈。对话是超越语言的, 如果只是把对话视为谈话, 把它当做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或策略, 那么就削弱了对话的力量, 也剥夺了对话在德育方面的潜力。

2 对话的基本标准

成功的对话没有灵丹妙方。伯柏斯提出了开展对话的三条规则, 即参与、承诺、互惠 (Burbules, 1993) 。首先, 虽然对话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参与, 但大家应当出于自由、自愿的原则来参与, 在对话中可以保持沉默, 甚至在必要时可以选择退出。此外, 对他人予以绝对的尊重是对话的起点。其次, 所有对话者都必须承受信诺投入到对话之中, 坚持进行对话直到大家实现互相理解。

金奇洛和斯坦伯格在他们的《十三个问题》 (Thirteen Questions) 一书中, 提出了四个考核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标准它们分别是“公正、民主、共情、乐观 (Kinch eloe&Steinb er g, 19 95)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这四个标准可以被用来分析和评价师生之间的关系、理解与对话。

3 对话的技巧

班级是一个多元化的大家庭, 形形色色的学生带着各种各样的背景、观念和爱好聚集到这个集体中来。作为班主任, 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让多样化的班级成员保持团结一致, 朝着有意义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形式是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对话中达成教育意义。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优秀的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 粗劣的老师把真理送给学生。”平等中的对话, 不正是让学生自我发现, 自我评价, 自我教育吗?那怎样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 让学生敢与自己平等对话呢?

3.1 敞开心扉, 爱护尊重

魏书生说:“不管多调皮的孩子, 他往你跟前一站, 当班主任的就得学会钻到他的心灵世界中去, 去真正的爱他, 尊重他, 理解他。其实那些后进生更在乎老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态度, 他们更渴望思想上的交流、感情的宣泄、心灵的慰藉。”我曾遇到一个杨同学, 他固执地认为没有一位老师是真为了学生好, 原因是这样的:他曾最喜爱的一个初中老师因他在公开课上答错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问题, 而撤掉了他的课代表职务, 甚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对他不闻不问。的确, 不能怪这位学生, 身边确实存在一些班主任, 为了班级荣誉, 为了自己的荣誉, 不顾学生的感受。

为了转变这位学生的看法, 我动了很多脑筋, 也付出了很大的艰辛。在对他进行思想引导时, 我没有讲大道理、空道理, 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 主动敞开心扉, 与他畅谈人生观点, 不仅做他的知心大姐, 更注重做他的生活导师。因为在学生看来, 老师愿意说心里话给他听, 这么真诚, 他就自然地愿意对老师说心里话。最终, 他改变了自己的观念, 不再自暴自弃, 重新变得积极乐观, 并成为了我的得力助手。在教育工作中, 爱是打开学生心锁的唯一钥匙, 爱是一种感觉, 是一种交流, 所以班主任应该爱护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声音。

3.2 认真倾听, 真诚提问

认真倾听和真诚提问是教师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所用的基本技巧, 用来让学生感觉安全并能探索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这样往往能比较直接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一次, 看到朱同学闷闷不乐, 情绪低迷, 我上前拍拍她的肩膀, 关心地问:“发生了什么事?”, 她看着我说:“没什么, 吃饭时丢了20块钱。”相反, 若根据主观臆断, 直接问“是不是跟别人吵架了?”则不仅不利于了解事情真相, 还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所以, 我们要尽量最大可能在寻求理解学生时全心投入, 并付出真诚不懈的努力, 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理解他们。

3.3 理解学生, 平等对话

善于理解学生是一种教育境界。善于理解学生还是教师自身的一种涵养, 表现了教师个人的精神价值。传统教学中, 学生一旦犯了错误, 班主任一般是找来先劈头盖脸地骂一顿, 然后再写一份检讨, 慑于班主任的威严和气势, 好多学生都“忍气吞声”、“叩首认罪”,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个性越加凸显, 不再是“敢怒不敢言”了, 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有时代的个性, 尤其是当他们受了委屈时。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 而应倾听学生, 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所以班主任在解决问题时, 一定先要给学生申辩的机会, 然后再做决定。我们必须创设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平等对话, 互问互答, 互提互问, 从而知学生冷暖, 晓学生“心曲”, 导学生成才成人。

4 结语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对话, 对培养学生, 启发学生思维, 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师生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相信, 对话, 尤其是在整个班级内得到经常性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对话, 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的教育。

总之, 班主任和学生都怀着绝对尊重的心走进彼此, 通过诚心的交谈, 积极地开展对话, 互相尊重、理解、信任、关爱, 我们就能找到推动班级向前发展的动力之源, 能够让班级更包容、更民主和更杰出。

摘要: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对话作为一种教育原则, 从简单的意义讲, 强调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从深层意义讲, 它挑战我们关于师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

关键词:对话,交流,技巧

参考文献

[1] Carolyn M.Shields.学会对话:校长和教师的行动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 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3] 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第2篇

校长;为什么不走正门?

学生指着衣服;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 校长;这么高的墙你是怎么翻过来的? 学生拍拍裤子;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校长;翻墙的滋味怎么样?

学生指着鞋子;特步,飞一样的感觉!

次日,学生走正门进来

校长;今天怎么不翻墙了?

学生指着鞋子;安踏,我选择我喜欢!

校长;为什么没穿校服?

学生提了提裤子;森马,穿什么就什么!

校长;不怕我不让你进学校吗?

学生拍拍身上的衣服;贵人鸟,无人可挡。

校长大怒;我要记你一大过!

学生不满;为什么?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第3篇

1.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2. Stupid is as stupid does. (蠢人做蠢事,也可理解为傻人有傻福)

3. Miracles happen every day. (奇迹每天都在发生)

4. Jenny and I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我和珍妮形影不离)

5. Have you given any thought to your future?(你有没有为将来打算过呢)

6. You just stay away from me please.(求你离开我)

7. If you are ever in trouble, don’t try to be brave, just run, just run away.(你若遇上麻烦,不要逞强,你就跑,远远跑开)

8. It made me look like a duck in water.(它让我如鱼得水)

9. 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 something we’re all destined to do.(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注定要做的一件事)

10. I was messed up for a long time.(这些年我一塌糊涂)

11. 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if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我不懂我们是否有着各自的命运,还是只是到处随风飘荡)

狮子王 The Lion King

1. Everything you see exists together in a delicate balance.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微妙的平衡中生存。

2. I laugh in the face of danger. 越危险就越合我心意。

3. I’m only brave when I have to be. Being brave doesn’t mean you go looking

1 for trouble. 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勇敢,勇敢并不代表你要到处闯祸。

4. When the world turns its back on you, you turn your back on the world. 如果这个世界对你不理不睬,你也可以这样对待它。

5. It’s like you are back from the dead. 好像你是死而复生似的。

6. You can’t change the past. 过去的事是不可以改变的。

7. Yes, the past can hurt. But I think you can either run from it or learn from it. 对,过去是痛楚的,但我认为你要么可以逃避,要么可以向它学习。

8. This is my kingdom. If I don’t fight for it, who will? 这是我的国土,我不为她而战斗,谁为呢?

9. Why should I believe you? Everything you ever told me was a lie. 我为何要相信你?你所说的一切都是谎话。

10. I’ll make it up to you, I promise. 我会补偿你的,我保证。

飘 (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1.Land is the only thing in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 为之战斗, 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

2.I wish I could be more like you.(我要像你一样就好了)

3.Whatever comes, I’ll love you, just as I do now. Until I die.(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像现在一样爱你,直到永远)

4.I think it’s hard winning a war with words.(我认为纸上谈兵没什么作用)

5.Sir, you’re no gentleman. And you miss are no lady.(先生,你可真不是个君子,小姐,你也不是什么淑女)

6.I never give anything without expecting something in return. I always get paid.(我做任何事不过是为了有所回报,我总要得到报酬)

7.In spite of you and me and the whole silly world going to pieces around us, I

2 love you.(哪怕是世界末日我都会爱着你)

8.I love you more than I’ve ever loved any woman. And I’ve waited longer for you than I’ve waited for any woman. 此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9.If I have to lie, steal, cheat or kill, as God as my witness, I’ll never be hungry again! (即使让我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我再也不要挨饿了)

10.Now I find myself in a world which for me is worse than death. A world in which there is no place for me.(现在我发现自己活在一个比死还要痛苦的世界,一个无我容身之处的世界)

11.You’re throwing away happiness with both hands. And reaching out for something that will never make you happy.(你把自己的幸福拱手相让,去追求一些根本不会让你幸福的东西)

12.Home. I’ll go home. And I’ll think of some way to get him back.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家,我要回家.我要想办法让他回来.不管怎样,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

泰坦尼克号 TITANIC

1.Outwardly, I was everything a well-brought up girl should be. Inside, I was screaming. 外表看,我是个教养良好的小姐,骨子里,我很反叛.

2.We’re the luckiest sons-of-*es in the world. 我们是真*走运极了.(地道的美国骂人)

3.There is nothing I couldn’t give you, there is nothing I would deny you, if you would not deny me. Open you’re heart to me. 如果你不违背我,你要什么我就能给你什么,你要什么都可以.把你 的心交给我吧.

4.What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is to find a suitable husband. 读大学的目的是找一个好丈夫.(好像有些片面,但比较真实)

5.Remember, they love money, so just pretend like you own a goldmine and you’re in the club. 只要你装得很有钱的样子他们就会跟你套近乎。

6.All life is a game of luck. 生活本来就全靠运气。

7.I love waking up in the morning and not knowing what’s going to happen, or

3 who I’m going to meet, where I’m going to wind up. 我喜欢早上起来时一切都是未知的,不知会遇见什么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8.I figure life is a gift and I don’t intend on wasting it. You never know what hand you’re going to get dealt next. You learn to take life as it comes at you. 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要学会接受生活。

9.To make each day count. 要让每一天都有所值。

10.We’re women. Our choices are never easy. 我们是女人,我们的选择从来就不易。

11.You jump, I jump. (another touching sentence) 你跳,我就跳.

12.Will you give us a chance to live? 能不能给我们留一条生路?

13.God shall wipe away all the tears from their eyes, and there shall be no more death. Neither shall there be sorrow or dying, neither shall there be any more pain, for the former world has passed away. 上帝擦去他们所有的眼泪.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伤和生死离别,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矣.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第4篇

要么忙着活, 要么忙着死 。《肖申克的救赎》

让你难过的事情,有一天,你一定会笑着说出来。---《肖申克的救赎》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赖他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肖申克的救赎》

这世界上只有一件东西深深的在你心底,他们摸不到,拿不走,那不是灰色的石头雕成的,那是希望!----《肖申克的救赎》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 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 《肖申克的救赎》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满了太阳的光辉! 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 《肖申克的救赎》

什么是权利?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利,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以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他死刑,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利。----《辛德勒名单》

她不是完美的。你也不是。人们常以为不完美是坏的。实际不完美是好东西,它能让你决定让谁进入你的世界。而两个不完美的组合却是完美的。---《心灵捕手》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第5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关木匠传 [明]袁中道

关木匠,名廷福,少与诸匠伍,无所知名。

予族有佣,病死。佣亦豪族也,啖佣儿为证,以诉于官。廷福方持斧凿为人架屋回,闻之,夜入城。至旦,私呼佣儿饮,携出城可四五里,复与饮。佣儿醉,夜乃卧之破庙中。是日晡,县官讯两家狱,佣家仓促失其儿。县官曰:“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佣家无以应。县官以为欺己,反得罪。明日佣儿还,事已定,无所用之。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里中乃始知有关廷福也。 ..里中柞林潭边,有麦田数百亩,初为予家有,有周姓者云是己产,连年构讼。予家厌讼,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于是两家大争,麦熟时,周乃觅勇士数十人往刈,周人刀梃备至,.颠踣满野。正困苦时,廷福为人伐木回,过见之不平。大怒,持手中斧向之。周人皆走,立杀其魁一人。霍氏惧,知周必诉于官,度廷福且走,己当独罪,乃急呼与饮。既至,霍楔其..门,廷福笑曰:“我为公抱不平,杀人至死,罪自我当之,若走,非男子也。” .周果讼霍于官,不及廷福。县官讯两家狱,廷福从旁出曰:“杀人者关廷福也,周强霍弱,廷福一时见不平,提斧杀之。大丈夫自杀自当,岂以祸及平人,霍氏无罪。”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廷福不易辞。县官不得已,定如律。每年讯,上官皆疑之,几经历十余讯,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廷福不识一字,亦不知何者为义侠,然其抱不平,至死不挠,大有男子气。今世士大夫,遇小小利害,即推诿他人,以宽己责,况生死之际乎!彼所谓读天下之书者也!乡人曰:“囚耳,乌足道?”予曰:“士大夫慷慨就义,即呼之曰忠臣,曰义士。惟曰‘囚耳,囚耳’。此所谓真意气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为关廷福所为,予族大德之

德:感激 .B.乃贱其直以与一霍姓者

.

直:价值

C.度廷福且走,已当独罪

度:估计 .D.竟不易辞,卒死狱中

竟:竟然 .解析:竟:最终。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

) 始知有关廷福也里中乃.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官知周必诉于.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公抱不平我为.C.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祸及平人岂以.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

解析:A副词,才/副词,却,竟然;B介词,向/介词,表被动;C均为介词,替;D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本文记叙一个普通木匠路见不平挺身相助,以及自作自担当、至死不挠的大丈夫行为。

B.关廷福持斧相救以解霍氏之困,而霍氏为求自保,欲借饮酒之名不让关廷福离开霍家。

C. 关廷福锄强扶弱的义举感动了县官,他本想借关廷福报复私愤,但关廷福不改供词。D. 文末批评了当世士大夫见义不为和乡人不明大义,称赞了普通百姓真正的慷慨意气。解析:C“借关廷福报复私愤”无据。 答案:C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状言有子可证者,今安在?(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县官壮而怜之,授以意,令以主谋归霍氏。(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人曰:“囚耳,乌足道?”(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若”“有子可证者”定语后臵、“安在”宾语前臵,各1分。(2)“壮”词类活用、“授以意”状语后臵、“令”后兼语省略、“归”,各1分。(3)“囚耳”主谓省略、“乌”“道”,各1分。

答案:(1)你们诉状上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2)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3)乡人们说:“(关

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

【参考译文】

关木匠,名叫关廷福,年轻时与众工匠为伍,没有什么人知道他。

我们袁氏家族有个佣工,生病死了。佣工家也是大族,(家族)唆使佣人的儿子作证,告到官府。关廷福正提着木匠工具给人家架屋回来,听说此事,连夜进城。天亮时分,私下喊佣工的儿子饮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带他走出城大约四五里地,又喝起来。佣工的儿子醉了,晚上(廷福)就让他睡在破庙里。这天申时(下午三点钟至五点钟的时间),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佣工家仓促间找不到那个儿子。县官说:“你们诉状上说有个可以作证的佣人的儿子,现在他在哪里?”他们无法回答。县官认为佣人家欺骗他,原告反而获罪。过了一天,佣工儿子才回来,可是事情结局已定,他的作证用不上(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得知此事是关廷福所为,我们袁氏家族十分感激他。同乡的人这才知道关廷福。

老家柞林潭附近,有几百亩麦田,当初是我们家的,有个姓周的硬说是他家的,(为此)长期打官司。我家厌烦(这无休止的)诉讼,就压低价钱将它卖给了一个姓霍的。于是(周霍)两家起了严重冲突,这年麦子成熟时,周家纠集了几十个壮汉前来割麦,周家的人还带齐了刀棍,在整个田间横冲直撞。正当霍家窘迫时,关廷福给人家砍树回来,路过这里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平。他勃然大怒,提着斧头走向地头。周家人都吓跑了,关廷福杀死了其中一个为首的人。霍家害怕了,知道周家肯定会向官府告状,估计关廷福要逃跑,(到时候)自己独自承担全部罪责。于是,他急忙喊关廷福过来跟自己饮酒。关廷福到了以后,霍家用木头把门扛紧(以防他轻易跑掉),关廷福笑着说:“我替您打抱不平,杀死了人,罪责自然由我承担,假如独自跑了,不是男子汉。”

周家果然将霍氏告到官府,(诉状中)没有提到关廷福。县官审理两家的官司,关廷福从人群中走出来说:“杀人的是我关廷福,周家人强横霍氏弱小,我一时路见不平,提起斧头杀了那个人。大丈夫自己杀了人自己承担,怎么会将罪责转嫁给无罪之人?霍氏没有罪。”县官佩服他胆气豪壮并且同情他,(暗中)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他,让他将主谋推给霍氏。关廷福不改变供词。县官没办法,依照法律判他死罪。每年审查案件,郡府都怀疑此案(有冤情),一共经历了十多次审理,(关廷福)始终不改变供词,最后死在监狱中。

关廷福目不识丁,也不知道什么叫仗义任侠,然而他见他人受不公平待遇而愤慨,至死不渝,很有大丈夫气概。当今的士大夫,遇到一丁点儿损害,(就将损害)推卸给别人,以原谅自己的过错,更何况(处在)生死关头呢!他们是人们所说的读天下书的人啊!乡人们说:“(关廷福只是个)囚犯罢了,哪里值得称道?”我说:“士大夫慷慨就义,(人们)就称赞他为忠臣,为义士。(而关廷福仗义而死)只说他是一个囚犯罢了。关廷福这种行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气概啊!”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21分)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 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谢:辞让 .B.入阙省尚书事

.

省:省略、减少

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戚 .解析:B省:审察,考察。C舍:放过。D戚:忧心。 答案:A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3分)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

)

(

) ③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解析:①指肯定吕蒙计策,④言清廉好施,⑤言刚直、正直。可排除①④⑤。③“以恩为戚”意为把恩惠当做忧虑,可看出其谨慎。

答案:C 7.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经常提出建议,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解析:“他心中无百姓”不妥,文中“无上”是目无尊上的意思。 答案:A 8.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答案: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企图,谋划;善,认为好,赞同;整体通顺,。(2)诬白,诬告。谤讪,诽谤诋毁。收,抓捕。验问,调查审问。(3)省略了主语是仪;句意之间形成的转折关系,却。

答案:(1)吕蒙企图偷袭关羽,孙权向是仪咨询,是仪很赞同吕蒙的主张,就劝孙权予以采纳。(2)典校郎吕壹诬告前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逮捕入狱,彻底调查审问。(3)(是仪)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饭菜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

【参考译文】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县人。本来姓氏,最初在县里为属吏,后到郡中任官,郡相孔融嘲笑他,说“氏”字似“民”而无上,可以改为“是”,他于是改姓“是”。

孙权主持东吴大政之后,优待文人,征召是仪。见面后予以亲信任用,专门负责机密事务,官拜骑都尉。吕蒙企图偷袭关羽,孙权向是仪咨询,是仪很赞同吕蒙的主张,就劝孙权予以采纳。随同大军征讨关羽,拜为忠义校尉,是仪表示辞让。孙权对他说:“我虽然不是赵简子,爱卿怎么不自己委屈些做周舍呢?”

平定荆州之后,东吴定都武昌,拜是仪为裨将军,后又封为都亭侯,任守侍中。孙权欲授给他兵权,是仪认为自己不是带兵的人才,坚决推辞,拒不接受。黄武年间,派是仪到皖城刘邵那里,设计引诱曹休前来。曹休来到后,遭到惨败,是仪因功迁升为偏将军。回朝负责尚书事务。对外总领评定官员们的成绩,兼任辞讼之事,还受命教各位公子书学。

东吴向东迁都之后,太子孙登留下镇守武昌,孙权命是仪辅佐太子。太子对他非常敬重,有事都先征询他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进封为都乡侯。后来随从太子回到建业,又被拜为侍中、中执法。评定各官成绩、负责辞讼之事。典校郎吕壹诬告前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逮捕入狱,彻底调查审问。当时与刁嘉一起在座的人都惧怕吕壹,同声说刁嘉曾有过此事,只有是仪说没听到过。当时追究调查,诘问数日,诏令愈来愈严厉,群臣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是仪回答说:“如今刀锯已压在臣的脖子上,臣怎敢为刁嘉隐瞒自取灭亡,成为对君王不忠之鬼!但是知与不知当有始末。”他据实回答,毫不改口。孙权只好把他放了,刁嘉也因此而免遭处罚。

南王和鲁王初封,是仪以本职兼领鲁王王傅。作为王傅,他忠心耿耿,动辄规谏劝止,对上勤勉,对他人恭敬。他不治自家产业,不受人恩惠,所居的房子刚够自家居住。邻居盖起大宅院,孙权外出时看见了,便问这所大宅院的主人是谁,左右随从回答说:“大概是是仪的家。”孙权说:“是仪很俭朴,肯定不是。”一询问,果然是别人的房子。是仪就是这样被孙权所了解信任。他穿的衣服不精美,吃的饭菜不丰盛,却热心救济穷困,家中没有积蓄。孙权听说后,亲自到他的家中,来看看他们吃的饭菜,并亲口尝过,非常感叹,当即增加他的俸禄和赏赐,扩大他的田地、宅邸。是仪多次推辞,对这样的恩宠深感不安。

是仪经常向孙权提出建议,从不谈论他人的短处。孙权常责备是仪不谈论时事,是非不明。是仪回答说:“圣明的君主在上,臣下尽忠职守,唯恐不能称职,实在不敢以臣下愚陋的言论,干扰圣上的视听。”他为国家服务数十年,未曾有过过错。吕壹普遍告发将相大臣,有的人,一个人便有三四项过错,唯独没告发过是仪。孙权感叹说:“假使人们都像是仪一样,还用得着法令科条吗?”是仪及至病危,留下遗嘱要用素棺,以平时所穿的衣服下葬,务必要俭省节约,八十一岁时去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2分)

余若水先生传 [清]张岱

余若水先生,讳增远,有明崇祯癸未进士。兄余武贞先生,讳煌,天启乙丑廷试第一人,为翰林修撰。若水筮仕,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桂冠归。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渡东桥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若水虽成进士,而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其旁僦①田二亩,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长吏多其义,共因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绍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又有桯无脚四角悉支败瓦。闻客入,欲起逾垣。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见若水走匿床,诸君即共前遮之,曰:“若水!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若水曰:“我非避世鸣高者,顾自料福薄,不堪谐世,聊引

③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今诸公赫然见过,将共张之,是使我避名以求名,非所愿.

②也。”客皆班荆④,主人墙隅咻咻然⑤,客从而睨之,有一破甑在瓦垆上,炊未熟;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客有壶箪,取之以进,为勉行二觞,强之亦不再举。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日欲晡,辞客而退。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岁庚戌,无疾而终。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

外史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激愤而殉,以明节也。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以。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

(选自《琅嬛文集》卷之四,有删改) 【注】 ①僦:租。②桯:床前的小桌。③共张:又作“供张”,设帐张乐,盛礼款待。④班荆:布草而坐。⑤咻咻然:灰尘蒙积的样子。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强知县行属礼

强:强令 .B.自恃交谊,殷勤造请

造:拜访 .C.诸君即共前遮之

遮:阻拦 .D.诸长吏皆重违其意

重:敬重 .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项中“重”是“不轻易”的意思,不能理解为“敬重”。

答案:D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痛哲兄之先萎

邻之厚,君之薄也 ..B.因直前托视疾

因击沛公于坐 ..C.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

敛赀财以送其行 ..

(

)

(

) D.激愤而殉,以明节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A项中,两个“之”意义用法都一样,都无实际意义,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第一个是“于是”的意思,第二个是“趁机”的意思;C项中,第一个表承接,第二个表目的;D项中,第一个表修饰,第二个表递进。

答案:A 12.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余若水“明节避世”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 ②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 ③聊引分自安,长为农夫以没世足矣 ④架上又蒙戎练裙,馀即无有 ⑤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 ⑥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句子含意、辨析文章内容的能力。①是余若水任职一月就辞职了,与“明节避世”无关;④描写的是余若水家里的情况,与“明节避世”也无关;⑥说的是他死后,朋友们为他筹钱安葬,也与“明节避世”无关。

答案:C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 A.余若水刚踏上仕途,就担任宝应知县,但他品行孤傲,不屈从于权贵,刚上任一个月,就辞官回家,从此发誓不再渡江,隐居乡间。

B.余若水亲自带着家人耕种,艰难度日,妻子儿女安然自在,没有怨恨之情。死后,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办了丧事。

C.余若水清高安贫,朋友们一起来看望他,他想逃走。见了面,只谈论天气,不谈当时社会上的事。朋友救助钱和米,他也再三推辞。

D.张岱运用细节描写,把余若水刻画得神情毕现,并对其节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反映了他身为清初汉族文人的复杂心态。

解析:A项中,余若水发誓不再渡江与他离任无关,这句话是强加因果。 答案:A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吏多其义,共因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会有交亲,子何避之深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以。(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要注意翻译出重点实词、虚词的意思。第一句中,“多”是敬重的意思,“因”是因此的意思,“罕见”是很少见到的意思,“去”是离开的意思;笫二句中,“会”是应该的意思,“交亲”是朋友和亲戚的意思;第三句中,“下”是死后的意思,“辱”是辱没的意思,“足”是足够的意思。

答案:(1)官吏们敬重他的节义,因此就一起去慰问他,也极少有人能见到他(或:他也很少出见),有的人就在门外行礼后离开。

(2)人生在世应该有朋友和亲戚,你为什么如此(决绝地)逃避呢? (3)死后可以坦然地见旧主,不辱没先人,像余若水的做法已经够了。 【参考译文】

余若水先生,名增远,是明朝崇祯癸未年的进士,他的兄长余武贞先生,名煌,天启乙丑年廷试的第一名,担任翰林院修撰。余若水初出做官,便得到淮安宝应知县一职。当时,东平伯刘泽清率兵驻守淮安,强令知县向他行属下之礼。若水不服从,到任刚一个月,就辞职回家了。丙戌年,清兵渡过长江。余武贞先生走到东桥跳江自杀。余若水悲伤国家灭亡,痛惜兄长过早地死去,望着江水放声哭泣,立下重誓不再北渡,从此就不在城市中现身。

余若水虽然是进士出身,但家中非常贫困,住在三间破旧的房子里,房子不能遮风避雨,鸟鼠不时出入。他在房子旁边租了二亩田地,亲自带领家人耕种养家,经常到断粮的地步,妻子儿女安然自乐,没有怨恨的神色。官吏们敬重他的节义,就一起去慰问他,也极少有人能见到他(或:他也很少出见),有的人就在门外行礼后离开。绍兴守道沈静澜,是与他同年中进士的朋友,依仗交情深厚,殷勤拜访,余若水称生病加以推辞。沈静澜就假托探病径直入内,进了门就看到余若水躺在一张胡床上,胡床破烂不堪,床边有一条无腿的小桌,桌子四角用破瓦撑着。听到朋友进来,想起身跳墙逃走。沈静澜已经预先考虑到这点,就邀请同年中进士的四五个人和他一起去。看见余若水从床上起身要逃走,他们就一齐上前拦住他,对他说:“若水!人生在世应该有朋友和亲戚,你为什么如此(决绝地)逃避呢?”若水说:“我并非隐居避世而自命清高的人,只是觉得自己福分浅薄,不能与世人融洽相处,姑且一个人按照自身的方式安然生活,长久地做一个农夫到死,就很满足了。现在你们如此显耀地来拜访我,还要盛礼款待我,这会让别人认为我避名是为了求取名望,不是我的愿望。”朋友们都席地而坐,他尘灰满面地坐在墙角,朋友们环视屋内,屋内有一个破甑放在土台上,饭还没有蒸熟;衣架上凌乱地放着破旧的衣裙,其他的便什么也没有了。朋友们带着酒和器具,拿出来倒上酒,他勉强喝了两杯,硬劝他喝,他也不再举杯。朋友们谈及当世之事,他低着头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一样。即使偶尔有问答,也只是谈论天气罢了。傍晚,辞别朋友退下。第二天,朋友们准备了钱和米送给他,他再三谢绝。因为这个原因,官吏们都不轻易违背他的心意,也不敢经常去拜访他。他不进城市有三十六年。庚戌这年,没有生病而死去。

家中一贫如洗,朋友们凑钱为他下葬,按他的意愿埋葬在他生前隐居的丁斗垄。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第6篇

首先, 班主任要真正明白与学生谈话是为了沟通师生感情, 而不是为了训斥学生, 更不要把与学生的谈话当作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要让全班学生都知道教师与学生谈话是为了了解他们的情况和思想动态。其次,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形成习惯。要有一个安排 (偶发事件在外) , 在安排上应确定每次谈话的主题、内容、怎样谈。谈话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达到什么目的。

2 揣摸学生心理, 注意谈话气氛

良好的谈话气氛是谈话成功的关键, 因而班主任在与学生的谈话时要仔细揣摸学生心理, 让学生乐于交谈。

首先, 给学生一个宽松、平等的谈话空间, 从心理上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我与学生谈话时总是面带微笑与喜爱, 抚摸学生的头, 有时帮学生整整衣领、有时帮学生拍拍身上的灰尘, 让学生坐下来, 待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抚以后, 再都坐下来开始谈话。因为对学生的心灵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一种批评效果要好, 教师的情感可以打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爱可以赢得学生的崇拜, 再倔强的学生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其次, 注意谈话的语气。谈话时班主任要做到出语不快不慢, 用气均匀合理, 且适合自己的表达特点和当时的情境, 其语言要做到自然和谐、入情入理、传神入化、优美高雅, 动听而富有启发性。

第三, 平时多接触学生, 把握好谈话的时间。美国著名教育家罗兰博士创造了“罗兰教育法”, 对儿童的识字教育很有效果。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给儿童以瞬时刻刺激, 激发其好奇心, 变接受刺激物为寻求刺激物从而加深印象。如教儿童认识“爸爸”一词, 先在白纸上写好这两个字, 趁儿童不在意时, 把纸片在儿童面前放3~5妙钟, 随手拿开, 孩子以为发生了什么事, 便好奇地找到这张纸片, 把这个词上下左右反复地看个够, 无意中认识了这个词。这种方法对班主任亲近学生, 寻找交谈的最佳气氛很有启发。为获得学生的好感使学生产生被重视, 被注意的心理, 班主任应尽可能每天到教室里或寝室里与学生逐一打招呼, 或说一、二分钟的话, 马上离开。第二天仍然如此, 学生的心里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最终会对班主任产生良好的印象和亲近感。如果班主任不这样做, 而是采取一次性长谈的方法, 一星期或一个月找学生谈一次, 时间在一小时以上, 学生就会认为班主任是为了找岔子或者犯了什么错误才来找自己谈话。而且谈话时间过长, 喋喋不休, 啰啰嗦嗦, 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 班主任一般与学生谈话时要尽量缩短时间, 把有些话留在以后说, 分几次来谈, 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经常在关怀自己, 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谈话的气氛甚为融洽。

3 在谈话时找到共同语言和心理共鸣点

心理学“认同理论”认为:两个人之间的共同点越多, 心理距离越近, 相互越信赖;关系越亲近, 看法越一致, 互相越理解, 兴趣越相投, 交谈越投机。班主任要使学生亲近、理解、信赖自己, 必须注意取得学生的心理认同。而要取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关键在于找到共同话题, 建立和谐关系, 使学生受到感染、感动、积极性得到调动。

3.1 以学生亲近的人为话题,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我一般找学生谈话时首先从关心他们的家人谈起,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厚爱。如:说一些“你父母身体还好吗?”“你妈妈真疼你!”这一类看似来平常的话语, 一经老师说出中, 学生听了就会感到格外亲切, 从而对老师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情感, 甚至产生“一家人的意识”。有了这种心理, 亲密自由的交谈就不会有心理上的阻力和隔阂了。

3.2 亲切地呼出学生的名字, 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

学生很在意自己一切, 包括自己的名字, 尤其在意班主任对自己的态度, 如果班主任老师一改传统的做法, 放下架子, 亲切地呼出学生的名字 (不带姓) , 学生听了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被重视感和温馨感, 心里距离一下子就被拉近了。学生觉得班主任能这样称呼自己, 是对自己的一种关心, 没有把自己当外人。有了这种心境亲近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3.3 直接以学生本人为话题, 感化学生的心灵

日本的多泽湖说过:“人都觉得自己最重要财, 都乐意受到尊敬和爱戴, 谈话中体现出你对对方的关怀和重视, 对方才会由衷地感动。”学生更是如此。只要班主任说话时常提到学生, 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如本班有一学生旷课几天后, 来到了学校, 我没有直接批评他, 同他谈话时我说:“这几天你没来, 我总感到班上好象发生了大事一样, 心里很是不安, 我真担心你, 我不相信你会无缘无故地不来学校, 这几天你是生病了还是”学生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继而泪水涟涟地向我说明情况并道了歉。

3.4 把学生的爱好当话题, 调动学生谈话的积极性

谈话就象打乒乓球一样, 应尽可能和对方保持长打, 双方你来我往, 凭借语言, 互相沟通彼此心灵, 假如总想找机会打败对方, 只会引起对方反攻。班主任和学生的谈话也是如此, 要想友好地谈下去必须以学生的爱好特长为话题, 使学生具有谈话的兴趣。因此在谈话时不妨说说学生的长处, 再作中肯的评述, 不可当头一棒, 如果弄得学生难堪, 学生同样会使你难堪。当然有的学生似乎没有什么长处可言, 看起来各方面都不怎样, 但只要班主任留心观察仍是可以发现其长处, 且这种“长处”随处可见。

4 注意谈话后的跟踪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后, 要给学生一个消化空间, 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达到了目的。因为学生的自束能力不强。也许有的学生没有多大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 班主任切不可浮躁, 要总结情况, 抓要点继续与他们交谈下去。“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学生。

摘要: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主要方法, 也向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谈话主要是一种心理影响, 其实质在于通过心与心的撞击、交融, 使对方产生愉悦的心境, 从而实现传情达意, 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班主任怎样与学生谈话呢?本人就自己工作过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浅见。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

班主任与学生经典对话范文第1篇1 对话的定义在英语中, 对话时指“dialogue”。基本来说, 从狭义的角度讲, 对话是人们的一种特定的交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