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科各种流程图范文
医院感染科各种流程图范文第1篇
09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院感管理在1至10月份进行了以
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 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 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1至9月份,全院共出院的2014例病例,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率1.04%,例次感染率1.09%。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依次为:内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05%,骨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09%,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51%,内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24%。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0.30%;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0.30%;泌尿道例次感染率0.25%;胃肠道例次感染率0.25%;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
为0%。医院感染好发病种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类,例次感染率10.28%;内分泌类疾病类,例次感染率2.30%;循环类疾病,例次感染率0.98%,泌尿生殖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39%,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1.15%,。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糖尿病例次感染率2.91%,慢性病例次感染率1.35%,高龄例次感染率1.27%。前三位院感相关易感因素为慢性病、高龄、糖尿病。
四、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14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细菌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共采样358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56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41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41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7份,消毒物品采样培养12
份,无菌物品采样培养137份,高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24份,合格率100%。本市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监测23份,合格率100%。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29根,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五、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安徽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并每月向全院通报结果。全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如下:全院1至9月
份共出院2014例病例,使用抗生素者689例,二联及以上使用者247例,菌检者142例,抗生素使用率34.26%,二联及以上使用率35.85,菌检率20.61%。并每季度将细菌分离率与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汇总公布,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帮助。
六、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七、院感培训及考核
进行9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共246人次。培训内容为: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手足口病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的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
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新上岗的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等。对5位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八、前瞻性调查及漏报率调查
第三季度对全院现病例进行了全面横断面调查,全院共住院病人64人,调查64人,接受调查率100%。其结果现患率为0,无院感漏报。上半年对3月份归档236份病例进行了漏报率调查,漏报率为0。
九、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医院感染科各种流程图范文第2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技术水平,明确管理职能,便于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必须加强感染专职人员的学习。2011年制定如下学习计划
一、每月组织二次全科人员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学习,有学习记录。
二、每周五下午自学一次,有记录。
三、在传染病流行或突发事件发生,随时增加学习次数。
四、学习内容: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2、《消毒技术规范》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4、《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5、《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6、《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7、《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8、《艾滋病防治条例》
9、《消毒管理办法》
1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1、《消毒卫生标准》
12、六个卫生行业标准
1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的通知》
14、《吉林省呼吸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范(2009年版)》感染科2011年
2011年感染科培训计划
一、目的
1、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使医务人员逐步系统的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逐步掌握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基本技能。
二、培训对象
临床医务人员医技人员工勤人员新上岗人员实习生
三、培训形式
1、全员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及传染病预防控制等相关内容。
2、组织一次全院护理人员培训。内容: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
3、对工勤人员培训一次。内容:《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4、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感染科以不同形式随时增加培训次数
5、科室自行培训。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组织全科人员每月至少学习一次;对新上岗人员、实习生科主任护士长负责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有签名,有记录。科室自行培训内容见附件
6、考核:年末对全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理论考试,85分以上为合格成绩,对不合格人员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感染科组织补考。
附件: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二条;第七章第三十六条 《消毒技术规范》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章第三十九条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章第三十五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三章第二十条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上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4.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指导原则(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条
《手卫生规范》指征 洗手方法
《医院感染及传染病工作手册》(内部材料)相关制度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吉林省呼吸设备清洗消毒操作规范》(2009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手术室、供应室、介入治疗中心可重点学习《卫生部颁布的六个行业卫生标准(2009年版)》
口腔科可重点学习《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如何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感染科
医院感染科各种流程图范文第3篇
信息科发展规划
一、病案管理
(一)、成立门诊病历室
门诊病案的管理已经提到当今病案管理最重要的位置上来.在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尤其如此。我院要发展必须,不断增强为患者服务的意识,扩大为患者服务的范围。
门诊病案与住院病案都是病人疾病信息的全部真实记录,门诊病案既是住院病案的开始,又是住院病案的连续。将门诊病历交于患者保管,患者易将门诊病历丢失,造成门诊病历内容连续性中断,不便于长期随访治疗。
创建门诊病案的优点:
一是门诊病历资料保存完整,便于医疗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便于医疗机构保全证据,避免了发生医疗纠纷时因患者隐匿病历或否认曾领取病历而导致医院不能举证;二是医疗机构为每一位患者建立门诊病历档案,便于长期随访观察,可以减少重复性的辅助检查,有利于降低医疗费;三是患者有可能认为自己在该医疗机构就医得到了重视和尊重,获得满足感,从而与该医疗机构建立比较稳固的就医关系,有利于医疗机构稳定病源。
如医院领导决策成立门诊病案室,则具体工作如下:
1、门诊实行电子病历前
做法: 严格遵照《规定》第八条和第九条之规定,设立门诊病历
- 1
10年病历容量的要求。
②对现有库房进行改造,将木架更换为密集架,节约空间。同时改善库房条件。
4、病历复印管理
如果医院成立门诊病案室,那么住院病历和门诊病历的复印要求将成倍增长,复印室人员严重缺乏,且均为临时工,不稳定,为满足患者的需要,复印室工作人员在五年内应增加到至少15人。
5、病案信息利用
病案是医院的宝藏,只管理不利用,也是巨大的浪费。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实现医院病案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坚定的技术支持和保证,已经成熟和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有:缩微技术、光盘计算机系统等。
缩微技术:缩微技术是通过光学影像拍摄技术,把需要保存的文献拍摄到较小的胶片上,以便保存。其一般工作流程为:病案整理拍照胶片冲洗按每份病案分装封套保存阅读(在阅读机上)。
缩微片的保管:缩微片的保管要求必须有合适的温度,湿度,悬浮颗粒度,光线照射度等。
缩微片的利用:一般阅读,可在阅读机上直接阅读、如须借出,可利用还原复印机制出复印机。
缩微资料的法律地位:根据我国的档案法,缩微片及其复印件与原件具同等的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9月5日人大通过,1988年1月1日始施行及实施细则。
- 3
6、病历装订工作
病历是医院的门面,争创三甲医院、质量万里行检查、医保检查等,都离不开病历的抽检。因此,病历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对于病历的装订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严格按照卫生部的要求顺序进行排序,并装订整齐、美观、牢固。
二、医疗信息统计
(一)、病案首页信息统计
1、完善病案首页计算机管理程序
病案首页是病人基本情况和诊疗过程的概括和总结.是病案的精华部分。具有非常大的检索和统计价值。信息科统计信息70%来自于病案首页。病案首页信息统计在我院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为医院统计工作的开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医院的发展,我院现行的病案首页计算机机化,对医疗统计的需求还存在巨大差距。
例如:对于临床路径病历的统计,以及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价,也就是按病种付费,在治疗不同阶段所产生费用的统计,无法实现。
另,对于医疗费用查询、手术分级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质量控制、疑难病历统计、药物占总收入比例等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的统计,也无法实现。
因此,在未来五年中,要不断完善,医院HIS系统病历首页程序,以满足以上要求,为医院的决策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病历首页计算机录入信息的质量管理
病历首页信息的准确、可靠性,来源于录入人员录入信息的质量。
- 5
⑷为发挥统计数据的作用,从2011年起,将每月临床科室各项指标统计,刊登在医院院刊中,以方便临床科室使用。
三、病历质控工作管理
1、现行电子病历质控
由于医院逐步在全院实行电子病历,临床科室对于电子病历的使用还不熟练,因此,电子病因打印中,出现问题较多,特别是首页打印格式不规范,缺项、漏项,病历中缺少报告单情况较多,因此,要求质控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发挥重要的作用,保证出院病历的质量。
2、对病历内容要进行更全面的质控。
3、对质控人员要求不断的学习和培训,当医院电子病历发展逐渐成熟后,可在计算机上进行质控。
病案管理的发展非常快,因此,在以后遇到新的技术,信息科规划,会进行不断的充实与完善,以使信息科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医院服务。
医院感染科各种流程图范文第4篇
2、档案在自己手中:不要随意拆封档案将档案放回到户籍所在地的职业介绍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如缺相关材料尽快补齐方法
13、丢失档案到户籍所在地的劳动部门或人事局申请重新建立档案需要补齐从中学起的各项材料证明直到现在补齐后可以转放到能够开具工资和行政关系介绍信的机关或当地人才交流中心方法
14、档案放在集团公司先确认集团公司是否有人事存档权如果有人事存档权:我们发调档函至集团公司人事科调档(要有工资和行政关系介绍信)如没有人事权方法
25、刚毕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本市户口:我们人才中心直接在三方协议上盖章学校把该生档案派遣到我处即可工作一年后由我中心直接办理转正定级保留干部身份变为公司正式在职职工
6、刚毕业的大中专院校学生非本市户口:毕业时档案派回原籍工作一年后可由档案保存机构办理转正定级然后可参见方法一调入我处
7、军人档案咨询军人转业安置办公室给你安排到哪如果在街道从街道存到当地人才交流中心或职介方法
18、失业再就业人员所在街道开具招工证至我中心办理招工手续拿表格回到街道换取档案存入我中心(仅限本市户口)
由于地区差异档案办理时可能会有出入,如有不同请按照当地人事规定办理。 重要原则:尽量将档案存入能开具出工资和行政关系介绍信的正规机关或人才交流中心。
备注:
存档单位凭调档函办理存档人员转档手续
(开具调档函请联系:张老师 010-65848378)
档案资料(每位员工档案中材料不一定相同):
1、 行政、工资关系介绍信
2、 派遣证或招工手续
3、 毕业生及工作转正定级表
4、 学历资料
5、 历年工资表
6、 履历表
7、 鉴定表
8、 党(团)资料
9、 婚、育证明
10、其他相关文件
工作人员审核存档人档案资料
医院感染科各种流程图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