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符号教学设计范文
元素符号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第十二单元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
1、人体内的元素 【阅读】课本P92内容,
1、人体内元素有50多种,按含量多少分为 元素和 元素。水、糖类、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提供的主要为 等几种元素,其它元素则由 提供。 知识点
2、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课本P93- P95实验,了解一些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填写以下内容:
2、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容易导致 、 甚至骨折,所以要多吃 等食物,以摄取足够量的钙。
3、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 ;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 ;缺氟易产生 ,过量会引起 。
4、人体可以通过 食物补充铁元素, 食物补充碘元素。
5、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为 、 、 、 等。 【思考与交流】
6、人体内铅含量过高危害很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更大。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是铅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请举例说明哪些活动容易引起儿童铅中毒。
7、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反思与小结】
三、自我测评:
8、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说明氟对人有利无害。 D.含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9、有关人体的组成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
B.人体内的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 C.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
D.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小
10、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对在食品中的应用加以限制。按照这一要求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
①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银色漆颜料 ⑤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⑥明矾与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⑦饮料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 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①③⑤⑧⑨
C.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⑧⑨ D.③⑤⑥⑦⑧⑨
11、人们每天通过摄取食物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但有时也会摄入某些有害的元素,对下列矿物元素进行分类。
①镉 ②钾 ③铁 ④钙 ⑤汞 ⑥碘 ⑦铅 ⑧镁 ⑨硒 ⑩锌 (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 (2)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 。
1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人体血液缺铁,就会“贫血”;人体缺钙,会患佝偻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氟易产生龋齿;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等。
(1)市场有“朴雪(补血)口服液”、“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碘、氟、锌应理解为(填写编号) 。 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氧化物
(2)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变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市售AD营养布丁的配料为:①蔗糖、②奶粉、③乳酸钙、④柠檬酸、⑤维生素A、⑥维生素D、⑦食用色素、⑧食用香料、⑨防腐剂。其中属于营养素的有(填写编号) 。
13、可溶性钡盐、汞盐、铅盐等重金属盐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从而使人中毒。
(1)在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钡、氯化银4种物质中,无毒的是 。
(2)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能否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为什么?
(3)若误食可溶性钡盐,应如何解毒?
元素符号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摘要:民俗元素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当前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在授课中应强调理解与把握民俗元素在现代海报设计中的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以及艺术理论水平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民俗元素;海报设计;实践运用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海报设计作为能最广泛传播信息的方式之一,已被受众所接受,而在这一设计类型中,民族元素常被设计师所运用,记得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信息的高速传播,我们更是看到在许多优秀的现代海报创意设计中,大量地运用了民俗元素。实际上这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继承与弘扬民族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我们不能把运用民俗元素理解为简单、僵硬地拼凑在设计作品中就称之为古今融合了。如果这样,只能说明是对现代平面海报设计的理解太过于肤浅。因此,民俗元素在海报创意设计中的运用,应该在艺术形态、表现形式、创作手法等多方面、多层次地加以挖掘与创新,使之即表现出古今神韵,又表现出现代设计的进步,从而让我们的设计脱离俗套,真正成为一件好的作品。
一、中国民俗元素的特色
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因此,民俗学与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学科有很多融合和共通之处,可以这样说:民俗文化无处不在。图案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就已经在石器、玉器、陶器等生活器皿上绘制图案了,随着人们兴趣爱好的不断变化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些图案的运用久而久之慢慢就演变成民俗的吉祥图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吉祥民俗图案。“吉祥”二字早见于《庄子·人世间》:“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一般认为吉祥民俗图案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几乎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传统图案“松鹤延年”中那洁白修长的仙鹤婷立在苍松之上寓意着“天增岁月人增寿”的含意(图一),古人又将莲花和桂花组成“桂”与“贵”同音双关,莲花与莲蓬花果并生,莲蓬多籽,“籽”与“子”同音双关,此图“连生贵子”,寓意美好姻缘,儿孙不断(图二)。在我国的唐宋时期,民俗图案的运用就已经频繁出现,与今无异。
中国的民间吉祥图案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于它具有避邪、驱邪、祈求与祝贺的基本内涵,同时又具有“象征”的本质特征,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感情,比用直接了当的语言更能表达出含蓄、细微以及耐人寻味的意蕴。大致可分为求吉、避祸两大类的民俗图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意愿及审美功能,包含了许多原始思维。如传统年画《老鼠嫁女》中夸张的表现手法、诙谐的画面氛围、粗朴的民间色彩无不激起观者情感的律动,带来审美的精神愉悦(图三)。其内含有“更岁交子、辞岁迎年”之意。从不少图案中,我们可以发现它完全是自然情感的朴实地流露,完全不遵循透视、比例、现实等规律。可以说是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认为怎么美就怎么表现。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脱离现实的俗套去表现追求,把人物、动物、植物、文字甚至是臆想出来的元素进行组合运用。在使用上既可独立使用,又可以混而复使。
二、民俗元素在海报设计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海报设计是将元素符号进行修整组合,达到诉求的目的。设计师配以进行视觉流程的处理,准确的传达寓意。民俗元素目前在海报运用中频率较高,因此它的研究,将为探索海报设计中的符号原理有深刻的意义。现代海报设计是当今社会消费的助推器,因而,在现代广告设计中恰当的应用传统符号。对提高社会消费品味、消费量,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民俗图案在海报设计中虽已得到广泛的运用,但良莠不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拿来主义,意欲不达。海报招贴设计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信息传达与宣传,许多设计师未能对创意作品进行深度了解、未对民俗元素的深层次的含义加以了解,为了体现作品的民族性以期达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就立马把元素拿来运用到作品中。如在某房地产海报中运用了大写意水墨鱼的元素,然而配图标题却是“发现生活的真意”。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点是它的包容性与独特性,设计师如果不加以对文化背景的学习,使用元素的基本涵义与作品所传达出来的信息要么背道而驰,要么“似是而非,意欲不达”,生搬硬套。对民俗文化的深入学习与掌握是设计师解决拿来主义的最根本出路。
二是手法笨拙。《考工记》(春秋战国)中记载了多种工种的技术规范,它体现了“科学的精神,是人文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所培养出来的可贵的造物精神”,其技术者“熟悉各种工艺,又多与不囿于单纯的技术之中,谈的是制作方法,又多与人文礼仪等相联系”。这些年来,电脑技术的不断进步,软件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各种特技运用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而时代的进步又催生了人们对审美情趣、需求等发生较大变化。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海报(图四)等作品。在设计中,不少设计师的确已考虑到了将民俗元素运用到作品当中,然而,却未曾运用现代表现技法加以变化就简单地把元素胡乱地堆砌在作品当中,过于平铺直叙,忽略了民俗元素中所体现的一些“无形”的东西:如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道家文化、儒家思想。忽略了受众主体的变化、时代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审美的变化。故而在进行创意设计时显得手法笨拙,未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难有深刻的表现。因此,设计师在把握受众心理上显得尤为重要,人们从视觉心理上厌倦了简单划一的形式,追求的是多样的形式美,使得民俗元素在统一中求不同,多样中求得统一,加深了艺术感染力。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正是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传承、现代表现手法的运用,形成了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三是缺乏和谐之美。在现代的设计中,和谐设计的理念已出现了不少的变化:“是产品、人、科技、环境和谐统一的结果,是让人、科技和设计相互渗透、凝聚,从而使产品焕发新的活力,具备更高的性价比与市场竞争力。同时,和谐设计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实现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使产品设计不仅是为人类的物质生活而设计。也要为自然、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而设计”。组成一副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主要有:图片(图案)、文字、色块三大要素。三大要素在画面中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需要体现出和谐之美:构图形式上、表达内容上、色彩运用上等等。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易经》提出了“阴阳和合”的理念,而儒家文化也同样吸取了《易经》的精髓发展而来。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著作中则透露出对和谐设计的理解“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海报设计中对民俗元素的运用更离不开设计师对文化内涵的感悟,使各个单一的元素在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相互融合,这恰是目前我们许多平面设计师所匮乏之处。设计的和谐,离不开设计师对事物、事件、生活的感悟,任何一个和谐设计必须重在处理人、产品和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时,使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甚至矛盾性的因素相互融合,构建成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最大化地满足人们对于功能和情感的双重需求。
三、民俗元素在海报设计运用中的选择与处理
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历史沉淀,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可供设计师们选择、参考的素材不胜枚举!东西方在设计中有着很大的风格差异。这样的表现形式是与东方的主体哲学与东方思维相暗合的。设计师在设计中只要结合现代表现手段及世界各民族的图案精华就能得到极佳的效果,但设计师对图形符号的民族性与本土性研究不是简单的嫁接与照搬,必须研究这些元素符号的形成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
首先是对选择性使用的理解,在这里谈到的选择性不仅仅指元素的选择,还是表现形式的选择。在民俗元素中常用的变现形式有:剪纸、木刻、金属(陶制)器皿、石雕、绘画、书法等多种。同样的元素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所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果在海报中想表现出泱泱大国之态的民族风,可运用大写意的水墨形式,想体现一种悠久历史的感觉可采用木刻之风,如果想表现民间传统风韵可采用剪纸的形式。当然,图案的选择更是不言而喻了,历史沉淀的既有精华又有糟粕,作为设计师当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的艺术作品才真正具有时代性,才能与主流思想保持一致。
其次在作品的设计构思中应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与实践,防止作品设计中民族化错位现象的出现。不应采用简单堆砌传统元素的样式来制造伪民俗。同时,随着世界平面设计水平的不断发展,古为今用、中西合璧当属潮流。一件成功的海报设计作品应可以使不同族群、文化背景的受众,读得懂、看得懂,接受、理解作品表现出来寓意,从而达到心灵之间的沟通。因此,设计师有责任使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中得到最广泛、最正面地传播,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看待文化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之间的联系。
最后在设计作品应注重对传统民俗元素的创造性转化。当今的社会是开放型的社会,电脑科技的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日益频繁,海报作品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时更要有包容性与兼顾性。民族元素的特征运用时在保留原有风貌时,还必须与国际接轨,必须结合各国各地域民族的习惯加以创造性地转化运用。作品既要表现出我国民俗元素的独有特色,又要使受众都能读懂,反之则会湮灭了作品中民族的文化特性。只有这样的海报设计才是与时俱进的设计,才是成功的设计。
四、结束语
民俗元素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发展,历代工艺美术匠师们运用其娴熟的技艺与中国道释玄儒、伦理道德、民俗风情相结合创作出了无数传世巨作。当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之机,我们设计工作者应抓住机遇,担当“创新”中国的生力军,基于社会的主流民意,利用好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向全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在平面海报作品设计中形成自己独特设计风格,形成流派。
参考文献:
[1]曾子睿.浅析艺术设计中的民俗元素应用[J].神州民俗,2009,(12).
[2]郑土有.中国民俗吉祥图案漫谈[EB/OL].http://www.doc88.com/p-10712234800.html.
[3]闻邦椿,张国忠,柳洪义.面向产品广义质量的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宫珺.论中国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领域中的新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08.
[5]崔莉萍.从中国元素到中国精神———关于中国元素在当前广告设计中应用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0,(02).
[6]杨新豫.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应重视民族性[J].电影评介,2009,(02).
[7]付中承.现代广告设计中的传统美学理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8]粱朝昆.书法艺术对现代广告设计文化底蕴的诠释[J].包装工程.2008,(12).
作者简介:
任民,湖北房县人,硕士研究生,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研究。
元素符号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叶圣陶先生的《荷花》是以美丽的文字描绘美丽的花朵,不仅写出了花的姿态和色彩,更写出了看花时那极奇美妙的感受与体验。。这篇文章以笔触的精炼、优美、如诗的意境展现,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感受到了美的享受。整个文本结构十分简单,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大幅活的画,而且自己也随着作者一起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那种美好的感受与体验是十分奇妙的。
一、学习目标:
1、会认三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清香、挨挨挤挤、碧绿、莲蓬、破裂、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学习重点:
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2、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学习难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美的境界。
利用媒体展示荷花的美,荷叶的绿,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走进课文,自读课文,梳理文章的内容。(先讲去公园看荷花、再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美丽姿态;最后写自己观赏荷花时的奇妙想象和美好感受。)
二、进入美的享受。
1、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荷花的美?(指名回答,生一边回答,师一边作简笔画。)【有的才展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读出荷花的美、读出荷花的传神。]
2、这句话写出了荷花的几种姿势?(三种:初绽的、绽放的、含苞待放的)
3、这三种姿态的荷花作者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把荷花写得十分传神,还写出了什么?(花多、花美)
4、这么多的荷花、这么美的荷花,使得作者好像走进(画里一样),难怪作者把它“看作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真了不起呀!是谁把这幅画画得这么美?(大自然)是呀,也只有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才画出如此美的荷花,也只有这么美的荷花,作者才能把它写活了。 再读荷花的三种姿态,再次领略荷花的美。
5、感受“冒”字的奇妙用法。
课文中有一个字把荷花挺立在荷叶上写得十分传神,找一找是哪个字呢?(指名回答)“冒”
对,“冒”字用的很奇妙,奇妙在哪里呢?我们换个词来比较一下: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高出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开出来。
指名学生点评一下,只要说出冒字更加传神,把荷花生长的状态描写得更加生动就行。
师点评:“冒”的本意是液体或气体向上、向外涌的,这就给我们传达了一种奇妙的动感,仿佛看电影一般,那美丽的荷花突然就从那绿荷叶中出现了,而且一下子就开放了,这就是“一大幅活的画”,大自然的魅力呀!而“长”和“开”流于一般,没有把荷花的风姿突显出来,“高”呢,只体现荷花高于荷叶的情况,画面是凝固的。再次品读第二段。
6、感受荷叶的美。
荷花那么美,如果没绿叶来衬,也不会那么传神,所以课文中的荷叶是怎样写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古人的诗词里也有写荷叶的,像课文中挨挨挤挤的荷叶,我们学过的哪句古诗词更适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写出了荷叶的多,课文的文字更胜一筹,不但多、密,还写出了荷叶的样子,使没看过荷叶的人一下就知道了荷叶的样子,多妙呀!也使荷花冒出来的特性,更加从容、舒展,也让人领略了这就是“一大幅活的画”
三、进入想象空间的美。
1、面对着这一池美丽的荷花,作者也觉得自己化成了一朵美丽的荷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朗读) 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翩翩起舞。
听到: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会告诉我哪些快乐的事呢?预设:蜻蜓飞过来,告诉我那边的风景很美;蜻蜓飞过来,告诉我已经捕捉了很多害虫)
听到: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小鱼又会做哪些好梦呢?预设: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梦见自己变成了美丽的小公主;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梦见游进了大海,看见大海的美丽)
2、多棒的想象啊!(指导朗读):课文中的“我”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很美,现在就让我们也把自己当做一朵荷花,美美地读第四段。“自己仿佛”后面是想象的内容,什么叫做“仿佛”,(“仿佛”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又有真的感觉的意思)所以要读的【慢】些,“风吹过来、风过了”,由动到静写出了荷花的美,我们能大声朗读吗?(不能,大声会惊吓了蜻蜓的飞行,小鱼的好梦)所以我们用轻柔的语气来朗读。
3、想象训练。
如果你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 预设:
1、会看到一池荷花亭亭玉立、冰清玉洁、如仙女飘落人间。
2、会听到风在惊叹,水在羡慕,鱼在惊叹
4、荷花太美了,导致我(齐读最后一自然段),问:“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指名回答)“因为荷花太美了,深深的吸引我,所以我会忘记我在看荷花。
四、小结课文,再次感受荷花之美。
元素符号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结合中学语文板书应具有的浓缩性、辅助性、启发性、迁移性的特性,对中学语文板书设计提出了突出课文重点、切合文体与文题、简明扼要、注重师生主动、风格多样化等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学语文板书的整体美、布局美、图形美、文字美、色彩美等形式美问题。
关键词: 中学语文板书 基本要求 形式美
教学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用准确凝炼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表等元素,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而精要概括的一门教学艺术,其具有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特点,便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理解,以及知识巩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板书对于学生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重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中学语文板书的基本要求
好的中学语文板书应具备浓缩性、辅助性、启发性、迁移性四大特性。浓缩性指好的板书是将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以最简要、最直观、最形象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特性,它让学生对学习目标、内容一目了然。辅助性指板书不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来的辅助手段,而且是学生学习的辅助手段,不能将板书流于形式。好的板书应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应能在辅助学习教学的同时,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新颖有益的启发,应考虑如何选择设计的切入点,如何逐步逐层添枝加叶,如何条分缕析整理内在关系,而不是平板、直线性地照抄原文。迁移性指通过对一篇文章的设计,让学生领悟此类文章的设计方法,触类旁通,迁移运用。中学语文板书要想具备浓缩性、辅助性、启发性、迁移性四大特性,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板书应突出课文重点内容
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的体现。板书要表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重点以求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板书设计要主次分明,要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目标意识”“重点意识”。语文板书设计角度不同,重点就不同,有以人物关系的构成为重点,以课文中心联结点为重点,以时间变化或空间转换为重点,以文章的结构形态为重点,以文章对比描写为重点,以事物间的对应为重点,以事件内部的逻辑联系为重点,等等。一堂课主要完成什么内容,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是对课文层次结构的清理,是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总结,还是对课文艺术特点的欣赏,等等,都要在板书设计中表现出来,通过板书设计,了解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2.板书设计中要注重文体与文题
所教文章文体不同,板书设计也应不同。如写人记事文章多从故事情节来设计,绘景状物文章多从景物特点的角度设计,议论文多从论证方面设计,说明文多从说明条理的角度设计,诗歌多从意境构成角度设计,戏剧多从戏剧冲突角度设计。板书设计要做到对症下药,就必须充分研究每种文体的自身规律和此种文体的阅读要求,顺应各种文体的“基本”规律,才能合理发挥研究的“个性”。这些“基本”包括记叙文中的要素、顺序、线索、表达方式;议论文中的三要素——论点、论据(理论、事实论据)、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等),结构(引论、本论(并列、对照、层进、总分)、结论);说明文中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时间、空间、事理顺序)、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说明结构,等等。
文题是文章的统领,在文章构思过程中,立意、剪裁、遣词造句都要受其约束。学习文章时也应从文题出发,确定板书的基本形式、基本内容——从文题中明确板书设计思路、设计方向、设计重点及设计形式。比如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得到这样一些信息:a.这个人是谁?b.装在什么套子里?c.谁把他装在套子里?d.为什么要把他装在套子里?所以板书设计自然就会确立这样的思路:别里科夫很“怪”,生活上有套子,思想上有套子,行为上有套子(如漫画事件中受气,郊游中受惊,忠告中受烦,摔跌中受嘲),他死了,虽然是“完全自由的大快人心”,但“生活很快又恢复了郁闷无聊的旧样子”,所以,别里科夫这种人太多,沙皇专制的卫道者还很多,沙皇专制统治还很顽固。如此,人物形象、情节、主题全清楚了,教学目的自然也完成了。总之,文题规定了文章的写作内容,也框定了对文章的认识步骤与基本的梳理手段,板书万变不能离其“宗”。
3.板书设计要规范
板书是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要具“规范性”。板书规范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字要规范,不写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被废的简化字及潦草难辨的“草体字”,要写对、写清、写好粉笔字。语言规范,要合乎语法、合科逻辑、合乎习惯、合乎情理、合乎事实。第二,构图要规范,使用符号、线条、表格、色彩及所构成的图形合乎审美习惯,不随意乱造、标新立异,不以丑为美。第三。表达要深刻,板书来于课文,但要“高”于课文。板书反映教材要精练概括、高度集中。要讲深度、高度、广度、强度、力度、效度,力求艺术地表现文情并茂的课文,使板书更富有导读性、助教性、审美性。
4.板书设计应简明扼要
板书内容要条理分明,有些板书设计成动物形状、树枝形状、扇面形状等,有的还用上不同的颜色。这些做法固然不错,但如果过头了,则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干扰。板书应该画龙点睛,简明扼要。文字表达要简明扼要,不仅做到层次分明,而且能表现各层次间的有机联系,体现课文作者的思路,展示教学思路。板书设计的目的在于把教材中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容集中地表现在有限的黑板上。但如果头绪繁多,过于烦琐细碎,就会使学生眼花缭乱,不得要领。一例好的板书,应以简驭繁,惜墨如金。板书中的内容,并不是教师讲课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画龙点睛的启示。
5.运用布白增强师生互动性
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互动,板书也要注重师生互动。布白是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的做法。在绘画、音乐、雕塑、建筑、文学等众多艺术形式中,历来都看重“空白”艺术,甚至将它作为艺术家造诣深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设计板书,也应大胆“布白”。情节中的细节,景物的特征,评价和情感的结论,等等,都可让学生去“填满”。板书上的“布白”形式上可以是一片“空白”,也可以是省略号,让学生来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课文的能力。
6.板书设计风格要多样
目前,我国中小学板书形式单一,并缺乏个性。往往一些教师每堂课、一辈子都在使用“文字式”的传统板书,从来不知道设计图示、符号、线条、图形板书和板画,从来不使用现代电化教学板书,从来不重视学生参与板书活动,不让学生填补、模仿、创造,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当然,我们也反对单纯追求所谓“个性”的哗众取宠的“形式主义”板书。我们在风格上要继承、批判、创造,走“拿来主义”的道路。
二、中学语文板书设计中的形式美
中学语文学科的板书应充分体现设计的形式美。具有审美价值的板书,犹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通过教师这一审美中介,使审美主体的学生赏心悦目,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于是,学生愉悦的情感、学习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中学语文板书的形式美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板书设计的整体美
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表现中学语文板书的形式美,实际上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教学的信息量是否适宜。就一堂语文课来说,哪些内容应该板书,哪些内容要作为重点来详细地讲授,教师应当了然于胸。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从全局出发,结合学生视觉心理因素,进行整体上的审视和谋划。一般来说,一堂语文教学课应当以一黑板的内容为宜,这样便于体现板书内容的前后联系,由浅入深,一以贯之,形成整体上的合力,使学生融会贯通。
2.板书设计的布局美
板书的布局得当,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对于信息的交流、知识的迁移和学生领悟力的提高,都大有益处。反之,如果教师在板书时杂乱无章、颠三倒四,非但无美感而言,反而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板书的布局灵活多变,或左右对称,或疏密相间,或层层推进,或前后呼应,或错落有致,显示出独特的美学意味。而要想获得布局美的效果,必须注意板书的条理性,而板书的条理性应当体现在板书语言的组合结构上。尽管板书的词语不多,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甚至是显而易见的。词语之间应做到“言虽断而意相通”,即所谓“藕断丝连”。
3.板书设计的图形美
板书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布局应该是整齐中见变化,合理中见新奇。一例好的板书能通过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使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课文内容得以再现,甚至表现出景物的动态,把学生带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之中。板书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渗透着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要求直观形象、妙趣横生、造型优美。只有这样做,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才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板书设计的字体美
板书的审美价值还表现在教师字体的工整和美观上。教师在板书时如果能做到字体清秀,书写工整、美观,学生就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影响。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态度、书写能力、审美观念乃至性格情操等诸多方面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板书时字体的大小应当以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为标准。当然,有时为了突出教学中的主要信息、讲课的重点,字体也可以适当放大一些。对一些比较难以书写、笔划比较多、容易写错的字,教师一定要认真地一笔一划、一字一顿,以此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5.板书设计的色彩美
色彩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感观,所以教师应适当注意板书的色彩美。一般来说,板书的色彩可配以色彩鲜艳的红色、黄色、蓝色等,而板书的主体内容则用白粉笔来显示。这样,彩色的板书将会对整个板书内容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对学生而言也会产生一种鲜明的美感。而教师在重点词句上用比较醒目的粉笔直接书写,或用红色加框,等等,以示醒目。这样一来,板书的内容也就显得主次分明、一清二楚。这样的板书既使学生享受到美感,又省时易记。当然,任何事物都反对走向极端。板书的色彩不能太艳丽、繁杂,否则,就会使学生眼花缭乱,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结语
中学语文板书的基本要求与形式美是板书设计中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以上所述中学语文板书的基本要求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形式美的基础,而板书设计的形式美可以说是这些基本要求的体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中学语文板书形式多样,无固定章法,因此,不能用一种观点统领所有类型的语文板书设计,但以上所述内容是设计好中学语文板书的基础,希望它能对中学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中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四清.语文板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湖南教育,2000,(11).
[2]彭小明.语文板书设计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王玉华,相军.挈领画龙点睛——浅谈语文板书设计[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9).
[4]杨林.语文板书设计应研究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Z1).
[5]李艳芳,赵有功.语文板书设计艺术浅析[J].教育艺术,2002,(9).
元素符号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的平面设计已经向网络方面发展延伸,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印刷技术的限制。就现阶段而言,一些企业在网页设计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对平面视觉元素的应用上。本文对平面视觉元素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其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并给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平面视觉元素 网页设计 色彩
一、网页设计中的平面视觉元素
一般来说,以往的平面设计在视觉元素的应用上受到印刷技术的限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平面设计逐渐延伸到网络,在这一背景下的平面设计具备效率高、图文互动强、信息资源丰富的优点,赋予原有的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新的意义。目前,构成网页设计的图形视觉元素主要包括文本元素、图形元素和色彩元素。
(一)文字元素
在网页设计中,文字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向浏览者传递网页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一般来说,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网站的效果。在网页设计中,文字的易读性和辨识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设计师在使用手机文本时要谨慎。同时,在网页设计中,设计者必须牢固设置主体文本,处理相关细节,安排文本与图形的交集。在当前的网页设计阶段,文字变得越来越图形化。换句话说,文本作为一种图形元素体现出来,增强了审美效果,对原有功能起到了强化作用。
(二)图形元素
从客观角度来说,网页的整体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形元素的应用,因为和文字元素相比,其具有较强的艺术美感和视觉冲击力。除此之外,它在传递信息方面也比文字元素要直接得多。然而,为了充分发挥图形元素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其色彩搭配和版面的布局,需要适应人们的审美心理,达到在短时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目的。一般来说,网页设计中的图像具备导向和链接的功能。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在浏览网页时,眼睛会先垂直落在屏幕的中心,然后看四边。
设计师在进行网页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将重要的信息安排在注视点高的区域,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会根据视觉流程合理安排图片的适度位置。我们在浏览图片的时候会首先通过网络下载,也就是说,网页中的图片受宽带的限制,在进行网页设计时设计者会尽可能地减少图形文件量,不过文件量越低,图片的分辨率就越低,受众的体验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者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佳的图形文件量。
(三)色彩元素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色彩的匹配会直接影响网站的整体风格。色彩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以文字和图形为基础,主要通过视觉冲击作用于观众的心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不同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暗示,比如黑色是沉稳、黄色是温暖、红色是官方,等等。除此之外,色彩的饱和度、明度及色调也会影响网页的视觉效果。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网页设计师在运用色彩元素的时候,必须保证其符合国际色彩标准,因为互联网是建立在同一平台上的,尽量使用网页安全的颜色,禁止无节制地使用大量颜色。再者,设计师还需要从网页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色调和辅助色进行调整,保证整体的美观度和舒适感,同时符合网页内容的主题。
二、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问题
(一)网页版式设计应用上的问题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一些企业在网站设计上,过于追求商业价值,这就使得网页板式设计在应用平面视觉元素上缺乏艺术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在做网页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师不断丰富页面内容,进一步导致简单罗列网页版块的现象出现,影响网站信息质量,还会给人一种信息冗杂的感觉。
(二)文字视觉元素应用上的问题
从客观角度来看,中国的字体结构比较复杂,在中国的网站设计中对中文字体格式的发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网站在设计过程中会追求文字的视觉效果,如现有的单词下划线的链接,这不是大问题,但是设计师往往忽略字体间距,进一步使页面发生拥堵,很容易引起客人的反感。此外,国内一些网站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对页面整洁和模块区域的考虑,出现加大字体等错误的文字用法。
(三)网页图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网页平面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图像大小问题,一些设计师在文本格式的应用程序中,没有更大的图片,导致整个页面的效果缺乏细节、丰满,或只是没有更大的图片,进一步紊乱,难以突出关键信息。另一方面,图像的位置、面积、数量和分辨率将直接影响观众的视觉感知或信息的缺乏。因此,布局设计不当容易導致视觉信息的错误引导。
(四)网页色彩布置上存在的问题
在网页设计中,常常会出现色彩布置的问题,比如整体色彩不协调、内在美感不明显,等等。除此之外,还存在色彩的视觉效果冲击干扰人们浏览页面的情况,举个例子来说,当网页使用带有丰富色彩的图片作为背景的时候,就会对人们的视觉产生冲击,进一步引起他们的阅读疲劳。还有网站整体色彩和信息不搭配,比如庆祝新年的时候,有的网站仍然将蓝色、黑色等作为主题颜色,不符合内容信息所体现的情绪。
三、网页设计中的平面视觉元素应用要求
(一)网页版式设计方面
在网页设计中,网页板式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合理有效的排版,那么平面视觉元素应用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传递的信息再有质量也难以得到浏览者的深入了解。因此,那些过于追求网页商业价值的企业,必须更新观念,重视网页的美观性和各方面元素的合理配置,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首先,设计者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出方便读者浏览的版面,还要考虑网页信息的重点,并将其放在合理位置,这样不仅能够给读者好的视觉感受,还能有效传递信息。
(二)文字视觉元素应用方面
在网页设计中,文字元素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向浏览者传递网站信息的主要载体,其地位是难以被其他因素所取代的,比如图片和视频。因此,文本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网站的视觉效果。在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可以从实际需求出发,将表达内心的情感作为根本目的,进行适当的人性化设计,鉴于目前Web客户机种类较多,汉字字体的局限性、设计和开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或使用默认字体,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和读者浏览效率。
(三)网页图形图像应用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从图片中获取想要的信息,在网页设计中,图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经典的图形图像设计,不仅仅是视觉效果的准确和丰富,而且是网站主题内容的表现。设计者需要在保证页面效果的同时,还要让浏览更方便地阅读。比如在分辨率问题上,设计者可以将那些没有特殊要求的图片定位在多常用的分辨率层面上,以此解决终端显示器分辨率带来的局限性问题。
(四)色彩视觉元素应用方面
在平面视觉元素中,对浏览者视觉影响最大的是色彩元素。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优秀的网站会在网页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符号,以此给浏览者和谐宽松的视觉效果,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进行网页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重视色彩的搭配,提高装修的价值程度,依据整体和谐的原则运用色彩。
比如在网页的局部对比方面,设计师可以采用一些暖色和冷色,这样能够有效强化其记忆效果。同时,在主色和辅助色的选择上,设计者需要从网页的内容信息出发,搭配与其体现的情绪相符合的色彩。
四、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新的发展方向
从理论上来说,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其实相当于对传统平面设计的延伸。二者设计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即传递信息和审美。同时,网页设计和传统设计的视觉构成元素也是一样的,无外乎图形、文字及色彩这三种。从平面设计的范畴看,网页设计的不同在于它打破了传统二维静态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动态信息的传递,增强了与人们之间的交互性,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网页设计成了一个崭新的且前景广阔的设计领域。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网页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对于人们来说,视觉元素的动态表达和交互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浏览兴趣。另外,若从未来发展方向看,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将朝以下两方面发展:
(一)交互元素
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页方面的技术不断发展,由于平面设计中视觉元素逐渐由原本的二维空间变成多维空间的转变,为了适应网页这一新媒体的逐渐发展,交互元素应运而生。就现阶段来看,交互技术呈现出良好且迅速的发展趋势,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网页交互设计的互动性,也会丰富网页互动的形式与内容,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浏览兴趣。可以说,这是网页交互动画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在形式上,有更多的互动种类,比如以声音和视觉控制的互动形式的,等等,具体来说就是网页设计在运用平面视觉元素的过程中,将会采用多种形式让浏览者和计算机交互,并且保证浏览方式的个性化,以此满足不同群体的浏览需求,进一步为人机交互带来更大的便利。此外,在内容上,网页设计将朝着更丰富、更有个性的方向发展,通过运用平面视觉元素,让交互的内容涉及网络的方方面面,促进人们和虚拟世界自然互动,给人们带来轻松、个性的娱乐感受。
(二)动态因素
在网页设计中,动画、视频属于最活跃且最生动的因素,它能够将网页的信息直观传递给人们,增加对人们的视觉冲击,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除此之外,动画及视频元素的运用还能够有效丰富网页信息内容,带给人们视听享受。如今,各種媒体媒介层出不穷,对动画元素的应用越来越成熟,从心理上来说,动画元素适应人们的感官体验,且极具亲和力,属于对受众视觉和心理上的一种调剂,能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愉悦感,赋予浏览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总而言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页交互元素、动态元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要求网页设计在未来发展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即除了传统三个平面视觉元素之外,加强对交互元素和动态的元素的成熟运用,进一步增加浏览者的感官体验,有效传递网页信息。
参考文献:
[1]董海斌.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
[2]王聪.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5(16):212.
[3]张立志.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与探索[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05)::67,70.
[4]张蕾.浅谈平面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21):256-258.
[5]刘利华.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运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元素符号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中国元素再设计是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形态进行再次设计改造,改变传统元素造型在使用中的局限性,增强现代设计感,使中国传统元素不仅保留固有的象征内涵,而且通过对传统图形进行重构再设计,赋予传统元素现代意义,符合现代社会需求功能,从而更好地传递信息。
(一)图形的内涵。
中国传统图形的内在涵义非常丰富,巧妙地运用能够很好地表达出现代的设计理念。例如,百鸟朝凤的图形纹样可以表达民族团结万众一心;传统梅花图案,可以表达品格高尚“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美好寓意,因此表达春天将至或励志类平面设计可以选择梅花图形;中国传统纹样几何阴阳图形简洁鲜明,可以表达哲学思想文化招贴,如对立统一,辩证和谐,容易表达主题。例如,可口可乐的一则广告是以可口可乐瓶的外形为基本形,内部采用中国传统的剪纸纹样组合而成,其中包含了梅花、喜鹊、鱼、荷花、莲蓬和福字等传统吉祥纹样,体现了“喜上眉梢”“连年有余”等美好寓意,从而体现出可口可乐之“可喜可贺”的主题内涵。
(二)形与形的联想。
以奥运为主题的招贴设计《新时尚》,以中国传统的发髻编成的奥运五环结,染成红、绿、青、黄、蓝五种颜色,配上中式的含有龙纹图案的旗袍领的背影,将传统纹样的魅力显示于形意美,设计者把中国式发髻的形与奥运五环的形进行了思维联想,表达出齐心协力办奥运的精神,同时也留下深刻印象。
(三)传统图形的重构。
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图形进行设计应该借鉴代表性强的图形元素,或者对传统元素进行重构使之符合现代设计的要求,切忌照搬照抄。因此在设计时要准确寻找出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所表达的主题概念的契合点,例如,招贴作品《舌尖上的中国之牛肉面兰州印象》运用中国传统的剪纸纹样与中式餐饮元素中的碗、筷子、面条的巧妙组合,色彩运用传统的中国红,体现出浓烈的中国风。
二、中国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再设计运用。
(一)图形的再设计运用。
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使用已久,图形的再设计是在传统图形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更深入的设计创作,转换为具有现代感的符号形式,更加有效的传递信息。通过对图形的理解转化为意义的升华,以此种形式进行沟通与交流,传递真正的信息含义。因此传统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可以增强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例如,“丽豪家纺”的标志是以如意图形和云纹图案为基本元素进行再设计而成的。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图形,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汉族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亲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这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情感寄托。
“丽豪家纺”的标志设计将月亮与如意进行组合设计,使设计中融入生活情感色彩,表达了深刻的内涵。弯弯的月亮融入人的五官表情,好似是一个安睡的天使,体现出家纺的企业性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舒适体现出家纺的性能;如意的尾部设计在月亮周围呈环绕状向上延伸,仿佛是月亮穿越云层的柔软飘逸的感觉,体现出丽豪家纺的柔软舒适性,同时强调出公司与员工合作沟通、交流融合的关系,赋予公司团结一直积极向上的意义。图案经过了形象地再设计创造,以简洁的图形表达了深刻的涵义使公司标志适应长久的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观的成功结合。
(二)文字的再设计运用。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传达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文字的再设计可以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文字的排列组合形式可以直接影响到平面设计作品的版面审美效果。例如,“丽豪家纺”的文字设计是在基本字体的基础上笔画之中巧妙地融入中国传统的回纹图案形式,文字间视觉效果统一且具有文化内涵;篆刻的印章字样,增强了企业的文化底蕴和企业的诚信经营理念。竖向排列“NANTONGLIHAOJIAFANG”与篆刻的印章“丽豪”的排列组合关系既体现出古典韵味,又体现了现代的时尚感。
(三)色彩的再设计运用。
色彩是构成平面设计的要素之一,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丽豪家纺”的图形设计主要运用了红、黄、蓝三种颜色。印章的大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生命。自古以来,每逢新年、结婚等喜庆的日子,张灯结彩,服装、用具等都用大红的颜色装饰,表达了人们对节日的祝贺和内心的喜悦。黄色的波长适中,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给人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和活力的色彩印象。在中国古代崇尚黄色,黄色常常被看作君权的象征。从宋朝以后,明黄色是皇帝专用颜色,如“以黄为贵”。黄色是黄金的颜色,因此也有财富的含义。赋予月亮图形黄色既与月亮自然界中的颜色接近,又体现出产品的高贵品质,以及经营企业的财富象征。
蓝色的背景象征着永恒、纯净,它是最冷的色彩,表现出美丽、冷静理智。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用于商品或企业形象,如水和天空,给人舒服的感觉。该标志的组合犹如蓝色的夜空悬挂一弯新月的感觉,月亮的黄色作为暗蓝色调的天空的伴色非常好,起到点亮背景的设计作用,黄色和蓝色搭配是一组醒目的对比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也是一种时尚流行的组合。该标志通过简洁的月亮安睡的容颜和如意的云纹状图形恰倒好处地体现出家纺床上用品的柔软舒适性,搭配蓝色的背景仿佛宁静的夜晚,将传统的图形、色彩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是古典与时尚结合的代表,同时又体现出崇尚自然舒适的追求,更好地传达出家纺产品的高贵、环保、舒适的特性和企业以人为本的经营宗旨。
三、结语。
元素符号教学设计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