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第1篇

1 教师人格、英语教师人格与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人格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和要求, 也是教师人格的基本要素和精华。[1]教师人格是教师魅力的核心,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还是信息鉴别者、思想引导者和道德师范者。教师的本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职责是“授业, 传道, 解惑”。

英语教师人格, 是指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职业活动的主体,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言、行、情、态等所表现出的人的品味和格调, 是英语教师做人执教的根本之格。英语教师除了具有先天的本族语文化背景外, 还受到非母语语言的熏陶, 这种独特性就表现在知识结构的特殊性、文化意识的跨越性和人格的相融性方面。

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的人格, 即英语教师作为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职业活动的主体, 在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明的思想观念、优雅的情感情调、合理的智能结构、良好的道德行为、慈爱的气质形象。它是在艺术类专业教学中体现英语教师思想、意志、情感、爱心、知识、语言、举止、形象等个人风格的良好综合。

2 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人格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需要培养英语素质高的人才。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一定要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走出去, 将一个发展、开放、友好的中国形象展示给世界。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艺术传统和丰富文化艺术资源的大国, 中国文化艺术应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位置。中国文化艺术要走向世界, 国际上要有中国文化艺术品牌。所以, 文化艺术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英语能力, 才能适应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为此, 我们要增强全球化意识, 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多方面机遇, 大力培养具有英语素质高的艺术类专业人才, 大力推进中国文化艺术对外合作与交流, 让世界各国人民近距离地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神奇魅力。[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过程中, 一切都应当建立在教师的人格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教师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的过程。教师高尚的人格对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格是金”。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英语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的人格魅力正是其自身素质的重要体现, 提高教师人格魅力对于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提高英语教师人格魅力, 有助于激发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深爱的教育事业, 深厚的专业知识, 不断更新的教学观念, 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超的教学水平, 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发自内心对学生深深的热爱, 这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一种和谐、默契、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从而树立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持续不断地提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提高英语教师人格魅力, 有助于形成艺术类学生的高尚人格。英语教师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与熏陶, 从而产生对学生强烈而持久的知识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启迪力, 形成对艺术类学生正确的人格导向, 有利于艺术类学生艺术品德的提高和思想境界的升华。

提高英语教师人格魅力, 有助于改进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素质。教师人格是构成教师素质的内在本质的精神力量, 是“德”、“识”、“才”、“学”四者的有机结合。学如弓弩, 才如箭镞, 识以领之, 方能中标。教师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正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解决艺术类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相对不足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是改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被动困难局面的重要途径。

3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学英语的困境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优势潜力

与英语专业、理工专业、文科专业教学相比, 目前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属于提前特别招生专业, 这就使得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与其他专业英语教学相比, 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主要表现在任何教师都要勤奋敬业,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始终坚持教书育人。而差异性则在于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特别需要教师要有更多的人格魅力、更多的人文关怀、更鲜明的教学风格, 教师情感和爱心的投入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能影响学生的成长。

长期以来, 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着诸多困难, 主要是艺术类学生在中学阶段就淡化文化课学习, 偏重发展艺术特长;大学入学英语成绩起点低, 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差, 理性发展不足;不易于静心看书阅读, 不喜欢文字写作;特别是艺术类学生看重艺术创作、轻视英语学习非常普遍, 他们高度集中于发展自己一技之长, 偏科现象非常严重。还有, 某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很不协调, 把英语教学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英语教学在整个学校教学计划中似乎很卑微, 英语作为必修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3]

但是, 提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质量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潜力, 主要是艺术类大学生都比较聪明, 智商高, 具有一技之长, 追求个性发展, 重视情感, 喜欢交际, 追求新奇, 活泼好动, 个人表现欲强, 模仿能力强, 善于形象思维, 思想反应敏捷, 能说能讲, 具有很强的语言可塑性, 他们更喜欢在一个新奇的或者浪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艺术类学生的这些特点, 结合学生的特长,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进而促进他们运用积极的情感策略, 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持久力。

4 提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人格魅力的有效途径

4.1 真情、真心、真诚奉献英语教学工作

英语教师要切实承担起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以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 严谨的治学态度, 踏实的敬业精神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作为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师, 更应该增强责任感, 勤奋敬业, 爱教爱生, 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面对艺术类专业普遍比较薄弱的英语教学状况, 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对那些学习困难生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除了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还要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允许张扬个性, 与学生坦诚相见, 将真诚融化到学生的内心, 潜移默化地转化成一种奋进的教育力量, 鼓励和鞭策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对待学生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树之以形, 导之以行”, 教师要用强烈的责任感对待教书育人, 用真诚的感情沟通学生心灵, 用广博的知识启迪学生思想, 用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素养。[4]

4.2 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发掘学生优点

教师关爱学生, 应包括了解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信任学生, 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人格, 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体现人文关怀, 不能有贫富歧视、等级歧视、地域歧视和性别歧视, 始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作为英语教师, 首先应了解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和性格特点, 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消除学生对英语的畏惧心理。其次要善于发现并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 使其获得愉快的体验, 进而激发起学习兴趣。艺术类的学生整体英语水平比较差, 学习自信心不足,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赏识教育, 给予他们足够的人文关怀,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 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 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胜任感, 帮助他们走出英语学习的低谷。

4.3 努力提高英语教师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征, 要求艺术类专业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 必须掌握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同时, 英语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也就是说, 英语教师一定要懂得一些艺术, 尽可能成为艺术的内行。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英语教学同艺术类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相结合,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 英语教师应加强完善知识结构, 掌握一定的创意、摄影、表演、朗诵、绘画、唱歌、诗歌及艺术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 教师才有条件恰当地运用艺术化教学手段, 融合艺术感染于英语教学之中, 使其焕发出无穷的魅力, 从而增强英语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4 在设计室、绘画室、排练场等艺术现场融合英语快乐教学

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不同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英语教学, 它本身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 特别是摄影、戏剧、表演、动漫、广告、器乐等专业, 学生对能够结合艺术专业内容的英语学习欲望强烈, 渴望把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有效结合。因此, 教师应按照寓学于专业的原则, 在设计室、排练场、绘画室等艺术现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实现英语课堂向艺术专业体验延伸, 让学生置身于艺术英语单词、艺术英语口语、艺术英语幽默的浓厚英语氛围之中, 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知识, 充分体验专业英语带来的实效感和快乐感, 努力做到英语兴趣贯穿在课堂, 延伸到课外, 使其好奇心、好动性、好胜心得以表现, 让他们在品尝和感受英语乐趣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英语学习水平。

4.5 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景模拟英语训练教学

根据艺术类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多、喜欢说唱、表现欲强、张扬个性的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若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景模拟训练教学, 则可以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古板现象, 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 让他们发现英语语言之美和学习英语语言之乐。教师通过创造生动的语言情景, 使学生获得对语言材料生动深刻的印象, 形成牢固的记忆, 从而加快理解和准确表达思想。在英语听说训练方面, 教师就可以依据教材内容, 适当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如听音乐、看影片、编对话、编故事等, 使学生置身于快乐的英语生活情景中, 这样既培养了兴趣, 又锻炼了能力;既有吸引力, 也有感染力。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表演一些英语小品小剧、开展英语专题辩论比赛、英语幽默对话比赛、模拟奥运会、模拟联合国等形式的活动, 寓教于乐, 把学习英语从一种负担变成乐趣。

4.6 精心制作具有艺术内容特色的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英语电子课件

现代大学生都喜欢老师用电子课件教学, 艺术类大学生不但喜欢而且对老师课件制作的质量要求很高, 因为他们很多人的专业就是学影视摄影或绘画艺术的。所以,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的形象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调动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结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征, 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校园网等现代信息手段, 搜集艺术名人、艺术名著、艺术名片、艺术名品、艺术名曲, 进行“五名英语教育”。选择那些贴近艺术、贴近时代、贴近青年、具有艺术特色的典型材料, 用英语制作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电子教学课件, 用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艺术大师的魅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接受艺术专业熏陶的同时, 又获取了大量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英语信息资料, 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得到实效性的训练, 从而产生学艺术与学英语互动双赢的良好教学效果。

摘要:提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艺术人才, 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由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所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和英语教学的质量。针对艺术类英语教学的特殊性, 指出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应通过完善人格素质, 加强自身艺术修养, 创新具有艺术特色的英语教学形式来提升自身人格魅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 周俊秋.谈教师的人格魅力[J].山西教育, 2005 (4) :33~34.

[2] 曾志东.当前高校艺术类学生的道德困惑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7 (1) :4~10.

[3] 董焕玲.艺术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音乐, 2005 (2) :147~149.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第2篇

1 教师如何问

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环境中的首要部分,创造好的英语环境首先要从课堂做起。旧的课堂环境,少有表达自我的机会,学生没听懂或有疑问,往往没有机会表达,而且老师的“满堂灌”也不注意学生的反应,久而久之,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气氛就形成了。实践证明,这种静态的没有交流的学习氛围,是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所以, 作为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提问就能扭转着这种情形。有效的英语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较多地参与课堂活动, 增进师生间的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1.1 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广泛性

课堂学习是学生集体的活动,面向全体是指老师提出问题后目光要扫视全体学生,使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益,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时间、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对于整堂课的教学而言,教师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锻炼能力、施展才干的机会。课堂提问时,我总是从大多数学生实际出发,所提的问题能让大多数学生有机会得到练习。这使我在平时的课堂提问中注意提问的密度。在平时的教学中, 许多老师为了提问能快速进行,常常把提问集中在少数优秀的学生身上,把中、差学生变成“被遗忘的角落”,这样经常使许多中、差学生在课上只是被动地听,缺少了外语实践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对学习外语不感兴趣眼睛常常朝窗外看,甚至上课打瞌睡。为此,我们要随时注意广泛性,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 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的风气, 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还能使学生时时处于积极的被问状态, 从而可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防止两极分化。

1.2 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灵活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特别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要有灵活性,不能一成不变。作为一名教师,能及时调整提问的对象,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我们教师通过课前备课,选定了某个对象,但是教师的主观判断往往也会有误差的,因为学生的个体情况总是在千变万化的,特别是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教师判断失误,即原来认为某个对象回答的问题,却问而不答,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察言观色”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的对象, 而不能因为该学生回答不出你所提出的问题而言词粗暴、横眉。

1.3 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激发性、鼓励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这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每次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褒扬。对有创见者更应该大加鼓励;对回答困难者要及时启发诱导,给予提示帮助;对回答片面乃至错误者,也要给予补充,具体指出其错误所在。切忌冷嘲热讽、恶语伤人。决不能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手段,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的评价用语不能一般化、公式化,要把对学生活动的真实感受传达给学生, 使评价用语形成一个等级系列,老师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同表现,选用不同等级的真实的评价用语,使老师的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真实交流的一部分。如“Really e x c e l l e n t!”“E x c e l l e n t”, “P e r f e c t”, “Wonderful”, “Very good”, “Good”, “Well done”, “Need improvement”, “Not too bad”等。教师的课堂提问中要十分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问答过程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指责、少批评、甚至不批评,要努力使英语学生获得成就感,获得学习英语成功的体验。要通过自己的表情,语言,身态等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学生答不出或出错时老师说一句“It doesn’t matter.Think it over.”或“If you are more careful, 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的紧张情绪,使其怀着良好的心态继续听讲, 参与实践,从而取得进步。

1.4 提问时, 要注意提问的趣味性

提问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考答案时有趣而愉快, 在愉快中接受教学。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巧妙的艺术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 教师问什么

教师的课堂提问可以分为低认知水平问题和高认知水平问题, 或展示性提问和咨询性提问。展示性提问是指教师已知答案的提问, 多半是学生在课本中能找到现成答案的提问, 很少在日常交际中使用, 而且师生之间缺乏信息沟通, 思维水平也较低。教师通常利用展示性问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就课文中的字词句或者是某个重要的细节向学生发问。咨询性提问是指教师尚不知道答案, 学生也要经过寻找、思考后才能知道答案的提问。由于从教师那里得不到现成的答案, 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以自己有限的英语语言能力通过合作与交流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这两种提问各具特点,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 为了保证课堂上学生较高的参与率,教师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应适时调整提问方式,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成功地驾驭课堂,实现课堂互动效果的最优化。

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技巧,课上看似随机应变, 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它要求教师既备教材、教法, 又要备学生, 是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 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结果。总之,教师的提问方式影响着学习者的参与, 同时也影响课堂互动的产生。纵观大量的教学实践, 我们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对启迪学生思维, 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课堂教学仍然是大学、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成功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课堂提问是增加课堂双边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并且课堂提问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双边教学活动,艺术

参考文献

[1] 许峰.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调查与分析[J].国外外语教学, 2003 (3) :30~33.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第3篇

为了保持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中学英语教学普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应在如何导入上下功夫, 想办法用巧妙的课堂导入转移学生的兴奋点, 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流畅的学习状态, 从而达到乐于探索、勤于思考的乐学境界。

实践证明, 好的导入能在几分钟之内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抓好导入新课这一环节, 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呢?

在教学中, 要针对不同题材的语言材料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有时开门见山, 切中要害;有时顺藤摸瓜, 演绎推理;有时设置情景, 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下面针对新课改对高中英语的要求, 谈谈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方法。

1 悬念导入法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 而不是强迫、代替, 设置疑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教SEFC Book 1A Unit 2, 在读课文前, 先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一幅插图, 告诉学生:Joe is an American who has come to Britain for the first time.At Nancy’s, he told Nancy that he wanted to use her bathroom.She agreed and gave him a clean towel.Joe was very puzzled.And he couldn’t find what he was going to find.Can you guess why Joe was puzzled and what he couldn’t find in the bathroom?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急于所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之后可以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 也可以带着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弄清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bathroom的不同含义, 由此顺理成章地导入课文。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悬念导入从“疑”入手, 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 激起学生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需要, 能为提高教学效果创造条件。

2 辩论导入法

现代外语教育家张士一先生曾指出:“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汲取语言, 因为语言是人对于环境的一种反应 (转引自闫文国, 2002) ”。所以用辩论法来导入新课, 让学生身临其境, 身兼其职来展示他们的才华, 既激发兴趣, 又提高能力。如在学完Unit16后, 下节课前五分钟就可以进行一次辩论 (debating) 大赛。辩论赛以打擂台形式进行, 每组都有两次机会攻擂台, 每次擂主都要经受两组攻擂;下一节课的擂主由守擂成功组或攻擂成功组担任;守擂时间最长组为胜者 (除第一次守擂) ;第一节课的擂主通过抽签产生;每次辩题事前公布, 以便学生准备。小组分组活动时, 可分配任务, 各自收集资料, 交流、整理、排练、确定主辩手, 第一、二、三副辩手。班级以打擂台的形式进行活动。

举行辩论会, 以辩论形式导入新课,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强化学生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运用的能力, 又可以提高学生在激烈、紧张的环境中, 灵活使用语言的能力。

3 故事导入法

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 先叙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生活实例或故事 (例如科学发现时的典故、轶事、寓言、笑话等) , 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 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兴趣的一种导课方式。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尤其当他们听懂了老师用英语讲的故事时, 更加乐不可支。讲故事时用他们以前学过的词语,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加上挂图及老师的表演来导入新课, 学生的兴趣必然浓厚, 听课时思想必然集中。

例如在上Unit 17生词课时, 可用一些笑话导入。如引用Happy English中的两则笑话:

(1) “I can’t bear a fool like you.”The lawyer said to the farmer.

“Your mother could.”Said the farmer.

(2) “Waiter, what’s wrong with the eggs?”

“It’s nothing of my business.I only lay the tables.”

学生在笑声中了解了bear用作“忍受”和“生育”的不同含义及lie, lay及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不同表达。运用故事导入,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抽象或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使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但故事内容必须紧扣教材内容, 宜短不宜长, 能说明问题即可。及时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适时转入新知识的教学环节。

4 音乐导入法

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减轻压力, 放松紧张的心情, 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实践证明: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而用音乐导入新课正是一种创设良好的轻松愉快环境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高中生年龄特征, 他们大多都喜欢唱歌、追星、听音乐, 在播放音乐中自然引发他们的兴趣, 因此, 也很容易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显得relax。学生在消除紧张心理的同时得到鼓励, 自信心也随之提高, 他们也就能大胆地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了。在设计导入时, 可选择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歌曲作为开场, 如教SEFC Unit 8时, 三分钟铃声一响便在教室里放the Olympic theme song“Hand in Hand”, 同时在投影上显示歌词。当教室里出现那优美、铿锵的旋律时, 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场, 真切感受到在赛场拚搏的健儿们奋力拿金牌、为国争光的情景;眼前出现授予金牌时, 目视中国国旗升起, 每个人流下激动得泪水的情景;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时, 全国人民激动、欢呼的情景, 此时, 顺利导入课题“The Olympic Games”。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同学们陶醉于Olympic Games, 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也领悟到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又如在教Unit 11 The Sounds of the world时, 老师先出示一些著名歌星如刘德华、周杰伦、宋祖英、周华健、田震等的图片, 引导学生激动地谈起自己喜欢的歌曲及歌星的名字, 然后播放出事先搜集好的音乐如《梁祝》、《大花轿》、《二泉映月》、《双节棍》、《龙泉》等让学生欣赏, 同时问学生:

Can you tell me the names of the musicand what kinds of music they are?How many kinds of music are there in the world and what they are?

当学生答出Popular Music, Classic Music, Rock, Jazz时, 老师可以帮学生列出更多的音乐种类如:Blues, hip-hop and rap, symphony等, 然后再播放“Rolling stones”, “Country Road”, “The cup of life”等让学生欣赏, 从而引入本课话题“The sounds of the w o r l d”。

运用歌曲导入, 所选的歌曲必须与教材有密切的关系, 同时歌曲本身必须健康有益, 能激发情感, 引起学生的共鸣, 不能纯粹地迎合学生趣味, 这样才能达到授课目的。

5 表演导入法

学生简单的动作表演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 活跃课堂气氛, 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为学习课文作好开路先锋。如在教SEFC Unit 21时, 我给一个学生一些小卡片, 上面写着一些单词和词组:smile, sigh, yawn, happy, sad, angry, tired, confused, shake your fist, scratch your head等, 他在讲台上按照卡片上的单词作简单的动作表演, 其余学生根据他的动作猜出这个单词并要说出该形体语言的含义。如:Shaking your fist is a sign of anger.Scratching your head is a sign of being confused等。然后再叫出几个学生上台, 用各种gestures or facial expressions表演, 请全班同学猜测the meaning of them.如有的同学用手捂着胃部, 大家立刻猜出:He has a stomach-ache.也有的同学做出“thumbs down”, “fingers crossed”等手势, 当老师解释这些手势语的意思时, 同时也介绍了西方文化, 引出本课的话题body language。这样导入课文, 生动形象, 一定会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新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 各种导入方法是灵活机动的, 是相互渗透的, 但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导入新课都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在备课时, 既要备教材, 又要备学生, 结合上课时的各种突发事件, 灵活运用各种导入方法。教师在设计每节新课的导入方法时, 可根据课文中每个单元的话题和课文内容结合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即可用一种导入法, 也可把多种导入法结合在一起。恰当、精彩的导入, 就像一幅导游图, 能帮助学生耗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 收到最佳的效果 (何朝柱, 2002) 。因此, 教师上课时不能为导入而导入, 而应把它看作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创造性活动, 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愉快体验。这样, 在学习新课伊始, 就能保持高昂的情绪, 为整个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开端 (陈莉苹, 1997) 。

目前,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推行, 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学科综合了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及理科学科等的广泛知识, 包罗万象, 教学内容及形式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 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吸新,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建立新的教学方式, 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 精心设计每一节新课的导入, 使英语教学声情并茂, 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入艺术来导入新课, 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中学英语教学普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应探索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用巧妙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本文试图通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艺术的教学方法尝试, 以达到上述目的。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第4篇

众所周知, 艺术生不同于文化班的学生, 一般而言他们的文化课功底差, 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而且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专业课的训练上, 对文化课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少, 对文化课学习没有太大的耐心和兴趣。艺术类考生在一开始往往认为:只要省统考先有个较好的专业成绩及校考时取得较好的名次, 自己就能选择一个好的学校。由此造成其在在专业过关之前, 根本认识不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 而一旦专业过关要想在短时间内突破文化课取得好成绩却非常难。其实, 文化课中其它的科目经过努力都会有所提高, 但英语要想在短时间提高却很难, 所以英语也就成了艺术生考取理想大学的“拦路虎”。通过对09艺体班学生入学问卷调查, 中考英语及格者2人, 约占全班人数的10%, 最高分66分 (总分150分) , 最低分12分。在教学中发现, 即使进校时英语成绩及格的学生, 其运用英语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也都很差, 具体表现在听不懂教师用英语讲课, 生词读不准, 简单的句子不能翻译, 甚至有的连26个字母也写不下来。在“你对英语教学有什么要求和你学英语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的问卷题中, 有80%以上的学生回答词汇量少, 听力差, 要求老师讲慢点、讲细点。有的学生甚至要求停上英语课, 腾出时间让她们去排练节目。因此课堂上大多是老师在唱独角戏, 学生爱听不听。一些学生甚至打瞌睡或玩手机。久而久之, 教师讲课觉得索然无味, 积极性受挫。在课堂上, 看着学生漠然的表情, 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痛心, 什么叫无助。很多教师和笔者同感:“该讲的都讲了, 很精彩很到位, 可是学生的成绩还是没有变化。”因此, 凡是接到艺体班的老师, 对于他们的文化课教育都会非常的头痛。

2 采取的对策

2.1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师应把树立学生信心贯穿教学始终, 多鼓励, 少批评, 以欣赏的眼光看他们, 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他们树立好能学好英语的信心, 变害怕英语为喜欢英语, 变不得已学英语为主动学英语。另外有必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弱点, 鼓励她们“敢问”“多问”树立好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切忌动辄说英语难教, 你们基础差等去刺激学生。

2.2 夯实基础

2.2.1 单词教学

(1)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困扰艺术生英语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单词不过关。有的艺术生盲目孤立的去死记单词。十遍、二十遍地去写、去背, 但效果并不好。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文去记单词、短语和句型, 并通过阅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在记忆的基础上应用。 (2) 归纳总结, 举一反三。英语单词的拼写是有规律的。复习中总结归纳这些规律、规则, 就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英语单词中有许多前缀和后缀, 它们与一些词根搭配, 构成了与词根意思相关的另一个词。

2.2.2 语法教学

语法项目分散在初、高中各册课本中, 需要加以整理, 分类分块,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重点是时态和语态, 非谓语、复合句的基础知识。

2.2.3 课文教学

课文集语音、词汇和语法于一体, 是英语知识的综合体现, 课文教学要抓住共性, 做好体裁分类。重点句型和精彩段落要精读熟背。采用《导与练》来复习, 扎扎实实落实好与之配套的《导与练》学生卷上的双单元过关题, 全做、全批、全讲评, 练好了基本功, 掌握了基础知识, 提高应试能力。艺术生专业过关, 总分过关, 外加外语迈坎, 那是如虎添翼, 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2.3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其学习积极性内在动力的有效手段。英语教师应在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优化训练形式上狠下功夫, 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服务, 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努力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一要有效利用有声系统, 定时播放英语听力材料, 创设感受空间;二要举办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比如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会等, 还可以定期举办英语角和英语晚会。这些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用英语交流的环境氛围, 能大大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面对中职艺体班英语教学存在的教学现状, 如何实施有效的对策, 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作为英语教师, 应该树立积极乐观的职业态度,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 不断分析、探索, 精心组织教材, 备好课, 适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丰富教案, 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合理创设多种教学情景, 因时、因地、因人实施有目的性的教学,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同步, 持久激发学生内动力,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班是以各种艺术课程为专业, 以有艺术特长的学生为教学对象,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为教学目的的专业班级。根据艺术班学生自身的特点, 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 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 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对职专艺术班英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第5篇

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 而是应该学习多学科的知识, 并且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但是从当前的艺术高校英语教学来看, 还具有较强的功利性, 致力于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口语、听力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也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英语技能, 而未能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浪潮下, 这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探究基于通识教育的英语课程优化设置策略, 就显得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通识教育对艺术高校英语课程设置带来的影响

(一) 教学目标的变化

以往的艺术高校英语教学中, 教学目标仅局限于英语学科本身, 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为主。但是在通识教育下, 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要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外, 还要关注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和成长需要,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英美礼仪习俗、东西文化差异、欧洲艺术概况等内容, 让学生在提升英语综合水平的同时, 在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方面也能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 课时安排的变化

以往艺术高校的英语课时安排, 仅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程, 性质为必修。进入大三后, 将专业英语设定为选修。如果学生未报名专业英语选修课, 则几乎在剩余的校园学习时间内, 很少接触到系统性的英语学习。而基于通识教育的艺术高校英语课程, 在课时安排上更加灵活和科学。例如将英语教学内容与专业课进行结合, 定期组织英语演讲活动等, 让学生始终不忘英语学习, 逐步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评估模式的变化

以往高校英语的考评模式, 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 期末考试成绩几乎是决定学生一个学期以来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而学生的发挥有好有坏, 考评结果也存在较大误差。在通识教育背景下, 更加关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成长, 例如将学生课堂表现、英语活动参加情况等, 都纳入考评体系中, 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考评模式。

三、当前艺术高校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安排上缺乏综合性

综合性是通识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 即课程设置要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等不同领域的综合性知识的教育, 即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又帮助学生“贯通”多学科知识, 从而了解不同知识领域间的关系。大学英语的提高阶段课程主要开设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英语学习需求, 如果课程内容只局限于某一个领域, 那么就不能满足期望学习其他学科英语知识、自己专业相关英语知识的学生需求。课程设置缺乏综合性将会影响学生多学科英语知识的习得, 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

(二) 课程设置结构不太合理

合理的课程设置并不是简单的课程堆积, 不仅课程要有一定宽度的覆盖面, 而且还要求各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呈现一定比例, 按照知识领域的合理配置来规划课程设置才是成功的关键。当前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设置集中于语言知识领域和中外文化知识中的“外国文化”子领域, 其他学科领域的课程设置相对处于弱势。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只靠学习语言知识和目的语文化, 还需要有宽厚的知识背景并能掌握本土文化和多学科知识的英语表达。因此,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四、基于通识教育优化高校英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 突显艺术高校特色, 构建新的英语课程体系

艺术类高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在英语课堂设置上, 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区别。基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也要尽可能地突显艺术高校的特色, 为艺术生提供一种更加实用的英语课程体系。简单来说:对于大学一、二年级, 按照普通高校英语课程设置, 进行大学英语基础课程教学, 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内容没有区别。从大学三年级开始, 要在英语课程设置、英语教学内容上, 体现出艺术高校的特色, 例如要增加英美名著赏析、中西方礼仪文化与习俗等课程。在课时安排上, 要保证每周至少有2课时的英语专业课。

(二) 重视高校英语隐形课程的建设

隐形课程又称为第二课程, 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学习活动。结合艺术类高校的特点, 具有可操作性的隐形课程包括:

1. 聘请外教或其他权威学者来校开展英语讲座。

英语讲座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名人”, 对高校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另外, 这些外教或艺术学者, 在某个领域有很深的造诣, 除了通过讲座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对学生英语学习有帮助外, 还能够向学生传播一些新颖的思想, 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有帮助。

2. 组织开展多样化的英语活动。

例如英语歌唱比赛、英语话剧表演等, 这些别开生面的英语活动, 丰富了艺术高校学生的课余生活, 增强了英语文化素质, 在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提高了个人的英语水平。

(三) 积极推进网络课堂教学

在互联网时代, 网络课堂为通识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网络课堂教学打破了空间甚至是时间的限制, 让通识教育的普及推广成了可能。为了更好地支持网络教学的高质量开展, 要求艺术高校做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工作, 例如在校内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可以将电子课件上传到该平台上, 既可以供其他教师借鉴, 也能够满足学生课后学习需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利用, 这也是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在网络课堂教学中, 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氛围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英文电影, 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口语能力, 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有效措施。

(四) 重视艺术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培训

艺术类高校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做好公共基础学科的教学工作, 而且还要负责艺术专业英语的讲解, 对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当前部分艺术高校专业英语数量匮乏的问题, 高校方面要加强对师资力量建设的重视:渠道之一是根据当前课程安排和教学需要,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为在职的英语教师提供充分的培训机会。这样一来, 就可以在不影响艺术高校英语课程开展的前提下, 让在职英语教师, 每年至少有一次专业培训机会。渠道之二是通过开展研讨会等形式, 让本校各个专业的英语教师, 有机会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进行充分交流;渠道之三是鼓励优秀青年教师出国留学, 进修深造。

(五) 实施配套的英语课程评估机制

在艺术类高校的英语教学中, 引进科学的评估机制, 从学生角度来说, 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水平;从教师角度来说, 对学生的评估结果, 是一种最直观、最有效的教学反馈, 教师能够动态掌握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 进而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强化教学, 达到弥补短板、整体提升的教学目的。因此,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 艺术高校英语教师也要尽快建立新的评估机制, 例如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测验都纳入期末综合考评中。这种多指标、多样化的考核模式, 也增强了英语教学灵活性。

五、结语

在艺术高校的各类课程中, 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课程、一种工具, 而且还是一种文化载体。因此,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 也要关注学生综合发展, 并对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在通识教育理念中, 高校英语教学不应当局限于英语这一门学科中, 还要涉及社会、人文、艺术等领域。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就需要对现行的英语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通过开辟第二课堂、推进网络教学和优化评估机制, 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综合成长创建良好氛围, 才能培养出通识教育中认为的“完人”。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综合学习的能力, 养成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即便是在没有教师督导的情况下, 也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学习, 从而更好的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形势。基于通识教育的艺术高校英语课程设置, 也要关注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除了英语学科要求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外, 还包括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这也与艺术类高校的育人目标有较高的契合度。本文首先概述了通识教育对艺术高校英语课程设置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随后针对现阶段英语课程安排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分别从构建新的课程体系、重视隐形课堂建设等方面, 就如何基于通识教育优化高校英语课程设置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通识教育,艺术高校,英语课程,隐形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金玲.英国艺术学科通识教育实施状况管窥以英国考文垂大学艺术人文学院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 (3) :105-108.

[2] 周芷羽, 司梦迪.关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模式探索基于对国内六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河南教育, 2018 (7) :105-107.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第6篇

下面是教学过程。

Talk About the Weather

(T stands for teacher.Ss stands for students)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Pointing out of the window)

Ss:It’s sunny.

T: (On the blackboard) Todaytomorrowgrammar:will

(老师通过上面的组图汉语描绘) :乌云慢慢散去, 空中洁净便是Clear up请学生猜测汉语, 学生一猜就中“晴朗”。我夸奖他们“聪明”, 学生眼神露出对知识的渴求, 聚精会神地听课。接着请学生回忆冬天气候:早晨雾蒙蒙, 下午雾散云消。请学生汉语翻译成英语:明天上午多云, 下午晴朗。

Ss:It will be cloudy in the morning and clear up in the afternoon tomorrow. (要求背诵此句)

S1:S2:S3:

T (On the blackboard) :

Forecast 30℃thirty degrees

℃中° (圈) 英语读作degreezero degree, one degree, two degrees

为了增加幽默, 用手在身体部位前划一圈教读。

Ss (Reciting) :A: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morrow?

B:The forecast says it will be cloudy in the morning and clear up in the afternoon.

A:I like this kind of weather.What’s the temperature?

B:It will climb up to 30 degrees centigrade.

T (on the blackboard) :What about

Ss (Reading) :A:What about summer in Chongqing?

B:That’s terrible.It’s terribly hot in July and August.There’s a heavy thunderstorm sometimes.

T (Asking) :When is the summer holiday?

Ss:It’s July and August.

T:Why do we have the summer holidays?

B:Because it’s terribly hot.

Ss Reading) :A:Which season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B:Spring.It’s warm and sunny in March, April and May, but it rains sometimes.

T (Asking) :Do you like sunny weather now?

Ss:NO.

T:Why?

Ss:It’s terribly hot.Today’s temperature is 37℃.

T:But after you have spent long cold winter, how do you feel it?

Ss:I like it.

T (汉语) :对待相同事物有不同态度, 此时趁机提到课前提水, 从学生角度有水喝, 欢天喜地迫不及待提水;而老师执行校规是禁止的。反问他们错没错?

Ss (异口同声) :We are wrong.Please forgive us.

这时下课铃响, 我们相互道了别。

反思:对提水事件处理包含以下几方面。

1) 注重教师教学态度对学生心理影响, 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 圆满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是最重要的。

教师的教学情绪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心理气氛, 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课前对学生表现怒发冲冠, 训斥学生, 这堂只好停上, 但我们课时每周2节, 时间紧迫教学任务重上课时间不能耽搁。并且全班60%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提水上, 即刻批评必然导致集体矛盾指向老师邪压正, 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今后教学。这时没有批评, 学生心理没有负担, 以轻松的心情学习, 获取知识, 得到成功感, 进而对英语产生兴趣, 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培养自己良好的心境, 善于克制, 带着乐观的态度走上讲台。

2)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接授老师所讲的知识是最重要的。

在整过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简单易接受的简笔画, 情景描绘贴近生活声音抑扬顿挫适当运用汉语 (职高学生英语基础差) , 学生性格开朗增加一些幽默。学生积极配合, 回答问题踊跃, 课前那种师生对立的情绪荡然无存。

3) 批评的“渗透”要自然和有针对性, 做到师生关系和谐。

行万事, 德为先。快要下课了, 学生违纪现象不能就此罢休, 乘他们情绪高兴时把问题摆出来。我恰好用这堂课学的单词warm (暖和的) 这个单词来批评学生。今天37℃烈日炎炎, 问:“你们喜欢warm吗?”“不。”又问:“经过漫长寒冷的冬天5℃, 你们渴求warm吗?”“当然”。“那么对你们课前提水怎样认识?”以相同的道理教育他们:“从你们的角度烈日下突然有水来理所当然先抢水, 你们是对的;然而对学校、老师来说严重违反课堂纪律。你们错没错?”“错, 请老师原谅。”这样巧妙自然地批评学生, 不能放任自流, 防微杜渐, 自然而然让他们接受行为规范的教育, 不觉生拉硬扯, 伤面子做到师生关系和谐好比种子土壤阳光雨露空气的关系, 种子只有在适合的土壤阳光雨露空中发芽开花结果, 达到寓德育于英语学科教学之中的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突发“提水事件”的处理, 巧妙把批评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于英语教学中来探讨批评学生的技巧——巧妙把教学内容和批评结合起来, 以理服人, 让学生不觉是批评。

关键词:克制,渗透

参考文献

[1] 王家骥.英语:第3册[M].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

艺术家的英语作文范文第1篇1 教师人格、英语教师人格与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师人格“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这是对教师职业特征的概括和要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