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知识点综合复习范文
圆知识点综合复习范文第1篇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中学 李萍
-、学习内容
有关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 。
2、进一步理解各种位置关系中,d与R、r数量关系。
3、训练探究能力、识图能力、推理判断能力。
4、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习重点
切线的判定,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r和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四、学习难点
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灵活应用。
五、学习活动概要
问题情景引入――基础知识重温――综合知识应用
六、学习过程
(一)、图片引入,生活中的圆。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问题引入: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怎样判定。
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与三种位置关系的联系。
2、练习反馈
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厘米,AD=4厘米。
(1) 以点A为圆心、4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
(2) 若以A点为圆心作圆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圆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知识回顾: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交点,三种位置关系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2、分组活动:全班分为三组,各代表相交、相切、相离。当出示的问题是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哪组代表的,那组的同学起立,看那组同学反应最快。
已知⊙O的半径是5,根据下列条件,判断⊙O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1)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4 (2)圆心O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是5 (3)圆心O到直线L 的距离是6 (4)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A的距离是4 (5)(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B的距离是5 (6)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C的距离是6
3、要点知识重温:圆的切线
出示图形,同学们重温切线的有关性质及判定。
4、知识应用
1)、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2)、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和CD相等,且AB与小圆相切于点E,求证:CD是圆的线。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列举反应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实例,以投篮为例。
2、知识回顾:
1)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2)两圆外切、内切时,圆心距d与半径R、r的位置关系。
3、抢答
1)两圆圆心距为4㎝,两圆半径分别是1㎝、3㎝,则两圆位置关系是---- 2)两圆外切,半径分别是1㎝、3㎝,则圆心距为――
3)两圆半径分别是1㎝、3㎝,圆心距是2㎝,则两圆位置关系是――
4)两圆相切,半径分别是3㎝、1㎝,则圆心距是――
5)两圆内切,圆心距为4㎝,一圆半径是5㎝,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4、活动与探究
已知图中各圆两两相切,⊙O的半径为2R,⊙O
1、⊙O2的半径都是R,求⊙O3的半径。
关 于 复 习 教 学 的 认 识 及 作 法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中学
李萍
新课改中考要求:知识考查“基础化”,题材选择“生活化”,能力要求“综合化”。中考命题范围是以《课标》要求确定的。我们对课标中的“探索并掌握”、“能”、“会”、“灵活运用”等要求的内容,要进行较为扎实的复习、抓落实,并围绕课本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变式。现在我就一节复习课谈一点认识及作法。
一、 问题情景引入
在复习课引入复习内容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材料入手,要求学生列举生活的实例,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景。《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 基础知识重温
在第一轮复习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的知识重温一遍,加深记忆,还要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其中的某位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回忆复习,对课本中的概念、性质等进行再理解、再识别、再重现。在复习过程中,适当地加入活动,调节课堂气氛,在宽松的环境下对知识要点进行理解。
三、 综合知识应用
在中考数学中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解题技巧。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思”和想,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带有普遍性的解题技巧。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复习课中,在基础知识得以理解的技术上,要有相应的巩固练习,活动探究。如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后,安排两个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基本的思路与方法,以便能正确的思考、解决。如果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遇到困难,不能正确解答时,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总之,要切实提高复习实效,要因地制宜地拟定好复习计划,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圆知识点综合复习范文第2篇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中学 李萍
-、学习内容
有关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
二、学习目标
1、了解点和圆、直线和圆、圆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 。
2、进一步理解各种位置关系中,d与R、r数量关系。
3、训练探究能力、识图能力、推理判断能力。
4、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三、学习重点
切线的判定,两圆外切、内切与两圆圆心距d、半径R、r和的数量关系的联系。
四、学习难点
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灵活应用。
五、学习活动概要
问题情景引入――基础知识重温――综合知识应用
六、学习过程
(一)、图片引入,生活中的圆。
(二)、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问题引入: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怎样判定。
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与三种位置关系的联系。
2、练习反馈
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AB=3厘米,AD=4厘米。
(1) 以点A为圆心、4厘米为半径作圆A,则点B、C、D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
(2) 若以A点为圆心作圆A,使B、C、D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有一点在圆外,则圆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知识回顾: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交点,三种位置关系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的数量关系间的联系。
2、分组活动:全班分为三组,各代表相交、相切、相离。当出示的问题是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哪组代表的,那组的同学起立,看那组同学反应最快。
已知⊙O的半径是5,根据下列条件,判断⊙O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1)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是4 (2)圆心O到直线L的垂线段的长度是5 (3)圆心O到直线L 的距离是6 (4)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A的距离是4 (5)(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B的距离是5 (6)圆心O到直线L上的一点C的距离是6
3、要点知识重温:圆的切线
出示图形,同学们重温切线的有关性质及判定。
4、知识应用
1)、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2)、在以点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和CD相等,且AB与小圆相切于点E,求证:CD是圆的线。 (四)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列举反应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实例,以投篮为例。
2、知识回顾:
1)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
2)两圆外切、内切时,圆心距d与半径R、r的位置关系。
3、抢答
1)两圆圆心距为4㎝,两圆半径分别是1㎝、3㎝,则两圆位置关系是---- 2)两圆外切,半径分别是1㎝、3㎝,则圆心距为――
3)两圆半径分别是1㎝、3㎝,圆心距是2㎝,则两圆位置关系是――
4)两圆相切,半径分别是3㎝、1㎝,则圆心距是――
5)两圆内切,圆心距为4㎝,一圆半径是5㎝,则另一圆的半径是――
4、活动与探究
已知图中各圆两两相切,⊙O的半径为2R,⊙O
1、⊙O2的半径都是R,求⊙O3的半径。
关 于 复 习 教 学 的 认 识 及 作 法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中学
李萍
新课改中考要求:知识考查“基础化”,题材选择“生活化”,能力要求“综合化”。中考命题范围是以《课标》要求确定的。我们对课标中的“探索并掌握”、“能”、“会”、“灵活运用”等要求的内容,要进行较为扎实的复习、抓落实,并围绕课本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变式。现在我就一节复习课谈一点认识及作法。
一、 问题情景引入
在复习课引入复习内容时,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材料入手,要求学生列举生活的实例,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景。《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二、 基础知识重温
在第一轮复习中,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技术技能训练,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的知识重温一遍,加深记忆,还要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但对于学生掌握较好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其中的某位同学带领大家一起回忆复习,对课本中的概念、性质等进行再理解、再识别、再重现。在复习过程中,适当地加入活动,调节课堂气氛,在宽松的环境下对知识要点进行理解。
三、 综合知识应用
在中考数学中会出现一两道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数学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所用到的知识都是同学们学过的基础知识,并不依赖于那些特别的,没有普遍性的解题技巧。所以要引导学生进行“思”和想,让学生学会思考。会思考是要学生自己“悟”出来,自己“学”出来的,教师能教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带有普遍性的解题技巧。然后让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和策略,在解决具有新情境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出如何进行正确的思考。复习课中,在基础知识得以理解的技术上,要有相应的巩固练习,活动探究。如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后,安排两个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证明直线是圆的切线基本的思路与方法,以便能正确的思考、解决。如果在练习巩固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遇到困难,不能正确解答时,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总之,要切实提高复习实效,要因地制宜地拟定好复习计划,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
圆知识点综合复习范文第3篇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组成的图形。
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组成的图形。
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组成的图形,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6、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7、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8、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9、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0、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圆是以直径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11、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2、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圆周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3、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4、推论:
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5、推论:
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6、推论:
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注:这是用来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方法)
17、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这个定理现在的书上没有)。
2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①直线L和⊙O相交d﹤r
②直线L和⊙O相切d=r
③直线L和⊙O相离d﹥r
(其中:d表示直线到圆心的距离,r表示圆的半径)
18、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或者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或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9、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或直径)。
20、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21、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注:小结为过圆心、过切点,垂直于切线,
22、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
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这个定理书上没有)
23、定理: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这个定理书上没有)
24、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这个定理书上没有)
25、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这个定理书上没有)
26、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其中:d表示圆心距,R表示大圆的半径,r表示小圆的半径)
27、①两圆外离d﹥R+r
②两圆外切d=R+r
③两圆相交R-r﹤d﹤R+r(R﹥r)
④两圆内切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28、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29、扇形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其中:L表示弧长,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R表示扇形的半径)
30、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其中:L表示弧长,n表示圆心角的度数,R表示扇形的半径)
31 、圆锥的侧面积公式:S侧=S扇形 =(1/2)扇形半径 扇形弧长=π rL (其中:r表示底面圆的半径,L表示扇形的半径:即圆锥的母线长)
32 、圆锥的全面积:S全= S侧+ S底面圆=π rL+π r2
圆知识点综合复习范文第4篇
一、圆的相关概念
1、圆的定义
在一个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
2、直线圆的与置位关系
1.线直与圆有唯公一共时,点做直叫与圆线切
2.三角的外形圆接的圆叫做三心形角外心
3.弦切角于所等夹弧所对的的圆心角
4.三角的内形圆切的圆叫做三心形角内心
5.垂于直径半直线必为圆的的切线
6.过径半外的点并且垂直端于半的径直线是圆切线
7.垂于直径半直线是圆的的切线
8.圆切线垂的直过切于点半径
3、圆的几何表示
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二、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1:(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可概括为:
过圆心
垂直于弦
直径 平分弦 知二推三
平分弦所对的优弧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三、弦、弧等与圆有关的定义
1、弦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中的AB)
2、直径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途中的CD)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3、半圆
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4、弧、优弧、劣弧
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弧用符号“⌒”表示,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 ”,读作“圆弧AB”或“弧AB”。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多用三个字母表示);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多用两个字母表示)
四、圆的对称性
1、圆的轴对称性
圆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圆的中心对称性
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五、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
1、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2、弦心距
从圆心到弦的距离叫做弦心距。
3、弧、弦、弦心距、圆心角之间的关系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想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六、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1、圆周角
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周角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推论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七、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设⊙O的半径是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则有:
d
d=r 点P在⊙O上;
d>r 点P在⊙O外。
八、过三点的圆
1、过三点的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三角形的外接圆
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
3、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4、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四点共圆的判定条件)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
九、反证法
先假设命题中的结论不成立,然后由此经过推理,引出矛盾,判定所做的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十、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有三种位置关系,具体如下:
(1)相交: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割线,公共点叫做交点;
(2)相切: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这时直线叫做圆的切线,
(3)相离: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如果⊙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那么:
直线l与⊙O相交 d
直线l与⊙O相切 d=r;
直线l与⊙O相离 d>r;
十一、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1、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十
二、切线长定理
1、切线长
在经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上,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
2、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十三、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如果两个圆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离,相离分为外离和内含两种。
如果两个圆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切,相切分为外切和内切两种。
如果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圆相交。
2、圆心距
两圆圆心的距离叫做两圆的圆心距。
3、圆和圆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为d,那么
两圆外离 d>R+r
两圆外切 d=R+r
两圆相交 R-r
两圆内切 d=R-r(R>r)
两圆内含 dr)
4、两圆相切、相交的重要性质
如果两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圆的连心线;相交的两个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十
四、三角形的内切圆
1、三角形的内切圆
与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
2、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是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十
五、与正多边形有关的概念
1、正多边形的中心
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的半径
正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半径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半径。
3、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正多边形的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边心距。
4、中心角
正多边形的每一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叫做这个正多边形的中心角。
十
六、正多边形和圆
1、正多边形的定义
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
只要把一个圆分成相等的一些弧,就可以做出这个圆的内接正多边形,这个圆就是这个正多边形的外接圆。
十
七、正多边形的对称性
1、正多边形的轴对称性
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一个正n边形共有n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通过正n边形的中心。
2、正多边形的中心对称性
边数为偶数的正多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它的对称中心是正多边形的中心。
3、正多边形的画法
先用量角器或尺规等分圆,再做正多边形。
十
八、弧长和扇形面积
1、弧长公式
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的计算公式为
2、扇形面积公式
其中n是扇形的圆心角度数,R是扇形的半径,l是扇形的弧长。
3、圆锥的侧面积
其中l是圆锥的母线长,r是圆锥的地面半径。
初中数学圆解题技巧
半径与弦长计算,弦心距来中间站。圆上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半径连。
切线长度的计算,勾股定理最方便。要想证明是切线,半径垂线仔细辨。
是直径,成半圆,想成直角径连弦。弧有中点圆心连,垂径定理要记全。
圆周角边两条弦,直径和弦端点连。弦切角边切线弦,同弧对角等找完。
要想作个外接圆,各边作出中垂线。还要作个内接圆,内角平分线梦圆。
如果遇到相交圆,不要忘作公共弦。内外相切的两圆,经过切点公切线。
若是添上连心线,切点肯定在上面。要作等角添个圆,证明题目少困难。
辅助线,是虚线,画图注意勿改变。假如图形较分散,对称旋转去实验。
基本作图很关键,平时掌握要熟练。解题还要多心眼,经常总结方法显。
切勿盲目乱添线,方法灵活应多变。分析综合方法选,困难再多也会减。
圆知识点综合复习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