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吸烟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申家庄位于x和x交接处,为了了解现在的民生状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我2014年寒假期间在我的家附近的申家庄做了了此次民生社会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走访了一些村户和村干部,具体了解了一些情况,从中我了解到人民生活总体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有些政策依然没有落实到位。先做具体报告:
农村居民社会保险现状:
在我所调查的西杨寺村1150人中,满60岁拿到全额政府补贴的新社保的老人共有116人。全村参家社保的比例为90%,其中99%参保的是每人每年100元,另外1%自愿参保每人每年200元的。那116位超过60岁的领取60元每月的工资。
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居民保险意识不算薄弱,参保险种多为养老保险,与以往老式社保不同的是,此次新社保的组织机构是政府,以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将来的趋势是全民制,相信这一惠民政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定会落实到位。
农村居民医疗药品市场现状:
在我调查的封丘县内,每周四下午都会有固定的采血车负责血液采集。县防疫站也会定时给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卡介苗 白喉 百日咳 乙
脑 乙肝等疫苗。一般一个药店有三到五个药剂师或药品购销员。新医改以来,各大药店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医保卡还可以刷卡消费 。
在问及农民的家庭月收入时,在800元以下的占有54%,800-1000元的占有14.9%,1000元以上的占有31%,而家庭医疗费用的支出每年在300元以下的占有44%,300-900元的占有34.9%,每年医药费用支出在1000元以上的占有20.6%,近几年,农民的收入有了不少的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收入增加的同时,农民医疗费用的支出也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
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申家庄的农村居民医疗药品现状还是比较理想的,农民看病问题看似有较大的缓解,但医疗卫生保障情况不是很好,像义务献血就不容易在我县开展,我认为是宣传力度不够,居民献血意识不强。
乡镇(村)干部及企业干部学历结构及工作现状:
村干部一般由本村人和大学生组成。本村村委会成员一般高中学历。村干部有点子,有想法,有头脑,但是由于资金短缺,所以很多项目像水利 打井 拉电线 修路之类的无法实行。
教育现状:
在小学里两免一补全部实行,在初中,100%实行两免,一补实行率为60%-70%。其中小学不住的钱多用于学校建设。小学生只要是适龄儿童都在享受两免一补下受教育,但初中生的辍学率却高达40%。大多数辍学的多为处于叛逆期的男孩子,个别女孩儿也有辍学情况。
在初中升高中时,升学率仅有30%左右,所以很多孩子只有初中学历。俨然一个新一代文盲。所以农村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初升高时有很多人过不了这个关卡,导致很多十六七的孩子闲置家中。这群孩子一般会借个身份证,南下打工,从此成为打工仔或者打打工妹,只有很少一部分孩子会学理发 钳工 焊工等手艺。
关注弱势群体:
在一个村中,一般会有4-5个孤寡老人或孤儿评上五保。家庭困难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村户会占到3%。虽然低保五保不能让孤寡老人和孤儿过上小康生活,但也足够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由于青年夫妇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一般由其祖父母或其外祖父母照看。这些孩子一般年龄为1-10岁。正值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会造成心理不健康,容易迷恋网吧,辍学。更有甚者会出现打架斗殴现象。他们是未来祖国的花朵,需要特殊的关爱,所以为人父母的就应该履行做父母的责任。不要等孩子出现问题后追悔莫及。
结尾:
通过这个调查可以看到民生问题有所改善,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譬如整体意识不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难道单靠国家补贴农民就能致富吗?显然不能,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提高农民的竞争力让他们自己有能力去觅食而不是把食物送在嘴边呢?
吸烟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低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助制度。传统的社会救济方式一般不规范,不统一,实施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救济方式以临时救济为主,定期救济以集体救济为主,而且只对五保户和困难人口提供救济。1995年国家民政部门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工作,改革了以往的农村社会救济工作,保障了真正困难的农村人口的生活。二十世纪末,全国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县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覆盖农村人口近四个百分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国家和集体筹集。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经费短缺,需要救济的人很多,因此,该制度只能按照最低标准提供待遇,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难以贯彻落实。
(二)、农民养老保险:我国在建国初期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就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确立,但当时农民没有被纳入保障计划之列。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保障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1、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农村家庭子女逐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逐渐增大,家庭的养老功能相对弱化。
2、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农村人口平均寿命也在延长,老龄化问题也比较突出。
3、随着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青壮年远走他乡,留住人口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逐渐呈现出来。
4、依靠土地养老面临风险,农民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况且农民失去土地是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目前我国农村的医疗保险主要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普遍的形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险制度,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救助体系。但是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并没有多大的改善,特别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空白点仍然较多。
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及广大社会工作者也积极致力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探讨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在现阶段,我们应该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从而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及其保障水平。然而,应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2、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1)、养老保险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养老保险的形式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一般地区普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地区,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外,鼓励农民个人按照自愿原则,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2)、正确确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办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在现阶段实行“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充为辅、政府予以扶持”的办法是符合农村实际的,这里关键是要把握好“为主”、“为辅”、“扶持”的度。
(3)、加强养老保险管理。针对当前存在的管理工作薄弱和管理水平不高的状况,必须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工作,逐步实行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一要建立健全适和当地实际工作需要的业务、财务、基金和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强化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要严格监督和检查,及时向各方面公布有关情况,增加透明度;三是要健全实务流程,大力推行和普及规范化操作,逐步推广和运用计算机个人帐户。
3、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具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突出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二是政府给予资助,发挥资金利益导向作用,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将过去以乡村为统筹单位改为以县为统筹单位,增加抗风险和监管能力。
这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十分切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应予以大力推广,并在条件成熟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过渡,但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正确选择合作医疗形式;
(2)、建立合理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3)、合理确定报销比例,逐步提高保障水平;(4)、强化管理与监督机制。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要管理好用好合作医疗资金,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二要加强审计与监督。要成立由有关部门和农民代表参加的监督组织,定期对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特别是对医疗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要进行严格审计,并向农民张榜公布。各级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汇报工作并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
4、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强化监督。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人民投保热情不高,社会保障意识淡薄,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规范有密切联系。因此,要使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在强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制衡机制上下工夫。首先,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监督体系,这是农村社会保障制衡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再次,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队伍建设。要通过内部提高职工素质和外部引进专业人才的途径,努力塑造和培育一支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所需要的专业队伍。
此外,在法制建设方面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专项法规的建设,比如有关农村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的专项法规;另一方面是有关地方性法规的建设,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宣传,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参保,并最终得到实际的保障。
吸烟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㈠
扶风县概况
1.2人口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
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需要再收入的宣传。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扶风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扶风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扶风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吸烟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㈠ 扶风县概况
1.1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部渭河流域。西汉时此地为京官右扶风的封地,唐时借汉官名作县名沿用至今。面积751平方千米。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扶风县辖城关镇、天度镇、午井镇、绛帐镇、段家镇、杏林镇、召公镇、法门镇、南阳镇、上宋乡、揉谷乡、太白乡、黄堆乡、建和乡、新店镇。耕地4.92万公顷。 耕地4.92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菜、芝麻、花生、大麻、辣椒、烤烟次之。是我省麦、棉主要产区之一。扶风县是农业大县,是国家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和陕西省粮食、油菜、生猪、苹果、辣椒、秦川牛等生产基地。建成“吨粮田”1 0133公顷,水果总面积7333公顷,蔬菜面积1067公顷,辣椒2800公顷。县北有天然林400余亩,以山杨、栎类为主。经济林有苹果、柿子、杏、核桃、梨等。种植药材主要有白术,生地、
大黄,黄芪等,野生药材主要有防风、黄苓、苍术、柴胡、地榆、酸
枣、山楂等。大家畜有牛、马、骡、驴。“秦川牛”、“关中驴”广
泛分布于高原和平原乡镇。有野兔、锦鸡等野生鸟兽10多种。工业
有农机、电机、毛巾、水泥、水泵、食品加工等厂。
1.2人口
辖1 5个乡镇,205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人口44.8万。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关于我们县总经济收入,到目前为止没找到近两年的任何可参考
资料,但就我本人来看我们的的确确是个经济相对落后于其他兄弟县
的穷县,缺少支柱产业,农业灌溉面积较少,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农
民生活相对较困难。
㈡ 扶风县“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 关注农村 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过去暑期三
下乡的过程中,就在扶风县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
型宣传活动。他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
向他们介绍中央“(转载自盘古文库http://,
请保留此标记。)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他们还开展了有关“三
农”政策的问卷调查。我们调研和分析了以前的数据。得出三农问题
需要再收入的宣传。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我们自己又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能再
准确的对以前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
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 b农业 c农村 d农户 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 b农业特产税 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 b听广播 c别人告诉我的 d政府宣传的
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 b支持 c我不在意 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第4题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正确数 错误数 正确率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a答案 b答案 c答案 d答案
62 36 63.265% 72 26 73.469% 56 10 24 8 21 45 21 11
通过上表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扶风县,对于什么是“三农”,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对于哪一项税收被取消了,也只有
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们在了解“三农”政策的途径以及对“三农”政策的关注程度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再加上我们调查分析与走访农户,同时结合扶风县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发现问题所在:政府宣传力度不够,农民不是很了解“三农”政策;“三农”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三农”政策的出台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他们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实惠;农民增收仍然很困难,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扶风县的问题,更是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接下来将讨论这个问题。
㈢认识与思考通过这一次的宣传调查,我们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认识到了落实“三农”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障碍。
“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问题,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三农”问题,想方设法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3.1加强“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贯彻落实“三农”政策。
3.2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径。
1) 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国的广大西部地区开辟为农民充分就业的广阔战场。 3)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国外输出劳动力的力度,增
加其数量。 4) 将城镇化作为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3.3从农村内部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充分就业的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伟大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过程。我认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村内部入手,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来解决有些问题。
3.4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我们既不能走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术为侧重的道路。我们要依据我国的国情、国力、农情、农力,选择一条既重视机械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又侧重生物技术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业现代化路径的选择上,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转载自盘古文库http://,请保留此标记。)要。
3.5.1农业土地制度创新。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农业用地有偿转让的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当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确保土地流传依法有序进行。 2)设立农用土地转让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会保障的替代机制。 4)建立土地补偿机制。
3.5加大培养农业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来越多的农业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的减少将是一个大
的趋势,如何在越来越少的耕地上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这个重任也只有依靠农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先生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吸烟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环球时报记者 王晓雄】据英国广播公司19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一陪审团18日作出判决,美国第二大烟草公司雷诺烟草公司向一名死于肺癌的烟民的遗孀赔偿236亿美元。
报道称,在这一天价赔偿中,有1680万美元是损害赔偿,其余是惩罚性罚款。原告辛西娅的丈夫迈克尔是一个老烟民,1996年死于肺癌,年仅36岁。2008年,辛西娅决定起诉雷诺烟草公司进行索赔。辛西娅的辩护律师加里称,雷诺烟草公司疏于告知消费者吸烟的危害。这导致迈克尔吸烟成瘾,并多次戒烟未果,最终因肺癌死亡。在迈克尔死前20年时间里,每天要吸1至3包香烟,“他根本无法控制自己,临死那天还在抽”。加里还说,“希望这一判决能向雷诺烟草公司以及其他大型烟草公司发出信号,不要再让无辜民众的生命陷入危险之中。”
吸烟问题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