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麦病虫害调查指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91

小麦病虫害调查指标范文第1篇

小麦是我国生产量仅次于水稻的农作物, 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小的地位, 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 提升小麦的产量以及种植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完善小麦的综合生产水平, 从小麦的种植管理入手。

在小麦种植之前, 要对小麦种子进行筛选, 从根源上解决小麦生产质量差、抗病虫害能力弱的问题, 所选择的小麦种子一定要具有顽强的生长能力, 经过精心的培育, 小麦的种子在日后播种之后的出芽以及接穗方面会提高很大的效率。种植管理不仅要考虑之小麦种子的性状, 也要对未来小麦的生长环境等等客观因素进行考察, 对于土壤环境、天气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等进行综合的调查, 确保未来能够顺利保障小麦的顺利生长以及产量的稳步提高。

进入到小麦播种的时期, 期间的很多定性因素以及不定性因素都会影响小麦未来的产量, 因此期间注意进行精良播种, 播种期间, 对小麦的生长因素包括天气因素、垄深、垄距以及播种的数量进行科学评估以及考量, 在播种期间, 气温控制在10℃最佳, 过高或者是过低的温度都对种子的后续发育产生影响, 而垄的深度以及间距也要根据未来田间产量的需求以及土地的实际培育能力进行科学的划分。

当小麦完成播种进入到后续的成长期间时, 施肥工作以及浇灌工作是种植管理的重心, 有效施肥能够合理控制小麦的营养, 满足人类身体健康的需求, 由此种植管理的人员要注意控制化肥的用量以及施肥频率, 化肥在施加的时候要根据小麦的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 施肥量过多会一只小麦的生长, 较少会减缓小麦的生长速度, 因此种植管理要根据小麦的实际生长需求以及不同成长阶段合理控制。

一块农耕地, 如果长时间的种植小麦, 会使得土壤内利于小麦成长的营养物质流失,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 如果土壤内可以供给的营养物不足, 小麦的产量以及质量就会大大降低,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种植管理人员应当进行土地分块管理, 轮流耕种, 确保在同一块土地上, 每一种利于小麦生长的营养物质不会大量流失, 并实施土地的保养措施, 有效保障土地的肥力提高, 确保小麦的产量大大提升, 并促进小麦的生长质量, 保持土壤的肥沃程度, 维持良好的水文环境, 确保小麦生长环境稳定。

2 小麦的病虫害防止措施

在小麦种植的过程中, 可能遇到的病虫害种类有很多, 对小麦的质量以及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小麦成长的过程中, 常见的病害有纹枯病、锈病、白粉病, 其中纹枯病主要是小麦在成长的返青期、拔节期、孕穗器以及抽穗期。锈病和白粉病主要出现在小麦的孕穗器、抽穗期、灌浆期以及成熟期。同时小麦成长的阶段, 还会受到病虫的侵扰, 例如吸浆虫、就红蜘蛛以及蚜虫等等, 相较于病害, 病虫对与小麦生长的影响更大, 也直接影响了小麦日后的质量,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 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改善小麦的种植管理。下文提出了几点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在进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时候, 种植管理人员应当关注季节对于作物的影响, 在春季的时候, 病虫害肆虐, 同时也是病虫害预防的最佳时节, 春季的时候小麦正好处于返青期, 抵抗能力相对较弱, 非常容易感染病虫害, 此阶段种植管理人员必须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有效的抑制病虫幼虫的成长, 为小麦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防虫害药剂不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喷洒在小麦作物上, 而是要经过比例调制或者是搅拌, 根据小麦的实际情况让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有所提升。同时, 在选择防虫药剂的时候, 种植管理人员应当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农药, 避免药物对于小麦的作物产生不良的影响最终对食用的人群造成影响。调配的病虫害药剂浓度, 让小麦的预防能力拥有更强的预防能力, 例如:粉锈宁乳油是病虫害防治的主要药剂, 杀菌效果良好, 杀菌剂占比0.15%, 预防的持续时间大约达到3个月, 由此有效保障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在小麦成长的阶段, 经历了很多个特殊的时期:在小麦的返青期, 麦田内的麦苗心叶长到了1~2cm之间, 此阶段小麦最容易遇到吸浆虫以及发生纹枯病, 此时, 半个月喷洒1次预防农药, 当农药喷洒上之后, 一定要配比灌溉。在小麦的抽穗阶段, 小麦会遇到的病虫有麦蜘蛛、赤霉病以及锈病, 此期间, 种植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小麦是否有类似的发病症状, 一旦发现类似的症状, 一定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为了预防病虫, 可以配比虫螨克乳油、三唑酮乳油, 或者是选择40%的氧乐果乳30ml, 兑上酒15kg的进行配比, 对于病害, 可以使用多菌灵药剂, 兑上20~30kg的水增强效果。在小麦进入到成熟阶段之后, 蚜虫以及红蜘蛛病虫肆虐,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 综合使用药物治疗以及叶面肥结合的方式, 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除了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 生物防治的方式也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对于小麦成长的影响, 在威胁小麦成长的过程中较大的小麦蚜虫, 此类蚜虫拥有很多的天敌, 对天敌进行保护与利用, 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降低外界药物对于小麦生物结构的影响。生物防治的方案有效维护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相应绿色食物以及食品安全的相应。除了生物防治的方案, 种植管理人员也可以使用物理防治的方式为小麦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种植管理人员可以定期的为小麦除草, 保持土壤的养分不会被其他的植物分走, 也确保小麦田地内的蓄水与温度保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除此之外, 种植管理人员还要定期查看小麦田地的生长情况, 对不同麦穗的生物性状进行观察以及对比, 与正常的农作物成长范围进行比对, 及时探究小麦田地内不正常的生长方式。

小麦是北方最重要的作物, 种植面积不断增长, 规模逐渐增大, 为了稳定小麦的产量以及农民的收入, 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病虫害, 为小麦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让病虫害防治技术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利于小麦的成长以及质量提升。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 农作物面临着结构调整以及整合的发展趋势, 小麦和水稻作为我国产量最大的作物, 在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规避以往种植中出现的问题, 本文重点对当前小麦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问题进行了梳理, 找出了当前小麦种植需要注意的问题, 重点梳理了病虫害这一问题对于小麦成长的影响, 提出了几点预防小麦病虫害的措施, 规避小麦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提高小麦的种植的产量以及质量, 让社会大众的食物质量的大大提高, 有效保障社会大众的身体健康以及食品安全, 未来维持社会的发展稳定性, 也为农业行业的稳定发展以及长久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随着农业结构的日趋完善, 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小的位置, 为了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 满足人口日益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增长, 加强对于小麦种植以及田间管理, 完善当前使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保障小麦的作物健康, 有效完善当前社会上的食品安全质量。

关键词:小麦,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

参考文献

[1] 陈万权.小麦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J].植物保护, 2013, 39 (5) :16-24.

[2] 曾娟.我国2012年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预测预报建议[J].植物保护, 2013, 39 (6) :78-85.

[3] 曾娟, 刘万才, 姜玉英.小麦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 (7) :36-40.

小麦病虫害调查指标范文

小麦病虫害调查指标范文第1篇小麦是我国生产量仅次于水稻的农作物, 在社会大众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小的地位, 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人们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