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与实践课范文
小学综合与实践课范文第1篇
宝华山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占地面积115公顷。是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蕴含着
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浓郁的森林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属529种,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洲植物种子数的1/4,其中不乏珍稀宝贵的树种,素有宁镇山脉植物园之称。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宝华山中绿瑰宝,身为宝华人,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家乡宝华山自然风光的迤逦,了解我们家乡丰富的物种,尤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镇山之宝宝华玉兰”,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探究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最终成为创造家乡美的主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我们应引以为豪,我们要让家乡这样的美景为更多的人知晓,激发孩子心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时长
使用年级:高年级
第一阶段:2周左右
第二阶段:1节课左右
第三阶段:一个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宝华上中的植物,欣赏让学生感受宝华山的林麓之美,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2、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并借助有关资料丰富对宝华植物的了解。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4、学会制作叶脉书签,为家乡的风景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最为小导游想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宝华山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体验时间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宝华为我们的骄傲,向人们介绍我们的宝华山,欣赏宝华山的美景,宣传宝华。激发孩子心中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活动调查的相关表格,
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去我们的宝华山寻找我们自然保护区内的珍贵之物,认识它们,观察它们。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在课题确定之后,我们将用2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调查有多少学生了解自己家乡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然后我们将组织学生走进宝华山,亲近宝华山,,在自然保护区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植物,认识植物以宝华山上的物种为材料,让学生观察、访问,查找资料,认识、了解宝华山中的珍贵物种。
学生分组,从宝华山回来后形成一系列的调查表格,如有关家乡植物资源的情况调查,去查找文人墨客对宝华山风景的赞美的诗篇,如当你了解了我们宝山里那些植物你的心情、感受如何等等,自己可以翻阅相关书籍,可以上网搜索,可以向别人请教等等,自主搜集资料。同时将采集回来的植物树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植物的辨认,认识树叶的形状,制作成树叶贴花,做成叶脉书签等,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在校内外展开了广发地资料搜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我还对孩子进行理论基本的培训,
1、用搜索站点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打印,怎么制作表格等。
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一个月左右把资料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互相交流,表扬资料搜集好的学生,同时也给其他做到不足的同学一个学习范例,补充自己整理搜集的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
下面以1节课的过程勾勒为例。
第一节课,以交流资料,了解植物为主
一、创设情境,赏一赏
1、展示家乡宝华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
2、把你拍摄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二、自主合作,说一说
1、、说说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种群
(1)、物华天宝宝华山自然保护区
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把宝华山辟为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7个自然保护区之一,已载入《中国百科年鉴》。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使珍贵的植物资源得到了十分妥善的保护。因为植被保护得好,加之隆昌寺被36座山峰所包围,在山的任何一面都看不见寺庙的影踪,只能远远地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
宝华山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据初步统计,仅维管束植物就有124科、352属、529种,其中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州种子植物种数的1/4。其中,宝华玉兰、糯米椴、三页漆、紫檀、南京椴为特有树种,宝华玉兰为特有树种,是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有刚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种,称之“竹海”。地带性植被中,落叶成份为:青冈栎、苦槠、冬青、紫楠等,毛竹、油桐等栽培历史悠久。
(2)、资料链接
(198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宝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XX年后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为“国家4a级森林公园”。
(3)、说说你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见闻
了解植物的习性
(4)、重点认识我们的“宝华玉兰”。
a、讲解宝华玉兰的发现过程。
1932年,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郑万钧来宝华山考察时发现了它,并定名为宝华玉兰。
b、栽培种植情况
此树种至1980年全县只剩母树26棵,濒临灭绝。近年来,在人工精心捉种、培育下,已有苗木数万棵。如今,宝华玉兰已走出宝华山,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城镇安家落户。宝华玉兰是宝华山镇山之宝,落叶小乔木,每年早春二月,于春寒料峭中先开花,后发叶。花朵多而大,形状如莲。花瓣白色,莹若冰雪,基部紫红色,花香浓郁。叶为悬胆形,树皮灰白色。花谢结籽,满树翠叶,至冬落尽。其籽艳如红玛瑙,被紧裹于长条形灰色外皮花房室内。宝华玉兰木材大都通直细致,是良好用材;其花还可制香精和作药用、食用。
c、美文欣赏
多么勇敢的宝华玉兰呀,为了迎接百花盛开的春天,不畏早春二月的料峭寒风,等不及长叶,便绽开一树鲜花;
多么美丽的宝华玉兰呀,如莲的花朵,洁白的花瓣、微紫的基部,艳红的花丝,淡淡的幽香;
多么谦虚的宝华玉兰呀,待到春光明媚时,身披绿装,含笑不语甘心扶持烂漫的山花;
多么朴实的宝华玉兰呀,到秋天结出一串串葡萄般的鲜红种子,耀眼夺目,为秋色增添了光彩。
d、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个“玉兰”精神的人,你能说说吗?
课外可以延伸对植物知识的探究活动,如研究植物的叶子等。
第三阶段:
利用节假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宣传我们宝华山上丰富的珍贵的植物资源,宣传我们宝华山的优美风光,
五、 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总结
1、同学们登山研究植物的活动图片及采集的树叶等资料与大家交流
2、有诗为证:交流搜集来的赞美宝华山风景的诗歌等
3、做树叶贴画
4、制作叶脉书签(事先在家做好),和大家交流
5、创意设计导游词
六、活动评析
综合实践过程的重点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在活动前的准备上应花大功夫。我们的学生尽管生活在宝华山脚下,但对宝华山的了解仅限于感性的认识中,在活动准备之中,带领学生研究每一种植物特性,指导学生设计好表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汇总资料,指导学生做树叶贴画,做叶脉书签。
在教学中,我利用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现在风景之美。让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心得,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我们宝华山上的珍惜物种宝华玉兰,同学们分组合作展示自己的才能,赞美自己的宝华山,然后走向街头走向社区,让跟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宝华山。通过活动,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见识,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综合与实践课范文第2篇
(一)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
本学期我主要负责
五、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学初期,现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针,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理论基础,切实开展以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推进我校的课改工作,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小学综合实践课计划。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三、教学方法及实施
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在独立观察和思考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4.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操作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想要亲手实践的欲望,知道怎么去动手操作。
5.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鼓励学生将自己活动后的感想、体会写下来,并且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条件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开来写,提高写作水平。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发展”为指导思想,认真开展三六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增强孩子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转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能力。
二、组织成员
以下是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鄂汉东校长领导,丁红芳老师分管,教研组长宣洪波老师负责制订实施计划,印丽华老师负责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运作,宣纪珍老师具体负责课时安排以及调、代课。
三、四年级由印丽华老师具体负责,
五、六年级分别由刘彩娣老师负责,其他各班任课老师与班主任组成“导师团”对学生活动的开展进行研究性和指导。
三、研究目标
1、力求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做到短线、长线活动相结合,使每位学生能将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形成比较完整的系列素材,并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活动的实际情况,引起同班和评价者的重视,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判断以及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通过利用各种符号与工具,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善与他人沟通,并能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与资讯。
3、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起自己是记录自己学习过程资料的著作者和负责人的意识,逐步养成不断反省学习活动,评价学习成果,改进学习方式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规划组织与实践能力。
4、通过对教师的月考核,进一步端正教师的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观察力,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小学综合与实践课范文第3篇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让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做简易动画。 活动记实 第一课时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个谜语好不好,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打一人体器官)谁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器官?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结构,有哪些作用?这些你们想知道么,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我们的眼睛》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 主题一《我们的眼睛》
3、提出问题。 (1)你的视力怎么样。 (2)眼睛的结构。 (3)眼睛有哪些作用。 (4)眼睛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5)关于眼睛,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
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六、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七、教师总结。
上节课我们确立了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课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同学共同制定各组的活动计划。
二、制定计划
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各自的活动计划表。
2、各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
3、各组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活动计划表。
三、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指导收集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收集资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收集资料。
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1、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和有关书籍。
2、指导学生掌握收集的方法。
(1)调查采访(2)查阅书籍(3)上网查找(4)社会调查
三、教师总结。 第四课时 整理展示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课下已经收集了很多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整理。
二、交流
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调查的内容和分析的结果。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交流活动资料及活动感受,互相学习,共同分享。
三、教师总结。 第五课时 实践操作 课前准备
工具:小刀、铅笔、橡皮、双面胶 材料:16开大小的打印纸1张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的我们喜欢的动画片就是得用人眼视觉暂留的原理做成的,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亲手制作一个简易动画,好不好?
二、动手操作
1、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2小组内同学一齐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给小猪涂色。
三、各小组同学将本组的成果向同学们展示,并说明各自的做法。
四、评价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评价小组长的表现。
六、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七、教师总结。
小学综合与实践课范文第4篇
宝华山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占地面积115公顷。是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蕴含着
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浓郁的森林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属529种,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洲植物种子数的1/4,其中不乏珍稀宝贵的树种,素有宁镇山脉植物园之称。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宝华山中绿瑰宝,身为宝华人,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家乡宝华山自然风光的迤逦,了解我们家乡丰富的物种,尤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镇山之宝宝华玉兰”,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探究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最终成为创造家乡美的主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我们应引以为豪,我们要让家乡这样的美景为更多的人知晓,激发孩子心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时长
使用年级:高年级
第一阶段:2周左右
第二阶段:1节课左右
第三阶段:一个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宝华上中的植物,欣赏让学生感受宝华山的林麓之美,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2、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并借助有关资料丰富对宝华植物的了解。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4、学会制作叶脉书签,为家乡的风景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最为小导游想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宝华山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体验时间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宝华为我们的骄傲,向人们介绍我们的宝华山,欣赏宝华山的美景,宣传宝华。激发孩子心中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活动调查的相关表格,
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去我们的宝华山寻找我们自然保护区内的珍贵之物,认识它们,观察它们。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在课题确定之后,我们将用2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调查有多少学生了解自己家乡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然后我们将组织学生走进宝华山,亲近宝华山,,在自然保护区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植物,认识植物以宝华山上的物种为材料,让学生观察、访问,查找资料,认识、了解宝华山中的珍贵物种。
学生分组,从宝华山回来后形成一系列的调查表格,如有关家乡植物资源的情况调查,去查找文人墨客对宝华山风景的赞美的诗篇,如当你了解了我们宝山里那些植物你的心情、感受如何等等,自己可以翻阅相关书籍,可以上网搜索,可以向别人请教等等,自主搜集资料。同时将采集回来的植物树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植物的辨认,认识树叶的形状,制作成树叶贴花,做成叶脉书签等,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在校内外展开了广发地资料搜集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我还对孩子进行理论基本的培训,
1、用搜索站点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打印,怎么制作表格等。
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一个月左右把资料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互相交流,表扬资料搜集好的学生,同时也给其他做到不足的同学一个学习范例,补充自己整理搜集的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
下面以1节课的过程勾勒为例。
第一节课,以交流资料,了解植物为主
一、创设情境,赏一赏
1、展示家乡宝华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
2、把你拍摄的照片与大家分享。
二、自主合作,说一说
1、、说说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种群
(1)、物华天宝宝华山自然保护区
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把宝华山辟为自然保护区,是江苏省7个自然保护区之一,已载入《中国百科年鉴》。1996年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使珍贵的植物资源得到了十分妥善的保护。因为植被保护得好,加之隆昌寺被36座山峰所包围,在山的任何一面都看不见寺庙的影踪,只能远远地听到晨钟暮鼓的声音。
宝华山地带性植被保存完好,据初步统计,仅维管束植物就有124科、352属、529种,其中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州种子植物种数的1/4。其中,宝华玉兰、糯米椴、三页漆、紫檀、南京椴为特有树种,宝华玉兰为特有树种,是三百万年前的新生代。有刚竹、水竹、苦竹、短穗竹等野生品种,称之“竹海”。地带性植被中,落叶成份为:青冈栎、苦槠、冬青、紫楠等,毛竹、油桐等栽培历史悠久。
(2)、资料链接
(1984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确定宝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4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XX年后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现为“国家4a级森林公园”。
(3)、说说你在自然保护区内的见闻
了解植物的习性
(4)、重点认识我们的“宝华玉兰”。
a、讲解宝华玉兰的发现过程。
1932年,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郑万钧来宝华山考察时发现了它,并定名为宝华玉兰。
b、栽培种植情况
此树种至1980年全县只剩母树26棵,濒临灭绝。近年来,在人工精心捉种、培育下,已有苗木数万棵。如今,宝华玉兰已走出宝华山,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城镇安家落户。宝华玉兰是宝华山镇山之宝,落叶小乔木,每年早春二月,于春寒料峭中先开花,后发叶。花朵多而大,形状如莲。花瓣白色,莹若冰雪,基部紫红色,花香浓郁。叶为悬胆形,树皮灰白色。花谢结籽,满树翠叶,至冬落尽。其籽艳如红玛瑙,被紧裹于长条形灰色外皮花房室内。宝华玉兰木材大都通直细致,是良好用材;其花还可制香精和作药用、食用。
c、美文欣赏
多么勇敢的宝华玉兰呀,为了迎接百花盛开的春天,不畏早春二月的料峭寒风,等不及长叶,便绽开一树鲜花;
多么美丽的宝华玉兰呀,如莲的花朵,洁白的花瓣、微紫的基部,艳红的花丝,淡淡的幽香;
多么谦虚的宝华玉兰呀,待到春光明媚时,身披绿装,含笑不语甘心扶持烂漫的山花;
多么朴实的宝华玉兰呀,到秋天结出一串串葡萄般的鲜红种子,耀眼夺目,为秋色增添了光彩。
d、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个“玉兰”精神的人,你能说说吗?
课外可以延伸对植物知识的探究活动,如研究植物的叶子等。
第三阶段:
利用节假日开展假日小队活动,用实际行动宣传我们宝华山上丰富的珍贵的植物资源,宣传我们宝华山的优美风光,
五、 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总结
1、同学们登山研究植物的活动图片及采集的树叶等资料与大家交流
2、有诗为证:交流搜集来的赞美宝华山风景的诗歌等
3、做树叶贴画
4、制作叶脉书签(事先在家做好),和大家交流
5、创意设计导游词
六、活动评析
综合实践过程的重点要突出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生成性、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在活动前的准备上应花大功夫。我们的学生尽管生活在宝华山脚下,但对宝华山的了解仅限于感性的认识中,在活动准备之中,带领学生研究每一种植物特性,指导学生设计好表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汇总资料,指导学生做树叶贴画,做叶脉书签。
在教学中,我利用激情导入,让学生感受现在风景之美。让学生交流自己调查的心得,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认识我们宝华山上的珍惜物种宝华玉兰,同学们分组合作展示自己的才能,赞美自己的宝华山,然后走向街头走向社区,让跟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宝华山。通过活动,同学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见识,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综合与实践课范文第5篇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体系,首先应明确其基本指导思想,既注重引导和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走进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书本里、课堂里、学校里。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学会和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他人合作、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活动在政治思想、社会公德意识与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培养。
我认为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实践中进行探究和直接体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和提高。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自己研究方案,于是,我组织同学们商讨,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北京将申办2008年奥运会,环境保护是个重要的问题。那么,如何还北京一片蓝天,办一个绿色奥运呢?作为小学生力所能及的是从家庭环保出发,于是同学们设计的主题为《家庭环保》。
一、 确定行动纲领。
大主题确定好了,就要研究这个主题涉及到的内容有哪些,我让全体同学思考,大家共同讨论,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同学负责记录,本组人员一同研究家庭环境都包括哪些内容,最后,把各小组讨论出的问题做一汇总,共有如下七个问题:
1、想办法节约每一滴水;
2、尽力节约用电;
3、节约纸张,使用再生纸;
4、多生产绿色食品,多使用绿色产品;
5、少用一次性制品;
6、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7、参加植树护林活动。问题确定下来了,接着让同学们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各小组讨论出来后,让每名同学把问题和解决的行动方案带回家,和自己的父母一同完成。
二、 研究解决的方案。
这个主题的第二步是分小组汇报本组人员的实施情况,这时各组的同学都各抒己见,有的问题大家的做法近乎相同。比如:第一个问题,节约每一滴水,大部分同学认为:先用水洗脸,然后再用来洗衣服,擦地,最后用它来冲厕所;看见没关紧的水龙头,赶快把它关紧;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又如:第五个问题:少用一次性制品,同学们说:外出需在外用餐时,少用一次性饭盒和木筷,若要用就自带;在商店买东西时,少要塑料袋,同时要劝爸爸妈妈上街购物时带上一个购物袋;少用纸杯和塑料保鲜膜等。
对于以上七个问题,大家讨论完以后,基本上能达成共识,每个问题都研究出了一套好的解决方案。这时我给同学们一个表,让他们和家长一起做一个记录,表如下:表1,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填写。一个月以后,把记录结果带来,进行评比。 项目 数量/月 节水 (吨) 节电 (度) 回收废纸 (斤) 回收废电池 (只) 少用一次性制品 (次) 其它
三、进行评价、表彰。
经过一个月的活动,同学们把各自记好的记录带回来,大部分同学的记录很符合实际,有的同学的家长还做了简要的说明,大部分同学把自己收集的废纸和废电池都带到了学校。我和同学们一起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共评出了八个优秀的个人和家庭,我给他们分别发了小红花和奖状。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的家庭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在家中环保方面能做哪些事情,应该养成哪些好的习惯都十分清楚。有的同学感受颇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老师,以前我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好的,能够再利用,所以扔掉了很多,现在觉得真浪费,以后我一定把它们好好收集起来”。
小学综合与实践课范文第6篇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让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做简易动画。 活动记实 第一课时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个谜语好不好,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打一人体器官)谁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器官?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结构,有哪些作用?这些你们想知道么,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我们的眼睛》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 主题一《我们的眼睛》
3、提出问题。 (1)你的视力怎么样。 (2)眼睛的结构。 (3)眼睛有哪些作用。 (4)眼睛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5)关于眼睛,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
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六、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七、教师总结。
上节课我们确立了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课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同学共同制定各组的活动计划。
二、制定计划
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各自的活动计划表。
2、各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
3、各组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活动计划表。
三、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 指导收集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收集资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收集资料。
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1、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和有关书籍。
2、指导学生掌握收集的方法。
(1)调查采访(2)查阅书籍(3)上网查找(4)社会调查
三、教师总结。 第四课时 整理展示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课下已经收集了很多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整理。
二、交流
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调查的内容和分析的结果。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交流活动资料及活动感受,互相学习,共同分享。
三、教师总结。 第五课时 实践操作 课前准备
工具:小刀、铅笔、橡皮、双面胶 材料:16开大小的打印纸1张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到的我们喜欢的动画片就是得用人眼视觉暂留的原理做成的,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亲手制作一个简易动画,好不好?
二、动手操作
1、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
2小组内同学一齐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给小猪涂色。
三、各小组同学将本组的成果向同学们展示,并说明各自的做法。
四、评价一下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评价小组长的表现。
六、谈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七、教师总结。
小学综合与实践课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