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91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第1篇

摘要:通过分析《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和弊端,阐述了《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路和《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意义,最后,提出制定基于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是至关重要的,值得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网页设计;考核模式;考核方式

Based on Knowledge, Quality, Ability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Web Design\" Model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ZHANG Hong-sheng

(Department of Public Courses, Xi’an Fanyi University, Xi’an710105, China)

Key words: Web design; assessment model; assessment method

1传统《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和弊端

《网页设计》作为西安翻译学院的公共课程,是为了教授学生如何综合运用网页的知识及网页的操作方法来建立网站。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是测量学生的知识能力,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往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普遍采用“期评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模式”。“平时成绩”指学生到课率、课堂和作业情况,无法全面考核学生平时表现;“期末考试”一般采用的考核方式是上机考试,属于终结性考核制度。

传统网页设计考核模式的弊端有以下几点。第一,期末上机考试即终结性考核的成绩仅反映学生对某次考试完成情况的考评,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以此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做出的考评是缺乏全面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考核方法忽略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是对学生懒惰行为的变相纵容。第二,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加强技能训练,而考核方式却疏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期末上机考试侧重于某些知识点的考核,无法反映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而教师就上机成绩进行评估,容易忽视学生的设计思想、设计过程、团队协作直到完成一个整体网站的设计能力的考查。第三,传统模式中的考核指标尚未量化,学生成绩的评定一般由任课教师一人负责,这些因素致使考核主观成分过大。如果沿用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网页设计课程改革的成效必然大打折扣。为了更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制定基于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各个高校普遍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摒弃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割裂的“两张皮”式的教学模式,将网页设计的各环节的任务作为教学情境,采用案例化教学、情景化教学。

2《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路

为适应案例化教学、情境化教学的需要,克服传统考核模式的弊端,必须对课程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对于《网页设计》课程的考核体系,本着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应设定四大转变:终结性考核向形成性考核转变;侧重于部分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考核个人向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转变;老师个人评价向多样化评价转变。

1)终结性考核向形成性考核转变。

形成性考核可以将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纳入考核模式。这样的考核模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2)侧重于部分知识点的考核向综合能力考核转变。

综合能力评价可以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它涉及到课堂上学习态度和课下的学习态度,这也是间接培养学生自觉能性的一种手段。所以“综合能力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评价,纳入考核模式。

3)考核个人向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转变。

在学生的考核中,除了考虑个人因素外,更应该引入团队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合作的力量。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合力”,人为的把学生的学习割裂成一个个单独的“个体”来考核,这样不仅不能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协作能力的发展。团队考核,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课程整体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快速提升。

4)老师个人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多元化评价主要表现在成绩给定的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在考核过程中,成绩给定要从综合各种因素及指标来考虑。要分组考核,组内考核;要体现任课教师的成绩核定考,也要考虑学生自评;要从完成质量,创新性,创造性及学生的参与情况来着手考虑。在考核内容上,既要包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要涵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考、辨析能力,还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突出综合性结合各种考评方式和指标来进行考核。

3《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意义

《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将给学生带来如下几方面的锻炼和提升,同时更真实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升。老师个人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这样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特定方案的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锻炼。

2)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多元化评价和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注重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调动了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3)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普遍提高。改革后的考核模式要求小组非常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和各阶段的研究,从查阅资料准备设计素材、布局到方案设计、实现都经过仔细考虑、琢磨;组内讨论气氛热烈、分工合理、成员默契配合,团队协作能力达到了锻炼和提高。

4)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4结束语

改革后的《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不仅注重了平时和上机训练,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压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变被动的应试学习为积极的探索研究。由于网页设计课程是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它目标明确,实践性较强,制定基于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课程考核模式是必然的、可行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冯小安.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125-126.

[2]程金林,吴斌.高校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4):76-78.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第2篇

作为网页设计的初学者,我对网页设计非常感兴趣,一心想设计出一个美观、实用、内容丰富的个人网页。我通过自己动手、动脑,通过网络资源,老师的指导,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增强了我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在网页设计过程中,从构思到设计、完善、维护,整个过程我都全身心投入,使我真正学到了网页设计的知识。

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页设计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快速兴起,作为上网的主要依托,由于人们使用网络的频繁而变得非常的重要。网页讲究的是排版布局,其功能主要就是提供一种形式给每个上网者,让他们能够了解网站提供的信息。

网页设计与制作包含视听元素于版式设计两项内容,以主题鲜明、形式与内容统

一、强调整体为设计原则,具有互交性与持续性、综合性、版式的不可以控性、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的紧密型等特点。美和功能都是为了表达网站的主题。我认为在一个网站中,最重要的页面当属主页,所以在此以主页为例,说明在网页制作中版面设计的问题。从版面设计来讲,一个有特色的主页,必须包含有四个要素:文字,图片,排列方式和主色调,这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图片要素

要设计出漂亮的主页,首先要成为计算机图形高手,仅这一点就可以让初学者花上一年半载的时间。排列方法要素,主页的第二个要素是排列方法,即网页布局。色彩在网页所占比重很大。有了合理清新的色调,会弥补主页上的其它不足。页面的色彩搭配是与网站的主题分不开的,一个网站必须有一种或两种主题色。不至于让浏览者迷失方向,也不至于单调乏味。一般来说,页面的主体文字应尽量使用黑色等较深的颜色,与背景对比明显,按钮、边框等使用彩色。例如教育类网站使用蓝色为主题色,再用红色和黑色作为配色,就能表达出严肃、稳重的效果。网页作为一种版面,既有文字,又有图片;文字有大有小,还有标题和正文之分;图片页有大小而且有横竖之别。图片和文字都需要同时展示给观众,不能简单地将其罗列在一个页面上,否则会搞得杂乱无章。关于具体的网页布局,常见的有“国”字型、拐角型、标题正文型、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综合框架型、封面型、Flash型、变化型等,关于它们,在网页设计的相关书籍中或者在网络上都可以看到详细的叙述

网页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同其他出版物如报纸、杂志等在设计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也要遵循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表现形式、运行方式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网页设计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网页的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般的来说,绝大多数普通受众图形,插件,applets和其它有关的高级Web浏览器特性。对我们来说,页面的实用可能比漂亮更重要,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什么比页面能够快速下载更重要了,简而言之,精简你的站点,这是一条最佳的捷径。就站点设计而言,的确能够通过成功的图形设计招徕或者丢失访问者。并非所有的访问者可以完全看到图片,某些人为了加快存取网络的速度已经关闭了浏览器端的图形。简而言之,图形并不能正确的在客户端加载。然而,图形经常被用来作为导航按钮。使用可以把一个浏览器分成几个不同的窗口,对于站点的结构的把握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你还是必须知道,还是有人在使用不支持帧的浏览器。在你开始打算设计一个帧的时候,你该仔细的考虑考虑你是否的确真的需要。经常,你这样的需求可以通过表格来组织站点的结构。网页设计涉及到对多种软件、多种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及个人的审美观等等。所以要想制作出漂亮的网页,需要一个逐步学习和经验积累的过程。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中国网络人口的日益增长,建立个人网站,不但可以很好的展示自己,而且可以提高自己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能力。个人在设计时考虑的多为个人的兴趣喜好,而不注重商业的展示。内容以反映个人为中心,从而使个人网站真正的成为展示自己的网络名片。一张完美的主页设计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及掌握大量的技巧。

由于平时课程比较繁忙,学习时间比较少,对于网页设计软件的强大功能运用得还不够。不知不觉网页设计的课程将要结束了,这门课程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是让我从没有想到的。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Flash、Fireworks、Html语言、IIS、网站建设的基本思想等重要内容。在网页设计过程中,由于没有网页制作代码的知识,所以在设计时也遇到了很多麻烦,有时插入一个特效脚本也是很麻烦。在网页制作过程中,想提高设计水平,想有个理想的网页,必须学会代码的运用,我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希望老师能简单介绍一下代码,让我也对它有个初步的认识,以后再加强学习也才会有所提高。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第3篇

设计题目 动态分区分配存储管理

学生姓名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吕 霆

20102675 计算机10-01班

1

第一章

课程设计概述

1.1 设计任务: 动态分区分配存储管理

1.2 设计要求

建立描述内存分配状况的数据结构; 建立描述进程的数据结构; 使用两种方式产生进程:(a)自动产生, (b)手工输入;  在屏幕上显示内存的分配状况、每个进程的执行情况;  建立分区的分配与回收算法,支持紧凑算法;  时间的流逝可用下面几种方法模拟:(a)按键盘,每按一次可认为过一个时间单位; (b) 响应WM_TIMER;

 将一批进程的执行情况存入磁盘文件,以后可以读出并重放;

 支持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

1.3 设计目的

旨在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动态分区管理方面的知识.

第二章 原理及算法描述

2.1动态分区分配算法原理

首次适应算法

* 算法概述:分配内存时,从链首开始顺序查找,找到满足的空闲分区则划出空间分配,余下的空闲空间仍保留在空闲链表中

* 实现方法:分配时从数组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若符合条件则将该元素减去对应作业的值

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 算法概述:由首次适应算法演变,只是每次分配改为由上一次找到的空闲分区开始查找

* 实现方法:在首次适应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值用于记录找到的空闲分区的位置

最佳适应算法

* 算法概述: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把能满足要求、又是最小的空闲分区

分配给作业

* 实现方法:我们决定每次分配先把空闲分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将第一个匹配分区分配给作业

最坏适应算法

* 算法概述:每次为作业分配内存时,总是挑选一个最大的空闲分区分割给作业使用

* 实现方法:算法与最佳适应算法几乎相同,仅在排序时把空闲分区表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所以未作详细注释

回收分区

当进程运行完毕释放内存时,系统根据回收区的首址,从空闲区链(表)中找到相应的插入点,此时可能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之一; 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F1相邻接,此时应将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分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区分配新表项,而只需修改其前一分区F1的大小. 2)回收分区与插入点的后一空闲分区F2相邻接,此时也可将两分区合并,形成新的空闲分区,但用回收区的首址作为新空闲区的首址,大小为两者之和. 3)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分区邻接,此时将三个分区合并,使用F1的表项和F1的首址,取消F2的表项,大小为三者之和. 4)回收区既不与F1相邻接,又不与F2邻接.这时应为回收区单独建立一新表项,填写回收区的首址和大小,并根据其首址插入到空闲链中的适当位置.

紧凑算法

通过移动内存中的作业的位置,以把原来多个分散的小分区拼接成一个大分区的方法.

第三章 开发环境

此程序是本人利用c++语言在vs2012的开发环境中实现的

第四章 程序实现--数据结构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ofstream stream;//输出流对象 int ary1[20][4];//内存分配状态 int ary2[20][3];//空闲分区状态 int ary3[10];//进程分配状态

int recycle;//需要回收的盘块序号 int id1;//算法选择号 int m;//内存区数 int n;//空闲区数 int q;//进程数

int r=0;//循环首次适应算法:对应的这次查找到的空闲分区序号 //打印输出函数 void vision() {

int i; int j; if(id1==1)stream.open("first_fit.txt", ios::app); if(id1==2)stream.open("nextfirst_fit.txt", ios::app); if(id1==3)stream.open("best_fit.txt",ios::app); if(id1==4)stream.open("worst_fit.txt", ios::app); if(id1==5)stream.open("compact.txt",ios::app); if(id1==6)stream.open("huishou.txt",ios::app); cout<<"-------------内存分配状态-------------"<

} cout <

4 cout <

} cout <

}

//作业信息的自动产生 void create_pro() {

}

//作业的手动生成 void create_zuoye(){

5 int j; int choice2; int id3=rand()%10; m=id3;//内存区数量 cout<<"产生"< } ary3[0]=42; ary3[1]=86; ary3[i]=rand()%100; if(ary3[i]==0) {i--;} {

} cout<<"--------------------------"<}

//内存信息的自动产生 void create_apply() {

int k=0;//空闲区数量 for (i=0;i

if(ary1[i][3]!=2) {ary2[k][0]=ary1[i][0]; ary2[k][1]=ary1[i][1]; ary2[k][2]=ary1[i][2]; k++; }

6 int i; for (i=0;i

} ary1[i][0]=i+1; ary1[i][1]=rand()%100; if(i==0) { } ary1[i][3]=rand()%3; //cout <>choice2; q=choice2; cout<<"输入想创建的作业请求大小"<

} cout<<"你创建了"

}

//内存信息的手动生成 int create_fenqu(){

}

//首次适应算法 void first_fit()

7 int k,x,y,o=0; int a=0; cout<<"输入想创建的内存分区块数 : " ; cin>>k;

cout<<"输入"<

} cout<<"输入内存块的分配状态"<

} ary1[0][2]=0; ary1[1][2]=ary1[0][1]; for(int i=2;i

for (int i=0;i

} n=a; return m,n; if(ary1[i][3]!=2){

} ary2[a][0]=ary1[i][0]; ary2[a][1]=ary1[i][1]; ary2[a][2]=ary1[i][2]; a++; ary1[i][2]=ary1[i-1][2]+ary1[i-1][1];//起始地址 cin>>y; if(y==2){ } ary1[i][3]=y;//状态 n++; ary1[i][0]=i; //序号 cin>>x; ary1[i][1]=x;//大小 } n=k;//空闲块数量

{

vision(); int i; int j; int k; int l; int d;//用来保存第k个的值 int id2=0; for(i=0;i

for(j=0;j

if(ary2[j][1]>=ary3[i])//进程占用空间小于等于其中一个空闲区的大小 {

cout<<"["<

ary1[ary2[j][0]-1][3]=2; for(k=j+1;k

ary2[k-1][0]=ary2[k][0]; ary2[k-1][1]=ary2[k][1]; ary2[k-1][2]=ary2[k][2]; } n--;

}else//否则的话,空闲链对应的地方盘块大小小了进程占用的大小,并且内存分配从对应的 {

l=ary2[j][0]; d=ary1[l-1][1];//大小 ary1[l-1][1]=ary3[i]; ary1[l-1][3]=2; m++; for(k=m;k>ary2[j][0]+1;k--) {

ary1[k-1][0]=ary1[k-2][0]+1; ary1[k-1][1]=ary1[k-2][1]; ary1[k-1][2]=ary1[k-2][2]; ary1[k-1][3]=ary1[k-2][3]; 那一项开始增加一项

} l=ary2[j][0];

}

}

{ if(ary1[id2][3]!=2)

}

} n=k; } break; } else {

}

cout<<"["<

{

ary2[k][0]=ary1[id2][0]; ary2[k][1]=ary1[id2][1]; ary2[k][2]=ary1[id2][2]; k++; } ary1[l][0]=l+1; ary1[l][1]=d-ary3[i]; ary1[l][2]=ary1[l-1][1]+ary1[l-1][2]; ary1[l][3]=0; k=0; for(id2=0;id2

//首次循环适应算法 void next_fit() { vision(); int i; int j; int k; int s; int d; int id2; for(i=0;i

{

for(j=r;j

if(ary3[i]<=ary2[j][1]) {

cout<<"["<

{

} else//对应的空闲块大小大于进程需要大小 { //-----改变内存分配情况----- r=(r+1)%n; //改变第k块的内容 k=ary2[j][0]; d=ary1[k-1][1]; ary1[k-1][1]=ary3[i]; ary1[k-1][3]=2; //从k+1之后所有向后移一格 m++;//内存块数增加1 for(s=m-1;s>k;s--) {

ary1[s][0]=ary1[s-1][0]+1; ary1[s][1]=ary1[s-1][1]; ary1[s][2]=ary1[s-1][2];

10 //---改变内存分配--- k=ary2[j][0];//得到对应空闲块对应内存块的序号 k--; ary1[k][3]=2;//把对应内存块标志位上改成已分配 //------------------ //--改变空闲块表:把从这块空闲块以下的所有空闲块向上移一格-- n--; for(k=j;k

} vision(); //------------------ break; ary2[k][0]=ary2[k+1][0]; ary2[k][1]=ary2[k+1][1]; ary2[k][2]=ary2[k+1][2]; stream<<"["<

}

}

//思路:先把空闲列表检索一遍,选出最佳答案,进行分配

void best_fit()//最佳算法--按顺序检索,把与进程要求内存大小最接近的快分配给进程 {

int i; int s; int j=-9999;//用来保存最接近的答案 int e;//用来存放进行比较时的中间结果

}

{ if(ary1[id2][3]!=2)

}

} else{

} cout<<"["<

{

ary2[k][0]=ary1[id2][0]; ary2[k][1]=ary1[id2][1]; ary2[k][2]=ary1[id2][2]; k++; } ary1[s][3]=ary1[s-1][3]; } //改变第k+1块内容:对应的数组是ary1[k] ary1[k][0]=ary1[k-1][0]+1; ary1[k][1]=d-ary1[k-1][1]; ary1[k][2]=ary1[k-1][1]+ary1[k-1][2]; //-------------------------- //----改变空闲表分配情况---- k=0; for(id2=0;id2

}else { cout<<"["<

for(s=0;s

} if(j<0) { cout<<"["<=ary3[i])&&(e>ary2[s][1]))//满足分配要求 { e=ary2[s][1]; } j=s; for(i=0;i if(ary2[j][1]==ary3[i]) {

} else

12

for(l=k;l

} n--; ary2[l-1][0]=ary2[l][0]; ary2[l-1][1]=ary2[l][1]; ary2[l-1][2]=ary2[l][2]; ary1[k-1][3]=2; k=ary2[j][0];

}

//最坏适应算法 void worst_fit()

}

{ if(ary1[id2][3]!=2)

}

} vision(); n=k;

} for(k=j+1;k

{

ary2[k][0]=ary1[id2][0]; ary2[k][1]=ary1[id2][1]; ary2[k][2]=ary1[id2][2]; k++; } {

//把对应的内存分配进行更改 k=ary2[j][0]; d=ary1[k-1][1]; ary1[k-1][1]=ary3[i]; ary1[k-1][3]=2; m++; for(l=m;l>ary2[j][0]+1;l--) {

} k=ary2[j][0]; ary1[k][0]=k+1; ary1[k][1]=d-ary1[k-1][1]; ary1[k][2]=ary1[k-1][1]+ary1[k-1][2]; ary1[k][3]=0; k=0; ary1[l-1][0]=ary1[l-2][0]+1; ary1[l-1][1]=ary1[l-2][1]; ary1[l-1][2]=ary1[l-2][2]; ary1[l-1][3]=ary1[l-2][3]; for(id2=0;id2

{

}else { cout<<"["<

int e=-9999;//用来存放进行比较时的中间结果 int k; int l; int d; int id2; vision(); {

j=-9999; e=-9999; for(s=0;s

} if(j<0) { cout<<"["<=ary3[i])&&(e

if(ary2[j][1]==ary3[i]) {

k=ary2[j][0];

ary1[k-1][3]=2;

for(l=k;l

{ if(ary1[id2][3]!=2)

}

} vision();

15 n=k;

} for(k=j+1;k

{

ary2[k][0]=ary1[id2][0]; ary2[k][1]=ary1[id2][1]; ary2[k][2]=ary1[id2][2]; k++; }

} else {

//把对应的内存分配进行更改 k=ary2[j][0]; d=ary1[k-1][1]; ary1[k-1][1]=ary3[i]; ary1[k-1][3]=2; m++; for(l=m;l>ary2[j][0]+1;l--) {

}

k=ary2[j][0]; ary1[k][0]=k+1; ary1[k][1]=d-ary1[k-1][1]; ary1[k][2]=ary1[k-1][1]+ary1[k-1][2]; ary1[k][3]=0; k=0; ary1[l-1][0]=ary1[l-2][0]+1; ary1[l-1][1]=ary1[l-2][1]; ary1[l-1][2]=ary1[l-2][2]; ary1[l-1][3]=ary1[l-2][3]; } n--; ary2[l-1][2]=ary2[l][2]; for(id2=0;id2

}

//回收内存算法: /* 有共计八种情况,1.(1)回收区上邻接着空闲盘块,下连接着已分配盘块 (2)回收区下邻接着空闲盘块,上邻接着已分配盘块 (3)回收区上下连接的都是空闲盘块 (4)空闲区上下邻接的都是已分配盘块

(5)要回收的盘块就是第一个盘块,并且向下邻接着空闲盘块 (6)要回收的盘块就是第一个盘块,但是向下邻接着已分配盘块 (7)要回收的盘块就是最后一个盘块,并且向上邻接的是空闲盘块 (8)要回收的盘块就是最后一个盘块,但是向上邻接的是已分配盘块 */ void apply_recycle() {

ary1[0][1]=ary1[0][1]+ary1[1][1]; ary1[0][3]=0; for(i=1;i

if(recycle==1) { //cout<

if(ary1[1][3]!=2) { cout<<"要回收的盘块就是第一个盘块,并且向下邻接着空闲盘块"<

} else { ary1[0][3]=0; n++; ary2[0][0]=1; ary2[0][1]=ary1[0][1]; ary2[0][2]=ary1[0][2]; vision(); } stream<<"要回收的盘块就是第一个盘块,并且向下邻接着空闲盘块"<

ary2[k][0]=ary1[j][0];

ary1[0][3]=0; k=0; for(j=0;j

//cout<<"ary1[j][3]"<

} else{ cout<<"要回收的盘块就是第一个盘块,但是向下邻接着已分配盘块"<

} n=k; vision();

}

ary2[k][0]=ary1[j][0]; ary2[k][1]=ary1[j][1]; ary2[k][2]=ary1[j][2]; k++;

{

} m--; // cout<<"" k=0; vision(); //cout<<"ary1[0][3]"<

cout<<"ary1[j][3]"<

} else{ cout<<"要回收的盘块就是最后一个盘块,但是向上邻接的是已分配盘块"<

} n=k; vision();

}

ary2[k][0]=ary1[j][0]; ary2[k][1]=ary1[j][1]; ary2[k][2]=ary1[j][2]; k++;

ary1[recycle-2][3]=0; ary1[recycle-2][1]=ary1[recycle-2][1]+ary1[recycle-1][1]; m--; k=0; for(j=0;j

//cout<<"ary1[j][3]"<

} else if(recycle==m) {

if(ary1[recycle-2][3]!=2) { cout<<"要回收的盘块就是最后一个盘块,并且向上邻接的是空闲盘块"<

} n=k; vision();

}

ary2[k][1]=ary1[j][1]; ary2[k][2]=ary1[j][2]; k++; stream<<"要回收的盘块就是最后一个盘块,并且向上邻接的是空闲盘块"<

ary2[k][0]=ary1[j][0]; ary2[k][1]=ary1[j][1]; ary2[k][2]=ary1[j][2]; k++;

} else{//剩下比较复杂的四种情况

if((ary1[recycle-2][3]!=2)&&(ary1[recycle][3]==2))//回收区上邻接着空闲盘块,下连接着{cout<<"回收区上邻接着空闲盘块,下连接着已分配盘块"<

}

} n=k; vision();

}

ary2[k][0]=ary1[j][0]; ary2[k][1]=ary1[j][1]; ary2[k][2]=ary1[j][2]; k++;

ary1[recycle-1][3]=0; k=0; for(j=0;j

//cout<<"ary1[j][3]"<

stream<<"回收区上邻接着空闲盘块,下连接着已分配盘块"<

ary1[recycle-2][1]=ary1[recycle-2][1]+ary1[recycle-1][1]; for(i=recycle-1;i

} m--; k=0; for(j=0;j

//cout<<"ary1[j][3]"<

} if((ary1[recycle-2][3]!=2)&&(ary1[recycle][3]!=2))//回收区上下连接的都是空闲盘块 { cout<<"回收区上下连接的都是空闲盘块"<

} vision();

}

ary2[k][0]=ary1[j][0]; ary2[k][1]=ary1[j][1]; ary2[k][2]=ary1[j][2]; k++;

} n=k; vision(); } if((ary1[recycle][3]!=2)&&(ary1[recycle-2][3]==2))//回收区下邻接着空闲盘块,上邻接着{ cout<<"回收区下邻接着空闲盘块,上邻接着已分配盘块"<

stream<<"回收区下邻接着空闲盘块,上邻接着已分配盘块"<

ary1[recycle-2][3]=0; ary1[recycle-2][1]=ary1[recycle-2][1]+ary1[recycle-1][1]; for(i=recycle-1;i

} m--; k=0; for(j=0;j

//cout<<"ary1[j][3]"<

}

21

}

} if((ary1[recycle-2][3]==2)&&(ary1[recycle][3]==2))//空闲区上下邻接的都是已分配盘块 {

} ary1[recycle-1][3]=0; k=0; for(j=0;j

} vision(); //cout<<"ary1[j][3]"<

}

ary2[k][0]=ary1[j][0]; ary2[k][1]=ary1[j][1]; ary2[k][2]=ary1[j][2]; k++; cout<<"回收区上下连接的都是空闲盘块"<

} m=m-2; k=0; for(j=0;j

} vision(); //cout<<"ary1[j][3]"<

}

ary2[k][0]=ary1[j][0]; ary2[k][1]=ary1[j][1]; ary2[k][2]=ary1[j][2]; k++; ary1[recycle-1][0]=ary1[recycle+1][0]-2; ary1[recycle-1][1]=ary1[recycle+1][1]; ary1[recycle-1][2]=ary1[recycle+1][2]; ary1[recycle-1][3]=ary1[recycle+1][3]; n=k; n=k;

}

//紧凑算法 void compact(){

num_avl=0; for(id2=0;id2

22 int id1=0;//记录已经分配的内存数量 int id2;//循环量

int num_avl;//记录空闲盘块数量 int sum_avl=0;//总共空闲区大小 int num_apl=0; //统计总共空闲区有多大 vision(); for(id2=0;id2

} //最后一块空闲块

ary1[num_apl][0]=num_apl+1; ary1[num_apl][1]=sum_avl; ary1[num_apl][2]=ary1[num_apl-1][1]+ary1[num_apl-1][2]; ary1[num_apl][3]=0; m=num_apl+1;//包括最后一个空闲区 if(ary1[id2][3]==2) {

} ary1[num_apl][0]=num_apl+1; ary1[num_apl][1]=ary1[id2][1]; if(num_apl==0) {

} ary1[num_apl][3]=2; num_apl++; //cout<<"num_apl"<

}

//主函数入口

void main() {

if(choice1==1) {

}

num=rand()&10; q=num; int id3=2+rand()%8; m=id3;//内存区数量 create_apply(); create_pro(); int i; int j; int num; int choice1; //操作选择标记 int choice2; int flag=1; //标记是否再执行 while(flag==1){

cout<<"********************************************"<>choice1;

} n=num_avl; vision();

} ary2[num_avl][0]=ary1[id2][0]; ary2[num_avl][1]=ary1[id2][1]; ary2[num_avl][2]=ary1[id2][2]; num_avl++; if(choice1==2) {

} vision();

cout<<"**------------------请选择处理算法----------------------**"<

23 create_zuoye(); create_fenqu();

}

24 }

cout<<"**************************** "<>o; flag=o;

cout<<"**1首次适应算法-----2循环首次适应算法-----3最佳适应算法 **"<>id1; if(id1==1) if(id1==2) if(id1==3) if(id1==4) if(id1==5)

} {first_fit();} {next_fit();} {best_fit();} {worst_fit();} { compact();} if(id1==6) { cout<<"*******************生成内存状态******************"<>recycle; if((recycle>m)||(recycle<1)) {

} cout<<"错误:内存中不存在此块!"<

} if(id2==-9999){ apply_recycle();} if(ary2[i][0]==recycle) {

}

cout<<"错误:输入的为空闲盘块!"<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第4篇

英文名称:WebPages Designing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学时/学分:24+24/2 授课对象:专科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 课程简介:

《网页设计》是一门重要的信息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讲述了网站创建、网页制作基本知识、Dreamweaver网页制作集成工具使用的方法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构建网站的基本知识,熟悉网页开发平台的使用,能够独立的创建个人网站。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网页网站的基础知识;掌握网页三剑客的使用方法,以便能够正确应用和维护网站。与此同时,通过对Web页制作技术和制作工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内容:

第1章 网页设计快速入门(2)

1、教学内容:

1.1 在Internet上安个家

1.2 知识要点

1.2.1 有关网页设计的概念

1.2.2 网页设计软件

1.2.3 网页制作过程

1.2.4 企业建立网站的过程

1.2.5 网页设计与HTML 1.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网页设计的概念、网页制作过程。

3、教学难点: 网页设计与HTML。

第2章 Dreamweaver MX快速入门(1)

1、教学内容:

2.1 制作网站电子相册

2.2 知识要点

2.2.1 认识Dreamweaver MX中文版基本界面

2.2.2 认识窗口项目

2.2.3 面板组

2.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Dreamweaver MX中文版基本界面。

3、教学难点:

1 标准视图模式下表格的应用。

3、教学难点:

布局视图模式下表格的应用。

第6章 Dreamweaver MX图层应用(2)

1、教学内容:

6.1 一个弹出式菜单设计的实例

6.1.1 设计弹出式菜单的效果图

6.1.2 设计弹出式菜单的过程

6.2 知识要点

6.2.1 创建层

6.2.2 选择层

6.2.3 插入层对象

6.2.4 移动层

6.2.5 对齐层

6.2.6 层与表格相互转换

6.2.7 设置层属性

6.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层的基本操作和层的属性设置。

3、教学难点:

层与表格的转换、行为和事件。

第7章 Dreamweaver MX时间轴(2)

1、教学内容:

7.1 制作一个动态地址导航图

7.2 知识要点

7.2.1 时间轴控制面板

7.2.2 时间轴的基本应用

7.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时间轴的基本应用。

3、教学难点: 录制层路径。

第8章 表单操作(2)

1、教学内容:

8.1 制作一个网上报名表单

8.1.1 制作网上在线报名表单

8.1.2 预览网上在线报名表单

8.2 知识要点

8.2.1 插入表单

8.2.2 插入文本对象表单

8.2.3 插入按钮

8.2.4 插入复选框

8.2.5 插入单选按钮

8.2.6 插入列表/菜单域

3 8.2.7 插入文件字段

8.2.8 插入图像域

8.2.9 插入隐藏域

8.2.10 插入跳转菜单

8.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表单和常用表单域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教学难点:

插入隐藏域和跳转菜单。

第9章 Dreamweaver MX综合应用(2)

1、教学内容:

9.1 一个网站建立的实例

9.1.1 建站准备

9.1.2 制作网站

9.2 知识要点

9.2.1 网站的设计构思

9.2.2 资源面板的应用

9.2.3 行为面板的应用

9.2.4 站点管理器的应用

9.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网站的设计构思、资源面板的应用。

3、教学难点: 行为面板的应用。 第10章 Flash MX快速入门(0.5)

1、教学内容:

10.1 制作一个移动的圆

10.2 知识要点

10.2.1 Flash MX的界面

10.2.2 主菜单项目

10.2.3 常用工具栏

10.2.4 时间轴面板

10.2.5 绘图工具栏

10.2.6 其他重要栏目

10.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Flash MX的工具栏和时间轴面板。

3、教学难点: 时间轴面板的使用。 第11章 Flash MX的绘图功能(0.5)

1、教学内容:

11.1 制作一个网页广告

11.2 知识要点

11.2.1 绘图工具

4 11.2.2 指针工具

11.2.3 填充工具

11.2.4 文本工具

11.2.5 颜色设置

11.2.6 图片的使用

11.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绘图工具的使用。

3、教学难点: 图片的使用。 第12章 Flash MX动画制作初步(1)

1、教学内容:

12.1 制作动态文字的实例

12.2 知识要点

12.2.1 图层(Layer)

12.2.2 帧(Frame)

12.2.3 使用图符、实例和库

12.2.4 用Sound面板引入和编辑声音

12.2.5 文件预览

12.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使用Flash MX制作简单动画。

3、教学难点:

帧的基本操作、在动画中添加声音。 第13章 Flash MX动作的应用(1)

1、教学内容: 13.1 图像动画实例

13.1.1 制作可供控制播放的循环动画

13.1.2 制作按钮元件

13.1.3 设计场景

13.1.4 舞台播放区背景的制作

13.1.5 在场景上创建Daughter影片剪辑的实例

13.1.6 后台控制程序

13.2 知识要点

13.2.1 ActionScript的基本概念

13.2.2 用动作面板编辑对象动作

13.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动作面板的使用。

3、教学难点:

用动作面板编辑对象动作。 第14章 Flash MX的综合应用(1)

1、教学内容:

14.1 制作一个网站的门户广告动画

5 14.1.1 设计构思

14.1.2 素材准备

14.1.3 制作过程

14.1.4 发布过程

14.2 知识要点

14.2.1 文件的导入与导出

14.2.2 文件的发布及发布设置

14.2.3 发布预览

14.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文件的导入和导出、文件的发布。

3、教学难点:

Flash MX动作的应用。 第15章 Fireworks MX应用基础(1)

1、教学内容:

15.1 Web按钮制作实例

15.2 知识要点

15.2.1 Fireworks的基本概念

15.2.2 Fireworks的编辑模式

15.2.3 Fireworks的工具详解

15.2.4 Fireworks中的对象

15.2.5 Fireworks的层

15.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Fireworks的工具详解。

3、教学难点: Fireworks的层。 第16章 Fireworks MX进阶操作(1)

1、教学内容:

16.1 一个简单的动画

16.2 知识要点

16.2.1 Fireworks的蒙版

16.2.2 Fireworks的颜色混合模式

16.2.3 Fireworks的热点和切片

16.2.4 Fireworks实用技巧 16.3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Fireworks实用技巧。

3、教学难点:

Fireworks的蒙版、热点和切片。 第17章 站点的发布、宣传推广与维护(2)

1、教学内容: 17.1 站点的发布

17.2 网页的测试

6 17.2.1 下载时间测试

17.2.2 浏览器兼容性测试

17.2.3 拼写检查测试

17.3 站点宣传与推广的一般方法

17.4 站点的维护与更新

17.5 本章小结

2、教学重点: 站点的发布。

3、教学难点: CuteFTP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实验一

(使用HTML语言制作简单网页)(2)

1、实验目的:

熟悉HTML语言的常用标记,学会在记事本环境下用HTML语言编辑简单的网页。

2、实验内容:

用记事本输入下面语句,另存为网页文件,并在浏览器中浏览。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第5篇

1 让学生明确岗位意识

我们这门课培养的是网页美工, 网页编辑, 网页制作这些岗位的技术人员。在平时的上课中, 让学生有意识融入到真正的岗位中, 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社交能力, 善于交流, 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一个优秀的网站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作品,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较强的沟通表达和团队管理能力, 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课程的教学方法

网页制作技术不断地发展变化, 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所以也需要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上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对这门课已经不适合了, 因为该课程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再到设计创新就是这门课程的宗旨。以下的几点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效果甚好。

(1) 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 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 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 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若干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对所学知识的重新建构, 重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即在教师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标的内容的需要, 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利用直观的案例构建一个个教学任务, 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技能, 拓宽网页设计的思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花更多的时间去策划好这门课所需的素材资料。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的同时, 让学生发散思维采用不同方位去分析解决问题, 这对学生后期的网页制作乃至后面的其他课程的学习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采取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为了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以仿真项目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或技术点采用教师给出项目要求或参考项目需求的方式, 让学生分组选择项目或者自己调研确定项目, 小组合作进行项目规划和页面设计。通过“项目小组”基本形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完成小组项目为主要目标、小组整体水平为主要依据来评定成绩的考核形式,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这一过程中都有发挥自己优势和表现自己的机会,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以及互为师生、优势互补等合作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评定反馈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 包括师生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各组项目负责人向全班介绍本组设计的网站, 做成PPT汇报片, 在介绍过程中要求说明各组网站的设计过程, 遇到过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学生不仅要做出来, 还要讲明白。通过制作PPT汇报片还可以提高职业整体素质。同时, 其他组的同学也可提出问题, 让设计者解释设计所用的相关技术及特点。通过提问或被提问, 学生对所做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和巩固。教师可以对提问的学生或回答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加分。教师根据各项目组完成过程的具体情况, 指出做得好的地方, 同时还要指出问题所在, 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讲评包括:汇报片制作, 语言表达能力, 回答问题的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总结能力等。

采用不同的教学法与手段, 把复杂、分散的各知识点综合起来, 应用于实际的行业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总之, 教师应以培养能力为主线, 强化实践性教学。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一个永久的话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教师以发展的眼光去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摘要:《网页设计与制作》是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多媒体专业针对网页设计这个岗位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由于该课程涉及的知识复杂多样, 对其教学的方法也一直是这门课讨论的焦点。笔者结合这门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 将一些成功的教学方法拿出来和同行一起探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项目驱动法,案例驱动法,职业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

[1] 马雪峰, 田跃辉.浅谈高职项目课程和项目教学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8) .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第6篇

1 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 阶段性考核占总成绩40%, 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

1.1 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部分采取100分制计分,以教学过程为载体,记录学生随机课堂到课率及课堂表现。随机抽查10次课堂纪律,总分为50分,旷课每次扣10分,迟到每次扣5分,课堂违纪五次以上则取消本门课程考试资格;课堂表现分为50分,课堂上积极并表现优秀者给予加10分,加满50分为止。

1.2 阶段性考核

阶段性考核部分采取100分制计分,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网站选题阶段、网站设计阶段、网站制作阶段以及网站测试与完善阶段,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组织考核,此考核应该安排在所有知识点已经讲完一半以上开始实施。

1.2.1 网站选题阶段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定出网站主题,制作网站策划书,提交给教师进行审核,教师随意抽查组内成员进行解说, 并给出评审意见,此部分占阶段考核成绩的10%。

1.2.2 网站设计阶段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定出网站设计风格,设计与制作网站主要页面的平面设计图, 平面图要求用Photoshop来制作, 提交给教师进行审核,教师随意抽查组内成员上台进行解说, 并由全班同学给出相应的意见, 进行整改与完善,此部分占阶段考核成绩的20%。

1.2.3 网站制作阶段

小组成员根据设计阶段给出的网页版式与风格进行分任务设计,制作出网站中所有的网页, 此阶段是制作网站过程中的关键性阶段,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实时的给予指导, 此部分占阶段考核成绩的50%。

1.2.4 网站测试与完善阶段

小组成员共同对已完成的网页进行网站整合,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然后提交进行评审, 教师随意抽查组内成员上台进行解说, 并由全班同学给出相应的意见,进行整改与完善,提交一份作品报告书与网站电子作品, 此部分占阶段考核成绩的20%。

1.3 终结性考核

终结性考核部分采取100分制计分,将阶段考核中的主题网站进行抽签安排到每个小组,规定须在安排的课时及地点完成,组长分配好各成员的任务,由教师进行每人工作量的审核,小组须提交一份作品报告书与网站电子作品, 安排答辩进行作品评分,随机抽取组内成员进行解说, 当场点评与评分。

2 方案分析

此考核方案的设计旨在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动手能力。形成性考核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堂到课率又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都有较为完整的接触与掌握,是本门课程学习的基础;阶段性考核以实际工作岗位中的网站制作过程为依托, 使学生了解了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训练了学生主动进行网站策划、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把握住了学生主体原则、合作学习原则以及注重过程原则, 避免了有些同学的侥幸心里的存在、“搭便车”等不良问题;终结性考核是对所有知识点的终结考核,并且加入了职业素质的训导,训练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效率与责任观念,也是高职教育中必须存在的一个考核部分。但是此方案也存在其不足之处,这样的考核方式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教师的工作量会随之增大,这个对教师也是一种挑战, 而且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单的“交作品”考核方式,在执行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小组成员间会你推我我推你,所以教师还要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在兴趣中学习,所有的网站选题最好能是具体的企业或单位的主题网站,这样也能锻炼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然而实际上, 这点是比较难于实现的,可是我们可以争取。

3 结语

考核方式的改革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 存在有许多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在执行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 改革的成败在于一次次进行方案的修整与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灵活的思维方式有所欠缺, 创新性观念有待加强,要想改变此种现状,让学生能重视技能训练,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与方法,这当然不是一门课程就能训练成功的。所以, 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 每门课程都设计好一种可行的开放式考核方式, 是达到满意教学效果的必然前提, 也是学生提高技能,成为高技能性专门人才的必要条件。

摘要:教学改革牵动了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习效果的评价重点依靠课程的考核结果。本文从《网页设计》课程的考核方案设计入手, 对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网页设计,考核方案,形成性考核,阶段性考核

参考文献

[1] 曾哲军.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改探索[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

网页课程设计书范文第1篇摘要:通过分析《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方式的现状和弊端,阐述了《网页设计》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路和《网页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