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各单元话题作文范文
八下各单元话题作文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广泛运用;
(2)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做出决定。 教学难点 (1) 教会学生通过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一件事;
(2)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感悟相关的语言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一体机
教学过程和方式 step 1. leading-in purpose: to activate the ss and arouse them to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2. (1) to be used to calculate; (2) operate by human beings; (3) they are all artificial; 2. a multi-function electronic device that can execute instructions to perform a task. 作业设计:
教学回顾:
班 级时 间
序 号 缺 席
课 时出 席
课 型
课 题
第二课时 reading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广泛运用; (2) 使学生了和掌握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用法;
(3)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做出决定。 教学难点 (1) 教会学生通过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一件事; (2)让使学生了和掌握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用法;
(3)学生自己发现并感悟相关的语言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a recorder,small blackboard 教学过程和方式 step 1 lead-in step 2 speak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in pairs or groups. step 3. reading 1. skimming purpose: 1. to get a brief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2. to train the students’ listening ability. first, let ss skim the text and then listen to the recording of the text. pay attention to the pauses and pronunciation. 2. scanning purpose: to get ss to have some details in the text. 3. further reading purpose: to get ss to get more details about the text. 1940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0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ep 4. retell purpose: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2. finish ex1 (p19), ex2 (p20). 教学回顾:
班 级
课 时
课 型时 间出 席课 题 序 号缺 席
第三课时language points 教学目标
3. to learn some sentence patterns. 教学重点
(2) some sentence patterns. 教学难点
(2)some sentence patterns.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和方式
2. analytical分析的 3.technology 科技;技术 4.calculate(v.) 1) to use numbers to find out a total amount, distance, etc. 计算; 核算 5.go by : to pass 逝去,过去
篇二: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reading教学设计 1 2 3 4 5 篇三: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技术》
课题:the olympic games 姓名: mia dong 学号: 17 专业: 英语 班级: 4 课程名称: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技术 学期:2012至 2013学年 第二学期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三单元
《the olympic games》教学设计 mia dong 外语系 4班 17
一、学情分析
(一)学习者分析
1、一般特征:
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压力大; 学习策略与方法不合理,有的学生还不喜欢英语。
2、学习风格分析: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还是局限于较为死板,习惯于题海战术,很
少有自发的对感兴趣的课题的研究或学习;
学生习惯于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较少地参与主动地学习,一直是较为死板地学
习,老师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主动融进课堂学习。
3、初学能力判断; 既一个学期的高中英语学习后,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有提高,但还需继续努力; 关于必修二已经学习了第
一、二单元,学生基本可以接受第三单元的学习任务,
前提是必须认真融入由教师带领的学习氛围中。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世界性的体育盛会──olympic games 为话题,旨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奥运会的起源、宗旨、以及古现代奥运会的异同。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如何向别人推荐某一种爱好,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
二、教学目标
课表内容:
(一)教学模式
关于第二单元本环节——reading部分,采用教学问答模式、课堂授受模式、指导自
学模式、合作交流模式以及探究学习多种模式交叉运用。
(二)教学策略
主要是使用替代式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短期内学习许多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其中
穿插问题引导方式,从而克服单一的替代式教学策略的不足
(三)教学方法
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为主,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
读书面语言为主,其中使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交叉使用。
四、教学平台
以多媒体课件演示为主,辅之以少量板书,即多媒体课件教室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计划
本单元用6课时
第五课时: language study 第六课时: integrating skills (注:本课件为教学计划中的第三课时)
六、教学动力和动机
关于第三单元本环节教学,教师通过展示学生普遍关注的或喜欢的图片调动学习兴
趣,并且共同讨论学习各种有趣的运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告知学生在reading后有课堂测验,从而使学生感到较小的压力,促进学习积极性,进而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七、教学具体环节
(一)课件第一部分
以上图片作为本课时教学的第一屏
2、使学生树立这样的思想,即青春奥运,激情的梦想在奥运(运动)、在学习,时刻充满激情,乐观积极向上地面对每一天,进而达到教学目标的情感价值观这一目标,把教学思想和目标贯彻整个教学过程。
(二)课件第二部分
主要有2008北京奥运会、奥运五环和奥运精神为内容,包括多媒体课件第
二、
三、
四屏
以上图片作为本课时教学的第二屏。
1、 给学生展示一幅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馆鸟巢的矢量图,让学生自由发挥讨
论关于北京奥运会的任何话题任何事件。此环节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充分运用合作探究学习;
2、 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加以评价,并且补充学生讨论话题的内容,丰富学生对
北京奥运会的了解,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3、 作为情景创设,导入新课,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篇四:高一英语必修2unit3教案
班 级
课 时
课 型
时 间出 席课 题 序 号缺 席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广泛运用;
(2)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做出决定。 教学难点 (1) 教会学生通过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一件事;
(2)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感悟相关的语言规律,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a recorder,small blackboard 教学过程和方式 step 1. leading-in purpose: to activate the ss and arouse them to talk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bacus 2. (1) to be used to calculate; (2) operate by human beings; (3) they are all artificial; 2. a multi-function electronic device that can execute instructions to perform a task. 作业设计:
教学回顾:
班 级时 间
序 号 缺 席 课 时 课 型
出 席课 题
第二课时 reading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今社会的广泛运用; (2) 使学生了和掌握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用法;
(3)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做出决定。 教学难点 (1) 教会学生通过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一件事; (2)让使学生了和掌握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的用法;
八下各单元话题作文范文第2篇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再创世界纪录后,身披鲜艳的五星红旗绕场奔跑,这一刻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决定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开国大典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A.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了!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D.祖国大陆统一了!
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0月1日D.1953年7月
5.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B.在解决西藏问题时,中央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后,祖国获得完全统一D.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进驻拉萨7.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那么建国初期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和大陆统一()
①香港 ②台湾 ③澳门 ④新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词中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表明()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我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②中国成为了真正独立的国家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④土地改革结束了,中国人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了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9.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
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②美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11.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作战的军队有()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朝鲜人民军队 ③“联合国军” ④苏联人民志愿军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
12.“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A.董存瑞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
13.李明自习课上与其他同学讲话,老师让他读一读邱少云的事迹,其用意是让他学习()A.集体主义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 C.爱国主义精神D.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4.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B.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
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段话应当是发表在哪一年()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
16.美国上将克拉克在签字时哀叹,“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将军。”下面哪幅历史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刻()
ABCD17.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④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⑤中国军事、经济实力强大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8.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也付出巨大牺牲,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9.新中国成立时,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
A.得到土地B.反腐败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工业化
20.右图农民所作所为的依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共“八大”决议
21.“地主”一词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完全退出是在()
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22.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A.新解放区B.全国农村地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23.下列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B.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D.在农村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24.1951年我国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开始C.新中国成立D.土地改革完成25.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A.消灭了地主阶级B.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50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在政权建设上、民族关系上、农民问题上、国防建设上面貌焕然一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8分)
(1)1949年以后,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2)1951年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3)打退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侵略者,巩固了东北国防安全的事件是:(4)使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的事件是:
27.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地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生命的历次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如果能够回到建设初期,你也热情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的设计,你会选取哪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呢?请举两例,并说明理由。
(3)如今人们纪念英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在“民族魂”网站上,就设计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主题网站片(FLASH)。请你也参与,为该网站选择一位建国初期五十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4)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今天和平时期,人们都有一种英雄情结,要继承民族精神、体现民族魂。但也有的同学说,现在都是和平时期了,中国又不打仗,如何才能成为“英雄”呢?请你结合实际,谈谈看法。
28.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说着一段历史。请以下面三幅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为核心,简要说明20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友情提示:观察三幅图所记录的历史事件,然后从这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中叙述说明)(12分)
图一图二图三
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西藏。(3)1950~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4)1950~1952年土地改革。
27.(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答案开放,只要是符合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事件或人物都可以。如人物类:林则徐,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是中国近代社会的第一次巨变;事件类:《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3)如抗美援朝战争、历史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等。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民族魂”。(4)答案开放。和平时期也能成长为英雄。学习英雄,关键是继承英雄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奋斗不息的民族精神等。体现在学习生活中,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各项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不怕苦,不惧挫折,勇于担负责任,顽强拼搏,现在打好基础,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大贡献,争取成为新时代的“英雄”。
28.提示:图一是开国大典;图二是朝鲜战争的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定;图三是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八下各单元话题作文范文第3篇
课题:身边的诱惑
主备:邱姝丽 审核: 学生姓名: 第 18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身边的种种诱惑。
(2)了解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身边的诱惑有哪些?
2、学生阅读教材P82页的案例思考:我们应如何面对金钱的诱惑?
3、学生阅读教材P83页的插图故事并思考:(1)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
(2)沉迷于电子游戏有哪些危害?
二、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后分组讨论)
1、学生阅读教材P84页的插图故事并思考:(1)吸烟和吸毒有哪些危害?
(2)你还知道哪些感染艾滋病毒的途径?
2、学生阅读教材P85页的插图故事并思考:赌博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赌博的危害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赌博的诱惑?
3、学生阅读教材P86页上面的案例并思考:“黄色海洛因”有什么危害?举报电话是 。
4、学生阅读教材P87页下面的故事讨论:
我们为什么要学会识别和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诱惑?
三、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分工好后上台展示。
四、点评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反思:
五、达标检测:
1、下列对待金钱的态度中,正确的有( )
①珍惜每一分钱,不乱花钱
②想尽办法多挣钱,有钱就可能有一切 ③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正当赚钱 ④钱是万恶之源,少沾为妙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对电子游戏认识错误的是( ) A、电子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发人的智力 B、电子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 C、休闲时可以适当娱乐
D、只是一种娱乐方式,没有什么诱惑
3、沉迷于游戏的危害有( )
①损害人的视力和神经 ②影响学习成绩
③引发不良情绪 ④诱发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有资料显示,我国61.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通过吸毒感染的。而吸毒者大多又是因为有不良嗜好,经受不住不良诱惑才误入“雷区”的。因此,我们中学生要防止误入更多的“雷区”,正确的做法是( )
①坚决管住自己、克服不良嗜好 ②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③不沉迷于网吧游戏 ④经常吸烟、喝酒
评价等级: 批阅时间:
寄宿中学七年级思品导学案
课题:对不良诱惑说“不”
主备:邱姝丽 审核: 学生姓名: 第 19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不良诱惑,领会不良诱惑是可以战胜的,掌握一些战胜不良诱惑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控制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不良诱惑有什么危害?
2、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有哪些?
二、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后分组讨论)
阅读材料:马卡连柯曾说:“没有制动器就可能没有汽车,而没有克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生活中有许多小事都对我们具有诱惑力,唯有克制自己,才能拒绝不良诱惑。假如你面对下列情境,你会怎样做呢?并对你的做法自我评价。
1、放学后,有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游戏。
你决定:
理由是:
2、考场上,邻桌的同学示意你告诉他选择题的答案。
你决定:
理由是:
3、你到朋友家去玩,见到几个好朋友正在吸烟,见到你来,他们马上递烟给你。
你决定:
理由是:
三、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分工好后上台展示。
四、点评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反思:
五、达标检测:
趣味测试:测测自我控制的水平的活动 第一步:完成以上测试
第二步:分析测试结果,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自控水平。
计分方法:选A计5分,选B计3分,选C计0分。全部题得分之和与自控能力的关系如下:
45——50分为能力很强,35——44分为能力较强,25——34分为能力一般,15——24分为能力较差,15分以下为能力很差。
第三步:用实例进一步明确自我控制能力对战胜不良诱惑的重要作用。
1、期末快到了,同学们都在紧张复习,这时电视台播出你喜欢的电视剧,你( )
A、对电视剧忍痛割爱 B、看完电视再复习 C、放弃学习、看出电视
2、在寒冷的冬天,你( )
A、每天都能按时起床铺 B、偶尔睡一睡懒觉 C、经常留恋温暖的被窝
3、自习课上,同学们都在随心所欲地谈天、看小说,你( )
A、一心学习 B、一边看书,一边和同桌聊天 C、随心所欲地玩
4、正做作业时,朋友喊你去玩,你( )
A、委婉地拒绝 B、匆匆忙忙赶完作业 C、立即丢下作业,飞奔而去
5、当你心情烦躁,什么事也懒得做的时候,你( )
A、也能坚持当日事当日毕 B、勉勉强强应付 C、把今天的任务推到明天
6、晚上,你做作业,有人在打扑克、玩游戏,你( )
A、专心致志地学习 B、心猿意马地做作业 C、不做作业,跑出去玩或看他们玩
7、老师在上课,但你还有一本小说未看完,你( )
A、聚精会神地听课 B、边听课边看小说 C、聚精会神地看小说
8、你通常( )
A、不管老师在不在都认真学习 B、只有教师守着你,才学习 C、老师盯着我,我也只装装样子,不认真学习
9、上课时,你的同桌热情地想和你聊天,你( )
A、不理他(她)们 B、漫不经心地应付他(她)们 C、和他(她)聊天
10、当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时,你( )
A、马上决定去学习 B、先娱乐,再学习 C、尽情娱乐,忘了学
评价等级: 批阅时间:
寄宿中学七年级思品导学案 课题:遭遇险情有对策
主备:邱姝丽 审核: 学生姓名: 第 20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本框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并识记生活中存在哪些侵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并理解和掌握,青少年要运用法律武器和自己的智慧,积极争取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方面的保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阅读并回答课本P92页的案例提出的问题。
2、完成课本P93上面的活动题。
二、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后分组讨论)
1、案例分析:
材料一:14岁的周欣在骑自行车的上学途中,被一拖拉机撞倒致伤。由于司机在肇事后逃逸,致使周欣因抢救不及时造成终身残疾。
材料二:8岁的小创多次未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说谎。对此,他的母亲非常不满,用笤帚殴打他,导致他重伤。
(1)上述例子中青少年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2)在我们周围还存在哪些侵害?
2、阅读课本P93页的案例,回答问题:
(1)面对同样的灾害,两个故事为什么有不同的结局?
(2)面对险情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三、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分工好后上台展示。
四、点评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反思:
五、达标检测: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下列生活中的险情,属于自然灾害的有( )
①地震 ②火灾 ③雷击 ④交通事故 ⑤溺水 ⑥中毒 ⑦海啸 ⑧泥石流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⑦⑧
2、对险情具有警惕意识的是( )
①拒绝乘坐“三无”车辆 ②拒绝与陌生网友见面 ③几个同学相约到河里游泳 ④打雷的时候禁止接打手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做法是( )
①拨打“119”火警电话求救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 ④乘坐电梯逃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材料分析:
据报道,2013年6月23日,刚刚结束中考。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中学6名学生(5男1女)相邀去一名同学家里为其庆祝生日。下午2时许,当他们在邻近沮漳河边拍照游玩时,4名学生不幸落水,另外2名见状上前搭救,一同被湍急的河水卷走。至晚上10时,打捞上岸的6人均已死亡。这个悲剧,给六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请你分析:
(1)这个案例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
2、你知道有哪些溺水自救和施救的好方法?
评价等级: 批阅时间:
寄宿中学七年级思品导学案 课题: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
主备:邱姝丽 审核: 学生姓名: 第 21课时 学习目标:
知道我国法律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特殊保护,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初步形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措施。
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在课本上划答案)
2、情景分析:
情景一:通过网上聊天,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己。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
问题:
(1)、小燕家为什么被盗?(2)、上网交友应注意些什么?
情景二:读P96页材料“小佟第一次„”,(1)请给故事续写结尾,说明理由。
(2)、为了避免悲剧发生,你想对小佟说些什么?
二、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后分组讨论)
1、讨论:读P97页材料二“应庙高中毕业生„”,回答课后问题。
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同学遇到了哪些险情?
(2)、请为他们脱离危险出谋划策吧。
3、读P98页材料,“13岁中学生小峰„„”回答课后问题。
三、展示交流:
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上面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分工好后上台展示。
四、点评小结: 我的收获: 我的反思:
五、达标检测:
1、谚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启示我们( )
A、要时时处处防着他人,不可轻信他人 B、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C、要严以律已 D、不要相信任何人
2、中学生小刚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时,突然发现一歹徒正要翻窗入室。小刚见状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爸,你该去公安局上班了!”歹徒闻讯转身而逃,小刚的这一举动说明他( ) A、事事都依赖别人,不能自主处理问题
B、胆小、怯懦,不能勇敢地面对歹徒,与之殊死搏斗 C、能依靠自己的智慧保护自己 D、没有履行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3、假如一个抢劫犯,将你关起来,他的目的是向你父母勒索钱财。这期间,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 )
①不听从劫犯的要求,因为父母的钱来得太不容易
②假意听从劫犯的安排,给父母打电话时,要机智的给父母暗示 ③要和劫犯搏斗,决不做一个懦夫
④在不激怒劫犯的前提下,与其周旋,为父母和警方争取时间 A、①② B、②③
B、C、②④ D、①③
4、中学生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本班同学小江被几个身强力壮的社会青年拦住搜身。小刚未加思索,立即上前替小江打抱不平,结果两人都被打成重伤,住进医院。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见义勇为,就要敢于硬拼
B、暂时不管,过两天找几个人痛打他们一顿 C、凡是遇到违法犯罪分子都要避而远之
D、要有保护他人的胆识和勇气,更要善于智斗
八下各单元话题作文范文第4篇
二、合作探究
1、明确:《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种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黥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2、提示:项羽陷入十面埋伏之中,四面皆楚歌,他意识到失败的命运无可挽回了,他惊慌失措,却又无计可施,只好借酒浇愁。在这时,项羽想到的不是他的天下,不是战争,也不是事业,他想到的是他的宝马和美人,他慷慨悲歌,热泪滚滚,左右随从受其感染,也一同悲泣起来。这个盖世英雄此时显得过于儿女情长了。
3、明确:(1)用了夸张手法,显示项羽威猛如画。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2)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两场战争,作者运用不同手法刻画了项羽的性格特点。项羽不仅有叱咤风云、勇猛善战的一面,他还有儿女情长、重情重义的一面。
三、拓展提升
赏析: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是却充满了真情。“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是叙说形势,看似平常得很,——这是设计的平川,接着是平川之上的奇峰突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回答。从字面看这是对偶,“大王”对“贱妾”,“意气尽”对“何聊生”,这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活,更不能落人敌手。文字虽然平易,却闪出爱的晶莹。这首歌的动人,还在于唱歌之后。虞姬的歌是回答项羽的问,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 “贱妾何聊生”是回答,又是反问,其实态度是明明白白的,是不需要回答的。这更是设问,让人怦然心跳的,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唱完之后,她自刎了,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着的英雄,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后来,有了传说:有一种美丽的花,那花鲜红鲜红的,那花就叫虞美人。美丽的虞姬死了,死得很美丽,虞姬的歌停了,在使用电脑的今天,仍有声音。《垓下歌》与美丽的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歌,所以读《垓下歌》不可不读虞姬之歌。 《垓下歌》和虞姬之歌是在生命将存将无时唱出来的,所以读这两首歌不可不读其前后背景——背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虞姬的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首歌,如果没有前后的背景是看不出来什么的。
四、课堂检测
1、B
八下各单元话题作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