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灾害遇到的问题范文
暴雨灾害遇到的问题范文第1篇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做好事前预防。
漆刊付为组长、严军副组长、各班组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及时向酒店发布预警信息,集合抢险应急小分队,并备足沙袋、胶鞋、沙袋抽水泵、手电等抢险物资,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同时要求各班组成员立即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开展排查救灾工作,减轻灾害损失。
二、高度重视,克服麻痹心理,落实隐患排查。所有成员要充分认识汛期汛情的严峻性,坚决克服松懈思想和麻痹情绪。并组织力量对全店各屋面进行检查清理垃圾等易造成下水管堵塞的物品,对各隐患点进行逐一排查,及时发现排除隐患,必要时通知酒店各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做好防洪排水工作,确保排水通畅。努力切实做好防抗暴雨洪水各项工作。
三、立即行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要求每天关注天气气象预报,将气象信息及时传达,并组织成员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做好防汛抗灾的应对工作。
暴雨期间的防护措施
1、地势低洼的-1F,因地制宜采取将每个进入门进行“小包围”措施、如沙封堵、排水泵大门口放置挡水板等。(防水板现厂家正在制作)
2、低层电器插座、开关等尽量移装在离地1.2米的安全地方。
3、及时清理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堵塞。
4、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5、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井、地坑等
6、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以防堵塞,积水成灾
7、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
8、交接班时遇暴雨期间下班人员必须留下值守协助接班人员处理灾情
9、遭遇暴雨期间当水位接近室外平台时(预留10-20公分)水位立即将挡水板组装完毕,并留守处理异常情况。
10、在-1F所有对外门旁边置放沙袋10个,空调机房、收货部、监控中心旁门置放沙袋20个、接好水带的抽水泵各一台以及使用电源以备应急时随时可以启用。
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
1、汛前准备
(1) 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指挥系统和防汛抢险队伍
(2) 建立健全气象测报、搞好通信设施、以便汛前能及时传递雨情工情等。
(3) 材料准备。筹集、储备供防汛抢险用的材料。
2、汛期工作
(1)开展天气、水情预报,进行工程检查,及时掌握水位情况,进行防洪调度,和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
①巡视防守。检查险情并维修,保持工程的完整与巩固
②险情维护。做到抢护及时,方案正确。洪灾抢救。恢复酒店正常营运。
3、讯后检查总结
暴雨灾害遇到的问题范文第2篇
暴雨、洪水、泥石流,这些灾害应对常识你了解吗?
一、暴雨
二、洪水
三、山体滑坡
暴雨灾害遇到的问题范文第3篇
一、山洪及山洪灾害的基本概念
洪水是河流、湖泊、海洋等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内水体突然增大,造成水位上涨,淹没平时不被水淹没的地方的现象,常威胁到有关地方安全或导致淹没灾害。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海滨河口的风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我县主要以暴雨洪水为主。天气的变化是造成暴雨,进而引发洪水的直接原因。洪水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和随机性。洪水发生的周期性是由气候的四季循环所决定的,洪水发生的随机性因气候的多变而变。洪水发生的时间、地点、量级常难以准确预知。
山洪是指山丘区小流域由降雨引起的具有突发性、暴涨暴落的地表径流。按其成因,山洪可分为暴雨型山洪,溃水型山洪(拦洪设施),融雪型山洪,冰川融化型山洪。我县主要是前两种。
山洪灾害是指由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二、山洪灾害的基本特征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据统计,全国汛期发生的山洪灾害达到全年山洪灾害的80%以上。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岗地区,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损坏财产,伤亡人命。
1 2005年新邵“5.31”洪灾,造成19人死亡,26人失踪;新邵、邵东两县10个乡镇近10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8.2千公顷,成灾面积4.2千公顷,绝收面积2.5千公顷;冲毁倒塌房屋3560座,淹死牲畜1.1万头,冲走水产4300吨,22个工矿企业停产;两县有28.7公里公路被冲毁,太芝庙、潭府两个乡镇交通中断,损坏输电线路140公里,损坏通讯线路35千米;洪水损坏堤防140处34.1公里,损坏护岸620处,冲毁塘坝144座,损坏灌溉设施588处,损坏机电泵站18座。直接经济损失1.85亿元。
三、山洪灾害的表现形式
1、溪河洪水暴涨
溪河洪水也叫山溪性洪水,是山丘区溪河由暴雨引起的突发性及暴涨暴落的洪水。当流域普降暴雨时,流域各处所形成的地面径流,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就某一处河道(断面)而言,当近处的地面径流到达该断面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洪水起涨。随着远处的地表径流汇集到此处河道(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即为此处的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山丘区溪河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山洪过程线一般为急剧涨落,涨也快,退也快,因此径流过程短,洪峰流量大、水位高。这种现象在隆回县高坪地区特别典型。
2、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这种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扑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声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区域横冲直撞、恣意漫流,形成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2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水的来源和有一定坡度的利于集聚水和松散固体物的沟状地形。人类工程活动也是诱发泥石流的因素之一。形成泥石流的地形一般为山高坡陡,沟床纵坡大,汇流地形有利于大量水源汇集,而且多为碎屑岩、浅变质岩及花岗岩风化强烈的地区,或者坡面、谷槽、溪沟堆积大量废土碎石的地方。泥石流的形成与降水关系密切,降雨量越大,形成泥石流的机率就越高。虎形山青山坳的“6.25”灾害就是这样发生的。
3、滑坡
土体、岩块或残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称之为滑坡。滑动的岩块、土体称为滑动体,下滑的底面称为滑动面。滑坡多发生在坡度25°~50°的斜坡上。据研究,约有10余种地层最容易发生滑坡,称为易滑地层。
滑坡是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滑坡的形成受各种条件的控制。它的形成因素多而复杂,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由此两类因素迭加而成的综合因素三大类。雨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最主要原因,一是水渗透进土体孔隙或岩石裂隙,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二是水渗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抬升或地下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涨作用,使土体因水饱和而软化,在重力作用下产生滑坡。此外,坡脚掏蚀、溶解和软化裂隙充填物、人工切坡、堆填加载、植被破坏等人类工程活动,也能直接诱发滑坡的形成。2008年小沙江镇的多处滑坡就是充分的说明。
4、崩塌
崩塌是在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在土体中产生的崩塌称土崩,在岩体中产生的崩塌称岩崩,规模巨大、涉及到山体的崩塌称山崩。大
3 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石堆。
崩塌的成因类型多而复杂。按其动力成因大致可分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由此两者因素迭加而成的综合因素三大类。在自然作用下,常见的巨大岩土体,以垂直节理或裂隙与稳定岩体分开,随着节理、裂隙的不断加深和坡脚不断冲刷掏蚀,在长期重力作用下,当岩土体逐渐向外倾斜,或者遇较大水平力作用时,即会产生崩塌。除重力作用,雨水参入岩土体的节理裂隙中,可产生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以及雨水软化软弱面,也可导致崩塌发生。
四、山洪灾害的成因
1、特殊的气候和降雨
引起我县山丘区山洪暴发及其伴随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我县属于季风气候区,每到汛期,副热带高压北跳南移,西风带环流南侵北退,以及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复合交汇,形成了山丘区不稳定的中尺度天气系统,如台风、气旋、高压低涡、低槽、切变线等天气系统。在此种不稳定的天气系统的作用下,造成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同时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形成局部地域的强暴雨。高强度的降雨,作用于地形地质复杂多样的山丘区,往往极易造成泥石流、滑坡、山崩和溪河、塘库暴满横溢,发生惨重的山洪灾害。岩口镇“6.6”洪灾中石坳村泥石流和太平水库险情就是这种状况。
泥石流、滑坡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及前期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发生的泥石流绝大多数是降雨诱发。通过对发生泥石流的降雨分析,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越大,形成泥石流的机率越高,规模也越大。
2、复杂的地貌地质条件
4 我县由于群山林立,沟谷纵横,坡陡沟深(山坡坡度一般为30°~45°,最大可达60°以上),沟床纵坡大,以及因新构造运动而形成大量有利于汇流的瓢状或斗状围谷地形,发育了大面积的有利于山体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地形地貌。又由于山地区域的多雨特性,经常出现长历时降水甚至大暴雨,雨水入渗,土体中的水使其抗剪强度降低,导致土体抗滑力降低并使土体下滑力增加,同时饱和土体的渗流和坡面汇流也增加土体下滑力,土体中的抗滑力与下滑力失去平衡,从而激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的发生。
复杂的地质结构是诱发山洪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我县地表露出的岩石概括为变质岩、砂质岩、石灰岩(泥灰岩)、花岗岩、红岩、松散岩六大类。山丘区分布广泛的土壤主要是由砂质岩、泥岩、红砂岩、板页岩等岩石经风化发育而成的抗蚀性较弱的土壤,这类岩石的风化带和风化物结构松散、容易风化,风化壳厚度常达20~30m。植被破坏后,水土流失极其严重,滑塌沟、崩岗、侵蚀沟等甚为发育,沟头溯源侵蚀发展迅速。这种土壤土层薄、蓄水能力差、汇流时间短,受地形、水流切割作用影响明显,容易形成具有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容易导致山洪暴发。特别是岩石强烈风化后,表面岩层破碎,抗冲能力极差,一遇暴雨容易发生泥石流。我县的虎形山就是这种典型的地质结构,山坡上到处都是强烈风化后的乱石,随时都有可能滑动。
3、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
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加重了山洪灾害的危害。森林植被在保护土层免遭洪水冲刷、截留雨水径流、调节产水汇流和恶劣天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多地少,过度的开发土地、开发自然资源,侵占水面、河道,必将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环境系统失衡,山洪频繁发生。
5 人类活动对自然破坏加剧了山洪灾害损失。河道是山丘区泄洪唯一通道,由于山洪伴随着山体滑坡、泥石流,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减弱。又由于人们对山洪灾害缺乏了解,在河道边、滑坡体下建住房、搞建设,不断侵占河道,向河床乱弃、乱倒、乱建、乱挖,河道千疮百孔,河道的泄洪严重受挫,往往造成小洪水大灾难,大洪水大泛滥的严重后果。部分工程规划时,不尊重自然规律,不考虑防洪安全,没有区域内水文、气象等数据的支持,因而造成了山洪地质灾害的惨痛教训。
第二节 山洪灾害防御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山丘地区山洪灾害的成灾原因和特点,山洪灾害的防御重在“防、避”,主要是采取预防和躲避措施。山洪害害的防御必须科学论证,全面规划,逐步治理,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体措施落实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确保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山洪灾害防御,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指挥机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是同级人民政府防灾减灾的指挥机构。计划、财政、水利、国土、气象、水文、交通、农业、林业、地矿、城建、保险等各个部门要在政府及其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协同作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
二、科学编制应急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①成立防御组织机构,确定责任人,明确职责,强化行政指挥手段和责任人的责任意识;
②阐述本地区地形地质存在的险病隐患、暴雨洪水特性,列出历史
6 上发生的山洪灾害等情况;
③明确安全区、警戒区、危险区的划分范围,具体到村组、到人; ④划定成灾暴雨等级,确定避灾的预警程序、信号发送的手段和责任人,转移路线、转移人员安臵办法和地点,转移安臵任务的分工,制定人员转移安臵的原则和纪律;
⑤提出防御治理的工程措施及其规划设计方案;
⑥提出防御工程资金的来源和筹措办法,以及其他非工程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办法。
三、落实工作重点
一是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山洪灾害易发区每年汛期都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
二是落实预警信号制度。每个村、组、院落都要确定1~2名信息员来发布信号。信号一般为预定的如口哨、打锣、警报器等。当地政府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信息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
三是搞好避灾演习。对预案规定的各项防御措施,汛前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演练,既可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又能使大家熟悉和掌握防灾和逃生的具体措施,避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手足无措。
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级要广泛宣传,增强意识。做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提高自防、自救、互救能力。通过电视广播、流动宣传车,出标语、横幅、宣传栏,设立警示牌,编印发送山洪灾害防御手册等活动,来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山洪灾害防御常识。
五、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
7 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六、强化配套工程措施建设
为全面落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在落实各项非工程防御措施的同时,还须大力强化工程措施。通过山洪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措施规划,在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形式下,逐年实施工程措施。搞好水毁工程恢复,治理水土流失,加大病险水库、山塘治理力度,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构建优良的生态系统。
第三节 山洪灾害时的避险
一、躲避暴雨山洪灾害的转移时间和有效措施
1、有效转移时间。
据目前气象、水文预测技术,人类能在山洪暴雨发生前3—5小时感着有山洪暴雨发生,当出现1小时降雨50—100毫米,洪峰至山脚约2—3小时。从倾盆大雨开始发展到造成灾害,有效转移救生时间约4—5小时。
2、避灾救生的有效措施。
大气流影响形成的大面积降雨的云团中心区,当预报可能发生山洪暴雨的地带,人员要提前一天转移;局部地区天气突然变化,县气象局预报有大雨或有暴雨,当地气温闷热潮湿,且已出现1小时降雨50毫米,人员应立即自行转移,不能等待洪水进了居住地再走。
二、如何在山洪灾害发生时组织安全转移
1、坚持汛期值班制。进入汛期,特别是主汛期,各级政府的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要实行24小时值班。指挥长、值班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严密防范,常备不懈”的思想,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和上级部门发布的灾险情预报,时刻关注和了解所在地的雨情、水情变化,在暴雨山洪发生前2—3小时判断决策和指挥转移及时避开山洪
8 袭击。
2、准确及时发出测报。山洪预报是防御山洪灾害,降低或减轻山洪灾害损失的一项重要工作。气象、水文部门要提前发出暴雨预报,镇村要密切注意暴雨前兆,加强观测,及时掌握雨水情。
3、及时发出安全转移警报。在4—9月份汛期,镇、村两级必须明确若干责任心强的信号员,在接到县、镇指挥部紧急避灾转移命令或获得严重的监测信息后,信号员必须立即发布防御山洪地质灾害预案约定的报警信号。
暴雨灾害遇到的问题范文第4篇
组长(总指挥):李彩芳
副组长(副总指挥):潘健文 李亚男 报警组:覃广清(负责人)
疏散组:林阳(负责人)、各年级组长、班主任 救护组:赵雅欣(负责人)、冯妙燕(
五、六年级) 黄春燕(
三、四年级)、李红清(
一、二年级) 后勤组:张铁军(负责人)、于纬、冯健南 黄春燕、周华强、徐秋婵、李坤颖
二、珠海市政府发布的台风、暴雨预警信号
根据《国务院办公斤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意见》、《珠海市防御气象灾害规定》(市政府55号令)的要求,结合珠海的实际,根据台风、暴雨等气象预警信号规定,涉及全市各学校停课的预警信号,共有4种:
1、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全市幼儿园、小学停课,学校负责对已到校学生的安全保护);
2、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全市幼儿园、学校、院校停课,学校负责对已到校学生的安全保护);
3、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全市幼儿园、学校、院校停课,学校负责对已到校学生的安全保护)
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全市幼儿园、学校、院校停课,学校负责对已到校学生的安全保护)
三、预防措施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2、经常性对校舍、场地、围墙、排水管道、电器设施、消防安全设施、树木、窗户等建筑开展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在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前做好师生员工的疏散安排工作。
4、増加学校投入,切实加固好自然灾害事故易发生的基础设施。
5、不乱拉乱接临时线路,不违章使用电器,严格控制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及管理。
6、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自然灾害事故的知 识宣传,开展恶劣天气自救逃生知识演练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护能力和意识。
7、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接到上级指令或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警信号,需要停课的,严格按规定停课放假。必要时,由应急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是否停课放假或推迟到校时间,并请家长到校接送学生放学。
四、应急措施
(-)学生在校期间遇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应急程序 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结合学校的特点,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保证组织落实,人力落实,财力落实,以最快、最高效的办法处置事件,确保师生的安全。
1、接到上级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报告后学校安全领导小 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工 作。各部门随时准备执行减灾急任务。报警组通过广播、电铃、哨声 发紧急撤离、集信号,广播室反复进行广播。
2、如果学生正在上室外课,应由科任教师带队立即回到教室。如 果是放学时间,班主任立即到班,级组长到本年级进行巡查,学生不 能放学。
3、学校通过校讯通通知家长到校接送学生。对于联系不上家长、 家又住得较远的学生,由后勤组安排其在学校饭堂用餐并留在学校, 待雨势较小再想办法将其送回家。
4、如果遭遇台风,天气非常恶劣,致使家长暂时无法到校接送学 生,则全体师生都留在学校,由后勤组购买方便面等食品送到教室, 待天气稳定后再通知家长到校接送学生,没有家长接送的学生一律不 能放学。班主任必须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负责切断电源,关好教室 门窗。
5、救护组迅速开展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医 院抢救。
6、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江总上报上级部门。
(二)学生上学期间遭遇台风、暴両等恶劣天气的应急程序
1、接到上级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报告后,学校安全领导 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工 作。各部门随时准备执行减灾应急任务。
2、学校通过校讯通向家长发布信息,如果电视台已发布学校停课 的预警信号,则通知家长不用送学生上学通讯组的老师立即到达指定地点,通知学生不用上学,立即回家。(三板桥头点:林阳、周华强负责、糖厂拐弯点:张铁军、陈卓繁负责)。
3、为防止学生上学途中出现意外,疏散组的教师负责在三板桥头 附近巡逻,发现有学生因街道积水无法行走,要及时接回学校,再由班主任通知家长到校接送。(板桥头点:林阳、周华强负责、糖厂拐弯点:张铁军、于纬负责)。
4、各班主任要马上到班里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对已到校的学生要组织安顿好,并立即通知家长到校接送学生。对没到校的学生,班主任要马上与家长联系,查明去向,无法查明去向的要立即上报教导处。如果个别班主任因雨势较大无法按时到校,则由科任教师补位,对于联系不上家长、家又住得较远的学生,由后勤组安排其在学校板堂用餐并留在学校,待雨势较小再想办法将其送回家班主任必须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并负责切断电源,关好教室门窗。
5、救护组迅速开展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暴雨灾害遇到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公司所在地区5~11月为台风季节,平均每年有台风影响3次,灾害最大台风为2015年8月8日,中心最大风力12级,2016年9月15日出现最大台风暴潮,中心风力达12级以上。由于台风期风暴可引起增水,台风增水或汛期涨水;且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50mm,上述情况可能会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应急抢险工作实行公司统一组织领导和分部门牵头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参与救援行动的公司人员和机械设备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服从指挥,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救援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参与救援行动的全体公司人员要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安全、高效、有序完成救援任务。
3、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1) 总指挥:彭志洪
(2) 副总指挥:吴小烽
(3)成员:蔡治寰、张清和、高海同、雷冬明、郭明祥、徐水土、王黎明、戴尧城、何文峰、尹克明、何贞贞、雷峰、胡新华、王涛
(4) 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等专业处理组,具体承担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2)指挥机构职责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 (2) 专业处理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负责安全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单位组别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专业处理组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公司总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上级领导和公司领导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具体由王涛负责。
安全保卫组:由公司保安队负责,具体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由张清和负责。
抢险救援组:公司保安组负责,进行抢险救援;由张清和负责。
医疗救护组:公司保健室负责,行政部其它组别配合,联系XX医院急救中心,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理;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行政部负责,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提供各种抢险救灾物资和通讯保障工作;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事故调查组: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及时介入,配合现场勘察取证,以及上级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工作;具体由吴小烽、高海同及有关专家成员组成。
善后处理组:由行政部和各单位等部门配合,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具体由蔡治寰负责。
4、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一)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通过设置的监控录像进行监控,监控录像由消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监控。
2、通过现场工作人员监控, 由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巡检方式进行监控。
3、通过日常气象信息收集,应急指挥组成员应定制中国移动(联通)天气预报信息服务,随时掌握天气情况。公司任何部门收到政府机构发出的防台风、防暴雨、防洪水紧急预防信息,必须马上同时转达到彭志洪、张清和、蔡治寰吴小烽处。
(二)防止台风、洪水、暴雨灾害的安全对策与措施
1、当气象预报发出台风、暴雨、特大洪水的红色预警警报时,应急指挥组自然成立,总指挥召开会议部署应急响应工作。应急指挥组应至少提前6小时向全公司发出预报信息。
2、工务部、公共事务部、行政部必须安排应急值班人员,并将应急值班人员向全公司通报(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值班地点)。
3、工务部至少准备二台能力500m3/h的抽水泵,此应急抽水泵必须安排专人管理,不得用作它用,必须每月至少一次对其进行检查。
4、 各部门第一负责人连同消防安全执行人安排人员检查本部门的预防应对措施,关好对外门窗、搬离露天及有机会被雨水侵蚀到的物品、垫高或堵塞雨水侵入的通道等。各部门的预防措施情况必须通过E-mail通报到应急组的每个成员。
5、应急指挥组检查厂区内的预防措施状况,重点检查区域:染化料仓、纱仓、布仓、排水渠、一楼车间、楼上成品仓。 4.2 预警行动
1、当发生局部事故时,本部门不能控制,应及时发出预警,及时通知消防控制中心及相关领导。
2、若事故扩大,消防控制中心应及时扩大预警,向总指挥汇报,根据形势发展,准备向厂外单位等发出预警。
5、信息报告程序
当发生事故时,按下列程序报告:
1、 发生事故部门,要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综合协调组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及设备损失情况。
2、 综合协调组应立即向总指挥和公司主要领导报告,同时尽快通知指挥部其它成员、有关单位以及各专业处理组,以便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
3、 综合协调组要及时与事故发生地安监部门取得联系,报告事故情况,配合管理部门组织的救援,并按公司领导的指示协调公司的救援行动。
6、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一)事故分级
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本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由低到高划分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级别。
(二) 事故的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的不同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事故的响应分级如下:
1、Ⅳ级事故启动Ⅳ级响应;
2、Ⅲ级事故启动Ⅲ级响应;
3、Ⅱ级事故启动Ⅱ级响应;
4、Ⅰ级事故启动Ⅰ级响应。 6.2 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分别启动以下各级响应程序:
1、 Ⅳ级响应
(1)事故部门启动本部门现场处置方案,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告,消防控制中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处置。
(2)根据事故处置及发展情况,消防控制中心根据需要及时向应急指挥部相关人员报告。
2、 Ⅲ级响应
(1)事故部门启动本部门现场处置方案,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告。
(2)消防控制中心通知各应急成员启动应急程序,开展事故现场应急工作。
(3)若事故不能得到有效处置,应急中心总指挥决定是否提高响应级别。
3、 Ⅱ级响应
(1)应急指挥中心(消防控制中心)通过电话通知现场指挥部全体人员各就各位。
(2)启动应急程序,开展应急工作。
(3)现场总指挥统一指挥事故处置,并根据事故发展状况决定或建议指挥中心总指挥是否提高响应级别,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及应急处置情况。
4、Ⅰ级响应
(1)应急指挥中心向指挥中心总指挥报告,得到批准后,启动事故警报;情况紧急且事故等级达到Ⅰ级响应条件下,应急指挥中心可以立即启动事故警报。
(2)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全体成员闻警报后立即各就各位,开展应急救援。
(3)指挥中心向地方政府报告事故类型、可能危害范围与影响程度等信息,请求地方政府执行交通警戒、组织周边居民疏散等。
(4)应急指挥中心通知各相关区域安全执行人紧急疏散信息,包括疏散方向、路线和目的地。 (5)各单位以警报为疏散启动命令,组织非应急人员疏散和进行相关人员清点。
(6)厂区周边居民在地方政府组织、指挥下,向安全地带疏散。 (7)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统一指挥事故处置。 6.3 处置措施
(一)台风、洪水、暴雨灾害的处置措施
1、台风、暴雨来临时,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安排好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员工人身安全、设备安全等工作。
2、应急指挥小组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立临时办公地点。
3、各部门一旦发生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必须立即向应急组总指挥汇报,应急总指挥根据问题性质安排应急组成员组织力量进行救援。
(二)应急救援指挥部收到事故报告后,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应急救援处置:
1、现场救援: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综合协调组要立即派人赶赴事故现场,并迅速联系、调集必需的人员、车辆及机械设备。若事故发生地安监部门人员已在现场,则积极配合安监部门,若事故发生地安监部门人员尚未到达则以己方为主,在事故现场抢救伤员、维护秩序、保护事故现场等。
2、伤员抢救:在现场首先要及时抢救伤员,最大可能减少伤亡程度。同时,综合部要立即与XX医院急救中心或就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3、控制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协助、配合安监部门处理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等问题。
4、保护事故现场:确认并保护事故现场,在救助行动中采取紧急措施和移动现场对象时应做出标志,协助安监部门拍摄并写出书面记录,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暴雨灾害遇到的问题范文第6篇
厦门外国语学校 初一二班 陈双全 48号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以来最大降雨,气象部门发布橙色暴雨预警。这次强降雨的平均降水量达到170mm;最大降雨点房山区河北镇达460mm。据统计,北京市“7•21”暴雨灾害死亡人数达78人。其中67名已确认身份死者中:溺水50人,触电7人,房屋倒塌3人,泥石流2人,创伤性休克2人,高空坠物2人,雷击1人,缺氧死亡1人。这次强降雨中,北京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其中房山区占约80万人;经济损失近百亿。这场7.21特大暴雨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造成了78位生命的离开,这场暴雨淹没了北京,也给其它城市敲响了警钟。城市在面对暴雨的时候,显得如此的脆弱。
这则报道令我感触至深,北京身为首都,中国文化、政治心脏,为什么如此脆弱?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北京的管理者,又是怎样管理和建设首都的?虽然天灾难防,但雨水不畅受堵,北京大街小巷成“江河”,难道也埋怨老天爷吗?也埋怨雨水吗?其他地区又该如何预防以及做好灾后补救措施呢?
什么是暴雨洪水?
暴雨引起的江河水量迅速增加并伴随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是洪水的一种。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暴雨引起。中国河流的主要洪水大都是暴雨洪水。
暴雨洪水灾害有哪些?
容易引发洪水,导致村庄、房屋、船只、桥梁、游乐设施等受淹,甚至被冲毁,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失事。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引起交通堵塞。
暴雨洪水按暴雨的成因分不同类型
雷暴雨洪水台风暴雨洪水 锋面暴雨洪水
地区该如何预防以及做好灾后补救措施呢?
(1)在城区外居住的居民要避免在低洼地带、山体滑坡威胁区域和受河道出槽洪水顶冲的地方建房,不要人为侵占洞道自然行洪断面。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对应急情况下的撤离方向和地点做到心中有数,把贵重物品集中放置妥当。如果降雨较大,要查看房屋四周有无积水,排水是否畅通,防止山洪冲击房屋或浸泡地基,还要根据情况安排人守夜。
(2)居民、学校等要熟悉周围环境,自备必要的防水、排水设施,如帆布、编制袋、沙石、木板、抽水泵等。注意收听当地气象防汛部门的预报。学校等人群密集区要及时作好人员疏导转移等工作。
(3)在山区旅游时,注意防范山洪。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须特别注意 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
暴雨洪水发生后:
(1)发现重大征兆或已经发生灾害时,尽快将消息传递出去,引起政府重视,争取控制灾害发展和救援。
(2)在紧急情况下,头脑冷静,行动迅速。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3)在发生暴雨洪水时,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 (4)及时对溺水、触电、雷击者进行人工呼吸等紧急救护,并尽快与120联系取得救护。
5.研究心得
暴雨灾害遇到的问题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