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歌曲范文
网络流行歌曲范文第1篇
第 1 页 共 2 页 爱一个人好难苏永康176我们都一样张杰177CAN YOU FEEL MY WORLD王力宏178放生范逸臣179最佳损友陈奕迅180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迪克牛仔181黄昏周传雄182迷迭香周杰伦183万水千山总是情汪明荃184分手快乐梁静茹185忽然之间莫文蔚186双子星光良187情侣装许嵩188321对不起徐良&小凌189千纸鹤邰正宵190喜欢你BEYOND191火柴天堂熊天平192盛夏的果实莫文蔚193爱情转移陈奕迅194蒲公英的约定周杰伦195够爱东城卫 a Chord196奢香夫人凤凰传奇197清明雨上许嵩198爱上你等于爱上了错张振宇199帝女花邓丽君200沉默是金张国荣201野孩子杨千桦202胭脂扣张国荣203双节棍周杰伦204假如信乐团205只对你有感觉飞轮海206但愿人长久王菲207蓝莲花许巍208烟花三月童丽209情非得已庾澄庆210泪的告白网友推荐211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郑源212和平分手徐良213下一站天后Twins214最心疼的人只有你张振宇215突然的自我黄小琥216狐狸精罗志祥217We Will Rock You06世足杯舞曲218东方之珠罗大佑219雨人周华健220相思谢军221原来你也在这里刘若英222寓言张韶涵223A Little Love冯曦妤224眼泪的错觉王露凝225干物女林宇中226香水有毒胡杨林227天籁传奇凤凰传奇228倔强五月天229谁是谁的谁牛朝阳230彼岸汪峰231光阴的故事罗大佑232等一分钟徐誉滕233其实我很在乎你王袁234日不落蔡依林235葬花吟龚玥236彩云之南徐千雅237丝路梁静茹238傻瓜温岚239今生缘川子240Take Me To Your Heart迈克学摇滚241梦醒时分陈淑桦242樱花草Sweety243我爱他丁当244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冯曦妤245要嫁就嫁灰太狼周艳泓246城府许嵩247不如跳舞陈慧琳248水手郑智化249单身情歌林志炫250相忘于江湖陈楚生251爱我却要离开我金泽252心情日记Sara253情歌王古巨基254李雷和韩梅梅徐誉滕255全是爱凤凰传奇256执子之手莫文蔚257陪你一起看草原龙梅258斯琴高丽的伤心斯琴高丽259小酒窝林俊杰&蔡卓妍260玫瑰花的葬礼海雷的好朋友261错过的情人石梅262小情歌苏打绿263金达莱花Maya264如果可以早一点陈柏霖&邱胜翊&周奇奇265健康歌范晓萱266做你的爱人饶天亮267死一样的痛过mc梦268相见恨晚彭佳慧269丢了幸福的猪姜玉阳270今生今世张杰271最初的梦想范玮琪272爱琴海央金兰泽273I Miss You罗百吉274东风破周杰伦275最炫民族风凤凰传奇276画心张靓颖277红装徐良278丁香花唐磊279郎的诱惑凤凰传奇280追梦人白若溪281猜斯琴高丽282当爱已成往事李宗盛283Trouble is a friendLenka284火苗格格285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德德玛286怒放的生命汪峰287错的人萧亚轩288两个人蔡妍289我的爱情不见了龙梅子&蓝雨290白狐陈瑞291美丽的神话孙楠292千千阙歌陈慧娴293从头再来刘欢294我很快乐刘惜君295贝多芬的悲伤萧风296类似爱情萧亚轩297BurningMaria Arredo298最后一次17岁女生299猜不透丁当300断桥残雪许嵩&Vae301我要去西藏乌兰托娅302洛丽塔卓亚君303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T.R.Y304被伤过的心还可以爱谁六哲305王妃萧敬腾306挪威的森林伍佰307偏爱张芸京308狼的诱惑凤凰传奇309我的心好冷Sara310都是爱情惹的祸姜玉阳311你把爱情给了谁王强312客官不可以徐良313犯贱徐良314一个人的寂寞两个人的错贺一航315黄梅戏慕容晓晓316小三冷漠317你是我的眼萧煌奇318错错错六哲&陈娟儿319天使的翅膀徐誉滕320这就是爱张杰321大笑江湖主题曲小沈阳322套马杆乌兰托娅323我相信杨培安324给你们张宇325最幸福的人曾春年326走天涯降央卓玛327没那么简单黄小琥328荷塘月色凤凰传奇329春天里旭日阳刚(农民工)330老男孩筷子兄弟
歌曲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Q1fyb4
网络流行歌曲范文第2篇
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久的遗憾。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除了爱情的力量。
男人在穷的时候,女人在长的丑的时候爱情承诺是可靠的。
你能看到我留在屏幕上的字,你看不到我流在键盘上的眼泪。
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承诺同义词是束缚,奈何我们向往束缚
双眼凝固了画面,双手冰冷在瞬间,双唇闻不到迩旳脸,双脚一寸也遥远。
消逝的黑夜,请你带走我偏执的想念。
太窒息的爱,就像紧紧捆在一起的两只刺猬,保持被对方的刺,却扎得鲜血直流。
撕裂旳心扉,看清迩旳虚伪,受了伤却如此卑微。
想想曾经,迩是莪旳唯一,当莪离开了迩,那种痛无法呼吸。
那颗早已破碎的心。零落不堪。
下辈子、做一株向日葵,在阳光的掌心里。
说好不回头,却在别离时紧紧抓住不愿松手。
说好不哭,却在你离开时眼泪再也止不住
爱你的人如果没有按你所希望的方式来爱你,那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全心全意地爱你。
不要你给我太多,不要你的任何承诺,也不要你的任何牵挂。
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
如果全世界背叛了你,我愿为你背叛全世界。
生活中有太多无可奈何的选择。社会就像江湖,总是让人身不由己,言不由衷。
我们都是远视眼,模糊了离我们最近的幸福。
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两件事,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的爱消耗殆尽 ,一件,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见你。
许多人在重组自己的偏见时,还以为自己是在思考。
因为有了你,其他人都成为了将就。
有些事,经不起再一次。
原来喜欢不可以伪装,原来快乐不可以假装,原来永远和瞬间一样。
网络流行歌曲范文第3篇
2、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
3、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
4、姐不是电视机,不要老是盯着姐看。
5、如果你活着,早晚都会死;如果你死了,你就永远活着。
6、贱人永远都是贱人,就算经济危机了,你也贵不了!
7、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啊,你们凭啥要我有工作经验!!!
8、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9、在神经的人群里呆久了,我发现我正常了。
10、你嘴角三十度的微笑,百度搜索不到。
11、谁能明白谁的深爱,谁又能理解谁的离开...
12、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13、矿难在检讨中继续,楼价在控制中上升。
14、如果你爱他,请你抓住他,如果你不爱他,请你放手,让他去爱别人
15、我消极对待减肥,能不能取消我胖子的资格啊
16、你女儿在我手上,我不是你女婿。
17、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
18、如果每个女朋友用一个字来代替的话,我的情史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了。
19、为何我的眼中总饱含泪水?因为我装逼装得深沉。
20、人又不聪明,还学人家秃顶!!
21、男女关系处理得好会传出佳话,处理得不好会传出闲话。
22、兄弟我先抛块砖,有玉的尽管砸过来。
23、你踩我的脚没事,可别踩我的鞋呀!
24、谁对我的感情能像对人民币那样的坚定啊?
25、有些的时候,正是为了爱才悄悄躲开.躲开的是身影,躲不开的却是那份默默的情怀。
26、不是我劝着我自己,我特么早和这个世界翻脸了。
27、一语道尽爱情的残忍。情到深处人孤。疾苦使人成熟,强项的人会感悟爱的真谛,而懦弱的人徒生怅恨。
28、过去的一页,能不翻就不要翻,翻落了灰尘会迷了双眼。
29、谈恋爱时女朋友跟别人跑了?不要难过太久,偷着乐吧。现在看清楚这段爱情总比结婚以后带绿帽子好吧。
30、你说吧,你是想死呢还是不想活了?
31、本人已成仙,有事请发烟,佛说有烟没火成不了正果,有火没烟成不了仙!
32、顾客不是上帝,顾客只是上当。
33、人的一生至少要有一次一见钟情,那看来我已经让很多人不枉此生了。
34、失而复得的东西。永远都是二手货。
35、也许似乎大概是,然而未必不见得。
36、婚姻,如果你已经选择了,就要为两个人著想,万事家为重,什么都埋怨他,那我问你,当初谁逼你了。
37、你长的比假奶粉的毒性都大,我看了就头大。
38、你长的拖慢网速,你长的太耗内存,大哥,把你脸上的分辨率调低点好吗?国际脸孔世界通用。
39、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能上吊的梁。
40、朋友妻不可欺睡睡觉还可以
41、在网上碰上一群流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碰上了一堆流氓软件。
42、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43、宁愿笑着流泪,也不哭着说后悔.
4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长叹,一生为一人。
45、将薪比薪想一下,算了,不想活了。
46、你瞧你吧!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转过头吓退百万雄狮。
47、远看是美景,近看想报警。
48、孩子把玩具当朋友,成人把朋友当玩具。
49、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钱兮你要还!
50、当爱情不在的时候,请对他说声祝福,毕竟,曾经爱过。
51、别回头,哥恋的只是你的背影。
52、能力就像瓜子仁,只有咬牙才能嗑出来。
53、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拿钱捧个钱场。
54、我说这位大哥,我又不是草船,你的贱用不着总往我这儿乱发!
55、就算是一坨屎,也有遇见屎壳郎的那天。所以你大可不必为今天的自己有太多担忧。
56、那些路人甲乙丙丁在年生散场的剧场里将五彩纷呈和苍白无力潇洒的演绎。
57、我已经计划好500万该怎么花,可我居然没中奖。
58、婚姻的难处在于我们是和对方的优点谈恋爱,却和她的缺点生活在一起。
59、连广告也信,读书读傻了吧
网络流行歌曲范文第4篇
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语言形式,主要包括校园日常交流用语、课堂用语两部分。[2]校园流行语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 是大学生在校园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一种语言, 它是大学生在校园内交际的重要工具。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某种生活状态、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取向和动态,是特定时期大学生思想多元化的具体表现。
1网络语言是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主要来源
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作为这样一个群体,大学生广泛使用的校园流行语的来源也是十分广泛的,主要包括了校园生活、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以及网络用语其中网络语言是其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主要来源。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作为一个娱乐、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广泛渗入到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网络传播自身的优势,加上大学生又是上网大军。网络新词汇是很容易流传到大学生口中并得以传播的。例如:“神马都是浮云”,“我爸是李刚”,“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等网络语言,几乎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
网络语言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渗透:
1.1新闻事件、新闻人物
“躲猫猫”本是一种儿童游戏 ,即“捉迷藏”,后来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或隐瞒事实,或逃避监督,或暗箱操作,以不让人了解真情。词义来源:2009年2月,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中一名因盗伐林木被关入的24岁男子死去, 其死因却始终不能给出答复。“楼脆脆”事件回顾:2009年6月27日清晨,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在建的13层住上海的一栋高楼整体倒塌故得此称号。宅楼,突然在几秒钟内连根拔起并“卧倒”。有人称这种楼盘整体倒塌事件为“第9大建筑奇迹”,许多人都前往参观。有网友因此将这一“景点”命名为“楼脆脆”。
1.2网络贴吧
2013年6月 ,一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内容截图在微博网友中热传。这篇文章,最早由新浪微博网友“苏隐衡”发表于2011年11月14日。援引其中的一句话“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 短时间内成为了热门话题。2013年6月21日,暴走漫画出品的《暴走大事件》第七期中,主持人王尼玛在节目中连续多次引用“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用以表示惊讶与讽刺。
2013年6月28日 , 在百度贴吧“爱粽不粽吧 ”中 , 网友“水冥伶”(推断和微博作者为同一人)发表了一篇名为《开个贴说说我这几年的小学教书生涯, 顺便贴几张学生的奇葩作业》的文章,其中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作为“镇楼图”。
由于暴走漫画与百度贴吧的巨大影响力,“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短时间内成为了热门话题。
1.3网络游戏及购物
“今天 ,你偷了吗 ? ”这也是一个因网络游戏而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随着“开心农场”等游戏的广为流传,“偷菜”遂瞬间蹿红网络,席卷网友生活。于是,“你偷’了吗”便成为大家见面的招呼语。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的网上行为之一。淘宝体是说话的一种方式,最初见于淘宝网卖家对商品的描述,其亲切、可爱的方式逐渐在网上走红并被用于诸多场合,以营造亲切、愉悦的氛围。例如:亲,熬夜不好哦!亲,包邮哦!亲,你有没有感觉,每一次完毕淘宝支付,我都想这么说话呢?亲,那咱们都换做用淘宝体说话吧! 等等。
2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校园中广泛使用
大学校园是一个各种思潮文化交汇的地方。大学生是一个有着较高文化层次和参与热情的群体, 校园是他们拥有的相对较封闭的亚社会文化圈。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亚文化圈中,他们用校园语言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来排解压力和释放情绪。网络语言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课堂教学。
2.1 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2.1.1 大学生在日常交流以及网络聊天中使 用网络语言交流感情
大学生在日常的交流中常常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来交谈沟通。大家常常用“真给力!”来表达自己的赞赏态度。也常常用“坑爹啊! ”来表示对某个事件的不满态度。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无法像面对面交流一样做到情感上的交流,于是采用一些类似表情的符号来传递情感。这些生动形象的表情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由衷喜爱。例如:o(>﹏<)o不要啊;o(≧v≦)o~~好棒。
2.1.2 大学生在学校社团 、部门等课余活动中使用网络语言活跃氛围
在作为调查基地的浙江农林大学中首次在公开场合出现“亲”这个称呼 ,是在2011年的“新生争鸣杯”辩论赛赛场上 ,一位辩手以调侃方式称呼对方辩友为“亲”,从此“亲”这个称呼的使用就在校园内迅速泛滥。PK的不同缩写的含义也不一样,现在流传较广的是Player Killing, 原指在游戏中高等级玩家随意杀害低等级玩家的行为,后引申发展为“对决”等含义。浙江农林大学举办的“十佳歌手”、“非常新生”、“闪亮新主播”等比赛都运用了“PK”赛制,选手通过“PK”决出胜负。
2.1.3 大 学生在贴吧 、论坛以及私人空间 、微博等使用网络语言来抒发情感
随着电视剧《后宫甄嬛传》的热播,剧中的台词也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体,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大学生们也在各种公共以及私人空间运用“甄嬛体”。例如《学外语版》:方才察觉自己未来的英语水平再提升空间极是微小,私心想着下一步得大力提高一下汉语能力,从而定可中外兼修, 方不负恩泽, 对于学贯中西想必也是极好的!大学生通过这些网络流行语来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2.1.4 大学生通过网络流行语来进行自我定位
在大学校园内“高富帅”、“白富美”、“屌丝”、“矮矬穷”等词广为流传。大学生们也通过这些流行语对自己进行定位。大家常常用“高富帅”来形容周围那些又高又帅又有钱的男生,这些男生往往对女生有很强的吸引力。而“白富美”也是众多男生追求的对象,这些女生往往皮肤好、家境良好、相貌出众,有足够的吸引力。而“屌丝”则是指那些集自卑、辛酸、自嘲、恶搞于一身的人。
2.2 网络语言在大学校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使用
2.2.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网络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是个相对比较严肃的地方,因此,课堂有时显得沉闷和压抑。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很多大学教师现在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网络语言, 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这样的形式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某个汉字,比如用“果酱”来代指“过奖”,用“稀饭”代指“喜欢”。有时也会用一些转变词意的词汇,如“耐看耐着性子看”等。在大发感慨时还会时不时来上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这太给力了”等等。如此一来,课堂的气氛就变得很轻松很和谐了,这也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2.2.2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使用网络语言增添说服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网络语言, 相对的学生在回答问题也会使用网络语言。学生是接触、传播网络语言的主要群体,因此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远高于教师。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引用网络语言使自己的观点表达更形象、更具说服力。有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会直接引用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表达自己的主张。比如:“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等。这些创造性网络语言的使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也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乐趣。
2.2.3 网络语言活跃了课堂氛围 ,使得教学相长
如今的大学生,追求个性,蔑视传统,对网络语言的运用更是带到了课堂上。有时候师生交流时恰当应景地加入一两个网络语言,便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也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
于老师而言也是同样道理, 在课堂上使用网络语言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减少代沟,增加亲和力,使教学相长,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有现实意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明显提高。
3网络语言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大学校园流行语的主要来源, 网络语言对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影响也就更为深入。大学校园流行语的特点也受网络语言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多 样性
网络语言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字母的缩略化、文字的谐音和转义、使用符号、数字化等。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大学校园流行语也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有的为单个的词或短语, 有的为句子,有的编成民谣,有的用英文表达或英汉夹杂,有的则以数字形式出现。以词或者短语形式出现的校园流行语占了绝大多数。如:枪手、中枪、给力、高富帅、白富美、屌丝等等等。以句子形式出现的多为套用、仿用名言、网络流行语等。如“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xxx,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等。
3.2 新奇性
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独特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自由的空间, 因此网络语言具有新奇性的特点。因此,深受其影响的大学校园流行语也具有新奇性的特点。一是旧词赋新用。如,“天才”是“天生的蠢材”的意思;“蛋白质”指“笨蛋+白痴+神经质”;“可爱”则是“可怜没人爱”的意思;二是使用创造新词语。比“灌水”指一个人随便乱发文章。网虫”指痴迷的“网络爱好者”。还有像“网站、网址、网龄”等等。 “网”作为常用的词根被广泛运用,可以说是天下尽在一“网”中。
3.3 简 明性
网络语言一般用字非常简洁。寥寥几个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就可将意思表达清楚。网络语言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在实时聊天时,网民们经常利用缩写或者一些符号来加快语速。相对地,大学校园流行语也具有简明性的特点。字母词的使用频率在校园内更高,学生们受自身知识和网络语言的影响,喜欢运用字母词来表达意思。如GG(男孩)、MM(女孩)、CET(英语四级)、BT(变态)、TMD(他妈的)等。缩略语的大量运用也体现了校园流行语简洁的特点。比如:学工办(学生工作办公室)、大英部(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烟酒不离身的学生)、特困生(特别喜欢睡觉的学生)、外院(外国语学院 )、毛概 (毛泽东思想概论 )等。
3.4 诙 谐性
诙谐性是网络语言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大特点。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网民们苦心构思许多生动有趣且反主流、叛逆的网络语言,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大学生是接触和创造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主体,因此在大学校园之中使用的流行语也就兼有网络语言幽默诙谐的特点。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 。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诙谐性的特点。又如,你真是个“天才”,貌似是赞扬,其实它的意思是:你是个天生的蠢才,创造者认为利用“反语”表达本意,更能增强话语幽默讽刺的意味。
3.5 时 效性
网络上新兴词语层出不穷,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的典型代表, 是指那些在网络上由网民们约定俗成并广为流传的语言表达方式。时效性、趣味性、普及性是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特征。所谓时效性, 是指许多网络语言都是源于特定的网络事件而迅速走红,“很黄很暴力”既是出自于北京某校学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的一句话,也是对“艳照门”中阿娇“很傻很天真”的调侃。校园流行语的一大特性就是时效性。校园流行语不像语言中固有的词汇意义那么稳定。这些新词汇或新词意只是在一段时间内比较流行, 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例如从2011年的“伤不起”、“hold住”,到2012年很火的“正能量”、“元芳 ,你怎么看”, 再到2013年“女汉子”、“土豪 ”都说明大学校园流行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3.6 粗 俗性
在网络中,网民的身份是隐蔽的,可以扮演任意的角色,说话时也可以随心所欲。有些人为了发泄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或者是满足自己的低级趣味,往往在说话时显得肆无忌惮。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洪流中,语言的粗俗化成为了满足一帮人低级趣味的工具。深受网络语言影响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也会使用这些粗俗的网络语言。这使得大学校园流行语中也充斥着许多粗俗、轻佻的语言,像“TMD(他妈的)、WBD(王八蛋)、P(屁)、NQS(你去死)、SHIET(狗屎)”等等。
4网络语言对校园流行语影响的启示
4.1 网络语言的使用反应了大学生追求自我 、张扬个性的一面
在我国的网民群体里, 绝大多数是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他们蔑视传统,崇尚创新,追求另类,张扬个性,这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源之一; 而将网络语言在网络之外使用, 就成为他们自认为个性、时尚的标志。
大学生追求独立的人格,不愿被贴上雷同的标签,厌恶循规蹈矩,千篇一律。如今的在校大学生年轻、知识层面较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面对网络语言这样一种发展迅速、传播范围广泛并且新词汇层出不穷的新兴事物, 大多数的大学生是乐见其成的。从积极的方面讲,网络语言在大学校园的广泛使用显示出大学生独特的交流方式,反应了他们敢想敢做、勇于创新和追求自身价值的一面。其中一些词语更是丰富了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有很强的概括性, 为话语表现内容增加了弹性,留出了较大的想象空间。
4.2 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也反应了大学生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怀疑
随着网络的普及,微薄、贴吧等媒介越来越被人们用来关注社会上的重大事件, 越来越多的反应社会的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这些网络语言幽默风趣,又具有明显的讽刺意味。例如曾经风靡一时的“躲猫猫”、“范跑跑”、“我爸是李刚”等反应社会现状的网络语言,以及最近网上广为流传的李天一、夏俊峰等让人瞠目结舌的案件。可以看到,每当引起大众高度关注的社会事件发生时,就会产生网络流行语。而在这过程中,网民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出很多看似戏谑无厘头却处处隐含深意和讥讽的网络语言。这折射出人们对公权的不信任和对更多事实的渴求,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人们对无力改变这一结果的无奈。
4.3 网络语言的低俗化对大学生和汉语造成负面的影响
网络语言在大学校园中迅速传播发展,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中的负面词汇过多, 它在校园中的广泛使用会造成校园语言的良莠不齐, 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会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一部分学者认为,虽然不乏有出彩、精辟的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但更多的是杂乱无章、粗俗的网络语言,且难登大雅之堂。这是对母语的玷污和不尊重,是一种不健康的苗头。
适时适度地使用网络语言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使用过量,且不分场合的话,就会引起理解的错误和他人的反感。网络语言中存在许多反常规的语言,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些不符合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交流的困难。其中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将网络语言大量运用到作文中。语言形象生动是写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如果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大量网络语言,使得文章语法逻辑杂乱,随意性强、错别字较多,语言啰嗦且没有实际意义,这会严重干扰阅读,让人不知所云。因此,在使用网络语言时,我们要怀有审慎的态度。
摘要: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接受新事物能力极强的一个社会群体——当代大学生自然成为使用网络语言的主力军。网络语言对于大学校园流行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网络流行歌曲范文第5篇
一、网络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内涵与特点
(一) 网络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内涵
价值观即人作为客观主体对是非、美丑、好坏、荣辱等事件性质所持有的基本观点。网络流行文化作为时代发展及网络信息科技进步的文化产物形态, 对现阶段接触过网络文化的群体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影响。大学阶段作为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重要时期, 对其价值观的养成与发展过程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所探讨的“网络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这一问题, 即以当代大学生所依托的成长环境、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等综合条件对其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下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及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这一过程的实现, 能够帮助当代高校加深对网络流行文化在学生价值观念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有效调整网络流行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指导课程。更为重要的是, 加大对网络流行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的探讨力度, 能够最大化地引导学生有效避免当今网络流行文化中消极因素所带来的影响, 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与情感意志的形成与发展。
(二) 网络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特点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是一个明显的阶段化、系统化、结构化、体系化的过程, 这其中涵盖了价值目标、价值评价、价值趋向等多个方面的不同内容, 在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 上述各方面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网络流行文化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体现出了时代性、开放性、易变性等多种性质的特点, 同时受网络文化信息量大、文化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网络文化环境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网络流行文化的过程中很难作出有价值的判断。更为重要的是,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流行文化面前具有较高的主动性, 更加大了教育体系对大学生选择网络文化的引导难度。综上所述, 现阶段网络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把“双刃剑”, 既有正向引导的一面, 又有消极误导的一面。因此, 当代大学生自身以及相关教学领导与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重视, 加大对学生价值观念形成过程的引导力度, 同时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自身的个人素养与文化辨别意识, 最大化地降低网络流行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所带来的影响。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一) 独立自主心理与从众心理交织矛盾
大学阶段作为学生专业知识、生活经验积累、个人素质与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时期, 其自主意识与独立心里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并逐步体现在了其价值观结构体系中。同时, 受现阶段网络流行文化双向性特点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对时事热点、新闻事件等表达态度时, 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形式下的美、丑、是、非等单纯方面的定义, 而逐步趋向于以自身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为依托, 具有多元化、系统化性质的评判角度。但同时, 受自身知识体系、经验认识含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在对某些事件的认识上尚达不到透彻、深刻的地步, 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结构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从众心理。因此, 网络流行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长过程, 表现出了明显的独立自主心理与从众心理交织的矛盾特性。
(二) 理智冷静与情感细腻交织矛盾
基于学习环境的开放性与学习层次的进化, 当代大学生在思维逻辑能力、情感自制力等素质上都体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受个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当代大学生群体在情感敏感性、冲动性与细腻性等方面又表现出了超乎其他年龄阶段的特征。同时, 网络流行文化中, 以亲情、爱情、友情等情感走向为依托的内容比重较大, 大学生尚未形成独立、健全的情感评判与控制机制, 因此往往在对事件的态度上体现出理智克制与情感冲动相互交织的矛盾特点。在接受网络文化环境中高雅文化影响时, 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性质往往更趋向于积极、科学、理智。而反之, 若受网络流行文化中的消极情感引导, 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变化往往更显得冲动、消极和扭曲, 最终对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结构的完善化造成影响。
(三) 初步趋向深刻性与层次性
大学阶段之前, 在相应教学体系的引导下, 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情感意志方面的基本素质已经初步成型, 大学环境以其独有的大范围、高层次教学以及自由化、平等化环境氛围, 为学生在价值观成长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引导。网络流行文化环境无论就内容还是形式来讲, 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而这一性质恰好满足了当代大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 在其不断积累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好奇心时, 网络流行文化的出现有效满足了其探索求新的需求。因此, 在网络流行文化的引导下, 当代大学生的探索与发展初步涉及到了社会生活与发展的各个阶层与领域, 初步趋向深刻性、层次性与丰富性。但当代大学生在创新精神、求异心理等个人主观素质上的不同, 深刻性、层次性与丰富性这一特点在其价值观形成过程中体现程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 个体差异性也成为了现阶段网络流行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影响过程中的明显特点之一。
(四) 集开放性、易变性等新时代特征为一体
大学时期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的社会封闭性, 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拥有更加自由的社交自主权, 身心成长需求愈加旺盛, 同时面临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内容也更加丰富, 因此大学生在价值趋向、价值目标等方面的成长逐步进入了高峰期, 其自我实现与发展、自我尊重以及来自社会环境的安全、发展需求逐步建立。在这一形势下的大学生价值观念已经具备了开放性、广阔性的基本诉求。加之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下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加强, 更加提升了其在价值评价过程中对象范围的扩大以及思考深度的加深。因此,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了明显的开放性、易变性等新时代的特征。这一特征主要表现为其对社会改革与发展历程中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以及在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下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更为重要的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 不仅反应了网络文化环境下年轻人心理成长的基本诉求, 同时体现了新时代发展形势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成长的心路历程。
三、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趋势
(一) 主流化与个性化共同发展的趋势增强
目前的网络流行文化中, 对个体自主性、独立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并逐渐成为了网络环境发展、运行的一项标准。当代大学生在这一标准下开展网络活动, 摆脱了传统信息传播形式下被动接受单一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束缚, 成为了个体观念与意识形态的表达者、评论者。这一角色的转换使当代大学生充分感知了网络环境的自由性和平等性, 继而逐步体现在价值标准结构中就成为了个性化的主要诉求。而同时, 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因素的制约, 当代大学生在构建个人价值观体系的过程中, 往往难以摆脱传统道德规范下的价值观结构体系, 又具备明显的主流化特征。因此, 在目前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下,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发展主流化与个性化共同发展的趋势明显增强。
(二) 心理问题与价值观念冲突日趋激烈
网络流行文化更新与发展速度的加快, 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代社会的发展速度。受网络文化环境开放性、易变性等性质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人生态度与选择、人际交往观、社会道德观、义利观、择业观等传统观念上进入了自我选择与自我重塑的新阶段, 体现出了外来价值观念体系的明显特点。同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 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迅猛, 社会生活节奏与竞争态势也不断加强。当代大学生在这一社会发展状况下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社交压力等。而网络流行文化环境并未对这一社会状况下的大学生成长作出明确的引导, 反之, 网络文化环境中信息资源的复杂性加大了大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 对其自我判断与价值选择造成了更大的迷惑性。因此,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 心理问题与价值观念冲突的日趋激烈成为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三) 分化又趋同的趋势加强
受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 现阶段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现出了多元化的明显特征, 这一特征是建立在学生个人主体需求不同以及网络文化资源开放性和共享性基础上的。因此, 当代大学生在对某一事件作出价值评价的过程中, 传统单一的是、非、美、丑等单纯概念已经不足以概括其态度与观点, 而是以个人情感特点和成长经历为基准就, 进行具备个性化的分析与评判, 这是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环境中所表现出的价值观多元化分化的趋势。而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网络流行文化监管机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社会舆论的规范性要求进一步提高, 在关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结构已趋向整合和一致。比如, 在个人知识储备与经济水平提高的问题上, 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既要求知识长进, 又期待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的诉求。因此, 在实现自我价值问题上,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形成过程表现出了分化又趋同的趋势。
四、网络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一) 有效推动当代大学生社会互动方式的重新构建
传统意义上的媒介传播方式是通过电视、广播等手段进行信息的单向传播, 对于信息受众群体来讲是被动的接受。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 网络环境趋于完善和健全, 受众与网络流行文化之间形成了双向的互动状态。尤其是从当代大学生生活角度来讲, 其活跃的倾诉欲望和心理在双向的互动状态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针对网络中出现的时事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其他信息类型, 当代大学生可以选择性地对上述信息进行过滤, 并对信息中所传达出的价值观念与态度进行选择性地接受或拒绝。这一过程的实现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其在社会互动方式上的重构作用推动当代大学生重新认识网络流行文化信息的价值与作用, 从而辨证地选择正向影响性的内容, 有效避免了单向互动方式下的消极影响。
(二) 泛娱乐化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双面影响
泛娱乐化特征指的是近年来在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中所体现出的娱乐化、个体化、轻松化、快餐化等特点的网络流行文化, 这一特征的存在是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成果, 同时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方面也出现了明显的双面影响作用。比如, 泛娱乐化特征的网络流行文化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生活仪式感以及幸福感等其他生活指标的良好期待, 在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之后, 大学生期待通过网络流行文化环境来获得放松和缓解, 进而潜移默化地在自身价值观形成和培养的重要时期接受来自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和心态。另一方面, 泛娱乐化特征还表现出了虚浮、多面等的文化特点, 即在复杂的网络文化环境中受网络信息繁杂、文化环境监管力度小等因素形成的快餐式娱乐文化。这一问题放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来讲, 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但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来讲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在网络文化环境中, 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尚不充足, 对文化信息的辨别及挑选能力较差, 而网络流行文化中娱乐性、放纵性及快餐性文化与大学生探究世界的心态基本相符, 继而导致了在接受网络流行文化浸染的时候受其误导, 不知不觉地消解掉自身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以及对时事新闻的最初判断, 同时被网络流行文化观念所束缚, 限制其思维发散的空间, 最终成为娱乐文化的附庸,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
(三) 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和主体化
目前网络流行文化更新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 对社会受众尤其是以当代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同时, 大学作为学生接触社会、认知世界的重要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接受的文化资源与信息将对其价值观念的基本形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现阶段网络流行文化所表现出的更新速度加快、文化内容多样等特点即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以“网红”这一现象为例进行分析, 芙蓉姐姐、奶茶妹妹、犀利哥、凤姐、大衣哥等网络红人作为“网红”现象的第一波浪潮, 就目前网络流行文化环境而言已经成为了过眼烟云, 而其所代表的“网红”文化却仍对现代网络流行文化的发展产生着影响, 诸如近年来出现的美妆博主、萌宠博主、运动博主以及抖音网红等。相较于之前的“网红”现象, 现阶段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下催生的“网红”已经跳出了传统形式下的娱乐炒作形态, 而逐渐在受众心理的引导下向以生活为依托、向多方面延展的方向发展, 同时“网红”更新速度加快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特征。[2]这一现象的存在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可体现在“网红”文化所代表的社会时尚性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作用。一定意义上讲, “网红现象”的出现代表了社会发展的一定趋势, 当代大学生通过对网红变化动态的关注能够及时获取社会文化环境的相应信息, 进而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逐步趋向于多元化角度和主体化立场, 并在相应教育模式的引导下, 形成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
五、网络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有效对策
(一) 强化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提高其网络流行文化的监督意识
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在一定环境刺激下、加以教育引导等作用形成的阶段性过程。因此, 必须要在强化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引导过程。要强化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 引导其在复杂的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监督意识。这一目标的实现能够明显提高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流行文化中的表现水平, 对网络中的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文化类型, 提高其对网络流行文化的认知高度及其多元化的接受能力, 从而正向引导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3]
(二) 强化当代大学生闲暇教育, 引导网络流行文化的理性心态
当代大学生活留给大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选择的空间, 因此, 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当代大学生西闲暇教育, 同时加大对网络流行文化理性心态的引导力度, 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构建对网络在大学生活中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的利用价值、利用方式、个人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引导, 在对网络流行文化内容的选择上保持客观、清醒和理性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 这一措施的实现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网络流行文化中的糟粕内容以及消极方面, 在闲暇时间中避免接触上述内容, 并将闲暇时间的精力投入到社团活动等其他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提高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多元化和自主性。[4]
(三) 加大力度强化学生个人素养与文化辨别能力
在网络流行文化的不断冲击下, 当代大学生的社交方式、生活理念等方面都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要想有效规避网络流行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不断加大力度强化大学生个人素养和文化辨别能力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比如, 加大网络流行文化中负面事件的宣传力度, 加深当代大学生对网络环境中消极方面的认识力度。同时, 开展网络安全意识讲座、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网络文化价值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更为重要的是, 要通过上述活动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中的鉴别能力, 引导其对相关网络现象及内容展开独立思考与分析, 辨证地对待网络流行文化下的主流观念, 为当代大学生良好价值观与情感意志的形成提高有效引导。[5]
六、结语
网络流行文化以其独有的传播途径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但这种影响具有较为明显的双面性, 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面对这样的境况, 高校自身以及教师队伍要不断加强学生在网络流行文化环境中的引导力度, 积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其他形式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流行文化价值的辨别态度与能力, 引导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关链接】
价值观, 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 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 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 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任何一种思想在没有被绝对的否认之前, 这种思想所形成的视角、背景、判断以及它所述说的意义, 都会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客观价值所在, 而这种思想的价值则在于它所被认可的程度跟意义, 就是人对于这种思想的理解感知, 这是人性思维里最简单、也是最真实的评定所在, 这也就评定出一种思想是否伟大, 而这种思想又是否可以成为价值观的由来。
网络文化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 单纯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 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前者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 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而后者则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 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在网络环境中兴起并广泛传播的文化即网络流行文化, 换个角度讲, 流行文化就是网民利用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而在网络环境中创造或表达其持有的某种价值观念或对时事热点的看法。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鲜力量, 在网络环境中向来保持着较高的活跃性, 极易受到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 并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立足于现阶段网络流行文化在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基本现状, 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以及对策两个方面作出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网络流行文化,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艺冰.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员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3) :43-46.
[2] 谢毓洁, 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 2011 (06) :11-14.
[3] 劳海英.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J].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15 (03) 190-191
[4] 于璐涵, 矫立波, 刘珊珊.网络流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才智, 2018 (33) :24-25.
网络流行歌曲范文第6篇
2008年02月02日10:11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电影网】
1、《集结号》主流商业战争大片成功典范
07年12月20日冯小刚首部战争大片《集结号》吹响了年度贺岁档期票房争夺战,发行规模为630余个胶片拷贝和300多张数字银幕。影片没有用以往观众熟悉的明星,以悲情、惨烈、感动给岁末观众带来一部新类型的贺岁片。影片挑战了传统国产战争片模式,聚焦在每一个普通个体身上。相对高额的投资,冯导将其80%用于拍摄与制作特技特效上。冯小刚导演在这次贺岁大片的漂亮转型,不仅保持了商业大片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更给观众带来了一份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感动。《集结号》没有明星,也颠覆了以往冯氏贺岁的喜剧风格,但冯氏贺岁片的品牌让院线、影院、观众有极大期待。同时,影片投资方积极和金融资本合作,获得了来自招商银行的无抵押低息贷款5000万元。截止到12月31日,该片票房顺利突破1.8亿元。
2、《宝葫芦的秘密》中国元素成功借鉴海外经验
《宝葫芦的秘密》上映的首个周末,仅3天票房就达554万元,一扫以往国产动画片上映首周仅收入几万元的颓势。一部儿童电影作品竟然能够获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绩,着实让很多业内人士大吃一惊。一部中国文学作品经过中国电影集团与先涛娱乐、迪斯尼公司的联合“整形”焕发出了新的魅力。该片是迪斯尼第一次与中国电影制作方合作共同投资开发的动画作品,并借助迪斯尼强大的市场发行网络,进入全球主流院线。影片在制作和推广中借鉴了不少美国的成功经验,影片的衍生产品也在影片制作之初就同步启动,宝葫芦成功的“迪斯尼之旅”,为中国作品焕发出新的市场活力带来了更多启示。
3、商业化模式运作战争历史片《八月一日》
作为“展映月”的重磅影片,《八月一日》将震撼战争场面的营造和年轻领袖人物的澎湃激情抒发到了极致,影片以磅礴气势再现80年前那一幕震撼人心的历史风云。从那个特殊日子里带出了众多传奇人物,一位总理,七位元帅,四位大将,五位上将,影片以事件为线索,将他们集结在《八月一日》里,展示了电影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史诗化风格。国内中影、华夏两大发行公司联手八一电影制片厂,以200余个拷贝的较大放映规模推出影片。
这种以商业化模式推出重大题材电影,在市场上有较好反馈。《八月一日》自9月20日在全国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飙升,超过千万。
4、《南京》长线放映票房突破千万
由美国人投资、中央新闻纪录片厂协拍、记叙70年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实况的纪录片《南京》,鉴于其题材、内容的特殊性,要在全国范围内一举大规模放映不太现实。于是发行方根据国内院线分布的规律,选择了结合历史上与“抗日”相关的大事件,分四轮分期、分批、分区域的长线放映方式。第轮就定在了7月7日“卢沟桥事件”纪念日的前几天;第二轮选择了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前后;第三轮从9月3日开始,一直覆盖到“九•一八事件”之后:最后一轮放在贺岁档中的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前后。该片自7月3日上映以来,通过“以小博大长线运作”的发行方式,从京沪穗起步不断向全国推进,放映周期长达2个月仍有排映后劲,且越战越勇。至9月中旬,《南京》从最初发行45个影片拷贝增加到130个,票房突破1000万元大关,超过预期票房倍以上。
5、《男儿本色》《导火线》:暑期正面对决进口影片
07年暑期档让人印象很深的就是《男儿本色》《导火线》等三部国产片,周旋在两部超级强片中,打出了国产影片的气势。也许事到如今,还会有人质疑《导火线》的拷贝投放有些问题,《男儿本色》的档期选择有些硬碰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两部动作片在大片林立的暑期档,凭借动作片这种中国特色类型占据了国产片的一席之地。也许正如其发行人所称,暑期档是中国电影人最应该占住的一个档期,本土电影也必须要在密集投放进口片的暑期档有所表现。因为这个档期的观众大多是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如果习惯了进口片口味,对中国电影的损失将是无法计量的。我们必须要培育好自己的市场,自己的观众,自己的导演,包括自己的发行公司。这是中国电影人的责任。这两部影片最终分别取得3200万元和3300万元票房。
6、大规模商业营销艺术片《太阳照常升起》
从决定发行《太阳照常升起》之日开始,发行方保利博纳就知道自己在做着一桩不挣钱的买卖。但这也没影响保利博纳对这部国产艺术影片施以商业大片的市场待遇--在全国各地的强势广告投放,以及近300个拷贝的投放规模。这些手段都使《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广大媒体、市场人士及受众的关注。凭借姜文在国内的号召力以及保利
博纳在发行领域较为专业的操控能力,该片在9月较为清淡的档期中,掀起一股“太阳”风暴,围绕《太阳》这部电影,通过媒体不间断的报道,向大众和影院强力灌输《太阳》的“商业大片”概念,吸引大众眼球,树立影院信心,最终将《太阳》打造成2007年最受关注的电影事件之一,并最终取得近2000万元票房。
7、《不能说的秘密》:文艺片暑期获得高票房
2007年暑期,周杰伦的导演处女作《不能说的秘密》给了文艺片市场一个大大的惊喜。该片7月31日正式在全国上映,上映首日,票房高达600万元,上映10日,票房即突破2600万,这样的成绩,对一个处女作导演来说已是相当不易。而到8月15日止,《秘密》票房则顺利突破3000万大关。作为一部风格清新的爱情文艺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为文艺片市场注入了新活力,让所有人看到了文艺片的希望和未来。该片上映之后,虽然随后就有《哈利•波特5》等大片堵截,但依然没能阻挡住周杰伦继续前进的步伐,票房依旧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后劲十足。
8、广东独家运作国产中小影片《十分爱》
《十分爱》是一部仅投资200万的小制作港产片,当四月国产片票房面临低谷时,片方找到广东省公司和南方新干线,希望《十分爱》能与香港同步进入广东市场院线放映。广东省公司当机立断成立专门运作的项目小组,联手广东珠江院线、中影星美、广东大地数字院线,用18个胶片拷贝,12张数字银幕4月20日在广东市场全面上映。“五一”长假档期,院线和影院仍然力挺,《十分爱》继续收获几十万,连续四周影片都能打进当地院线票房排行榜,截至5月20日,广东市场票房180多万,全国最终也取得300万元票房。成为又一部小影片可以做出大票房的案例。
9、《命运呼叫转移》成功植入营销
《命运呼叫转移》通过几个风格不同的小故事组合而成、该片非常明显地体现了植入营销的概念,这也是该片的一个特色。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媒体传播的渠道也越来越广,形式也更为多样化,植入式广告作为独特的营销模式,为媒介和企业双方提供了新的选择。影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媒介内容中,通过场景、人物、故事情节等方法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在这部影片中,“移动”作为大品牌充分发挥了整合的优势,借助一部很符合自己气质的媒介,植入自己品牌形象、服务理念,推广的产品、服务项目等,可谓恰到好处。该片上映后,“移动”更是为该片的票房提供了大客户,支持该片票房冲上3500万元。
10、《投名状》首开贺岁赚足人气
网络流行歌曲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