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91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第1篇

不忘革命初心传承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长征,已经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基辛格博士在其著作《世界秩序》中说:“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马丁路德金先生也说过:“做对的事,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

一、第

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八十多年前,先辈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在新时代我们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来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而长征精神就是这种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反思、更好的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走好新的长征路一是要发扬善于团结、甘于奉献的民族品格,形成凝聚共识的强大合力。XX年4月22日,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时,总书记说:“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的火种之所以能在中华大地传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得以保存和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团结。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对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中。在新时期,要有容人容事、不计恩怨的雅量,有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气度,闻过则喜,从谏如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推功揽过,与人为善,用真诚赢得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加深了解,在共事中增进团结。时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谦诚态度,常修为公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努力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

走好新的长征路二是要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为了探求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中国的先进分子带领中国人民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敢于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了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始终都矢志不移、执着追求,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有如海洋,时代有如劲风,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经历世所罕见的艰难而不断取得成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年一辈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扬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巨帆,面对困难,征服困难,夯实信念基石,敢于战斗、一往无前的革命主义精神传承仍有必要。

“一片土地的历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历史。”当今时代,我们关心这段历史,我们热爱这段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是教科书也是清醒剂。是什么力量支撑并凝聚着红军,毫无畏惧、前仆后继地勇往直前?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培根说:“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是身后。”辉煌成就已载入民族史册,美好未来正召唤着我们去开拓创造。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走好新的长征路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不忘革命初心传承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长征精神,是穿越寒冬绽放在枝头的那抹新绿;长征精神,是走过泥泞遗留在身后的那行足迹。长征精神,是人生深蕴的宝藏,是让生命蓬勃的动力,长征精神是沉默中的爆发,是蛰伏后的苏醒,是人类对整个大千世界的吞吐、张弛、沉浮、聚敛最敏感、最有力的回应。

长征精神源于梦想,引发动力。设想一下十年以后,当你端坐于高级经理的座位上思考着下一个十年计划时,你的心头是否会迸发出一种长征精神呢!长征精神来自心灵,出自行动。她需要积极的心态作沃土,不断的努力作养料,辛勤的汗水作阳光雨露,孕育最后的成熟。记得去年当我们排练话剧《幽默辩论》的时候,我饰演的角色需要表演一段双节棍,为此,我特意向大二的师哥讨教、学习,练习中好几次打伤自己。最严重的一次是硬生生的将铁棍砸在后背上,趴在地上的我顿时感觉一阵难忍的痛。然而当我看到朋友们关切的眼神的时候,听到朋友们一句句温暖的话语的时候,“怎么样,能行吗,没事吧,要不我们去医院吧”,我的心被感动了,我和我的伙伴们共同将长征精神注入到了我们的话剧中,一个星期的排练下来,我们的话剧被隆重推出了,鲜花与掌声映出我们喜悦的笑脸。许多同学常常感叹学习的枯燥与无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中缺少了长征精神。

假如梦想没有长征精神,事业将一片荒芜;假如心灵没有长征精神,生活将平淡无奇;假如行动没有长征精神,人生将一无所成!也许我们应当感激上苍给我们的种种不平,种种磨练,它使我们更加成熟、更加理性。对我们来说,一时的失败与压抑又算得了什么?没有文凭就努力去拿,没有知识就努力去学,只要你心中还有梦,只要你还有对生活的长征精神。长路迢迢,人生漫漫,谁能将长征精神贯穿一生,谁就能最终会成为命运的宠儿。

长征精神燃烧的岁月已经来临,让我们怦然心动,带着这份长征精神去改变自己,去改变自己想改变的一切。既然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就要敢于把命运发来的险球给它扣回去;既然不相信自己注定平庸,就要试着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惊心动魄之中。朋友们!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拥有长征精神无悔的人生!

不忘革命初心传承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长征胜利80周年了,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这是一段永远不可遗忘的英雄岁月,是恢弘史诗般的荣耀,是我们获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源泉。

站在八十年前年红军长征的起始地瑞金,心潮起伏,一首“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歌曲环绕脑海,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事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为了解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中,从江西瑞金到陕西延安胜利会师,二万五千里长征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长征这座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丰碑,牢牢根植于中国人民的脑海里,屹立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发奋图强的精神支柱。

“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革命老前辈”,面对着上百万武装精良的敌军,前有伏击、后有追兵,头上有敌人飞机轰炸,红军战士一次次面临人迹罕至的绝境,那泸定桥上冷冰冰的十三根铁索链,他们“飞”过去了;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那杳无人烟的草地,他们“爬”过去了飞夺泸定桥的关键时刻,面对敌人的炮火,战士们喊声震天:“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经过茫茫草地时,为了几个生病的红军小战士能走出去,老红军将缝衣针做成鱼钩,钓鱼给小战士改善伙食,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最后饿死在草地上

是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算什么?水流湍急的金沙江算什么?令人心惊胆战的铁索算什么?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哪一处没有红军踩踏的足迹,为什么这漫漫征程可以成功呢?只因为他们忠于人民忠于信仰;只因为他们坚强不屈,永不言弃;只因为他们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只因为他们舍己为人,相互鼓励。这是可歌可泣的长征精神!

80年的斗转星移,社会发展进步,科技迅猛前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东西,唯利是图的思想,贪污腐败的现象,让我们痛心、愤怒,回首遥望金沙江畔、大度河边,这才发现,我们多么需要长征精神,需要这种精神的传承!

习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啊,只有万人一心、共同富裕的社会才是一个其乐融融、幸福无穷的社会。让我们传承长征精神,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忠于人民,团结一心,为实现“中国梦”竭尽全力!

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您看,正是因为传承长征精神,奥运健儿奋勇拼搏只为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神州“五号、六号、七号”相继问鼎太空,浩瀚宇宙也有中华声音;人迹罕至的戈壁沙漠、高原冻土有青藏铁路穿越,和谐号动车呼啸而过,给藏家儿女带去富裕生活

周恩来说:“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你是一名学生,那么就请你好好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搏击风浪,为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的职工,那么就请你爱岗敬业,用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牢记国家兴衰和我们的生活是休戚相关。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第2篇

做忠诚的奋斗者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展览部的潘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初心,在新时代的春天里做忠诚的奋斗者》。今天,我很荣幸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怀揣梦想,激情飞翔,以不忘初心的情怀,分享自己学习十九大精神的点滴感受。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作为当代青年,当我听到习总书记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时,内心既感到光荣也感到自豪,更感受到了国家赋予我们青年一代的光荣使命。习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会展人更应志存高远、勇挑重担、认真学习、忠实履职,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甘当人民群众的“孺子牛,”努力做一名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奉献者。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是青年人人生道路上的不竭动力,我们既要仰望星空,更应该脚踏实地,高学历的光环照不亮通往理想的崎岖之路,满腔的热血不能指引前进的方向,坐而论道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实现理想,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走,扎扎实实去做,完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聚沙成塔,最终实现理想,展现人生价值。习总书记的讲话和嘱托,为我们当代青年指明了奋进的目标和道路,作为一名会展人,我将不忘初心,逐梦前行,牢记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理想信念,用青春浇灌热血,用行动诠释信念,用业绩回馈工作,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

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广大青年人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继续前进,积极发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全身心地投身到为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观目标各项工作中去,在新时代的春天里追梦、奋斗和拾掇,做忠诚的奋斗者。我们也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第3篇

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心跳的节奏?那节奏铿锵有力;那节奏热血激昂;那是青年们要将青春奉献给祖国教育事业的耿耿丹心;是在漫长囧啊与岁月中坚守理想信念的决心;是千千万万人民教师的初心。

教师们的初心是立德树人;是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更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在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民族祖们伟大的创造力感到骄傲,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更应引领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先人们伟大的创造力,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奋斗发展的历史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骨骼。每个民族走过的坎坷道路,都贯穿着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成为了维系民族统一团结,维系中华儿女共同情感的斩不断的纽带;成为了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学习传承的中华文化。

校领导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真审视自身条件,决定从基础做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莽卡中心校是一所生长在满族文化乡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领导从淳朴善良的满族乡人民身上看到了他们性格中的勤劳,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并认识到这些优秀文化不能丢,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的传承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让孩子们牢记“来路”在未来的日子中为中华民族寻找更好的“出路”

秉着“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初心,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传承民族文化的师生学习活动。为了达到“民族精神深入人心”的目的,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学校在走廊文化上下足了功夫。校领导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大量翻阅资料,下乡访问村民,去大学请教满族文化专家。在全校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搜集整理了许多既能反映民风民俗又契合时代精神的满族人物事迹。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后,以图片、文字、剪纸等形式呈现在走廊里。希望孩子们被兴趣引导,自主自觉的去学习传统文化。

老师们的心血没有白费。美丽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新颖的剪纸成功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得孩子们驻足观看。下课时间的走廊里少了嬉戏打闹的声音,多了仰头学习的身影。甚至连刚上学不久的一年级小豆包都有模有样的边看边读。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间,孩子们收获颇丰。在满族起源的故事中学到了先人们与苦寒自然抗争的勇敢与坚毅;在萨布素将军浴血保卫国土不受沙俄侵略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让孩子们多维度学习传统文化,更深入体会时代精神,除满族文化外,学校还准备了更为丰富的文化盛宴,融汇了古往今来诸子百家富有时代精神的不朽思想。上至先秦作品《论语》、《战国策》,下至解放后新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取其精华,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识字还不多的一年级小豆包,吸着鼻子大声读走廊上悬挂的两个大字“真独”,一旁路过的年级稍长些的高年级学生听了,停下脚步“这两个字不念真独’,是慎独’。”小豆包一脸茫然,真独’就很难理解了,“慎独”又是什么意思呢?高年级学长耐心的解释到“慎独’语出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严格控制自己,不靠别人的监督。老师说,就是自律的意思”小豆包似懂非懂,道了谢之后,重复着学长的话走远了。也许今天年级还太幼小的他不能够完全理解“慎独”的含义,但在今后的成长历程中,在老师的指引下,他会渐渐明白慎独是一种个人道德修养,一种品行操守,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帮助他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之一。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第4篇

方得始终

观看《榜样3》有感

11月17日晚,我认真观看了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榜样3》专题节目,向我展示了共产党员在各行各业的先锋和模范、榜样,让我心灵备用感动,思绪万千。在节目中,

有一生敢为真理,付出韶光。一生只做一件事,将马列主义经曲著作翻译至中国,为马克思中国化提供完整的文本基础以宋书生为代表的翻译家们。有宁可自己和家族受苦,也要为农村村民提供基础医疗,牺牲个人家庭和前程,24小时全时待命,不收一分钱出诊费,随时上门为农民服务。一个心里认为“能给乡亲们身体带来健康,我也就知足”的乡村医生贺星龙。有带领多民族贫困村(新疆伊利的盖美村),脱贫致富,一个把全村人的幸福始终放在心上的村党支部书记李元敏。有始终坚持“功成不必在,始终默默奉献,久久为功”的北斗人王淑芳。有缉毒战线工作的20多年的老党员,公安边防战线上的刀尖上的舞者毒犯克星。一个始终认为“多查一克毒品,就为老百姓减少一份危害”的缉毒精英印春荣。有带领全村人民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乡村振兴战略路上大踏步前进的带头人浙江安吉村朱仁斌。有中国超导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赵忠贤。有用脚步测量国家领土,建队6

41 个来牺牲了46名队员的自然资源部下属国测一大队这个光荣的集体。在节目中,这些先进的榜样,都有这样一个细节在初心台上宣读自己的入党申请书,将手放在鲜红的党章上,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史烛照时代,榜样传承精神。看到这么多榜样和先进典型,除了内心的崇拜与震撼外,我心里的一个疑问逐步得到解开: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态让他们对自己的事业如此的执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受党教育多年。这些榜样的事例,我们都可以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找到答案。正是因为广大党的那种舍生忘死,为了人民利益敢于牺牲一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申请书中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经过一代代共产党的奋斗,带领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话伟大的道路不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对照自己,通过观看视频,内心的触动,最终要学以致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真正体现榜样的作用。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党员,我的岗位虽然平凡,但担负着为共产主培养接班人的重任,这个看似平凡的工作,自然就不再显得平凡了。

一、积极践行,始终不忘入党初心。还记得自己右手紧握,面向鲜红党旗宣誓的时候,内心的澎湃和激昂。与榜样相比,自己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日常事务性工作较多,导致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所落下,班级的教学成绩下滑,对自己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考虑不多,没有深入剖析思想问题根源,没有时刻反省自己从事

2 教育工作的初心在哪?坚持得怎样了?还记得自己的入党申请书的内容吗?还还记得自己宣誓时的内心澎湃吗?将班主任的工作更多的是当成一份谋生的手段,没有将其上升到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层次,教学工作存在失之以宽、失之以松的现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班上此次半期考试的成绩下滑明显。接下来,我将对照初心,切实加强反思,找准目标发力,标本兼治的抓好育人工作。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由于事务性的工作较多,往往分散了自己的精力。一是放松了对党的理论学习。认为政治理论学习不重要,学习时也存在应付了事的心态,对党的创新理论学得不深不多,放松了思想改造。二是对业务学习抓得不紧。总认为自己来学样已经有两三年了,也经过了实习期,对各项工作游刃有余,在提高教学能力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存在自我满足的心态,业务能力停滞不前。三是人际关系处理方面有差距。自己工作时间短,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限,存在说话太直、不考虑对方感受,往往把人得罪了都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和生活中,重点加以整改。只有不断向榜样学习,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努力胜任教师岗位所需,不辜负党组织多年的教育和培养。

三、搞好统筹,妥善处理工作家庭。目前,正值30岁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如何处理工作和生活关系,直接关系到个人事业和家庭。作为小学班主任,如何

3 分配工作与家庭比重,更显示出能力。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没有必要的物质基础,谈何家庭、谈何生活。生活与家庭,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工作的延续。试想一下,一个家庭生活非常幸福美满的教师,在工作中往往也一定是得心应手,教出的孩子一定是乐观上向,充满阳光的。但是,一个家庭生活非常不幸,每日都为琐事不断争吵的教师,带着一身怨气来教育孩子,这样的情绪和心态,能教出怎样的孩子呢?所以,工作固然重要,但家庭生活依然十分重要,必须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家庭,让二者相得益彰,奏出“和谐的小曲”,努力做到“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简单来说就是“一面旗、一群人、一段路”,这是一部激情燃烧的历史,一部苦难辉煌的历史。只要每名党员都 能够做到时常扪心自问,反省自身,查找不足之处,持续改进。每名党员将先进典型的精神品格融入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通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带领人民群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就一定能力实现。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第5篇

《民法典》最大的特点在于“人民性”,其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意愿。在编撰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众参与度极高。无论是高空抛物、霸座、q币,还是人肉搜索、性骚扰、遗体器官捐赠等,《民法典》都进行了回应。

《民法典》也充分彰显了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普通百姓邻里纠纷、生产经营、个人财产、信息保护,从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到生产生活、婚姻家庭,关系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致力于为民众打造公平正义的大环境,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将“法”作为坚强的法治保障,步入安康的生活。

人格权独立成编,是一巨大成果,也可以说是中国民法典为世界民法典奉献的一大亮点。在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泄露引发的电信诈骗、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名誉权的现象层出不穷。以往的法律不能有效应对。此次人格权编对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等都进行了规范,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凸显了法典的人文关怀,很好地解决了当下的部分问题。

首创绿色民法典,满含中国特色。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背景下,人类行为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考虑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承受限度,《民法典》的制定回应了这一时代需求。其用18个条文从绿色原则、制度、诉讼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定,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备的绿色体系,对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民法典》还结合我国现状制定了许多具有特色的条文、制度。比如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的“好人条款”: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我国首次以民事立法的方式确定见义勇为救助行为人的责任豁免规则,可以有效消除善意救助行为人担心被受救助人“赖上”而想帮不敢帮的心理。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第6篇

大家是否还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时心跳的节奏?那节奏铿锵有力;那节奏热血激昂;那是青年们要将青春奉献给祖国教育事业的耿耿丹心;是在漫长囧啊与岁月中坚守理想信念的决心;是千千万万人民教师的初心。

教师们的初心是立德树人;是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更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在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作为中国人,我们为民族祖们伟大的创造力感到骄傲,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更应引领学生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先人们伟大的创造力,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奋斗发展的历史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骨骼。每个民族走过的坎坷道路,都贯穿着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成为了维系民族统一团结,维系中华儿女共同情感的斩不断的纽带;成为了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学习传承的中华文化。

校领导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真审视自身条件,决定从基础做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莽卡中心校是一所生长在满族文化乡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领导从淳朴善良的满族乡人民身上看到了他们性格中的勤劳,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并认识到这些优秀文化不能丢,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的传承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让孩子们牢记“来路”在未来的日子中为中华民族寻找更好的“出路”

秉着“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初心,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传承民族文化的师生学习活动。为了达到“民族精神深入人心”的目的,避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学校在走廊文化上下足了功夫。校领导组织发动全校教师,大量翻阅资料,下乡访问村民,去大学请教满族文化专家。在全校教师的不懈努力之下,搜集整理了许多既能反映民风民俗又契合时代精神的满族人物事迹。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后,以图片、文字、剪纸等形式呈现在走廊里。希望孩子们被兴趣引导,自主自觉的去学习传统文化。

老师们的心血没有白费。美丽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新颖的剪纸成功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得孩子们驻足观看。下课时间的走廊里少了嬉戏打闹的声音,多了仰头学习的身影。甚至连刚上学不久的一年级小豆包都有模有样的边看边读。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间,孩子们收获颇丰。在满族起源的故事中学到了先人们与苦寒自然抗争的勇敢与坚毅;在萨布素将军浴血保卫国土不受沙俄侵略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让孩子们多维度学习传统文化,更深入体会时代精神,除满族文化外,学校还准备了更为丰富的文化盛宴,融汇了古往今来诸子百家富有时代精神的不朽思想。上至先秦作品《论语》、《战国策》,下至解放后新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取其精华,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识字还不多的一年级小豆包,吸着鼻子大声读走廊上悬挂的两个大字“真独”,一旁路过的年级稍长些的高年级学生听了,停下脚步“这两个字不念真独’,是慎独’。”小豆包一脸茫然,真独’就很难理解了,“慎独”又是什么意思呢?高年级学长耐心的解释到“慎独’语出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严格控制自己,不靠别人的监督。老师说,就是自律的意思”小豆包似懂非懂,道了谢之后,重复着学长的话走远了。也许今天年级还太幼小的他不能够完全理解“慎独”的含义,但在今后的成长历程中,在老师的指引下,他会渐渐明白慎独是一种个人道德修养,一种品行操守,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帮助他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之一。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

不忘初心延安精神范文第1篇不忘革命初心传承长征精神心得体会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长征,已经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