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学论文题目范文
舞蹈学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传统的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主要以学生掌握音乐专业知识的多寡作为评价教育质量高低的標准,忽略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教师职业能力及知识拓展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从能力结构的视角出发,探索了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提出了基于能力结构的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能力结构 高师音乐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
[作者简介]庞卡(1978- ),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器乐教学;庞梅(1972- ),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广西 玉林 537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玉林师范学院教学改革专项项目“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研究——以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ZXJG2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新政策,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2004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22条中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由此可见,基于能力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是今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
一、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
“应用型人才指从事利用科学原理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而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由于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涉及的专业领域与习得的专业知识有所不同,所以,对各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要求也各不相同,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由“音乐专业能力”“教师职业能力”“知识拓展能力”三种能力构成。
(一)音乐专业能力
高师音乐学的专业能力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的核心。包含:“弹”,要求学生既能够独立演奏音乐作品,又能根据不同类型歌曲进行即兴配弹的能力;“唱”,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正确的歌唱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且了解青少年的发声特点,具备独立教唱歌曲和辅导课外声乐活动的能力;“跳”,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舞蹈表演的技巧,还具备编创与排演舞蹈的能力;“合唱指挥”,要求学生掌握合唱作品演唱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则与表现技能,并具备合唱团组织、训练、演出、管理的基本能力;“音乐创作”,要求学生具备创编歌词、音乐旋律、音乐节奏、音乐故事及音乐游戏等能力;“音乐欣赏”,要求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曲目的欣赏,认识和了解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等,为今后开展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奠定基础。
(二)教师职业能力
教师职业能力是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的能力,它是培养优秀音乐师资不可或缺的方面。其一,思维能力,指利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能力(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毕业后走上讲台进行一切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其二,语言表述能力,它是衡量合格音乐师资的主要指标之一,包括基础技能(语音、朗读、演讲、论辩)和专业技能(教学口语、教育口语);其三,创新能力,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音乐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有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它是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其四,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冲突能力、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三)知识拓展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人类正迈向学习化社会。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应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较强的知识拓展能力。知识拓展能力包括:“再学习能力”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更新、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科研能力”包含对剖析问题的能力,深入研究问题背景、原因、过程的能力及预期结果、提出合理对策的能力等。
二、高师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定位不明确
高师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定位受音乐艺术院校“精英教育”的影响,仍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高、精、尖”研究型人才上,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专业知识,轻全面素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学习,轻教学实践”,导致学生的音乐专业实践能力、教师职业能力、知识拓展能力较低,影响了高师音乐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的合理搭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对薄弱
高师音乐学专业虽培养了很多钢琴、声乐、器乐、舞蹈和音乐理论的“专才”,但在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薄弱,许多学生毕业后才发现自己在大学苦心钻研了几年的专业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捉襟见肘,无用武之地。如主修钢琴的学生虽能演奏几首大型乐曲却不会配弹即兴伴奏;主修声乐的学生虽能演唱歌剧咏叹调, 却不懂如何训练童声;主修舞蹈的学生虽掌握娴熟的舞蹈技巧,却不会创编儿童舞蹈。
(三)忽视教师职业能力的作用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由于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偏重“授人以鱼”(音乐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授人以渔”(思维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或实践活动上出现虽会唱却不会教、虽能弹却不能说、不会处理音乐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音乐课堂组织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尴尬局面。
(四)忽略知识拓展能力的培养
首先,从课程结构来看,高师音乐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是由公共課、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造成了学生知识面过窄,难以向新的知识领域拓展”。其次,从教学模式来看,高师音乐学专业的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模式,即教师将知识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教学效果虽行之有效,但其教学模式较单一、封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知识,缺乏对问题的思索与探究,不利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能力结构的高师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
(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可概括为:较强的应用与实践能力;一专多能的多样化特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团结协作能力及健全的心理品质。因此,根据高师音乐学的专业特点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定位,搭建合理的能力结构,即以音乐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师职业能力为关键,以知识拓展能力为发展,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竞争的音乐应用型人才。
(二)构建“双师制”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双师制”即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培养形式,学生在与校内导师系统学习音乐教育知识的同时, 聘请校外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音乐教师、学科带头人作为校外导师,为学科发展提供最前沿的音乐教育信息,加强学生对中小学教育一线的接触和了解。它打破了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将传统校内集中的“圈养”改为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校内外双师“放养”,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广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创新地、自主地、建构性地学习,真正体现了‘学习者即实践者,实践者即应用者’的教育思想。通过‘双师’的培养,学生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反复的螺旋式的上升中,不断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了基本教学技能。
(三)创设多样化实践活动环境,培养良好的教师职业能力
根据专业特点可创设以下三种环境模式:(1)“模拟环境”,通过建立校内音乐教学实训中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真实的教师工作环境,如微格音乐教室,可创设出易于操作、观测与评价,并提供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音乐课堂演习环境;(2)“真实环境”,可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3年在校学习,1年在中小学校接受顶岗实习和培训,学生在实战训练中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还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3)“课外活动环境”,主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和感受为目的,如成立学生艺术团,让学生自行策划和组织校内外的各种演出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重视知识拓展能力培养
首先,应加大通识课中文化修养课的比例,改变重专业轻文化的现状。如增设美学、哲学、影视鉴赏、戏剧戏曲鉴赏、美术作品鉴赏、外国文学作品鉴赏以及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等选修课程。此外,通过质化部分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向音乐教育学转变,心理学向音乐心理学转变,使原有的教育类课程充分地体现音乐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联系,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其次,在各学科的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即教师提供课题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课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实施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大众化初期,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呈现多元化,人才类型趋于多样化,社会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高师音乐学专业应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由“精英教育”向“应用型教育”转型,并搭建以音乐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师职业能力为关键,以知识拓展能力为发展的合理能力结构,培养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金奉.基础音乐教育与高师音乐教育携手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EB/OL].http://www.eol.cn/20051012/3155171.shtml,2004-12-29.
[3]李瑨孺.基于能力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DB/OL].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dbname=CMFD2011&filename=1011108696.nh,2011-07-30.
[4]刘维俭,王传金.从人才类型的划分论应用型人才的内涵[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3).
[5]吴云,蒋巧.高师音乐教育“微格教学”探析[J].人民音乐,2009(12).
[6]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舞蹈学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探析大学教学中音乐表演与舞蹈的关系
3、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培养
4、大学音乐学专业舞蹈必修课教学模式探索
5、大学舞蹈素质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良性影响探析
6、浅谈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进途径
7、大学传承黎族舞蹈文化的目的与思路
8、探究综合性大学舞蹈编导人才培养新模式
9、浅析大学舞蹈教学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10、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课对大学女生身心健康功效研究
11、大学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2、情景模式在大学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13、舞蹈批评介入大学专业课程的研究
14、浅谈怎样提高老年大学舞蹈教学质量
15、大学体育舞蹈的侧重点和难点分析
16、浅析大学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7、浅谈大学音乐舞蹈教学中对湘西土家族咚咚喹艺术的探究
18、当前综合性大学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9、浅析综合型大学舞蹈专业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20、基于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创新培养探究
21、谈大学舞蹈教学中表演特质的培养
22、论舞蹈专业学生学习大学音乐的必要性
23、浅析道具在朝鲜族舞蹈中的作用
24、软梯训练对大学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25、简析大学舞蹈教学现状与创新对策
26、试论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民间舞教学方法的改革途径
27、节奏意识培养在大学舞蹈教育中的重要性
28、大学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29、试论大学普及舞蹈教育的作用与途径
30、试论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综合素质的影响
31、大学舞蹈教学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32、大学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讨
33、大学舞蹈教学策略研究
34、大学舞蹈教学实践中表演意识的培养
35、大学舞蹈教学中课堂氛围的作用和创建策略探讨
36、新媒体技术对大学舞蹈表演的影响
37、大学舞蹈课程教学的美育功能定位及实践
38、浅议大学舞蹈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
39、美国的盐湖城和2002年冬奥会
40、浅谈大学民族舞蹈中的形态教育
41、试论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
42、大学舞蹈表演对传统舞蹈体系的传承
43、舞蹈技巧教学的模式创新
44、应用型大学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5、大同大学非体育专业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46、大学舞蹈教育现状与改革对策
47、弹力带在大学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8、谈基础训练在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49、谈舞蹈调度在大学校园舞蹈中的运用
舞蹈学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舞蹈在广西大学美育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3、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中舞蹈艺术教育的作用探讨
4、中职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5、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
6、传媒发展对当代舞蹈艺术创作影响探析
7、谈舞蹈编导艺术感悟与艺术空间的平衡
8、浅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9、形体舞蹈对舞者肢体语言的美育作用研究
10、高中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11、试论传统舞蹈文化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12、探析舞蹈评论的意义与审美价值
13、艺术表现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14、舞蹈艺术创作中的新媒体数字化技术应用
15、舞蹈表演中的控制能力
16、舞蹈编导过程中的几大要素
17、民族舞蹈中舞蹈技巧的应用分析
18、从画像石看汉代舞蹈审美文化及当代价值
19、论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策略
20、浅析舞蹈与艺术体操的区别与联系
21、舞蹈艺术修养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实施与作用
22、如何正确运用舞蹈技术提升舞蹈艺术
23、论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如何结合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
24、体育舞蹈专业学生的艺术水平调查及对策研究
25、舞蹈编导中舞蹈技法的应用策略探析
26、当今民间舞蹈内涵弱化与视觉强化问题之思辨
27、舞蹈的艺术表演方式和角色情感的思考
28、舞蹈艺术中静态造型的艺术美
29、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研究
30、浅析健美操艺术中的美学表现
31、探析舞蹈教育中舞蹈艺术表演
32、浅析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认知和保护传承
33、美育视野下艺术课程的特点与效能阐释
34、舞蹈语言的表达方式及艺术功能
35、舞蹈表演中的面部表情研究
36、论舞蹈创编能力的提升
37、元艺术视域下的元舞蹈现象探析
38、写在舞步里的诗意和文化梦想
39、高校舞蹈教学与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探析
40、高校现代舞教学中的情境化训练模式
41、新媒体环境下舞蹈艺术的审美与发展研究
42、刀美兰傣族舞蹈艺术价值研究
43、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之我见
44、体育舞蹈艺术表演舞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研究
45、新世纪中科技与舞蹈的碰撞与融合
46、论舞蹈艺术形象与舞蹈音乐的统一性
47、关于民族民间舞蹈与现代舞元素的融合路径探寻
48、中西舞蹈艺术发展特征之比较
49、多维视角下的舞蹈艺术创作审美观探析
舞蹈学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舞蹈学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少数民族舞蹈元素在广场文化中的作用
3、民族舞蹈教育的继承与发展
4、思政元素融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5、基于动作捕捉技术的民族舞蹈三维数字化方法研究
6、浅析当代凉山彝族舞蹈的继承与创新关系
7、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色及其传承发展刍议
8、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研究
9、对当下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
10、浅析舞蹈作品创作中“个性化”的重要性
11、从芭蕾舞的发展中谈当前舞蹈创作的现状及对策
12、浅析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性
13、探索高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资源与特色
14、民族民间舞蹈在高师舞蹈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15、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16、浅谈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17、中国的排舞原创作品融入中国不同民族舞蹈元素的研究
18、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理论发展状况及前沿
19、探究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及辅导方法
20、关于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思考
21、论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
22、南岭走廊文化背景下苗族舞蹈的创新性研究
23、区域音乐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4、多重语境中迪庆藏族建塘锅庄舞蹈形态解读
25、如何激发舞蹈演员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26、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服饰的宗教意蕴研究
27、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
28、浅谈舞蹈采风对于民间舞蹈创作的重要性
29、论述舞蹈形象捕捉及元素动作发展
30、舞蹈创作主体与文本研究
31、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发展模式探析
32、鄂西南地区土家族民间舞蹈分析比较
33、浅议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与动因
34、试论羌族舞蹈在传承中的发展与思考
35、浅谈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中编舞技法的运用
36、契合湘西地区民族特征的少儿舞蹈教学实践
37、探究少儿舞蹈创作中本土文化的传承
38、贵州苗族舞蹈造型技巧审美艺术探讨
39、民族舞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40、舞蹈创作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
41、湖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42、浅谈临沧市舞蹈艺术的发展意义
43、当下舞蹈编导与民族舞蹈编导应具备的素质
44、滇南特有少数民族舞蹈的仿生学阐释
45、振兴云南少数民族舞蹈的策略探究
46、新时期湖南舞蹈创作叙事
47、哈萨克族舞蹈的创编特征
48、浅析傣族大鹏鸟舞的风格特征
49、新世纪中科技与舞蹈的碰撞与融合
舞蹈学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3、论中国大学管理传统与制度创新
4、柔性管理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5、邓小平的社会管理思想论纲
6、儒家文化管理思想的启示与借鉴
7、试论《商君书》中的“刑赏”激励管理
8、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探究
9、浅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10、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研
11、对管理理论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
1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管理学教学的研究
13、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14、浅析《孟子》管理思想
15、关于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关系之思考
16、人本管理思想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7、学习学派视角下哈慈经营失败案例分析
18、浅论老子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
19、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在幼儿园的应用
20、中西方管理思想相似性比较探究
21、转型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探究
22、《道德经》的管理思想
23、西方管理学名著选读课教学改革初探
24、关于中西方管理差异分析的文献综述
25、毛泽东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6、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27、管理哲学视域下的人性假设刍议
28、书院制:第二课堂教育管理的新兴管理模式
29、中西式管理的差异交融及路径选择
30、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组织结构改革的理性思考
31、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创新研究
32、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33、柔性管理理念下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
34、《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35、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的系统视角
36、企业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思想的矛盾与辨析研究
37、中西方经济思想中的科学性探析
38、对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因素的思考
39、幼儿园仁爱管理及其行动策略
40、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理性主义传统反思性
41、柔性管理在本科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42、后现代思潮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43、本科管理会计学双语教学初探
44、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易传》管理思想之比较
45、试论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与西方(欧洲)遗产管理模式
46、高职院校“书院制”宿舍社区化管理创新实践研究
47、西方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制度的影响
48、通识课教学:常识与通识
49、传统经济管理思想对当代经济管理实践的启示
舞蹈学论文题目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