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它的内在深刻逻辑是回应时代的需求。应用型大学在当今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以实现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关键词:创新创业;应用技术;教育体系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时代的要求,提高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是普通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的理论课题之一。因此,要立足于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宏观背景和教育之需,深刻地反思当前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模式等,加强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突破当前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体系缺陷,更加专注于管理类专业本身的思维特征、学习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具有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特色的独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当代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内在的逻辑统一

应用型大学坚持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将自身所学知识致力于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专业教育过去往往是强调了知识的吸收,但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在吸收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而且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心理品质、人际技巧、创新能力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相通的。

(一)管理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现实要求

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管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系统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组织中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综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管理人才,必须有强烈的创新创业精神,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社会适应组织内外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完全可以融入现有的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中,以管理类的基础知识教学为根本,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的意识,训练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达到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类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最佳效果。

(二)管理类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内核都是创新

创新创业教育不但不排斥管理学专业教育,而且还对管理类专业的基本管理知识和技能有较深的依赖,所以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管理类专业教育中,在理论和实践上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类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管理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而一般的教育則是“循旧”,当然这个“循旧”并不是食古不化的意思,而是指管理类专业教育一般都是对过往的总结和抽象,这些总结和抽象虽然有借鉴的意义,但是借鉴并不意味着可以“复制”“遵循”,创业创新一般都是事后总结,事前很难分析出决定的因素。但这种创新的本质要求,也是管理类专业的内在灵魂。从管理学的内容来看,管理的内容除了领导、决策、计划等职能外,也包括创新[1]。因此,必须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管理类专业教育之中,以“创新创业”为内核,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构建适合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模式。

(三)强调管理类专业教育不能片面割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

传统的管理类专业教育更多的是应对现代大工业时代的需要,它是现代工业专业化生产分工的要求,它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技能的训练。这种仅是低层次的理论和实践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模式、知识储备、能力素质都仅是局限于某一狭窄的领域内,但现代社会越来越向智能化社会迈进,对人才的需要从传统的专业化人才需求变为综合创新型人才。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学设计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智能社会生产的要求,这也是高等教育面对知识专业化的困惑。

这会形成两种现象:一是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讲授,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管理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变化,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不能真正适应现实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二是创业创新教育过于忽视各专业的不同特点,不能和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上,部分高校仅局限于单一的、独立的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专业教育、知识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脱节,削弱了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

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共有15个二级学科。管理类专业的知识背景,有助于更好地运用管理理论等解决创新创业的实际问题,但无论是人本管理、科学管理、系统管理等管理理论,都无法解决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创业创新实践能力的实际养成等问题,因此,必须在管理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

(一)培养目标

创业创新必然会涉及一个基本的问题,即什么是“创业家精神”?“从‘资源驱使’的想法到‘机会驱使’的想法转换这非常重要。而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常常容易从‘现在的我能做什么’这一观点开始去思考事业的创意。”[2]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从思维模式、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来看。从思维模式上看,必须具备创新创业的思维,具有主动发现问题的特质,有洞察思维;从知识结构来看,除了必需的管理技能外,还需要公共关系、商务谈判、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的知识;从实践能力来看,要拥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这往往是习惯于解答问题的专业教育长期忽视的地方。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开创和管理企业能力的创新型综合人才。

(二)课程内容

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包括三个内容:一是观念教育。我国长时间处于农业文明社会,目前还有许多农业文明的影子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比如熟人社会观念、地域观念、缺乏冒险观念,这些观念在工业社会中已经很难适应,从而导致冒险精神缺乏、小富即安。因此,必须从思维、意识层面加以改变,鼓励创新、鼓励冒险、鼓励开拓。这是创新创业教育中最难的部分,因为长期以来的思维模式已经形成,加之社会环境的熏陶,所以很难着手。二是能力训练。能力训练相对于观念改变要容易些,但是这些能力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从大学四年时间来看,很难以安排这么多时间加以训练,那么就必然有三种选择:一种是重点突破,就是选择某种或某几种重点的能力加以培训;另一种是选择普遍,将相关的能力依次加以训练;最后一种则是让大学生基本了解创业的基本能力,然后重点突出,加以训练。三是知识辅导。创新创业教育涉及内容包罗万象,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销售等都有可能涉及,因此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加以辅导,从时间分配来看,宏观层面时间可以相对少点,微观层面的知识相对可以多点。

(三)课程设计

管理类专业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课程是基本的单元。对于管理类专业来说,课程应当和创新创业教育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贯穿于大学四年之中,并且形成创新创业类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类课程,重点是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讲解、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如《创业基础》《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等,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以及围绕创新创业的管理理论。选修类的课程,重点是契合学生的个性需要,以及强化学生运用创新创业基本理论的实践能力,如《科学思维》《团队管理》《战略管理》等,采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师资队伍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是关键,要逐步完善教师引进、培养、选拔的机制,建立一个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有些人批评中国大学生“高分低能”。為什么高分低能?“高分低能”主要不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是教员素质问题[3]。很多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本身并无管理实践经验,更不用说具备创新创业的实践经历。因此,有必要根据“木桶原理”弥补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师的短板,通过聘请企业家、创业人士来兼任创新创业教师,或者通过各种培训、企业挂职锻炼等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使之能够弥补自身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

(五)教学方法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因此,在理论教学方面,要以实践运用为目标导向,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学生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为目标,加强案例教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否定固有理论,启发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在适当的时间提出新问题,让学生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方面,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模拟实践、商业案例、企业调研等形式,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氛围,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实验课程教学的效果。

(六)考核方式

管理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考核重点“应当是思维方式而不是知识”[4]。改革考核方式,建立以检查学生思维能力为本位的评价体系,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质量考核。在考核内容上,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可以相对减少,更应考核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实际问题的题目,以激发创新思路。同时,也可以以赛代训,通过实训实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构想,通过比赛促进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岩濑大辅.哈佛教我的思考武器:从商业计划到成功创业[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3.

[3]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1.

[4]大前研一.思考的技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73.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初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4、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探讨

5、论初中化学教育的有效性建设

6、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新模式的实践研究

7、以学生为中心探讨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教育的衔接

8、新教材下的化学教育教学

9、探讨绿色化学理念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融入

10、探究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育的重要性

11、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绿色化学教育的实践研究

12、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探究

13、初中化学教育信息化对校本研修的影响

14、初中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观培养的探讨

15、浅析初中化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策略的理性思考

16、浅析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7、论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实施

18、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19、初中化学教育中趣味实验的应用研究

20、科学精神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21、基于化学键视角的有机化学教育思考

22、探析初中化学教育创新教学模式

23、高中化学教育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

24、享受《化学教育》 享受化学教育人生

25、德育教育融入中学的化学教育中的分析

26、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

27、浅谈医学类中职学校化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28、论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9、国家“双减”下的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30、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意义

31、基于绿色化学教育下大学化学教育的改革探析

32、中学化学教育中绿色化学理念渗透的必要性

33、绿色化学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应用

34、大学化学教育与高中化学教育衔接问题的探讨

35、高中化学教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36、绿色化学理念融入高校化学教育的路径研究

37、新课改视域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策略

38、初中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对策

39、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化学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

40、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41、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化策略研究

42、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应用思考

43、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

44、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45、初中化学教育中德育的融合策略分析

46、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47、课程思政视域下的高校化学教育中思政教育的渗透

48、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49、新课改视域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策略探讨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的分析

3、探讨市政污水管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4、顶管技术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5、市政给排水工程污水处理的技术与发展探索

6、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

7、市政道路污水管顶管施工方法分析

8、浅谈兴业大道新光快速至新火车站路段设计与施工要点

9、浅谈城市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与管理

10、污水管道工程中深基坑支护与管线保护研究

11、基于市政污水管道工程防渗漏技术分析

12、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13、市政排水管道的设计合理性探索

14、探究市政工程雨污分流管网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1)

15、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16、探索市政道路和雨水污水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

17、浅谈市政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问题

18、市政污水管道施工方法

19、阐述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改进方法和建议

20、浅谈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问题与控制措施

21、市政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22、简析市政工程中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

23、一种重型水泥管卸货装置结构设计

24、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研究

25、探讨市政管网雨污分流治理的对策

26、砂质土条件下深工作坑的支护方案

27、市政污水管道工程施工过程分析

28、论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29、浅谈软土层中大口径顶管施工技术

30、加强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的实践探讨

31、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32、市政道路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研究

33、市政工程给排水措施研究

34、浅谈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35、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及研究

36、试论现代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

37、市政雨污水管道分流改造工程现状及对策

38、市政工程建设中顶管工程技术的应用

39、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40、市政工程污水管网施工要点及优化措施分析

41、市政给排水设计规划要点措施探究

42、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究

43、浅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

44、市政污水管道工程质量问题研究

45、市政污水网工程施工及管理管窥

46、市政雨污水的管道施工及养护措施

47、关于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研究

48、浅析市政雨污水管线的施工与质量管理

49、对加强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的实践探讨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情感体验在办公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传统书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4、基于传统美学在室内设计中的探讨

5、抽象艺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6、基于三本院校艺术设计概论教学模式的探讨

7、电脑艺术设计中的美学特点分析

8、城市街道公共设施的类型研究

9、系统思维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0、包豪斯时期艺术在椅子中的表现

11、当代家具设计的审美变迁新趋势—以椅子为例

12、墨学思想对当代工业设计的伦理启示

13、技术与艺术交织下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4、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15、大数据时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刍议

16、基于岗位群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新型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调查报告

17、论设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8、移动媒体发展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19、浅谈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20、一次性筷子在高中美术立体构成课程中的创意与实践

21、浅析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特征

22、荆楚文化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运用

23、江南文化崇文尚学特质与上海设计文化底蕴研究

24、论设计思想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25、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实践

26、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7、基于家用垃圾桶的生态设计应用研究

28、浅析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9、对设计类组织之管理重要性的思考

30、基于系统性思维的智能家居设计

31、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32、数字视频设计与制作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研究

33、平面设计专业的开发与建设

34、传统手工艺对后现代设计的启示

35、论产品设计中的技术要素

36、《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37、浅谈室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38、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研究

39、时尚创意茶包设计新思考

40、浅谈封面设计中的空白效应

41、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中的情感化交互设计研究

42、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43、用科学的眼界诠释媒体与艺术

44、论艺术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45、大数据时代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思路的转变

46、浅谈仿生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7、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思考

48、数字图像在舞台演出中的形式风格

49、吉祥纹样在现代平面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女生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

3、论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4、浅谈在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及提升其数学素养

5、浅析小学数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6、探析数学教育中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的关系及作用

7、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8、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9、“寻”数学 “做”数学 “悟”数学

10、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11、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12、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探索

1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训练

1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现状分析

15、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与数学教学刍议

16、谈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

17、教数学、想数学、学数学

18、基于PISA数学素养的数学化过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19、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0、渗透数学思想 发散数学思维 巩固数学能力

21、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及中职数学的衔接研究

22、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在数学教育中的关系与作用

23、用数学思想方法贯通中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4、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25、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数学科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26、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实施

27、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结论的策略

28、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9、数学教学与数学体系——谈谈数学教师如何处理数学教学与数学体系的关系

30、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31、高校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数学史关系微探

32、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

33、渗透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把数学史作为一种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

34、让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一大亮点

35、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36、初中数学教学应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37、数学阅读 数学文本与数学理解的视界融合

38、如何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39、将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探讨和实践

40、抓数学教学本质还数学课的“数学味”

41、从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42、初中数学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之我见

43、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44、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运用

45、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46、谈初中数学教学应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47、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48、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

49、浅谈2017年数学全国卷体现的数学思想与数学素养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创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3、外贸业务洽谈中商务英语的策略性运用分析

4、商务英语阅读策略和词汇策略相关性研究

5、论高校英语学习中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6、基于认知语境的国际贸易实务与商务英语课程翻译能力探索

7、翻转课堂下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路径

8、试论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对商务英语专业改革发展的影响

9、基于网络连接主义的商务英语教学

10、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合同翻译探讨

11、浅析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12、跨境电商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的应用浅谈

14、新时期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与运用策略研究

15、浅析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

16、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7、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

18、浅析在进出口贸易中跨文化型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

19、论准确贸易术语在商务英语中的重要性

20、论贸易经济发展中商务英语的应用

21、商务英语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分析

22、在对外贸易中商务英语函电的作用

23、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4、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商务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措施研

25、基于新媒体背景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路径

26、浅谈商务英语函电在国际贸易中的变化和作用

27、“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跨境贸易的人才培养

28、刍议ESP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微

29、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商务英语谈判的话语技巧分析及教学启示

30、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谈判素质的培养

31、商务英语在贸易谈判中的应用技巧

32、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

33、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对促进对外贸易的影响

34、国际贸易背景下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积极语用功效分析

3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

36、商务英语听说课线上教学反思与线下教学的改革研究

37、商务英语的界定、特点及教学原则

38、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商务英语翻译

39、“一带一路”倡议下商务英语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

40、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

41、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4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跨境贸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探索

43、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4、我国商务英语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

45、商务英语在当代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46、浅谈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47、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48、商务英语在当前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探析

49、商务英语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探究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

社会学类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摘 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课题之一,它的内在深刻逻辑是回应时代的需求。应用型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