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91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牧原公司推进集团型企业知识管理一体化研究

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观

4、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

5、企业战略管理的实际运用与问题

6、试论生态文明与当代昆明城市区域经济活动的协调发展问题

7、智能产品发展态势与学院专业布局调整

8、非洲传媒生态视角下中国对非传播力研究

9、我国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中的困境及对策

10、针对电信企业信息化的研究

11、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

12、《什么是环境史》全新修订译本出版笔谈

13、畜牧业循环经济的文献综述

14、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15、基于“中兴事件”案例视角的中美经贸未来发展

16、五大发展理念的哲学意蕴

17、浅析我国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

18、浅析我国后发展进程中的几个影响因素

19、汽车企业如何破解新能源汽车发展困局

20、论生物技术对生物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

21、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当代高水平大学的使命

22、低碳经济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23、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解析

24、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5、一个政策移植框架的研究

26、西部地区绿色治理的机制研究

27、美国一流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

28、福建省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29、藏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

30、国家高新区提升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与效果识别

31、旅游业市场营销研究方法

32、“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策略研究

33、天水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

34、福建省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35、我国可计算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

36、ICE产业的崛起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37、中国的资源空间现状及战略选择

38、“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合作开展反贫困的路径研究

39、浅析合肥市低碳城市经济发展问题及政策建议

40、我国水运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及建议

41、基于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索与研究建议

42、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属企业政策分析

44、中国农村金融与碳金融交互性发展研究

45、虚拟经济开启文化创意新时代

46、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

47、新常态下昆明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48、美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企业e—learning的发展分析及启示

49、世界纺织科技进展:回顾与展望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特点及中国对策

3、论图书馆的变迁与馆员素质建设

4、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模式改革研究

5、技术贸易壁垒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6、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推动政府采购发展

7、强化企业在国际物流市场竞争中的几种途径

8、会计学发展60年的回顾与展望

9、环境通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10、河南省高校留学生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11、大学生校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12、让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紧跟英语词汇的新发展

13、关于国际政治的社会性

14、规范在职研究生教育 提高培养质量等

15、关于加强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

16、浅谈特殊的国际法主体

17、新自由制度主义视野下的经济外交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

19、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0、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建党百年来市场营销学的发展逻辑与演进创新

22、国际金融动荡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析

23、三类学院国贸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4、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5、关于地理信息理论的几点认识

26、各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比较分析

27、浅析多边贸易体制下国家权力的变化

28、BBNJ国际造法中的“一揽子交易”:作用与局限

29、浅析新时期公路工程监理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30、高校精品课程投资效益实证分析

31、视觉传达设计与中国书法艺术刍议

32、试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33、经济法教学的改革与分析

34、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我国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35、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36、我国行政改革背景、历程与经验总结

37、国际贸易电子化进程中的物流瓶颈

38、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南 优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思考

39、知识产权与我国外贸的关系

40、中国公共服务标准化成效与困境

41、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法保护的基本理念

42、论政府间国际组织功能的局限性

43、修身齐家治国:“政法”专业一览

44、WTO基本原则对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改革启示

45、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初探

46、我国绿茶标准管理现状研究

47、区域公共管理的概念辨析

48、基于国际教育的国际贸易学教学改革

49、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经济周期波动、危机与管控实践及理论再研究

3、2010’全球经济九大关键词

4、国际贸易踏上复苏资本市场震荡回升

5、全球经济:2010年九大关键词

6、世界经济在无序和分裂中艰难前行

7、6大因素牵制世界经济脚步

8、世界变局中的中国国际战略

9、日元——经济转机未定 价格走势迷茫

10、需要新的经济战略思维

11、从美国经济复苏趋稳 看世界经济前景走势

12、当前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13、国际金融危机6周年“祭”

14、亚投行将成为践行双赢共赢新理念的典范

15、东亚经济巨人重新觉醒

16、深化互利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17、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8、“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

19、2012:世界经济的悬念与风险

20、2013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展望

21、不负责的美国复苏政策

22、全球经济深度调整背景下俄、欧、亚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研究

23、形势更加复杂下的10%

24、把握“复苏”投资主题

25、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

26、“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复苏管理

27、变局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多重挑战

28、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声音

29、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

30、中国式“次贷危机”或将引爆

31、2012年若干经济发展形势和政策

32、天津滨海新区民营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33、十二五:以危机促进调整,以调整应对危机

34、新兴经济体发展与国际格局多极化

35、国际权威机构观点综述

36、南非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影响及相关建议

37、恢宏的世界胸怀,坚定的大国担当

38、金砖国家深化经济合作前景与展望

39、后危机时代亚洲秩序的重构

40、十八届三中全会行政体制改革下的具体国际环境

41、全球经济趋暖 农机出口或小幅增长

42、2017—2018年世界经济企稳向好要重视防范和化解不确定性风险

43、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打击有多大

44、习近平主席的“G20时间”

45、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及其对华溢出效应分析

46、走向2012:中国经济展望

47、关于亚洲经济复苏的几点思考

48、借势借力 危中寻机 力促经济稳中求进

49、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根源及后果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十九大精神“三进”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3、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的思考

4、移动互联时代的纲要课教学模式探究

5、“世界近现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比较研究教学模式的构建

6、专业课课群建构与国家精品课程培育

7、“专题教学法”在高校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中的运用

8、微观案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选用

9、历史学教学应突出人的因素

1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三转变”与 “三结合”

11、问题讨论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1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的演变与思考

13、浅谈历史学习中对历史线索的巧妙梳理

14、备战历史高考的四点体会

15、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

16、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史观浅议

17、新课标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18、关于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几点体会

19、论课程改革与高中历史教学

20、现代化史观与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21、推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小组汇报路径探析

2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23、试论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当代意蕴

2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2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视频案例教学探索

26、高校“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7、家国情怀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渗透

2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德育优势浅析

29、加强和改善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学习初探

30、《近现代史学流派简析》评述

31、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

32、理工科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思考

3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

34、立足教材,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运用材料能力

3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几点思考

36、民族团结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3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进

38、中共党史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定位与整合

39、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40、唐德刚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论”及其意义

41、优化与革新:高校世界近现代史教学探索

42、高中历史教学中对红色文化传承的研究

4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几对矛盾

44、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的定位与发展

45、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要渗透世界近现代史内容

46、高校公共课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原则

47、现代化范式与中学历史教学

48、对三次科技革命的综合分析

49、中外合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把握好几方面张力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2015年,中国,世界史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2015年,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处于一个平稳的发展期,一批批扎实的研究成果相继涌现。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从中选取了诸多优秀作品,本文根据其转载的学术论文和汇总的世界史论文索引,对世界史研究的成果进行初步的归纳和分析。

一、2015年度世界史学术论文转载概况

(一)《世界史》栏目设置及转载论文数量

根据2015年全文转载论文和全年索引的数据,正式发表的世界史研究论文1589篇,研究性质的论文1551篇,书评、研究综述和会议综述134篇。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108篇,转载率为6.79%。转载总量略有上升,转载比率基本持平(2014年转载数量为103篇,转载比率为6.77%)。主要栏目转载的数量分别是“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30篇,“世界近、现代史研究”45篇,“理论与方法”7篇,各类“专题史研究”14篇,“动态与综述”2篇,“学术史研究”10篇。2014年设置的新栏目“学术史研究”转载文章的数量进一步提升(2014年7篇),“专题史研究”转载文章的数量也有所增加(2014年10篇),而“动态与综述”这一栏目的文章持续减少(2013、2014年分别是7篇和4篇),其他栏目转载文章的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总体上,在世界史研究领域中,近现代史研究依旧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在强调理论方法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着力开展学术史研究日趋成为历史研究学人的共识。

(二)来源期刊全文转载量排名

2015年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文章来源仍然十分广泛,共计覆盖37种期刊。其中来源期刊所占篇幅较多的依次为《世界历史》《历史研究》《史学集刊》《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武汉大学学报》和《史学月刊》等(见表1)。全文转载的文章来自于历史学专业期刊的共计62篇,综合性期刊的共计38篇,非综合性的其他期刊8篇。专业期刊凭借其专业办刊理念和编辑水平依旧保持领先地位,综合性期刊以跨学科之优势奉献了众多优秀的文章。同时以《全球史评论》和《世界历史评论》为代表的专业集刊异军突起,围绕不同主题组织发表了若干佳作。值得关注的是,转载的108篇文中,只有14篇论文来自非核心期刊。这表明核心非核心期刊稿件质量两极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其中57篇文章获得各类课题资助,课题立项与文章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应当引起学术评价的高度重视。

(三)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2015年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全文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和社科院研究机构。在全年转载的108篇文章中,有来自内地高等院校的86篇文章,有16篇文章的作者来自社会科学院,另外还有6篇文章的作者来自海外(含台湾地区学者)。相较于2015年,内地学者的文章被转载数量略有增加。

2015年《世界史》全文转载论文的第一作者所属单位仍然比较均衡,依次来自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占据总数比例高达59%(参见表2)。与2014年相比,部分综合学校,如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名下降颇大。师范类院校仍是地方世界史研究的重要阵地,并有扩大趋势,如天津师范大学(2篇)、吉林师范大学(1篇)、广西师范大学(1篇)、湖南师范大学(工篇)、东北师范大学(1篇)和曲靖师范学院(1篇)都是各自地区的佼佼者。总体上,综合类学校稳中有降,师范类院校厚积薄发,贡献了一批高质量成果。

相较往年,上海地区的高校显现出强劲的学术研究能力,显示出该地区学术研究机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能力提升较快。北京仍是世界史学术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则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新生代研究力量,但东部地区的绝对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老牌部属文科高校发展比较稳定,师范类院校是地方世界史发展的重要基地,总之,世界史研究力量的既有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世界史研究的学科布局、学科建设和人才流动是世界史研究者将要面对的新挑战。

二、世界史研究的新趋势

通过对上述论文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分析,2015年的世界史研究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理论反思更为深化,学术史讨论欣欣向荣

与往年相比,2015年学界对全球史和世界史的整体讨论进一步细致和深化(董少新:《对全球史的几点思考》,《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董欣杰:《西方全球史的方法論》,《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8期;刘德斌:《全球历史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史学集刊》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对学术史的讨论则不仅仅停留在梳理转述他人成果的综述水平上,而是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深入地分析、阐释、评价、讨论。这些讨论大多是对传统领域的拓展,如欧洲史学的转型、法国史学热点与进展、美国外交史和思想史研究(刘耀春:《延续与断裂:启蒙运动时期到19世纪欧洲史学的转变》,《世界历史评论》201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吕一民、汤晓燕:《当今中国学界法国史研究的热点与进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夏亚峰、栗广:《美国外交史研究现状》,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

有的学术史研究则以问题、个人、历史时间和学派等作为切入口,极大拓展了中国学术史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张广翔:《俄国学者关于俄国农民农奴化史的争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刘艳:《西方基督教基要主义运动与“大历史”的兴起》,《史学月刊》2015年第9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李桂芝:《艾琳。鲍尔与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中世纪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黄艳红:《欧洲历史中的过去和未来:简析科泽勒克和阿尔托格的历史时间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李宏图梳理了以剑桥学派为代表的思想史研究,指出民族国家和全球化两种空间转向的问题,同时探究了竞争性概念和实践对现代社会的塑造(李宏图:《欧洲思想史研究范式转换的学术路径》,《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

(二)传统史学研究的拓展深化

政治史、经济史和社会史是传统史学研究的重点,具有丰厚的学术积累。学者在已有的学术积累上继续深入扩展,古代史方面如亚述帝国的赋役豁免、赫梯文明的多元、古代埃及经济、古巴比伦女祭司的养老及“苏美尔”的含义等等均有学者论及。(国洪更:《赋役豁免政策的嬗变与亚述帝国的盛衰》,《历史研究》2015年第1期,復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李政:《论赫梯文明的创造者》,《史学月刊》2015年第8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金寿福:《论古代埃及经济的特征》,《世界历史》2015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李海峰:《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家庭养老”习俗探析》,《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王献华:《两河流域早王朝时期作为地理概念的“苏美尔”》,《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中世纪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亦是主要集中在政治史和经济史方面,论题涉及苏格兰议会、工商业、英国税收、英国农奴身份等多个方面(郭军伟:《论中世纪苏格兰议会的形成》,《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徐浩:《中世纪西欧工业管理研究:以消费者、雇主和雇工权益为中心》,《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顾銮斋:《英国中古前期的税收习惯》,《世界历史》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侯建新:《法律限定负担与英国农奴身份地位的变动》,《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

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和程度不尽相同,学者们对德意志帝国改革、法国的高等法院和城市在国家形成中的复杂角色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王亚平:《中世纪晚期德意志帝国改革与民族国家构建》,《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7期;洪庆明:《近代早期法国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化与城市角色探析》,《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7期;庞冠群:《高等法院与法国旧制度下的社会治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有的学者发现宗教改革促进了德国社会的转型,保留了婚姻自由,但私人信仰仍受到政治和宗教的压制(朱孝远:《宗教改革对近代德国社会转型的影响》,《经济社会史评论》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俞金尧:《宗教改革前后欧洲人的自由婚姻问题》,《学术研究》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沈坚、江晟:《迪罗西耶事件与16世纪个人信仰的选择困境》,《浙江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有些学者翔实阐释了现代国家是如何解决种族矛盾、人才引进和工业资本等问题的(梁茂信:《冷战与美国人才吸引机制的形成》,《历史研究》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任灵兰:《英国诺丁山种族骚乱与(1976年种族关系法案)》,《历史教学》2014年第2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张广翔、白胜洁:《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工业垄断资本与国家》,《求是学刊》2015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李剑鸣分析了美国革命时期的代表制在复杂的思想争论、利益博弈和权力斗争中发生转变,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基础性制度(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关于代表制的分歧与争论》,《史学月刊》2014年第1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此外,学者通过对大量相关数据的考证,分析了一战前后德国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魏玛时期经济的相对稳定(周建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生活水平探析》,《武汉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陈从阳:《相对稳定时期的魏玛共和国经济略论》,《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

(三)“新史学”研究成果显著

随着新史学的兴起,历史研究的重点和路径日趋丰富,产生了大量优秀成果。对观念的关注引领了犹太人死亡观、犹太教历史感和苏美人地下世界观的研究,而观念的形成往往与舆论和传播密切相关(林中泽:《超越死亡:古代犹太人的死亡观及其历史演变》,《历史研究》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杨军:《论犹太教历史感的发生》,《世界历史评论》201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陈艳丽、吴宇虹:《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地下世界观》,《史学月刊》2015年第8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张炜:《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改革者与传播媒介》,《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洪庆明:《达米安事件的舆论建构与18世纪中期法国的思想气候》,《史学集刊》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有些研究将目光转向演说、仪式、节日、意识形态和情报系统在不同政治社会生活中如何发挥作用(李尚君:《古希腊演说与雅典民众政治认知》,《世界历史评论》2014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朱明:《中世纪晚期巴黎的王权与城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郭子林:《“继承神秘剧”的展演:古埃及王权继承仪式探析》,《历史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8期;洪庆明:《革命节日的空间构建与意识形态教化》,《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李大维:《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古代文明》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观念往往与选择和认同密切联系,徐晓旭用文化选择模式解释了希腊化世界身份认同的建构及其与文化互动的关系(徐晓旭:《文化选择与希腊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

环境史研究方面,付成双通过追索北美毛皮贸易的争夺和兴衰历程,再现了北美政治的风云变迁(付成双:《哈德逊湾体系与圣劳伦斯体系争夺北美毛皮资源的斗争》,《史学月刊》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付成双:《俄勒岡争端与落基山以西毛皮贸易的兴衰》,《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有的学者另辟蹊径,透过城市景观观察城市变迁和环境观念辗转发展轨迹(刘耀春:《从中世纪盛期到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城墙的变迁》,《史林》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严玉芳:《19世纪伦敦树木景观变化及其因果探析》,《学术研究》2015年第8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

(四)国际关系史现实关怀明确

国际关系史研究历来与现实关系紧密,2015年中国与美国、日本、韩朝等国的单边或多边关系依旧是中国学者研究国际关系史的重中之重。学者一一梳理美国在钓鱼岛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的策略和行为,并历数其对中国主权造成的诸多危害(崔修竹、崔丕:《美日返还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施政权谈判中的钓鱼岛问题》,《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赵学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美国核威慑的失败》,《历史研究》2014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美日关系研究比较复杂,既有东京审判的正义行为,也有日本战后对美国的索取,还有日本右翼势力打击美国国内支持“慰安妇”的团体(张郭:《美国外交档案中有关东京审判的问题研究》,《历史教学》2015年第20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白纯:《东京审判对战后日本的影响论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胡德坤、沈亚楠:《对盟国的抵制与索取: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世界历史》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5期;小山艾米:《美国的“慰安妇99且像与日裔社会》,《日本侵华史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美国和韩国的同盟关系在军事方面多有龃龉,难以形成共同的战略意识(冯东兴:《尼克松政府撤退驻韩美军问题述论》,《军事历史研究》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梁志:《协调与猜忌:1969年EC-121事件前后的美韩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有的研究则用国家意志分析了美国获得权力的机制(韩召颖、袁伟华:《权力转移进程中的国家意志制衡:以1895年英美解决委内瑞拉危机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9,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

东亚地区既有纷杂的现实利益关系,也有纠葛的历史问题(刘永连、谢祥伟:《华夷秩序扩大化与朝鲜、日本之间相互认识的偏差:以庚寅朝鲜通信日本为例》,《世界历史》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7期;张晓刚、国宇:《围绕朝鲜半岛的日清、日俄矛盾与甲午战争》,《武汉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期;郑毅、李少鹏:《国际舆情视阈下的中日“间岛”交涉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知识分子力图通过记忆研究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但更早之前知识团体构建太平洋共同体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东亚历史记忆专题,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王立新:《构建太平洋共同体的失败努力:太平洋国际学会的活动与影响》,《四川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6期)。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学者尤为关注的是德国的悔罪行为。虽然有右翼势力的反对,但总体上是战败国赎罪的典范,其间不可忽视的是犹太人的努力与坚持(孙立新:《联邦德国“新右派”历史修正主义批判》,《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4期;李乐曾:《历史问题与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选择:以德法、德波和德以关系为例》,《德国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金寿铁:《罪责反省:克服过去的新生之路》,《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张倩红、刘丽娟:《犹太社会与“大屠杀”的国际认知》,《历史教学》2015年第1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8期)。法国大屠杀纪念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肖琦:《法国的大屠杀纪念》,《江海学刊》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9期)。值得一提的是学者对国际关系理论也有一些跨学科、多视角的讨论(国际关系史专题研究,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

(五)史料文本化

历史学关注史料,史料是衡量历史学研究成果质量的核心标准。这一趋势在国际关系史方面表现为对档案的关注,在其他领域则表现为对原始史料的倚重(刘健:《苏美尔神庙建筑仪式探析》,《古代文明》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彭小瑜:《修德以轻货财为首务:对伊纳爵社会和经济观念的现代反思》,《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对史料的倚重在新史学的影响下表现为史料的文本化,研究者深入文本之中讨论,文本的立场被彻底检视(徐松岩:《希罗多德Historia诸问题刍议》,《史学史研究》2014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2期;晏绍祥:《冲突与调适:埃斯库罗斯悲剧中的城邦政治》,《政治思想史》2015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7期)。相较于史料的真伪,文本的增添与立场被看作理解历史的路径,往往用于政治和社会目的(陈文海:《法兰克族源叙事及其社会文化情境》,《学术研究》2014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3期;李隆国:《都尔主教格雷戈里与中古拉丁史学的兴起》,《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2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0期;何埕:《伊索克拉底的(泛希腊集会辞)与泛希腊主义》,《世界历史》2015年第4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1期;陈文海:《百年学讼与“弗莱德加”信度问题》,《史学史研究》2015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15年第12期)。

总体上2015年中国的世界史研究更加深入,学者们在理论自觉意识的引导下逐渐趋向于讨论重大问题,产出了一批扎实优秀的成果。同时新领域的开拓也欣欣向荣,展现出丰富的面向。以国际关系史和国别史为代表的研究更贴近现实生活,试图用历史研究关照现实中国。世界史研究布局不够均衡的局面有所改善,然而刊物等级分类和项目支持资助已深刻地影响了学界格局,马太效应不会是学术界长远发展之福。

[作者简介]柴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法律史。

王栋,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法律史。

[责任编辑:杨莲霞]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平行世界是量子力学的预言, 它认为世界是由微粒组成的, 所以整个宇宙, 当然也包括人类世界, 是一个多重世界的叠加态, 就像量子叠加态一样。各个世界平行存在, 相互影响。所谓“现实世界”, 就是反映在人脑中的主观世界。为什么人脑感知不到世界的平行存在呢?[2]1970年Dieter Zeh首创性地证明薛定谔方程自身具有一种“审查”机制, 即“退相干”效应。此后又有许多物理工作者对此进行研究总结出:只有在与外界不发生任何作用的情况下, 量子叠加态才是可观测的。我们自身无法跳出“平行世界”来观测, 而且被观测的宏观系统都与系统外有微粒相互作用, 这些作用破坏了系统本身的叠加态而使系统变得确定、可观测。

其实, [3]量子本身是随机的、概率的, 所以整个世界本质上也是概率的。从统计物理的概率思想来认识平行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结论。任何一个世界都是一个由无数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 它的宏观表象, 即可以反映在人脑中的“现实世界”, 只是一个包含微观状态数最多的最概然的状态。如果一种状态对应一个世界, 那么任何一种世界其实都是存在的, 现实世界的发展是最概然世界的演化。当最概然世界发生涨落时, 平行世界就可能出现, 表现为现实世界。因果律因此也是概率的, 与系统有关或者相互作用的微粒数越多, 相对涨落越小, 因果性越强。单个微观粒子因果性最弱, 因而是“不确定”的。这样, 某些“灵异”事件、“未解之谜”便可解释为平行世界的分叉和消隐。

对于主观世界的认识, 也有很多的说法。例如, [4]有学者提出生命体的大脑是主观智能体, 它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由于其特殊的生物结构, 现实的主观智能体只能概率地近似地描述物质世界的运动, 即主观概率论。而且, 不存在能反映整个物质世界的主观智能体, 因为不存在对应的生物结构。按照这种说法, 不同的主观智能体对同一个客观物质世界的运动的了解和近似描述都不一样, 所以人脑中的“现实世界”的都概率性地不一样, 即每个人脑中的现实世界都只是概率地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的部分内容和特性并且加上了很强的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当人们处于深度睡眠, 即没有人为主观意识的影响时, 人脑潜意识反映的就是客观物质世界, 平行世界都在干扰着人脑的潜意识和记忆体。因此, 人在梦中总是纷杂无章、天马行空,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当人脑的主观意识控制能力太弱时, 其反映的主要就是物质世界 (平行世界) 随机杂乱的内容, 可能导致精神失常。

关于平行世界的猜想, 除了理论推导之外, 也存在一些对之有利的事实。例如, 有据可查的1809年英国外交官本杰明巴瑟斯特在德国神秘失踪, 又于1948年2月神秘出现的事件。值得强调的是, 量子力学的内在不确定性是由量子基本假设导至的, 所以各种量子理论都是基于此的衍生。现在尚未找到有力的证据证明平行世界观的客观性, 现在对平行世界过于的深度地讨论就是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所以, 把平行世界作为一个前提来解释和预测现象只是人们用来探索未知世界的试探方法。相信在人类不断地向量子世界迈进的过程中, 平行世界无穷的魅力也会逐渐展现!

摘要:量子力学成功地解决了许多涉及微观世界的问题, 它的一些科学推论值得我们仔细思考。本文将平行世界与主观世界、概率联系起来, 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平行世界的可能影响。

关键词:平行世界,主观世界,概率

参考文献

[1] [英]安东尼.黑.帕特里克.沃尔特斯[著].雷奕安[译].新量子世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 周世, 勋原.陈灏[修订].量子力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 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

世界史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2、牧原公司推进集团型企业知识管理一体化研究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观4、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