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口腔医学论文范文
实践教学口腔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口腔医学里,临床修复与治疗主要依靠材料,因此口腔材料学是我国口腔医学本科课程中的必修课之一,但因其课程内容具有特殊性、更新快、种类多等原因,教学效果难以保障。本文初步分析了口腔材料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前国内现状,讨论改进口腔材料学教学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口腔材料学 口腔医学 本科 教学
口腔材料學是和口腔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是口腔医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这门学科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是口腔医学本科课程中的必修课之一。口腔临床上治疗方法的改进,大多是由新材料的应用引起的;口腔医学的发展,是以口腔材料学的发展为支撑的。如果口腔医师不能掌握口腔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不熟悉材料的性能特点,就难以正确应用口腔医疗技术,难以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口腔材料学在口腔医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1 目前口腔材料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口腔材料学主要介绍材料的组成成分及其机械、理化性能等理论性内容,使学生了解口腔材料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并在治疗中正确选用口腔材料[1]。教材的内容多数为概念性、原理性的知识,例图较少,枯燥晦涩,而本科医学生尚未接触口腔临床工作,对所涉及的材料、设备等缺乏初步的感性认识,对于部分理论内容更是难以理解[2]。
在教学人员方面,我国口腔材料学教学工作主要由临床医师担任。而临床医师往往缺乏材料学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必要的学习条件,不能充分掌握口腔材料学的问题;并且,由于新材料不断的研发推广,教学人员所具备的知识也需要持续更新,因此,常常出现教学人员口腔材料专业知识不足,课程讲解不透彻的状况。
在教学模式方面,目前口腔材料学的教学大多是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学习为辅、以教师为主体、以讲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课堂教学气氛枯燥乏味、考试靠死记硬背、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缺乏临床思维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口腔材料学实验课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巩固和补充授课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某些口腔医疗材料比较昂贵,教学易受到财力限制,易出现教学资源不足、设备落后等状况,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2 改进口腔材料学教学工作的途径
2.1 提高师资队伍专业素质
建议设置专门的口腔材料学教学人员,如聘请口腔材料研究所等机构的专业人员等,并鼓励教师及时跟踪国内外口腔医用材料的发展动向,学习各种新材料的特性与临床应用,积极外出进修或高层次访学,丰富专业知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口腔材料更新换代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不断有新的机制被发现、新的材料得以应用,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学习新专业知识,并将这些可能超出教材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使教学内容符合临床需求。口腔材料学教师应密切关注新材料的发展趋势,增设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材料作为教学内容,在深入学习这些材料并整理归纳相关资料后,将这些材料的组成、特性、临床用途等内容在授课时向学生介绍。这些关于国内外口腔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信息,有助于学生熟悉口腔材料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及其对口腔疾病防治的影响。
2.2 改进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口腔材料学主要介绍各种材料的组成、性能以及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涉及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仅仅通过文字的解说较为晦涩难懂,学生不易充分理解。授课教师可以制作口腔材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从参考书、网络中寻找相关实物及原理的图示、视频,补充到理论课教学中,运用比拟、对比等教学方法详细讲解,用更为直观的方式将概念、原理向学生展示,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产生深刻的理解。例如,在介绍金属材料与陶瓷材料制成的全冠修复体具有透光性的差异时,可利用视频展示在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下,透过金属全冠与陶瓷全冠光线的强弱,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理解材料的这种性能。
(2)PBL教学。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提出,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3],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模式之一,主要用于理论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在80年代中期,PBL教学已在我国某些医学院校开始试行,现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该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过程[4]。PBL教学不但要求教师不断完善个人专业知识、深入掌握教材,而且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本课程内容之外,还扎实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并具有提出问题、缜密思考、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PBL教学,鼓励学生自学教材的大部分内容,通过多种方式查阅文献、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所学材料的理解,并掌握新材料的发展动态,教师可以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更生动、具有更多信息量的授课。例如,在介绍牙体缺损修复材料时,可针对临床上常见的窝洞充填材料变色的问题展开讨论,从复合树脂的发展史开始,讨论既往使用的复合树脂易收缩、易变色等缺点以及现有新材料的优势性能。经过学生集体讨论,找出窝洞充填材料变色的原因,并进一步从不同充填材料的特性拓展到材料的选用方案,讨论不同牙位应选用何种充填材料。接着,要求学生讨论复合树脂无机填料的设计、树脂基质的改性等方面的研发动态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3)开展课外见习。与其他口腔医学课程相比,口腔材料学的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并且该课程作为口腔医学的基础学科,一般安排在本科生临床专业课程与临床实习之前。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理解口腔材料与臨床应用之间的关系。对此,建议在课程安排中增设课外见习活动,增加学生在口腔材料临床应用方面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缓解学习中的畏难心理。例如,在理论课之前安排学生临床见习,观看医师用不同印模材料给患者取模的过程,让学生先了解印模的种类、性状及临床用法,当教师讲授理论课介绍有关印模材料时,学生就更能理解所学内容。此外,可以安排学生参观口腔材料器械展会,让他们及时了解口腔材料最新的研发动态、各种新材料的临床应用情况,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为他们将来能更好地掌握新材料奠定基础。
(4)建设专业化网站。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可以利用网络化教学的便利性,建立口腔材料学专业网站,将教学内容以文、图、视频等形式传到网站上,将抽象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并丰富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学习口腔材料学知识。还可以定期请口腔材料学界的知名专家进行讲座,将讲座的录像在网站中展示,让学生领略大家风采,培养学习兴趣,某些学生可能因此产生从事口腔材料研发的愿望,对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定位具有积极的影响。
3 结语
作为口腔医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口腔材料学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口腔材料的变革与更新会促进口腔医学的变革与更新,在口腔医学里,口腔材料学占有重要地位是更新最快的课程,因此给口腔材料学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难以保障,但只要我们教学人员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改善教学工作的途径,就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信义,孙皎.口腔材料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 张祖太.普及口腔材料教学的思考和建议[J].北京口腔医学,2009,17(4):233-234.
[3] 王英姿,倪健,杜守颖,等.基于网络PBL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3):59-60.
[4] 吴煜,覃小凤.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2(5):100-101.
实践教学口腔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口腔医学作为一门对临床技能操作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科,其开展适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口腔专任教师探索的问题。目前的口腔教学环节中只重视理论以及学生单个学科独立的操作能力,而怎样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一直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重点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实践与临床更好衔接已成为当前口腔实训教学任务中的重点考虑内容。本课题以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综合性实训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相结合的模式,旨在于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能力,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工作后更好的适应临床操作而做的相应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口腔医学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模式 实践技能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简称OSCE(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1],作为一种以客观形式对学生进行临床综合能力全面评价的一种可靠的方法,目前在国际以及国内的医学教学中受到了广泛重视。OSCE主要是通过设置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重点在于考核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情况,引导医学生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学习和提高,为在校学习后更好、更快的融入临床工作打好理论以及实践基础[2]。
1 研究背景
OSCE作为国际关注的一种标准结构的考试形式,对教学改革有着导向作用。考核不仅加强了临床医学院和临床教学单位之间的交流,而且促进了理论授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革新的思考和发展,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对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怎样更好的融会贯通的思考。促使每个教学环节的专任老师能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重视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各类临床技能的综合训练[3]。OSCE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重复性、公平性以及及客观性、,通过考核对学生的临床能力做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4]。
2 研究思路
口腔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交叉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临床实践技能和独立的综合思考能力培养在口腔教学过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临床技能的操作是检测口腔学生在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其考核主要是采用笔试以及单一的实践操作方法进行,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行之有效的检测出考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反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轻实践、重理论的思维模式。OSCE考核通过理论与各个临床学科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以及实践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临床分析决策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能够很快的适应临床医生角色,为其进入临床打好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设计一套全面有效的考核形式,可以检测学生是否能够高效的将其在学校里面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技能,为我们的理论以及实践教学提供更加可靠以及高效的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临床能力的评价是衡量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客观标尺,是测试医学生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手段,还可以作为评价医学教育质量的一个客观依据。OSCE考核方式是一种客观、有组织以及行之有序的综合性考核模式,考核范圍可覆盖口腔医学的教学中的各种理论以及实践技能,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临床技能,避免传统考试的单一性,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平等性。其考核标准统一、有效,能全面综合的评价考生临床技能,所采用的测试手段更加贴近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景,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其考核结果可作为检测教学手段的有效方法反馈给教学部门,从中找出口腔医学教育课程中存在的弱点以及不足之处,从而加强相应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也能够从考核中得到有用的反馈信息,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与思维、实践创新和转化能力。
3 讨论
目前,对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主要是通过理论考核以及单一的实践考核的形式来完成,这就使口腔医学生在某些程度上养成轻实践重理论的学习模式,这种单一、偶然的考核体系不利于学生临床技能的提高。OSCE结合临床,通过预先模拟口腔执业医师考核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多站式考核,并且加入了SP病人环节,更大程度的模拟了临床情景,更加有效的解决口腔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轻实践重理论的这种严峻的问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有利于他们在随后执业医师考核中能尽快的适应考核环境,进入临床工作后能有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尽快的适应临床工作。因此将OSCE引入口腔医学专业实践考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口腔医学教育的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栗景峰,龚海峰,周铁,等.临床多站式考评(OSCE)在研究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07-709.
[2] 汪璐璐,蒋旸,周志斐,等.OSCE在八年制与五年制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7,26(1):125-128.
[3] Mirzazadeh A,Bavarian B,Labaf A,et al.Curriculum gaps in teaching clinical skills to Iranian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J].Arch Med Sci,2013,9(2):309-313.
[4] Bang JB,Choi KK.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clerkship achievement and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 scores of graduating dental students on conservative dentistry[J].RestorDent Endod,2013,38(2):79-84.
实践教学口腔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迅猛发展,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但调查显示,本专业认同度仍然较低。基于此现象,本文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口腔医学技术 人才培养 专业认同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Personnel Training Situation and
the Strategy in Stomatology Technology Specialty
HUANG ChunJing
(Heze Domestic Vocational College, Heze, Shandong 274300)
Key words Stomatology technology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劲头,办学思路日益明确,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高职教育呈现健康、和谐、快速发展。本专业也得以蓬勃发展。我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近三年招生人数逐年上升,2012年53人、2013年64人、2014年76人。但调查显示,本专业认同度仍然较低。为此,本文通过对以菏泽家政职业学院、滨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等12所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主要包括学生现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训基地、就业形势六个方面。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 人才培养现状
1.1 学生现状
(1)生源状况。目前高职院校主要招收五年制大专以及三年制大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五年制大专学生多数初中毕业,年龄小,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差。三年制大专学生高中毕业,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基础知识较好,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但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动手能力较差,开始学习实践性较强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时有些吃力。
(2)专业认同。专业认同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专业认可度高,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接受容易专业知识,有利于职业发展。专业认可度低,学生学习兴趣低,接受专业知识吃力,影响职业发展。本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普遍较低。部分学生想学习口腔医学专业,毕业后考取口腔医师资格证,从事口腔临床工作,但在填报志愿时把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等同于口腔医学专业。部分学生是专业调剂后学习的本专业。学生整体专业认同度低。专业认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择业意向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态度等,从长远角度来看,甚至影响着该专业的远期发展。①
1.2 师资状况
师资力量决定高校的教学质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起步较晚,任教老师专业多为口腔医学。导致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状况存在问题,包括年龄不合理,“双师教师”少,兼职教师配备不合理。
(1)年龄结构。大部分学校是学科带头人年纪偏长,大多数老师均为青年教师,缺乏中坚教学力量,年龄结构不合理。
(2)“双师教师”。95%专职教师既具备教师资格证又具备口腔修复工证书,但具备口腔技师的老师较少。专职教师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口腔医学专业,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中工作模块不熟悉,需要长时间再学习、练习后才能熟练。96%专职教师不在义齿加工厂兼职,所以大部分教师修复体制作能力不能达到义齿加工厂的要求,影响实践课程的教学水平。
(3)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多数来自口腔临床,这部分教师授课时偏口腔临床知识较多,影响学生实践操作的学习。来自加工厂的口腔技师制作义齿精美,但部分老师学历较低,影响授课质量。
1.3 课程设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口腔技工有较高的美学素养以及与医生、患者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满足患者对美的追求。然而在课程设置环节,多数学校只注重技能的训练,开设了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拓展技能模块、临床实践模块,忽略了美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不利于口腔技工职业生涯的发展。
1.4 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是章节授课,讲授基础知识再到实训室练习。实际生产工序的内容涉及多本书,传统章节授课将实际生产工序割裂开来。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1.5 实训基地
多数实训基地的建设不能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只是作为学生的技能操作练习场所不能与企业生产保持同步性。以至于学生在上学阶段不能了解真实的义齿操作流程,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了解,不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
1.6 就业环境
义齿加工厂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很大,然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后一年内、两年内离职率分别高达20%、10%。一方面由于而国家对本行业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规范的义齿加工企业进入市场,企业间不良竞争多。技术熟练的老员工多数是通过短期培训或通过“师传身授”的方式学习,文化程度低,技术上“传、帮、带”效果差。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制度不规范,初级员工待遇差,工作时间长,工作性质单一,发展空间小,再加上口腔技工人才流动性大,使得义齿加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少,造成恶性循环。
2人才培养对策
2.1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专业认同度
首先高考招生宣传工作要做好,要从源头抓起,切实做好高考招生工作,②让学生明明白白入学。其次,大学阶段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了解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国外及国内发展前景及工作性质,让学生从内心喜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学生在学校阶段能认认真真学习,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
2.2 培训再学习,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本专业专职教师所学专业基本是口腔医学,对义齿制作流程不熟悉,动手操作能力差。不能完成指导学生实践的任务,讲课流于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这将对学生学习以及今后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利影响。教师入职后应接受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系统培训、再学习,到正规义齿加工厂学习义齿制作的各个流程,利用课余时间到加工厂挂职上班。每位老师既能在课堂出色完成授课任务又能在加工厂制作出精美义齿。学校应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使得每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老师都能接受系统培训,迅速适应教学岗位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从老师的工作中能看出本专业的性质及特点,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2.3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除了开设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拓展技能模块、临床实践模块外,应加设人文模块,如美学基础课、基础雕塑课,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为以后制作出精美修复体打下基础。还应加设职业素养模块,如职业道德方面、言语交流技术方面。一方面本专业学生多为中专生、大专生,毕业年龄偏小,独生子女多,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而义齿制作是流水线工作,要求团队合作。另一方面,口腔技工与口腔医师交流沟通至关重要,否则影响义齿制作的质量,导致物力、人力浪费,还影响患者满意度。所以加强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非常重要。
2.4 引进“工序化”教学模式
传统章节授课将实际生产工序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学习整个义齿制作流程。将实际生产工序引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在学习每个工序时,挑选与此工序相应的知识点学习,这样既节省时间、强化技能、增加学习兴趣,同时达到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一致。③
2.5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以校内师资技能为依托,以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为基础创办企业,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来经营管理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不仅发挥了专业教师的特长,更为专业教师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场所。④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重要的是提高了实践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学习专业的兴趣,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2.6 政府主导,改善就业环境
国家应完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相关方向的资格认证制度、规范相关行业的准入管理制度,加强对义齿加工企业的管理,义齿加工企业应逐步探索、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⑤改善企业留不住员工,员工频繁跳槽现状。工作性质稳定,员工安心工作,归属感强,利于职业发展。反过来员工工作稳定,企业生产稳定,提高口腔医院、口腔诊所对企业的信任度。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的积极探索。行业、政府与学校合力更能改善人才培养的现状,促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长远发展。
基金: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1ZCJG319
注释
①②黄斌,陈黄琴.高等教育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1).
③④孟宏琳.依托专业优势建设校内特色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以南宁卫生学校口腔医学技术校内实训基地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
⑤ 欧祥林,张华坤.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发展前景思考——昆明义齿加工厂人才需求调研反思[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7).
实践教学口腔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在现代社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各教育机构、专业课程、学科纷纷关注自身教育教学方面的现存问题,致力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此提升课程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问题,灵活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引进先进的教学工具,从而弥补传统课程教学方法的不足,完善课题教学体系,实现课程教学的现代化发展。简要分析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问题,对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改进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关 键 词]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问题;教学质量;对策
口腔解剖生理学就是一门将研究人体颌面、口腔、颈部等位置结构、功能、活动规律、临床医疗为主的医学课程学科,其与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等多门课程具有密切关联,其能够构成一门系统的口腔学科体系,也可以说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医学的基础。现阶段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缺乏对课程重要性的认知、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等。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现代社会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发展趋势,以此不断探索学科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活动形式,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1]。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课程认知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颌面、颈部、口腔位置形态结构的课程,是口腔医学领域的基础课程。学生要想进一步探索口腔医学领域,就要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课程知识。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牙体解剖生理、血管与淋巴的分布走向、口腔与下颌位置的器官形态等,从而为之后学生参与临床医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2]。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其主要体现为:本课程课时数下调、教师挑选重点知识讲解、教师没有系统讲解课程知识等,导致学生无法全面了解课程内容,不能够透彻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难以接触到前言技术与知识等。
(二)教学模式刻板
在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中发现,由于口腔医学具有较强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一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尽可能保证学生接受“正统”的知识,仍然会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就是对一些知识进行语言描述类的讲解,同时让学生以背诵为主要方法学习课程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缺乏自主性与实践性,学生难以在教师的讲解之下自动形成三维立体模型,不能够理解教师讲解的深层含义,促使口腔解剖生理学成为学生口腔医学学习领域的“拦路虎”,阻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举例分析,在讲解“三叉神经的分支”时,教师一味使用语言讲解法,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同时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够真正把握“三叉神经的分支”结构与分布形态,且逐渐丧失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3]。
(三)教学管理机制与基础设施缺失
结合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发现一些院校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存在教学管理机制缺失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的情况。(1)课程的教师队伍结构混乱,一些教师甚至不是专职教师,而是由医院的临床医生作为课程教师轮流授课,且主观能动性较低,不能够积极主动探索课程教学体系,对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教学交流氛围,难以提升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质量。(2)一些院校认为口腔解剖生理学是门基础课程,没有在其中投入充足的资金,促使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缺乏实验设备,如肌电图仪器、无下颌运动轨迹扫描仪器等,从而难以提升教学质量[4]。
(四)综合运用能力较低
结合现阶段的教学情况发现,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之后不能够及时巩固学习成果,且對课堂讲解的知识一知半解。此外,由于学生缺乏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不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与同学交流问题,不愿意向教师提出疑问,从而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效率较低,难以自主整合课程目标,且缺乏自主操作的机会,缺乏实践运用能力[5]。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改进对策
(一)关注课程教学问题,体现口腔解剖生理教学“自主”理念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教师时刻关注课程教学问题,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对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关于这一问题,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课程学习,可以提出“课前学习——课上交流——课后归纳”的教学模式,以此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质量[6]。
结合上述的“三叉神经的分支与分布”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教材资料自主学习,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三叉神经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观察三叉神经结构,且结合教材内容,提出“请描述三叉神经的分支情况,如分布、数量、形状、作用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原本的“教师讲解”调整为“学生自主汇报”,让学生自主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提出疑问与问题,从而拉开课堂教学的序幕,促使课堂教学充满自主性,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二)编写生理学口诀,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基础知识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教师认识到口腔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论性,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特性,编制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诀,帮助学生解决“记忆难”“背诵难”的问题,让学生反复熟悉口诀,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能力,为学生今后参与口腔医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牙体解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分别根据牙根形态、牙颈形态、牙冠形态、切牙组、尖牙组、磨牙组等不同特点,根据“容易混淆”这一学习问题编制解剖口诀,如“上切唇长大于宽、唇切三分发育沟、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即是外高點”等,同时可以配以音乐,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牢记牙体解剖的基础知识,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储备能力[7]。
(三)积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教师积极引进现代教学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学优势,以此强化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上述的“牙体解剖”课程,教师在课程教学之后,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将复习资料、学习视频、操作过程动画演示等推送给学生,同时能够通过平台第一时间获取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视频观看数据与平台问题回答数据资料,以此作为进一步调整课程教学方法的依据,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各方平台获取年口腔解剖生理学相关考试试题与资料,整合成为平台学习资料,让学生打卡完成测试,以此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课程教学质量改进的基础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院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口腔解剖生理学中的课程内容与知识特点,适当引进教学所需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在实际过程中,院校要认识到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加大对其资金支持与物力支持,定期采购新的仪器设备,促使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本领域内的前沿基础与知识。举例分析,院校要结合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引进位移电感式牙合力机、肌电图仪器、咀嚼肌电图测定仪器等,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让学生亲自操作设备,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
(五)加强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发挥教师队伍效用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建高素养、高水平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师队伍。在实际过程汇总,院校要结合课程教师结构情况,提出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整合教师队伍,唤醒在校教师及外聘教师的教学活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院校可以提出“激励机制”,根据不同情况的教师,适当提高教师待遇,且给予充足的备课时间,课程上课与休息比例可以安排为1∶2,同时制订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素养标准与教学标准,定期开展考核,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激发外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的基础性课程,也是学生接触口腔医学领域的入门环节,若学生能够奠定坚实的口腔解剖生理学知识基础,则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准备。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中,由于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仍然存在教学模式刻板、教学管理机制缺失、缺乏综合运用能力等问题。因此,建议结合课程问题,引进现代教学技术,大力建设基础教学设置,强化教学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基础知识,为学生编写生理学口诀,从而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基础知识,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静远,平林超,胡雯佳,等.数字化虚拟牙体外形库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20,19(3):1-3.
[2]孙慧玲,张文青.不同教学模式下《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3):505-509.
[3]陈诚,张琳梅.思维导图在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5):89-90.
[4]黄丽,孙传孔,彭若冰,等.口腔医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设想[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0):10-12.
[5]王珑,郝程,李菲,等.混合式教学在“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6):113-114.
[6]佟丽凤.关于提高口腔解剖生理学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5):127-129.
[7]王炜.高职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2):102.
[8]柏永刚,刘文.口腔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浅谈[J].实验室科学,2015,18(2):78-82.
◎编辑 赵瑞峰
实践教学口腔医学论文范文第5篇
(陕西省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陕西 723000)
【摘要】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构建《口腔修复学精品课》是高职高专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措施。目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制定专业实用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在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仿真临床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方法:由于《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专业性、技能性、工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彻底打破教学常规,融教、学、做为一体,把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把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把讲授与示教融为一体;主要做法是以技能示教为指导,以技能实训为中心,以技能考核为手段,以顶岗就业为目的。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口腔修复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毕业生的上岗和就业。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精品课程;实践
The experiences of making the exquisite course of
Liu Jiandong Liu Manli Fang Zhaoqi
【
《口腔修复学》是高职高专口腔医学教育的难点和重点,构建《口腔修复学》精品课程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更可以使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干,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实用相结合,真正培养出社会有用、岗位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
1 《口腔修复学》的性质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和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方法修复人类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颌面部缺损畸形,从而达到恢复其自然形态和改善面容,增进美观的一门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牙体牙列缺损或畸形的修复;颌面部缺损的假体修复以及牙周疾患;颞下颌关节疾病,颌关系异常等的预防和修复治疗。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术包括:印模和模型技术;支架弯制技术 ;排牙技术;牙体制备技术 ;熔模制作技术;铸造和烤瓷技术;研磨和抛光技术等。
2口腔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我院口腔专业实验室是从1983年专业开办初期开始建设的,当时只有3个综合实验室约200平方米,实验设备也只有30台台式牙钻机和6台简易牙科治疗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技能训练。2007年后,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口腔修复学科》被确定为骨干示范学科,并作为学院首批精品课项目进行建设,于200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全省高职高专类重点专业;近年来学院先后投入近千万元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验设备的更新,目前已拥有专业技能实训室20多个,总面积约1100平米,《口腔修复学科》专用的实验室扩展到12个,约占全部实训基地总面积的50%。新建了三个多媒体仿真模拟实训室,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学生的仿真训练,基本消除了学校和医院之间的差距。实现了学校与医院的零距离对接。
3 《 口腔修复学》教学团队建设
3.1 我院口腔修复学科的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以本院专职教师为主,同时聘请汉中市三等甲级医院的三二O一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等知名的口腔专家任教和参与教学管理。目前我们《口腔修复学》专职的教学团队共由9人组成,全部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其中主讲教师5人,实践指导教师4人;本科以上学历8人,专科1人;专业技术职称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助讲4人;年龄结构中45岁以上3人,30岁以上3人,30岁以下青年教师3人;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有效的保证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的效果和质量。
3.2 学科负责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系,从事《口腔修复》教学和临床实践近30年,多年来在附属医院担任口腔科主任和学院口腔教研室主任,学院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4 人才培养方案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以实践技能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科目,我们的教学团队根据学科特点和临床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了较为科学实用的创新和调整,彻底打破了旧的“教学大纲”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段模式,而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融为一体,使教、学、做结合在一起,形成立体化教学,有效的化解了《口腔修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加强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还将示教内容制成多媒体挂到校园网供学生随时浏览。我们修订后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是:理论课42学时,实践课102学时,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2,但在具体实施中又将部分理论课穿插在实践课中讲授。我们还根据当今临床实用和领域的动向删除一些落后陈旧的修复项目,新增加现代先进的修复方法和修复项目,使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与临床一致。
5 教学环节
在教学环节上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包括理论课多媒体讲授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示教性授课,课外辅导,学生作业,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和组织技能大赛6个阶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的导入教学”,以及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在具体实施中把教室与实验室融为一体,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讲授与示教融为一体,技能比赛与技能考核融为一体,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6 实践教学环境
近年来我们根据《口腔修复学》以实践技能为主导的特点,不断加大实训基地的投入和建设,不断提升实训条件,新增设了三个配置先进的多媒体仿真头模实验室,并配备了视频示教系统与校园网连接,能严格的根据社会需要和岗位需求进行临床仿真训练,从而保证每位学生的知識和技能质量能满足临床需求。在技能实训中,我们将学生分成10人一组,分别由主讲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按科目分段讲解和示教。教师分组示教完成后,再由学生按示教的步骤和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科目。
7 教学特色
7.1 根据《口腔修复学》的专业特点,我们组织临床专家和主讲老师制定了科学适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相对调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把有些实践性较强的理论课穿插在实践课中讲授,使理论与实践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充分的理解理论知识,又能熟练的掌握技能和技巧。
7.2 将多媒体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使课堂音、画结合,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认知效果。
7.3 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使教、学、做融为一体,使较为枯燥的理论难点通过技能实践来化解和理解。
7.4 在技能实训中分组示教,个别指导,技能考核。
7.5 组织技能比赛,聘请临床专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现场评出优胜者,推举获奖学生参加全国口腔技能大赛。通过以上措施,非常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毕业后就能立即投入和胜任临床工作,深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7.6 在实训基地的管理上我们实行开放式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学生技能实践的机会。
7.7 在实践技能实训中尽量模拟临床实训,为到医院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7.8 对参加技能大赛的作品陈列展示,以供学生借鉴和学习。
7.9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产实习基地,使在校实训中学习和掌握到的修复技能得以在临床发挥,我们和省内外各地市医院口腔科和口腔专科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的专业老师定期到各实习医院巡回检查和指导,并根据各实习基地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8学生就业指导
学生从入学开始,我们就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以感知《口腔修复学》科在临床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口腔修复学》在口腔医学领域里的主导性和核心性性。通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各种技术,并为顶岗实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到实习医院和义齿制作加工厂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掌握《口腔修复学》科各种常见牙体,牙列缺损及口腔颌面部畸形的诊断,设计和各类常用修复体的制作技术及其工艺美学技术,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进入临床工作状态。
9 结论
通过构建口腔修复学精品课,可以全面的提升口腔医学教育的质量;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拉近医院与学校的距离,缩短临床与教学的差距;使学生在学校期间能真正学到社会所需的实用性知识和专业技能,使他们毕业后真正成为社会有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我们的学校培养计划与社会所需人才成正比发展,使我们的口腔医学专业成为学院的朝阳专业。
实践教学口腔医学论文范文第6篇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120题为A型题,在四个备选项中有1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1分;2125题为X型题,在五个备选项有2至5的答案。将答案填入下表中,每题2分,共30分)。 1. D 2. B 3. D 4. B 5. A 6. B 7. D 8. A 9. B 10.D 11.C 12.D 13.B 14.C 15.A 16.A 17.A 18.B 19.B
20.D 21.ABCDE
22.ABDE
23.ABCE
24.ABD
25.BCE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6.椅位,靠背,手摇,油泵,电动
27.车针,切、削、压、钻;气动涡轮手机、气动马达手机。 28.人力动力源,电力动力源,流体动力源 29.高效、微创、直观、安全、经济。 30.在正确部位传递需要的器械 31.经济 和 实用
三、名词解释:(如是英文,则先翻译成汉语。每题3分,共15分)
32.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内感染,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内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受到的感染。
33.口腔设备的循证采购:是指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口腔设备的技术特性、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经济学特性、社会适应性进行卫生技术评估,为口腔设备的购置提供决策依据 34.卫生机头:是一种安装了圆盘迷路装置,能防止口腔内污染物进入其内芯的一类牙科手机,能有效避免手机的回吸污染,由日本NSK开发。
35.laser caries detection:是利用固定波长的光波照射牙齿,检测牙齿硬组织及细菌产物产生荧光的能力,并依此判断龋坏程度的一种早期龋诊断新技术
36.PD操作理论: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点是按人的固有感觉,规范一系列的操作姿势和体味,通过人的本体感觉诱导,使人体的各个部位处于最自然、最舒适的状态。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37.简述口腔设备发展的三个阶段,请举例说明 1.牙钻的发展
初始阶段人力;弓钻、发条式牙钻
(森马伊式)、脚踏式牙钻(莫里森式)
发展阶段电力;电池式牙钻、电动牙钻(壁挂式、台式)
现代阶段气动或电动;涡轮牙钻、电动牙钻 2.口腔治疗椅的发展 初始阶段1790年出现了早期牙科椅eg: 发展阶段1875年出现手摇牙科椅,具备基本功能。 Eg:20世纪初,发明油泵牙科椅,沿用至今。 现代阶段电动牙科椅 3.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发展
A.口腔综合治疗机电动简易综合治疗机 20世纪30年代末诞生 40年代引进中国
50年代国内生产全国推广
B.气动口腔综合治疗台目前国内口腔界主流产品 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生产
38.牙体缺损嵌体修复的CAD/CAM系统工作原理?
首先扫描缺损的牙体,得到牙体缺损区的一组三维数据牙体缺损的数字印模;将该数字印模送入嵌体修复人工智能系统,在修复理论及人工智能的干预下生成嵌体的一组三维数据数字嵌体;将数字嵌体转换成数控加工机的加工指令集,数控加工机即根据指令集制成一颗嵌体。
39.超声波洁牙机工作原理?
由集成电路和晶体管组成的电子振荡器,产生28khz~32khz的超声频率电脉冲波,经手柄中的换能器转换为微幅机械伸缩振动,激励工作头产生相同频率的超声振动。从手柄中喷出的水,受超声波振动,水分子破裂,出现无数气体小空穴,空穴闭合时产生巨大喷出的瞬时压力,迅速击碎牙石,松散牙垢,促进炎症消退,加快牙周病的早期愈合。 40.笑气镇静流量计操作常规
使用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安置体位,选择适当的呼吸装置,检查器械有无泄漏,打开笑气和氧气的阀门和流量开关,打开吸引装置激活排气系统,避免废气进入室内空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状态及不同操作阶段的笑气需要量,使用笑气前和结束后均需要给患者吸入纯氧。手术结束后,待患者感觉恢复到完全正常后,才可以移去呼吸机,让患者呼吸室内空气。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42.结合具体实例,谈谈口腔诊所开业所要考虑的问题? 1.前期市场和区域调研
2.选址( 社会经济和消费者因素(经济状况、文化素养、知识结构、职业分布、价值观念))
3.是否具备开业资质。
4.写申请开设口腔诊所批准书,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实践教学口腔医学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