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读后感50字范文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50字范文第1篇
故事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叫毛的流浪儿,他人如其名,头上长着三根毛,大鼻头、大眼睛,十分可爱。他看见小羊、小鸡、小狗都有父母的疼爱,泪水不禁哗哗地直往下掉,他多么想有一个家呀。但是他没有爸爸、妈妈,也没有一个亲人,更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街边、桥洞是他晚上睡觉的地方;他睡得是砖;枕的是瓦;身上盖的是晚霞。他生活在旧社会,到处流浪、到处受欺侮,过着饥寒交迫、无家可归的日子。为了生存下去,他吃尽了各种苦头,从事着本不该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去从事的工作,可是在那样的旧社会,即使他那样卖力地去讨生活,然填不饱自己的肚子。
他听说上海有吃的,也有玩的,他就来到上海,却见街头一片混乱,哪里有饭吃?可怜的三毛,在寒冷的冬天只能穿着单薄、破旧的衣裳,冷得瑟瑟发抖。富人家里大摆宴席,山珍海味,酒足饭饱,而一墙之隔的外面墙角的三毛,却饥寒交迫,无家可归。
为了生活,三毛做过很多事,比如:学艺,擦鞋,拉车等,可是都做不长,还常被人打骂,被人欺负。有一次,三毛给一位时髦的女郎打扇时,热得满头大汗,一不小心把汗水溅到女郎身上,女郎转过身来一巴掌把三毛打得眼冒金星,这样的欺负,三毛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每次看到这些 ,我就觉得这些欺负三毛的人太可恶了,没有一点爱心,我恨不得把他们打得四脚朝天。
三毛还是个善良、坚强、乐观的好孩子。虽然没几个人疼爱他,但是有人需要帮助时,他还是会伸出援助之手。有一次,小明摘桥旁的小花,一不小心掉到河里,一旁的三毛见了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去,把小明救了上来。一位年轻人把一位长着白胡子的老爷爷推倒了,三毛见了连忙把老人扶起,坐到马路边,把他好不容易得来的烧饼分给了老人一半。三毛才吃了一口,发现老人已经全部吃掉了,三毛想了想,把他仅有的一半烧饼也给了老人,之后三毛却饿着肚皮走了。三毛真是个舍己为人的好孩子。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太幸福了,每天都有可口的饭菜吃,有零食吃,有漂亮的衣服穿,有亲人的疼爱,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我真为以前的言行惭愧:吃饭挑三拣四,妈妈给的零花钱嫌少,学习上不认真,想想三毛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我真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呀!我想对所有的小朋友说:都来读读这本《三毛流浪记》吧,这本书能让我们懂得大家千万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要好好地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不浪费老师的耐心教导。要像三毛那样,勇敢去克服一个个困难,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50字范文第2篇
回忆我童年读过的书,我只能记起《365页故事》和《三毛流浪记》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的书柜里就只有这两套适合我看的书。《365页故事》的包装为黑色,分为上下两册,封面上画着一个妈妈和一个孩子,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听着妈妈讲故事。《三毛流浪记》也分为两册,一册是粉红色的封面,上面写着《三毛流浪记》,而另一本的封面则是绿色的,上面的大字变成了《三毛从军记》。
对于《365夜故事》里的文字我已经忘却,倒是能依稀记得《三毛流浪记》里的情节。现在想来倒觉得有些奇怪,几乎没有文字的图画,我却能从中读出许多故事。小时候看书,只关注它是否有趣,没怎么多想其背后深刻的意义,因为这次的作业,我又上网重温了这部漫画,因为好多细节都记不住了,必须再看看才能写出点东西。没想到才看第一眼,记忆的水龙头就像被打开一样,每幅画似乎不是从电脑屏幕映射到眼睛里,而是从记忆里蹦出来一样,不断的在我脑海里跳动。这里我想小小的感叹一下:小时候的记忆力果然好,不像现在,昨天看得书今天就忘了。真后悔小的时候没多看点文学名著,落到现在肚子里没多少墨水。
对于三毛,我想说他真是个倒霉的孩子,一个诞生于中国漫画家张乐平笔下受尽凌辱、身世凄凉、穷得只剩下三根头发的倒霉孩子。他在各个小故事中遭遇着各种各样的不幸,也许小故事的开头他会碰上好运,可小故事的结尾他必定又会倒个大霉。小时候看书,大多是看书上本身就具备的东西,不会想太多,而现在就不同了,现在能看到书本以外的东西,就像这次重温《三毛流浪记》,我没有因为三毛滑稽倒霉的经历而开怀大笑,反而因为三毛的可怜遭遇而感到难过。在看的过程中脑袋里会跳出从电视剧中积累的有关旧社会的画面,画
面中总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灯红酒绿歌舞生平,而另一个则是穷困潦倒水深火热。漫画中那些人物的面容我都觉得有些可怕,不管是“不白之冤”里的大婶,“推车上轿”里的有钱夫妇,“小心烛火”里的老大爷,还是“学习印刷”里的小工,我都觉得他们的面孔是扭曲的,我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看这部漫画能得出什么感悟,我只能落入俗套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三毛流浪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丑恶与冷酷。或许我们还能从其他角度剖析他的含义,比如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激励孩子学会一种叫不屈不饶的精神等等。
我们所认为的儿童文学应该具有纯美、质朴、稚拙、欢愉等特点,但我觉得自己看了《三毛流浪记》之后没有愉快的感觉。三毛那衣衫褴褛的形象没让我觉得他有一点可爱,特别是三毛的一些痛苦的表情甚至让我觉得他有些可怕,不知道现在的小孩子看这部漫画会不会有被吓到的感觉。
虽然《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人间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但对于这部陪伴我走过童年岁月的漫画,它给予我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一种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想到它,我就想到绿色、粉色的两本小书,就想到我趴在床上随意的看着它,在某个时候被它里面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但一合上我似乎有能马上忘记它,立刻就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对于它我只想说三毛活在我的心里,活在我的童年岁月里,也许它还活着几代人的童年岁月里,三毛的故事能激起了几代人的共鸣。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50字范文第3篇
尽管三毛的生活很凄惨,但在他身上展现了许多可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三毛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看见一位老人饿着肚子,就豪不吝惜地把自己叫藏着舍不得吃的一地烧饼拿出来分一半给老人,后来他看到老人没吃饱,把另一半也给了老人,自己却饿得肚子“咕咕”直叫。
三毛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孩子。他看到一个高个子大男孩在蛮横地欺负一个小男孩时,不顾自己比对方矮一个头的劣势,勇敢地冲上去帮助弱者,回击了那个欺负人的大男孩。
三毛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有一次,有个小朋友摘桥边的野花,不小心落进河里,恰巧路过的三毛毫不犹豫地跳下河,把小朋友救上岸。
三毛还是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孩子。三毛孤苦伶仃,有时吃的是浆糊,睡的是垃圾车,受尽苦难,但他始终没有气馁,没有绝望,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一直顽强地生活着、奋斗着。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50字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