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91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第1篇

能力论证报告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指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

开展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有利于规范PPP项目财政支出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实现PPP可持续发展。“通过论证”的项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编制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时,将项目财政支出责任纳入预算统筹安排。“未通过论证”的项目,则不宜采用PPP模式。

每一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

1、财政能力论证的政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文)、国务院《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2013年96号文)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财政能力论证的方法论依据:依据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

3、财政能力论证的目的:通过对XXPPP支持基金覆盖的项目包清晰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在基金范围内的项目实施对当前和今后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的影响,评估PPP项目的财政责任支出预算对财政的承受能力,规范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管理,有序推进项目的投资管理,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

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概述

一、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释义

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目的

三、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内容

(一)主要参与方

(二)论证对象

(三)论证范围

(四)论证基准日

四、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依据

(一)国务院政策文件

(二)财政部政策文件

(三)发改委政策文件

五、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

第二章 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概况

一、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背景

二、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基本情况

(一)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名称

(二)实施机构

(三)授权主体

(四)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产品和服务

三、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一)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选址

(二)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三)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建设期

2、特许经营期

(四)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资本金比例及资金来源

第三章 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运作方式

一、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建设运营模式

二、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公司股权情况

三、授权及合作期限

(一)授权

(二)合作期限

四、风险分配框架

五、社会投资人投资回报模式

(一) 可用性付费 (二)运营服务费

(三) 政府对项目的支出责任

(1)政府对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的资本金支出责任 (2)运营期付费责任 (3)政府支付方式

六、价格调整机制

第四章 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风险及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存在的风险与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风险的定义

(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多样性

2、风险的偶然性

3、风险的阶段性

4、风险的渐进性

二、财政承受能力影响因素

(一)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

(二)财政内部因素

1、财源结构不合理是形成地方财政风险的经济因素

2、不合理的财税体制

3、债务负担日益沉重是财政风险不断累积的直接因素

4、地方财政过度扩张有可能加剧地方财政风险

第五章 财政支出责任的识别和测算

一、财政支出责任识别

(一)股权投资支出责任

(二)运营期支出责任

(三)风险承担支出责任

(四)配套投入支出责任

二、财政支出责任测算

第六章 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一、财政支出能力评估

(一)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收支情况

(二)XX市XX区未来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三)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PPP项目实施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二、行业和领域均衡性评估

三、财政承受能力评估结论

第七章 信息披露

附图、附表:

1、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流程图

2、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目标段范围 图

3、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实施模式示意图 表

1、职教、幼儿园社会合作经营项目风险分配基本框架 表

2、政府各年付费规模 表

3、财政对本项目的支出责任

4、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总收入 表

5、2012-2016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表

6、2016-2045 年XX市XX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测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第2篇

(1)封面

(2)目录

(3)成绩评定表(加盖公章)

(4)考勤表(加盖公章)

(5)实习计划

(6)生产实习报告(3000字以上)

(7)生产实习日记

本科毕业实习时间为2013-2014第二学期1-2周,共两周。实习内容可以以搜集有关于毕业设计的资料为主。上交材料包括:

(8)成绩评定表(加盖公章)

(9)考勤表(加盖公章)

(10)实习计划

(11)生产实习报告(1500字以上)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第3篇

第一讲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时间:一个半小时。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劳动保护?搞好劳动保护工作的意义?

2、劳动保护内容三个方面: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技术措施、个人保护措施。

3、怎样贯彻党和政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4、建筑施工的特点:产品固定、流动性大、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繁重劳动、产品多样性规则性差等。

5、安全员的工作职责: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做好预防工作,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严格坚持安全操作规程,从宣传教育入手,增强责任心,把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规程制度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开展安全技术培训;依靠党的领导,充分发动群众,管好安全生产;认真调查事故,掌握客观规律(如季节、天气、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发生时易于发生事故);安全员的权利、责任和任务。

第二讲 安全管理 时间:一个半小时 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工会)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及其具体内容。

2、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管理的六个保证体系;企业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计划部门、技术部门、机械动力部门、材料供应部门、劳动部门、财务部门、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卫生部门、行政部门、消防保卫部门、宣传部门);企业安全系统安全生产责任制;总包与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平面布置、道路运输、材料堆放、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安全标牌,防火灾、防爆炸的具体规定)。

(2)施工现场的安全组织。施工现场工地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视工地大小设安全专(兼)职人员或安全机构;成立以工地负责人(项目经理)为主的,有施工员、安顿员、班组长等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建立由工地领导参加包括施工员、安全员在内的轮流值班制度,检查监督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并作好安全值日记录;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设施验收和事故报告等管理制度;组班新调入工地时,将名单报告工地安全管理小组,属特种作业还应报告持操作证情况;总、分包工程,总包单位负责分包工程的安全管理,并服从总包单位的安全监督检查。

(3)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安全档案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应建立的安全管理基础资料12种。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系指为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危害,从技术上采取的措施。

(1)技术措施的编制要求。在开工前编制,并经过审批;要有针对性,针对5种情况;要考虑全面、具体;对大型群体工程或一些面积大,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施工安全总体措施外,还应编制单位工程或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一是一般结构工程;二是结构较复杂,施工特点较多的特殊工程。重点了解“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即夏季施工安全措施、雨季施工安全措施、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3)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一是认真作好安全技术交底;二是将各种安全措施、防护措施列入施工任务单,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实行检查验收;三是技术负责人、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要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的行为、问题,及时补充修改,使之完善,有效;四是对安全技术措施执行情况,实行必要的奖惩。

5、安全检查。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缺一不可。 (1)安全检查的意义和目的;(2)安全检查的内容;(3)安全检查的要求;(4)对检查出来的隐患的处理。一是发现隐患进行登记;二是发出整改通知单;三是纠正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当场指出、纠正;四是被检查单位,应立即研究整改方案,按照“三定”(定人、定期限、定措施)立即进行整改;五是整改完成通知有关部门,派员复查,合格后销案。(5)熟悉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对该标准进行分项讲解,重点了解检查评分内容和评分方法。

6、伤亡事故管理。(1)伤亡事故的定义,具体范围;(2)伤亡事故的分类。一至四级重大事故;(3)伤亡事故类别;(4)伤亡事故处理程序。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一是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现场;二是组织调查组;三是现场勘察;四是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性质;五是根据事故原因,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六是写出调查报告;七是事故的审理和结案。 第三讲 基础工程施工安全 时间:两小时 主要内容:

1、桩基工程施工安全,着重介绍锤击沉桩施工安全和静压桩施工安全(见《安全员》77-86页)。

2、基础工程施工中的支护安全。(1)基础施工中发生事故的六种类型;(2)软土地区、深基础支护体系的常见形式。一是板桩系列挡土结构;二是重力式挡土结构;三是柱列式挡土结构;四是地下连续墙做支护结构。(3)支护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一是整体失稳;二是基坑隆起;三是管涌及流沙;四是支撑强度不足折断或压屈。(4)支护结构设计。一是支护结构的作用;二是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可靠,方便施工,经济合理;三是支护结构设计中必要的计算内容(强度计算、变形计算、稳定验算、基坑隆起验算、管涌验算等)。

3、降低地下水位。(1)主要降水方法。一是轻型井点降水;二是喷射井点降水;三是自控真空管井降水。(2)降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基坑土方开挖。(1)常用机械挖土方法;(2)基坑土方开挖须注意的问题。

5、施工监测。(1)施工监测的常规项目7项;(2)施工监测的一般要求5条。

6、深基础施工中的其他安全问题。(1)基坑周边的安全;(2)行人支撑上的护栏;(3)基坑扶梯的合理设置;(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防火安全;(5)钢筋混凝土支撑爆破时的安全措施。 第四讲 安全防护技术

时间:三小时,是安全培训的重点。 主要内容:

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1)脚手架的种类:(2)脚手架原材料要求。一是竹杆及绑扎材料;二是木杆及绑扎材料;三是钢管;四是扣件;五是脚手板。(3)脚手架的构造和防护(详见《安全员》110-145页)。(4)模板工程安全技术。重点是模板的材质、使用要求和模板的安装、拆除(见《安全员》153-162页);(5)洞口临边及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见《安全员》163-172页)。 第五讲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时间:两个半小时,对非专业人员只作一般了解。 主要内容:

1、临时用电管理原则。(1)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一是组织设计范围;二是组织设计内容1-6项;三是组织设计的步骤;四是组织设计审批手续。(2)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档案。一是施工组织设计资料;二是技术交底资料;三是安全检测记录;四是电工维修工作记录;(3)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一是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见《安全员》176-177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质量和安全部分”8491页);二是外电线路的防护(见《安全员》178-179页)。(4)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一是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设置漏电保护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的设置要求7条、电气设备的安装7条、电气设备的防护8条、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的要求、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6条要求、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

7、8条要求、室内导线的敷设及照明装置9要要求)。

2、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1)自我防护技术交底。一是电工安全技术交底;二是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交底;三是夯土机械安全技术交底;四是焊接机械安全技术交底。(2)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交底。一是手持电动工具依据安全防护的要求分为Ⅰ、Ⅱ、Ⅲ类;二是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交底3条要求。(3)特殊潮湿环境场所作业安全技术交底6项。

3、临时用电检查验收记录。(1)检查验收主要内容。一是架空线路;二是电缆线路;三是室内配线;四是设备安装;五是接地接零;六是电气防护;七是照明装置。(2)各类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见《安全员》195-196页)。

4、临时用电定期安全检查。(1)定期检查制度;(2)施工现场检查记录;(3)施工现场月检记录;(4)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第六讲 施工现场机械及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 时间:两小时

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施工现场机械安全管理规定

1、总体要求13条;

2、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规定。(1)安全操作规程24条;(2)对路基的要求4条;(3)对轨道的要求5条。

3、搅拌机安全管理规定16条。

4、卷扬机安全管理规定9条。

5、电锯、电刨安全管理规定。(1)带锯机;(2)园盘锯;(3)压刨机。

6、电焊机安全管理规定。(1)电弧焊的一般规定16条;(2)交流电焊机的安全管理规定3条;(3)直流电焊机安全管理规定;(4)对焊机的安全管理规定7条;(5)点焊机的安全管理规定6条。

7、乙炔、气焊安全管理规定。(1)乙炔发生器的使用安全要求11条;(2)乙炔机的使用、运输和储存安全技术要求(见《安全员》215-218页);(3)焊炬的安全使用要求8条;(4)割炬的安全使用要求3条;(5)胶管的安全副县长要求8条;(6)安全泄压装置安全使用要求;(7)指示装置安顿使用要求;(8)氧气瓶的安全使用要求8条;(9)对回火防止器的使用方法安全要求7条。

8、钢筋加工机械安全管理制度。(1)一般规定5条;(2)钢筋调直切断机7条;(3)钢筋切断机10条;(4)钢筋弯曲机9条;(5)钢筋冷拉机8条;(6)预应力钢筋拉伸设备9条。

9、混凝土振捣器安全管理规定10条。

10、磨石机安全管理规定8条。

11、蛙式打夯机安全管理规定10条。

12、手持电动工具安全管理规定8条。 第二部分 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安全规定(简要介绍)

1、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附近。(1)压力表;(2)水位计;(3)安全泄压装置。

2、锅炉房与压力容器的安全要求及有关规章制度。(1)对锅炉房的安全要求;(2)对临时锅炉房的安全要求;(3)锅炉的规章制度8条;(4)压力容器的安全规章制度8条。

3、锅炉与压力容器常见事故。(1)事故分类;(2)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3)对事故的处理要求。 第七讲 现场防火安全管理 时间:一个小时 主要内容:

1、重点部位和重点工种防火要求。(1)电焊、气割的防火要求16条;(2)涂漆、喷漆和油漆工和防火要求9条;(3)木工操作间及木工的防火要求8条;(4)电工的防火要求14条;(5)熬炼工的防火要求15条;(6)煅炉工的防火要求9条;(7)仓库保管员的防火要求12条;(8)使用喷灯的防火措施(见《安全员》257-260页)。

2、特殊施工场所的防火要求。(1)地下工程施工的防火要求11条;(2)古建筑修缮过程中的防火要求8条;(3)设备安装与调试施工中的防火要求6条。

3、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防火。(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2)高层建筑施工防火管理要求。(见《安全员》265-270页)。

4、季节防火要求。(1)冬季;(2)雨季和夏季(见《安全员》271-267页)。

5、防火检查。(1)检查内容7个方面;(2)火险隐患整改要求5条。

6、施工现场灭火。(1)灭火方法。一是窒息灭火法;二是隔离灭火法;三是冷却灭火法;四是抑制灭火法。(2)消防设施布置要求。

7、防火档案。(1)建档范围7个;(2)《防火档案》主要内容12项。

第八讲 拆除工程安全技术及现场环境卫生与文明施工 时间:一小时

主要内容:第一总部分 拆除工程安全技术

1、拆除工程的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5条;(2)机械设备材料准备;(3)组织和劳动力准备。

2、拆除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2)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8项。

3、拆除工程的安全技术规定13条。 第二部分 现场环境卫生与文明施工

1、总体要求5条。

2、施工区卫生管理。(1)划分责任区;(2)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0条;(3)环境卫生定期检查记录。

3、生活区卫生管理。(1)宿舍卫生管理规定6条;(2)办公室卫生管理规定3条。

4、食堂卫生管理。这是讲课重点。(1)食堂卫生管理规定(见《安全员》287-288页);(2)炊事员健康证;(3)集体食堂发放卫生许可证验收标准12条;(4)职工饮水卫生规定。

5、厕所卫生管理3条。

6、文明施工。(1)对现场场容管理要求13条;(2)对现场机械管理方法的要求4条。

《安全知识培训大纲》使用说明

1、《安全知识培训大纲》主要依据中国建筑出版社“施工现场十大员技术管理手册”《安全员》一书编写,参照《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质量和安全部分)。

2、讲课时,必须根据培训对象决定详略繁简,并决定授课时间。如对普通建筑工人的培训,要把重点放在普遍性问题上;对专业人员,侧重于岗位安全知识培训;对安全人员,则要求全面学习了解。

3、培训时间。除公司组织培训外,各项目部应安排夜间或雨天、停电时间组织系统培训。各项目经理、施工员、技术负责人、安顿员均应积极参加培训授课,可分工种按岗位进行分类培训学习,对普遍性安全知识,其面授对象应是全体职工。

4、各项目部自备安全生产学习资料,提供讲课使用。

5、每期培训结束时,应组织安全知识问答考试,检查培训效果。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第4篇

学 时:3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商品学》是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商品学是以自然科学和技术学为主,与社会科学,经济学结合起来的应用性学科。其任务是:讲授有关商品学的一般知识,商品的分类、商品质量、商品标准、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养护、商品与环境、资源等。培养学生介绍商品、鉴别商品、正确使用商品、保养维护商品的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了解商品学的基本理论;理解商品分类、质量标准、质量检验等业务常识;掌握流通领域中控制商品质量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商品学知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商品整体概念的构成 第二节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商品学的研究任务和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整体商品的概念、商品使用价值的定义、二重性以及商品使用价值与商品质量、商品品种的关系、商品学研究的内容、方法。理解商品学的研究意义和作用、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商品的概念和商品的二重性,商品学的研究内容。难点是掌握学习方法。

第二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分类的概念及原则 第二节 商品分类标志 第三节 商品分类的方法 第四节 商品编码与条码 第五节 商品分类体系 【教学要求】

了解商品分类的概念和标志;掌握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方法;认识常见的商品目录和商品分类体系。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商品分类及分类体系的相关概念。难点是商品分类体系的运用、条形码的运用。

第三章 商品质量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质量的概念及要求 第二节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第三节 商品质量管理的内容 【教学要求】

了解商品质量的构成;掌握商品质量的概念、基本要求及质量管理内容;认识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并能联系实际分析。 【重点和难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及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第四章 商品标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标准的概念、作用、分类和分级 第二节 商品标准的内容、制定和实施 第三节 商品标准化管理 【教学要求】

掌握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的作用。理解商品标准的种类和内容。 【重点和难点】

商品标准的概念,商品标准对企业的作用,标准化的作用。

第五章 商品检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检验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商品检验的内容 第三节 商品检验的方法 第四节 商品品级 【教学要求】

了解商品检验工作的意义;熟悉商品检验的内容;掌握商品检验中的抽样方法和检验方法;了解商品品级的分级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商品检验的内容、方法。难点是抽样方法的选择、检验方法的运用。

第六章 商品质量监督与质量认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质量监督 第二节 商品质量认证 【教学要求】

掌握商品质量认证的意义、实施过程和应用。理解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了

解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检验、认证等常见的商品质量法规。 【重点和难点】

商品认证体系及相应认证标志。

第七章 商品包装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包装概述 第二节 商品运输包装标志 第三节 销售包装标志 【教学要求】

理解包装的含义、明确包装的作用;了解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和分类;掌握商品包装的技法、包装标志的概念和识别、商标的分类和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商品包装的作用、种类、主要的包装材料。难点是包装方法与包装设计。

第八章 商品储运、运输与养护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品存储 第二节 商品运输 第三节 商品养护 【教学要求】

了解储运中商品质量的变化形式并分析其原因;熟悉各大类商品的养护技术;掌握商品的储运管理。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商品储运过程中的质量变化规律。难点是常用的商品养护方法的运用。

第九章 食品商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食品商品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食品商品的质量要求

第三节 乳及乳制品商品的概念和分类 第四节 乳及乳制品商品的主要成分 第五节 乳及乳制品商品的质量要求 第六节 酒商品的形成与分类 第七节 酒商品的主要成分 第八节 酒商品的质量要求 第九节 茶的分类与加工 第十节 茶的主要成分 第十一节 茶商品的质量要求 【教学要求】

了解食品的概念和分类;熟悉食品商品主要品种的原料、分类及性质;掌握食品商品主要营养成分的特性和生理功能,掌握主要食品商品品种的质量要求。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几大类商品的分类与质量要求;难点是对它们的检验方法与养护技术的运用。

第十章 食品商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纺织纤维的质量要求 第三节 纺织品商品的形成 第四节 纺织品商品的主要品种 第五节 纺织品商品的质量要求 第六节 服装商品的概念与分类 第七节 服装商品的质量要求 【教学要求】

了解纺织纤维的种类和性能;了解纺织品形成的生产过程;熟悉纺织品和服装商品的概念与分类;掌握纺织品和服装商品的质量要求。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纺织纤维商品的分类与质量要求;难点是对它们的检验方法与养护技术的运用。

第十一章 日用工业品商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商品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商品的成分 第三节 日用工业品商品的质量要求 第四节 塑料的概念与分类

第五节 塑料制品的形成及主要品种 第六节 塑料制品的质量要求

第七节 肥皂的主要成分和质量要求

第八节 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和质量要求 第九节 化妆品的概念与分类 第十节 化妆品的主要成分

第十一节 化妆品的品种及质量要求 【教学要求】

了解日用工业品商品的含义、特点和分类;实习主要的日用工业品商品的组成成分与性能;掌握主要的日用工业品商品的质量要求。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日用工业品商品的分类与质量要求;难点是对它们的检验方法与养护技术的运用。

第十二章 家用电器商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家用电器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节 家用电器的质量要求 第三节 电视机的概念和分类

第四节 电视机商品的质量要求与选购常识 第五节 空调商品的概念和分类 第六节 空调商品的质量要求 第七节 空调的选购与维护

第八节 小家电商品的概念和分类 第九节 小家电商品的质量要求 【教学要求】

了解家用电器的概念和分类;熟悉家用电器的原理和用途;掌握家用电器的质量要求和使用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家用电器商品的分类与质量要求;难点是对它们的检验方法与养护技术的运用。

编写者签名: 年 月 日

系(部)审核: 年 月 日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第5篇

由于港口物流具有系统性、流程性、操作性等特点,港口物流专业的教学既要注重理论的传授,更需要加强港口物流流程、操作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培养学生时务必要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本文是结合港口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能力要求,构建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提出相应建设内容。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

培养目标。港口物流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管理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港口物流、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熟悉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与技能、物流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从事港口物流、国际物流、货运代理、仓储与配送、现代物流组织与规划、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等物流业务及外贸进出境报关与报检相关工作的应用开发型高级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能力要求。根据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能力分为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其他能力。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交流协作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核心能力包括港口物流运作管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能力;其他能力包括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知识、组织协调能力、应岗能力等。港口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不仅需要相关教学课程以及实验课程直接培养,更需要通过更全面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系统培养和训练。

实践教学体系

一个真正能适应现代港口物流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性人才,必须在掌握港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实践教学来掌握港口物流操作环节及流程,在此基础上,参与现实港口物流问题的调研,解决现实的港口物流问题。因此,实践教学是港口物流专业学生解决港口物流问题的重要载体。

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社会对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结合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港口物流行业参观调研、课程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物流软件模拟仿真、实习基地在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贯穿整个大学教学环节中,每个实践环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港口物流行业参观与调研是通过资料搜集、港口企业参观、社会调研等内容,对港口物流专业感性认识的体验性实践环节;课程实验教学对所学各专

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单项地进行的实验;案例和企业视频录像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在课堂接触最多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是学完相关几门专业课程后在实验室进行的综合性设计或实践;学年论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为毕业论文打基础的实践环节;港口物流软件模拟仿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物流运作管理的方法和技术的强化性实训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基地在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机会的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以上各教学环节的实施,分别强化了学生的各种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形成了较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过程。

实施方法

港口物流行业参观与调研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调查实习和港口行业参观、物流企业参观、相关专题讲座等。通过港口物流参观、现状调查以及相关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对港口物流专业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是对所学各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单项地进行的实验。我校港口物流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国际货运代理”、“港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等课程制定实验项目,并编写相应的实验指导书,任课教师讲解到这部分内容时,在物流实验

室指导学生利用相关物流软件进行实验或安排学生在课外学时进行验证性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主要在我校的港口物流实验室、仓储配送实验室、RFID、条码实验室进行实验。

物流案例教学是运用与所学课程理论相近的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对案例做出判断和决策,以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每章必须有引导案例。

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课程的基本知识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物流系统观念, 培养物流系统规划能力。[4]主要有港口物流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等课程设计。

学年论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为毕业论文打基础的实践环节。学年论文开设2个学期,第一次学年论文要求学生撰写文献综述,第二次学年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撰写小论文,并鼓励学生进行公开发表。

物流软件模拟仿真主要利用信息化实验室进行综合性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对港口物流企业实际运作的理解。物流实验室拥有多套模拟实验系统,包括国际货代系统、报关系统、港口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模拟、仓储管理系统、

运输管理系统等。在物流企业模拟实验中,让学生在短期内集中进行实验。学生可通过角色转换完成所有信息系统的模拟,理解各角色的工作;也可以分角色合作模拟实际企业的运作,了解物流企业运作中各角色间是如何协作完成任务的。

为了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了解实际企业的操作,我校与宁波港集团、大榭码头、货代公司、船公司、物流公司等港口相关企业签订了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不但促进了企业、高校和大学生的相互交流,而且让学生实地参与物流现场操作,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还有利于用人单位借助这个平台了解、考察学生,从中挑选自己满意的物流人才。每年暑假,我校挑选部分优秀的学生去这些实习基地进行在岗实习。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环节,它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的实践教学环节,宁波工程学院也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物流竞赛,例如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电子商务设计大赛等竞赛,这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

课外报考各种物流相关证书,例如报关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国际货代上岗证、单证员证书、国家助理物流师证书等,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第6篇

80课时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物流相关的地理知识、为物流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当前物流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发展规律。

三、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单元 物流节点布局 教学内容:

1、物流节点

2、城市物流基地布局

3、我国物流经济圈与物流枢纽城市 教学要求

1、 理解物流节点的概念;了解物流节点的功能和分类。

2、 了解物流基地的作用和功能,掌握区位选择原则。

3、 重点掌握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区别及布局特点。

4、 理解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和作用;了解我国物流经济圈和物流枢纽城市的发展状况。

第二单元 农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农业生产布局

2、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3、都市农业生产布局

4、农产品物流 教学要求:

1、 了解我国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分布概况,了解我国各农业区的主要物产。

2、 重点掌握我国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特点。

3、 了解农业产业化的要求;掌握农业圈层的布局特点。

4、 了解都市农业生产布局的特点。

第三单元 轻工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纺织工业

2、食品工业

3、造纸工业

4、日用品工业 教学要求:

1、 了解轻工业的发展、特点和布局原则。

2、 了解纺织业的发展;重点掌握纺织工业的布局特点。

3、 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掌握食品工业的布局特点。

4、 了解造纸工业的发展;重点掌握造纸工业的布局特点。

第四单元 重工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

2、能源工业

3、冶金工业

4、化学工业

5、建材工业

6、机械工业

7、电子工业

8、重工业物流 教学要求:

1、 了解我国工业的发展和布局情况。

2、 了解各类重工业,如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和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现状、布局要求和分布情况。

3、 掌握重工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关系。

4、 掌握我国目前重工业物流的现状和前景。

第五单元 运输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物流运输业概述

2、铁路运输

3、公路运输

4、水路运输

5、航空运输

6、管道运输 教学要求:

1、 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了解现有运输方式分类。

2、 理解运输合理化的含义;了解不合理运输的种类,了解运输合理化的应先因素及运输合理化应采取的措施。

3、 掌握各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干线运输网的布局以及重要运输枢纽布局。

第六单元 商业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商业网络布局

2、商业中心

3、商品流向 教学要求:

1、 了解我国商业发展概况;理解掌握我国商业网络布局原则。

2、 理解掌握我国商业中心的布局规律。

3、 了解我国大宗商品的流向特点。

第七单元 港澳台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

1、香港物流地理

2、澳门物流地理

3、台湾物流地理

教学要求:

1、 了解香港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香港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状况。

2、 了解澳门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澳门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状况。

3、 了解粤港澳经济合作发展规划前景。

4、 了解台湾的经济、地理和交通等特征;掌握台湾的物流特点和物流业发展情况。

第八单元 国际物流地理 教学内容:

1、 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

2、 国际海洋运输

3、 国际铁路运输

4、 国际航空运输

5、 国际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6、 国际大宗货物运输

教学要求:

1、 了解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的概念;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作用、特点、要求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2、 重点掌握国际海洋运输的主要航线和通道;重点掌握世界主要海港的中英文名称和位置。

3、 理解国际铁路联运的概念和特点;重点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口岸和对港澳地区的铁路运输方式。

4、 了解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了解国际航空运输的分区情况;掌握国际主要航空运输线和重要航空港的中英文名称、代码和所属国家或地区。

5、 了解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的特点和优势;重点掌握世界上主要的集装箱航线、港口、陆桥运输线及其方式。

四、 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 物流节点布局 (6课时)

1 物流节点1 2 城市物流基地布局2 3 我国物流经济圈与物流枢纽城市1 练习课2 第二单元 农业物流地理 (9课时)

1 农业生产布局3 2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2 3 都市农业生产布局1 4 农产品物流1 练习课2 第三单元 轻工业物流地理 (7课时)

1 纺织工业1 2 食品工业2 3 造纸工业1 4 日用品工业1 练习课2

第四单元 重工业物流地理 (15课时)

1 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1 2 能源工业5 3 冶金工业1 4 化学工业1 5 建材工业1 6 机械工业1 7 电子工业1 8 重工业物流1 练习课3 第五单元 运输业物流地理 (19课时)

1 物流运输业概述2 2 铁路运输3 3 公路运输3 4 水路运输3 5 航空运输3 6 管道运输1 练习课4 第六单元 商业物流地理 (6课时)

1 商业网络布局1 2 商业中心2 3 商品流向

1练习课2 第七单元 港澳台物流地理 (5课时)

1 香港物流地理1 2 澳门物流地理1 3 台湾物流地理1 练习课2 第八单元 国际物流地理 (13课时)

1 国际物流和国际货物运输1 2 国际海洋运输2 3 国际铁路运输2 4 国际航空运输2 5 国际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2 6 国际大宗货物运输1 练习课3

五、 考核方式

1、考试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考试依据本大纲和教材,目的在于了解考生对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着重考察考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考核方式、分制

(1)、课堂考勤、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 (2)、期末考试以百分制评分,占学科总成绩的80%。

六、 说明

本课程偏向理论,做好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本课程学习应结合实际模型地图让学生更直接掌握物流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加强课后练习,巩固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

生产物流管理大纲范文第1篇能力论证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是指识别、测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简称PPP)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