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91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1篇

2013-3-21

防震、防火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总结 永茂乡小学应急疏散安全演练总结

今天我们组织了防震、防火应急安全疏散演练,就是为让“安全”理念根植于全体师生心中,使我们在危险来临时,临危不乱,应对有方,保证在第一时间组织有秩序地撤离危险区域,疏散到安全地带。

在今天的应急疏散演练过程中,全体教师责仸心强,参加演练人员能及时到岗,随着演练的号令响起,同学们认真对待,听从指挥,急而不乱,在老师的带领下快速离开教室,按照疏散线路安全疏散到指定位置,仅用时

2 分 20 秒。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应急疏散演练获得了圆满成功。但个别学生不够严肃。

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1、全体师生员工务必牢记树立安全意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因此我们要牢记安全第一。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们安全意识淡薄,平时疏于防范造成的,当我们牢固树立了安全意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多学习掌握一些逃生、避险、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本领。虽然我们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但受一些不可知的因素影响,一些安全隐患有时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时就需要我们具备一些相应的知识和本领来沉着应对,化险为夷。如:在建筑物内遇到火灾时,应该懂得有害气体向上升,我们尽可能低头,蹲行或爬行,同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生等。

3、在紧急疏散时,要沉着冷静,互相帮助,有序撤离。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需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这样才能保证沉着应对,忙而不乱,最终有秩序的撤离,要不然就会出现人慌失智,无所适从的混乱局面,甚至出现拥挤踩踏事件。同时当灾难来临时,我们都要寻求自保自救,也不要忘了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其他同学以帮助(如生病的同学、腿脚受伤的)。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涌现出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日本宫城县3.11大地震中组织学生逃生的普通老师就是在自救和救人的过程中,显示了他们的坚强、勇敢、智慧、仁爱的崇高品德。

4、本次演练是以教学楼发生紧急情况为背景的,同样适用于家庭紧急疏散。如果在家发生紧急事故,请同学们选择一条最简洁的逃生路线,目标场所要选择较空旷、建筑物较少的小广场、马路、草坪等场所。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2篇

总 结

一、学校高度重视

学校的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体师生一直高度重视,始终把这项工作做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学校每个月至少要组织开展1次防震减灾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活动。我校自始至终突出应急演练的实效性和全员参入性,保证该项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程,全员参入。并通过防震应急演练,真正提高全校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映和应急处置能力,使平时的演练真正为灾害的发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超前防范,减少损失。

学校本次组织开展的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是学校安排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组织开展这项工作之前。学校首先分别召开了全体班主任、部分教师及各班级学生代表座谈会,结合以前开展这项工作的情况,分别听取了师生对本次演练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了切合本校实际的应急演练方案及应急疏散预案,并将演练方案及疏散图发放到全校师生中,广泛征求意见,力求使演练方案更具体,更可行,使疏散线路图更科学规范、更切合实际。

二、充分做好本次演练活动的教育宣传工作

学校将应急演练方案及紧急疏散图发放到每个班级每名教师手中,让每个师生熟悉演练程序,明确疏散线路及要领,清楚本次演练的具体要求及规范,保证了演练活动的安全有序、快速高效的开展。

三、我校本次组织开展的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优点:

1、做到全员参与: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人人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积极参与,达到了本次宣传教育的活动目标。

2、突出演练的实效性:通过全校师生的亲身体验,大大增强应急现场的真实性,提高了演练效果。

3、严格规范要求:全校师生在熟知演练程序的前提下,按预案要求,严格组织,规范实施,有序开展。

4、确保演练安全: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师生的安全,因此,确保安全是开展本次演练活动的前提。

5、建立应急领导机构:领导机构下设4个领导小组,各个小组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6、应急演练效果明显:本次应急演练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7、应急演练防范得当:在本次演练活动中,全校师生严格按预先制定的安全防范预案,有序的组织实施,无一意外事故发生。

四、不足之处

尽管我校在开展本次应急演练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全校师生也付出了诸多努力,但应急演练活动毕竟是一个涉及人员多,组织协调性要求高的群体活动。我们在本次宣传教育活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个别师生对本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及演练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存在着拖延、敷衍的现象;

2、师生的整体协调性,迅速反应能力还不十分强,在疏散、集结过程中还显得有些乱。

3、在避震、疏散等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 针对我们宣传教育活动中及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要采取得力措施,通过不断的学习演练,逐步提高我们的实际应变能力,今后我校不断地加大的宣传教育力度积极进行应急疏散演练工作,力争把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来,再上一个新台阶。

校园平安、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创建平安校园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学校教学楼空间相对狭小,且学生由于自我防护能力相对比较弱,面临危险处于弱势,所以今天的演练,能切实有效地增强广大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灾技能,提高学生的防震自护和面对地震逃生自救的应对能力。 附图片: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3篇

一、 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校车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总务、教导处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班子专题会议,研究布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认真的对待演练,在演练中掌握技能。

二、 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制订演练方案时,我校进行了集体的讨化,对演练的时间,内容、要求、步骤等都做了具体的要求及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的要求及注意事项。要求全校师生在演练时一定要保证安全,按要求进行演练,并对每辆校车安排一名领导具体负责。

三、 井然有序,演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演练,全校师生按要求进行了演练,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指挥,老师们都及时到岗开始演练习,学生组织到位,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学生做的比较的到位,尤其是从逃生门逃生时,老师们都尽职尽责,或抱或扶学生,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尽管本次的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有个别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态度不认真,认为没有用。

2、有的同学在演练时未按要求进行快速撤离,存在拖拉现象。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4篇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为保障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精心组织,制定了详细的演练方案,对演练的形式、场地、险情信号、演练时间、参加人员、演练实施步骤等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学校分别召开了班主任会议、全校教师会议,分发活动方案,布置紧急避险演练活动的具体工作,特别强调责任意识和疏散安全。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

二、指挥到位,安全有序。

本次演练活动时间从9月17日下午4点开始,全校师生参与了本次演练。演练中,各班学生迅速有序出班,以队列形式两列并排下楼,从两侧安全通道经主楼梯向安全区域疏散。队中有空课教师维持秩序、应急疏导,队后有上课教师断后。学生没有惊慌失措的喊叫,无一人摔倒,无一例踩踏事件。从报警哨声响起到学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校园安全区域,历时两分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演练过程:

1.当听到警报铃声后迅速做出避险动作,任课教师就地指挥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空课老师迅速赶往相应地点接应;全校教师参与本次演练,听到警钟铃声后迅速到教学楼前足球场或升旗广场集合。

2.学校有关部门检查学生避险动作是否正确,撤离是否有序,任课教师是否在现场指挥。

3.集中训话,总结演练情况,找出不足,并宣布应对策略。 4.各班带回教室,班主任进行班级总结。

三、注重实效,成效明显

这次演练活动,安排周密,全校师生高度重视,各工作人员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确保了活动万无一失。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对预案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使应急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四、存在问题

同时,演练中也暴露了些问题。如:

(1) 疏散过程中个别学生不能保持安静,有吵闹的现象。 (2) 个别班级人数较多,出于安全考虑,学生没有全速撤离。(希望在以后的训练中,慢慢加快撤离的速度)。 (3) 疏散的教师没有随到班里队伍的后面一块撤离,而是老师们结伴下楼。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今后打算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安全教育;

第二、由班主任在本班作小结,明确撤离方向,强调纪律,避免引起拥挤阻塞;

第三、指挥人员加强责任感,经常培训,掌握撤离的原则和办法,提高实战能力。

第四、强化宣传,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安全第一”、“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修订完善紧急疏散方案和路线,加强演练,使安全疏散撤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老师们、同学们,灾难不分时间,残酷无情。学校安全工作应始终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今后,我系将进一步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增强师生避险意识,倡导用知识守护生命,培养师生科学避险习惯。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5篇

一、 准备充分

1.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

开学初,学校根据上级相关部门防震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注定了地震应急演练方案,成立了应急演练组织机构,对演练领导、指挥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分工。

2.教育全面、组织得力

在活动开展前,政教处对各班主任的职责作了明确要求,同时给各班印发了本学期“地震应急疏散路线安排”和“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安排”。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宣传材料和有关视频资料,进一步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了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方式、路线和安全避险区域,培养了自我保护、自救互救、团队协作的基本能力,确保了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预案能够快速启动,各项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系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细致、活动认真 1.各级负责人员认真负责

根据活动安排,各年级组、各班主任、各办公室老师能够在活动中及时到位,认真负责地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集中、清点人数和总结。

2.各班同学在活动中行动迅速、疏散有序,能按照要求相互帮助,快速完成疏散演练活动。

3.活动中白天疏散用时3分钟,晚上住校生疏散用时2.5分钟,整个过程未出现拥挤、踩踏、摔倒事件。

三、活动过程

此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白天和晚上

1.白天分为:紧急避险、紧急疏散、集合总结三个步骤。 2.晚上分为:紧急疏散、集合总结。

四、存在不足

1.由于高三年级正在进行高考实战模拟考试,为不影响高考备考,高三年级未参加白天的演练活动。

2.此次活动晚上阶段的演练只在高一住校生中进行了紧急疏散演练,今后在其他年级中将分步进行。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6篇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张维良任组长,孙立富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消防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周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拟定了“西马小学校园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方案”。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认真研讨,对演练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使演练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我们还专门请班主任给全体师生进行了防震、消防知识培训,并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我们成立了四个小组:检查小组、摄影小组、疏散引导组、救护组。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一天又召开了班主任、各行动小组长会议,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校长的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5月12日下午2:28,现场校长宣布: 地震应急逃生演习活动现在开始。”报警员(张吉堂)立即拉响电铃,2:28第一遍铃全体教师各就各位,学生进教室、班主任进一步强调动作要领。3:33第二遍铃,教师喊;“地震了”,学生赶紧双手抱头,蹲在桌子下。约2分钟。3:35第三遍铃教师喊:“赶紧撤离”。学生在教师的恶指挥下有秩序地往屋外撤离。各班撤离到操场指定位置后、体育委员汇报各班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由张克顺老师记录好。学校分管领导。 对这次演习活动进行简要总结。校长宣布西马小学防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结束,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这次活动全校共有295名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

3、5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疏散应急演练总结范文第1篇2013-3-21防震、防火应急安全疏散演练总结 永茂乡小学应急疏散安全演练总结今天我们组织了防震、防火应急安全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