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苏州学习之行感受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91

苏州学习之行感受范文第1篇

园林技术09-

1苏州建设“三区三城”

苏州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大拐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新一轮的产业大洗牌中,不转则退,慢转也是退。全市上下要继续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自觉把发展创新型经济放到苏州发展大局的战略位置,形成早转早主动,早转早得益,快转多得益的共识。全市要将建设“三区三城”作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总定位、总方向,作为转型升级的切入口、落脚点,全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致力增创新的竞争优势。

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在“第二个率先”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感受苏州

喜欢“苏州”这两个字!

一眼看见了就喜欢。

我想成为一个新苏州人,自然对苏州是格外的关注。

对苏州的了解也仅仅是从一年前开始的,时间不长,却日益喜欢它,以至于老爸老妈到现在还偶尔会问我是因为什么选择在苏州读书! 苏州是一个与上海比更文质彬彬、与杭州比更平易近人的城市。

苏州,养眼;苏州,更养心!

在苏州的古城区里,你可以真实地感受洗尽铅华的白墙青瓦和婉约的小桥流水人家!而这些,是岁月留给我们最真实、最珍贵的遗产!这种遗产不用买单而能让你尽情享受到那从容不迫的生命状态!

杭州是真山真水,苏州是假山假水,真假之间,虚实之间,都凝聚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千岩万壑,清流碧潭,怪石垒叠,佳木满园,似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园林以浓墨重彩写意出天堂神韵,从此,这儿成了人们魂牵梦绕的向往。

还有那不得不提的园区。如果说苏州古城区的元素是小桥、流水、意境,那么园区的元素就是高楼、广场、时尚!密织的高架桥,如梭的车子,鳞比的摩天楼,烟灰色的天空。回头是历史,向前是现代。只有苏州,这个谜一样的城市,把历史与国际融合的这么美好!

我,生活在这个美好的城市,向往有一份喜欢的工作,有一个温馨的家。

园林楹联

一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

二荷溆傍山浴鸥,石桥浮水乳鱼。 三鹤发初生千万寿,庭松应长子孙枝。

四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五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古人。

六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七梦里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便是元。

八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

九竹月漫当局,松风如在。

艺圃

留园

拙政园

狮子林

网师园

虎丘

曲园

怡园 十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园林占优胜,看寒

寒泉“飞雪”,高阁涵云。

一瑶华境界(沧浪亭)三燕誉堂(狮子林)

五闻木樨香轩(留园) 七问泉(环秀山庄)

九大吴胜壤(虎丘)

环秀山庄

潭西渔隐(网师园)

四雪香云蔚(拙政园)

六枕波双隐(耦园)

八坡先琴馆(怡园)

十乐知堂(曲园)

苏州学习之行感受范文第2篇

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学习感受

佛山冼可澄纪念学校

吴英智

2004年11月

佛山禅城区教局领导站在历史的高度,高瞻远瞩,从校长队伍抓起,分期分批派出校长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和国家教育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培训,我没有错过这个机会,有幸于2004年10月12日至25日到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的学习。学习的时间虽短,但收获甚大:思维开阔了,头脑充实了,目标明确了,新理念强化了。

十二天,我认真听取了教育部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名校长共十六场报告。他们的报告,围绕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六大焦点问题教育创新问题、新课程改革问题、教改中的德育问题、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教师发展问题、学校发展与创新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他们的报告给人启发,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更令人难忘。

十二天的学习,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名校长的精彩报告,同时也傍证了我们学校七年前一开办就确立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是与时俱进的。

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是:

学校定位: 建设面向新世纪有特色的省一级优质学校。 教育使命: 让每个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成功与发展。 学校精神: 团结奋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永不满足。

1 校 训: 崇德树人 博学厚积 校 风: 团结 文明 勤奋 求实 教 风: 敬业 爱生 严谨 创新 学 风: 勤学 好学 会学 博学 班 风: 尊师 守纪 勤奋 活学

教育目标: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培养目标 :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即为培养既能创造21世纪人类文明,又能度过幸福人生的新一代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21世纪人才的苗子

培养特色:优良的道德风尚 扎实的知识基础 良好的文化素养

健康的心理素质 刻苦耐劳的意志 强健的体能体魄

学生文化: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健体 教师守则:教书育人 敬业爱生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工作准则:在岗一分钟 奉献60秒 逢一必争 逢冠必夺 人际关系准则: 尊重 宽容 诚信 合作

办学保证:建设一支“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江泽民语)的教师队伍。

学校形象:办学有主见,治教治学严谨, 校风、教风、学风正,师德高尚,设备优,环境美,质量高。

今年11月中,区教育局督导室评估小组对我校申报区一级学校进行评估,通过几天的“听、看、问、查”,评估组评价我校办学理念新,

2 他们一致认为,我校办学六年来,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成绩令人满意。

禅城区创建教育强区,催人奋进,令人难忘,给我们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展示的平台。

这次学习给我注入了动力。为了进一步紧跟禅城区创建教育强区的形势,作为校长,我振奋精神,决心从实际出发,认认真真从课堂入手,“决战”课堂,再续“向课堂要质量”的新篇章。

下面谈谈我对“向课堂要质量”的见解

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总课时大致占学生在校活动时间的3/4以上,因此,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才能掌握新课程改革的主动权,才能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让素质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本文笔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体会到:谁处理好、解决好了上述的“三个如何”,谁就掌握了向课堂要质量的主动权。我的理解是:

一、向课堂要质量,就要解放课堂。

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障显着新课改多彩的魅力,演绎着新课程的崭新的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的回归,是对教育本质特征的返璞归真,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必须关注人、解放人、发展人。而这一切,必须有赖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面对新课改,我们要解放我们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生命成长的乐园。解放

3 的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障显生命精彩的时空。教育是有生命的,课堂教学更应具有生命性。充满生命的课堂应该成为师生互动与共生的空间。

(一)、解放的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将教师神化为教育的全部。教师的话是“圣旨”,课堂成为至高无上的“殿堂”。在课堂上,教师所依赖和信奉的是久经不变的“教材与范本“,学生所敬畏的是高高在上的“严师与教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照抄照背、死记硬背,师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完全是迫于无奈。在这样的课堂中,教材牵着教师,教师掣着学生,呆滞刻板。这样的课堂没有激情,更没有创新,缺少吸引力,课堂甚至成了学生害怕的地方。基于传统课堂的这一状况,我们应该解放课堂,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如《凡卡》一文,凡卡的梦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学生的想象哪怕是幼稚可爱的,但只要有一点创新的火花,都值得珍惜,因为,它让课堂充满快乐与诱惑,成为师生心驰神往的空间。

作为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师生心驰神往的空间,首先要学会关爱,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爱抚与欢愉,让笑声进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学生的心理潜能就能释放出来,转化为创造才能。在课堂中象倘徉在童话的美丽和向往中,张开情怀,拥抱未来。再次,要学会宽容,宽容自己和学生,面对课堂中的失误和偏颇,要予以宽容。给学生带来动力,带来欢乐,其三,要充满信任。新课程让我们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教师”。信任是心灵的交互,是情感

4 的交融。新课程信任每一个教师 ,也信任每一个学生。笑对新课程会让我们充满自信。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微笑使者,一旦新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书本走向学生时,我们的课堂才真正具备“按照学生的思维来思考教学了”的学生意识,具备“把学生提出的稚嫩问题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的童年意识。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才能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课堂才会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乐园。

(二)解放的课堂,是心灵相通的家园。

新课标提出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而目前最缺的便是师生之间情感与态度的交流,使得课堂没有将知识、能力和态度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往往缺乏人文的关怀。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的知识与认识的堆积。”

新课改下的课堂应是多维互动、心灵对话的家园,而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能的的舞台;我们提倡多维的教学互动,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互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将达到一个新境界,转化为创造才能。如《小抄写员》,让学生联系自己,说感受,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激发他们体贴关心父母的情感,体现语文学科的语言训练。

(三)、解放的课堂,是孩子获取知识的广阔天地。

“课标”提倡让学生去经历一下、感受一下、想象一下、思考一下、尝试一下。课堂上,我们要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怎么学,怎样在

5 体验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我们提倡学习“内容”的选择,开发和丰富校本课程,允许学生对知识的多元“理解”。学《第一场雪》,南方孩子没有见过雪,怎么办?把读作为学生的重要活动,学生通过读,可激趣,可入情,可明理,可益智。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得以充分体现。还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大胆放手,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爱好、特长 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作业,这样学习,这样的课堂,他们充当的是学习主人,生活的主人,使学习充满激情,充满快乐。

二、向课堂要质量,就要改造课堂。

社会的进步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现代影视传媒对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现代生活让学生见多识广,这些都影响和冲击着我们的课堂,作为教师,假如还是“我说你听”的问答式教学模式来维系着我们的教学,显然是不合时宜。为此,改造课堂,丰厚课堂,已成为教师职业的使然和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一)、改造课堂,就是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让课堂充满快乐。

如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开开心心学语文,首先要语文课堂教学成为一本“开心辞典”:

1、推荐选文。以一篇带多篇,选取与课文“神合貌异”的推荐给学生阅读;已达到开阔视野 丰富积累的目标。

2、设置语境。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教师富于文采的语言,使文章润色生辉,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出图文并茂的画面,,使学生身临“文境”;如闻其声,如感其味,

6 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和探究欲望。

3、一分钟演讲。每一节课前一分钟,以一篇课文中心为话题,进行一分钟演讲。如《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对桂林山水的加以描述,加上多媒体显现的山水形象,可以给学生以美的陶冶。

4、开展活动。这里的“活动”指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内化语言,运用与语言的过程。活动形式:新闻发布会,调查专访,当小导游、小记者,课本剧,等等。

通过这四个层面的改造,课堂由“静”变“动”、课本由“厚”变“薄”,不仅融入了学生丰富的生活资源,还融入了学生的主观创造,学生由以前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课文的“创造者”、“享受者”。

(二)、改造课堂,从学生现实性教学需要出发,设计符合他们当前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传统课堂教学,学生认为,是老师要我“怎么怎么”,通过

1、以奇异的现象引起惊奇;

2、以意外的结果引发疑问;

3、以特别的情景激发参与;

4、以身边的现象唤起思考;

5、以崭新的视野激起兴趣等“新异刺激”的策略,唤醒学生“我想读,我想问,我想议,我想改,我想说,我想写。这些策略的运用 ,在于“出奇制胜”抓住学生好奇求新心理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促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三)、改造课堂, 就要激活课堂。

用兴趣激活课堂,是改造课堂的的一种不可少的形式。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全面发展的殿堂。教师只有用兴趣才能激活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做法是:

1、设计情景,激发兴趣.。

一位老师在口语口语训练课《春天在哪里》的设计里,创设这样的情景:播放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寻找春天,了解春天的特点:柳枝发芽,小鸟欢唱;小草发芽,花园百花盛开;青蛙从洞里出来;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果园里果树开花了。。。。。。。接着让学生用多彩的笔把美丽的春天画出来。在说一说:春天美在那儿。

2、设计游戏,保持兴趣。

每册的语文课本都有童话故事的课文,如:《小壁虎借尾巴》、《狼和小羊》、《美丽的公鸡》等等,学文的过程,都可以安排课本剧表演的环节,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另外,低年级的识字,找朋友游戏、寻宝游戏、猜字、谜语等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激励评价,提高兴趣。

老师常可以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想说就说”、“说错了也没关系”、“看谁说得好”、“你说得棒极了”、“你说得很精彩,可惜声音小了点,声音大一点再说(读)一遍,让所有的同学来分享,好吗?”等等可以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另外可以设计一些“奖项”:如说得好的可以给予一个“智慧奖”或“创新奖”,读书好的给予“读书标兵”称号,有进步的给与“进步奖”,均可提高兴趣。

4、形式多样,激活兴趣。

(1)、运用多媒体色、光、形、声具备的优势,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去感受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如:《观潮》一文,借助

8 媒体播放“潮来时的壮观景象”,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看到的景象,并用上书中的生动词语,可以让学生感受景美和语言文字美。

(2)、与其他学科整合,激活兴趣。如不少写景的课文,可读读画画,化枯燥无味的讲解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如,《庐山瀑布》、《山行》学完后,让学生想想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并画下来,这是与美术的沟通;《两个地球同时着地》学完后,让学生动手实验,两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落下,是否同时着地。这是与科学实验的沟通,另外,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音乐等均可激活兴趣。

(3)、课内带动课外(或课内延伸拓展)。如,《小狮子爱尔莎》学习后,可要求学生“做做调查”,了解当地水里的鱼、林中的鸟或其它的动物,最近几年有什么变化。这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苏州学习之行感受范文第3篇

我们早早地就作了计划要到上海去看看。终于在寒假期间如愿以偿了。在上海转了几天,给我的感受确实太深了。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身临其境,给人的感觉是这个城市处处充满着发展的气息,蓬勃的朝气和无穷的生机。高耸的摩天大楼、绿意盎然的街景、灯火阑珊的外滩和雄伟的海堤、延伸到天际的跨海大桥桥墩,给游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没有哪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每时每刻都在奔跑着且有条不紊地前进着。据说,如今的上海每三个月就需要更新一次地图。这是一种何等的发展速度啊!

我们坐着客车慢慢驶入上海市区,所有同学都被上海的标志性建筑所吸引东方明珠,车厢内都是一波一波激动的叫喊声,我们左右观望着,沿着外滩一条路走过,左面那些古建筑经历的沧桑好像把我思绪带到过去美丽的大上海时期,沿路右边便是黄浦江,江面上一艘一艘轮渡在航行,在黄浦江那一面是现代金融中心,这一种古代与现代的融洽在建筑群中是多么华丽。

黄浦江畔这里真美。在这里,除能观赏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大楼与江水交相辉映的胜景。外滩的江面、长堤、绿化带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组成了最具有特征的上海景观。应该说,外滩的夜景是最美的,我们此次出行很幸运的正好可以参与跨年,相拥的人群,那微凉的河,被霓虹灯映照得波光粼粼,袭袭秋风迎面而来,而对面是灯红酒绿的世界,偌大的尘世,让人留连忘返。 第一次坐轮渡的时候,跟着人潮拥挤进到偌大的船舱,非常平稳的航行,一点一点感觉眼前的事物越来越清晰。坐轮渡过了黄浦江,就到了陆家嘴商圈,这带金融中心可是我们此次之行的重头戏,这里有最让我着迷的目前国内第一高楼环球金融中心,有金贸大厦和东方明珠电视塔,花旗集团大厦等等。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中国目前第二高楼,世界第三高楼,可谓是日本设计师安藤忠雄的一部伟大著作。像是一把军刀高耸入云牢牢地插在上海的心脏。

金茂大厦耸立于黄浦江畔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遥对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毗邻延安东路隧道口,据说是目前中国内地最高最大的观光厅,荣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与大厦相连的裙房,已建成金茂“时尚生活中心”,成为了上海全新的时尚新地标,同时,坐落于裙房一层的金茂音乐厅是上海又一处欣赏高雅文化艺术的场所。

我们所居住的地区是上海杨浦区,在这里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上海当地人的风土人情,虽说那一句一句像是吵架的上海话我听不懂,但是却足足的吸引了我,人们穿着睡衣出来买早点报纸,还有那一栋栋的筒子楼,古街古巷的感受更加有着老上海的感觉。

去逛南京路的时候并没有传说中那个人挤人的感觉,但是确实看到了繁华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去逛奢侈品店时那高昂的价格足足震撼了我很久,原来感觉外国人是多么少见,但是在这里他们也是一份子。

印象很深是我们去城隍庙,手中拿着地图去找地铁站,然后沿着小路开始找,来来往往的车辆要比杭州的乱很多,拥挤的人潮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上海市老城隍庙又名豫园位于上海老城乡东北部,和豫园商场相连,这里展现了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大殿正门上悬“城隍庙”匾额,并配以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大殿内供奉金山神主汉代博陆侯霍光大将军坐像,左首为文判官,右首为武判官,次为日巡与夜查,日巡、夜查以下为八皂隶。第一对立柱悬有对联“威灵显赫护国安邦扶社稷,圣道高明降施甘露救生民”以赞扬城隍神的功绩,上悬匾额“牧化黎民”。第二对立柱上悬“刻薄成家难免子孙浪费,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贞”的对联以警示世人。如果说上海市一碗浓汤,那么城隍庙便是这浓汤的底料,在这个市井小城孕育的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我们来上海的时候就将地图圈圈圆圆画满,那些都是些我们

苏州学习之行感受范文

苏州学习之行感受范文第1篇园林技术09-1苏州建设“三区三城”苏州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重大拐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在新一轮的产业大...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