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范文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范文第1篇
历史上的名人如:徐渭、郑板桥、李复堂等人, 在虾的绘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 都是以“活”为特点进行创作绘画。虾小巧, 在创作过程中一般都只画较少的几只, 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只但在创作勾画过程中重点谋划也可以使整幅画都看起来燿燿生辉。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齐白石画虾通过毕生的观察, 力求深入表现虾的形神特征。齐白石从小生活在水塘边, 常钓虾玩;青年时开始画虾;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齐白石画虾已很相似, 但还不够“活”, 便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 置于画案, 每日观察, 画虾之法也因此而变, 虾成为齐白石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
齐白石画虾已入化境, 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水中的群虾。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艺的成熟。齐白石画虾表现出了虾的形态, 活泼、灵敏、机警, 有生命力。是因为齐白石掌握了虾的特征, 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寥寥几笔, 用墨色的深浅浓淡, 表现出一种动感。一对浓墨眼睛, 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 左右二笔淡墨, 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 由深到浅。而虾的腰部, 一笔一节, 连续数笔, 形成了虾腰节奏的由粗渐细。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 有躬腰向前的, 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寥寥几笔, 既有弹力, 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 由细而粗, 数节之间直到两螯, 形似钳子, 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对水中的虾, 为表现出那种透视感, 齐白石的线条有虚有实, 简略得宜, 似柔实刚, 似断实连, 直中有曲, 乱小有序, 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 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显示了画家高妙的绘画功力。齐白石先生画虾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齐白石先生在60岁之前, 画的虾是严格写实, 写生。临摹明清画家徐青藤、八大山人、李复堂、郑板桥等画的虾。齐白石先生在65岁时, 虾身主体已简化为九笔。除眼、须、钳足、尾外, 还有一笔深墨勾出的内腔, 6节的虾身。这阶段可称为形似。这种造型风格便是齐白石的虾所独有的。齐白石先生在66岁时, 画虾后腿由10只减为8只。齐白石先生在68岁时, 所画的虾后腿由8只减少到6只。虾眼由原来的两点变成两横笔, 最关键是头、胸的淡墨加了一笔浓墨更湿出白虾躯的透明。齐白石先生在78岁时, 所画的虾的后腿只有5只了。随着白石老人不断地探求, 画的虾有了质的飞跃。使虾有了动感。齐白石先生在80岁以后, 画虾有了颠覆性的改变了。造型上将现实中的6段虾化成了5段。加大了虾身的起伏角度, 突出了虾的动态。艺术本源自生活, 但高于生活。这大胆的改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的好看。造就了画虾史上里程碑。这就是“齐白石变法”的深刻。关于“白石虾”的造型, 齐白石先生自己曾说过:采用了有着坚硬外壳和大钳河虾的前部, 丰硕的海虾虾身部分, 将两部分结合并加以取舍提炼, 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白石虾”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的绘画艺术.既不赞成“只弄笔聚, 不求形似”, 又极反对“只求形似.不讲神韵”。“白石虾”耸立了一个别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二、齐白石画虾的风格
绘画如写字一样, 笔酣墨饱, 力健有锋不作修饰。这就是齐白石先生的绘画风格最明显的特色。齐白石先生闻名以后, “白石虾”的名号不胫而走, 画法特色也成为齐派卷标了。上文简单介绍了他画虾的演变, 他概括虾的结构并加以整体把握。绘画虽以写生观察为主, 但准确的表达其含意侧重主观的真实感, 也就是重视内在神似甚过于外在形似。“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原因正是如此。一笔一画之浓淡、轻重、虚实与开合等基本画法, 都应该从这个角度去体会“白石虾”的特色, 才不致于毛而失貌。老人“白石虾”的造形, 是经过长期锻练、揣摩而来。稍早变法前后, 造形上采取比较写实的手法, 但愈到晚年, 这些手法愈趋于简洁的处理方式, 并将造形夸张, 虾头愈大, 而虾身愈瘦长;赋予造形构成上的张力, 更能突显主题意趣。这是因为觉察到视觉造形上恒常状态, 在审美上给人稳定而完整的感受, 凭着这个见地, 其他金石派画家已经瞠乎其后了。
我们如果了解老人画虾作品的整体艺术性, 即能够体会他主张的神似, 并非仅止于虾本身个体画法, 是充而扩之, 经营整个画面空间, 产生严谨结构, 呼应贯穿, 衍生气势磅礡的生命力。神似, 应该说是这般生命力的重现与象征, 而且优游自在, 无所阻碍。试着解析老人的杰作, 我们可以清楚地读出作品传达这份神似的深沉力量与价值:每只虾均完美无比, 各个都是典型的“白石虾”。“白石虾”的神似, 在心理深处, 何尝不是老人自我的拟人化?在精神领域上, 也已经跳脱变法画虾时乡园憧憬的心境, 因寄身京师深耘而臻于纯粹升华了。
三、小结
我们讨论“白石虾”的风格特点的时候发现书法基本素养是不可或缺, 否则会如隔靴搔痒, 搔不到痒处的。后来的人, 多奉“白石虾”为金科玉律, 一样画葫芦地照抄, 殊不知老人当年已告示世人:“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要学习到他的精神与要领, 而不要在表象形似上模仿。白石先生用这番深具教育意味的话用来提醒后来者。由这一点, 更让人品位出老人画虾风格, 是如何地经历漫长岁月所淬练出来。老人年岁之高, 创作之勤, 作品之丰, 是难以估计, 白石老人在绘画上为什么能够取得今天如此高的成就?单在画虾这一种的艺术造型上, 白石老人就下了几十年的工夫。我们从白石老人画虾的变化过程中就会感受到他在画虾的艺术造型上不断完善的过程。“白石虾”, 其所体现的其实是一种“白石精神”。他每日笔耕不辍, 潜心钻研, 从开始单纯的模仿, 进而到提炼与升华, 无不体现出其对艺术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摘要:齐白石先生是我国最杰出的艺术大师之一, 齐白石先生的画继承了我国传统画的技法, 并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 加以融会提炼, 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有卓越的贡献。谈到齐白石先生, 大家总会想到“白石虾”。本文对齐白石画虾经历和演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概括了其大概的艺术风格。他每日笔耕不辍, 潜心钻研, 从开始单纯的模仿, 进而到提炼与升华, 无不体现出其对艺术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关键词:白石虾,造型特点,演变
参考文献
[1] 齐白石齐白石的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8.
[2] 齐良迥齐白而艺术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9.
[3] 徐改齐白石 (中围书目家全集) [M]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4] 肖艳浅谈“白石虾”艺术造型的演变[期刊论文]-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 (10) .
[5] 齐白石齐白石的画1958.
[6] 王振德;李天庥齐白石谈艺录1984.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范文第2篇
一、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 原名纯芝, 后名璜, 字谓清, 又字兰亭, 号频生, 别号白石山人等。1964年出生于湖南湘潭, 他经历了两个世纪, 继清末明初海派画家之后, 他的绘画、书法、篆刻, 无不出类拔萃。他的代表作品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 《白石草衣金石刻画》。1957年逝世。
二、齐白石的艺术成就
1、绘画成就
齐白石早期生活的早期中华民国在清朝末期。封建社会和中华民国的社会, 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由于受到社会的压迫、社会不平等遭遇, 人们对艺术的反应, 只有精英的审美需求, 所以普通人, 他们的审美情趣不可能受到重视。齐白石在他的早期画风有所体现。
齐白石改革后的绘画风格, 也就是他后来的生活方式。他年老的风格最大的特点是满足普通民众的审美需求, 这也是时代的需求。因为时代的到来推动着自由民主社会, 平等和自由的社会地位, 让普通人也成为了艺术的观众, 齐白石艺术是符合这一趋势的伟大的艺术家。第一:他扩大了绘画的主题, 这是他最大的艺术贡献。对于那些只基于古老的松树画家, 齐白石绘画显然有更多的生活气息。第二:在于作品的颜色, 齐白石说是红色!红色适用于中国画, 是创造的岩石;红色是普通人的颜色, 是时代的需求。
2、书法成就
白石老人的书法临摹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谶碑》的最多。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 写金冬心的古拙, 学《天发神谶碑》的苍劲。通过老人的自叙可知, 他的书法来源多是取决于一些极有性格和创造意识的书家之书法的。齐白石一生崇尚创造是举世皆知的。“删去临摹手一双”几乎是老人的口头禅。在艺术实践中, 他也异常坚定地走着自我认定的艺术道路。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 就书艺而言, 他下过的功夫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位书家。问题不止于此, 齐白石之所以成为齐白石, 虽然原由众多, 但重要的一点却是, 这位把艺术看作生活与生命的老人, 永远在勤勉自励和追求真善美的艺术探索之中, 保持着艺术家可贵的良心和作为一个有性情的画师那种大爱大恶的“是非”之感。烂漫天真、体物入微、礼赞生命几乎是他一生艺术的永恒主题。没有“爱”, 便没有齐白石;没有执着的个性之“爱”, 也没有齐白石。齐白石是用“爱心”自如地歌吟他的诗、书。画、印的。因此, 如果我们不能以童稚般的“天心”与“真眼”去贴近这位艺术家的心灵, 我们就很难理解乃至热爱他的艺术。齐白石50岁以后几无纯粹的楷书。老人喜爱见“防性、易表现的行草体势, 同时也喜爱开合大、有装饰美感的篆隶体势, 事实上, 为行为草为篆为隶都已“着我之色彩”, 无不强烈地闪烁着齐白石的人格精神与审美理想合一的光芒。严格而言齐白石只擅作行、篆二体。
3、篆刻成就
齐白石的印章, 与他的绘画一样, 都是艺术珍品。齐白石的石刻印章, 笔触苍劲有力, 刀法雄浑稳厚, 姿势龙飞凤舞, 神韵奔泻蜿蜒, 看后令人感叹不已。齐白石治印为何能达到如此娴熟高雅的境界呢?他学石刻之初, 曾向一位前辈请教, 前辈半开玩笑的说:“南家冲的楚石, 有的是!你挑三、四个点心盒去, 将点心盒都装满石浆, 那就刻好了!”他由此得到了启发, 真的就照做了。齐白石石刻图章, 刻了再磨, 磨了又刻, 弄得四周满是泥浆, 屋子里几乎变成了泥池。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之后, 他终于走向了成功, 在篆刻方面,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齐白石的艺术主张
齐白石在艺术上的成就, 归根结底在于他的创新。他对生活的热爱及农家生活的特殊经历;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及在此基础上有个性的艺术形象的创造则是他的重要优势。正是由于齐白石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与童真之心、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研究, 他笔下那些生动的艺术形象才有可能产生。齐白石出身卑微, 生长在湖南一个小村庄里。由于他经历过大自然美的陶冶, 贫寒农家的磨炼, 牧童、木匠、画匠等生活, 从而造就他质朴正直的思想情操, 对农家生活事物的深情和集民间艺术情趣的审美观念。许多作品都能强烈感受到他对童年及田园生活的充满童心的回味、对祖国山川大自然的生命的爱心、对人生光明美好事物的渴求、对人间丑恶事物的厌恶, 这些多与农家生活有关, 这些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齐白石绘画最大的特色就是不画没见过的东西, 不画自己没有仔细研究过的东西。第二大特色就是崇尚自然, 他画的大都是自然界中极普通的客观存在体。齐白石画虾, 画萝卜, 虽然受到当时所谓正统画家的嘲笑, 但深得平民百姓的喜欢与热爱。其作品是一种至“简”至“朴”、至“拙”至“厚”的, 尤其是他的山水画, 构图出奇出新, 无常法而又合法, 貌似平淡的笔调, 大气磅礴、纯净明丽。他的画在似与不似之间, 把山水灵性的本质, 或轻或重、或明或暗地表现出来, 大开大合中又见细腻、朴素的善良与乐观的坚强。在白石老人的山水画中, 每一笔似乎都含着家乡的泥土气息, 每一根线条似乎都凝结着大自然的露珠, 清新而华滋、深厚而通俗。
四、齐白石的影响
齐白石绘画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一个木匠出身贫困家庭最终成为一位世界闻名的伟大的艺术家, 一个最初只是通过复制《芥子园画谱》的专业画家最终改变了原来统的文人画, 并创建一个新形势下传统的绘画。
五、结语
艺术的真谛是平凡而简朴的。只要我们根植于人民大众的审美, 又不断遵循艺术探索发展的客观规律, 才可能有所收获。这是齐白石用自身作为榜样, 留给我们21世纪中国艺术家最珍贵的启示。
摘要:齐白石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多表现生活中的花鸟鱼虫、蔬菜瓜果。他对于生活的热爱, 对于艺术的执着, 对于我们的心灵都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他晚年对于虾的画法的改进, 说明艺术不是生活的照搬照抄, 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关键词:齐白石,艺术,生活
参考文献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范文第3篇
当代中国书画艺术家田晓华简历田晓华,女,汉族,大专文化,1963年出生,甘肃省靖远县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新加坡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
2005年8月,国画《巍巍太行》荣获纪念抗日名将左权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银奖。同年十月国画作品《长征》荣获第四届“庐山杯”曁首届“信华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并授予当代“德艺双馨”书画家荣誉称号。国画《醉春图》入编《中国名家名作典藏》并获银奖。2006年5月,作品《周恩来同志在梅园新村》荣获人民的好总理--纪念周恩来诞辰108周年全国书画名家大展银奖,同年六月国画作品《傲雪迎春》荣获纪念建党八十五周年首届“和谐杯”全国诗书画摄影作品大展赛一等奖,并授予“首批全国文化和谐使者”荣誉称号。同年十月,国画作品《红军不怕远征难》荣获全国第五届“庐山杯”曁首届“铁通杯”书画大赛金奖,并授予当代中国“百杰”书画家荣誉称号。2007年5月,作品《北国风光》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金奖,并授予“当代杰出书画艺术家”光荣称号。同年八月国画《和谐中华迎奥运》入选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2008和谐中华迎奥运》大型美术书法摄影展。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范文第4篇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七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学过木匠,从民间画工入手,习古人真迹,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作幕僚寓客,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
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他朴实谦虚、自信自强的精神,使他的作品刚柔兼济,工书俱佳,不愧为人民的艺术家。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他成功的以经典的笔墨意趣传达了中国画的现代艺术精神,他深深得益于经典样式而又善于出新,故而他的画能够直接的感动人心,向天下众生传达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他的山水画表达他对自己艺术创新的自信与深刻体悟,他的人物画长于传神达情,他的书法简约大方、雄健浑厚的笔意融入人物画中,完善了人物内在的神情的表达。
齐白石家道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1877年做木匠学徒,次年改学雕花木工,曾习摹《芥子园画传》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始学画,曾任龙山诗社社长。1890年二十六岁时转从萧芗陔、文少可学画像,二十七岁始从胡沁园、陈少蕃习诗文书画。三十七岁拜硕儒王闿运为师,并先后与王仲言、黎松庵、杨度等结为师友。齐白石在家乡先后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馆、茹家冲寄萍堂。自四十岁起,离乡出游,五出五归,遍历陕、豫、京、冀、鄂、赣、沪、苏及两广等地,饱览名山大川,广结当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诒、郭葆荪等皆为挚友。画风由工转写,书法由何绍基体转学魏碑,篆刻由丁、黄一路改学赵之谦体。五十五岁避乱北上,两年后定居北京。时与陈师曾、徐悲鸿、罗瘿公、林风眠等相过从。
1926年,齐白石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名誉教授、北平美术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全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两次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连续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1954年8月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主席交谊甚深并受到过接见;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荣誉奖状及“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其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其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月举行授奖仪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战争期间,表示“画不卖与官家”。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七十四岁游蜀,与黄宾虹、金松岑相见。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范文第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认识了一位画家名叫徐悲鸿,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国画大师,(边板书边说):看老师写他的名字(板书)齐白石。
2、师:课文中有一段话向我们介绍了他,来齐读(相机出示课件)齐白石头像(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师: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湖南湘潭人,从二十五岁学画一直画到九十三岁去世,他对诗、书、画、印无所不精。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齐白石的画。(师边说边补充课题)
板书:的画
师:课文描写的是谁的画?
生:齐白石画的画。
师:描写的是齐白石的什么?
生:齐白石的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第51页。自由读一读课文
1、要求: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同学们读书真用心,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些词读准。
(课件出示词语)
肚腹 扫把 面貌 著名 饥荒 经历 描绘 丰富 蜡烛
老百姓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清雅孤高 欣欣向荣
(1)师: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师:请这一条的同学开火车,一人读一排。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词语连读了没有?(指名读)读一排正一排的音(正确的的表扬:字音读准了,教师、学生及时纠正不对读音。)
(4)师:来,把这些词语齐读两遍。
3、 师:词语会准了,相信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加流利,一边读一边思考:
你都知道了什么?
4、(指名3人说,如果前两名学生没有说到画的内容,教师就引导:你们真会学习,那他都画了些什么呢?)
指名说。(表扬语:A你可真会读书。B你读的很认真。C你太会学习了。)
5、师小结:听了刚才几个同学的介绍,我们明白了,这篇课文先向我们讲齐白石童年的生活经历,接着描述他的画的特点。最后介绍齐白石对中国画的贡献。
6、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段落重点写了齐白石的画?
指名说(第
4、6自然段)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1、师: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
指名回答:小鸡、蝌蚪、蝗虫、虾。(教师相机板书:小鸡、蝌蚪、蝗虫、虾)
2、师:你喜欢哪幅画?就把那个句子多读几遍,和同座交流一下为什么喜欢这幅画?
3、师:谁来跟我们说一说?(教师做举手姿势)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句子。
预设:
生1:我喜欢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因为小鸡正在抢一条蚯蚓。
(课件出示句子)(教师相机点红“争夺”,并板书:争夺)
1、 师:他们在怎样争夺?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想象一下小鸡的眼睛会怎样?如果你是那只小鸡心里会怎么想?)
2、 师: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吧!
指名读生3人(评价1:你争夺地还不够激烈。
2、你可真贪吃。
3、你真是一只好斗的小鸡)现在请男生读女生读
4、你们还喜欢齐白石的哪幅画?为什么喜欢?我们接着交流。
生2: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因为蝌蚪都在游动。
(课件出示句子)(相机点红“游动”,并板书:游动)
师:小蝌蚪们,(师看左边的学生)这边的小蝌蚪,你们在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游得可真快活!你们要去干什么呀?
生:我们去做游戏!
师:来,读出你们的快乐吧!(师手指大屏幕)(左边学生读)
师:(师看右边的学生)瞧,他们多快活呀,这边的小蝌蚪们,你们干什么去呢?
生:我们在捉迷藏!
师:多自由的小蝌蚪呀,让我们也来感受你们的快乐!(师手指大屏幕)
(右边的学生读)
师:我们一起再去这清清亮亮的池塘里快乐的游动起来吧!(齐读)
5、师:我们接着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3: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因为蝗虫停在那。
(课件出示句)
师:(他可真悠闲)谁还能从别的方面说说喜欢这幅画的原因吗?
生:蝗虫有颜色像真的。
师:你可真会学习呀!齐白石画的蝗虫颜色真分明。
(教师相机点红“绿色”、“浅色”并板书)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
师:来,我们一起也感受一下。(男、女分读)
6、继续欣赏齐白石的画。
生4:
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 因为虾的身体是透明的。
(课件出示句子)(课件点红“透明”,并板书透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齐白石到八十三岁才开始学习画虾,为了画好虾身体的透明度,齐白石经常去菜市场把虾买回家放在清水盆里长久地观察,仔细地揣摩,用墨色的深浅浓淡,终于达到了透明的效果,那真令人叫绝!你来读读这种感受。
指生2人读(评:
1、画的虾可真逼真。
2、画活了)
师: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2:我从“仿佛要跳跃起来”感受到齐白石画的虾就像活的,还跳动得很高哩。
(课件点红“跳跃”,并板书跳跃)
师:同学们,齐白石画的有一幅虾图在国际上拍卖到1665万元人民币,他真有本事。我们看到的哪里是画,简直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呀!就连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在看了齐白石画的虾后,也情不自禁地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不愧是最伟大的东方艺术家”。谁来再读?
指生读2人(评价语:
1、小虾还跳得不够高。
2、你是一只很活跃的小虾。
3、我仿佛看就这只虾真的跳得很高。)
师:前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透明的小虾在游动呢!读出感受。
师:后边的同学,你们眼前有一群小虾在跳跃呢!读出感受。
师:让我们带着透明的身体,在小河里游得更远、跳得更高吧!齐读。
7、师:指板书回顾第四自然段:同学们,齐白石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都有充满生命的活力。我们欣赏了齐白石的画,给你们都留下什么印象呢?
生:生动亲切
(若没有人说:文中最后一句话有个词总结了他画的特点,看看是什么?生动亲切)教师相机板书:生动亲切
8、想不想欣赏齐白石的画?看看和你们想像的是不是一样?
(课件出示4幅图)
9、齐白石的画画得好,作者也写得活,让我们感受到了齐白石的画生动亲切。
师:你能根据板书把这些句子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说一句 师点出相应的答案)
他画两只小鸡(正在争夺一条蚯蚓。)他画(一群一群的)蝌蚪,(在水中游动)。他画(停在稻穗上的)蝗虫,(有绿色的翅翼,浅色的肚腹)。他画的虾,(身体还是透明的,仿佛要跳跃起来!)
师:让我们再来感受齐白石的画吧。(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读句子,再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4、 师:同学们,作者先介绍了这四幅画,最后来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起读最后一句话。这样先分说后总结,就是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
四、拓展
师:同学们,我们接着来欣赏大师的画。
(课件出示画) 生欣赏。
师:画中的这些小事物都是农村里常见到的,在别的画家眼里是很难登大雅之堂,这些事物实在是太小、太普通、太不值得一提了。文中有个词语叫做生说答案,“微不足道”,师出示词卡。“微”是什么意思?(微小) “不足”是什么意思?(不值)“道”是什么意思?(提起)齐读词语两遍。
板书:
师:谁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指名读。
师:老师还带来了几幅画,你能照样子写一写吗?
五、小结。
齐白石还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课后上网查查资料。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在齐白石的笔下却变得生动亲切,齐白石为什么赋予这些小事物深长的意义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板书 10 齐白石的画
微不足道
小鸡 争斗
蝌蚪 游动 生动亲切
蝗虫 绿色
虾 跳跃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
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介绍收集析资料与图片。
2、展示齐白石的画,你
三年级上册语文《齐白石的画》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介绍收集析资料与图片。
2、展示齐白石的画,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3、今天我们要共同去了解的就是齐白石的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把音读准,其他同学正音。
2、默读课文,如果在读中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记在书上。
3、学生通过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来自由读课文,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我想大家一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提出疑问,引领全文。
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许多著名的画家,画画都有最拿手的,比如:徐安鸿的画骏马闻名世界、戴嵩擅长画牛,郑板桥的竹子令人称绝那么齐白石擅长画什么呢?默读课文,找找答案。
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微不足道”等词句。
3、小结:看来,齐白石的画与其他画家的画全然不同,他从“小”字着眼,从“微”字着手,使中国画表现出全新的风貌。他为什么会形成这亲独特的风格呢?让我们再细读课文,找找吧!
三、读懂课文,启发想象,练习写话。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齐白石都画了哪些画?你最喜欢哪能一幅呢?
2、学生简单交流:画了小鸡、蝌蚪、蝗虫和虾。并简单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画是哪个。
3、请同学们找到描写自己最喜欢的那幅画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想想为什么喜欢?
4、学生交流朗读以及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到是因为齐白石把都画活了,所以才这么吸引自己,而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并有感情地朗。
教材分析:
这篇日记有两条线索,明看是写“我”得到一本诗集很高兴,要感谢送书伯伯,暗含写细读《唱歌的小河》的感受,与其说从体裁上看是日记,不如说从内容上看更似读书笔记或读后感,这也正是这篇选文的巧妙之处,教师在教学中既不要忽略了学写日记和读后感的教学提示,更不要忽视理解《唱歌的小河》。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学习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高低不平、昼夜不息、勇往直前、奋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唱歌的小河》。
3、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日记的格式,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
教学难点:
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件、生词卡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认识本课的生字生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2、练习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你们写日记吗?在日记中,你一般会写些什么?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朋友写的一篇日记,看看他都在日记中记载了一些什么。
3、理解“则”
二、汇报交流预习情况,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认读词语。
嘹亮、喉咙、崎岖、昼夜、奋斗、一则、星期、伯伯、诗集、唱歌、深刻、碰到、道路、读书、精神
2 理解词语:
嘹亮:
奋斗: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本文直小河不怕困难向大海留去的精神。
崎岖不平:高低不平的样子。文中指小河流过的地方高低不平。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昼夜不息:白日和黑夜都不停息。
3 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课堂作业。
1、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写本课的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小作者好读书和读到好书的欣喜,以及从好诗中所感受到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对自己的影响。
2、背诵《唱歌的小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阅读理解。
1、自由朗读诗歌,说一说这首诗歌分几节
2、指名读第一节,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解决。
3、指名读诗歌第二节。
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休息读轻声)
读了这首诗歌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小河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你能够称赞一下这条小河么?
4、那么小作者读了这首诗歌后又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读了以后,你知道小河的哪些特点:昼夜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出示“这首诗歌写得多好啊!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指名读。读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诗歌写的好,作者喜欢读诗,读到好诗很欣喜)
5、你还能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小作者很喜欢这首诗歌?(最后一自然段)
全班齐读。
6、“我”为什么喜欢《唱歌的小河》这首诗?你们现在知道了吗?(学生说)
三、齐读课文,背诵古诗。
四、深化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好书的名言警句呢?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范文第6篇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寄托着我们很多希望物件,这些物件因为本身具有着非常神秘的力量,因此可以帮助我们去实现很多想要实现的愿望,比如说神兽貔貅就是这样的一种物件,我们往往会奉请貔貅作为自己的守护神,而貔貅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处,然而寺院貔貅开光多少钱?开光大概需要多少钱?
吉照堂至尊貔貅是根据从古至今的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文明特质为缘主量身打造,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精髓更是不言而喻的,开光后的吉照堂至尊貔貅可以改变我们的能量场,做到与我们的磁场更加的贴近和契合,因此吉照堂至尊貔貅的招财能量会更加的充足,可以帮助我们正财、偏财一手抓,同时也可以做到改运的功效。吉照堂开光貔貅所采用的材质皆是上好的天然材质,支持到珠宝机构复检,因为材质上乘,因此吉照堂至尊貔貅能够让貔貅更富灵气,把貔貅的招财聚财的功效发挥少的很好,吉照堂至尊貔貅具有改运势、去邪气、镇家宅的奇效,真正的可以帮助缘主财运广进、生意兴隆、事业节节攀升。
貔貅是一种在外表上就非常神奇的神兽,他嘴大而无肛,并且只食金银珠宝,因此在寻找财富方面,貔貅是非常擅长的,并且又因为本身就非常骁勇善战,因此在驱邪避煞这个方面,貔貅也非常让人们放心,因此以貔貅作为自己的守护神的缘主是非常多的,并且人们还发现,目前吉照堂开光貔貅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貔貅在发挥灵性之前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要进行一个正宗的开光仪式。
正规的貔貅开光其实只有一种,那就是佛教开光。在我国,虽然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为道教,但是信奉的比较多的仍然要数佛教了。古代就有玄藏西行的故事,后来更是有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国出现过很多佛教大师人物,每一位法师都有着深厚的修为,每一位都得到了世人深切的敬重以及敬仰之情。而给貔貅进行开光的时候,法师们的修为高低对于貔貅的灵性自然也有一定的影响,而吉照堂开光貔貅则是由十几位得道高僧进行开光的,因此灵性非常有保障。
我们在奉请貔貅的时候为了表示对于貔貅的尊重,是不便说价格以及多少钱这样的词的,而可以用奉请以及结缘价来进行代替。我们要想知道开光貔貅吊坠多少钱,要考虑的方面是有很多的,比如说貔貅的开光,开光和没有开光的貔貅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没有开光的貔貅是没有什么灵性的,貔貅的材质也是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说和田玉因为本身就比较珍贵,因此和田玉貔貅的结缘价就会比较高一点,而像是黑钥匙,黄水晶或者是红玛瑙等等就比较低,结缘价也比较相似。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