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范文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范文第1篇
怪物史莱克
提名:
天才吉米小子
怪兽总动员
第75届
千与千寻
提名:
冰河世纪
星际宝贝
小马王
星银岛
第76届
海底总动员
提名:
熊的传说
疯狂约会美丽都
第77届
超人特工队
提名-
怪物史莱克2
鲨鱼黑帮
第78届
超级无敌掌门狗-人兔的诅咒 提名:
哈尔的移动城堡
僵尸新娘
第79届
快乐的大脚
提名:
赛车总动员
怪兽屋
第80届
美食总动员
提名:
我在伊朗长大
冲浪企鹅
第81届
机器人总动员 提名: 功夫熊猫 闪电狗
第82届 飞屋环游记 提名: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鬼妈妈 公主与青蛙 凯尔经的秘密
第83届 玩具总动员 提名: 驯龙记 魔术师
第84届 兰戈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范文第2篇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剪辑
精彩看点:《杯酒人生》导演和乔治·克鲁尼合作影片,在夏威夷拍摄,影片通过男人视角讲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各种不幸遭遇。
《帮助》(The Help)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精彩看点:改编自凯瑟琳·斯托科特所著同名小说,通过讲述60年代美国南方黑人女仆的各种感人故事,聚焦社会种族歧视问题,诠释自由和平等的主题。
《雨果》(Hugo)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电影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
精彩看点: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又一力作,改编自布莱恩·瑟兹尼克所著的魔幻小说,影片用先进的3D技术讲述电影发展史,配乐和视觉感受都堪称精品,这是一部关于梦想的影 《点球成金》(Moneyball)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音响效果、最佳电影剪辑
精彩看点:布拉德·皮特和迪米特利·马丁主演,讲述奥克兰棒球队经理比利·比恩的特殊球队经营法,这是一部非传统意义上的体育励志片,也非典型的人物传记片。
《战马》(War Horse)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创配乐、最佳音效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
精彩看点: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技术新作,改编自英国作家迈克·莫波格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部战争题材的文艺史诗片。
《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
精彩看点:史蒂芬·戴德利导演,集合汤姆·汉克斯、桑德拉·布洛克等大明星,影片通过小男孩的视角看透911事件背后人们的顽强和执着
《艺术家》(The Artist)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原创配乐、最佳电影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摄影
精彩看点:新时代背景下的黑白默片,一次精彩的艺术创新,影片中包括很多经典的电影桥段,影片讲述好莱坞电影从默片时代向有声电影转化的故事。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
精彩看点:布拉德·皮特和西恩·潘主演,影片从宏观到微观表现生命、伦理、亲情等深邃主题,电影获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所获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艺术指导
精彩看点:伍迪·艾伦执导的一部全部在巴黎取景拍摄的影片,讲述50年前浪漫的巴黎“黄金时代”。
《更好的人生》(A Better Life)
所获奖项:最佳男主角
精彩看点:影片讲述一位墨西哥非法移民者的故事,展示的是一个父亲对于生活的执着追求,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子情。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
所获奖项: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原创配乐
精彩看点: 改编自约翰·勒卡雷的经典冷战间谍小说, 拥有英伦顶级男星阵容,包括汤姆·哈迪、加里·奥德曼、柯林·菲尔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等,展现了一场惊悚刺激的敌我大战。
《铁娘子》(The Iron Lady)
所获奖项:最佳女主角、最佳化妆
精彩看点: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撒切尔夫人的政治人生,老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又一力作,这是否将会给梅姨带来下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呢?!
《雌雄莫辨》(Albert Nobbs)
所获奖项: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化妆
精彩看点:19世纪的都柏林,一位不得已装扮成男人的女人,后来竟然爱上了另一个女人,格伦·克洛斯的精彩演技不容错过
《龙纹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
所获奖项:最佳女主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最佳电影剪辑、最佳摄影
精彩看点:大卫·芬奇继《社交网络》之后的又一力作,讲述女黑客跟男记者合作破案的故事,女主人公身上有各种纹身、穿刺,影片充满悬疑刺激,细节的处理如芬奇一贯作品那样的细腻 《我与梦露的一周》(My Week with Marilyn)
所获奖项: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精彩看点:讲述科林·克拉克与性感尤物玛丽莲·梦露相处一周的趣事,女主演充分展现了梦露自然的性感风情。
《勇士》(Warrior)
所获奖项:最佳男配角
精彩看点:充满肢体冲撞的体育片,讲述了两兄弟做自由搏击运动员的励志故事。《初学者》(Beginners)
所获奖项:最佳男配角
精彩看点:影片改编自导演迈克·米尔斯和他父亲的真实故事,影片男主角的父亲身患重病而且正是出柜了,这些都给主人公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影片在平淡中透着精致,饱含对生活的感悟。
《伴娘》(Bridesmaids)
所获奖项: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
精彩看点: 影片是讲述六个女人筹划一场婚礼的喜剧片,以伴娘为主角突出友情和爱情生活主题。
《猫的生活》(Une vie de chat)
所获奖项:最佳动画长片
精彩看点:法国悬疑动画片,讲述生活在巴黎的一只猫,白天和夜晚具有不同的身份,影片回归传统动画处理方式,色彩明亮鲜艳
《奇可和丽塔》(Chico & Rita)
所获奖项:最佳动画长片
精彩看点:西班牙爱情动画片,讲述两个年轻人用音乐和爱对抗困境的故事,片中充满爵士音乐和古巴文化气息。
《功夫熊猫2》(Kung Fu Panda 2)
所获奖项:最佳动画长片
精彩看点:《功夫熊猫》续集,熊猫阿宝成为神龙大侠后,再次面临新的冒险,展开对自己身世之谜的找寻。
《穿靴子的猫》(Puss in Boots)
所获奖项:最佳动画长片
精彩看点:奇幻冒险动画片,讲述“靴猫侠”的出身来历,突出朋友和尊严两者冲突时事情的发展。
《兰戈》(Rango)
所获奖项:最佳动画长片
精彩看点:讲述一条有身份认同危机的变色龙的故事,由约翰尼·德普配音,影片西部风味十足。
《顽固份子》(比利时)(Bullhead)
所获奖项:最佳外语片
精彩看点: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比利时农夫和贩卖荷尔蒙的黑帮以及警方之间的冲突和暗杀,突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悲剧人生。
《一次别离》(伊朗)(A Separation)
所获奖项: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剧本
精彩看点:讲述当代伊朗人的宗教和亲情问题,影射批判社会等级分化严重的现况。《脚注》(以色列)(Hearat Shulayim)
所获奖项:最佳外语片
精彩看点:影片讲述一对敌对关系的父与子,两位不同类型学者之间的争执上升为超越亲情的敌我矛盾。
《黑暗弥漫》(波兰)(In Darkness)
精彩看点: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纳粹占领时期,波兰一位水管工带领一群犹太人在暗无天日的地下躲藏了9个月,直至最后纳粹离去。黑暗之中看到了人性的光明。
《拉扎老师》(加拿大)(Monsieur Lazhar)
所获奖项:最佳外语片
精彩看点:讲述加拿大一所小学的学生跟阿尔及利亚裔代课老师之间的故事,突出自我发现和自我认识的主题。
《商海通牒》(Margin Call)
所获奖项:最佳原创剧本
精彩看点: 影片拥有凯文·史派西和扎克瑞·昆图等强大阵容,是一部讲述美国银行业和华尔街背后漏洞的惊悚片。
《总统杀局》(The Ides of March)
所获奖项:最佳改编剧本
精彩看点: 影片改编自百老汇的舞台剧,乔治·克鲁尼再次自导自演,影片讲述政治界的暗箱操作、桃色丑闻等,揭露政治家的道德沦丧。
《丁丁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
所获奖项:最佳原创配乐
精彩看点: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又一力作,讲述一个涉及足球的冒险故事,片中充满幽默机智和动作戏。
《布偶大电影》(The Muppets)
所获奖项:最佳原创歌曲
精彩看点:改编自自70年代末红遍全球的《大青蛙布偶秀》,讲述了沃尔特与众多布偶们拯救布偶剧院的故事。
《里约大冒险》(Rio)
所获奖项:最佳原创歌曲
精彩看点: 一部以鹦鹉为主角的冒险喜剧动画片,影片在巴西取景拍摄,让观众享受里约热内卢阳光明媚、宁静美丽的风景。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所获奖项: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化妆
精彩看点: 根据英国畅销儿童小说家J·K·罗琳的同名小说系列最后一部下半段改编而成,作为这部跨度十年之久的魔幻史诗之终结篇,它将为大家带来最受关注的哈利·波特和伏地魔终极大战。
《铁甲钢拳》(Real Steel)
所获奖项:最佳视觉效果
精彩看点:一部拳击题材的电影,但是更突出父子情和从人生低谷艰难走出来的励志元素。《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精彩看点:经典科幻电影《人猿星球》的前传,讲述人类的自大导致了猿智力的发展以及猿族与人类之间战争的爆发。随着社会科技发展,人性情感的泯灭,人类终于遭受了自然的残酷报应。
《变形金刚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所获奖项: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
精彩看点: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真人电影系列最后一部,擎天柱率领汽车人继续与“霸天虎”作战,大反派“震荡波”全新登场。
《亡命驾驶》(Drive)
所获奖项:最佳音效剪辑
精彩看点:影片获得6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片中暴力镜头尺度很大,我们看到了暴力美学在当今极端暴力走偏下的强势回归。
《匿名者》(Anonymous)
所获奖项:最佳服装设计
精彩看点: 《2012》导演艾默里奇推出的宫廷大戏,银幕上震撼重建英国宫廷壮美的景观,是一部做工精致、古典气息浓厚的文艺片。
《简·爱》(Jane Eyre)
所获奖项:最佳服装设计
精彩看点:改编自名著小说《简爱》,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更加着重于将影片风格现代化。
《倾国之恋》(W.E.)
所获奖项:最佳服装设计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范文第3篇
离下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还有几个月,各奖项的正式提名也一样。这一次,最佳影片奖的提名不再限于特定数目的影片,所有获得足够票数的影片均有资格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提名。可能有五部电影被提名,也许是十部,也可能是七部或八部,甚至11部也说不定。
这一提名流程是最佳选择,以保证每部获得足够提名票的电影都得到提名。当然,让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过去几年中,美国电影学院非常努力地在认 真考虑改善提名流程的方法,并做出大家都喜欢的颁奖典礼。我个人希望他们能保持这种提名方式,看看最后有多少部影片角逐最佳影片,这挺有趣。
那么,哪些电影可能获得令人垂涎的提名呢?以下是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十大热门竞争者„„
《生命之树》(The Tree of Life)——泰伦斯·马力克(Terrence Malick)的这部杰作是竞争提名中最毫无疑问的影片。如果该片没有获得提名,那么将成为奥斯卡历史上最大的震惊事件之一。作为今年最受好评且最为热望 的影片,《生命之树》注定要为所有参与此片的人都赢得大大小小的各种提名。它将被视作最佳影片的竞争者之一,直到信封打开之时。
《点球成金》(Moneyball)——这部影片血统强大,由史蒂文·泽里安(Steven Zaillian)和艾伦·索金(Aaron Sorkin)担任编剧;质量也同样很高;导演是贝尼特·米勒(Bennett Miller),该片让人无法不爱。我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棒球能够如此完美地隐喻生活,但是我知道该片的演员和制片人在这两方面都大获成功。看样子,布拉 德·皮特参演的两部影片都将入围最佳影片提名。
《相助》(The Help)——这部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导演塔特·泰勒(Tate Taylor)及小说的名气,让该片成为最佳影片提名的强有力竞争者;电影学院经常会青睐这种鼓舞人心的故事,尽管它们涉及到了不光彩的历史背景和人性的 丑陋。小说中的人物启发受到了很大争议,如果该片没有受其影响,那么《相助》可能会像《弱点》(The Blind Side)一样,令那些认为该片“感觉太良好”而无法提名的人惊讶。
《战马》(War Horse)——这又是一部奥斯卡奖呼声很高的电影,虽然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已经远离奥斯卡很久了,但显然,这次他携此片强势回归了;当电影简介出来后,我们就知道,这片应该“铁定”能获得提名。当然,该片还 未上映,但是在下线前,该片将是观众的优选。预告片非常华丽,让人即刻就能明白这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意义。
《总统杀局》(The Ides of March)——这是演员乔治·克鲁尼自导自演的一部片子,他知道如何指导其他演员并让他们来控制电影的叙事。该片演员阵容强大,执导出色、利于表演,展现了美国大选中政府强迫官员达成的妥协及他们都太急于接受的妥协;凭借这些,该片将会吸引电影学院的大量投票。
《传染病》(Contagion)——该片故事的真实感和重要性、星光熠熠的演员阵容,以及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将重点放在演员上,这些都吸引着奥斯卡。2009年流感爆发时,政府的处理方式令公众愤怒;唯一可能对该片进军奥斯卡产生不良影响 的便是这一挥之不去的情感;虽然当时确实很危险,流感大规模爆发,但有些人认为公众的愤怒有些反应过度。但是,我认为这种情绪影响该片入围的概率非常低。
《胡佛传》(J. Edgar)——很长一段时间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的影片一部接一部地在奥斯卡出局;这部富有争议的传记片似乎能够打破他在奥斯卡上受到的连续冷落。关于胡佛性取向的争议可能会分散大众 对于此片的关注点,并影响该片入围奥斯卡的机会;但是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这种争议可能对影片有所助益。
《杀戮》(Carnage)——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的这部黑色喜剧让演员走向台前,在充满幽默和转折的过山车式感情变化中,让故事发展下去。波兰斯基的上一部影片没能入围奥斯卡奖提名, 该片似乎可能让他再次进入奥斯卡奖的角逐之中。显然,一些演员也会获得提名,这可能意味着会出现演员之间的巅峰对决,除非电影学院决定让其中一些明星成为 最佳配角的人选。
《龙纹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正迅速成为电影学院的宠儿,但是一直以来,他都再三被奥斯卡奖拒之门外。这一次,他再次强势出击,采用了全球热卖的小说为故事蓝本,进行 了非常棒的改编,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几乎已是奥斯卡水准。我本人已经看过8分钟的特别预告片,我能证明,这部影片本身也许能够超越其宣传和炒作。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伍迪·艾伦(Woody Allen)的这部新片已经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喜爱和好评,登上了众多“最佳”榜单。猜测者会说,艾伦一直是奥斯卡奖的强有力竞争者,他们说的没错。因 此,在多年来错失提名后,我认为,艾伦能够凭借这部囊括了许多人的影片,入围今年的最佳影片奖提名。 好了,现在读者们已经看到我列出的最佳影片提名的十大热门竞争者。
但是这里并未囊括所有竞争者,而且随着奥斯卡奖提名的日益临近,一些影片会火起来,一些则会受到冷遇,形势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让我们来看看那些可能获得提名影片。
首先,我将列出五部影片,它们最有可能取代上述十部影片中的任意一部„„
《艺术家》(The Artist)——影响该片入围最佳影片奖的主要因素是其外国血统,因为奥斯卡设有最佳外语片奖,且它们很少进入其他奖项提名。但除此以外,这部影片是一个艺术瑰宝,它大胆冒险,缔造出一种永恒经典的感觉,无视传统、大胆突破,这是外国影片很难做到的。
《后裔》(The Descendants)——这是乔治·克鲁尼的又一部较好影片,该片更可能获得最佳男演员的提名,因为他不太可能获得两个最佳影片的提名。我认为,在
其两部电影中,演员阵容更大、政治主题更强的影片更容易获得最佳影片的提名。但是,我敢保证,这两部中绝对有一部会获得提名。
《铁娘子》(The Iron Lady)——历史剧?没错。受人喜爱的演员饰演伟大的领袖人物?是的。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可能不会 出现电影学院投票者所期望的大胆冒险或角度,因此很难预知这部影片的命运。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能让任何影片都成为奥斯卡奖的竞争者,尤其是展现其演技的杰作。
《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这是一部关于911故事的影 片,大量的情感流露,以U2乐队的歌曲配乐,主角是一位信奉和平主义的素食主义者。听起来像是入围定了?不尽然,因为该部电影的书受到了一些差评,而该片 可能在煽情上用力过猛。但是,演员、导演和编剧都是一流的,并且都与奥斯卡奖有很深的渊源,因此该片入围与否也挺让人左右为难的。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II)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经历十年后,最后一部该系列影片的票房非常成功,该片获得提名就犹如整个系列都获得提名一样。该片也是整个系列中最好的一部,因 此,提名致敬整个系列也是源自该部电影自身的优点。而如果它能获得提名,那么显然是向商业大片获得最高荣誉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因此,该部影片承载了很多 可能。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最佳影片奖提名的六匹黑马„„
《抗癌的我》(50/50)——该片令人惊喜,它完美地平衡了喜剧、毒品笑料和面临癌症及可能的死亡。演员的表演都很出色,如果我是 奥斯卡学院的投票者,我绝对会在每个奖项里都给该片投上一票。一些具有启示性的片段真的会让观众对人物的产生深刻理解,往往会让你重新定义一两个小时前这 个人所做的事。这部电影有很多亮点,但是它只是一匹黑马,因为我认为,电影学院的投票者们可能不会对大麻的普遍使用和毒品笑料产生强烈的共鸣。就个人而 言,这是少数能够触动我感情的影片之一,我自己就曾目睹好几个朋友死于疾病,我的妻子在过去许多年都在同使用药用大麻的病人工作,她是一个主张大麻政策改 革的律师。
《存身》(Take Shelter)——该片并不属于通常会获得提名的影片类型,《存身》是一部小制作独立电影,但看上去像一部预 算更大的片子,有点像科幻/魔幻片,也可以被看作是纯粹的心理剧,但是没法确定该片真正属于哪一类。迈克尔·珊农(Michael Shannon)又一次成为热门人物,在影片中的人物刻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导演杰夫·尼克尔斯(Jeff Nichols)2007年的《猎枪往事》(Shotgun Stories)是当年最好的影片之一,但遗憾的是,没能入围奥斯卡奖提名;因此,我希望这次他不要再被忽略。
《伴娘》(Bridesmaids)——纯喜剧很少会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尤其是特别乱糟糟的影片。但是,如果 有哪部乱糟糟的喜剧值得该奖项考虑的话,《伴娘》就是。出色的表演和最好的一些女性角色,让这部影片成为了大众和评论家追捧的电影;从Twitter 上可以看出,许多好莱坞影星也很喜爱该片。我当然希望《伴娘》能得到许多当之无愧的认可。
《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这是一匹终极黑马,因为它似乎不可能入围最佳影 片的提名。但是,如果该片入围了该项提名,也别惊讶,因为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科幻动作片;该片的剧情很强,有一个名为凯撒的强大主角,虽然该角色是通过三 维电脑动画渲染制作而成,但是凯撒是今年所有影片中,展现最为充分的主角。该片受到影评人和观众的巨大好评,奥斯卡学院愿意选择大胆、将绝妙的叙事变成暑 期大片的电影作为赢家。
《告密者》(The Whistleblower)——该片取自一个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部分原因在于它被忽略并一直处于保密状 态),揭露了波斯尼亚(Bosnia)有系统的儿童性奴贩卖案和强迫卖淫案,该案涉及联合国和私人武装公司戴恩公司(DynCorp)。片中许多名字都是 虚构,包括涉案公司的名称;但是其故事取自真实事件,是法院的大案件,后续一些书籍也以此为主题;且该片还涉及到重大的社会问题、对腐败和滥用权力的指 控,电影学院投票者通常会对此类影片投入很多关注。
《青少年》(Young Adult)——该片尚未上映,但已展现出提名强有力竞争者的特征。导演贾森·雷特曼(Jason Reitman)和编剧迪亚波罗·科蒂(Diablo Cody)再次合作,两人的上一部合作影片《朱诺》(Juno)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也获得了奥斯卡奖的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奖。在过去三年里,雷特曼的影片 曾获得两次最佳影片奖提名,这意味着他肯定在影片的提名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他再次同科蒂合作,讲述一个关于成年人回家的故事,充满机智趣味,该片似 乎是个有力的竞争者。除了其故事设定可能对于学院的投票者来说有些过于“前卫”——一个女人
试图破坏一个男人的婚姻,将他从妻儿身边夺走。从奥斯卡奖的角 度来看,该片的喜剧色彩则让它的“前卫”风险更大,虽然从观众的角度来说也许并非如此,因为该片挺热闹,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的表演似乎很成功,在破坏别人家庭的时候还能表现得富有同情心和善良。
这就是我的名单了。十大热门,五大替补,六大黑马。还有一些没有提及的影片也可能入围最佳影片奖的提名,如《我家买了动物园》(We Bought A Zoo),但是这些影片中,有些我并不十分了解,有些我觉得不够强势,不足以替代上述名单上的影片。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范文第4篇
第十四届(1941)
最佳记录片:Churchill‘s Island
第十五届 (1942)
最佳记录片:《中途岛战役》等四部记录片
第十六届 (1943)
最佳记录片:《12月7日》(短片),《沙漠胜利》(长片)
第十七届(1944)
最佳记录片:《海军陆战队登陆踏拉瓦岛》、《战斗夫人》
第十八届(1945)
最佳记录片:《希特勒活着吗?》、《名副其实的光荣》
第十九届(1946)
最佳记录片:《命运的种子》(Seeds of Destiny)
第二十届 (1947)
最佳记录片:《第一步》(短片)(First Steps)、
《死亡设计》(长片)(Division of Films and Visual Education)
第二十一届(1948)
最佳记录片(短片):《走向独立》(美国海军)
最佳记录片(长片):《秘密陆地》(美国海军)
第二十二届(1949)
最佳记录片(短片):《生存机会》(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以多抵少》(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最佳记录片(长片):《乌地的黎明》(英国新闻处)
第二十三届(1950)
最佳记录片(短片):《朝鲜内情》(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
最佳记录片(长片):《提坦--米开朗基罗的故事》(制作人:罗伯特.斯奈德)
第二十四届(1951)
最佳记录片(长片):《南太平洋岛风光》(雷电华电影公司旅游风光片)
第二十五届(1952)
最佳记录片(短片:《邻居们》(加拿大国家电影局)
最佳记录片(长片):《环绕我们的海洋》(雷电华电影公司,制片人:欧文.艾伦)
第二十六届(1953)
最佳记录片(短片):《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制片人:华尔特.迪斯尼)
最佳记录片(长片):《沙漠奇观》(制片人:华尔特.迪斯尼)
第二十七届(1954)
最佳记录片(短片):《星期四的孩子们》(英国情报处)
最佳记录片(长片):《消失的大草原》(制片人:华尔特.迪斯尼)
第二十八届(1955)
最佳记录片(长片):《海伦.凯勒自己的故事》(制片人:南茜.海顿)
第二十九届(1956)
最佳记录片(短片):《南北战争的真相》
最佳记录片(长片):《沉默的世界》
第三十届(1957)
最佳记录片(长片):《艾伯特.施韦策》
第三十一届(1958)
最佳记录片(短片):《女佣人》
最佳记录片(长片):《白色的荒地》
第三十二届(1959)
最佳记录片(短片):《玻璃》(荷兰)最佳记录片(长片):《塞伦吉蒂不会死》
第三十三届(1960)
最佳记录片(短片):《吉斯皮纳》(英国)最佳记录片(长片):《飞马》
第三十四届(1961)
最佳记录片(短片):《展望》最佳记录片(长片):《上有天,下有地》(法国)
第三十五届(1962)
最佳纪录片(短片):《迪伦.托马斯》最佳纪录片(长片):《黑狐狸》
第三十六届(1963)
最佳纪录片(短片):《查格尔》
最佳纪录片(长片):《罗伯特.弗罗斯特:一位与众人争吵的情人》
第三十七届(1964)
最佳纪录片(短片):《来自小石城的几个人》
最佳纪录片(长片):《雅克一伊夫斯.库斯图的没有太阳的世界》
第三十八届(1965)
最佳纪录片(短片):《活下去!》
最佳纪录片(长片):《埃莉诺、罗斯福的故事》
第三十九届(1966)
最佳纪录片(短片):《到明天就是一年了》最佳纪录片(长片):《战争游戏》
第四十届(1967)
最佳纪录片(短片):《红木树》最佳纪录片(长片):《安德森队伍》(法国)
第四十一届(1968)
最佳纪录片(短片):《人为什么创造》
最佳纪录片(长片):《自己的历程》
第四十二届(1969)
最佳纪录片(短片):《最佳纪录片(长片):《阿瑟.鲁宾斯坦一热爱生活》
第四十三届(1970)
最佳纪录片(短片):《访问我的老战士》最佳纪录片(长片):《伍德斯托克》
第四十四届(1971)
最佳纪录片(短片):《暗哨》
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
最佳纪录片(长片):《赫尔斯特龙记事》
第四十五届(1972)
最佳纪录片(短片):《这个极小世界》
最佳纪录片(长片):《马乔》
第四十六届(1973)
最佳纪录片(短片):《普林斯顿:寻找答案》
最佳纪录片(长片):《伟大的美国牧童》
第四十七届(1974)
最佳纪录片(短片):《不》
最佳纪录片(长片):《心灵与精神》
第四十八届(1975)
最佳纪录片(短片):《比赛结果》
最佳纪录片(长片):《从珠穆朗峰滑下来的人》
第四十九届(1976)
最佳纪录片(短片):《计算我们的日子》
最佳纪录片(长片):《美国哈兰县》
第五十届(1977)
最佳纪录片(短片):《严肃是我的敌人》
第五十一届(1978)
最佳纪录片(短片):《戈萨默.康多的逃跑》
最佳纪录片(长片):《吓人的真相》
第五十二届(1979)
最佳纪录片(短片):《保罗.罗伯逊:对一位艺术家的歌颂》
最佳纪录片(长片):《最好的孩子》
第五十三届(1980)
最佳纪录片:《从东方伟人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默里.勒纳摄制)
第五十四届(1981)
最佳纪录片(短片):《协调一致》
最佳纪录片(长片):《灭绝种族的大屠杀》
第五十五届(1982)
最佳纪录片(短片):《如果你热爱这个星球》(加拿大)
最佳纪录片(长片):《又一个孩子失踪》(加拿大)
第五十六届(1983)
最佳纪录片(短片):《5点15分的弗拉明戈舞》 最佳纪录片(长片):《他想让我跳舞》
第五十七届(1984)
最佳纪录片(短片):《石雕师》
最佳纪录片(长片):《哈维.米尔克的时代》
第五十八届(1985) 最佳纪录片:《破碎的彩虹》
第五十九届(1986)
最佳纪录片(短片):《女人--为了美国,为了世界》
最佳纪录片(长片):《阿蒂.肖:你们大家都有时间》、《在美国穷困潦倒》
第六十届(1987)
最佳纪录片(短片):《童心不泯》
最佳纪录片(长片):《悠悠十载午餐:阿尔贡昆圆桌上的妙语和传说》
第六十一届(1988-1989) 最佳纪录片,长片:《终点饭店:克劳斯.巴比的一生》(马塞尔.奥菲尔斯)
第六十二届(1989-1990) 最佳记录片:《普通线索:棉被的故事》
第六十三届(1990-1991) 最佳纪实短片:《午餐约会》
最佳纪录片:《美国之梦》(制片人史蒂文-冈崎)
第六十四届(1991-1992) 最佳纪录片,短片:戴布拉-沙斯诺夫《弥天大谎:通用电气公司、核武器和我们的环境》
最佳纪录片,长片:阿莱-莱特和欧文-萨拉夫《在明星的影子中》
第六十五届(1992-1993) 最佳纪实短片:萨姆-卡曼《小巴士》
第六十六届(1993-1994) 最佳纪录短片:《保护我的生命》
最佳纪实故事片:《我是个许诺:儿童》苏珊.雷蒙德和艾伦.雷蒙德
第六十七届(1994-1995)
最佳纪录短片:查尔斯.古根海姆《需要正义的时刻》
最佳纪录长片:弗赖达.李.莫克和特里.桑德斯《马雅.林:十分清楚的洞察力》
第六十八届(1995-1996)
最佳记实性题材短片:卡里.安卡利斯《一位幸存者的回忆》 最佳纪录故事奖:约翰.布莱尔《受人怀念的安妮.弗兰克》
第69届(1996-1997年) 最佳纪录短片
《马克·奥布莱恩的生活和工作》 最佳纪录长片 《一代拳王》
第70届(1997-1998) 最佳纪录片:短片 《康复记》 最佳纪录片:长片
《漫漫回乡路》
第71届
最佳长纪录片 《最后的日子(The Last Days) 》 最佳短纪录片《金色年华的即时浪漫故事 》
第72届
最佳纪录片:《九月的一天》
最佳记录短片:《花边国王》(King Gimp)
第73届
最佳纪录短片:《母亲》
最佳纪录长片:《战地余生/陌生的怀抱》
第74届
最佳纪录短片:《Thoth》 最佳纪录片:《周末谋杀》
第75届
最佳纪录短片:《Twin Towers》 最佳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
第76届 无
第77届
最佳纪录片:《生于妓院》
最佳纪录短片:《奇迹时分:孩子们的进步》
第78届
最佳纪录片:《帝企鹅日记》 March of the Penguins
最佳纪录短片:胜利要诀 A Note Of Triumph The Golden Age Of Norman Corwin
第79届
最佳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最佳纪录短片:颍州的孩子
第80届
最佳纪录片:《驶向阴霾的出租》(Taxi to the Dark Side) 最佳纪录短片:《自由空间》(Freeheld)
81
2009
最佳纪录长片 《走钢索的人》 最佳纪录短片 《微笑的Pinki》
82 2010
《海豚湾》——路易·皮斯霍斯和费舍·史蒂芬斯(Fisher Stevens)
《普鲁登斯的音乐》——罗杰·罗斯·威廉斯和埃莉诺·伯克特
83 2011
最佳纪录长片(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监守自盗》Inside Job 最佳纪录短片(Best documentary short subject): 《不再是陌生人》 Strangers No More 84 2012 最佳纪录长片
《不败》(Undefeated) 最佳纪录短片
《面子》(Saving Face)
85 2013
最佳纪录长片 《寻找小糖人》 最佳纪录短片 《控诉》
第86届
2014
最佳纪录长片 《离巨星二十英尺》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范文第5篇
这一命题转化到工程机械行业上,则是一个企业的成功,究竟是本身的奋发图强还是对手的挤压和逼迫反而促使了其自身的强大?在《少年派》中,李安宣扬了一种“万物共存和物竞天择“的竞争哲学,有“残暴猛虎相伴”是人生不可选择的要素,而对抗的终极始终是共存。在惨烈斗争中增长智慧和激发斗志,反而成就了一段人生不可磨灭的传奇。
正如我们行业中常常出现的“同城劲旅”,逼仄的生存空间和同质化的产品竞争,使得企业之间如逆水行舟般你追我赶,不断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技术创新以争夺生存话语权,这反而促成了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崛起和辉煌。因此,虽然这些企业在竞争中艰难度日,但却客观上铸就了自己的发展壮大,共荣共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商道哲学。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范文第6篇
十年前的今天《断背山》在北美小范围上映,题材敏感的它竟最终在全球收获1.78亿美元的票房。岁月流转,如今美国已通过同性婚姻合法的法案,《断背山》亦成为影史同性电影的不朽名作。
正文:
电影史上的佳作不少,但要成为传奇,往往是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外在的舆论传播交相作用的。《断背山》细腻克制的叙事手法、利落洒脱的节奏推进和唯美诗意的镜头运用,奠定了它成为经典的基础,而它在片外所遭遇的各种悲情,又加深了其传奇性。彼时的2005年,同性恋话题还是一个禁忌,人们对同志电影的印象也停留在肉体猎奇上,而《断背山》突破常规,从人性深处最本真的情感出发,构建出主人公超越性别的爱恋,具有了普世价值的表达。但同时,它也遭到许多保守国家和宗教团体的抵制,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评选中意外败给了《撞车》,引起一片哗然。
三年后,影片主演希斯·莱杰突然去世,年仅28岁,对应于片中离世的爱人杰克,仿若是一次隔世的赴约,让人唏嘘不已。
拍摄《断背山》时的李安正处在事业低谷期,他没有预料到影片会如此走红;两位主演杰克·吉伦哈尔和希斯·莱杰抛弃之前的明朗形象,甘愿投身到这个危险的项目中;艳丽甜美的安妮·海瑟薇凭借本片,改变了花瓶形象……当我们回顾影片创作历程,细数那些机缘巧合的台前幕后故事,会发现一切似乎在冥冥中已经注定。正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诞生了这部合适的电影,改变了一个时代,也引领了一个时代。《断背山》是一个起点,未来的时光越长,这个起点的意义便越重。
从获奖小说到电影剧本
《断背山》原著《断背山》原著作者安妮·普鲁是一位颇具传奇性的女作家,她大学时学习历史,后来从事新闻业,做过多年的记者,50岁后开始创作小说,凭借着丰富的经历写出了各种人物的生活困境,迅速成名,是各大文学奖项的常客。
普鲁对美国西部的乡村生活很有感情,尤其是沉醉于怀俄明州那山脉、草原和湖泊交织的自然环境中,其创作《断背山》的初衷是为了研究西部牛仔中存在的“同性恋恐惧症”问题。作品发表在1997年10月的《纽约客》杂志后,她收到了不少读者的来信,纷纷表达他们的感动,第二年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好莱坞女编剧黛安娜·奥萨纳看到这个小说后也很震惊,连读两遍,并推荐给了搭档拉里·麦克默特里,后者曾经创作过西部片《原野铁汉》的剧本,看完后只叹自己为何没有想到这个故事。他们立即给普鲁写信,询问改编电影事宜。普鲁自己不觉得能拍成电影,但让他们试试。三个月后,剧本完成,传到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手上,他当时正在经营一家名叫Good Machine的电影公司,这个公司以出品李安的处女作《推手》起家,之后便包办了他的所有作品,但届时规模还比较小。
沙姆斯开始寻找投资,却四处碰壁,得到的最多的回答是“你是在开玩笑吗?”与此同时,在确定导演方面也遇到阻碍。著名独立片导演格斯·范·桑特本来要拍,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而作罢。之后又找了几位文艺片导演,都觉得剧本不错,但就是没有勇气签约,足见同性恋题材在当时的敏感性。2002年底,沙姆斯把剧本给李安看,李安也为故事所感动,但他之前因为《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名声大噪,此时正在筹备更大投资规模的《绿巨人》,便没有考虑。
《断背山》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与导演李安几年后,Good Machine已成长为Focus Features(焦点电影公司),出品过《美丽心灵》、《缺席的人》等文艺片,有“新米拉麦克斯”之称(米拉麦克斯是九十年代最炙手可热的独立电影公司)。沙姆斯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拍这部片了,于是这个项目重新上马。而此时的李安正处于创作事业低谷期,《绿巨人》的反响平平让他极为失落。五年下来,高强度的工作也使他疲惫不堪,甚至有了想退休的冲动。这时,老东家找他商谈《断背山》,他也想通过创作重新振作情绪,于是便走马上任。
之后,李安还特意前往怀俄明州呆了两天,拜见作者安妮·普鲁,就小说中的一些细节进行沟通。普鲁原作的风格比较粗硬直白,李安用自己向来的细腻手法赋予了故事更加温和伤感的味道。在选演员方面,他设想了几对组合,都是绑定在一起的,其中有马克·沃尔伯格和杰昆·菲尼克斯,但是他们拒绝了,直到最后确定为杰克·吉伦哈尔和希斯·莱杰。
“断背山”真的存在吗?
影片除了故事本身的动人之外,其浓厚的感染力还体现在那美到让人窒息的西部景致。如棉花糖般的白云飘荡在天际,挺拔壮丽的山头直插云霄,夕阳下的火烧云点燃原野……如此迷人的画面,我们在李安之前执导的《与魔鬼共骑》、《卧虎藏龙》中都曾见识过。可以说,李安对如何展现自然美景已经驾轻就熟。
电影拍摄时,李安选择在最好的时节进行拍摄,他对于色彩和构图的理解,更得到了剧组专业摄影师的敬服。《断背山》的故事虽发生在美国怀俄明州,但那里并没有“断背山”,只是原著作者安妮·普鲁虚构的。
影片的实际外景地是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这里西靠落基山脉,湖泊纵横,植被茂密。也许,我们更愿意相信“断背山”是无迹可寻的,它清冷幽寂、不知所终,只存在于两位男主角的内心深处。谦逊儒雅的李安,并不知道他自己敏感的内心情感和天才般的艺术思维交相辉映,造就了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当年他只是把它定位成一部面对小众的文艺片,当看到电影在影院里宣传时,他甚至为这个题材的公诸于世而感到紧张,更没有想到会获得成功。
当结果出现后,他把成绩归功于片中那深刻的、令人心酸的爱情。正如他自己所说:“一个片子不用预设一个立场,真的是人算不如天算,你喜欢就拍就是了。”
奥斯卡史上最大冤案
2006年3月5日,洛杉矶的柯达剧院(现名杜比剧院)华灯流彩,众星云集,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正在举行。由于前一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主席进行了换届,面对颁奖礼收视率逐年下滑的趋势,锐意进行改革,让本届金像奖备受瞩目。《断背山》以8项提名领跑,而希斯·莱杰也以26岁的年龄刷新了奥斯卡影帝提名的最年轻纪录。
四位主演合影在此之前,《断背山》已经俘虏了全球观众的心,并得到影评界的高度称赞。影片也在2005年9月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又于2006年1月获得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可谓一路风顺,凯歌高奏。在这个颁奖季的最后一站,它同样获得了极高的呼声。
颁奖礼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氛围中向前推进,《断背山》相继获得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导演奖。此时,时间来到了颁奖礼的重头戏,老牌影帝杰克·尼科尔森走上舞台,准备颁发最佳影片奖。当他打开信封,看到名单时,表情似乎有些吃惊,以不可思议的语气宣布:获奖者是《撞车》。
接下来,《撞车》打败《断背山》的新闻几乎占据了所有媒体的头条,有不少人为此感到不平。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当时的时代氛围和奥斯卡的评奖规则,这个结果似乎又在意料之中。在美国,同性恋和种族歧视一样都是敏感话题,同志片也常被视为洪水猛兽。《断背山》只在北美600多家影院上映,还受到一些宗教团体和反同性恋人群的抵制,很多人根本没有看过这部片,包括不少奥斯卡评委们,但惯性思维已经让他们把影片视为另类。
而奥斯卡金像奖本身也是一场权力的游戏,《撞车》团队更积极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压制了16万张《撞车》的DVD,派发给好莱坞的工作成员,包括5600多位评委,获得良好印象。同时,《撞车》的主题也更安全,因此在颁奖之前就有人预测它会成为最大黑马。
结果出来之后,《断背山》原著作者安妮·普鲁很是愤慨,她在英国的《卫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红地毯上的鲜血》的文章,吐槽奥斯卡:“与改变中的大文化潮流和美国的社会动荡脱节。只是一个小城市的才艺展示晚会而已”。反倒是主创们情绪比较平和,李安当初拍片就没有报期望,也并未感到多大遗憾。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还把公司人员集合起来,鼓励大家不要灰心,他为制作团队和李安感到骄傲。
颁奖毕竟只是某个时刻的荣誉,艺术口碑才是永恒的见证。十年过去,《断背山》的经典地位愈加稳固,而《撞车》虽也优秀,却已很少被人问津。即使《撞车》的导演保罗·哈吉斯也在受访中坦言,如果他是评委,也会把票投给《断背山》。而在今年年初,《好莱坞报道者》邀请数百位评委就奥斯卡历史上的几场著名冤案进行投票,《断背山》名列第一。可见,尽管事实无法改变,公道却自在人心。
《断背山》的幕后点滴
李安拜访原著作者安妮·普鲁,感觉她很严厉,有点怕她。共进晚餐时,李安点了一道名叫“落基山牡蛎”的菜,普鲁尝了一口后说:“女人们不应该吃这个。”说着露出了笑容,之后他们的交流就变得融洽了。
拍片中的情爱戏时,李安把整个戏拆解成13个部分,并写出每一个部分的要点,逐段进行拍摄,尽量考虑技术性的展现,避免让大家感到害羞。
拍吻戏时,希斯·莱杰有次几乎弄破了杰克·吉伦哈尔的鼻子。不仅如此,米歇尔·威廉姆斯觉得这段吻戏棒极了,还在一旁开玩笑说:“来啊,伙计们,为我再亲一次吧!”最终,两人的表演赢得了MTV电影奖的最佳吻戏。
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在海报设计上参考了50部史上最浪漫的电影,最终从《泰坦尼克号》中得到灵感。同时,《断背山》的票房走势也和《泰坦尼克号》相似,都是低开高走,逐步升温。
片中本来有一个场景,一群羊去溪边饮水,但这些绵羊除了池塘和水坝中的水以外,不饮用任何其他活水,李安拍了一天也未完成,最后只好放弃。
希斯·莱杰参加试戏时,李安花了45分钟观察他,一句话也不说,也不让莱杰说什么,但已经意识到他是最佳人选。拍戏过程中,李安为营造压抑氛围,故意把演员看成是道具,让缺乏自信的莱杰很孤独,倍感压力。
奥斯卡颁奖礼上,李安在获得最佳导演时,没有感谢演员,其实他想把把感谢演员的话放在获得最佳影片时再讲,可惜因为败给《撞车》而没有机会。希斯·莱杰还为此感到不满。
吉伦哈尔回忆说,在片场,有一次希斯·莱杰和米歇尔·威廉姆斯演一场对手戏,感觉他们看彼此的眼神有些神秘兮兮的。等到他离开两周后回来,发现两人已经在恋爱了。
李安当初没有想到《断背山》会引起轰动,当他的弟弟请求购买《断背山》在台湾的发行版权并在自己的电影院放映时,他害怕弟弟亏本,便拒绝了,结果《断背山》在台湾走红,使弟弟错失了一次赚钱良机。
片中,杰克有一段骑野牛的戏,非常危险,剧组特意安排了两个替身,并为吉伦哈尔制造了一头机械假牛,避免他受伤。
《断背山》的配乐由阿根廷音乐家古斯塔沃·桑托拉拉操刀,他根据原著小说的意象,创作出意蕴深长、简洁隽永的旋律。李安后来认为,配乐是他对这部影片最满意的部分。
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