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两种不同方式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91

两种不同方式范文(精选12篇)

两种不同方式 第1篇

关键词:数学,案例,提问方式,比较,思考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新的课程标准出台,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以人的发展为本有两层含义, 其一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其二则是以教师发展为本,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两方面的发展, 才能使课改真正地深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取得实效。在先后教授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九 (上) 课题学习“猜想、证明与拓广”这节课时, 课堂提问方式由教师发问转变为学生自主质疑, 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处理方式, 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 颇有感触, 对这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进行比较, 试图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一、两种提问方式的课堂教学摘录

案例Ⅰ:

师:问题1: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 是否存在另一个正方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

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究, 运用特殊值法、画图法、相似法等各抒己见, 得出结论: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 不存在另一个正方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

师:问题2:任意给定一个矩形, 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

同学们围绕问题2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 从特殊的、简单的情形出发, 发现一些规律后再讨论一般情形。

案例Ⅱ:

师:问题1: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 是否存在另一个正方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你有哪些解决方法?

同学们通过思考, 从多角度出发, 都说明不存在这样的正方形。

师:问题2:同学们还能提出与问题1相类似的问题吗?

同学们在问题1的启发下踊跃发言。

生1:任意给定一个圆, 是否存在另一个圆,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圆周长和面积的2倍?

生2:任意给定一个正三角形, 是否存在另一个正三角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的2倍?

生3:任意给定一个菱形, 是否存在另一个菱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菱形的周长和面积的2倍?

生4:任意给定一个矩形, 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的周长和面积的2倍?

生5:任意给定一个矩形, 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 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的周长和面积的n倍?

师: (非常激动) 同学们真了不起, 能发现这么多问题, 现在请你们对上述问题独立思考10分钟, 然后自主组成研究小组, 大家互相答疑, 共同探索, 你们能解决哪些问题?

同学们快速组成研究小组, 有互补型小组, 有数学精英小组, 也有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组成一组, 层次不同的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不相同, 但人人都在思考、在争论, 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非常活跃。

二、两种提问方式教学的比较与思考

1.“师本”到“生本”的教学观的转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 学生只是被动的承受者, 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 将知识单方面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观是被时代所抛弃的, 也是一种教师本位的教学观。在案例Ⅰ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师本”观念还是比较重的。教师的教侧重于学生知识的获得, 过急地给出学生思考的现成框架, 在此基础上, 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并不多, 只剩下按照教师的思考去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到下课时, 教学任务刚好完成, 好像要探索的问题终于在课堂上得到了结果, 学生也似乎得到了“解脱”。教师对教材理解局限于形式化的内容, 对教材内容安排的数学思想、精髓把握是不到位的。案例Ⅱ则是比较多地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学观, 教师没有用框架来束缚学生的思考, 而是让学生根据问题1生成的情境自发地产生和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质疑、自主探究, 既传授了知识, 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鲜活的动态过程, 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2. 知识增长与能力发展互相促进

在数学课堂上, 知识与能力是教学的目标, 但长期以来, 两者的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并不是平等的。在案例Ⅰ中, 我们可以看到, 教师比较侧重问题1、问题2结论的获得, 学生较多的是得到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多。这也是本节课失败的问题所在。本节课是一节研究性课, 主要意图不在于回答一些具体问题, 问题1、问题2的结论对于学生的后继学习也无帮助, 编者的意图主要是通过问题1给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探究的平台, 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领悟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案例Ⅱ, 在师生互动之中, 学生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运用生成的情境、已知的知识大胆质疑,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摆正了知识与能力的位置, 特别是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 才能引导和调动学生在对数学的常规的或非常规问题的解决之中学会“数学化”, 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世界、解决问题。数学知识的学习并非不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处理好知识与能力关系的基础上, 使学生发展数学化的能力, 使数学课对学生而言, 并不只是知识的获得, 还能为其今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思维的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讲, 学生对发展这种能力的要求, 又促使教师更新自身对数学知识及相应能力的观念,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是面对目前的学业, 更重要的是面向以后的发展。

3. 重视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数学的教学过程是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交织的过程, 这种交织导致一些人厌恶数学、害怕数学, 而另一些人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学生由数学的学习过程产生的这种结果, 是与数学教师本身对数学的态度密切相关的。在案例Ⅰ中, 教师对数学的态度主要是从尊重知识的发展逻辑规律出发, 通过预先设计的框架, 让学生被动地思考问题1、问题2, 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 课堂气氛一潭死水。而案例Ⅱ课堂上气氛活跃, 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尽管教师在课前已精心备课, 但课堂上仍然可能会发生预想不到的探索结果, 对教师课堂的应变能力、及时解题能力也是一种挑战。整节课教师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气氛, 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之中, 每个人 (包括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 都能得到尊重和理解, 而不是受到轻视和压制, 共同体的成员保持了思想的开放性, 既表现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见解, 且乐于接受各种合理的新想法。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 学生的数学情感得到充足的发展, 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接触,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活动的认同。

4.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交融

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注重在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中, 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和谐地进行合作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进入学习状态。在案例Ⅰ中, 由于设计的问题框架非常明显, 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案例Ⅱ中, 教师非常注重合作学习, 且在分组合作时, 没有流于形式, 而是根据教学内容, 让学生自由组合, 有所谓的“智囊团”工作小组, 也有“弱势群体”小组,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 在提倡合作学习时, 没有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这一环节。合作学习只有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来进行才是有效的, 如果缺少这一环节, 将会造成学生之间合作的盲从, 这只是表面的合作, 而非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碰撞。

两种不同方式 第2篇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由于Windows XP下选择的登录选项不同造成的现象。打开“控制面板用户账户更改用户登录或注销的方式”,在“选择登录或注销选项”下有“使用欢迎屏幕”的备选框。打开左侧的“登录选项”,如图1。

图1

两种不同方式 第3篇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异位妊娠;开腹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1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3-94-02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作为妇产科一种常见急腹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日趋成熟,现已成为治疗异位妊娠的首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与同期68例开腹手术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6例异位妊娠患者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门诊,诊断符合《现代疾病诊疗常规》中的异位妊娠标准[1]。其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组)68例,开腹手术(对照组)68例。治疗组年龄19~40岁,平均(26.5±1.8)岁;经产妇38例,初产妇30例,其中有人流史32例;妊娠部位:壶腹部29例,峡部15例,伞端10例,间质部8例,卵巢妊娠6例。对照组年龄20~42岁,平均(27.4±2.2)岁;经产妇40例,初产妇28例,其中有人流史33例;妊娠部位:壶腹部30例,峡部16例,伞端9例,间质部8例,卵巢妊娠5例。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妊娠部位、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全身麻醉,行常规三孔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耻骨联合上常规横向切口行开腹手术。两组患者根据生育要求、异位妊娠病变部位及破裂情况,施行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术、伞端挤压、卵巢妊娠物清除术或输卵管修补术。休克的患者手术同时给予输血、扩容等治疗纠正休克。

术后常规给予氨甲喋呤50 mg/m2肌肉注射,隔日1次,米非司酮150 mg顿服。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

3 讨论

异位妊娠严重威胁着育龄妇女的生命健康,慢性输卵管炎、结核、子宫内膜异位等因素常常导致输卵管粘连,容易发生异位妊娠[2]。传统治疗异位妊娠以开腹手术为主,但该手术术前必须明确诊断及手术指征才能安全施行,且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易粘连、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缺点[3]。

腹腔镜是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4],诊断和治疗的同步进行,对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及输卵管妊娠早期患者能够做到明确诊断,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避免误诊、漏诊导致腹腔大出血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发生,有效降低了孕产妇病死率[5-6]。

输卵管和卵巢在腹腔内呈半游离状态,正是因其这样特殊的解剖位置,使得腹腔镜手术时可在电视屏幕上看到清晰细致的图像,妊娠部位组织、破坏程度、内出血量情况更加直观,手术治疗更精准彻底[7]。手术在完全封闭的盆腔内进行,脏器不在空气中暴露,对腹腔器官干扰少,降低了术后输卵管周围粘连的发生率,保护了输卵管功能,提高了输卵管复通率及宫内妊娠率[8],同时由于手术伤口小且美观,无明显瘢痕,患者心理更易接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适合于未婚、未育妇女[9]。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开腹手术组短,显示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异位妊娠疾病的优势,特别针对希望保留生育能力,注重术后切口美观的患者,腹腔镜手术更是首选术式。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参考文献]

[1] 张立玉,戚爱萍,霍平均,等.现代疾病诊疗常规[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9:649.

[2] 陈玉玲.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2):108-109.

[3] 林秋华.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64.

[4] 顾金云.电视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妊娠方面的价值[J].工企医刊,2007,20(4):16.

[5] 刘正芳.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1):111.

[6] 钟朝容.异位妊娠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广西医学,2010,32(4):416-418.

[7] 陈浩.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性治疗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8):82.

[8] 卢晓艳,谢家滨,杨步.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2):4526.

[9] 谢爱玲,林忠,詹杰.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148例[J].现代临床学,2006,32(5):340-341.

两种不同撤机方式的临床观察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科因呼吸衰竭而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 按照年龄、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入院时的Pa CO2、Pa O2水平应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撤机PSV组 (116例) 和T管组 (108例) , 2组患者在年龄、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入院时的Pa CO2、Pa O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1.2 方法

MV患者在符合下列条件后进入撤机程序: (1) 导致MV的病因好在或去除。 (2) 氧合指数>150~200 mm Hg, PEEP≤5~8 cm H2O, Fi O2≤40%~50%, 动脉血p H≥7.25, COPD患者的动脉血p H≥7.3, Pa O2≥50 mm Hg, Fi O2≤35%。 (3) 临床上没有显著的低血压, 血流动力学稳定, 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μg/ (kg·min) 。 (4) 有自主呼吸能力[2]。

2组分别采用低水平PSV法 (PS设置5~7 cm H2O, 维持2 h及以上, 无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可考虑撤机拔管) 和T管法 (在持续氧气支持下,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至2 h或以上无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可考虑撤机拔管) 。比较2组在MV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VAP的发生率, ICU的总费用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的MV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VAP的发生率, ICU的总费用见表2,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临床上, MV患者在自主呼吸功能开始恢复, 从而逐步降低通气支持水平, 使自主呼吸逐渐增强, 最终脱离呼吸支持的过程就是呼吸机的撤离。研究显示, 在整个机械通气时间当中, 呼吸机撤离的时间约占了的40%[3], 及时成功地撤除呼吸机对重症患者的进一步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十分有益。

本研究发现在程序化脱机过程中应用PSV法和T管法均较成功的使患者撤除呼吸机, 缩短MV时间, 减少48 h内再插管率, 降低VAP的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入住ICU的经济负担。分析两种方式: (1) PSV法设置初始支持压力尤为重要,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将PS设置为5~7 cm H2O可明显减少呼吸功, 有利于呼吸肌的恢复; (2) T管法应用于临床较为方便, 需根据患者原发疾病设置合适的吸入氧浓度, 但存在增加患者呼吸负荷而导致撤机失败的风险。

有报道, 20.5%的呼吸机困难撤机者是因原发病的恶化导致的[4], 密切关注原发疾病的发展趋势在决定能否成功撤除呼吸机机中占有重要作用。2010年Heunks等发表综述, 较为形象的用ABCDE来总结困难撤机的原因 (A-Airway/lung、B-Brain、C-Cardiac、D-Diaphragm E-Endocrine) , 已便于记忆和处理[5]。在我们基层医院灵活、规范、程序化脱机, 兼顾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针对原发病积极处理, 控制肺部感染, 增加营养支持, 保护重要脏器, 维持水电解质内环境稳态, 能够较高地增加呼吸机撤离的成功率, 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摘要:目的 探讨在程序化脱机过程中低水平PSV法和T管法在不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除过程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ICU需行机械通气 (MV) 的患者, 按照年龄、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入院时的Pa CO2、Pa O2水平应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撤机PSV组 (116例) 和T管组 (108例) , 比较两组的MV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低水平PSV组和T管组相比在MV时间 (P>0.05) 、48 h内再插管率 (P>0.05) 、VAP的发生率 (P>0.05) , ICU的总费用 (P>0.05) , 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ICU需MV的患者, 在程序化脱机过程中采取PSV法和T管法均能够较成功的完成呼吸机的撤离, 缩短MV时间, 减少48 h内再插管率, 降低VAP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入住ICU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撤机方式,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Esteban A, Alia I, Gordo F, et al.Extubation outcome after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 with T-tube or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7, 156 (2) :459-465.

[2]邱海波, 郭凤梅.ICU主治医师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393.

[3]Esteban A, Alia I, Ibanez J, et al.Mode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weaning.A national survey of Spanish hospitals.The Spanish Lung Failure Collaborative Group[J].Chest, 1994, 106 (4) :1188-1193.

[4]张纳新, 王平, 秦英智.249例机械通气患者脱机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1, 13 (2) :116-117.

两种不同的帮助作文 第5篇

地点:52班,

今天我们第六组和第五组开始辩论。辩论的主题是“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我们支持右派,第五组反对。

辩论开始了,第五组的赵首先发言:“我认为打开这本书是有益的。因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也可以积累很多好的单词和句子。”我们组的张成文反驳说:“现在有些学生沉迷于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低俗怪诞的书,把作业扔掉’,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最后导致浪费水。试想一下,这本书的卷’像开篇’一样可以说是有益’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赵对第五组的补充道。这时,我们组的汪峰又大声说:“看各种书的人都怕自己什么都不会。”正如这句名言所说,什么都读的人什么都做得出来。那么,如果那个人读了一本坏书,并且乐此不疲,他就可能有不良行为。"第五组的丁凯文补充说:“书像宝石一样珍贵,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我说:“书还是药,好好读能治愚。书既然是药,就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良药,一个是毒药,害死人。”

两种不同方式 第6篇

【关键词】 子宫肌瘤;盆底功能;腹腔镜下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10.10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3721—02

子宫肌瘤是女性中常见的妇科病,一般为良性肿瘤,多发病于患者的生殖器官中,子宫肌瘤患者中,三分之一的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上;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该病症的发病原因,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排尿障碍、流产以及不孕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健康。传统治疗方法中采取腹腔镜下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但是,该治疗方法要将患者病变部位切除,无法保证患者子宫的完整性,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推进,人们更倾向于采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进行研究,最小的患者为25岁,最大的患者为5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6±4.2)岁。选取的6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没有完成生育,另外的40例患者已经完成生育,为了排除因为生育导致患者治疗中影响盆底功能障碍,因此,在分组的时候,有计划地将20例未完成生育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盆底功能;剩下的没有完成生育的4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保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都相当。对所有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其中,有7例患者并有高血压,2例患者并有糖尿病,8例患者并有便秘,5例患者并有贫血,没有一例患者并有内科疾病所导致出现增加患者腹压的慢性咳嗽等症状。患者的体重平均为(49.6±6.4)公斤,在手术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的个数在五个以下,并且,手术之前还对患者的子宫大小进行评估,有18例患者的子宫达到14周大,有10例患者出现阴道前壁脱垂1度,而且该10例患者同时还并有后壁膨胀1度,并有子宫脱垂1度的患者有6例,每组患者的相应症状平均,没有明显的差异,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首先,采取腹腔镜下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的手术步骤:使患者平躺于手术床上,等到麻醉药在患者体内出现效果的时候,医生开始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以及导尿等操作。在手术台上放置举宫器,同时还要保证患者盆腹腔中的压力,顺利进行手术。另外,在患者肌瘤假包膜下进行副肾盐水的注射,采取双极电凝设计切口进行手术,将患者体内的子宫肌瘤剔除,之后,对患者的盆腔进行冲洗,冲洗的液体要采取生理盐水,将标本切下,输送到病理检查室。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如下所示:对患者进行外阴的消毒,将患者双侧的小阴唇固定,采取阴道拉钩的方法,将患者的宫颈暴露出来;然后,在患者的宫颈以及阴道交界处进行100毫升生理盐水注射,浓度为0.9%,其中还要在注射的生理盐水中加入0.2毫克的含盐酸肾上素。进行上述操作之后,在距离患者宫颈后方2厘米的地方,将患者的阴道后壁黏膜切开,然后将患者的子宫之间间隙以及腹膜反折,将宫颈向患者的腹腔内部推送,协助患者的宫体外翻,然后将暴露于患者表面的子宫浆肌层切开,最后进行切口缝合,还远宫体于腹腔中,保证患者的宫颈能够在手术之后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1.3 疗效观察 采取POP—Q定量分度表格对患者进行评估,分为C、D两个指示点,对这两点距离患者处女膜的位置进行测量,以及对这两点距离患者生殖道裂隙中的长度进行测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运用χ±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之前,治疗组患者手术前C点为(—6.67±0.21)厘米,D点为(—7.89±0.63)厘米;对照组C点为(—6.68±0.16)厘米,D点为(—7.91±1.1)厘米。

手术之后,治疗组患者的C、D点分别为(—6.61±0.59)厘米、(—6.99±0.31)厘米;对照组患者的C、D点分别为(—6.78±0.49)厘米、(—7.89±0.33)厘米。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在人体中起着中心结构的作用,首先,子宫骶韧带的附着点是子宫颈环,并且与人体中所有韧带以及盆筋膜相连接,所以,人体中如果出现作用于患者宫颈的腹腔压力,都会通过子宫颈环转移到患者的筋膜上,子宫肌瘤治疗中,如果将患者的子宫切除,就会对患者阴道顶端的筋膜以及韧带造成伤害,将患者子宫内分布模式改变,导致阴道受到过多的腹腔压力,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引导顶端膨出的症状,严重影响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健康。

随着近年来,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子宫肌瘤患者希望在臨床治疗中保留子宫。本文研究中对采取腹腔镜下的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者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这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都能够减少手术的创伤面,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较小,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蒋励,苗亚莉,张立芳.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阴道壁成纤维细胞受力后变化特征初步研究[J].2010,21(11):218—219.

[2] 张洁,黄立,陈妍华,张克军,朱立春,高素艳.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16(10):321—322.

两种不同方式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肩胛骨骨折患者106例。 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第八版外科学肩胛骨骨折的诊断标准[6];2经病史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肩胛骨骨折; 3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临床资料完整,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例排除标准:1有出血倾向及免疫力低下易合并感染者;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年龄>80岁者;4合并恶性肿瘤或精神失常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应随机数字偶数者为观察组,对应随机数字奇数者为对照组,每组53例。 观察组:男39例,女14例;年龄20~67岁,平均(43.2±2.9)岁;病程1 h~8 d,平均(72.3±2.7)h;受伤原因:钝器打击伤5例,交通事故伤21例,高处坠落伤27例;按照Hardegger[7]分类,肩关节盂骨折7例, 肩胛骨体部骨折17例,肩胛骨颈部骨折29例;合并液气胸3例,肩锁关节脱位7例,锁骨骨折8例,同侧肋骨骨折9例。 对照组:男41例,女12例;年龄25~ 56岁, 平均(37.6±3.6) 岁; 病程5 h~7 d, 平均(69.3 ± 4.1)h;受伤原因:钝器打击伤9例,交通事故伤16例, 高处坠落伤28例;按照Hardegger[7]分类,肩关节盂骨折4例,肩胛骨体部骨折23例,肩胛骨颈部骨折26例; 合并液气胸1例,锁骨骨折9例,同侧肋骨骨折11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合并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切口进行内固定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Judet入路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

1.2.1一般治疗入院后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优先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心、肺、胸、头部等部位合并伤,进行常规全身生化检查、胸部X线片、肱盂关节的腋位X线片、肩胛骨的前后位及侧位X线片、全身CT检查。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5~15 d进行切开复位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

1.2.2手术治疗1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切口:采用全身麻醉,健侧卧位,对手术区及患侧上肢进行消毒3次,包扎肘关节以远部位。 对于合并有同侧肱骨近端或锁骨骨折患者先采取半仰卧位切开内固定术。 肩胛骨骨折患者行半俯卧位, 进行外侧缘入路切口,切口从肩峰下缘肩胛骨外侧缘到肩胛角连线部位,切口长10~12 cm,近端呈弧形,远端为直线切口。 逐步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切断深筋膜下的部分三角肌向两侧分开, 充分暴露其下的小圆肌和冈下肌,分离小圆肌和冈下肌之间的缝隙,暴露肩胛骨颈部及体部,剥离包绕肩胛骨的外侧骨膜,肩胛骨颈部处有血管通过,注意止血。 对于合并有肩胛盂骨折的患者需纵向切开关节囊部位,同时采取移动上肢的方法来减轻切口部位肌肉的牵拉力,此时可充分显露肩胛骨盂部及颈部。 对肩胛盂进行复位时一定要尽量恢复其解剖结构,先采用空心螺纹钉2枚进行固定,切忌不宜加压过大。 对于肩胛颈部复位困难者,可采用尖头复位钳进行辅助操作,并尽可能纠正旋转移位及肢体短缩。 透视及直视下骨折复位满意后,再进行钢板塑形, 然后沿肩胛冈下方或肩胛骨外侧缘放置钢板,5枚螺钉固定。 对于术后切口进行严密止血,注意三角肌、关节囊的缝合,切口采取分层缝合,并放置引流管。2标准Judet入路:手术起始切口为肩峰后缘,沿着肩胛冈下缘到肩胛骨内上角,然后沿着肩胛骨内侧缘向下延伸至肩胛骨下角, 将附着于肩胛冈的三角肌止点切开,并向外侧牵拉三角肌,充分暴露其下的小圆肌及冈下肌,分离两者之间的缝隙暴露肩胛体、肩胛颈、关节囊,然后剥离冈下肌可充分暴露肩胛骨体部。 待充分显露骨折部位后,用螺钉及钛制钢板进行切口复位内固定,采用C型臂X线机确保骨折端复位,螺钉及钢板位置良好,然后清洗创面,缝合切口。 术后对肩部采用三角巾固定,2 d内拔掉引流管。待患者手术伤口疼痛减轻后进行肘关节的功能恢复锻炼, 手术14 d后可进行摆臂训练,并辅助以外展运动,术后1个月可进行主动锻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优良率, 患侧肢体疼痛、关节活动、日常活动和肌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评价标准

术后6个月参照美国外科协会针对肩肘部位制订的《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8]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价,包括患侧肢体疼痛、关节活动、日常活动及肌力4项, 主要基于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 每项总分均为100分。 术后6个月根据Hardegger[7]的肩关节评定标准来评定患者的疗效:优为外展肌力Ⅴ级,肩关节活动不受限制,无肩关节疼痛;良为外展肌力Ⅳ级,肩关节活动稍微受限,肩关节周围轻度疼痛;可为外展肌力Ⅲ级,肩关节活动中度受限,肩关节周围疼痛加重; 差为外展肌力Ⅱ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肩关节周围疼痛感明显。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2.3两组患者患侧肢体疼痛、关节活动、日常活动及肌力评分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侧肢体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患侧关节活动、 日常活动及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关节活动及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侧疼痛及日常活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 0.05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4。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3.97,*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能量损伤发生率的不断上升,具有明显错位的肩胛骨骨折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高,如果对该类骨折患者仍然采用传统非手术方法治疗则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肩部疼痛、骨折愈合稳定性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这将不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会对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8,9]。 因此,对于具有明显错位的复杂性肩关节骨折,应该采取早期手术切开并清除骨折端淤血,及时对移位的骨折端进行复位及内固定,恢复患者正常的解剖生理结构及特点,并引导患者进行骨折部位的早期功能训练,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并有效减少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 减轻患者肩部疼痛症状,降低功能障碍发生率[10,11]。

肩胛骨骨折多发生于盂窝、颈部、体部,其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后上部、前方及后方等,而在临床上多采用后方入路,后方入路的主要方式包括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及Judet入路[6]。 Judet入路具有视野开阔等优点,王东明等[12]研究表明,Judet入路对于肩胛骨体部骨折有良好的疗效,而对于肩胛颈骨折疗效不是很理想。郭上等[13]认为,Judet入路虽然视野开阔,但也存在缺点,比如软组织损伤程度大、切口拉开长、剥离组织范围广等,尤其在进行内固定时,必须先剥离冈下肌,而肩胛骨骨折易损伤肩胛上血管,导致冈下肌缺血进而发生坏死。 此外,Judet入路手术会增加腋神经及肩胛上神经发生损伤的概率, 而且Judet入路手术不利于肩胛盂后部的暴露[14,15]。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采用Judet入路手术进行复位及内固定, 出现了2例切口感染,1例肩关节活动障碍,1例肌肉坏死, 3例神经损伤,1例手术区巨大血肿, 表明采用Judet入路手术确实易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手术操作简易,手术视野暴露效果显著,对于肩胛骨肩峰的基底部及颈部的暴露尤其明显,对于放置内固定物及复位极其方便,并且切口下方为冈下肌、三角肌、小圆肌等肌肉组织,并无重要的血管及神经走行,避免了手术对于血管及神经的损伤[16]。 在对骨折端进行暴露时,只需将三角肌的肌纤维进行切断,从小圆肌及冈下肌的缝隙之间进入骨折部位,且该缝隙并无重要血管及神经通过,因此,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的安全性高于Judet入路[17]。 此外,应用外侧缘入路,不会造成冈下肌出现血液供应短缺,对于肩袖也无太大损伤,只要在缝合切口时对断裂的三角肌纤维采取缝合措施,肩关节的预后就不会受到影响。 肩胛骨形状不规则,呈扁平形,内侧缘及体部相对比较薄弱,如果放入内固定物,就必须进行内固定的拔钉手术,相比内侧缘,肩胛骨外侧缘相对较厚,且都是致密骨,足够支撑整个肩胛骨,对外侧缘进行内固定钢板及螺钉的植入将会使骨折部位具有更坚固的稳定性。外侧缘复位良好,可以通过周围肌肉组织拉伸内侧缘,使内侧缘断端进行复位,从而使整个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恢复良好。 且进行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将有助于内固定钢板的放置,这是因为外侧缘入路降低了组织的损伤程度,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大血管及神经的受伤机会,加上牢固的内固定及复位良好均有助于骨折部位的愈合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恢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8]。

肩胛骨骨折术后要坚持进行肩部的功能恢复锻炼, 这对于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手术后进行肩关节的功能训练,有助于消除瘀肿,促进患者血液流通,预防伤口部位肌肉组织粘连。 此外,还可以减少软组织挛缩、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骨折部位愈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对于肩关节部位的康复训练不宜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且要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否则容易造成伤口的裂开及肩关节部位更为严重的损伤,不利于肩关节的功能恢复[12]。

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肢体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患侧关节活动、日常活动及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侧关节活动及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患侧肢体疼痛及日常活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明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进行手术切口及内固定操作的手术时间短于Judet手术,术中出血量少于Judet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Judet手术,而优良率高于Judet手术。 陈凯腾等[19]研究表明,采用肩胛骨外侧缘入路具有安全度高、损伤少等优点。

两种不同方式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红臀患儿72例, 其中男42例, 女30例, 日龄25 min~34 d。72例患儿中, 羊水吸入综合征11例, 新生儿肺炎10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例, 新生儿脓疱疹15例, 其他症状16例。临床表现:局部皮肤轻度潮红18例;中度潮红伴丘疹和皮肤溃破脱皮32例;局部重度大片糜烂继发感染22例。将72例新生儿红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大小、疾病特点和临床表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 尽量保持患儿臀部清洁干燥。在临床护理中, 患儿每日须沐浴一次, 每次大小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或用柔湿巾擦拭臀部, 保持皮肤清洁, 动作应轻柔。患部不宜使用肥皂、沐浴液, 也不宜用热水洗烫。为保持干燥, 应当在患部及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涂以达克宁粉 (不含滑石粉) [2]。每2小时更换1次纸尿裤, 尿裤要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吸水性能好、大小合适, 且每次大小便后要及时更换纸尿裤。每次沐浴或清洗臀部后, 可使用电吹风吹于患处, 出风口距离臀部20~30 cm, 时间控制在3~5 min, 使热风均匀吹于臀部 (须注意温度, 避免烫伤) , 注意腹股沟及阴囊下等皮肤皱褶处。外加使用复方鱼肝油软膏或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3]。

观察组用氧流量为5~8 L/min的未经湿化的纯氧, 直接吹臀部, 时间控制在25~35 min。然后使用珍珠粉涂抹在创面上, 局部暴露25~35 min[4]。

1.3 评价方法

将评价的结果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三个等级。治愈为局部红肿现象已经完全消退, 皮肤生长良好。好转为溃疡已经得到控制, 红肿也得到控制。无效指治疗的时间超过3 d, 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5]。治愈+好转=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 对照组为10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例 (%)

3 讨论

红臀俗称尿布皮炎, 是指尿布区域发生的局限性皮炎。宗金花的《新生儿红臀氧疗与护理》和叶钒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红臀的影响》研究当中指出本病通常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一是母食热则乳热;二是由于小儿居住环境[6]。新生儿尿布皮炎是临床和家庭较常见的问题, 其防治及护理方案多种多样, 新方案也层出不穷,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及护理方法, 更好地为患儿服务, 减轻患儿痛苦, 争取早日康复[7,8]。

在护理方式上, 一般采用: (1) 保证舒适的环境:病室内定时开窗通风, 定时消毒保持空气新鲜, 室温调节在18~24℃, 及时为患儿更换尿不湿, 保证患儿的臀部皮肤清洁、干燥[9]。 (2) 改善机体因素:注意观察患儿的身体及其全身皮肤的变化情况, 要每天给患儿洗澡, 洗澡后应尽量为患儿的皮肤进行按摩, 如果出汗严重应及时更换衣物, 保证患儿穿着舒适[10]。 (3) 保证尿布的质量:在使用尿不湿的时候要选择质量较好的尿不湿, 使用吸水性能较好、比较柔软的尿不湿, 在穿着的时候注意松紧度, 不能穿的太紧, 穿着的时间也不能太长, 并且要经常进行更换, 一般是2~3 h就可以更换一次, 从而有效减少各种刺激[11,12]。冯丽琪的《新生儿红臀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分析》和刘增香的《局部吹氧对新生儿红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研究指出, 局部氧疗可有效地抑制创面组织细菌的繁殖生长, 控制感染, 从而有效缩短疾病治疗进程;局部氧疗可以有效地改善局部创面缺血、缺氧状态, 使坏死组织氧化分解, 促进正常组织细胞氧合, 从而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 加速创面愈合。在本文的研究中, 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的基础护理上使用复方鱼肝油软膏或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未经湿化的纯氧, 直吹25~35 min, 然后使用珍珠粉涂抹在创面上, 局部暴露25~35 min。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 对照组为10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总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局部氧疗在新生儿红臀护理过程中, 能够快速消肿、收敛创口、加快患儿的伤口愈合, 起效快, 效果良好, 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新生儿红臀的临床治疗效果, 提高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红臀患儿72例, 按照局部氧疗和不用局部氧疗两种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 在基础护理上使用复方鱼肝油软膏或红霉素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 使用未经湿化的纯氧 (流量控制在58L/min) , 直吹2535min, 然后使用珍珠粉涂抹在创面上, 局部暴露2535min。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按治愈、好转和无效三个级别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治愈6例, 好转16例, 无效14例, 总有效率61.11%。观察组治愈35例, 好转1例, 总有效率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局部氧疗在新生儿红臀护理过程当中, 能够快速消肿、收敛创口、加快患儿的伤口愈合, 起效快, 效果良好, 可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两种不同方式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30例, 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31例, 年龄23~54岁、中位年龄36.2岁, 病变部位:左侧32例、右侧33例;试验组中男37例、女28例, 年龄21~57岁、中位年龄37.5岁, 病变部位:左侧35例、右侧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 健侧卧位、取后外侧手术切口, 逐层切开后探查胸腔、切除病变组织, 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试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 于第7肋间腋中线切口做观察孔、于第4肋间腋前线切口及第8肋腋后线切口做操作孔、探查胸腔和病变组织, 切除病变、结扎并进行胸膜固定, 置引流管, 缝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为 (42.6±10.8) 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 (64.2±12.8) min,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 (1.4±0.3) 分、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 (3.2±0.7) 分,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试验组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1.5%, 对照组术后感染7例、感染率10.8%,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术后复发4例、复发率6.2%, 对照组术后复发3例、复发率4.6%,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于非外伤性因素或者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脏层胸膜或者肺组织发生破裂, 进而导致胸膜腔积气称为自发性气胸[2]。传统的开胸手术手术切口长、手术的创伤大、遗留的瘢痕重、以及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康复, 严重的制约了其在临床的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使得其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 手术术野清晰, 明确病变部位, 通过器械能够达到有效的切除、并且可以进行可靠的闭合, 凸显出电视胸腔镜的技术优势。特别是电视胸腔镜手术能够大大的降低手术的创伤, 利于患者的康复。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普及, 研究表明[3], 目前其手术的时间明显的少于开胸手术。本组研究中,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胸手术对照组、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和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 且存在统计学差异, 而在术后复发率方面, 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与丁旭[4]等开展的研究结论相符合, 表明电视胸腔镜在手术时间、手术疼痛和感染率优于对照组, 而不增加复发的几率。

综上所述, 自发性气胸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较开胸手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程度轻、术后出现感染的机率低的优势, 而且不增加复发的风险, 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和经济的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 比较研究自发性气胸应用开胸手术及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可靠性。方法 按照数字表法将自发性气胸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 试验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 对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感染率和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 (42.6±10.8) min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 (1.4±0.3) 分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试验组术后感染率为1.5%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术后复发率为6.2%略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自发性气胸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较开胸手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程度轻、术后出现感染的机率低的优势, 而且不增加复发的风险, 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和经济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手术

参考文献

[1]游继军, 王熠, 袁锦华, 等.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95例分析.陕西医学杂志, 2013, 42 (10) :1428.

[2]陈华增, 先国明, 张波, 等.186例自发性气胸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药导刊, 2013, 15 (3) :411-412.

[3]俞晓军, 姜正科, 郑武俊, 等.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外伤性血气胸的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12) :1110-1112.

两种不同方式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阴道助产分娩的10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初产妇同意参加本实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均为初产妇, 会阴发育良好, 无骨产道狭窄, 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心脏病等妊娠合并症。所有入选初产妇按照助产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 (n=54) 和对照组 (n=46) , 其中观察组年龄21~32岁, 平均年龄 (25.4±4.4) 岁, 平均孕周 (38.4±1.7) 周, 平均身高 (154.3±11.5) cm;对照组年龄20~33岁, 平均年龄 (26.1±4.6) 岁, 平均孕周 (38.8±1.8) 周, 平均身高 (156.3±11.9) cm。两组初产妇年龄、孕周及身高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胎头吸引助产术。

具体方法:初产妇取截石位, 排空膀胱, 内诊明确胎先露骨质部达坐骨棘3 cm以下, 并明确胎方位, 行会阴侧切术, 检查器械是否漏气, 与口缘处涂润滑剂, 左手暴露术野, 右手持硅胶帽, 沿阴道后壁置于胎头顶骨部, 右手检查帽缘有无软组织, 把持吸引器, 打开负压泵, 最高可将负压维持在-600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左右, 负压形成后配合宫缩沿产道缓缓牵引, 娩出后, 停负压吸引泵, 取下硅胶帽, 检查缝合软产道。

1.2.2 对照组采用产钳助产术。

具体方法:初产妇在分娩镇痛下, 取截石位, 排空膀胱, 内诊明确胎先露骨质部达坐骨棘3 cm以下, 明确胎方位, 行会阴侧切术, 右手旋转固定胎头, 左手执笔式持钳自右掌心滑至骨盆左侧至胎儿耳颞部, 同法放置右叶产钳, 扣住产钳, 确定无软组织被钳夹, 缓慢配合宫缩, 沿骨盆轴牵引, 至胎头着冠, 撤钳, 娩出胎儿, 检查缝合软产道。

1.3 观察指标

(1) 助产成功率; (2) 初产妇并发症:包括产道损伤、感染等; (3) 婴儿并发症:包括头面部擦伤、头皮血肿和颅内出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助产成功率比较观察组助产成功49例, 成功率90.7%;对照组助产成功46例, 成功率100.0%, 观察组成功率小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产道损伤3例 (5.6%) 、感染2例 (3.7%) 和头面部皮损1例 (1.9%) ;对照组产道损伤8例 (17.4%) 、感染9例 (19.6%) 和头面部皮损2例 (4.3%) , 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头皮血肿和颅内出血8例 (14.8%)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例 (4.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一般情况下, 初产妇经阴道自然分娩较剖腹产创伤小, 分娩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花费少, 但初产妇因心理紧张、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分娩过程中体力透支、宫缩不规律等而出现难产, 需助产方式辅助分娩。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胎头吸引助产和产钳助产。

胎头吸引助产和产钳助产术的临床适应证相似, 但是并非完全相同。产钳助产术可以用于顶先露、面先露的颏前位以及臀位后出头, 而胎头吸引助产术只能用于顶先露[2]。胎头吸引助产术操作简便, 容易掌握, 放置时不需越过胎头而伸入产道深处, 因而不易造成产道软组织损伤, 减少了感染机会。另外, 对头面部皮肤损伤小。但是, 胎头吸引助产也具有以下缺点, 如手术时间长, 力量小, 易滑脱;此外负压集中于胎儿头顶部, 局部压强大, 皮下血肿及颅内出血的发生几率增加。

根据胎儿头在盆腔内位置的高低, 分为高位、中位及低位产钳术。高、中位产钳术危险性大, 现已不采用或者很少采用[3]。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低位产钳术和出口产钳术, 特别是出口产钳术对母婴影响更小, 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力量可靠、牵引确切、操作成功率高以及头皮血肿和颅内出血发生率低等优点。但是产钳助产术技术要求高, 需经过培训才能掌握, 如果力量使用不当, 易造成产道损伤、感染及婴儿头面部损伤。因此, 要求施术者检查判断正确、产钳放置牵引恰当, 才能减少母婴的损害, 但产钳对胎头的压力和牵引力大, 娩出胎头快, 对胎儿窘迫等需及时娩出胎儿者应首选产钳助产术, 胎头吸引器助产失败者亦可再试用产钳术。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助产成功率90.7%;对照组助产成功率100.0%, 观察组成功率小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另外, 观察组产道损伤、感染和头面部皮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而观察组头皮血肿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总之, 胎头吸引助产和产钳助产术各有优缺点, 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初产妇的实际状况选择更为适合的助产技术, 以提高助产成功率, 并且减少母婴损害几率。

参考文献

[1]王艳霞.不同助产方式对初产妇分娩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医药前沿, 2015, 5 (7) :114.

[2]王珺, 陈惠池.胎头吸引与产钳术临床应用及比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6 (11) :829-831.

两种不同理念的意外转换 第11篇

以马克思为中点,人们可以发现一个意外的转换关系:后现代理念,如果加上经济技术背景,就能转化为信息化理念;而信息化理念,如果加上精神和上层建筑背景,就能转化为后现代理念。

共同的思想前提

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历史主义,历史主义就是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反命题:天变,则道亦变。“天”就是指历史的前提假设,“道”就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

后现代与信息化,都必须以历史主义为前提,离开了历史主义都不能成立。农业社会的天,对应前现代之道;工业社会的天,对应现代之道;信息社会的天,对应后现代之道。

举例来说,自给自足这条规律是有历史前提的,仅在自然经济这个“天”之下,才能够成立,拿到工业社会就不适用;再如,在家办公这条规律,只在前现代(农民在家办公)和后现代(网络SOHO)条件下适用,对工业化就不适用。

与历史主义相对的是普遍主义,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普遍主义者并非真的发现了适用于所有条件的普遍规律,而是有一种历史性的错觉,把所在社会条件下得出的特定规律,不适当地延伸、普适到所有条件下,犯下教条主义的错误。

马克思早期的后现代主题和晚期的前现代主题的文献,近几十年来,引起了西方社会极大的研究兴趣。马尔库塞、列斐伏尔等是从马克思早期思想进入后现代;莫斯、巴塔耶、鲍德里亚走的是马克思晚期东方学的路子,由前现代而批判现代,启示后现代。

人们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其实正是马克思早期和晚期文献隐隐约约在思考的问题,即不同于工业化的另一条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今天,许多人不接受后现代思想,与不接受信息化思想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认为工业化中的几个思想家(如斯密、凯恩斯、韦伯等)总结的东西,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拒不认为信息化会改变时代的前提条件。

二者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文献中的后现代因素,不像现代因素那么明显,但地位却很重要。而且越临近工业化完成,它在西方发达社会被讨论得越热烈。因为它们解决的正是“工业化之后”的问题。

以实践观点拒斥理性形而上

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与感性对立的理性的形而上。笛卡尔理性主义是这种现代性的思想根据;工业化大生产是这种现代性的物质基础。这样一种表面上永恒之“道”,只不过是工业化大规模同质化生产这样一种“天”所决定的产物。

马克思的根本方法,具有强烈的反“形而上”性质,这与后现代思想的倾向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反形而上立场,突出表现在实践观点上。西方有两种人很难理解这种后现代精神,一种是将理性绝对化的新古典经济学家,一种是持机械观的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学家。反倒是中国人特别能接受实践的观点。法国社会学大师布尔迪厄深得“实践”二字的妙味,看出实践的后现代作用,在于弥合心物二元论,从而瓦解现代性的思想基础。

后现代和信息化,出于一个共同的理由,需要实践的观点。这就是现代性或工业化的根本思想特征是心物二元论,它是基础主义与本质主义的理论前提;以后现代扬弃现代性,以信息化扬弃工业化,根本的思想阻力来自心物二元论。这种心物二元论在现实中表现出强烈的理性中心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成为传统工业化的精神支柱,阻碍社会向“新型”方向迈出的脚步。

感性事物的价值优先性

复归日常生活世界,强调感性事物的价值优先性,是后现代的共同主题。所有后现代主义者,都在大大发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这一早期思想主题。马克思对于物质和劳动的看法,隐含着后现代基因,就是强调感性事物的优先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可以说千差万别,但都主张复归感性。这里的感性是有特定含义的,是由理性“复归”感性这样一个过程。

这样的感性,具有异质性、个性、分布式的后现代特点。只有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的生产力条件支持下,大规模生产才能变成个性化定制,集中式管理才能演变为分布式的管理。即由同质性向异质性复归。

在信息化中,感性事物的价值优先性,集中表现在信息化特有的价值取向上,信息化运动实质是社会的生命有机化运动。它是工业化的社会机械化运动走到极端后的拨乱反正。信息化推动社会从工业化的机械状态,向后现代的生命状态的转变。这种生命化,表现在价值上,就是以人为本;表现在组织上,就是从无生命的机械分层组织,向智能感知的灵活流程组织转变,做活企业;表现在产业发展上,就是在物质和社会需求满足基础之上,升级到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的“高感性事业”。

非常非常遗憾的是,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者,他们两耳不闻生产力和技术革命,一心只谈精神和文化,变成脱离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空头理论家。同样遗憾的是,所有的信息化工作者,忽视了经济感性化、产业精神化的现实,成为游离于社会精神文化和制度变迁的埋头苦干家。

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后现代与信息化又一个共同的理念。

二十六岁的马克思把不同于现代性的人类发展状态,高度概括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样一个经典命题。按照马斯洛的说法,人的自由发展,最终要体现为人的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这样的精神满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代性理念和工业化实践,过分强调了人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这样一个片面的方面。

用现代性的观点展望未来社会,有一个极大的误解,就是曲解“物质的极大丰富”,以为是后现代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完整准确的说法应当是,“物质极大丰富,物质比例极小”。意思是,在后现代和信息化社会,物质需求的满足虽然在总量上可能超过工业化社会,但其比例在社会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却一定远远低于工业化社会。这是因为,以异质性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为主要特征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满足将主导经济。

两种不同方式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7月~2011年5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糖尿病科住院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4例, 其中初产妇41例, 经产妇23例, 妊娠35~40周, 平均年龄21~35岁。将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独立健康教育组 (26例) 及团体健康教育组 (38例) 。诊断标准为: (1) 妊娠22~36周, 50g葡萄糖筛查异常的孕妇; (2) 经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OGTT) 诊断为GDM; (3) 糖尿病诊断按照美国糖尿病资料组推荐的诊断标准:OGTT1h血糖≥10.6, OGTT2h血糖≥9.2mmol/L, OGTT3h血糖≥8.1mmol/L, 其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标准。

1.2 方法

实施不同健康教育3个月后, 患者到医院随访1次。了解孕妇饮食、自我监测的执行情况, 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团体组采用集中健康教育, 由专职医护人员每周进行1次健康知识讲座, 并发放宣传资料;独立组根据每个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评估结果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 每周1次, 采取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并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ml, 采用微柱层析法检测Hb A1c。Hb A1c的测定以超过正常水平6%为控制欠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χ2检验及相关分析,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独立健康教育组 (26例) 及团体健康教育组 (38例) 检查结果见表1。

注:χ2值8.737, P<0.05

独立健康教育组接受个体健康教育后,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与团体健康教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3 讨论

GDM的发生率为1%~5%, 国内发生率为1%, 属于高危妊娠, 严重危害母婴健康, 如果处理不当, 不仅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也会直接影响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 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孕妇的影响, 更因关心她们的心理因素, 针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帮助孕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通过对GDM患者的健康教育, 可提高孕妇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模式,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本组研究发现, 有计划地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不同教育程度及社会家庭背景, 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介绍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使独立教育组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优于团体教育组, 这与高翠霞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有针对性的积极教育能够更好地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 并根据患者妊娠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 缓解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血糖的控制更加平稳[1,2,3,4,5]。

本研究还发现独立教育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及母婴合并症发生率均较团体教育组有降低, 但这需要更大量的研究样本。另外, 本研究采用单一的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评价指标, 虽然容易评价大量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但对于每天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由于不容易定期检测, 故而没有作为评价指标, 可能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金镇, 高琳, 尚丽莉.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近远期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6) :420-421.

[2]董悦, 魏丽惠.妇产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181-186.

[3]杨慧霞, 董悦.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3) :129.

[4]Serci I.Diabetes in pregnancy-dietary management[J].Pract midwife, 2008, 11 (6) :43-46.

两种不同方式范文

两种不同方式范文(精选12篇)两种不同方式 第1篇关键词:数学,案例,提问方式,比较,思考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及新的课程标准出台,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