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火烈鸟2025-09-191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第1篇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活动纪实 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三,即每年约有近3.6万人得白血病。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15岁以下的人群占用5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幸。虽然骨髓移植是治疗特别法庭肿瘤的理想方法,但要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骨髓却不容易。据悉,我国已有超过100万的白血病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配型,这就需要有足够多的爱心人士的HLA资料。虽经各方努力,中华骨髓库已经有120万的资料,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更多的白血病患者正无助地在死亡线上挣扎!

爱如潮水,它将你我包围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一大早,中煤集团大屯公司矿工俱乐部门前广场就人声鼎沸,排起了长队。彩虹门高高矗立,上面写着“学习雷锋榜样,践行大屯精神,彰显道德力量”几个大字。原来,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在这里举行学雷锋大型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爱心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用爱点燃生命的希望,给这个料峭的春寒时节带来了一股暖流。

8点30分,当记者来到俱乐部时,广场门前已经聚集了百余名年轻人,他们在采血车旁排起了长队。他们头戴小红帽,上面可以清

晰地看到“郭明义爱心团队”几个字,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这些义务捐献者是来自矿区各单位的职工,他们当中有生产一线的矿工,有机关管理岗位的干部,有技工学校学生,还有职工家属。

采集工作刚刚开始,就有一位年轻人跑到队伍的最前面,这位“加塞”的年轻人说:“我前两天收到了团委的倡议短信,今天因为要去机场接人,怕耽误了,能让我先捐献吗?”青年有些急切地说。他的请求得到了许可,这位青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位采煤队的矿工在接受采访时说:“郭明义是我们央企职工学习的榜样,我加入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就要拿出实际行动向他学习,力所能及地做一点好事吧。”

人群中,有一位中年妇女,当被问到为什么义务献血时,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妇女告诉记者:“我爱人在矿里上班,我没有工作,平时也不能为企业做什么贡献,这次有机会献血,我很高兴,如果我的血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我就没有白来。”这位职工家属的话朴实又感人。

在长长的队伍里,我们发现了孔庄煤矿职工马吉国的身影。这位大屯公司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曾六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这次他又积极主动报了名,他深有体会地说:“献血并不会对个人身体造成影响,献血救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大屯青工的自豪”。 负责采集工作的医务人员对记者说,大屯公司踊跃献血的场面令她感动,这在她的工作经历中是不多见的。

大屯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占福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现场。他与每一位捐献者一一握手,并登上采集车察看。他代表公司党政对献血员工进行了慰问,高度赞扬了青年职工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他说,此次活动,是一次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的生动实践,是央企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必将对提升大屯公司的良好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这天上午,共有400多人报名,采集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由于血液贮藏柜容量不足,最终只能为75名志愿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125名志愿者采集鲜血36000毫升。

从献血车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场,到处上演着一幕幕爱心奉献的动人场景,大屯员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向郭明义学习,奉献着爱心,服务着社会。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有些名字注定要在茫茫人海中闪亮。

马吉国,大屯公司第1例、徐州市第6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且本人同意捐献者。2005年4月的一天,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团委和徐州市红十字会在“五四”青年节来临前组织了“跟党走献真情”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马吉国加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两年后的2007年4月,他成为4月24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分离过程从早晨8时持续到12时40分,血细胞分离机从马吉国身体血液提取了120毫升造血干细胞。

一晃3年过去了。那位患者病情到底怎样了?在马吉国的心中,多了一份放不下的牵挂。2010年阳春三月,马吉国应邀参加江苏省和常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在常州举行的“与爱同行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会暨大型广场宣传活动”,没料想,竟与接受了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患者见了面,两个七尺男儿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在场观众。原来,早在2006年,医院就给年仅38岁的患者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帮患者找到了与他配型完全吻合、并且愿意帮助他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马吉国。患者术后康复得很好,这让他更加想念那位不知姓名的救命恩人。按规定,造血干细胞移植3年后,经双方同意方可见面,因此,活动主办方安排了这次非同寻常的见面。这天,患者与恩人相逢,能不激动吗?

马吉国被授予共青团江苏省委“优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徐州市首届“十佳文明职工”、 沛县“十佳市民”、大屯公司“青年突出手”、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等荣誉称号。

陈磊,孔庄煤矿职工,大屯公司第2例、徐州市第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09年3月9日在南京市鼓楼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血细胞分离,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当天,陈磊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被送往天津患者所在医院进行移植。3月11日,他从南京回来后,徐州市红十字会召开欢迎会,对陈磊甘于奉献的精神给与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大屯公司在人道主义救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工作,对大屯公司青年志愿者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义举表示了衷心感谢。

刘国防,徐庄煤矿通风科职工,2008年响应号召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活动,2011年4月经过全面体检及高分辨检测,与一位白血病患者的HLA分型数据相匹配,经过多次体检详细配型,符合捐献要求,刘国防本人同意实施捐献,成为徐州市第19名、也是公司第3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当年6月29日,徐庄煤矿举行刘国防赴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7月4日,刘国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人间大爱。

当天,那位患者,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刘国防写了一封信,其中一段这样写道:当我躺在病床上,几乎感到绝望时,从骨髓库传来了您的配型和我完全配对的好消息,我彻夜未眠,这使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当我得知您的体检合格,并且您和您的家人又愿意捐献时,我感到了人间真情,感到了您的伟大人格。当您的干细胞输到我身上时,她将使我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您的大恩大德,我将永生不忘。

许洪,24岁,大屯公司铝板带厂冷轧车间员工。2011年3月,他的造血干细胞与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相吻合,在电话确认捐髓意向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并得到了父母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他查阅很多关于调节自己身体状态的资料,准备在手术前把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到最佳状态。随时等候通知准备手术,去挽救一位虽不相识但同样珍贵的生命。最近,他被评为大屯公司第六届精神文明新人

新事当选者。

薛文茜是大屯公司发电厂职工子女,现在天津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就读。2011年“五四”青年到来之际,薛文茜于5月9日为了一名男性患者的康复,在天津血液病医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校团委及相关学院师生均到医院看望和鼓励两位同学,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与无私生动反映了科大学子“爱国爱校爱人”的精神风貌,受到市红十字会及病患家属的充分肯定。薛文茜的事迹让大屯公司职工家属深受感动,在大屯公司第六届精神文明新人新事评选中,薛文茜以高票当选。

我的未来不是梦

据大屯公司团委书记刘琴介绍,早在2004年,大屯公司就开始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投身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为做好造血干细胞的发动工作,公司团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征募活动的通知》,积极投身干细胞采集前的各项宣传工作,共发放《献一人爱心 救一人生命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手册》达8000余份,爱心、奉献的博爱精神,传遍了整个矿区。向全矿区青年发出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来。同时,常年开通捐献热线,随时接受来自矿区青年的爱心火种。

前不久,中煤集团团委发出“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明义品格 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倡议后,大屯公司团委立即行动起来,通

过网络、手机等媒介,向全矿区团员青年发出学“当代雷锋”郭明义献爱心倡议,组织“郭明义”爱心队员开展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义务奉献活动。于是,大屯公司团委和教卫办发起了这次爱心活动。

多年来,大屯公司团委多次举办大型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每次都有上百名志愿者争先恐后地填写《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进行血样采集,从他们热情真挚的笑容里,我们读懂了一份无私的高尚;在他们从容淡定的背影里,我们体味到了一种忘我奉献的感动。在大屯公司团委的倡导和组织下,目前,已有646名团员青年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队伍,约占徐州志愿捐献者总数的8%,其中成功捐献4例,占徐州市捐献总数的19.1%,在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企业中位列第一。他们正在用爱心延续生命,用奉献创造奇迹。让爱心和奉献精神在大屯公司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2007年,公司青年员工马吉国成为沛县首例、徐州第六例成功捐献者,在此之后的4年内,大屯公司团委通过积极宣传发动,陆续又有陈磊、刘国防和许洪3名团员青年与患者配型吻合,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王磊、李静等8名青年初次配型成功。江苏电视台、徐州电视台、中国煤炭报、彭城晚报、中国文明网、国资网、新浪网、江苏文明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大屯公司青年员工捐献事迹做了专题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矿区每年都有青年人主动联系红十字会,要求加入造血干细胞库,“奉献爱心,传递生命”已成为大屯青年的青春宣言。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活动纪实 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三,即每年约有近3.6万人得白血病。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15岁以下的人群占用5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幸。虽然骨髓移植是治疗特别法庭肿瘤的理想方法,但要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骨髓却不容易。据悉,我国已有超过100万的白血病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配型,这就需要有足够多的爱心人士的HLA资料。虽经各方努力,中华骨髓库已经有120万的资料,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更多的白血病患者正无助地在死亡线上挣扎!

爱如潮水,它将你我包围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一大早,中煤集团大屯公司矿工俱乐部门前广场就人声鼎沸,排起了长队。彩虹门高高矗立,上面写着“学习雷锋榜样,践行大屯精神,彰显道德力量”几个大字。原来,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在这里举行学雷锋大型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爱心活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学习,用爱点燃生命的希望,给这个料峭的春寒时节带来了一股暖流。

8点30分,当记者来到俱乐部时,广场门前已经聚集了百余名年轻人,他们在采血车旁排起了长队。他们头戴小红帽,上面可以清

晰地看到“郭明义爱心团队”几个字,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这些义务捐献者是来自矿区各单位的职工,他们当中有生产一线的矿工,有机关管理岗位的干部,有技工学校学生,还有职工家属。

采集工作刚刚开始,就有一位年轻人跑到队伍的最前面,这位“加塞”的年轻人说:“我前两天收到了团委的倡议短信,今天因为要去机场接人,怕耽误了,能让我先捐献吗?”青年有些急切地说。他的请求得到了许可,这位青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位采煤队的矿工在接受采访时说:“郭明义是我们央企职工学习的榜样,我加入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就要拿出实际行动向他学习,力所能及地做一点好事吧。”

人群中,有一位中年妇女,当被问到为什么义务献血时,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妇女告诉记者:“我爱人在矿里上班,我没有工作,平时也不能为企业做什么贡献,这次有机会献血,我很高兴,如果我的血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我就没有白来。”这位职工家属的话朴实又感人。

在长长的队伍里,我们发现了孔庄煤矿职工马吉国的身影。这位大屯公司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曾六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这次他又积极主动报了名,他深有体会地说:“献血并不会对个人身体造成影响,献血救人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大屯青工的自豪”。 负责采集工作的医务人员对记者说,大屯公司踊跃献血的场面令她感动,这在她的工作经历中是不多见的。

大屯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占福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到现场。他与每一位捐献者一一握手,并登上采集车察看。他代表公司党政对献血员工进行了慰问,高度赞扬了青年职工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义举。他说,此次活动,是一次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的生动实践,是央企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必将对提升大屯公司的良好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这天上午,共有400多人报名,采集工作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由于血液贮藏柜容量不足,最终只能为75名志愿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125名志愿者采集鲜血36000毫升。

从献血车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场,到处上演着一幕幕爱心奉献的动人场景,大屯员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向郭明义学习,奉献着爱心,服务着社会。

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

有些名字注定要在茫茫人海中闪亮。

马吉国,大屯公司第1例、徐州市第6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且本人同意捐献者。2005年4月的一天,大屯公司孔庄煤矿团委和徐州市红十字会在“五四”青年节来临前组织了“跟党走献真情”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马吉国加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两年后的2007年4月,他成为4月24日,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分离过程从早晨8时持续到12时40分,血细胞分离机从马吉国身体血液提取了120毫升造血干细胞。

一晃3年过去了。那位患者病情到底怎样了?在马吉国的心中,多了一份放不下的牵挂。2010年阳春三月,马吉国应邀参加江苏省和常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在常州举行的“与爱同行江苏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联谊会暨大型广场宣传活动”,没料想,竟与接受了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的患者见了面,两个七尺男儿都禁不住流下了热泪。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在场观众。原来,早在2006年,医院就给年仅38岁的患者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帮患者找到了与他配型完全吻合、并且愿意帮助他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马吉国。患者术后康复得很好,这让他更加想念那位不知姓名的救命恩人。按规定,造血干细胞移植3年后,经双方同意方可见面,因此,活动主办方安排了这次非同寻常的见面。这天,患者与恩人相逢,能不激动吗?

马吉国被授予共青团江苏省委“优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徐州市首届“十佳文明职工”、 沛县“十佳市民”、大屯公司“青年突出手”、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等荣誉称号。

陈磊,孔庄煤矿职工,大屯公司第2例、徐州市第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09年3月9日在南京市鼓楼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血细胞分离,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当天,陈磊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被送往天津患者所在医院进行移植。3月11日,他从南京回来后,徐州市红十字会召开欢迎会,对陈磊甘于奉献的精神给与了高度评价,并充分肯定了大屯公司在人道主义救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工作,对大屯公司青年志愿者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

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义举表示了衷心感谢。

刘国防,徐庄煤矿通风科职工,2008年响应号召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活动,2011年4月经过全面体检及高分辨检测,与一位白血病患者的HLA分型数据相匹配,经过多次体检详细配型,符合捐献要求,刘国防本人同意实施捐献,成为徐州市第19名、也是公司第3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当年6月29日,徐庄煤矿举行刘国防赴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欢送仪式。7月4日,刘国防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人间大爱。

当天,那位患者,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怀着激动的心情,给刘国防写了一封信,其中一段这样写道:当我躺在病床上,几乎感到绝望时,从骨髓库传来了您的配型和我完全配对的好消息,我彻夜未眠,这使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当我得知您的体检合格,并且您和您的家人又愿意捐献时,我感到了人间真情,感到了您的伟大人格。当您的干细胞输到我身上时,她将使我重新获得第二次生命,您的大恩大德,我将永生不忘。

许洪,24岁,大屯公司铝板带厂冷轧车间员工。2011年3月,他的造血干细胞与南京一位白血病患者相吻合,在电话确认捐髓意向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并得到了父母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他查阅很多关于调节自己身体状态的资料,准备在手术前把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到最佳状态。随时等候通知准备手术,去挽救一位虽不相识但同样珍贵的生命。最近,他被评为大屯公司第六届精神文明新人

新事当选者。

薛文茜是大屯公司发电厂职工子女,现在天津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就读。2011年“五四”青年到来之际,薛文茜于5月9日为了一名男性患者的康复,在天津血液病医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校团委及相关学院师生均到医院看望和鼓励两位同学,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坚强与无私生动反映了科大学子“爱国爱校爱人”的精神风貌,受到市红十字会及病患家属的充分肯定。薛文茜的事迹让大屯公司职工家属深受感动,在大屯公司第六届精神文明新人新事评选中,薛文茜以高票当选。

我的未来不是梦

据大屯公司团委书记刘琴介绍,早在2004年,大屯公司就开始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投身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为做好造血干细胞的发动工作,公司团委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征募活动的通知》,积极投身干细胞采集前的各项宣传工作,共发放《献一人爱心 救一人生命捐献造血干细胞宣传手册》达8000余份,爱心、奉献的博爱精神,传遍了整个矿区。向全矿区青年发出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号召大家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捐献造血干细胞队伍中来。同时,常年开通捐献热线,随时接受来自矿区青年的爱心火种。

前不久,中煤集团团委发出“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明义品格 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倡议后,大屯公司团委立即行动起来,通

过网络、手机等媒介,向全矿区团员青年发出学“当代雷锋”郭明义献爱心倡议,组织“郭明义”爱心队员开展义务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等义务奉献活动。于是,大屯公司团委和教卫办发起了这次爱心活动。

多年来,大屯公司团委多次举办大型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每次都有上百名志愿者争先恐后地填写《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进行血样采集,从他们热情真挚的笑容里,我们读懂了一份无私的高尚;在他们从容淡定的背影里,我们体味到了一种忘我奉献的感动。在大屯公司团委的倡导和组织下,目前,已有646名团员青年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队伍,约占徐州志愿捐献者总数的8%,其中成功捐献4例,占徐州市捐献总数的19.1%,在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企业中位列第一。他们正在用爱心延续生命,用奉献创造奇迹。让爱心和奉献精神在大屯公司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2007年,公司青年员工马吉国成为沛县首例、徐州第六例成功捐献者,在此之后的4年内,大屯公司团委通过积极宣传发动,陆续又有陈磊、刘国防和许洪3名团员青年与患者配型吻合,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王磊、李静等8名青年初次配型成功。江苏电视台、徐州电视台、中国煤炭报、彭城晚报、中国文明网、国资网、新浪网、江苏文明网等数十家媒体对大屯公司青年员工捐献事迹做了专题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今矿区每年都有青年人主动联系红十字会,要求加入造血干细胞库,“奉献爱心,传递生命”已成为大屯青年的青春宣言。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第3篇

责任在我心中

---责任创造奇迹

责任可以使人名扬千古,流芳百世。1968年的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比赛,让人认识到坦桑尼亚选手艾克瓦里,当他双腿沾满血迹坚持跑到终点时,优胜者早已般完了奖,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跑到终点时,他的回答是:“我的国家从2万公里外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来起跑的,而是让我来完成比赛的。”因他的顽强拼搏精神。为国家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每当奥运会举行的时候,人们总是会不禁想起这个曾经震撼世人的艾克瓦里。这个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心中有责任的人,可以创造历史的奇迹!

“从今天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这是今年5月份四川发生地震,因桑枣中学零伤亡人们对叶志平的最高评价,也是叶志平校长对“责任”的完美诠释。在重灾区90%房屋倒塌,几十万人被埋与废墟之下,而他却依然屹立在天地之间,保住了1000多个人的生命。这个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心中有责任的人,可以创造生命的奇迹!

责任可以把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做的尽善尽美。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丽人苏珊,她出身于中国台北的一个音乐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非常喜欢音乐,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够驰骋在音乐的广阔天地,但她阴差阳错地考进了大学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认真的她,尽管不喜欢这一专业,可还是学得格外刻苦,每学期各科成绩均是优异。毕业时被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当时许多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为什么苏珊能够把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做的如此完美哪?苏珊地回答是:“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这个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心中有责任的人,可以创造事业的奇迹!

作为采购人员,责任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那是XX年的深秋,我们集团从内蒙购进了一批羔羊肉,早上一上班,就接到通知到国际冷库那里卸羊肉。深秋的天气已有几分寒意,天空中还下着细雨,我们采供中心10几个男同事,连年龄将近60岁的黄经理、张老师都一起来卸羊肉。用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才从车上将羊肉卸下一大半。衣服早已被雨水汗水浸湿。但是国际的冷库并装不下那么多羊肉,我们又把余下的15多吨羊肉运到学校和外面租的冷库卸下,为了防止装卸时间过长羊肉化冻,中午饭都没有顾上吃,水没有喝一口,下午14:00卸完了车,一部分人可以先去吃饭,一部分要清点数量,但是大家都没有走,因为团队精神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已根深蒂固,我们不会拉下任何一个人因为团队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等清点完成后,已是下午4点多了。大家这才松了口气,冰冷的衣服火热的心,带着一身的异味大家去吃了中午饭。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同事们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是什么让我们不畏辛苦,不畏劳累哪?那是因为我们肩负着对使用部门、对工作、对自己的责任!

还记得二期开业前七小时,凌晨2:30对所有人来说应该还在梦香之中,可是有一部分蓝海人,却默默地任劳任怨的工作在岗位上,我就是其中的一名.大堂大厅到二楼的楼梯扶手还没有制作完成,原计划是开业后在安装,可是开业时所有的贵宾都要经过这里到二楼,我对自己说:"问题绝对不能出在我这里,我要留给客人一个完美的蓝海印象"。我冷静的考虑了一下,决定通知客户现在加班争取在开业前赶制出来.我掏出手机拨打了客户的电话没有人接,一便两遍始终没有人接,我3:00打的赶到了该客户的门头,敲开了紧闭大门,说明了来意,客户说:“我和我的工人为了敢你们的工地也是刚睡下,不忍心叫他们”在我的执着下该客户最终同意赶到工地加班制作,固定,造型,抛光,上油一道一道的工序有条不紊进行着,从毛配到成型,我一直陪伴着,心里一直在预算着完工时间,我紧张的心始终没有放松过。产品在一点一点的成型。我的心一点一点的放松。早上8:05制作成功,比我原计划提前25分钟!

以上只是我们工作中两个小小的例子,我想,如果出现同样的问题,不仅是采供中心的人员可以做到,因为我们要有对我们的工作、对我们的集团高度的责任感!您的需求,我的责任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我们才赢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只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即使在难以逾越的困难面前,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

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更不能有半点的失误,因为公司所有产品的进价决定着卖价,卖价决定着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决定着成功与否。我们团队将通过严格的机制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供应商.

“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的人”因为只要心中有责任,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第4篇

稻庄镇中心小学朱丽华

2013年3月14日,在孙立芳校长、李文艳主任的带领下,我十分荣幸的同全校十位老师共同参观学习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深化我们的课堂改革,创建高效课堂。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天的深入课堂的时间,但我的收获却很多很多。

在杜郎口中学我们深入课堂体味“杜郎口模式”的魅力,亲身感受杜郎口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所创造出“以学生为本”的“我的课堂,我是主角”的教学氛围,实地察看了班级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听取了优秀老师的报告。从杜郎口班级自主管理、班级文化育人中得到启发,并比较着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管理思想,深入思考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学校处处体现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习特色,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全校各种宣传栏足有上百块,不管是教室,还是走廊,随处可见学生写的 “我自信,我成长”,“乐着学,学着乐”,“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竞争中协作,在协作中竞争”,为学生的学习、练习创造了广阔的天地。

二、真正以学生为主、高效有序的课堂教学

杜郎口中学采用“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个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试。这种模式的每个环节无不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主体要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是为了自己会学”,“要无限相信孩子的潜能”。在这里学生是学习主体,把课堂归还给了学生,真正地把“讲堂”变成了“学堂”。

1、团结互助的小组合作

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主动、积极合作。在转班中,无论是哪个年级,无论是什么课,在课堂上随处可见的不光有小组内的交流和协助,也有小组外的交

流和协助。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合作,学习展示没有一个是在他人的催促下走向展示的板面。有的小组能同时站起来两三位同学,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展示和补充。转班过程中,没有一个班级出现过地上有纸屑的现象,地面,窗台,黑板,走廊,楼梯,墙壁等处没有看见痰迹,纸屑等,就连每班的饮水机也是擦拭的一尘不染。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杜郎口学校是一个团结如一的优秀集体。

2、活泼严肃的课堂展示

课堂氛围更能体现杜郎口中学的内在品质,在展示中每位同学都像一位小老师,那种神情和自信,那种大度和姿态,镇定而又从容。展示中虽然寥寥数语,学生们却认真对待,说者严肃,听着认真,即便是有小小的口误,听讲的同学也会及时补充和更正,没有笑场和起哄的现象。看着同学们的展示,一个个胸有成竹的那么的自信,真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3、三头并进高低搭配

在杜郎口中学还有一个令人折服的学习程序,那就是高低搭配,多层次的合作,结对子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模式。这个模式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参与学习之中,必须在小组内有所作为,必须在组长和中等以上的学生带领下完成本节或本日的学习任务。这种高低搭配有机结合,即顾及到差生的基础知识的巩固,也顾及到中等生的进步,同时也彰显了优等生的风采。虽然在学习中很少看到优等生的展示,但中等学生的补充,已经基本完善了问题的回答,优等生就得到学习中的休息,并为下一个问题的拔高提供思考上的空间。

三、创建高效课堂的四大法宝

1、集中强化是促进习惯养成的捷径

习惯的养成是杜郎口中学完成教学任务,搞好高效课堂的第一个法宝。在习惯养成这一方面,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一点杜郎口中学做的非常的成功,也是杜郎口中学始终处在教改前列的第一要素。在和杜郎口中学老师的交流互动中,我曾经向他们提过这样的问题。我问道:学习是有规律的,贵校是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个规律的?并采用什么

方法?在常规课上如果有没有掌握规律的学生你们是怎样做的?杜郎口的老师回答是,我们的新生进校第一个任务就是养成训练,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从生活习惯到学习习惯,我们都是集中时间进行反复的强调。杜郎口坚持下来了,所以杜郎口在教育改革中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当我问到如果有学生违反校规或是不完成作业时。杜郎口的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我们也惩罚学生,那就是陪着学生一起吃饭,陪着学生一起学习,陪着学生一起休息。我想:陪着不仅体现老师的责任,也让当事人处在一种监视和尴尬中。是啊,被老师监视着你的一举一动,不光是尴尬,也会成为同学的笑料。于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会在短时间内达到学校的要求。有始有终也是习惯养成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告别不良行为习惯的最最有效的方法。

2、学习方法成就没有导学案的课堂

在杜郎口我们没有看到老师和学生手拿导学案上课的情形,这也是我疑点重重的地方。但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又都是那样的井然有序,按部就班,认真严肃的完成着高效课堂的每个环节,这点着实让我有些不解。课后在询问老师中才解开我心中的疑团。原来高效课堂的模式早就烂熟于杜郎口人的心中,并将这些潜移默化地变成了如同吃饭睡觉等必要的组成环节,他们已经掌握了各学科教学程序的制度化,必然化和行为化。在常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知道针对不同科目需要用什么方法来解读文本,知道如何利用文本来拓展和发散自己的思路,知道给用什么方法来破解文本内容和分析文本内涵。用一词来概括就是“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把钥匙,是登上文本解读的第一个台阶,是杜郎口中学老师和学生的第二法宝。

3、预习课是所有展示的基础

抓好预习是杜郎口中学的第三个法宝。在这个环节上学校充分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将明天需要学习和展示的内容,用导学案的方式发给学生,导学案的目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习,也是帮助学生强化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上,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知道没有练习的预习可以说是不成功

的预习。在杜郎口中学预习加练习构成的杜郎口中学的预习课的独特风格。预习课上老师可以讲也可以有针对性的点拨,也可以是有目的的拔高

3、预习笔记和纠错本是自主学习的保障

杜郎口中学每一位学生手里都有一个软皮笔记本。本子里面有红蓝双色笔抄录着各科学习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在这个本子里学生记录的不是老师要有意要求的东西,而是学生自己不懂或比较模糊的东西,那么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会在学生记录后给予满意的回答和解读,帮助学生将问题化解到预习中,或者称之为萌芽中。不让问题过夜或过堂。我也随手翻看了学生的预习本,在这里面我发现学生已经正握或基本掌握了每个学科得学习要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方法。预习本其实就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知识的一个系统化地梳理,在这个环节上老师有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有学生自主作用,两者有机的配合把知识的高低搭配的合理且不留痕迹。这也是杜郎口取得成功第三个法宝。

有句话说得好:自主是源泉,创新是灵魂,细节是生命,落实是根本。坚持会使平凡变的伟大,执着能让梦想成为现实。杜郎口的教学改革,杜郎口的校长和老师们长期的坚持,并不断的发展创新,创造了一个今天的杜郎口中学,为我们的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第5篇

送到医院急救后,小男孩稍微恢复了知觉。他躺在病床上迷迷糊糊地听到医生对妈妈说:“这孩子的下半身被火烧得太厉害了,能活下去的希望实在很渺茫。”

但这勇敢的小男孩不愿这样就被死神带走,他下定决心要活下去。果然,出乎医生的意料,他熬过了最关键的一刻。但等到危险期过后,他又听到医生在跟妈妈窃窃私语:“其实保住性命对这孩子而言不一定是好事。他的下半身遭到严重伤害,就算活下去,下半辈子也注定是个残废。”

这时小男孩心中又暗暗发誓,他不要做个残废,他一定要起身走路,但不幸的是他的下半身毫无行动能力。两只细弱的腿垂在那里,没有任何知觉。

出院之后,他妈妈每天为他按摩双脚,不曾间断,但仍是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即使如此,他要走路的决心也未曾动摇。平时他都以轮椅代步,有一天天气十分晴朗,妈妈推着他到院子里呼吸新鲜空气。他望着灿烂阳光照耀的草地,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奋力将身体移开轮椅,然后拖着无力的双脚在草地上匍匐前进。

一步一步,他终于爬到篱笆墙边,接着他费尽全身力气,努力地扶着篱笆站了起来。抱着坚定的决心,他每天都扶着篱笆练习走路,一直走到篱笆墙边出现了一条小路。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努力锻炼双脚。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每日持续的按摩,他终于能用自己的双脚站起来,然后走路,甚至能跑步。他后来不但走路上学,还能和同学们一起享受跑步的乐趣,到了大学时,他还被选入田径队。

一个被火烧伤下半身的孩子,原本一辈子都无法走路跑步,但凭着他坚强的意志,葛林康宁汉博士,跑出了全世界最好的成绩。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第6篇

11岁的我上初二了,无论我做了什么应该被批评的事,别人总会说,她还小,长大就好了。

而我妈妈总叹息: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我不知道我的长大到底意味着什么,但从她说这句话的频率,我断定,我能快点长大应该是她目前最大的心愿。

妈妈是我这学期成为我的语文老师的,她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我的同学近乎崇拜她。可是我不是妈妈满意的学生,她老说她教过许多学生,都很优秀,要是我能像他们那样就好了。妈妈的做法伤害了我的自尊,虽然我不敢公开的抵触她,但我并像我的同学们那样敬重她。她打了我,我嘴里不反抗,可我心里是不服气的。

直到那一夜,我偶然间看到了妈妈写的一篇日志。我看过之后几乎就可以背下的一篇日志:

亲爱的孩子,请允许我说声对不起

看着女儿在台上主持元旦文艺演出,心里感慨万千。11岁的她已经是第三次支持学校的大型演出了。其实她是一个不错的孩子。善良,有孝心,独立,各方面的能力也不错。可是面对她,无论她做得如何,我几乎都可以找到批评的理由。三岁起她就自己照顾自己了,我们都没有时间去指导她如何的培养良好的习惯,可我们老是责怪她这个习惯不好,那个习惯差,还总是把她和别人比。原本是我们疏于教育,可我们却总是不知道反省,反而责怪她,想起来真是内疚!

我在想,真的是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父母,孩子的不好是我们疏于教育的结果。为人父母,我们不能以爱为幌子,我们真爱孩子,就应该要注意爱表达的方式,一切都应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特写下这篇日志,希望时时提醒自己,也向我深爱的女儿说声对不起。

我哭了,我第一次很伤心。想起妈妈为我做的一切,鲜美的鲫鱼汤,昂贵的《哈利波特》VCD全集,枕头上妈妈编写的《枕着书香入眠》妈妈真的很爱我,就是她打了我,她别过身自己也会掉泪的。可惜我从来都不曾用心去体会,应该我说还不懂得用心去体会。

我知道我不会一下子变成妈妈希望的那样,但是长这么大,我是第一次那么清楚地知道我该怎么做,我想我是长大了,至少距离长大不远了。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作文范文第1篇中煤集团大屯公司郭明义爱心团队活动纪实 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三,即每年约有近3.6...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