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
pvc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第1篇
1 乙炔生产工序中电石单耗的控制
1.1 电石库管理
首先,应尽可能采购优质的电石原料,优质的电石虽然价格较高,但是发气量较高,并且杂质较少,因此电石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渣滓量也很少,无需频繁加料,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所以,要求生产企业要做好电石的采购管理,尽可能引进优质的电石材料。
其次,应加强电石的使用管理,为了保证乙炔生产高效,应做好电石的使用管理,依据企业现有的生产水平,配置合适数量的电石原材料,这样既能避免浪费情况,又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1.2 发生器使用等压加料的方式
等压加料指的是发生器内部压力与加料储斗压力保持一直,这样能够确保加料的顺畅,减小加料不顺造成的频繁翻板阀的操作,减少乙炔的损失。所以,在采用储斗加料时,将储斗的压力控制越小越好,这样不但提高加料效率,还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乙炔的损失。另外,在发生器反应完成后进行排渣时,应停止向发生器中加料,这样既降低乙炔的损失,又保证操作安全性。
1.3 电石排渣中乙炔的回收
排渣中往往还有少量的成品乙炔,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的提高乙炔生产效率,考虑对排渣中的乙炔进行回收,可以使用新型电石渣浆乙炔回收装置,提高回收率。
1.4 乙炔清净
发生器生产出的粗大乙炔需要使用大量的工业水进行清净,大量生产研究表明,每清净140~150m3的粗乙炔需要使用1m3的次氯酸钠溶液,以生产30万t/a PVC进行计算,需要大约11000m3/h的乙炔,粗乙炔净化所用到的次氯酸钠溶液为57m3/h,需要使用的工业用水量为60万m3/a。由此可见,粗乙炔清净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次氯酸钠与工业用水,会产生较大的成本,并且在清洁过程中水会溶解一部分乙炔,为了提高乙炔清净效率,可以增加废次氯酸钠处理装置,对水中的乙炔进行回收。
2 单体生产工序电石单耗的控制
2.1 配比控制
PVC生产中,乙炔与氯化氢的正常体积比为1:(1.05~1.10)。如果乙炔过量,对转化率造成较大影响,而氯化氢过多,也会提高电石的单耗。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乙炔与氯化氢的比例在合适水平,经过长期摸索实践,在PVC生产中,将乙炔与氯化氢的体积比控制在1:1.07为最佳。
2.2 转化器
转化器影响电石单耗主要是因为转化器经常会出现泄漏,并且转化器切出与切入时排气,转化器出现泄漏,会使其中的触媒报废,使得触媒中附着的乙炔发生损耗。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控制泄漏问题,高温是转化器出现泄漏的重要原因,所以生产中应控制好转化器生产温度,尽可能减少泄漏事故的发生。
2.3 尾气回收
经转化器压缩后的氯乙炔并不会完全冷凝,因为其中往往含有不凝气体,对这类气体通常使用尾气回收装置来进行处理,尾气中通常含有少量的氯乙炔,考虑在回收装置中再进行特殊处理,将氯乙炔分离出来。在实际生产中,氯乙炔的回收量与尾气净化水平是考察回收装置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尾气也常纳入到空气指数考核中。
3 聚合生产工序电石单耗的控制
3.1 排空
PVC生产中聚合釜排空对电石单耗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及时检查聚合釜排空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出现异常运作的问题,工序完成后要确保排空关闭。
3.2 涂布液的排放
聚合釜生产中,每釜在生产完成后都应涂抹防粘釜剂,经烘干后剩余的防粘釜应采取冲洗的方式进行清理,在该过程中,聚合釜常常会因为氯乙炔回收率不高对生产效率带来一定的影响,在排放过程也会造成一定量的氯乙炔损失。因此在涂布液使用时应控制好涂布压力与冲洗排放压力,通常将涂布前压力设置为0.08MPa,冲洗排放后压力保持0.05MPa,并进行工艺改造,将冲洗后的废液集中起来进行统一排放,并对废液中的氯乙炔进行回收处理。在该操作中,应注意如果单体直接回收进入气柜,应防止聚合釜压力过大导致的气柜压力急剧上升的问题。
3.3 废水中氯乙炔的溶解损失
对管道与设备进行冲洗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污水,而管道与设备中往往残留一些氯乙炔,冲洗后氯乙炔就会溶解入水中,如果不采取回收操作,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而且造成大量氯乙炔的损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对冲洗过管道与设备中的废水进行氯乙炔回收操作,这样既降低了电石单耗,又防止废水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
4 结语
在PVC生产中,降低电石单耗一直是企业不断探索的话题,在实际生产中应综合分析生产各个环节的特点,通过控制加料、配比、回收等环节,降低电石消耗,最终实现整体生产成本的降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PVC生产中控制电石单耗的对策,具体从乙炔生产工序、单体生产工序与聚合物生产工序上对降低生产中电石单耗的手段进行分析,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PVC,电石单耗,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 马升博,孔涛,王金良.PVC生产中降低电石单耗的措施[J].聚氯乙烯,2014(12):11-15.
[2] 赵峰.PVC生产中电石单耗的控制措施[J].聚氯乙烯,2014(12):19-21.
[3] .金威煤电攻关电石单耗显成果降低生产成本现效益[J].聚氯乙烯,2014(06):25.
pvc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第2篇
1 PVC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意义
目前的PVC生产工艺的显著特点就是:高能耗、高污染以及高物耗。种种限制因素的存在都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节能的PVC生产工艺, 积极的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成为了PVC生产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保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PVC生产是整个制造行业节能减排的重点所在, 节能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对于实现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企业来讲, 节能减排技术的实施, 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染的排放, 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减少资源的浪费, 间接性的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使得原料能够实现循环利用, 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有效的带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 在PVC生产过程中, 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对于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PVC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措施
2.1 干燥蒸汽冷凝水的回收利用
在PVC的生产过程中的干燥环节, 会消耗大量的水蒸气, 干燥过程使得大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 而这些水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的排放,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不能节约资源。
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发现, 在PVC生产过程中在干燥环节由散热器散发的水蒸气冷凝后形成的液态水具有良好的水质, 而且能够满足应釜对水质的要求标准, 加强对冷凝水的循环利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冷凝水的直接浪费, 同时将冷却水利用到反应釜中, 由于冷却水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 这也就有效的减少了因水温再次上升造成的能源消耗, 极大的节约了能源。
2.2 节约蒸汽
PVC生产过程中, 通过对PVC浆料的汽提操作可以有效的将残留在原料内部的聚氯乙烯能够以气体的形式脱离并进行回收再利用工作。为了减少气体的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 将高压蒸汽改造为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有实际的生产过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 如果高压蒸汽的成本价为200元/吨, 那么每一年都能够节省蒸汽达3万吨以上, 仅蒸汽一项每年就能够节约400万左右, 此种节约蒸汽的措施不仅能够降低生产过程中能源的消耗, 也极大的降低的生产成本。
3 PVC生产过程中的减排措施
3.1 加大对PVC生产过程中的母液的回收再利用
PVC生产过程中从最开始的投料配方, 到反应釜和管道的冲洗, 最后到设备的机封, 一系列的生产流程都需要用到脱盐水。据相关数据显示, 每生产出1吨的PVC, 相应的就会产生大概4.5吨的废水。对于一个每天能够生产1000吨母液废水的企业, 详见下表3.1
在上表中列出的数据可以看作是PVC浆料的总水量, 如果不考虑因为水分挥发损失的数量, 基本上也就是每天的离心母液的数量, 如果单纯的将这些母液水倒掉, 造成的不仅仅是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还极大的增加了对于污水处理的工作量。在PVC生产过程中在对母液处理方式上添加一套双膜的过滤设备, 经过对母液一系列的处理方法后得到的水能够满足生产反应用水的需求, 极大的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3.2 改善聚合出料的工艺
在PVC上产工艺中首先进行的就是自压出料, 然后进行分离操作, 通过料泵向出料槽疏松原料, 因为在生产实践中, 容易产生送料慢和容易堵塞管道等现象。要改善这一现象, 就需要在操作过程中采用一个耐压离心泵来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 在PVC聚合完成后, 再通过耐压泵来完成送料过程, 这样不但大大的提高的原料的输送速度, 而且也不容易造成管道堵塞, 有效的改善了因为设备原因而造成的废料现象。
4 结语
传统的PVC生产工艺具有明显的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特点, 而对于生产过程中废物的循环再利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目前的PVC生产企业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到节能减排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价值, 所以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都制定出了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 积极推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工作, 对于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PVC在其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日益明显, 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传统的PVC生产技术都会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 新时期, 因为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 这对我国现有的PVC生产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就是基于PVC生产实践, 从PVC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 以期望对日后的企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帮助。
pvc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第3篇
1 我国PVC行业发展现状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PVC相关生产到今天, 我国PVC生产已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 不夸张的说, 我国PVC生产行业自身生产规模与生产速度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而随着我国近些年PVC国际市场的打开, 我国PVC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我国现阶段的PVC生产中, 主要采用的生产形式是电石法与石油法, 在这其中电石法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 在我国应用尤为广泛。
2 PVC生产工艺节能与降耗措施
笔者以我国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PVC生产车间实际生产中的摸索为例, 通过分析, 总结出了以下几点PVC生产工艺节能与降耗措施, 希望能对我国相关PVC生产行业的日常生产带来一定启发作用。
2.1 PVC生产工2艺技能措施
我们知道, 在PVC的日常生产中, 其中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中, HCL是释放热量最多的一个环节, 所以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HCL环节产生的热量进行PVC的生产, 就能有效的起到PVC生产工艺节能的作用。虽然我国现阶段很多企业中都已经开始运用HCL产生的热量进行自身企业的相关取暖, 但事实上这种做法并不能彻底实现PVC生产的工艺节能,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在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PVC生产车间的实际工作经验, 试着提出以下HCL热量的利用措施。
在企业的PVC生产中, 一般来说一套PVC机组所需的制冷量是7000KW, 而在生产阶段中HCL环节产生的热量大约为17500KW, 而经过相关机器转化后, 将得到12500KW的制冷量, 这就直接说明了HCL环节产生的热量能够满足企业PVC生产的相关制冷需求。在具体应用中, 相关企业可以将HCL环节产生的热量通过溴化锂蒸汽制冷机进行冷量生产。
2.2 PVC生产工艺降耗措施
我们知道在PVC生产工艺中, 电石法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PVC生产工艺, 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在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PVC生产车间中的实际工作经验, 提出了关于PVC生产工艺降耗的相关措施。
在企业的日常PVC生产中, 对其的相关降耗措施主要集中在精馏尾气中所含的乙炔以及氯乙烯化学物质的回收。在PVC生产环节中, 精馏尾气会通过两次为其处理, 在尾气处理中, 经过尾气冷凝器的惰性气体为一次尾气, 而含有乙炔的氯乙烯气体则被称之为二次尾气, 在这其中, 二次尾气是PVC生产中降耗的关键所在。
2.2.1 借助冷冻盐水进行PVC生产的相关降耗
在对PVC生产中所造成的尾气进行处理时, 相关企业可以将PVC生产中产生的一次尾气与二次尾气进行混合处理, 并将二者的混合物同时放入专业的尾气冷凝器中, 在尾气冷凝器中事先存有温度为零下35度的冷冻盐水, 这些冷冻盐水会对尾气冷凝器装置中的尾气吸附装置进行较为节能的降温措施, 这样就能够保证尾气吸附装置顺利地进行PVC生产尾气的处理, 对乙炔及氯乙烯进行有效回收并再次利用, 实现PVC生产中一直追求的降耗需求。
2.2.2 借助压缩系统进行PVC生产的相关降耗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冷冻盐水进行PVC生产尾气的处理, 通过压缩系统同样可以实现PVC生产尾气的相关处理。具体来说, 在PVC生产中的二次尾气排放后, 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相关设备对二次尾气进行降压处理, 在降压后将二次尾气送入相关压缩系统, 在压缩系统中通过对二次尾气的在压缩, 进行我们所需要的乙炔及氯乙烯化学物质的回收, 最后再通过上文中提到的尾气冷凝器, 进行无用尾气的排放, 以此实现PVC生产中一直追求的降耗需求。
3 结语
本文就我国PVC行业发展现状, PVC生产工艺节能与降耗进行了相关论述,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论述, 我们初步掌握了一部分PVC生产中的节能与降耗措施, 但想要对我国PVC的相关生产进行进一步的节能降耗处理, 依旧任重而道远。为了实现我们追求的PVC生产工艺节能降耗, 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在日常生产中对PVC生产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进行深入摸索, 对PVC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还应在脑海中对节能降耗有着较为清楚地认识, 只有这样, 相关企业才能真正结合自身生产实际, 将国际中先进的相关节能降耗经验与自身企业的PVC生产相结合, 实现我们一直追求的PVC生产工艺的节能降耗, 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贡献出一份力量。
摘要:PVC生产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 在传入我国后发展极为迅速, 我国现阶段PVC产业发展极为不俗。虽然我国PVC发展呈现一片如火如荼之势, 但我国PVC产业技术落后、能耗较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也应引起我们重视。本文就PVC生产工艺节能降耗进行相关研究, 并提出了几点相关设想, 希望能以此为我国PVC行业的相关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青海盐湖集团,镁业公司,pvc
参考文献
[1] 闫晓英.浅析PVC生产工艺节能降耗途径[J].化工管理, 2015, No.37314:209.
[2] 张国臣, 付宝刚, 张洪波, 李丽卿.PVC生产过程中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J].聚氯乙烯, 2012, 04:55-58.
[3] 刘学全.PVC手套生产的节能降耗[J].山东化工, 2012, v.41;No.21703:114-116+119.
pvc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第4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SF-200型粉碎机, 江苏泰兴;101A-3型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 上海浦东;BP221S型电子天平, 德国赛多利斯股份公司;JB-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 上海雷磁新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试剂甲醛, 高猛酸钾, 硝酸铅, 孔雀绿, 碘化钾, 邻苯二甲酸氢钾, 氢氧化钠均为分析纯, 98%浓硫酸溶液, 68%硝酸溶液。
1.2 农业废料改性
选用湖南省隆回县花生壳作为改性原材料, 经烘干后打磨成粉备用。
称取花生壳粉1g, 置于25ml圆底烧瓶, 加入75g甲醛硫酸混合液 (0.1mol/L硫酸与甲醛的质量比为5:1) , 65℃回流反应1h后水洗至中性抽滤, 70℃烘干。称取花生壳粉1g, 置于200ml烧杯, 加入50ml 0.1%高锰酸钾加热反应1h后水洗至中性抽滤, 70℃烘干。称取花生壳粉1g, 25ml圆底烧瓶, 加入15ml, 10%硝酸溶液, 55℃反应1h后水洗至中性抽滤, 70℃烘干。
1.3 吸附剂化学结构检测
1.3.1 电镜图片表征
1.3.2 BET比表面积分析
表面细度有明显变化, 比表面积有明显改善, 可以选择为吸附剂进行吸附实验研究。
1.4 铅离子吸附性能测定
对100mg/LPb2+溶液选用三种改性吸附剂进行吸附反应, 采用分光度法测定吸附残液剩余离子浓度[6], 分别研究九个实验条件下的吸附率, 分析不同吸附剂吸附铅离子的工艺条件 (吸附时间、溶液p H、温度、吸附剂量)
1.4.1实验条件如左图
1.4.2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吸附率
Q吸附剂对重金属溶液的吸附率, %
C0溶液中离子浓度, mg/L,
C吸附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离子浓度, mg/L
实验结果分析见下表 (不同吸附剂在九个实验条件下的吸附率图表)
实验结果表明, 对25ml, 100mg/L铅离子溶液进行吸附处理, 高锰酸钾改性花生壳比未改性花生壳的吸附率平均高出38%, 酸性甲醛改性花生壳比未改性花生壳的吸附率平均高出18%, 硝酸改性花生壳比未改性花生壳的吸附率平均高出15%。
2 结语
经过正交试验数据分析与验证实验可以知道,
花生壳的吸附最佳工艺条件是30℃, p H=6 , 吸附15min, 吸附剂1g , 影响其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 溶液p H值>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
高锰酸钾改性花生壳的吸附最佳工艺条件是30℃, p H=4 , 吸附55min, 吸附剂1g , 影响其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溶液p 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
酸性甲醛改性花生壳的吸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温度20℃、溶液ph=4、吸附时间55min、吸附剂用量1.5g, 影响其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溶液p H值>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
硝酸改性花生壳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温度20℃、溶液p H=4、吸附时间55min、吸附剂用量0.5g , 影响其吸附效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吸附时间>溶液p H值>吸附温度>吸附剂用量。
摘要:选用三种改性方案处理花生壳吸附铅离子, 考察吸附时间, 吸附剂用量, 溶液p H值, 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对25ml, 100mg/L铅离子溶液进行吸附处理, 高锰酸钾改性花生壳比未改性花生壳的吸附率平均高出38%, 酸性甲醛改性花生壳比未改性花生壳的吸附率平均高出18%, 硝酸改性花生壳比未改性花生壳的吸附率平均高出15%。
关键词:农业废料,改性,吸附
参考文献
[1] 金宝丹.纤维素改性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应用研究[D].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0.
[2] 李山, 赵虹霞.硝酸改性花生壳对Pb2+的吸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7, 24 (3) :36-38.
[3] 雷娟.高锰酸钾改性对花生壳吸附Cd2+和Pb2+的特性和机理的影响[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4.
[4] 廖朝东、廖正福.花生壳的综合利用研究 (一) 花生壳改性制备重金属吸附剂初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4, 21 (1) :68-70.
[5] 林芳芳.改性花生壳对水中Cd2和Pb2+的吸附特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1.
pvc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第5篇
通过自己对多年来在PVC塑料门窗的设计、加工、制作和安装施工中的工作经验以及用户和售后服务人员的信息反馈的归纳总结出, 发生雨水渗漏问题常常因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塑料窗排水系统的设计。
(2) 塑料窗制造过程中胶条等辅料的使用。
(3) 组合窗拼接处的处理。
(4) 安装过程中边框与墙体的密封及土建施工的做法。
下面就以上几个问题分别浅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塑料窗排水系统的设计
门窗的排水系统设计是否合理, 不单是能否解决雨水渗漏问题, 同时还可影响到门窗的空气渗透性能, 是相当关键的问题。塑料窗需排除的水主要是来自户外侧的雨水和户内侧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产生的冷凝水两部分, 所以在设计塑料窗的排水系统时还要考虑, 塑料窗的使用环境等因素, 对南方及沿海多雨而室内外温差相对较小的地区应主要考虑多设置户外侧雨水排泄孔。而对于北方少雨而室内外温差较大的地区就应考虑冷凝水的排泄要更加通畅。
1.1 窗框的排水系统设计
窗框的雨水排泄方式主要有直排式和通过框外侧独立排水腔下排式两种方式。排水孔一定要设计成长孔形式, 不得采用圆孔否则会因水的表面涨力而将排水孔堵住起不到排泄作用。建议最好选用带有独立排水腔并且积水槽深度符合规定的型材, 采用下排式。这种形式既能保证排泄雨水又能利用内腔的阻尼作用减小空气渗透和沙尘的侵入。因为目前大部分企业使用的水槽铣床设备和市场流通的防风帽都是530长孔所以需要根据使用地区雨量的不同和窗规格大小的不同、设置不同数量的排水孔, 以满足排水要求, 窗框排水槽的进水口距离、窗框拐角的距离应尽量减小的有利于排水。同时进水口与前腔的排水口距离应≥50mm, 并加防风帽以防止风将流出的水吹进排水孔。特别注意的是在采用下排式排水孔形式时一定要求窗框上部独立排水腔位置设置气压平衡孔,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排水通畅。
室内冷凝水排水槽的设置应根据外侧窗扇的位置和使用地区的不同, 确定内槽排水孔的位置和数量, 以使窗的空气渗透性强。为消除雨水从胶条部位渗漏的隐患, 建议在固定框的下部同样设置下排式排水孔。一般每块玻璃设置两个为好, 以防止窗框安装不水平时不能排泄, 如果型材没有排水腔采用直排式时必须配置防风帽以防止雨水倒灌。
1.2 窗扇排水系统的设计
窗扇的排水孔功能主要是排泄从胶条等部位渗漏到扇的玻璃嵌槽中的雨水。因为推拉扇上不能安装防风帽建议采用下排式排水孔形式。进水口设置在玻璃嵌槽内外侧根部, 而出水口为了美观最好设置在窗扇的底面。进水口与出水口的位置错开50mm左右。同样也应该设置气压平衡孔以保证排水通畅。
2 塑料窗制造过程中胶条等辅料的使用
塑料窗一般采用干法镶嵌玻璃, 即用富有弹性密封胶条的玻璃压条型材卡固玻璃。密封胶条安装后是否处于最紧密封状态是防止雨水渗漏很关键的因素, 要根据型材玻璃镶嵌槽的宽度, 玻璃的厚度合理的选用密封胶条使其安装后处于最紧密封状态。另一方面安装玻璃时必须在型材玻璃镶嵌槽的底部放置玻璃垫片, 厚度以5mm左右为宜, 玻璃垫片放置恰当, 不但能保证深入嵌槽内的水顺利排出, 而且还能将玻璃的重量均匀的分配到扇框上, 并对扇框有校正作用可确保窗扇的开启灵活, 避免平开窗扇的下垂等功能。平开框扇上起密封的作用的胶条选用更应合理, 既能保证起到密封防水的功能, 还不能出现反弹现象, 所以应选择有良好拉伸性能、弹性、耐候性的密封条使用。在外侧的密封胶条镶嵌时拐角处不应剪断, 接头应设置在上部, 避免渗漏。毛条应选用防水性能较好的硅化毛条或硅化夹片毛条以提高塑料窗的雨水渗漏和空气渗透性能。
3 对组合塑料窗拼接出的处理
由于目前建筑风格的不断更新, 塑料窗的种类、规格、形式也出现多种多样, 所以不可避免塑料组合窗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组合形式各异。为消除组合部位的渗漏问题, 一方面需要各型材生产厂家在型材设计上考虑设置防水槽或拦水线, 另一方面要求门窗生产厂家, 在设计塑料组合窗的组合形式时考虑雨水渗漏因素。同时在加工安装时提高精度尽量减少间隙, 并在各拼接部位用密封胶密封, 以防止雨水渗漏的发生。
4 塑料窗安装过程中边框与墙体的密封及土建施工的做法
4.1 洞口尺寸与塑料窗实际尺寸间隙的确定
塑料门窗的安装一般是安装在建筑物的门窗洞口之中或是以外飘窗和封闭阳台形式镶嵌在建筑物上。其实际制作尺寸应比洞口尺寸略小一些。有一定的间隙以便安装固定后嵌缝的处理, 具体间隙的大小要根据建筑物外延装饰面材料来确定, 如果采用较厚的饰面材料, 如大理石、蘑菇石等做饰面材料则洞口间隙就要相对大一些避免出现“吃口”或将排水孔挡住等现象的发生。反之如果饰面较薄或采用“后塞口”施工则洞口间隙就应小一些。以免造成固定不牢、缝隙过大而充填不实, 出现渗漏现象。所以合理洞口间隙的确定是避免雨水渗漏发生的首要手段之一。
4.2 塑料窗固定形式的选择
目前, 根据墙体材料的不同采用较为
普遍的是联接片固定或直接用φ880 mm~1 0 0mm塑料胀管固定形式, 但是应注意在采用塑料胀管直接固定形式时, 门窗的下框最好采用联接片固定或其它形式, 而不应该采用塑料胀管直接固定形式因为这样可能发生雨水渗漏到型材的钢衬腔, 造成钢衬锈蚀和雨水渗漏到墙体内的现象发生。
4.3 塑料窗框与墙体间填充材料的选择
根据规范的要求塑料窗与墙体之间必须采用弹性连接形式, 以避免PVC型材热膨胀系数较大造成门窗变形。目前常采用的弹性连接形式为聚苯板和聚氨酯发泡填缝剂两种形式, 虽然后者填充效果较好但是成本较高。采用聚苯板作为弹性连接材料时, 要求塑料窗安装前一定要将聚苯板与窗外框固定牢固, 同时在抹灰时一定要将洞口与窗框的间隙用水泥沙浆填充饱满、密实, 尤其是窗的下部。防止渗漏现象的发生。
4.4 塑料窗与内外墙饰面结合处打密封膏
建筑规范规定塑料窗与内外墙体结合部位四周要用密封胶封闭。但是什么时机打密封胶、打密封胶的工艺流程如何确定是能否达到防渗效果的重要环节。一般的做法是为防止污染都在外檐涂料粉刷后和内部刮腻子后才进行打胶作业, 但是由于受涂料和腻子与墙体粘接度的影响, 容易发生密封胶翘边开裂造成渗漏, 建议在窗口抹灰干透后, 清理干净饰面进行打胶作业效果要好一些。并且在窗下部的外侧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用硅酮耐候胶密封效果较好。
4.5 土建装饰工程须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
塑料窗的雨水渗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装饰工程的做法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2000年3月天津市建筑质量监督总站发布的《住宅示范工程细部作法》中详细的规定了外窗及阳台的拦水线、鹰嘴及窗台的作法。如果各土建施工单位能够严格遵守, 将对塑料窗雨水渗漏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实践对PVC塑料窗雨水渗漏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的粗浅认识。目的是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使PVC塑料窗制作安装工作又进一步的提高, 为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 归纳了造成塑料门窗雨水渗漏的几个方面原因, 并进行了分析论述, 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
pvc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第6篇
在PVC生产的过程当中, 通常采用平均聚合度表示PVC树脂脂的的分分子子量量, , PPVVCC加加工工的的质质量量与与其其分分子子量量之之间间有有着着十十分分密密切切的的联联系系。。
1.1 影响PVC树脂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因素
聚合分子量作为表现聚合物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于分子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聚合温度以及链转移剂。一方面, 聚合温度。不同的分子量之间所对应的聚合温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对来说, 如果一个分子量其自身所对应的聚合温度在±0.2℃的范围之内变化波动, 对树脂分子量不会产生影响。但是, 假如反应温度在发生反应切换的2.5h, 波动范围处于±0.5℃之上就会发生树脂转型的现象, 对PVC树脂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 链转移剂。当PVC生产的过程中采用电石法工艺之时, 当作链转移剂的助剂十分多, 在这些助剂中对于PVC树脂分子量造成较大影响的有乙炔、乙醛等。其中, 乙炔与引发剂游离基、单体游离基或者是链游离基之间会发生链转移反应, 乙炔当中含有 π 键, 再加上氢原子又表现得十分活跃, 这就使得乙炔不仅仅可以喝游离基进行加成, 又能够和氢原子发生转移反应, 这种类型的转移反应速率相较于单体来说较高, 但是生产游离基中的活性较低, 这就使得PVC的聚合度较低, 影响聚合的速率[1]。
1.2 解决方式
一方面, 需要尽可能的防止出现在发生反应2.5h之后对循环水系统阀进行处理, 避免出现校正釜温的行为, 一旦自动控制出现不灵敏的现象, 可以及时的切换到手动控制当中;另一方面, 需要严格控制好高、低沸物的含量, 如果当氯乙烯精馏塔发生故障, 乙炔或者乙醛等高沸物自身的质量分数高于0.1%之时, 可以把这一部分的单体单独放置在1个储槽当中, 进而渐渐的融入到聚合釜当中进行聚合。同时, 当乙炔或者乙醛等高沸物自身的质量分数少于0.1%之时, 可以根据实际的质量分数有针对性的采用梯度控制法合理的设定好釜温, 确保其自身的分子量能够处在可控范围之内。
2 改善树脂的颗粒形态
PVC树脂的颗粒结构对于树脂加工之后的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 随着PVC树脂应用范围的扩展, 对树脂颗粒形态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需要逐渐改善树脂的颗粒形态, 满足市场的需求。
2.1 PVC树脂颗粒形态、表观密度以及吸油率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 聚合釜搅拌。VC悬浮聚合之时, 釜内的物料处在湍流的状态, 冷搅拌预分散阶段, 单体液滴在水中会受到两种作用力的影响, 其一是将、避免液滴聚并的湍流作用力, 其二是将液滴聚拢的分散内聚力, 其中湍流作用力可以分为湍流惯性力以及剪切力, 而分散内聚力可以分为界面张力、以及液滴之间的凝聚力等, 这些作用力都会对PVC树脂的质量造成相应的影响。而搅拌则可以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角度对树脂的颗粒性造成影响[2];另一方面, 分散剂。在搅拌功能条件固定之时, 分散剂的种类、性质及其使用量都能够影响到树脂的质量, 一般来说, 在聚合当中, 分散剂能够对宏观以及微观的颗粒造成影响。其中分散剂的作用主要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是降低单体和水界面之间的张力, 以便于能够确保VCM的分散, 其二是加强对液滴或者是颗粒的保护, 降低聚并现象的出现。随着分散剂使用量的不断增加, 就会使得水和VCM相互之间的界面张力下降, 致使VCM液滴更加的分散, PVC树脂颗粒的粒径也愈加的小, 使得分散剂保护作用变强, 最终使得PVC颗粒变得更加的紧密, 孔隙减小, 颗粒聚并比较难, 容易形成“单细胞”的树脂。然而, 单一的分散剂很难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两方面的要求, 因此, 需要采用PVA与HPMC复合分散剂, 这主要是由于PVA本身有着十分强的保胶能力, 能够提升树脂的表观密度, 但是黏釜的现象十分严重, 而HPMC本身具有较强的分散性能, 能够提升树脂颗粒的孔隙率以及增强增塑剂的吸油性能, 其缺点在于树脂表观的密度较低, 因此,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 需要将两者结合使用。
2.2 解决方式
针对于搅拌对于PVC树脂质量的影响, 部分企业逐渐从国外引进了较为先进的127立方米的大釜, 并安装有变频装置, 使得PVC树脂生产中的不同阶段都能够使用相应的频率, 确保所生产出来的PVC树脂能够具有高表观密度, 且吸油率也较为适中。还有部分公司通过对搅拌桨尺寸大小的改善, 在确保分散剂种类以及用量不发生变化的前提条件之下, 30立方米聚合釜使用3层桨叶相互垂直安装的方式, 提升了PVC树脂生产的质量。从经过加水之后的涡流来看, 搅拌的强度越高, 颗粒聚并的现象也愈加的严重, 最终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表观密度往往在0.53~0.54g/m L, 吸油率则在25%~26%之间, 一旦再次增加分散剂的数量就会出现粗料的现象, 因此, 改变原有搅拌桨叶的安装方式, 采用3层平行安装的方式, 在配方相同的前提之下, 生产出来的树脂产品其自身的表观密度能够达到0.55~0.58g/m L, 吸油率则在20%~22%之间, 效果更加的明显[3]。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PVC树脂生产的过程当中, 相关企业需要根据在电石法工艺应用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 有针对性的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 不断提高PVC的质量, 更好地符合市场发展的相关需求, 促进PVC生产技术的提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PVC材料起到的作用愈加的突出, 在进行PVC材料生产的过程当中, 主要有石油法以及电石法两种, 其中电石法相对来说成本较低, 在PVC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 电石法工艺时常会影响到PVC的质量。本文从电石法工艺中影响PVC质量的相关因素着手, 探究电石法工艺应用中提高PVC质量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电石法,PVC质量,因素,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军.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发展的深度思考[J].中国氯碱, 2013, (4) :1-4.
[2] 张新力.中国电石法聚氯乙烯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氯碱, 2010, (2) :1-3.
pvc安全生产演讲稿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