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范文
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范文第1篇
通过过程检验,确保该道工序产品符合下道工序生产要求,直至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装配产品之前所有的检测项目。
3职责
3.1制造部负责日常生产集流管、扁管和翅片。
3.2质量部质检员负责原料的确认,原料加工后的检验以及各项检验记录的保存。
3.3车间产品在过程检验结论合格之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4检查工序
集流管:隔片表面是否均匀喷钎剂且干燥后放入排队机中进行零件冲压加工;集流管表面不得有多余的油、毛刺、油脂的,最大粒子在任何方向的尺寸不得大于0.5mm;集流管扁管孔中心线垂直于高频焊缝,挤压成型斜面直线段与垂直方向(即扁管孔倒角)成40±2°;除特别说明外,尺寸均依各型号集流管图纸要求检测。
扁管:在水平工作台检查扁管正面,侧面是否平直,目测扁管孔是否有堵塞,扁管长度是否在允许误差之内。
翅片:翅片原料厚度是否合格,翅片波宽,波高是否合格。
5检验流程
5.1过程检验
5.1.1过程检验合格,检验员填写《过程检验记录》,车间继续生产,产品进入下道工序。
5.1.2过程检验不合格,由制造部职员重新调试设备,直至产品经检验员检验合格放行,填写《过程检验记录》认可,车间才能继续生产。
5.1.3对不合格品写出《不合格产品报告》
5.2巡检
5.2.1质检员每班至少三次在生产现场巡检,对工序稳定生产进行监督,检查。
5.2.2质检员对生产现场巡检认可,在生产日报记录做出巡检记录;对发现的一般小问题,指出要求车间改正,对违反工艺、或出现质量问题、或出现质量隐患,写出《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由责任部门整改。
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范文第2篇
1、危急值是指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安全或手术者健康的某些重要检查结果的危象界限值。
2、当出现上述危急值或可疑危急值时,立即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同时,在确认仪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再次及时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记录上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报告人、备注等项目。
3、检验科每天收取标本时,对照手术记录板,在检查单上加以标记,根据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标本进行排序、检查。
4、每天上午11:30分之前,将病房标本的传染病项目异常值或可疑值,电话通知相应临床科室护士站(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或开单医师。
5、如果手术时间提前或有急诊手术,在检验结果未回报的情况下,管床医生应与检验科沟通。
6、检查科室和临床科室应分别设“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实时记录信息以备核查。每次电话报告时双方应如实记录电话报告时间、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检查结果、报告者和报告接受人姓名。
7、病区主班护士或三班值班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要求其签字。
8、如临床医师对危急值结果存有异议,应主动联系相应检查部门进行重新检查。
9、检查科室应主动关心出现危急值患者的诊治情况,临床科室应在施治后及时进行复查。
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范文第3篇
电梯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使用单位应安排该设备的定期检验计划,向我所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1、使用单位报检申请表(一式两份),且加盖使用单位公章;
2、使用单位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证件和电梯操作人员证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需操作人员操作的电梯)的原件,和加盖使用单位公章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电梯操作人员证件复印件(显示人员基本信息、证件有效期、聘用单位的聘用人员有效期);
3、上一或报停前的检验报告原件;
4、使用单位与有资质单位签订的维护保养合同原件,和加盖使用单位公章的维护保养合同复印件;
5、使用周期满两年的限速器,需要提供限速器合格校验报告,且签字盖章齐全有效、内容真实完整;
6、维保单位所维保电梯的自行检查合格报告,且签字盖章齐全有效、内容真实完整;
7、按照相关规定,缴纳检验费用。
二、业务受理(办理部门:业务室)
对材料齐全、符合要求的申请,业务室受理使用单位检验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内分配到相关检验室。
三、现场检验(办理部门:检验室)
检验室在接收到检验资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安排现场检验,并将有关注意事项告知使用单位。因使用单位原因致使特检所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进行现场检验的,使用单位应重新申请定期检验。
四、领取检验报告及使用标志(办理部门:业务室)
(1)申请单位在完成检验10个工作日后,到我所业务室领取检验报告。
(2)检验结论为合格的,持检验报告和电梯注册登记手续领取《电梯使用标志》。
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范文第4篇
为正规工装模具检验流程,减少工装/模具机加工及检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装/模具的制造、检验以及外购。
3. 职责:
3.1 工装/模具加工人员负责与模具机加工相关流程的实施。
3.2 技术部门负责提供工装/模具加工、检验的相应标准。
3.3 质保部门负责工装/模具检验工作。
4. 主要内容
4.1 技术部门将模具加工的技术标准下发到模具加工部门,将检验标准,让步接收标准、模具返工/返修标准、报废标准下发到模具检验员手中。
4.2 模具制造过程将实施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卡,工艺流程卡最初由模具加工部门根据技术部门下发的技术标准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整个流程相关标准填写完毕后,由技术部门确认签字后方可流转。
4.3 模具库管人员根据相应的领料单、技术部确认的工艺流程卡下发物料,库管人员必须建立领料人员的领料台帐,当该模具加工完毕入库后在相应的台帐予以确认。
4.4 将模具检验台设置在模具库,模具检验员跟踪检验各加工流程的加工质量,在工艺流程卡相应的位置予以判定。
4.5 各工序加工人员严格以工艺流程卡跟踪整个模具加工过程,模具检验员对于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让步接收、模具返工/返修、报废情况应做以下处理:a.让步接收在工艺流程卡上予以确认;b.工件返工/返修情况在工艺流程卡上确认的同时开具返工/返修单,并将单据与流程卡装订在一起,返工/返修品的检验同工序检验流程一样c.对于加工精度严重不合格开具报废单的,模具检验员在流程卡上确认,将模具入库放置在报废品存放处,在领料台帐上确认标明报废在哪工序、责任人是谁,开具报废单与流程卡装订存档,再加工仍按以上流程。
4.6 对于模具加工完毕后入库必须随工艺加工流程卡、检验报告单,入库后的工艺流程卡由库管员妥善管理,入库模具由库管员在模具一侧制定编号后放置在相应位置,建立模具入库登记台帐;对于模具的出库,对技术员必须建立模具领用台帐,以便于月底模具盘点。
4.7 对于模具车间加工的设备用件,加工用料、相关费用约在20元以上的必须出具图纸,由技术部门确认,走加工检验流程;20元以下的直接由部门沟通确认。
4.8 对于模具(包括其他机加工件)委外加工的的各项事宜按以下流程实施:委外加工的模具申请、清单必须在模具库留有备份,以便于模具加工完毕入库时确认,技术部出据加工标准/图纸,但在加工完毕后必须将技术标准送回技术部,对于外加工模具的检验严格按照技术部下发的检验标准、检验规程实施,外加工模具出现的返工/返修情况开据《返工/返修单》,并将单据与模具一起回原加工单位返修(返修单标注限时完成),返工/返修品的检验同入库检验流程一样;对于加工精度严重不合格开具报废单的,由采购部门与其交涉。
4.9 模具检验员必须记录模具检验情况(可以用流水帐的形式),对入库模具的质量负一定的检验责任,对于在模具使用时,发现的模具检验问题造成的入库模具不能使用或检验员没按检验标准判定的,将追究相应检验员的责任。
相关记录
《模具加工申请单》《模具入库台帐》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卡》《模具检验报告单》
《返工/返修单》《领料单》
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范文第5篇
采石场山体绿化整治工程
开、评标会议程序
项目编号:SDLR-2007-14
一、开标会议程序
1. 主持人宣布开标会议开始。
2. 主持人介绍出席开标会的人员情况。
3. 公证员核查各投标人法人代表证或授权委托书及身份证,检查各投标人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
4. 公证员对检查情况致公证词。
5. 工作人员开启投标文件。
6. 唱标员唱标,记录员分项记录。
7. 投标人的法定代表或授权代表对唱标记录签字确认。
8. 公证员对开标会议情况致公证词
9. 主持人宣布开标大会结束。
二、开、评标会议人员
1、投标人名单(见附件“招标文件发售登记表”)
2、工作人员名单:主持人:刘福祥唱标:马冬梅记标:孟璐
3、评标委员会成员(见“评标会议人员登记表”)
三、会场纪律
为保持会场秩序,保证开标会顺利进行,参加开标会的单位进入会场后按指定位置就位,并遵守以下纪律:
第一条:开标前,各投标单位应按规定在签到表上签到。
第二条:开标过程中,参加开标会的人员不得随意出入开标会场。
第三条:开标过程中,与会人员不得在会场内吸烟、大声喧哗、吵闹,并应关掉手机等所有通讯工具,以免影响开标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四条:唱标人员唱标时,与会人员应保持肃静,严禁交头接耳。
第五条:开标会结束后,非工作人员应尽快离开现场,严禁在会场内逗留。
四、评标会议程序
1. 主持人宣布评标会议开始。
2. 主持人介绍评标会议成员。
3. 招标人介绍本项目有关情况。
4. 评标过程
1) 评委按招标文件的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未通过初审的不予进行打分。
2) 投标人介绍方案,专家对投标人进行询标。
3) 评委根据打分表独立打分。
4) 汇总各位评委打分,进行排序。
5) 宣布评标结果。
5. 主持人宣布评标会议圆满结束。
山东龙融招投标代理有限公司
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范文第6篇
则
1.1 为了规范项目检验和试验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对现场标准养护室的设置和管理、原材料及过程产品的取样送检、砂浆(混凝土)试块制作、砂浆(混凝土)施工试验控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是项目检验和试验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3 本办法适用于项目检验和试验工作的管理,项目技术部负责本办法的执行,项目总工负责检验和试验工作的管理,对本办法的实施情况实行监督检查。
2. 定义和术语
2.1 物资进场检验:检查验证进场物资的产品合格证、材质报告、产品说明书、出厂试验报告等相关资料以及对照供货合同、产品说明书、材料规范或封样样品等对进场物资外观、牌号、数量进行全部(抽样)验收检查。 物资试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取样送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或检测中心对其主要性能、技术指标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合格。
2.2 过程产品: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
3. 项目试验员职责
3.1 工程项目应根据项目规模设置不少于1名试验员负责项目试验管理工
作,试验员应持有试验员上岗证,项目试验员在项目总工领导下负责项目试验管理工作。
3.2 项目试验员工作职责
3.2.1 负责按相关规定对进场原材料、过程产品进行取样送检,并填写《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及时领取试验报告单并反馈试验检验结果。
3.2.2 商品混凝土进场的坍落度检测、预拌砂浆的稠度检测,以及制作试块。 3.2.3 如有自拌混凝土、砂浆,其配合比及其它有配比要求物资的标牌制作和填写;负责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用骨料含水率测定及混凝土、砂浆和易性的测定,并确定混凝土、砂浆施工配合比和每拌原材料用量。 3.2.4 负责现场标准养护室的管理。
3.2.5 建立项目检验和试验台帐;分类按时间先后汇总试验记录。
4. 现场试验工作管理
4.1 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应根据工程规模建立能满足要求的现场标准养护室。标准养护室应符合下述技术要求。
4.1.1 房屋要求保温隔热,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确定标准养护室的面积,最小不少于5㎡;
4.1.2 配置冷暖空调、电热棒等恒温装置,使室内温度控制在20±3℃范围; 4.1.3 有条件应配置喷淋装置,使室内湿度大于90%。也可砌水池养护,但须设立体积相仿的另一预养水池(或水桶)作为置换水用。 4.1.4 标准养护室室内应设立砼试块及砂浆试块立柜; 4.1.5 标准养护室中须配置温度计、湿度计。
4.2 项目应根据工程现场试验的需要选择配备天平、坍落度筒、砂浆稠度
测定仪、游标卡尺、钢板尺、环刀、试模或捣棒等试验设备,所有设备应按照计量器具管理办法进行检定或校准,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5. 物资的检验和试验
5.1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试验员应编制《材料检验和试验计划》,确定各种材料检验和试验内容及取样方法等。
5.2
原材料的进场检验由项目材料员或材料保管人员负责进行。进场验收合格后,由材料员填写《取样送检通知单》及时通知项目试验员。 5.3 需要取样送检的过程产品由项目施工员填写《取样送检通知单》及时通知项目试验员。
5.4 物资取样送检由项目试验员负责进行,取样批次应以项目质量计划为依据,结合实际进场情况确定。
5.5 下列物资取样实行见证取样制度,取样时,项目试验员应通知监理人员参加,对施工现场的取样和送检进行见证,取样人员应在试样或其包装上作出标识、封样标志。
(1) 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 (3) 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 (4) 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 (5) 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 (6) 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 (7) 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
(8) 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见证取样比例:工程所在地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有规定的执行其规定,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未作规定的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5.6 试样送至委托试验室或检测机构时,项目试验员应按要求填写《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见证取样的试块、试件和材料送检时,《见证取样送检委托书》应有见证人和送检、收样人员签字(宜加盖监理单位的公章)。 5.7 试验报告出具后,由项目试验员领取试验报告,填写《项目检验和试验台帐》,并将试验结果反馈至项目相关人员,试验报告交项目资料员保存。
6. 混凝土、砂浆施工试验控制
6.1 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有资质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进行。项目试验员负责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的控制,项目施工员负责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配合比的监督检查。
6.2 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填写《砂浆(混凝土)试配通知单》交项目试验员,项目试验员将砂浆(混凝土)试配所需的原材料取样,由有资质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进行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并出具《砂浆(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3 砂浆(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出具后,由项目试验员负责领取,并在现场砂浆(混凝土)配合比标牌上标注清楚。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当砂浆(混凝土)原材料、气候环境、施工工艺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6.4 项目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时,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由预拌混凝土(砂浆)生产厂家负责,工程开工前,项目施工员填写《预拌混凝土(砂浆)采购通知单》交物资部门,物资部门负责采购符合要求的预拌混凝土(砂浆)。
6.5 项目使用预拌混凝土(砂浆)时,混凝土(砂浆)浇筑(使用)前8小时,项目施工员填写《混凝土(砂浆)浇筑(使用)通知单》交项目材料员和项目试验员,由项目材料员与预拌混凝土(砂浆)供应厂家联系,按《混凝土(砂浆)浇筑(使用)通知单》时间由供应厂家供应砂浆(混凝土),项目材料员负责对进场混凝土的数量进行验收并收集相关质量保证资料。
6.6 混凝土、砂浆试块的制作分别按《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和《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70-90)的规定进行。混凝土结构工程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留置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拆模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
7. 检验试验管理记录
项目试验管理应建立以下试验台帐和记录:
(1)根据工程情况,按照物资的不同品种分别建立《项目检验和试验台帐》 (2)试验计量器具、设备台帐和检定记录 (3)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测温记录 (4)同条件养护试块试验情况汇总记录
8. 检验和试验工作的监督检查
8.1 现场检验试验试件的制作和取样工作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真实反映出工程质量情况,不得造假和遗漏,各级项目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各自相应的职责,做好记录和复核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的主管人员。蓄意造假或工作中失误给工程项目和公司造成损失的,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2 项目总工每月应对项目的检验和试验工作进行检查。掌握项目检验和试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 附
则
葡萄球菌的检验程序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