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辅差情况范文
培优辅差情况范文第1篇
提高巩固记录(追踪测试)
一、辅优(巩固)对象
巩固对象:姚丽娜 宋仕怡 杨晶晶 陶思华 官楚函 黄必鸿 刘洪莉 左佳佳 刘国勰 董章怡 熊玉婷 李家琪 肖飞扬 王艳琳 姚登惠 徐 煜
二、补差(提高)对象
提高对象:赵桂利 熊 磊 陈洪毅 王世杰 刘承洋 李 铃 喻朝婧 董章根 向志华 杨凯文 刘华鑫 申道园 杨茗淞 陈奇丽 杨秀权 高远利
时间:2018年3月15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培优辅差对象
内容记录:
质数和合数
一、填空
1.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
2.20以内的质数有(
)。
二、判断
1.48的全部因数是
2、
3、
4、
6、
8、
12、
16、24和48,共有9个,所以是合数。(
)
2.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
3.一个数如果能被11整除,则这个数一定合数。( )
4.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
1
因数和倍数
时间:2018年3月22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培优辅差对象
内容记录:
一、填空:
1.57=35,(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2.910=90,(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3.231=23,(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4.在8和48中,( )能被( )整除,(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5.在
2、
3、
6、
15、
16、
24、48中,( )是48的因数,( )是2的倍数。
二、判断题
1.任何自然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3.因为1.2÷0.6=2,所以1.2能够被0.6整除.(
)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5.5是因数,8是倍数.( )
6.36的全部因数是
2、
3、
4、
6、
9、12和18,共有7个.(
)
7.因为18÷9=2,所以18是倍数,9是因数.( )
8.25÷10=2.5,商没有余数,所以25能被10整除.( )
9.任何一个自然数最少有两个因数.( )
10.一个数如果能被24整除,则这个数一定是4和8的倍数.( )
11.15的倍数有
15、30、45. (
)
12.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时间:2018年3月29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培优辅差对象
内容记录:
1.填空
(1)长方体或者正方体(
)叫做它的表面积。
(2)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长方体的(
)。
(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分米,宽1.5分米,高3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0.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5)一个长4分米、宽2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
)表面积是(
)。
2.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 0.4米,宽 0.25米,深 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3.用36厘米的铁丝折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棱长是多少?如果用纸糊满框架的表面,至少需要纸多少平方厘米?
4.两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一)
时间:2018年4月12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培优辅差对象
内容记录:
一、填空
1.40立方米=(
)立方分米
4立方分米5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30立方分米=(
)立方米
0.85升=(
)毫升
2100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0.3升=(
)毫升=(
)立方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和是12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长是5厘米,高是3厘米,宽是(
)厘米.
4.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0.2平方米,高是8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5.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正方体的棱长缩小3倍,它的体积就缩小(
)倍.
7.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做这个框架共要(
)厘米铁丝,是求长方体(
),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共要(
)塑料板是求(
),在里面能盛(
)升水是求(
),这个盒子有(
)立方米是求(
).
8.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六个面中最大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
时间:2018年4月26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培优辅差对象
内容记录:
应用题
1.一块水泥砖长8厘米,宽6厘米,厚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把一块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长方体钢材长多少厘米?
3.要制作140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木料多少立方分米?
4.某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4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合多少立方分米?
5.长方体的长为12厘米,高为8厘米,阴影部分的两个面的面积和是200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
分数的基本性质
时间:2018年5月10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培优辅差对象
内容记录:
1.判断
(1)
(
)
(2)
(
)
(3)
(
)
(4)
(
)
2.下面各种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1)把的分母乘以5,(
(2)把的分子除以4,(
(3)一个分数的分母缩小3倍,(
)。
(4)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2倍,(
)。
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下列的等式补充完整。
(1);
(2);
;
(3)
;
6
)。
)。
约分
时间:2018年5月24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培优辅差对象
内容记录:
1.在18的因数上画“△”,在30的因数上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8和3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2.把15和20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中,8的因数有(
);10的因数有(
);20的因数有(
)。
①8和1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②8和2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③10和2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4.12的的因数有(
)42的因数有(
),12和42的公因数有(
)12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
),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16和24的公因数?
5.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2,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144,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7
通分
时间:2018年6月7日
地点:五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培优辅差对象
内容记录:
一、选择题
1.( ) 3可以整除12,所以3是12的(①质数 ②合数 ③因数 ④倍数)
2.( ) 找找看,哪一个数是11的倍数?(①582 ②426 ③6275 ④6512)
3.( ) 56可以被7和8整除,所以56是7和8的(①公因数 ②公倍数 ③最大公因数)
4.( ) 过程。
,
的过程是(①通分 ②约分 ③扩分)
二、算一算,在()内填上正确答案。
1.
2.
3.
4.
5.
6.
7.
8 ;
;
;
培优辅差情况范文第2篇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明显,所以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引导,兴趣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创造性,教学应视学生具体情况予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
培优辅差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全面地发展,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培优辅差工作,则是考验着我们教育的责任心和能力。
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简而言之,也就是常说的让差生不差,优生更优。因此,我们老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培优辅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培优辅差,即教师尽心尽力去培养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学生,使之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而对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尽心尽力,使其取长补短,健康成长。
所谓因材施教培优辅差即教师尽心尽力去培养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学生,使之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而对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尽心尽力,使其取长补短,健康成长。再此,我根据平时教学工作中的心得,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的基础。做到心中有数,既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要掌握学生的成绩情况。数学教师通过一阶段的教学,应弄清楚哪些学生成绩好些,哪些学生成绩差些;好在哪里,又差在哪里,谁强谁弱。如果不做到心中有数,就去培优辅差,那只会是盲人摸象,有劳无益。心中有数,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求老师工作仔细些、认真些、踏实些,也要辛苦些,不然,所谓的培优辅差工作就只会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二、要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既然优生差生已是客观存在,我们就要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因材施教。
作为学困生,由于成绩欠佳,因而备受外界的冷落、薄待甚至岐视,内心十分缺乏自信,有的还出现自卑和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先肯定他们的长处,关心他们的学习,再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及时防止他们可能产生的自暴自弃思想苗头。还要针对他们基础薄弱的情况,从基础入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学生的成绩之所以差,就在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没打牢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抽出一定时间给他们补缺补漏,给学生架座桥、指条路。作为班级的优生,教师也要给予“恰当”的关怀。说到“恰当”一词,就是说老师,不管在哪些方面,对优生该表扬的就要及时表扬,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到位,“表扬”和“批评”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只有这样,优生就不会因为成绩好而骄傲,也不会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而丧失学习兴趣。
总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已任,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的信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要特别重视,使他们得到逐步提高。学生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上有针对性的给予关照,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小孩子的“亲其师,信其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对学困生关心和照顾,必然受到学困生的亲近和信任,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培优辅差工作打好基础。
三、要做到持之以恒。培优辅差工作是件极其繁重而辛苦的工作。我们老师不能只凭一时心血来潮,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不能指望仅仅个别辅导两三次,学生的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必须把培优辅差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满腔热忱、坚持不懈地去做。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不能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而要迎难而上、奋勇向前,要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全部倾注到培优辅差工作中去。
四、做到“六定”,即定对象、定时间、定计划、定措施、定内容、定目标。而且还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要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老师还应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五、教学观念的转化和家长的配合。在转化中,教师的观念要积极的转化:由以前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对学困生的教育耐心不足转化为正确看待每位学生,把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为自己工作的重心。找出每位学生的优、缺点,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要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要积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善于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使得每位学生能安心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抑制在最低点。
六、在班级中建立学生“一帮一”的学习帮扶小组。在班中确立学习目标,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教师“只扶不放”的教学方式,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并依据学生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逐层推进。
七、实行教法的改革。摸清学生的实际,把起点的指定不宜过高,注重新旧知识产生的联结,把教学步伐放小,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分层推行,及时反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矫正和调控教学进度,尽量避免课后的大补漏,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具体工作和措施
1、根据学生开学初的学习情况,确定学困生名单,并及时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家庭环境影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2)心理原因,缺乏自信心,(3)学生基础差。
2、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理想的教育后果,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针对这类学困生,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两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3、自信是一个人赖以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心理素质,有些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多的挫折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给予漠视、讽刺、挖苦,他们就会丧失自信心,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生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针对这类学生,教学当中要采取积极措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首先,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都很聪明;其次,多表扬和鼓励学生,鼓励孩子喊出“我能行”;最后要欣赏他们,使他们逐步恢复自己的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提高。
4、对于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循序善诱,进行个别辅导,并在学生中间成立互助小组,有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困生一同学习,实行一帮一,共同进步。
5.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分配给各位任课老师,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6.学生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老师监督实施,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7. 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8. 加强与各科任教师的交流,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使帮扶学困生工作收到实效。
9.对于各把工作当中的宝贵经验以及不可取、不适当之处都认真、细致的记录,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及时总结、改进。
培优辅差情况范文第3篇
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行成功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学困生帮扶计划。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 浓厚的学习氛围,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培优补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工作目标:
通过培优,使优生更优。 通过扶持学困生,使学困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办法与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
“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
4. 每单元进行一次测试,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培优辅差情况范文第4篇
由于高三是一个特殊的阶段,成绩差的学生主要目标是扎实双基,成绩好的学生则要提高能力,两不可失。如何才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各自的目标,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经过这2年的摸索,我认为课堂上分层教学,加以课外分层辅导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一、分层教学:
理论依据: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因材施教。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先进行分类,再进行相应的教学。
时间上的依据:我自己的学习体会是要成功地在课堂上吸收知识,必须要有自己思考的时间,相同的内容各层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同,这就为分层教学提供了时间空间。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特别是练习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各层学生的理解速度合理安排。
分层的基本过程:
(1)分类:通过综合分析,把学生分成三大类。优、中、差。前两层不须公布只是作为教学上的参考。而差生则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名单,而且应当与差生真诚地交朋友――进行恳谈,讲出他们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的困难,及时处理。
(2)时间上的分配。事物都是两极小,中间大的,所以课堂教学应以大部分的同学的接受能力为基准。(按往年的时间)45分钟的时间我们可以按以下方式分配的。
时间分配
学生
(老师)
前
5 分钟复习以练习为主――5道题
(学生分析)
5――40分钟
15分钟识记
15分钟理解应用
5 分钟综合
后5 分钟练习
(老师分析)
差生
做基础练习―3分钟听分析――2分钟
接受识记的知识
做基础练习―3分钟听分析――2分
(提高题末接触)
中间生
做基础练习-2分钟
做提高练习-1分钟
听分析-2 分钟
接受识记、理解
部分的应用内容
做基础练习-2分钟
做提高练习-1分钟
听分析-2 分钟
(提高题末完成)
优生
做基础练习-2分钟
做提高练习-2 分钟
听分析――1 分钟
接受识记、理解应用
部分的综合内容
做基础练习-2分钟
做提高练习-2 分钟
听分析――1 分钟
(提高题基本完成)
当然到了复习的时间,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应当更多,不同的时间段应有不同的时间安排,但都应考虑到各层学生对同一内容所用时间不同,而应在讲授知识,习题的设计上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为。
由于时间分配上,已照顾到各层的学生,所以在前5分钟复习,和后5 分钟的练习时也应因材施教,相应地调动各自的积极性。识记的内容应多提问差生,理解、应用的内容应多提问中层生,提高性质的多提问优生,这样各层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内显示了各自的作用,尝到了获得知识的喜悦。这样也避免了课堂上顾此失彼的局面。
总之,分层教学切实有它的魅力,即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成功的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不同程度的进步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为今后达到无层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外培优辅差:
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培优辅差,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不足。
1、竞赛辅优:主要在高二年开展。
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的初赛选拔一般在高二下学期开展,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因此,在高二开展竞赛辅导是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生物竞赛辅导有别于其他科目的竞赛辅导,其中初赛的内容涉及面广,要求学生的知识面要广,而允许辅导的时间又短,要让学生在短期内尽可能多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在辅导的过程中,主要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不是讲解越多的题目。初赛辅导过程分五阶段:
①植物学部分:主要要求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以初中书本为主),尽量多地补充一些“大学的相关知识”(可参考竞赛书籍)。
②动物学部分:同上。
③生理卫生部分:同上。
④高中生物部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材料可参考大学教材及普通生物学)。
⑤强化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记忆。
在上述前四阶段,每周辅导2次,时间为两节课,主要进行系统复习,要点点拨,指明方向,
并要求学生在课余完成自学任务,教师则定期通过相应的练习进行检测,及时对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对较差的同学进行提醒。在最后一阶段,最好每周23次,并严格要求学生全面展开复习,并进行模拟检测,有意识地锻炼其应试心理。
而复赛的内容则侧重于高校的教材实验,因而应指导学生抓紧时间,应进行实验技能培训。如有可能应去参加高校举办的业余培训,毕竟这更有高效性,也更有方向性。
2、教学辅差:
高三常把辅导的重点放在辅差方面,由科任教师分工辅导。教师心目中必须清楚每个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辅差时,不贪多、不求快,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每一次不要求提高很多,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太大的压力,因而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具体做法如下:
(1)了解差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①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不愿多动脑子,常死套别人得出的现成结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思维缺乏发散性。
②不会记笔记或不会整理笔记,记了很多,平平淡淡或只抄老师的板书,内容杂而乱,重点残缺不全。
③重做题,轻“双基”。
④复习无计划,缺乏针对性。不是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计划地复习,而是光凭兴趣复习。
(2)辅差的具体措施:
①每周开设一堂辅差课。学生不可过多,因为差生之所以差主要是注意力不集中,人多则提供了谈话的机会。而非差生的同学也不允许参加,因他们的参与则使差生的表现机会减少影响其积极性。在辅导中主要是多练,因为差生之所以差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不肯多练或练不得法,在老师的个别辅导下,既可以使其不能开懒惰的小差,又可以及时地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或及时地提点某种题型的解题窃门。而辅导的内容则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上新课时,辅导的主要内容是上一周的旧知识,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把知识脉络理清,对知识进行一次归纳,分清重点。到复习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越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辅导的主要内容则变成是下周复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在下一周上课前已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预习”,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中层的学生已相差无几。为了让差生在同学面前重拾自信心,应多提问那些“超”他们能力、又由于上了辅差后现已掌握的知识,使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肯努力并不比别人差。
②心理学认为,同龄学生认识差异往往处在同一“最近发展区”,发展较晚的学生易于接受发展相近但超前一些的学生的影响,并能促进认知发展。因此,强调课外的学习帮助是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可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互补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③下班辅导时结合个别谈话,注意情感特征的两极性(如紧张轻松;积极消极;等);情境性(如创设学习中的愉快感觉);感染性(如以成绩好的学生为榜样来感染、激励学习成绩一时较差的学生。以加强学习目的性,坚强学习意志。
④要求并督促学习成绩一时较差的学生课后科学安排阅读教材的时间,天天进行以扎实“双基”。
(3)辅差的效果:
由于差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经过了辅差课的一次“预习”,课堂上的一次复习,一次练习,然后是下一节课的再一次温习,共四次的反复的记忆,所以基础知识慢慢扎实起来,与大部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已接近,能力已不再低人一等,学习兴趣到后来是越来越浓.同时由于差生水平的提高,后来的课堂教学上,时间的分配则给提高型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原来的5 分钟可以提高到10分钟,那么优生的培优工作在课堂上就已经能够顺利地进行。
总之,辅优和辅差两项工作都必须进行,而且辅差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为培优工作打下基础,扫除隐忧。
阅读全文(13465) | 回复(7) | 引用通告(0) | 鲜花(今0昨0周1共4) | 编辑
上一篇:浅谈“生态系统的功能”教学中的设疑 下一篇:20052006年高三生物的备课组总结
No.1 讨论:培优辅差总结
[ 2007-4-22 10:01:00 | By: 李添来
]
后进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练习少,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人多则提供了谈话的机会。而非后进生的同学也不允许参加,因他们的参与则使差生的表现机会减少影响其积极性。在辅导中主要是多练,因为差生之所以差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不肯多练或练不得法,在老师的个别辅导下,既可以使其不能开懒惰的小差,又可以及时地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或及时地提点某种题型的解题窃门。而辅导的内容则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上新课时,辅导的主要内容是上一周的旧知识,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把知识脉络理清,对知识进行一次归纳,分清重点。到复习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越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辅导的主要内容则变成是下周复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在下一周上课前已进行了一次“认真的预习”,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中层的学生已相差无几。为了让差生在同学面前重拾自信心,应多提问那些“超”他们能力、又由于上了辅差后现已掌握的知识,使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肯努力并不比别人差。
培优辅差情况范文第5篇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明显,所以学校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引导,兴趣的培养,积极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创造性,教学应视学生具体情况予以个别对待、因材施教。
培优辅差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落实课改精神,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全面地发展,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培优辅差工作,则是考验着我们教育的责任心和能力。
学校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简而言之,也就是常说的让差生不差,优生更优。因此,我们老师在长期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认识到培优辅差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谓培优辅差,即教师尽心尽力去培养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学生,使之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而对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尽心尽力,使其取长补短,健康成长。
所谓因材施教培优辅差即教师尽心尽力去培养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学生,使之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而对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尽心尽力,使其取长补短,健康成长。再此,我根据平时教学工作中的心得,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做好转化的基础。做到心中有数,既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要掌握学生的成绩情况。数学教师通过一阶段的教学,应弄清楚哪些学生成绩好些,哪些学生成绩差些;好在哪里,又差在哪里,谁强谁弱。如果不做到心中有数,就去培优辅差,那只会是盲人摸象,有劳无益。心中有数,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求老师工作仔细些、认真些、踏实些,也要辛苦些,不然,所谓的培优辅差工作就只会是一句漂亮的空话。
二、要采取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得力措施。既然优生差生已是客观存在,我们就要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因材施教。
作为学困生,由于成绩欠佳,因而备受外界的冷落、薄待甚至岐视,内心十分缺乏自信,有的还出现自卑和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先肯定他们的长处,关心他们的学习,再帮助他们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及时防止他们可能产生的自暴自弃思想苗头。还要针对他们基础薄弱的情况,从基础入手。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学生的成绩之所以差,就在于他们的基础知识没打牢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抽出一定时间给他们补缺补漏,给学生架座桥、指条路。作为班级的优生,教师也要给予“恰当”的关怀。说到“恰当”一词,就是说老师,不管在哪些方面,对优生该表扬的就要及时表扬,该批评的就要批评到位,“表扬”和“批评”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只有这样,优生就不会因为成绩好而骄傲,也不会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而丧失学习兴趣。
总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已任,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的信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要特别重视,使他们得到逐步提高。学生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上有针对性的给予关照,因材施教。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作为教师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小孩子的“亲其师,信其教。”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对学困生关心和照顾,必然受到学困生的亲近和信任,从而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培优辅差工作打好基础。
三、要做到持之以恒。培优辅差工作是件极其繁重而辛苦的工作。我们老师不能只凭一时心血来潮,凭一时的热情和冲动;不能指望仅仅个别辅导两三次,学生的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必须把培优辅差工作当成经常性的工作来抓,要满腔热忱、坚持不懈地去做。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不能灰心丧气、半途而废,而要迎难而上、奋勇向前,要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全部倾注到培优辅差工作中去。
四、做到“六定”,即定对象、定时间、定计划、定措施、定内容、定目标。而且还要做到“三要三不要”即要了解后进生,要尊重后进生,对后进生要有信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对后进生的教育要采取:低起点,小步子,一点点引导,一步步向前,积小胜为大胜,对学生既要看到希望,对学生每一点进步要及时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我们老师还应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把教学的步子放小,教学内容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合理的层次,分层推进,快速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正,调节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五、教学观念的转化和家长的配合。在转化中,教师的观念要积极的转化:由以前注重对优生的培养,对学困生的教育耐心不足转化为正确看待每位学生,把培养学生素质的提高做为自己工作的重心。找出每位学生的优、缺点,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要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要积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善于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使得每位学生能安心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情绪抑制在最低点。
六、在班级中建立学生“一帮一”的学习帮扶小组。在班中确立学习目标,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教师“只扶不放”的教学方式,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并依据学生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逐层推进。
七、实行教法的改革。摸清学生的实际,把起点的指定不宜过高,注重新旧知识产生的联结,把教学步伐放小,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分层推行,及时反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矫正和调控教学进度,尽量避免课后的大补漏,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具体工作和措施
1、根据学生开学初的学习情况,确定学困生名单,并及时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家庭环境影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2)心理原因,缺乏自信心,(3)学生基础差。
2、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理想的教育后果,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针对这类学困生,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两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3、自信是一个人赖以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心理素质,有些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多的挫折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给予漠视、讽刺、挖苦,他们就会丧失自信心,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生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针对这类学生,教学当中要采取积极措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首先,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都很聪明;其次,多表扬和鼓励学生,鼓励孩子喊出“我能行”;最后要欣赏他们,使他们逐步恢复自己的自信,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提高。
4、对于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循序善诱,进行个别辅导,并在学生中间成立互助小组,有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困生一同学习,实行一帮一,共同进步。
5.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分配给各位任课老师,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6.学生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并由老师监督实施,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7. 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内容,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总结优缺,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8. 加强与各科任教师的交流,不断调整帮扶计划。使帮扶学困生工作收到实效。
9.对于各把工作当中的宝贵经验以及不可取、不适当之处都认真、细致的记录,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及时总结、改进。
培优辅差情况范文第6篇
四年三班
周燕霖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辅差工作中,培优辅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三班有学生39人,从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数学课上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自我要求严格,特别是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作用。但同时,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纪律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出现上课讲话、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
2、培优辅差对象
①培优对象:魏锦文、林宇涛、林霆钧、魏子颜、林杰、林宇涛、林湄惜、林妤晨、陈恩慈、郑子俊、杨含怡、叶林彦奇、苏恒、黄渝彤、章慧琳、肖浩文、谌玉娇、吴奕均。
②辅差对象:杨锦烨、张苗、林美丽、林子成、吴灵菀、林彦馨、王振鑫、程东旭、肖紫妍。
二.思想方面的培优辅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三.有效培优辅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一带一”。
3.培优辅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辅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辅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设计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四.在培优辅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首先我做到真诚,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宽容,即能从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5、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差生经常会出现作业没做好的情况,教师应该分清楚是什么原因,大多数是懒惰造成的,有的是其他原因。比如①学生自己不会做。②不敢向同学或老师请教。③不认真,马虎等等。教师一定要找到学生不做作业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会努力去学习。
培优辅差情况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