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91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第1篇

知识回顾

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用符号语言表述? 自主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角

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角 ∠1 ∠2 ∠3 ∠

4度数

角 ∠5 ∠6 ∠7 ∠8

度数

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 能否将我们发现的结论给予较为准确的文字表述?

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 . 性质2: . 性质3: . 讨论这些性质与前面所学的判定有什么不同?

5. 我们能否使用平行线的性质1说出性质

2、3成立的道理呢? 因为a∥b,所以∠1=∠4( ); 又∠2= (对顶角相等) 所以∠2=∠4.尝试应用

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 ) A、先右转80o,再左转100 o B、先左转80 o ,再右转80 o

C、先左转80 o ,再左转100 o D、先右转80 o,再右转80 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 ∠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课堂展示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 2.∠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 ) 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

3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 拓展提高

1.:如图,BCD是一条直线,∠A=75°,∠1=53°,∠2=75°,求∠B的度数. 2.如图,已知:∠1=110°,∠2=110°,∠3=70°,求∠4的度数.

作业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第2篇

郭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第3篇

知识回顾

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用符号语言表述? 自主探究

1.学生画图活动: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线c与直线a、b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角

2.学生测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 角 ∠1 ∠2 ∠3 ∠

4度数

角 ∠5 ∠6 ∠7 ∠8

度数

3.学生根据测量所得数据作出猜想. 图中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图中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 能否将我们发现的结论给予较为准确的文字表述?

平行线具有性质: 性质1: . 性质2: . 性质3: . 讨论这些性质与前面所学的判定有什么不同?

5. 我们能否使用平行线的性质1说出性质

2、3成立的道理呢? 因为a∥b,所以∠1=∠4( ); 又∠2= (对顶角相等) 所以∠2=∠4.尝试应用

1.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在两次转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这两次转弯的角度可以是( ) A、先右转80o,再左转100 o B、先左转80 o ,再右转80 o

C、先左转80 o ,再左转100 o D、先右转80 o,再右转80 2.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A=100°, ∠B=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课堂展示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 2.∠1和∠2是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而成的内错角,那么∠1和∠2 的大小关系是( ) A.∠1=∠2 B.∠1>∠2; C.∠1<∠2 D.无法确定

3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同旁内角互补.(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同位角相等.( )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对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 拓展提高

1.:如图,BCD是一条直线,∠A=75°,∠1=53°,∠2=75°,求∠B的度数. 2.如图,已知:∠1=110°,∠2=110°,∠3=70°,求∠4的度数.

作业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第4篇

一、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平行线的性质,会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证明;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培养他们主动探索与合作能力,使学生领会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从而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平行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及运用。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的推导及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生活中的电是通过两条互相平行的导线送到千家万户的。输电线路在某处转了一个弯,已知转弯后的两条导线中的一条和原来的两条导线中的一条之间的夹角是130°,那么这条导线和原来的另一条导线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度呢?学习了这节课后我们就很容易知道答案了。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设问: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来引入新课的目的,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

2、探索新知 (1)画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找出哪些角是同位角,哪些是内错角、同旁内角,并用量角器量一下同位角,确定它们的大小关系。猜想同位角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帮助学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讲解平行线的性质一。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加牢固的掌握这一知识点,为推导出下面两个性质打好基础。

(3)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到的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关系。讲解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三个性质之间的联系,还培养了学生大胆猜测并通过推理验证所猜测的结论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帮助。 (4)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区别: 要强调“平行线的判定是知道了角的关系来得出平行,而平行线的性质是知道两直线平行得角的关系”

3、知识运用

(1)解决引入时提出的问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讲解例4和例5 (3)把一条直线平行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两条直线一定平行。讲解例6。 (4)练习P174175 第

1、

2、

3、4题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的性质的用处,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此处知识点更加熟悉。

4、回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这节课得到的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判定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能区分清楚吗?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将本节课学的知识与前一节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整理。有利于学生加以区分和为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5、作业设计 P175 第5题

【设计意图】:本题是让学生补充完整解答过程,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不但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同时也让学生了接逻辑推理的步骤,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平行线的性质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 例题: 练习: 性质2: 性质3:

2.平行线的性质与 判定的区别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板书,既简洁明了,又突破了重难点,使学生很容易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便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五、自我评价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第5篇

主备人:祁梅华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平行线的性质

2.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由两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教学难点

平行线的特征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最终得出平行线的特征. ●教具准备

制作电脑动画来说明平行线的特征. 投影片五张 ●教学过程

一、学

1.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

[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直线平行的条件,哪位同学给大家叙述一下:直线平行的条件呢?

[生]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师]很好.大家来观察上面的三个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生]都是由已知角相等或角互补,推出两直线平行.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对,那反过来,如果有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直线平行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我们来做一做如图2-36,直线a与直线b平行.

图2-36 测量同位角∠1和∠5的大小,它们有什么关系?图中还有其他的同位角吗?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换另一组平行线试试,你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

2、如图2-37中的∠1与∠2是同位角,∠1是65°,∠2是50°,它们不相等.

图2-37

3、在两条直线平行的情况下,同位角相等,那此时内错角关系怎样?同旁内角关系怎样?下面我们再来探索: 如图2-38,直线a与直线b平行.

图2-38 (1)图中有几对内错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图中有几对同旁内角?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换另一组平行线试一试,你能得到相同的结论吗? (讨论方法同前)

二、教

我们得到了平行线的特征. 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简记为: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三、练

1、如图2-39,

图2-39 15a∥b 3635180

大家再想一想:你还能探索出平行线的哪些特征?

2、如图2-40,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 (1)∠

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 (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图2-41 解:如图2-42,与∠1相等的角有:∠3,∠5,∠7,∠9,∠11,∠13,∠15.

3、读一读:“测量地球的周长”

四、评

1、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平行线的特征及其应用,还了解了直线平行的条件与平行线的特征的区别. 平行线的特征: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这些特征要掌握,还有一些特征同学们只需了解即可.如: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另一条直线也与第三条直线垂直.

2、当堂检测

1.如图2-41所示,AB∥CD,AC∥BD,分别找出与∠1相等或互补的角.

图2-42 Ⅴ.课后作业

必做题(一)课本习题2.4

1、

2、3. 选做题配套练习册

1、

2、3 板书设计

§2.3 平行线的性质

一、平行线的特征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如图: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第6篇

1、如右图,直线a、b被直线l所截,a∥b,170,

则2.l

a b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总有()

A、同位角相等B、内错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以上都不对

3、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B∥CD,则∠1=∠2B、若AD∥BC,则∠3=∠4 C、若∠1=∠2,则AB∥CDD、若∠1=∠2,则AD∥BC

(1)(2)(3)(4)

4、如图2,能使AB∥CD的条件是()A、∠1=∠BB、∠3=∠AC、∠1+∠2+∠B=180°D、∠1=∠A

5、如图3,AD∥BC,BD平分∠ABC,若∠A=100°,则∠DBC的度数等于()A、100°B、85°C、40°D、50°

6、如图4所示,AC⊥BC,DE⊥BC,CD⊥AB,∠ACD=40°,则∠BDE等于()A、40°B、50°C、60°D、不能确定

7、如图5所示,直线L1∥L2,L3⊥L4,有三个命题:①∠1+∠3=90°,②∠2+∠3=90°,③∠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①和③正确D、①②③都正确

(5)

B D

F

(6)

C

8、如图6,把矩形ABCD沿EF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150°,则AEF= ()A、110°B、115°C、120°D、130°

二、解答题

1、 如图,AD∥BC,AC,说明AB∥DC.A

2、如图,已知DE∥BC,12,CDAB于点D,说明:FGAB

3、如图所示,已知AB∥CD,A110,C140,求P的度数.4、已知如图,AB//CD,试解决下列问题: (1)∠1+∠2=______;(2)∠1+∠2+∠3=_____;

(3)∠1+∠2+∠3+∠4=_____;

(4)试探究∠1+∠2+∠3+∠4++∠n=_____。

BB11E

21E2

F32

F

C

B

E

12N

C

B

DDC CD

5、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填空:

已知:如图,DE∥BC,∠ADE=∠EFC,将说明∠1=∠2成立的理由填写完整.D

解:∵ DE∥BC()

∴∠ADE=______() ∵∠ADE=∠EFC() ∴______=______

∴DB∥EF() B∴∠1=∠2()

D

E

F

C

6、如图,AB、CD被EF所截,MG平分∠BMN,NH平分∠DNM,已知∠GMN+ ∠HNM=90°,试问:AB∥CD吗?请说明理由。

7、已知:如图,AD⊥BC于D,EG⊥BC与G,∠E=∠3,试问:AD是∠BAC的平分线 吗?若是,请说明理由。

8、如图所示,潜望镜的两个镜子是平行放置的,光线经过镜子反

射后,有∠1=∠3,∠4=∠6,请你解释为什么进入潜望镜的光线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是平行的?

9.如图⑩

∵∠B=∠_______,∴ AB∥CD()∵∠BGC=∠_______,∴ CD∥EF() ∵AB∥CD ,CD∥EF,

∴ AB∥_______() 10.如图⑾ 填空:

(1)∵∠2=∠B(已知)

∴ AB__________() (2)∵∠1=∠A(已知)

∴__________() (3)∵∠1=∠D(已知)

∴__________() (4)∵_______=∠F(已知)

∴AC∥DF()

11、.已知,如图∠1+∠2=180°,填空。

∵∠1+∠2=180°()又∠2=∠3()

∴∠1+∠3=180°

∴_________()

12.已知:如图⑿,CE平分∠ACD,∠1=∠B,

求证:AB∥CE

13.如图:∠1=53,∠2=127,∠3=53,

试说明直线AB与CD,BC与DE的位置关系。

14.如图12,∠ABD和∠BDC的平分线交于E,BE交CD于点F,∠1 +∠2 = 90°.

求证:(1)AB∥CD;(2)∠2 +∠3 = 90°.

A

C F

图12

B 1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

平行线的性质一范文第1篇知识回顾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哪些? 怎样用符号语言表述? 自主探究1.学生画图活动:两条平行线a∥b,再画一条截...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