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otdr测量步骤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81

otdr测量步骤范文第1篇

当你接到隧道施工工程,无论是被派遣或私人老板雇佣,第

一、要先做隧道进口和出口控制网,为保证进出口坐标系统一致,需要以导线形式或三角锁形式联测,当然GPS更好。如果有支洞,斜井,不管几个均需要将进口的控制点纳入整个控制网中,观测、平差计算。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有控制点坐标、高程一致,同精度,防止隧道贯通出现偏差。如果设计单位在这些部位提供的有平面、高程控制网点,你一定要进行复核测量,以免误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如果工程是国家正规工程,你应在施测前或过程中上报监理一份布设控制网的设计报告,在结束的时候报一份技术总结供审批。没有要求的或工程较小,这两项可合并一起,在建立控制网后写出报批。

第二、应根据控制网做好贯通误差估算,贯通误差限差要求请见相关规范。如果贯通误差大于规范要求,需要对控制网进行优化,以满足规范要求。

第三、当控制网建立后(包括控制网点复核测量合限),即可按照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将隧道轴线包括支洞、斜井轴线方向控制点在实地稳固标定,位置应选在开挖区以外的适当位置,防止被破坏,但又不要离开挖区过远,使用不便。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隧道进出口包括支洞,斜井进口的洞脸开挖放样。开口线的测定应依照图纸,并换算出与控制轴线点的相互关系,用全站仪采用逐近法直接测定。同时应测定洞脸开挖前的原始断面图或测绘不小于1/200的地形图,有地形图软件的话,在室内切出断面图,以供工程量计算之用(如果测地形图,需征得现场监理同意后方可或要求他旁站)。注意:应根据图纸核对洞脸实际里程是否正确。防止造成超欠挖。如果无免棱镜功能全站仪,在洞脸开完逐渐向下的过程中,应将开挖后的断面逐渐测下来,随时检查是否存在欠挖部位,也免得开挖完成后,测绘断面困难,

第四、当洞脸形成后,根据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和措施,将隧道的轮廓开挖线在洞脸上标出,其轮廓点间距不应大于50cm。为了不至于欠挖,轮廓点可大于半径5cm放样,一般宁超不欠,但不可过大免得形成过量超挖。

第五、当进洞之时,应根据隧道体型断面(单圆心还是多圆心)、隧道平面线型,用程序型计算器编制计算程序,以便放样定点计算。隧道的轮廓点的测定宜用带激光的全站仪直接在开挖掌子面测定坐标、高程,输入计算器计算后根据计算结果改正位置,以逐近法确定,一般不超过2次即可。

第六、洞内控制应随着隧道的掘进延伸而布置,其布置形式以导线为好。导线点宜布置在隧道的一侧,导线点间距应不大于200m。对于3公里以上的隧道等级不低于四等。放样控制点距开挖面距离不大于50m为宜。如果隧道比较短且平面线性为直线,可采用激光准直仪比较方便。对于激光准直仪的安装调试请参考相关资料,不在赘述。

第七、在进行隧道开挖轮廓点放样中,应随时检查凸出部位的欠挖,并标出范围,供处理,以免过后处理困难。

第八、根据设计或监理要求,及时测定隧道开挖断面图,断面一般5到10m一条,测量方法可用带激光的全站仪,置仪于适宜控制点上,直接进行断面测量。不需要在每个断面上置仪来进行测量。

第九、编程技巧:隧道周边轮廓点的放样,是通过全站仪测定坐标、高程数据的采集,然后输入计算器进行计算,来获得放样点在隧道的空间位置,从而判断是否满足图纸和自己的要求。放样点的坐标有两种形式采用,

1、利用图纸设计平面坐标即大地坐标和高程,

2、相对坐标和高程,即以隧道前进方向中线为X(里程),隧道中线两侧为Y,Y值为正在中线右侧,为负在中线左侧,洞口底部设计高程为零点。两种坐标获得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计算求得测点在隧道的空间位置量,即该点的里程、高程数值以及该点与圆心或中线的关系数值。第一种方法计算量较大需要在程序中通过计算换算成里程,没有第二种直观,但程序编制需要点功夫,并要求将设站置仪器点换算成隧道相对坐标进行。编程应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习惯来编制,

可借用他人资源来改编适合于自己的,建议不要照搬,拿过来就用,别人的不一定适合。

在编程过程中,一般对隧道周边轮廓点的空间位置计算是要参考设计的圆心高程与开挖边线的关系进行的,无论单圆心还是多圆心,同时还要考虑隧道是否设计有的纵向坡度,圆心的高程是随纵向坡度及里程延伸而变化的。如果隧道平面是曲线型,在程序编制中还要将曲线计算部分编制进去。一般隧道如果是过水作用不设置缓和曲线,是交通隧道特别是高速公路和铁路会遇到缓和曲线的,程序编制时应引起注意。

对于曲线隧道部分的编程,可以根据曲线半径的大小来设计,当半径较大的时候,可以采用折线的形式进行编制来简化程序,其折线长度的选择只有在玄狐差不影响开挖放样精度的时候采用。

第十、为什么需要求得测点(轮廓放样点)的里程或称X坐标,因为隧道在掘进的时候,掌子面不会是一个平面,会有凸凹,当隧道纵向有坡度的时候,凸凹的部位(指轮廓线周边)的里程不一样,其里程位置的开挖高程在断面位置是不一样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一问题。测得的高程目的就是通过计算对照相对这一测点里程的设计高程在该处断面的轮廓点位置是否吻合,来改正测点的轮廓点位置至正确。

otdr测量步骤范文第2篇

目的:大型厂矿都是非线性、冲击性、波动性的负荷,会导致电网的电能质量不同程度下降。本项目测量相应电能质量数据,分析金堆城钼矿电网电能质量情况,从电网本身用户两方面找出电能污染源,提出控制方法、整改措施,达到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

第一步骤:了解车间工艺设备、用电情况、负荷分配。根据不同机电设备性质,决定测量对象。

第二步骤:制定测量顺序

测量原则:根据厂区供配电图,从进线到底层负荷逐级进行。同级车间根据负荷性质排序(变频、无功)。每个车间:1.变压器 2.重要负荷 3.补偿设备.

第三步骤:根据GB-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本次测量指标包括: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和间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和闪变。

otdr测量步骤范文第3篇

② 文件 ③ 打开新建 ④ 新建 ⑤ 下一步 ⑥ 是 ⑦ 下一步 ⑧ 是 ⑨ 结束 ⑩ 测量 11 开始测量 12 确定 13 已测量(输标高)

14 下一步 15 下一步 16 关闭 17 连接流动站

18 连接 19 嘟的声音后(下一步)

20 现在开始 21 确定 22 应用 23 控制 24 创建新点 25 位置(输入控制点坐标)

26 点左下角(对号)

27 把流动站移动后视点位置

28 控制 29 接受 30 投影 31 解算本地规化

32 结束 33 建站点应

34 点左下角(错号)两下显示地形旁示

35 任意测,点地形旁示

36 放样 37 点左下角(错号)关界面

38 放样 39 放样点 40 创建新点 41 位置 42 输入坐标 43 点左下角(对号)

otdr测量步骤范文第4篇

1. 房产过户是指通过转让、买卖、赠予、继承遗产等方式获得房产,去房屋权属登记中心办理的房屋产权变更手续。即产权转移从甲方转移到乙方的全过程。房产过户有几种不同的情形,有继承的房产过户、赠与的房产过户、二手房过户等。

2. 房产过户所需的文件

①转让双方身份证复印件(校验原件);

②出让方委托他人办理的,需提交经公证部门公证的委托书原件、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校验原件);

③属房改房上市转让的,需提供户口簿复印件(校验原件),配偶及同住成年人需一并前往办理,不能到场办理的必须出具同意上市转让的公证文书原件;④房屋所有权证注明为共有产的,共有权人需一并前往办理,不能到场的,需出具经公证部门公证的委托书原件、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校验原件);

⑤受让方是单位的需提供法人资格证书(法人代码证或营业执照)复印件(校验原件)、授权委托书原件及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和受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校验原件);

⑥受让方是个人委托办理的,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原件、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校验原件);

⑦出让方需提交房屋所有权。

3.房产过户注意事项

1、若单位购买私房,还需提交单位法人或其它组织资格证明(营业执照或组织机构代码)原件及复印件(加盖公章),单位法定代表人办证委托书(收件窗口领取),受托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若非住宅转移,还需提交土地使用权证书;

3、若当事人不能亲自办理,需出具委托书或公证书,受委托人需出具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房屋若已出租,且承购人非承租人的,需提交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证明;

5、若有共有权人需出具共有权人同意出售证明和共有权证书;

6、若经法院判决的,需出具法院判决和协助执行通知书。

去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带上房产证原件,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

去办理过户手续需要原房主夫妻双方到场:带上身份证、户口本、房证、契证、结婚证(单身的需要单身证明)买的人只要带上身份证就可以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房地产权证书;

(四)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otdr测量步骤范文第5篇

1. 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㈠ 工具:水准仪、水准尺、皮尺、记录纸、铅笔等

㈡ 测量程序:

① 安置仪器:在控制点A和定点B之间安置全站仪,使仪器置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① 整平:转动仪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转动两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然后将照准部旋转90°,转动另一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反复进行,直到照准部旋转到任意位置水准管气泡都居中为止。

② 竖直水准尺立于点A上,瞄准点A上的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中的上丝、下丝、中丝读数并记录。

③ 竖直水准尺立于点B上,瞄准点B上的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中的上丝、下丝、中丝读数并记录。

④ 计算高差: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⑤ 重复以上步骤并依次分别测出各个测站点的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并最终回到点A。

⑥ 通过计算,分别测出相邻导线点之间的高差。

⑦ 计算检核,若不符合要求,重新观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

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

见数据手薄

2.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

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角度检核条件: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导线的边长用钢尺按一般量距的方法往、返丈量,导线角度闭合差的限差为1/2000。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

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6-3所示。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

㈠ 方法:测回法。

㈡ 工具:经纬仪、测钎、皮尺、记录纸、铅笔。

㈢ 测量程序:

① 选定控制点B并安置仪器,对中、整平。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置测钎于定点

A和C。

② 盘左,转动照准部,瞄准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1,并记录,测得盘左

读数。

③ 盘左,转动照准部,瞄准C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2,并记录,测得盘左

读数。

④ 纵转望远镜为盘右,先瞄准控制点C,读数为b2并记录盘右读数;逆时针方

向转动照准部,瞄准控制点A,读数并记录,测得盘右读数b1。

⑤ 若上、下半测回角之差不大于40,计算一测回角值。依以上步骤测量控制

点A、BH、I的各一测回角值并记录

3)量边:

①定线:钢尺长度本身有限,当丈量的距离超过钢尺长度时,必须对丈量的场地按钢尺长度进行分段。定线就是一项把分段点确定在待量直线上的工作。 ②长度丈量:按要求利用钢尺逐段丈量距离。

③计算与检核:按要求对丈量成果进行检查与计算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

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

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

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 、 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

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

③计算导线全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导线闭合差限差WKP为

1/2 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

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 、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

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

后的坐标增量,即

三、纵断面水准测量

方法步骤

1.准备工作

⑴在给定区域,选定一条约500 m长的路线,在两端钉木桩.用皮尺量距,每20 m处钉一中桩,并在坡处及方向变化处钉加桩,在木桩侧面标注桩号,起点桩号为0+000

2.纵断面测量

⑴水准仪安置在起点桩与第一转点间适当位置作为第一站,瞄准立在附近水准

点BM上的水准尺,读取后视读数a (读至毫米),填入记录表格,计算第一站视线高。

⑵统筹兼顾整个测量过程,选择前视方向上的第一个转点TP1, 瞄准(前视)立在 转点TP1上的水准尺,读取前视读数b(读至毫米),填入记录表格,计算转点TP1的高程.⑶再依次瞄准(中视)本站所能测到的立在各中桩及加桩上的水准尺,读取中视读数Si(读至厘米),填入记录表格,利用视线高计算中桩及加桩的高程(Hi=HI-Si)

⑷仪器搬至第二站(Ⅱ),选择第二站前视方向上的2号转点TP2。 仪器安置好后,瞄准(后视) TP1上的水准尺,读数,记录,计算第二站视线高H2;观测前视 TP2上的水准尺,读数,记录并计算2号转点TP2的高程Htp2.同法继续进行观测,直至线路终点.

⑸为了进行检核,可由线路终点返测至已知水准点

四、圆曲线的测设

1)计算曲线上各桩点至YZ的弦线长ci及其与切线的偏角Δi。

otdr测量步骤范文第6篇

一.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3)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4)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二.实习设备:

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图纸等。

三.实习任务与内容

任务:测绘一张图幅200m*200m,比例为1:500的地形图

内容:

1.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高程;

2. 导线测量: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 碎步测量: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 绘图。

四.实习步骤:

1.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7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

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限差要求。

(2)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3)量边:点间距离已经给出,无需测量。

(2)经纬仪测绘法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5)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6)计算。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

7)展绘碎步点。

五.实训心得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经纬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第三,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我们在这次的实习中,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的没有错误,我们应该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

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而且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我们实习之初,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多亏的老师的耐心讲解,才使我们解决了不少测量中的难题。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我们实现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两个星期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

(1)立标尺时,标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由两个人完成,一个初步的计算,一个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

otdr测量步骤范文

otdr测量步骤范文第1篇当你接到隧道施工工程,无论是被派遣或私人老板雇佣,第一、要先做隧道进口和出口控制网,为保证进出口坐标系统一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