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报防止带病提拔范文
板报防止带病提拔范文第1篇
干部“带病提拔”,是一个时期以来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的干部身上有那么多毛病,而且早就有群众不断反映,却一而再、再而三被提拔起来,干部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导致“带病提拔”的原因很多,比如,有的干部是“两面人”,不易察觉;有的案发有一定潜伏期,尚未暴露;有的是了解不够、考察不深;有的问题很明显,但受到了不正之风干扰;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作为从严选拔的重点、攻坚点,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防止“带病提拔”,需要多措并举、综合施治。一是落实党支部在选人用人上的主体责任,特别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向上级报送拟提拔或重用人选时,要对其廉洁自律情况严格把关、作出结论性评价。二是充分运用巡视成果,完善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的办法,对有问题、有反映的干部,认真核查核实。三是把考核干部的功夫下在平时。关键是近距离接触干部,掌握干部活情况、掌握干部新变化、掌握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注重发挥考核的“体检”作用,使之既有利于评优激励,更重在发现问题与不足。四是深入考察。坚持时间服从质量,采取提前介入、改进程序、查看档案、延伸考察、走访有关部门等办法,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抓住干部的重要行为特征,对有疑点没有消除、问题没有搞清的,不能提拔或重用。五是搞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把核实结果作为评价识别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是否清正廉洁、是否“带病”的重要依据。对不如实填报或隐瞒不报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和处理,不得提拔任用,不得列入后备干部。
板报防止带病提拔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坚决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泸水县委组织部结合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开展了“带病提拔”自查自纠工作,坚决遏制干部“带病提拔”、“带病在岗”现象,确保干部选拔任用风清气正。
按照“提拔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的,且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在提拔任职前”的倒查对象确定范围,重点围绕“三个是否符合”开展自查,即倒查对象提拔任用时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是否符合《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倒查对象的各个选拔任用环节是否存在违反《干部任用条例》及有关规定的问题;倒查对象在提拔前有无举报反映、是否进行了认真查核并形成书面报告等问题进行自查。经清查,我县尚未发现“带病提拔”干部情况。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是严格执行谈心谈话制度。推行县委组织部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和定期约谈等制度,通过个别谈话、实地查看等方式,与县直领导班子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交谈,与一般干部职工交谈,了解班子团结配合、总体作用发挥情况以及成员工作能力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或不足等。
二是开展定期分析研判工作。按照《泸水县领导班子和干部巡察办法(试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办法》,加强对县直各单位(部门)、乡镇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干部个人履职情况的分析研判工作,强化对干部的平时考察。今年以来,完成对全县9个乡镇18个县直部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的分析研判工作。
三是认真开展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工作。实行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双向追责,对隐瞒不报的,不得提拔使用,不得列入后备干部人选,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板报防止带病提拔范文第3篇
一、整治违规用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带病提拔”干部多为“能人”,隐蔽性高难发现 中央巡视组在通报江苏省的问题时首次用了‚能人腐败‛,称‚腐败问题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表现形式隐蔽化、智能化、多样化;基层权力寻租机会较多、空间较大,能人腐败’问题突出‛。在基层实践工作中,一些已经有问题的‚带病‛党员干部,仍然能够得到提拔重用,往往是其在工作上有较强的能力和不俗的业绩,甚至顶着耀眼的政治光环,是当地的政治‚明星‛,在上下级和老百姓眼中是‚有担当、有魄力、有能力‛官员的形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存在‚能人腐败‛问题,一是当前选拔使用干部的标准还存在偏差,还一定程度存在重才轻德、以绩掩德、以才蔽德的现象。尤其是考察选拔使用干部时,那些有才无德之人更会伪装,又善于投机钻营,也就更容易得到大家赏识,从而被提拔重用。二是‚能人官员‛容易由于自己的能力强,恃才放旷,而放松学习,放松世界观
- 12与此态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地方反腐败却悄无声息、按兵不动,要么作壁上观,顾左右而言他;要么打一鞭子走一步,总是慢半拍,总是“掉链子”,甚或消极以待、阳奉阴违。从一定程度上说,上下、中央与地方,已经形成一种脱节。2015年2月,中纪委官网就曾刊文,批评地方反腐中的“装腔作势”:有的地方仍是“吼吼嗓子”“摆摆架子”“做做样子”;有的地方“柿子拣软的捏”;有的地方在问责上有“凑数”嫌疑。地方反腐之所以疲软乏力、“执行纪律失之于宽、松、软”,甚至阳奉阴违,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不排除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或多或少地存在腐败问题。这些人不可能大力反腐,不可能引火烧身,害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害怕腐败之堤由此轰然垮塌。其二,一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带病‛能人过于倚仗和依附,因其有能力、有魄力,曾经想做事也做成了事,下级大都惟其马首是瞻,上级有时则‚用其能、忍其腐‛,害怕查处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其三,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与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一些‚带病‛干部与一些潜伏着的“大老虎”多有着“嫡传”的关系,庇护于‚大老虎‛保护伞下。反腐败按兵不动,不排除乃“大老虎”的旨意。其四,不少地方人事关系盘根错节、纷繁负责,牵一发动全身。甚至个别地方腐败队伍形成团体、势力强大。根基不深、后台不硬的领导干部不敢贸然行事。否则,有可能打虎不成反被虎咬,出师未捷身先死。基于以上原因,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或是出于自身利益、或是考虑地方稳定、或是受到领导指示、或是出于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对反腐败工作是持排斥甚至反对态度的,工作未能尽职尽责,庇护和纵容了‚带病‛干部,乃至出现‚带病提拔‛问题。
二、突出严惩、震慑,严肃查处违规用人问题 1. 上下联动,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当前基层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等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其既危及和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有效实施,又破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着我国社会的政治基础,对党、对国家和社会都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我们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尤其是强化查处频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一要层层传导压力,构建查处网络。要通过有效传导压力,使各级党委、纪委真正将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好纪委监督责任,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心任务,突出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加大查处‚四风‛方面的问题,持续形成震慑;要加大监督问责力度,让纪委的职能回归到‚对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上。要切实发挥好乡镇纪委和县直纪委(纪检组)的作用,培养一支年龄轻、素质强、结构优的办案队伍,为纪委全面落实监督责任提供重要保障。要深化‚打铁还需自身硬‛、‚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的认识,严格按照中央纪委提出的‚教育严、管理严、查处严、问责严、自律严‛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用铁的纪律打造过硬的队伍。要充分发挥各级纪委委员、特邀监察员、基层廉勤监督员作用,形成监督合力。二要中央地方联动,着力整治腐败。无疑,反腐败需要上下联动,需要一声号令、八方
- 56另外,我们还要加大对惩治腐败和违规用人问题工作不力的各级纪检部门的相关责任追究。总之,我们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严厉查处违规违纪用人行为,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3. 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选人用人倒查机制
板报防止带病提拔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