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时代不负青春范文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范文第1篇
现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一诗中写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句话被漆在学校的楼梯上,白底红字。教室在五楼的我,每日多次上下楼梯劳累不堪、满腹怨言之际,一抬头,就会望见这两行字。久而久之,熟稔在心,再也不能忘记。 ■ 细节
在平常的考试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影响到一道大题的得分,甚至使一道大题全军覆没。因此,我们需要在平时注重细节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大考小考中少出现失误。通过以往的考试我发现,每张试卷上的失分大部分不是因为自己真的不会做,而是自己不认真、马虎造成的。
平常我们注重细节,便会把课本习题中的关键点牢记在心。如果我们平常不注重细节,在考试时你看到了关于细节的题,就会在考试中万分责备自己为什么不在平时看一下这个知识点。因此,为了不在考场上懊悔,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平常的学习,有些同学在做习题时不注重细节,总是认为不就是练习吗,也不是考试,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在考试中我自然会很认真的。这是个错误的想法,首先,你在平常的考试中都不能认真对待习题,对待细节,又怎么会在考试中认真对待呢?其次,你在平常的学习中没有注重细节的话,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就很有可能被你遗漏掉。
也许会有同学问我如何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首先,注重在平常练习谨慎,要把每一道题当成是高考题来做,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要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在书桌上贴上一个类似的纸条“谁谁谁,你不注重细节你就完了”,纠正毛躁粗心的学习态度。最后,在考试前和考试中切不可有浮躁心态,因为我们一旦浮躁就会马虎,变得毫不在乎,这是考试大忌。因此我们在考试中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 失败
这一路走来,我一直铭记着这么一句话“Ever tried. Ever failed. No matter. Try again, fail again, fail better.”
一进入高三,我却完全找不对感觉,根本进入不了冲刺的状态,成绩起伏波动,名次掉到第七名,甚至学科优势也丧失殆尽,最稳定最拿手的科目也频频失利。那段时间,我陷入了低谷,开始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犹豫彷徨。
坎坷还远未结束。去年2月,我不出意料地获得了自主招生笔试的资格,却出乎意料地考砸了,以远远低于北大分数线的考分,只获得了一所省内大学的加分以及港大的面试资格,还记得查分的那天,看着屏幕上冷冰冰的数字,我笑着对自己说,没有关系,我不在乎这个。可是,我又怎么会不在乎呢?
在这个时候,铭记在心的那句话浮上心头。调整好心态,我全身心投入学习。或许是因为我的心态平和不再急躁,或许是因为我在失败中完善了自己,这之后的省市模拟考试,我的成绩迅速上升,很快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
或许在追梦的路上,每一次跌倒都是让自己更强大的机会。我们要做的,不是惧怕失败,而是在失败中完善自己。
高三这一年,最容易改变的是心态,最难以改变的也是心态。而心态,恰恰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在失败中调整心态比在成功时重要,因此学会面对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
1 ■ 纠错
错题自然不必再说,就是自己花了很大工夫才解出的或自己不太明白的题,好题则是可以启发思维,有好几种解题方法的题。这些都要收集整理,同时要记住,整理并不是简单抄写下来,最好用红颜色的笔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包括做错题的原因以及对难题和好题的理解)写下来,以备以后回顾之用,另外还要再多留一些空白地方,方便以后回顾时把自己的想法也写下来。
所谓的“好马不吃回头草”对我们学生是万万不适用,要想成功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就必须经常回顾自己的错题,以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除经常回顾自己的错题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和同学多交流。我们可以和同学交换笔记和错题集;可以学习别人好的解题方法;还可以拿自己的错题请教老师和同学,收集各种解题方法。这样就能慢慢养成多角度思考的好习惯,对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再举个例子吧,我开始和很多同学一样都不纠错,只是改一下错题了,但有好几次考试,我记得做过某一题,就是忘了怎么做,结果不仅没做好,心情也糟糕透顶,考试结果可想而知,而后我学着做纠错,慢慢地积累,厚积薄发,考试也就减少了失误。 ■ 求生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对于考生来说,最可怕的就是在至关重要的高考中,在自己最有信心的地方被打倒。如果不能及时站起来,三年努力便付诸东流,令人徒叹奈何。而我不幸地遭遇了这一困境,且看我是如何化解悲伤,绝处求生的。
高中三年最令我骄傲的便是数学和物理,我自认为在数学上有着独特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老师讲的我能轻易理解,细微之处我更是能做到滴水不漏。饶是如此,我依然在高考时遭遇滑铁卢,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水平,信心完全坍塌,无法迎接明天的考试。
我首先想到的是老师的教诲“打死也不对答案”。因为我虽然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但是也不清楚究竟哪些做错了。接着,我就想我考得差难道只是因为我发挥得差吗?整份试卷跟我们几次模拟有很大的出入,虽然在考试前我已经预料到了,但由于时间紧,对题目思考不足,再碰到这种意外情况时还是乱了阵脚。但我转念一想,失误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我还适当准备过,那些没有准备的同学岂不是考得更差?想到这里,我心情也就好了点。
我走到操场,看看远方,看看天空,虽然此时心情依然低落,但是我知道现在首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而不是把它掩盖过去,也不是埋头复习。所以当下最重要的是把心情“治好”:这不是可以忽略的皮外伤,而是致命的内伤。因为在高考的前两天复习工作就应该结束了,这时候做些简单的事对缓解考试的巨大压力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当时我们叠起了纸青蛙,也在走廊上踢起了毽子,放松后我们抛开了心理阴影,充分做好了迎接一下场考试的准备。 ■ 珍惜
珍惜那些日子、那些人。
高三是一段格外特殊的时光,让每一个人带着无法形容的憧憬与畏惧走近,然后带着无法形容的怀念与不舍走远;是难以言说的记忆,明明是苦,却能在苦里酿出难以忘怀的酸酸甜甜来。
活在高三,自然会觉得日子难熬难过,每一天都疲惫不堪。然后站在高三过后的今天,我却深深感到高三生活有一种别样的美丽。在那冲刺的365天里,为了一个目标而竭尽全力、奋斗不息,这种紧凑充实、向梦想逼近的感觉,很难再拥有了。
活在高三,最幸福的是和同学们一起拼搏的回忆。那些奋笔疾书的日日夜夜,那些或者欢笑或者悲伤的时刻,都因为彼此扶携而镀上一层金边。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范文第2篇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作文精选
青春,因梦想而绚烂,因梦想而精彩,因梦想而辉煌。下面来分享关于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作文精选。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范文第3篇
华东师大 12级学本一班王虹懿
看了太多轰轰烈烈,看了太多海誓山盟,看了太多一波三折,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日益麻木,忘记了爱,忘记了感动,在所谓“爱的故事”里迷失了自我。但杨绛的《我们仨》却用最平凡的语言轻而易举地刺痛了我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幡然醒悟,明白什么是感动,什么是真真正正所谓的爱,什么是最真实的生活。 《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三部。第一部《我们俩老了》描述了杨绛对自己与丈夫钱锺书日益老去终要分离的惶恐,也为第二部中那个“万里长梦”作了铺垫。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杨绛用一种似真似幻的笔法将我们带入了她的那场“万里长梦”,用梦的形式表现了她深切的苦楚。杨绛将钱锺书先生的离去形象地喻为坐船离开。他看着钱老渐渐虚弱,她送着小船一程一程走远。终于有一天,小船抵达目的地,离开了她的视线,而女儿圆圆也已回“家”。杨绛想要化作一块屹立山头的“望夫石”守望她那已看不见的小船,可她却变成一片黄叶,漂泊无依,“风一吹就从乱石间飘落下去”她“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这场梦真长,也真苦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读来已较为轻松,灵动的文字里跳跃着钱老一家平凡而幸福的点滴。可是每一点幸福却更使我们心头沉重,更使我们感觉到杨绛女士心底的痛。一切皆如一场梦。“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也没有永远”。
杨绛女士的文字可谓字字珠玑,不知不觉中就把读者卷入那场“万里长梦”。当杨绛接连失去她最最亲爱的女儿和陪自己走过风风雨雨的丈夫,我难以想象她怀着怎样的坚强与乐观写下那句“我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我相信所有看过《我们仨》的人都不会从一开始就理解那小船、那客栈以及那似真似幻的“梦”代表什么,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第一次读完《我们仨》后就可以彻彻底底感受到杨绛的痛与坚强。可是《我们仨》这本书是不能多次读的,或者说是不忍多次读的。因为当看到钱老一家爱的点点滴滴、幸福的一幕幕之后,再去看那场万里长梦,它会变得更长,而痛也会更深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破碎。当爱已成往事,当一切都只剩下回忆,我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有往事和回忆还是该伤感此刻与那时鲜明的对比。但显然杨老虽略有伤感但坚强乐观的她展现给我们的事前者。无论是否应多次读,无论人们对生活有怎样的态度,《我们仨》都是必须读的,因为这本书里字字真情、字字血泪,因为这本书里有人世间最真挚的爱,最痛彻心扉的苦,以及最真实的生活。
纵然“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我们也当奋力、坚强、乐观地度过一生。就像钱老一家,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会一起扛过去;就像杨绛女士,将爱与痛化作继续前进的动力。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范文第4篇
首先,祝贺我们朝阳一高中“班团一体化”建设完美拉开序幕,也恭喜我们75个班级顺利完成班委会(团支部)的组建工作,感谢各位班主任对“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支持和配合。
一、敢担当
责任担当是班级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干部有理想、有担当,班级才有前途、有希望,这是实现我们班级发展目标的强大力量。以往的班级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往往是息事宁人,怯于担当,回避矛盾,避之唯恐不及,宁可无功不可有过,而不是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心负其责。
班级干部要想更好地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就要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这是敢于担当的基础。
班级干部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班级说实话道实情。在班级事务面前敢于旗帜鲜明,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啃硬骨头。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班级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学生队伍中的劲草、真金。
二、重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落实就是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把口头上讲的、纸上写的东西,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
落实,重在观念。面对学校、班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班级干部层面,要高度重视,要认真领会,要时刻保持与学校和班级的统一性,不要有负面或者抵触情绪。
落实,质在执行。有计划没行动等于零,有制度没实施等于零,有安排没落实等于零,有布置没检查等于零。作为班级干部,对班级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落实,并保质保量地完成,
落实,贵在坚持。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有些班级工作“虎头蛇尾”,能善始却难得善终,与我们班级干部不能长期有效地坚持有直接关系。所谓坚持,就是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形成自觉。班级干部要带头抓落实、做榜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只要班级干部时时处处想落实、讲落实、抓落实,全体学生就会跟着学、照着做、比着干,上行下效,就一定能带出一个优秀的团队。
当然,干工作越多,往往出现失误的概率就越大,受到批评和责难也就越多。出现问题时,我们要把教训当财富,把批评当动力,从失误和挫折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把握规律,从而对工作会越来越有信心,任务完成就会越来越出色,班级就会越来越信任,肩上的担子也就会不断增加。我们必须有这种不拍挫折、敢担风险、永不言败的劲头。作为老师,更要十分保护这些为工作而发生失误、偏差的班级干部,积极创造有效的奖惩机制,鼓励奋发向上的环境氛围。
三、善作为
班级干部干工作,要有一种牺牲奉献的精神。学校和班级重点工作的推进、重大活动的组织、重要事项的办理等等,没有高度热情的投入,艰苦细致的努力、没有辛勤汗水的付出、没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忧患意识及责任心,落实好工作,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要的回报是什么?就是所负责的工作完全落实,让班级和学生满意,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就要全心全意地去想工作,铺下身子去抓工作。这是我们做好班级工作必须具备的一种工作精神和态度。
班级干部要将对班级负责视为天职,心里时刻装着班级,明确“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班级干部既要分工明确,担负职责,又要团结协作,齐抓共管。
当好班干部不仅是学校对自己的要求,更是全班同学对自己的信任。一个职能部门执行工作过程中,其他班干部就要听从指挥、主动积极配合,班级的任何一项工作,与班级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息息相关,谁都不能推卸责任或者袖手旁观。班级干部不是“一人转”,就可以避免“团团转”,一定要杜绝“旁边看、跟着转、能说的算时也不一定干不干”的明哲保身思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班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合作精神。
四、勇创新
创新是班级发展的灵魂,也是班级干部个人工作取得突破的法宝。
班级干部要有创新的基础,确立创新的思维。学习是为创新积累底蕴,储存能量。只有具备了丰厚的知识,掌握了多种技能,才能厚积薄发,见微知著,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方式上要敢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工作中要让创新思维方式发挥先导作用。要学会能动地、灵活地认识问题,做到勤于思考,敢于否定。
班级干部要培养创新精神,注意应用创新方法。创新精神源自对班级和学生的高度负责,源自坚强的品质和崇高的人格,要做到一切以班级的利益为重,时刻牢记班级赋予我们的使命。班级干部在工作过程总要随时总结提高,每一项工作完成后或者每一学期结束后,都要定期总结工作,撰写心得体会,以获得经验教训。班级干部要虚心听取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
和建议。同时,要时刻更新思想,勇于改进工作方法。
对于班级的各项事务,坦然面对而非畏怵抵制,勇于担当而非明哲保身,谨言慎行而非谨小慎微,遵循规律而非墨守成规。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范文第5篇
理想并不是参天大树,而是一颗小种子,需要我们去播种,去耕耘;理想并不是一片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我们在上面栽种上绿色。理想面前不分贵贱,理想面前人人平等。
作为(??)单位的一名新兵(普通工作人员),就是要把理想和使命贯穿始终,不辜负(??单位)领导对我们的要求,始终做到有本领,能担当,敢作为。
理想既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理想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过程。俞敏洪说:“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但最终都汇入了大海,这就是水的精神。”处在人生最珍贵的青年时期,即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也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勇气。我们只有不断拼搏、奋进,才不会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遗憾。为了实现理想,就要“闻鸡起舞”,“醉里挑灯看剑”;就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要“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理想的实现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乃悟出《春秋》;司马迁蒙冤入狱,坚持完成《史记》;霍金终日轮椅相伴,著就《时间简史》;陈景润不屈于小教员,终摘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古今中外的名人们在失败和困顿中,永不屈服,励志奋斗,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俞敏洪说过有两种动物可以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雄鹰,另一种是蜗牛,我想我不是雄鹰,但我可以成为一个努力的蜗牛。
生活不会总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该奋斗的年纪,不要选择安逸;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华。在平时的日子里,多读一本书,多做一件有益的小事,我们不经意间播下的理想种子,或许正在看不见、想不到的某处,悄悄发芽。
“青春有梦,青春无悔”,俞敏洪50年的奋斗足迹和心路历程给我们启发和勇气,那就是朝着梦想,奋力前行。
结合自身工作以下省略(100-500)字
“见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掬一杯水而知江河之情”,在我的身边,在(??机关)单位这样一个大家庭里,也活跃着许许多多为了自己心中的梦而不懈追求的同志,他们用满腔热情书写(??)事业的美丽篇章,他们敢于争先的锐气、自我加压的勇气、负重前行的志气,同样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年轻的我们更应珍惜时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力谱写(??)单位新篇章。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范文第6篇
不,因为我是我。我是不卑不亢的我,我是激情澎湃的我,我是有梦想的我。也许是那个外表不那么完美,经济匮乏,但内心依旧出彩的那个我。所以,我就是我,不容小觑的我!
这是我对这句话的解读。
正如书中所写的“与其在草原上追赶一匹骏马,不如种植一片肥美的草原,吸引所有的马过来。”一个丰富的人,才足以自信面对任何挑战,任何冒险。《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是一部励志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俞敏洪老师参加高考3次,大学读了5年,期间所经历的自信、自卑、继而自信的真诚态度与坦荡胸怀令人折服,因此新东方才会如此成功。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确实很难实现,不然它就不是梦想了。但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犹记得高中时励志要考广外的自己,犹记得大学励志要精通西班牙语的自己,也记得雄心壮志要读川大研究生的自己......我的梦想倒是挺多,但却没几个实现。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是那样的天真,敢梦敢想,对未来充满希望,最后也是败给那个没有毅力,缺乏奋斗,甘于放弃的自己,所以也就“成就”了现在的自己。现在想来,当初的梦想虽遥不可及,但要是咬咬牙,也许大不同。正如俞老师所说:“一个人可以过贫困,孤独的生活,但不能过内心没有火焰,没有渴望和向往的生活。”
人生三大要素:读书,交友,行走。人是要不断进步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修炼手册。俞老师说,“当你把乱砖碎瓦在心中变成一座房子的时候,生活的质变就有了。”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不能说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好好修炼自己,丰富自己。自己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不要把自己变成“储钱罐”,要把自己变成“印钞机”。而交友是情感也是互补,它是你进步的力量。行走的力量在于,见多识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路上你见的多了,内心自然就丰富了。而这也正是我所匮乏的。
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算是比较幸福的生活。可是扪心自问,这三点,我到底没有做到。我不满足现在的自己,又停滞不前。我励志做一个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好老师,这也正是我在做的事。可是我到底期待的是怎样的自己,怎样的生活状态?怎样的职业生涯?坦白讲,我真的没有确切的答案。我似乎满足于现在的心态,没有什么期待,但似乎又不甘于这样的人生。我总觉得自己努力不够,很多不足。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该如何进步,怎样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个下午,《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这本书,让我开始讨伐自己。
失败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有没有像俞敏洪,如马云一般“愈败愈战,越挫越勇”的精神。成与败之间,要不顾一切的付出,梅香暗自苦寒来。在我们的青春年华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坚持不懈,最后一定能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这也是我缺乏的,需要提升的。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