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矿业投资环境论文范文
爱尔兰矿业投资环境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矿业开发也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存在于矿业事业之中的安全隐患及环境困难依然是矿业开发的两大重要问题,这两大问题给矿业开发不仅带来了经济损失,人员伤害,以及工程峻工难等问题,同时也影响我国整体矿业开发全面发展的步伐,以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此,文章依据我国目前矿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把实际情况与实例进行结合,对存在于矿业开发的过程中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展开了研究,希望可以为矿业开发的未来发展提升一个强而有力的保护屏障。
【关键词】矿产开发;安全隐患;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业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各地矿业开发成为一种常态,正是开发加剧,从而导致了矿产开发地及矿山周围的地质发生了变化,环境恶劣加剧,安全隐患加重,矿业安全事故频发。正是因为矿业环境安全隐患加剧,环境恶劣程度日益加剧,这样让不威胁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同时也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导致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文章不仅对于我国矿业生产安全情问进行分析,以及环境的分析,最终得出矿业开发中安全与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为此,安全与环境的研究及分析对于矿业开发十分重要。
1、我国矿业开发的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对于矿业的开发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工业化生产之中,矿业资源供需要求增加,从而矿业开发步伐加快。矿业发展速度加快,同时也让矿业开发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是由于矿业生产过种安全警报设备不健全,自然灾害防范不到位,技术水平不够,从而引发各类事故的发生,也加剧了矿业开发周边环境的恶劣程度。
形成安全隐患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矿业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生产能力差,知识基础弱。最近几年,我国对于矿业的安全生产十分关注,从而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高压政策,强调矿业安全生产条件的重要性,虽然国家十分重视,条例也十分明确,但是我国矿业开发之中,依然存在各种不合理现象,例如挖掘方法不正确,技术水平还保留在过去的水平线等各类问题。生产系统根本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统一合理化。
想要根本解决安全生的问题,还是需要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矿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及部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差。特别是有些矿业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减少开支,枉顾安全生产,采用了传统的生产设备,以及传统的采矿模式,从而加剧了安全隐患,也让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影响。安全隐患加剧。安全意识薄弱、知识基础差、自觉性不足、自我管理意识弱等等表现都是矿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的表现。
第二,开采矿井环境恶劣性、地质变化对矿业开发存在巨大影响。由于矿业生产的环境大都在荒山,野地、或者是险恶的地方,自然条件差,这样加剧了安全隐患问题,再加上不同的矿井开采的过程中,所处的地质各有差异,地质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特别多的,再加上过度开采,以及地理变化,地质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加剧了地质对于矿业发展的影响力。
第三,安全生产意识不够,设备落后,技术弱、投资少。众所周知,矿业生产在我国属于高危行业,特别是在矿业生产过程中,高瓦斯和瓦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没有安装到位。其它相关的安全措施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矿井排水、防灭火系统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技术根本没有到达到矿井之中,也就无法规避矿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2、国内矿业开发环境的情况
2.1矿业生产环境的现状
(1)矿井下相关的过道及生产环境小。矿井作业的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各类管线通过过道来安置进行作业,繁多的工序,要求不同的设备往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安全隐患加剧,人员安全更得不到保障。(2)矿井空间环境变化多样。井下作业是一种变化多样的过程,不论是工序还是工艺都是繁杂多样的,再加上井下开采不断的增多,空间变化也在快速改变,生产人员、设备、管线都随着开采工作进行不断的位置变更,而相应的矿井周边地质也在快速的发生的改变,如果生产条件无法适应地质改变,那么风险加剧,井下作业,岩石的承重量以及安好性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安全问题更为紧迫。(3)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向上地表出口少。目前,很矿业企业开采过程中,对于井下通向地表的出口是十分少的。假如在井下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挖掘到存水量丰富的地段那么很可能就会出井下涌水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生产人生的生命安全,也让井下开采难以进行。当然地层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是十分多的,例如沼气、一氧化碳、粉尘等在空气中,不仅伤害人员身体,同时也可以会引爆炸及火灾。
2.2矿山周边环境的现状
(1)土地损毁及占用面积大。随着矿业开采的加剧,土地被占用,特别是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废矸石量就是一大要害,不仅占了9%的比例,同时为了解决废矸石量需要一块突围的土地,这样不仅占据了土地面积,同时被占据的土地植物遭到破坏,那么极易出现流石流及山体滑坡现象。从2007至今,通过大量的资料统计结果得出,目前我国约有80万m2的土地就是因为过度开采而最终遭到破坏。(2)地表及建筑受到影响。矿业资源的开采不仅会造成地质变化,同时地层覆岩层也会发生变形或者移动现象,时常会出现地表深陷,对于建筑物、土地、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隐患问题。(3)水资源遭破坏。通过多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矿业生产,特别是煤矿业的开采之年的饮用水、矿井水、自然水内包含的放射性指标都明显超标,我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矿区饮用水及相关水源放射性指标达到了3类的超标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也影响社会的发展。
3、安全与环境问题对矿业经济的影响
矿业经济发展受安全与环境的影响。(1)对矿业经济持续发展存在影响。矿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灾害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都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土地、水质等问题都需要长年累月的进行控制及管理这样环境才能得以缓解,而处理相应的问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2)矿业开发对于矿业开采所在城市的影响。矿业开发不仅仅只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与之相关的城市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整体的,这种影响会激起广泛的社会反应。如果防治灾害的不及时,不仅影响城市的安全,城市的发展及转型也会受到影响,而城市的未来发展受阻,矿业企业就算花再多的钱也是法弥补的。
4、实例
矿井水是煤炭开采而形成的地表渗透水。矿井水包括岩溶水、矿坑水、地下水。一般这些水都被广泛的使用于农田浇灌等农业所需。矿业开采过程中,如果矿井水处理不当,那么就会让那些高矿化的矿井水渗到地表水中,从而地表水被矿化,形成水生生物效益问题,从而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的死亡。同时酸性的矿井水不仅会损坏管道及设备,同时也会破坏地表及水体等,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及动植物的生长。
5、结语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对于矿业资源需求增多,从而矿业开发也紧随其后全速发展。而在矿业的开发道路之上,不仅要了解安全隐患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要了解我国目前矿业发展的现状,从而建立健全体制改善问题频发的现状,让矿业开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参考文献
[1]韦冠俊.矿山环境工程[M] .北京:冶金出版社,2010:80~146.
[2]张海波,邹继兴.加入WTO后对某地区矿业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J].黄金,2009(12):53~56.
爱尔兰矿业投资环境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着煤炭产能过剩和进口煤炭挤压价格空间的双重考验。本文以我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区域为研究对象,选取投资要素、市场距离和经营环境三个指标,对周边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的区域选择建议。
【关键词】 煤炭企业 海外投资 区域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多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一次能源和重要生产资料的必然属性(见表1)。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2009年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的比重高达70.4%,远高于全球平均19.4%的水平。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却面临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和进口煤炭挤压价格空间双重考验。
从国内资源分布和经营现状来说,我国绝大部分可经济开采的煤炭资源集中于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地区。2009年晋陕蒙煤炭产量贡献度达到70%以上,调出量增量占比超过了90%,其煤炭供应成为全国煤炭价格的决定性因素。2009年世界前十大煤炭企业的集中度约为34%,而我国煤炭的央企生产能力仅占20%,我国的产业集中度较低。由于煤炭、电力、非相关行业的央企、地方国企、民企都在争夺煤炭资源,导致盲目扩张产能。2012年煤炭产量为36.6亿吨,社会库存达到了2.9亿吨。根据测算,2013年煤炭产能可能达46.3亿吨,超过“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将限制在年产量41亿吨左右”的目标,而市场需求仅为41.2亿吨,社会能源消费或将出现5亿吨左右的剩余。盲目扩张产能,使得煤炭从“黄金十年”坠入“经营寒冬”,步入行业发展的低迷期。
从世界煤炭储量和煤炭贸易来看,世界煤炭储量分布较为集中,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占了61.7%,前8个国家占了近90%的储量(见图1)。能源使用倾向的不同带来了世界资源分布与产量之间的差别,煤炭成为亚洲的重要能源,而欧美地区则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近20年来,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是世界煤炭增产的主要地区。在煤炭进口量方面,亚洲占全球的比例高达64.5%,其中2009年日本、韩国和中国的煤炭进口量占到全球的42.9%。在煤炭出口方面,大洋洲和亚洲是最主要的地区,占全球的58.7%。其中2009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占了全球的64.1%。由于国际市场煤炭价格持续震荡、国内煤价高位震荡,加之欧美日经济增长缓慢和页岩气开采加速的影响,国际市场煤炭供求宽松、价格走低。综合因素促使我国进口煤炭持续增加。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3年煤炭进口量只有1076万吨,而2009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2010年进口量1.6624亿吨;2011年进口煤炭1.824亿吨,出口仅为1466万吨;2012年进口煤炭达到2.89亿吨。我国进口煤源快速呈现多元化趋势,进口煤源从地理方向看,南向主要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北向主要是邻国蒙古和俄罗斯。其中2011年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盟地区进口煤炭达到1.39亿吨,两地进口市场总和占中国煤炭进口量的68.9%,成为我国煤炭进口的最大货源地。国内煤价与进口煤价差处于20—30元/吨,足以支撑进口煤持续高位运行,进一步挤压了国内煤企的生存空间。
基于上述煤炭行业的经营环境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煤炭企业必须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好“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实施全球资源利用战略。美国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发达国家在全球直接投资流入量中所占的份额明显下降,国际煤炭价格偏低和国内市场渠道日渐多样化,这为我国进入全球能源开发创造了条件和时机,煤炭海外投资将开辟行业的蓝海。
二、煤炭企业海外投资区域的选择
金德尔伯格(1969)指出,跨国公司之所以在FDI中获得较大的收益,是因为他们具有垄断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技术、原材料、规模、渠道和R&D能力等。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1976)认为,企业对外投资是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综合作用的结果。沃尔特、伊萨德最早提出区位优势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只有获得一定的区位优势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区位优势体现在“廉价的投资要素、市场的距离、避开贸易壁垒和经营环境”等。本文选取投资要素、市场距离和经营环境三个指标,对煤炭企业海外投资区域进行定性分析。
1、东盟投资分析
(1)投资要素。东盟11个国家,人口约5.6亿,是全球能源的重要富集地之一。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截至2011年底印度尼西亚探明煤炭储量55.29亿吨,其中无烟煤和烟煤探明储量占27.49%。印度尼西亚2011年煤炭出口309.5Mt,占国际煤炭贸易总量的27.10%。越南探明煤炭储量达1.5亿吨,全部为优质无烟煤。
(2)市场距离。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与中国毗邻,区位优势是东南亚能源生产最大的优势。印度尼西亚、越南靠近中国南部的广州港、宁波港、福州港等沿海港口,运输成本较低。印尼从煤矿区到煤炭出口码头距离近,如布米资源集团KPC煤炭公司在加里曼丹省的露天煤矿距离煤码头仅20km,露天矿到装船外运可以全部实现自动化胶带运输。
(3)经营环境。印度尼西亚已跻身世界矿业大国之列。印尼于1970年修订的《外国资本投资法》和1967年11月颁布的《采矿法》规定:国家拥有专属的采矿权,外国公司可以参与本国矿业开发,途径是同矿业当局或拥有采矿权的国营企业签订矿业合同;外商投资企业准予30年的经营期限,若期间增加了投资,将给予所扩大项目再延长30年的经营期;允许外资企业以独资方式成立,但要求在商业经营后15年内,通过直接销售或国内证券交易所的非直接方式,把部分股权转让给印尼的个人或法人。我国与印尼于2000年5月签署《两国关于未来双边合作方向的联合声明》及《两国政府关于成立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说明我国与印尼能源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投资印尼煤炭项目的不利之处是,该国煤炭勘探程度低,煤质较差,对华关系波动较大。
近年来,越南把开发能源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国家基础设施也在逐步改善。越南的《矿产法》和《外国投资法》都欢迎和鼓励外国组织和个人投资其矿产开采业并保护其合法权益。越南政府允许外国投资者持有高于50%的煤矿股权,同时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在越南投资的不利之处是,水电、电信、交通等收费普遍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同时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关官僚作风严重,可能增加外商投资无形成本。
对东南亚的综合分析:中国在东盟投资仍处于海外投资的初级阶段,同欧盟(809.54亿美元)、美国(422.85亿美元)、日本(320.71亿美元)、韩国(38.16亿美元)相距甚远,未能形成规模与集聚效应。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5年发布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将越南评为6级,国家风险水平较高;将印度尼西亚评级为7级,国家风险水平显著。但是目前印尼、越南政治社会总体稳定,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市场充分开放,经济增长前景看好。
2、澳大利亚投资分析
(1)投资要素。澳大利亚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埋藏浅,主要产煤区集中在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煤炭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商品,2011年煤炭出口284.5Mt,位居世界第二,占国际煤炭贸易总量的24.91%。我国2011年从澳大利亚进口594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0.6%。
(2)市场距离。澳大利亚地处南太平洋要冲,与中国地理关系较近。昆士兰州靠近布里斯班港口、煤炭外运相对便利。在我国进口煤炭价格结构中,澳大利亚的均价高于其他地区的价格。以2011年为例,其他地区煤炭进口动力煤价格103.7美元、褐煤价格62.9美元、炼焦煤价格142.7美元;而从澳大利亚进口平均价格为130美元/吨。
(3)经营环境。澳大利亚实行逐步外国投资自由化的政策。从1999年9月起,投资或接管总资产未满5000万澳元的澳州企业不经由政府审批,将外国公司中收购本国资产须向澳政府通知的底线放宽到5000万澳元;取消了在外国人参与新的矿产开发项目时本国人须拥有50%的股权和控制利益以及对外国人接管既存采矿企业时要进行经济利益检测的规定。其次,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关税优惠,仅对少数产品实行配额限制。近年对收益税收征收比率有大幅度的提高。整体而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政治不稳定风险最低的国家,法律制度健全且公开、高效和透明,腐败程度低。
3、俄罗斯地区投资分析
(1)投资要素。俄罗斯煤炭总储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品种齐全,从长焰煤到褐煤应有尽有,其中动力煤和炼钢煤具有低灰、低硫等优点。中国动力煤和炼钢煤需求缺口大,中俄两国煤炭品种互补性强。俄罗斯煤炭贸易量占全世界的12%,煤炭出口量排在澳大利亚和印尼之后,列世界第三位。
(2)市场距离。俄罗斯进口煤炭可以通过满洲里口岸入关。2011年满洲里口岸进口俄罗斯煤炭为7.4万吨。俄罗斯进口煤可以补偿我国稀缺煤种的国内需求,满足东三省钢铁企业的部分需求。
(3)经营环境。中俄两国能源领域合作不断深入,2009年完成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纲要涉及俄罗斯3个州的煤炭开发计划;2010年公布了《关于煤炭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议定书》和《煤炭领域合作路线图》,双方将拓宽煤炭合作领域。当前俄罗斯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的稳定性较差。一旦牵扯到巨大资源储量,可能触动俄罗斯巨头们的利益,引起多种政治麻烦。
4、蒙古投资分析
(1)投资要素。蒙古国目前共发现有300多个矿藏,现已探明储量为223亿吨,远景储量约1520亿吨。蒙古南戈壁省拥有世界级储量的主焦煤资源,已经探明煤炭储量为530亿吨,其中塔本陶勒盖煤矿探明储量64亿吨,主焦煤18.8亿吨。按照我国焦煤分类方法,塔本陶勒盖煤田煤种主要为优质焦煤、肥焦煤、气煤等,当属优质冶金炼焦用煤。蒙古煤炭具有质量好、埋藏深度浅、煤层厚等优点,适合露天开采,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2)市场距离。蒙古煤炭出口都是经过陆路口岸,煤炭主要通过内蒙古的甘其毛都、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等口岸和新疆塔克什肯口岸入关。以甘其毛都口岸为例(见图2),2004年实现蒙古国原煤首次通关,进口煤炭3.6万吨,2010年口岸进口原煤771万吨;2011年原煤进口均突破1000万吨,主焦煤进口占到总进口量的98%以上。2012年原煤进货总量达到1200万吨。甘其毛都口岸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和仅次于满洲里的综合口岸。
(3)经营环境。蒙古在上世纪末颁布新矿法,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成为世界矿业投资的热点区域之一。但随着国际矿产品价格的大幅提高和过多的外资投入,蒙古国政府近几年修改了矿业法。2006年7月修改的《矿产和税收法》将权利金由2.5%提高到5%;取消免税期;采矿许可证的最长年限从100年减为70年。蒙古民主党和人民党两党都有资源民族主义的趋势,蒙古国试图抑制中国的影响力,对审批中国煤炭投资项目存在戒备心理。例如神华集团陶勒盖煤矿项目就几经反复、至今无果。
三、中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的建议
总结国际煤炭公司发展历史发现,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皮博地、必和必拓和力拓集团等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在全球多个国家开发煤炭资源。如皮博地能源集团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美国和澳大利亚,2011年拥有煤炭证实储量9011Mt,其中美国境内储量占86.67%、澳大利亚境内储量占13.33%。力拓矿业集团煤炭资源分布在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2011年分别占其总储量的81.11%、1.30%和17.59%。从美日韩城市化发展历程可知,能源消费与城市化、人均GDP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在节能减排和经济转型的影响下,我国煤炭需求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煤炭作为等热值价格最低廉的能源,在发展中国家仍将是主导能源。我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层面将支持优势煤炭企业参与境外煤炭资产并购,加大境外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力度,提高境外权益煤炭产能;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投资境外煤炭加工转化项目,延伸产业链;鼓励大型煤炭企业承揽境外煤矿建设、技术改造以及运营管理,建立境外煤炭装备制造基地、零配件基地和技术服务中心。综合上述理由,建议国内煤炭企业加快境外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步伐。
1、投资区域选择应以梯度开发为主,地缘政治与资源优势叠加地区优先
我国煤炭企业的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建议煤炭企业海外投资坚持梯度开发,投资初期的区位选择应遵循“就近原则”和“地区渐进原则”。从我国的政治优势和地缘优势出发,把周边国家作为梯度投资的优先方向。
(1)把东盟国家作为煤炭投资的优先地区。我国与东盟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而我国发展水平好于东盟,差距不大,地缘的邻近性及文化背景的类似性非常突出,投资进入障碍相对小。鉴于印度尼西亚煤炭资源优势、获取资源价格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低、开发成本低、区位优势明显,可将其作为中国煤炭企业投资的第一目标国,建议投资印尼要注重煤炭资源勘探程度和煤炭储量的风险研究,重视煤炭资源勘查力度,提高权益煤炭产能。越南目前所有煤矿规模小,开采技术落后,机械化采煤是未来发展趋势。对于越南投资,中国煤炭企业可以发挥现代化矿井建设施工和先进采煤机械化装备的优势,拓展在越南的现代化矿井建设和煤炭开采合作项目。中煤能源集团承担越南广宁省300万t/a煤矿井筒建设项目工程就是成功的实例。
(2)选择投资澳大利亚。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南非等国家的矿业开发技术和管理较为先进。选择澳大利亚,通过并购、参股或与之合作等方式来获取技术、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战略资产(见图3)。围绕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战略目标,通过对外煤炭资源投资开发,进一步扩大后续资源储备,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引入国际公司先进、规范的管理运营观念和体制,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培育煤炭国际品牌。
(3)适度投资蒙古国。蒙古国煤炭资源丰富,与我国煤炭品种具有互补性。逐步开发蒙古煤炭市场的方向不能改变,但开发策略要变革。建议中国煤炭企业,一是联合其他国家投资以减少政治风险;二是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和成套煤机装备输出市场。对俄罗斯煤炭工业需要资金、技术和工艺装备进行改造,我国煤炭企业可以利用好时机开拓市场技术装备市场,但不主张投资煤炭区块。
2、通过市场运营方式和资本运作方式,提升控制和获取海外能源的能力
国际矿业权市场运营方式包括两种基本方式:风险勘查和购置矿业权。风险勘查,就是由煤炭企业以申请授予、竞标、合同等方式向能源所在国申请探矿权。发现有经济价值的矿藏后,根据协议可以优先资格取得采矿权,也可以通过矿业权市场转让给第三方而取得经济回报。这种方式勘探的风险程度太高,开发投资时间相对较长。这种方式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采用得比较多。购置矿业权,即购买其他煤炭企业高级勘查阶段的探矿权或直接购买采矿权后再自主开发。这种方式可回避早期勘探阶段的风险,安全系数最大。缺点是投入资本较高,且收益率低于从勘查做起的项目。矿业资本运营方式有:收购、兼并国外公司;购买股份或交叉持股,或购买拟转让的矿藏权益;为资源所在国大型项目提供融资,以换取项目中的部分权益,或与资源国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等。
从1996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并购案值大幅度增长,远远超过目前全球矿产勘查总支出。从这个数值可以看到,以资本运作开展跨国并购的投资方式,已成为国际煤炭企业增长和扩张的主要途径。如必和必拓集团和埃克斯卓达公司通过摩根大通银行资本运作实现成功并购,并因此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2011年度经营收入比2010年度增长26.40%。皮博地能源集团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澳大利亚泰斯公司通过股权合作,从1962年起开办昆士兰州凯安加-莫拉矿,至今集团拥有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的11座煤矿,以及布里斯班和纽卡斯尔办事处,成为在澳大利亚发展最好的跨国煤炭公司之一。最近几年,我国煤炭企业也相继投资了一些重大项目(见表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际能源资源市场价格持续增长,大大增加了我国的能源进口成本。对于我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而言,风险勘探方式存在风险太高和尚未培育成熟的风险资本市场两大阻力,这种方式只能适度尝试。所以,建议主要通过购买开采权或购并煤炭企业来开发利用海外能源,这应该是我国煤炭企业海外投资今后大力推动和逐步加强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 《当代世界煤炭工业》课题组:当代世界煤炭工业发展趋势[J].中国煤炭,2011(3).
[2] 王显政:关于提高煤炭工业科学化水平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2012(3).
[3] 黄盛初、刘文革、徐亮:中国煤炭行业海外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煤炭,2010(7).
[4] 杨佳泉: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中国煤炭,2009(4).
[5] 黄盛初、刘文革、孙庆刚、蓝晓梅:中国煤炭企业国际化战略与海外煤炭投资方向分析[J].中国煤炭,2013(1).
[6] 李爱平:内蒙古“进口原煤”一半来自甘其毛都口岸[EB/OL].http://www.chinanews.com/df/2012/12-27/4442285.shtml.
[7] 国家发展改革委: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http://www.sdpc.gov.cn/zcfb/zcfbtz/2012tz/t20120322_468769.htm.
[8] Kindleberger C.P..American business Aboard:Six Lecture on Direct Ivestma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e,1969.
[9] John h. Dunning.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In:Ohlin,B.,et al.(eds).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A ctivity[M].Macmillan,New York,1976.
(责任编辑:刘冰冰)
爱尔兰矿业投资环境论文范文第3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图书馆的要求,甲方向乙方采购中文图书一批。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采购合同,共同遵守如下条款:
一、 中文图书的型号、规格、制造商
所提供的中文图书必须是由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正式出版物,不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图书在开本上必须大于64开,小于8开,而且装帧完好。
二、 采购数量
图书总定价以采购预算金额350000元为计算,图书数量不少于14000册。
三、采购时间
1、乙方应在签订合同起10天内按采购比例提供中文图书书目给甲方审定。
2、乙方在接到甲方审定的书目后30个工作日内应按此书目向甲方提供中文图书。如超过期限没能到货,用户单位有权取消订单。
四、合同价
合同总价人民币 大写: (小写: 元)。合同总价包括图书购置费、运费、分类、编码上架、录入电脑程序等。
五、采购要求
1、采购数量不少于14000册图书,图书出版时间在2017-2018年之间,且2017年出版的图书占所采购图书总数的50%以上。
2、乙方保证提供的所有图书务必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正规出版物,没有牵涉到版权、著作权问题。
3、如有盗版现象(包括ISBN号、年份造假等),按盗版书涉及金额的100倍进行赔偿。
4、甲方有权拒绝接受乙方擅自提供的任何图书。
5、乙方在为甲方所提供图书的同时,每种书还要免费配送标准的CNMARC数据。
6、乙方所提供的图书不携带任何磁条
7、乙方向甲方提供一站式服务。书目的提供、订单接收、送货、退货、结算等所有 服务均有专人负责跟进。
第 1 页
8、所采购的图书必须能够进入东莞市图书馆的图书数据库。
9、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和网上查找不到书目数据的均不得进入东莞市图书馆之城总书目数据库(出版时间距离签约时间不超过半年的图书,或根据图书馆特别需要的图书经鉴定后可另行处理)。
六、配送程序
1、乙方在规定时间向甲方提交书目,甲方审定后通知乙方配书 。
2、乙方按甲方审定书目进行配书。
3、甲方按审定书目进行图书验收入库。
七、交货及验收
1、以“先交货、后结算”的方式送书上门。无论所采购图书数量多少,一律免费送书上门。
2、货物包装必须整齐,随货附送与货物数量相符、品种相符、价格相符的送货电脑清单。送书清单上必须注明ISBN、书名、单价、数量、码洋、折扣、实洋、订单号等完整信息。送书清单一式四份,甲方收货经办人需签名确认。经签收的送书清单甲方保留二份,乙方保留二份。
3、随附<<送货清单>>一式四份,内容包括送货日期、单号、种数、册数、码洋、折扣、实洋等,甲方收货经办人需签名确认。经签收的送货清单甲方保留二份,乙方保留二份。
4、在验收过程中,如果图书出现装订、残缺、倒装、印刷等质量问题,乙方无条件给予退换,所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如质量验收合格,双方签署<<送货清单>>。
八、结算与付款
1、所有图书均以人民币进行结算;乙方交货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十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
九、验收方式及质保期、售后服务要求
1、甲乙双方按用户需求书及本协议的有关规定验收。
2、因物品的质量问题发生争议,由广东省或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质量鉴定。物品符合质量标准的,鉴定费由甲方承担;物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鉴定费由乙方承担。
3、乙方提供质量三包,货物若出现缺页、倒装、受潮、霉变等现象,由乙方负责上门免费调换。
第 2 页
十、违约责任
1、甲方无正当理由拒收货物或拒付合同总价款的,甲方向乙方追加支付合同总价款总值百分之五的违约金。
2、甲方逾期支付合同总价款的,向乙方每日偿付欠款总值千分之五的滞纳金。
3、乙方所交货物品种、质量等不符合合同规定的,甲方有权拒收,乙方并向甲方支付合同总价款总值百分之五的违约金。
4、乙方逾期交付货物的,向甲方每日偿付合同总价款总值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十
一、合同生效
本合同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生效日以最后一个签字日为准。 十
二、其它
其他不尽事宜与《图书馆之城图书采购要求》、《图书馆之城图书加工标准》进行参照处理。
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自保存二份。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约代表(签字): 签约代表(签字): 日期:2018年 月 日 日期:2018年 月 日 电话: 电话: 传真: 传真:
签约时间:2018年 月 日 签约地点:东莞市
第 3 页
图书采购要求
供应商必须响应并承诺下列要求:
一、图书要求
1、本次图书的采购数量必须按合同要求执行
2、所采购的出版物出版(再版)时间2017-2018年之间,必须按合同所标时间执行,而且当年出版的出版物必须占所采购的图书50%以上。
2、所有图书均需提供无条件退换等售后服务。
3、图书供应的复本数:为1-2册,并严格按采购比例分配和出版社比例分配表供书。
4、供应商对所有图书都必须是全新的、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的。必须保证所提供的图书绝对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或引进的正规出版物,没有牵涉到版权、著作权问题。凡有盗版现象(包括修改原出版物ISBN号、出版时间等信息等),按印刷业管理有关条例处罚,报送东莞市政府采购中心处理。
5、所有图书的版权页和国标标准书号 (ISBN)及条形码标志必须完整清晰、真实。版权页有包括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出版单位名称及地址、图书开本、版次等相关资料。
6、图书的整体外观和装订必需平整、牢固。图书封面图案及文字要清晰有层次,颜色的色调应饱和。
7、图书正文的纸张表面光滑,颜色和厚度一致;纸张无损坏、无撕页。
8、图书正文的印刷墨色要一致,版心和页码的位置要一致,无明显透印。文字及图表要印刷清晰。
9、图书馆对供应商提供的书籍有选购权与不选购权,而且不受计划购书册数限制。
10、凡价格超过100元,尺寸小于或等于126×92(毫米)、大于或等于378×256(毫米)的,学生、教师的教学和学习参考书(包含课本、习题、练习册、辅导资料)和应试类图书、散页无坚固装订和正文页数少于50页的,一号多书的重印套装丛书均不在此次供货之列。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山图书馆和网上查找不到书目数据的均不得进入东莞市图书馆之城总书目数据库(出版时间距离签约时间不超过半年的图书,或根据图书馆特别需要的图书经鉴定后可另行处理)。
11、凡供应商违反以上规定任一款,图书馆均有权要求其改正。同时,供应商必须在7日内提供第二批次图书供挑选,如仍不合格的,有关部门和图书馆应对供应商作违约处理。
12、供应商必须按图书分类比例及出版社的比例配送图书。
13、供应商必须按东莞图书馆规范要求,完成图书编目及加工上架工作。
爱尔兰矿业投资环境论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