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81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

农村建筑节能是指节约农村地区的民用建筑能耗,也就是农村地区民用住宅采暖、炊事、照明、生活热水、电器以及其他安装在住宅中的设备运行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江亿,2011)。目前农村人口为6.3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6.27%,农村人均纯收入为9892元(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农村地区共有房屋建筑面积约278亿平方米,其中90%以上是居住建筑,约占全国房屋建筑面积的65%。随着农村地区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农民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农村建筑长期以来都是农民个人行为,不少新建住宅都是由村民们自主设计和搭建的,存在住宅设计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采暖方式落后,且农村居民对住宅舒适度感受较差(如多数农村住宅冬季房间温度只维持在10度左右)等问题(陈永,2011),亟需通过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措施进行改良,在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舒适度。本文通过对全国农村建筑节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推动农村建筑节能的发展。

研究现状:

农村建筑节能战略方面。江亿等(2012)认为中国未来的建筑能耗总量应控制在10亿tce以内,且对未来的建筑能耗总量做了大致的规划,预计未来农村住宅面积将从目前的230亿平方米增加到240亿平方米,能耗总量从目前的1.77亿tce降为1亿tce。然而从2000到2010年,农村住宅户均商品能耗与用电能耗在增加,而相对清洁的生物质能耗则有下降趋势。为了达到建筑能耗规划,建议农村建筑用能应以发展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手段,以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为辅,北方发展“无煤村”,南方发展“生态村”。

农村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方面。长期以来,国家对农村住宅建筑节能的规划一直缺位,农村建筑没有相应的标准可参照,而2013年5月1日起实施,编号为GB/T 50824-2013的《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很好地为农村新建、改建和扩建住宅提供参考。《标准》包括了建筑节能设计室内热环境参数、供暖通风系统、建筑布局和节能设计、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照明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8个章节以及1个附录,还提供一些利用当地资源的低成本、低运行费用的建筑节能技术,以减少农民负担,提高新技术的接受度。程勤阳等(2010)从规划设计、围护结构保温技术、农村住宅暖通空调技术、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的经济性四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农村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的研究要从开展农村住宅节能技术推广、节能技术标准化、节能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产业化、新能源在农村住宅的应用五个方面着手。此外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从2007年起,均在“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上发布《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每年都专门深入分析建筑节能的一个领域,如表1所示,《报告》辅以案例解读各种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表1 农村住宅主要建筑节能技术

技术分类 建筑本体节能技术 农村典型用能设备 新能源利用

具体内容

围护结构保温、被动式采暖、被动式隔热 节能灶炕技术、小型锅炉烟气热回收利用技术 主动式太阳能利用技术、生物质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研究报告2012》。

农村节能技术推广方面。张玲(2008)对云南农村建筑节能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了云南农村建筑节能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主要存在的三个瓶颈:政府财政投入及公共服务不足,农户经济实力有限、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及意识观念的制约。靳家佳等(2012)将节能建筑推广过程中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分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建筑节能服务机构、消费者和开发商六类,并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以及相互之间的博弈,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建筑节能推广框架。

参考文献:

江亿. 我国建筑节能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1,06:30-38. 江亿,彭琛,燕达. 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J]. 建设科技,2012,17:12-19. 陈永. 我国农村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任务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75+277. 程勤阳,陈慧婷,张智博,丛玲玲. 农村住宅节能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0,20:10965-10967. 张玲. 农村建筑节能技术推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云南省为例[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08:59-62.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第2篇

在当前农村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弱化, 单纯依靠土地经济已经难以发挥其保障功能。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上, 一种观点认为应进行分类处置。郑功成 (2003) 认为应优先考虑已经非农化、城市化和农村户口劳动者, 优先考虑响应国家号召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妇, 优先在发达地区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采用“三结合”保障模式更合适。张飞霞 (2013) 认为应继续发挥家庭和土地保障的功能, 以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 在有条件的地区举办社区养老, 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结合不同养老保险模式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2 政府责任

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忽视,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大失误 (郑功成, 2000) 。相较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而言, 国家在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中通过财政补贴新农保, 承担部分缴费责任, 扮演雇主的角色 (杨翠迎, 2010) ;但是政府的角色也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无论在何时社会保障都由政府主导, 同时市场、个人及家庭等主体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李迎生, 2009) 。

3 不同群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对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国内大部分学者比较认同“以土地换保障”的方法。一种观点是以土地使用权置换保险金。楼喻刚、金皓 (2002) 提出“以土地换保障”的政策建议, 具体做法是利用土地征用款中一定数额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二种观点建议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衔接。刘万兆 (2007) 认为“失地农民”最终要纳入城市保障的范畴, 以推动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接轨。第三种观点集中于账户模式建立方面。缪保爱 (2008) 建议根据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建立起政府、集体、个人分担, 农民负担少部分的筹集机制。

对于农业转移人口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曾凡群 (2016) 认为应分类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养老保险。根据职业稳定性和流动性两方面, 将不同种类的农业转移人口分别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曹信邦 (2005) 认为现阶段应逐步把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杨立雄 (2004) 认为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体制在短时间内不会被打破, 应鼓励农民工回乡参保, 并在合适的时间推动城乡接轨。

4 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研究

穆怀中 (2015) 指出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建立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家庭子女养老和土地保障、社会救助制度等相衔的, 同时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农村社区养老。

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整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刘昌平 (2009) 认为从实现城乡统筹的路径出发, 首先要实现城乡两类制度之间的有效衔接, 第二步则是通过城乡两类制度合并实现城乡统筹。丁建定 (2015) 指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具有五大有利条件, 建议通过改革传统户籍制度以推动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结束语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在仍处于建设完善阶段,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 对于政府管理和学者研究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起步较晚, 但同时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社会保障还未建设完善时就出现新的“特殊农民群体”, 这使得学者们更多地关注特殊而忽略一般性的研究, 特别是失地农民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但是从城乡统筹的角度来看, 如何更好的将特殊群体纳入农村或者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内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整体建设尤为重要。在分析影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因素时, 大部分学者更愿意从政治和经济角度进行探讨, 但在我国农村, 文化因素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推进。

摘要:文章对近年来有关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回顾, 将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选择、政府责任、不同群体的养老保障等方面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和评析, 探讨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 曹信邦.农民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研究[J].理论探讨, 2005 (3) .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电子商务销售额逐年屡创新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普及,很多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电子商务这门新兴学科师资力量欠缺,教学效果堪忧。电子商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不相匹配,造成就业难及用工荒的矛盾。本文探讨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及改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学科发展    教学方法    案例式    模拟情景化

1.引言

2014年中国零售业电子商务销售额4262亿美元,较2013年上涨35%,占据全球第一的领先位置。电子商务专业是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1]。目前,国内大部分大学都开设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专业教育具有了相当规模。其培养目标为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具有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的能力和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方法改善企业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2]。但是事实上,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大相近庭[3]。本文着重讨论了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现状及改进方法,试图为以后的该专业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2.现有电子商务教学现状

(1)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发展数十年的传统学科相比,教学理论等理论不准确。

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刚刚兴起,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大学对此学科缺乏深入理解,一窝蜂开设专业课程,并不考虑相关问题。导致电子商务这门学科理论不够扎实,研究欠缺,缺少标准、权威的书籍、教学大纲等[4]。

(2)现有大学教授电子商务的教师大都水平有限。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学科,大部分学校不论条件、时机是否成熟,一窝蜂上马该专业,导致很多弊病[5]。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有电子商务经验的教师更是匮乏。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不够深厚;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更是没有深入研究。

(3)教学资源不足。

作为新兴学科,除了教师水平有限外,就是教学资源严重匮乏、不足:教学大纲流于形式、教学日历随意篡改、教案不完整、课堂内容随意、教学资料缺失等[6]。依据现有情况培养出的电子商务的毕业生难以学到本专业精髓,毕业之后难以适应用人单位需求。

3.改进方法

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其次是搜集全面的教学资料,组织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大纲,按照教学日历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7]-[8]。在授课的同时,注意讲授的方式方法:多用引导式方法而非填鸭式教育。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案例引导教学方法。

案例引导法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摒弃以往的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形成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书面案例或网络在线案例为内容,通过教师设置和选择案例、讲解,学生剖析案例原因和评价案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理论知识,而且能学以致用地运用到实际生活案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性学习。

(2)模拟情景体验式教学方法。

模拟情景体验式教学是指把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企业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重组,在电子商务实验室内,运用专业软件,模拟紧张激烈的商业竞争场景,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并及时进行讨论、总结和分析的教学方法。

4.结语

本文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分析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二者之间架起桥梁,使用人单位可以度过所谓的“用工荒”,而毕业生则可以顺利就业,减轻社会负担。

参考文献:

[1]孟昊雨.电子商务教学的科教结合模式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2).

[2]胡桃,尧舜.电子商务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

[3]彭楚钧.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4]陆志彬.电子商务教学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4).

[5]胡学斌.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中的问题及教学建议[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6]杨红霞,李赖志.网络环境下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

[7]傅铅生.高等院校电子商务教学实习环境建设探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田济民,牛龙平.电子商务教学研究与实践[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8).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第4篇

学号

姓名完成时间2011 年 5 月 1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述

一、专业倾向

本人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在第二学年即将结束,我们面临着专

业选择问题。通过三次导论课的学习,我目前较倾向于选择电子信息工程这一专业。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识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三、我校本专业情况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合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合肥联合大学应用电子专业(本科),设置于1988年,当时主要培养面向合肥地区工业企业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对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优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应用电子技术为主线,兼顾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课程体系。随着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本专业随之作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等调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面向全省的具有电子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电子信息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Java基础设计、电子CAD、高频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ARM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与工程应用。

四、专业背景与市场预测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五、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

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例如:

1、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

2、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

3、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

4、质量管理,比如QC什么的;

5、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6、封装测试。

六、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掌握计算机电子技术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原理;

8、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9、掌握电子电器类维修焊接技术具有按工艺文件完成复杂产品的全部装接焊接能力;

10、具有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和按高度文件调试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

11、具有电子工程的现场安装与调试基本能力。

七、学习计划

1、努力学好专业课。大三开始,我们要陆续接触专业课程(包括一些实验课),这就要求我在掌握书本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运用能力了。自己平时应该

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巩固并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一定要多和老师交流。

2、对考研进行初步阶段的复习。从自身情况来看,需要在数学和专业课方面多下功夫。现在开始对数学进行全面的初步复习,因为考研和我们本科学的数学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开始一定要多做题,找出有差别的内容,同时锻炼做题能力。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的数学做题时间。专业课方面,多搜集资料,从整体上把握,大三主要夯实考研基础。

3、提高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能力。英语是我喜欢的一门课程。即使不考研,我也要长久坚持学下去。从大三开始我们就没有大学英语课了。所以,我必须安排时间去学习英语,避免和其他课之间冲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多看看书,多背背单词,多读读报纸,以便掌握西方国家的时政信息,了解他们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为考研做好准备。最重要当然是听力训练,每天都要坚持做几份听力试题,看英文电影时尽量不看翻译。

4、经常去图书馆,多看看书。目前,新的图书馆已经投入使用,要好好把握这个资源。阅读一些经济,历史,文化方面的书。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第5篇

1、 虞斐.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J].时代金融(上旬).2010(11):43-45.(6篇参考文献)

陈文斌,钱苹一.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影响因素研究---采自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证据.中国会计评论2007.3(2):343-354. 曾芒,叶红雨.我国A股IPO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实证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1(4):11-14. 朱武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决策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08,4月号:49-53.

2、 黄晓磊. IPO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09(6):22-24.(5篇参考文献)

黄玉启.IPO抑价理论综述.浙江社会科学. 2006(3):196-203. 陈工孟,高宁.中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的程度与原因.金融研究.2006(8):1-12.

3、 谢宏标,李家伟.博弈论在IPO市场上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4):128-130.(4篇参考文献)

刘江会.我国承销商声誉与IPO定价偏低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04):47-50. 陈海明,李冬.我国投资银行声誉假说的实证研究.华南金融研究 .2003(05):33-46.

4、 李喆. 基于行为金融的IPO抑价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57页(21篇参考文献)

刘煜辉,熊鹏.股权分置、政府管制与中国IPO抑价.经济研究.2005(5):55-59.

5、 王鸿.IPO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分析[J].现代商业.2008(35):85-87.(5篇参考文献) 邦雪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企业技术开发. 2005(10):99-102.

6、 周静. 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博弈分析.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12.59页.(69篇参考文献) 李广存,陈海明.中国新股短期发行抑价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商业研究.2004(16):35-39.

顾昱,郑淑华,刘嘉炜.中国A股市场IPo抑价现象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 (2):52-56.

张新杨.我国股票市场IPO抑价的动态分析.商业时代.2008 (26):22-26.

崔涛,李昆,武婷婷.中小板块与主板IPO抑价度和短期走势比较.现代商业.2008 (4):49-53.

7、 江永众. 我国A股市场IPO长期收益的实证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8,11.73页(45篇参考文献) 宋逢明,梁洪昀.发行市盈率放开后的A股市场初始回报率研究.金融研究.2001(2):94-100. 刘力,李文德.中国股票市场股票首次发行长期绩效研究.经济科学.2003(6):33-44.

8、罗曦.IPO抑价----一个行为金融学视角.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1.67页.(41篇参考文献)

9、李攀艺, 蒲勇健.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软科学.2007.21(2):138-141.(18篇参考文献)

10、贺薇. 我国IPO定价机制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2007.11.01.67页.(20篇参考文献)

于栋.股票1PO理论研究新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4):36-41.

11、黄春铃. 证券监管和承销商声誉:基于中国IPO市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03.155页.(157篇参考文献)

谢建国,唐建平.中国股票上市发行监管制度变迁.世界经济.2005(2):45-49.

12、徐宝林. 赴美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的博弈论模型研究[J].特区经济.2006(4):62-64.(4篇参考文献)

13、毛立军. 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研究.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6.12.01.137页.(86篇参考文献)

毛立军,李一智.我国IP0定价、抑价及长期表现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75-380. 毛立军,李一智.新股公开发行定价方式的探讨.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31-336.

14、沈志军. 对我国IPO机制的博弈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5):42-44.6篇参考文献)

韩德忠,陈静.中国IPO定价偏低的实证研究.统计研.2001(4):29-35.

区域经济学 究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第6篇

中文标题(黑体四号)

Literature Review(四号粗体)

200x级 x班中文姓名(黑体小四号)

Abstract: (四号粗体). .(小四不加粗)

摘要:(黑体四号不加粗) (仿宋,小四号,不加粗)

特别说明:

1.行间距为固定22磅(包括标题部分);

2.不用页眉;只须标明页码,居中;页面设置同论文;

3.不用关键词;

4.所有英文部分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5.标题与摘要部分单独一页打印;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

农村电子商务文献综述范文第1篇农村建筑节能是指节约农村地区的民用建筑能耗,也就是农村地区民用住宅采暖、炊事、照明、生活热水、电器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