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写的作文怎么写范文
难写的作文怎么写范文第1篇
2、哲学与政治的异动效应及其“差序格局”
3、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4、比什凯克 一座中亚边城的浮世绘
难写的作文怎么写范文第2篇
这一堂作文课,于老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指导,让学生把风景作文或者写事作文写得有声有色,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看到了那个景物,仿佛听到了各种声音。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于老师在课堂上的设计巧妙之极,特别是引导学生“唤醒生活”这一环节,精彩万分,为学生的后续习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先看于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大自然、生活中充满各种美妙的声音,大自然中有风声、雨声、雷声、鸟叫声,大马路上有各种车辆行驶的声音、鸣笛声,街道上有各种各样的说话声。到了夜晚,万籁俱寂,如果有心事,睡不着觉,你还可能听到爸爸的打鼾声。谁来学学爸爸的打鼾声?(学生学打鼾)
师:不像,太小。(学生再学,很像,众人大笑。于老师连找了几个人学爸爸打鼾,课堂上笑声一片。)
师:夜深人静,可以听到打呼噜的声音。现在上课很安静,如果有位同学不小心,突然把文具盒碰到了地上,会发出什么声音?
生:“哗啦”。
师:说不定还把你吓一跳呢。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生:我听到过鸟叫声。
师:学一学。(生学鸟叫声,众笑。)
师:还有听到别的声音吗?(生分别学小猫叫、老虎叫)
师:有听到小狗叫的吗?(许多学生学小狗叫,师巡视倾听,请了两位学得像的同学到讲桌前。)
师:请你们二人学一学狗吵架,怎么样?(生笑,跃跃欲试。)
师:君子动口不动手,光叫,不许动手不对,是动爪,不许动爪扑向对方。(笑声)
(二人怒目相视,互相吼叫。众大笑。)
师:(举起二人的手)我宣布二位不分胜负,并列第一!(众又笑)
回想平时我们的作文课,作文课上得太像作文课,老师太像老师。结果,作文课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课,作文成了学生最讨厌的事。其实,作文课,可以很轻松,可以很愉悦。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给我们诸多启迪:
一、作文课,需要和谐的氛围“趣”字当头
课堂上,学生在于老师的引领下,忽而学爸爸打鼾,忽而学鸟叫,忽而学狗叫,惹得全体师生笑声一片。试想,这些学猫叫、学狗叫的事,你何时会做?何时敢做?大概是在旁无他人的情况下,或是在最要好最亲近的人面前,才敢这么嚣张一回。而在作文课堂上,敢这样做的人,有几人?敢在课堂上让学生这样做的语文老师,又有几人?于老师的作文课上,竟会出现如此一幕,着实令人惊讶。
学生模仿各类声音,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若不是于老师在作文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了如此轻松和谐的氛围,学生定然不敢如此“放肆”。面对那么多的听课教师,面对眼前上课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在这样的公开课上,学生多半会拘谨小心,如履薄冰。若真出现这样的状况,哪来今天课堂上的精彩呢?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演,无拘无束地交流,无拘无束地想象,这恰恰为学生无拘无束地习作表达作好了铺垫。
二、作文课,需要巧妙的点评“昧”道十足
于永正老师的习作指导课,都是十分重视习作之前的言语交际过程的,而每一次言语交际环节,恰恰是于老师教学智慧、教学艺术的体现。 这堂作文课上,于老师让学生模仿爸爸的鼾声。当学生模仿声音太小时,于老师立刻点评:不像,太小!于老师的话语中,学生听出了模仿的不足之处,于是学生再次模仿,声音响了一些,声音像极了!此时,该生立刻得到于老师的赞赏,同学的肯定。后来,其余几位同学接二连三地模仿鼾声,课堂上鼾声一片,笑声不断。
如果,课堂上仅仅是模仿鼾声,那还不足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因此,于老师又巧妙地引导学生继续学习鸟叫,学习狗叫。整个教室,成了一个小小动物园。
学生在跟于老师的交际过程中,在于老师的一次次点评中,在一次次的模仿、一次次的聆听过程中,体验着、回忆着、享受着表面看,是学习了几种小动物的叫声,实则是自然而不露痕迹地让学生体会到了一点他们是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里的。这又为后续的学习轻松习作打下了基础。
三、作文课,需要有效的引导“实”在很巧
巴金说,写作就是无技巧地再现生活。于老师的作文指导,看似无心,实则有意。“夜深人静,可以听到打呼噜的声音。现在课堂上很安静,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文具盒,掉到了地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学生立刻说:“哗啦。”于老师立刻接过话茬:“说不定会把你吓一跳呢!你在生活中还听到过什么声音?”一句话,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再次唤醒学生的生活经历。这就是有效引导。
作文课,对于学生而言“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于老师在这一环节,对学生的习作“写什么”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可见,爸爸的鼾声,小鸟的叫声,小狗的吵架声万事万物皆可入文,写作素材无处不在。
难写的作文怎么写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