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努力与结果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莲生三十二2025-09-181

努力与结果范文第1篇

正方总结陈词

主席好!各位评委好!对方辩友好!

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方观点是“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我们应该明确结果是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状态,而过程是指事物进行或发展所经过的程序。

首先,人是有思维,有意识的,人的和地为是受意识控制的,人们做事情,无论好坏,难易,都有一个预期目的,面目的即是想要达到的结果,如果没能达到目的,过程的意义也要大打折扣了,所以结果比过程更有意义。

其次,做事情结果比过程更有影响,这方面的例证有很多。就拿我国南极科考工作人员取得的辉煌成来说吧:大家都知道南极洲气候酷寒,长年气温低至零下25度,长期处于超洁净的环境中,使人对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在漫长的极夜期间,人体的各项生理规律也极易被打乱。再加上队员们在那里一呆就是一年多,让人难以忍受的孤单、寂寞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很多人去一次觉得还可以,但如果要他长期呆在那里就不愿意了。再则就是对南极科考队员的待遇目前也并不是非常高。试问各位难道那些参与科考的工作人员非常享受那恶劣环境吗?答案勿庸置疑是否定的。然而,我们不得不敬仰他们在冰川、天文、地质、海洋、高空物理等科研领域取得的伟大成果。

再次,人是社会的一部分,自我实现同样离不开社会而单独存在,滴水不融入海洋,只能是被日光所蒸发,大雁脱离群体,也只能发出哀鸣,我们说自我实现便是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而结果正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与原动力,正是为了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才能够勤勤苦苦,废寝忘食的去工作,去学习,去努力,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不是想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么我们今天有必要在大家的面前这么的唾沫横飞呢?正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向往的完美结果,才有了凿壁借光的美文,才有了头悬梁,锥刺骨的佳话,才有了隐雪夜读的传奇,我想,匡横凿壁借光是想体会过程中的光明,那他大可在大白天去来个日光浴,古人更不会是身上肉痒痒了,需要用锥子来爱抚爱抚自己,难道说孙康是想考验考验自己地狱严寒的能力吗?不,正是因为他们想取得结果,才让他们有了走向成功的动力啊。

有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总觉得这是自欺欺人,也许是辛苦努力而毫无收获的自我安慰。再如,奥运会上,我想所有的运动员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最终的荣誉与辉煌,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果,会使所有的过程更加的充满无奈。俗话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这不也正说明了结果重于过程吗?

过程和结果也是分不开的,它们是互融的,自我价值的直线悼念各种,过程指向结果,服从结果,结果引导过程,统帅过程,总之,结果重于过程是社会体制的人生选择,是理性主义的人生哲学,而过程重于结果,则必然会走向反面。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过程的价值,也不能否认对方辩友今天的观点有其他积极意义,因为当人生遭遇挫折,蒙受坎坷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它来抚慰心灵,但是我们要问的是:如果我们把一时的危机词作为整个人生准则的话,那么不是饮鸩止渴,南辕北辙吗?

努力与结果范文第2篇

生命有何意义?或者价值?这不是一个只有哲人才思考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个生命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两千多年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千多年前,陈子昂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位哲人,一位诗人,感叹的是一个话题:生命之河无情流逝,想想自己还没有什么成就。生命之短,历史之长,所以两位先贤发出一种震撼后人的生命追问或生命思考。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生的使命。来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遗憾的是很多人却无视这种使命的存在,所以白白走一遭。

人生在世,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其实,就是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一生的使命是什么?两个字:事业。谁能做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业,谁就能彪炳历史荣耀后世。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每一个伟大的人物,无不是这样,他们都创造了属于时代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这种事业归根到底是一种思想或精神。

我们每个人都受恩于前人创造的思想、建构的精神。但我们要想像他们一样光耀,必须冲破前人创造的思想束缚,创造属于我们的思想。

生的使命就是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或者精神。当然,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思想精神的人只能也必然是少数人,因为创造思想是人世间最难最难的一项事业。

虽然很难,但我们不能放弃这种追求;虽然不易,但我们仍然要思考存在的意义。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没有生命的存在。无思,生命的意义不复存在。

每个生命都是伟大的。但为什么有的人卑微,有的人崇高?不是因为生来卑微,也不是生来崇高。没有生来就卑微的生命,而是懒于思想,所以就有了卑微。没有生来就崇高的生命,而是勤于思想,所以就有了崇高。

努力与结果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地区近2年来我院常规查体抽样520人次, 其中男430人次, 占82.6%, 女90人次。占17.4%。年龄最大者60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为 (39.74±2.13) 岁。

1.2 方法

清晨空腹用真空肝索抗凝管肘静脉采静脉血, 检测血清甘油兰酯 (TG) 、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 、空腹血糖 (Glu) 、谷-丙转氨酶 (GPT) 、γ-谷氨酰转肽酶 (GGT) 、血清总蛋白 (T) 、白蛋白 (A) 、球蛋白 (G) ,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

一般营养过剩的脂肪肝患者, 其GOT、GPT值会轻微升高, 但一般来说, 指数都还维持在100以下。如果GOT、GPT值高过100以上, 就要考虑是否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脂肪肝。如果指数高达数百, 那就可以确定脂肪肝并非营养过剩引起, 可能是慢性肝炎造成的。

2 结果

从520例查体者中, 检测发现145例脂肪肝患者, 375例非脂肪肝者。145例脂肪肝病人甘油三酯增高62例, 胆固醇增高58例, 两者均增高25例, 脂肪肝患者中血糖增高者55例。脂肪肝病人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均高于非脂肪肝者, 差异均有显著性, 尤其是甘油三酯。

表1中脂肪肝患者TG和TC较正常对照组高 (P<0.001, P<0.05) 而HDL-C却较正常对照组低 (P<0.05) , 这说明脂肪肝与肝功能及血脂异常有关, 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TG代谢紊乱, HDL-C的代谢与脂肪肝的发生也可能存在联系。高脂血症尤其是高TG血症可增加脂肪肝发生的危险性, 高脂血症发生脂肪肝的机制可能与高TG血症的游离脂肪酸 (FFA) 增多, 并通过FFA干扰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使胰岛素作用减弱并伴有胰岛素抵抗 (IR) , 导致脂肪在肝脏沉积。

根据脂肪肝患者和非脂肪肝者的生活饮食情况分析 (表2) , 脂肪肝患者常见于体型过于肥胖或长期饮酒者, 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患者居多。肥胖和高脂血症为主要原因。

3 讨论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独立性疾病, 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 约占肝重的5%, 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当机体摄入的脂肪和糖类超出机体热量消耗时, 肝内即堆积大量脂肪并释放出过量的末酯化脂肪酸, 末酯化脂肪酸是甘油三酯的前驱物质, 未酯化脂肪酸增加可导致肝内合成甘油三酯增加, 如肝内合成甘油三酯速度超过了组合为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分泌入血流的速度时, 便出现了肝脏甘油三酯的堆积引起脂肪肝。

如不加以预防, 脂肪肝则可导致肝细胞的解毒、代谢等功能不同程度降低, 可引起肝纤维化, 部分患者可演变为肝硬化等多种严重肝病。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脂肪肝的主要预防方法就是调整饮食结构, 控制高脂肪饮食,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 控制饮酒等。并应进行血脂和肝功酶学指标的监测, 以利于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 防止病情恶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脂肪和食物的摄入过多、饮酒过量的现象较为普遍。脂肪肝的患病率有急剧升高趋势, 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劳逸结合, 改进不良生活习惯, 控制高脂高糖饮食, 合理营养不饮洒, 降低血脂、血糖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摘要:目的 研究脂肪肝病人的发病率及年龄分布情况, 探讨脂肪肝的诊断、发病因素与血脂、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8年至2009两个年度内本地区健康查体抽样520人次, 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分析血糖、血脂。结果 145例脂肪肝病人甘油三酯增高62例, 胆固醇增高58例, 两者均增高25例。血糖增高55例。结论 脂肪肝与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血糖增高有密切的关系。脂肪肝病人中甘油三酯升高尤为显著, 是较好的观察指标之一。肥胖、嗜酒、职业特点及糖尿病等均为引起脂肪肝的因素。

关键词:健康查体,脂肪肝,血脂,血糖,检测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慧敏, 巩文彦.脂肪肝血脂和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10) :905~906.

[2] 王萍玉, 谢书阳, 杜秀娟.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因素的Logistic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6) :1024~1026.

[3] Yu As, Keeffe EB.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Rev Gastroenterol Disord, 2002, 2 (1) :11.

[4] Angulop, Lindor K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2, 17 (Suppl) :918.

努力与结果范文第4篇

1 OOS/OOT概念介绍

00S结果属于一种超标结果, 其对应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不满足相关规定以及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具体来说, 主要指的是稳定性分析中检验产品有效期超标问题。在两份样品检验当中, 如果出现一份达标、一份不达标情况后, 无法实现两者平均, 必须看作是超标[2]。

00T也属于一种超标结果, 其属于一种超常结果, 其对应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时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但在时间推移之后, 实验室检验结果会超出原本的结果, 当产品稳定性变化后, 就会导致超预期结果问题出现[3]。

通过OOS/OOT结果调查分析, 可以最终明确OOS/OOT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明确结果超标问题到底是由实验室检验不当导致, 或是由产品生产操作不规范导致[4]。当OOS检验结果出现, 导致产品被否定后, 也要加强OOS/OOT结果调查分析, 这是为了明确超标结果是否和别的产品之间存在关系, 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 实验室检验与OOS/OOT结果调查分析

针对各个公司来说, 都必须在结合产品性质和内部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OOT标准要求, 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相关操作, 另外要随着产品情况的变化, 不断完善和修订OOT标准。

当OOS/OOT结果明确之后, 专业实验人员必须及时报告, 针对专业QC管理人员来说, 要加强对调查结果的评价, 明确超标结果产生原因, 加强OOS/OOT结果调查分析。具体来说, OOS/OOT结果调查分析包括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OOS/OOT结果调查分析在第一阶段, 应当确定OOS/OOT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到底是因为什么产生。第一, 要调查实验室实际检验方法, 明确其是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和手术室检验操作。第二, 要进行计算核查, 仔细计算相关数据, 核查是否存在数据计算错误问题, 如果是计算错误的话, 把正确计算结果当作最后结果, 并且不用在继续调查分析。第三, 要进行样品调查分析, 针对原始样品来说, 不仅要审查期外形和批号, 还要调查其保存环境等。另外还要明确相对于的取样过程, 明确取样环节是否存在差错问题, 检验样品代表性如何, 如果是存在取样问题的话, 那么该次检验结果无效, 必须进行二次取样检验。第四, 要进行仪器确认, 检验实验室当中所用仪器和设备的质量, 检验仪器仪表是否存在问题, 且要检验仪器使用环境是否会对仪器产生影响。第五, 要全面了解实验室分析过程并且加以深入调查, 不仅要调查检验人员专业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还要检验样品称量等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溶液有效期控制情况等, 另外还要检验实验室器皿等是否出现污染问题等[5]。第六, 要进行调查结果处理, 如果错误产生来源是实验室检验环节和样品处理环节的话, 那么OOS调查结果没有效果, 该调查过程要记录到调查报告书内, 另外还要记录纠正对策等, 在进行二次检验后制定检验报告[6]。如果差错产生原因无法明确及不是实验室差错导致的话, 那么原始结果有效, 必须进行第二阶段的调查分析。

第二阶段OOS/OOT结果调查分析在第二阶段, 是对原始样品的二次调查检验, 明确OOS结果是否由于实验室出错导致。第一, 要进行样品二次检验, 不仅要深入调查设备故障, 还要深入调查样品处理情况。要在结合客观检验结果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二次检验, 在二次检验过程中, 也要选择专业化验员进行检验, 选择同样含量的样品, 明确问题产生原因。在二次样品检验过程中, 必须规定次数, 如果二次检验和OOS/OOT结果相一致, 那么要结束评估, 如果不一致, 要进行再次取样检验。第二, 对二次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后期的产品质量评估, 如果通过评估表明最初的OOS/OOT结果无效, 那么要出具相应的产品合格报告, 进行记录归档操作[7]。如果在进行OOS/OOT结果调查后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话, 就要深入考虑, 问题不是由实验室操作导致的话, 就要及时启动CAPA, 进行深入调查分析[8]。第三, 要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 降低后期实验室检验差错问题出现。针对实验室偏差来说, 要明确偏差之后, 要深入调查差错产生原因, 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检验报告, 实现调查表数据归档, 从而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加强对实验室检验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检验结果超标问题来说, 在确认超标之后, QC要及时告知QA, 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正确处理各个环节问题, 还要扩大结果调查范围, 深入调查超标问题产生原因[9]。针对检查结果超常问题来说, 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落实界警戒限设置工作, 加强对OOT结果的评估, 要结合以往数据确定警戒限, 如果出现结果异常但满足规格要求后, 就要加强实验室调查分析, 在实验室调查无效后, 进行后期的检测分析, 了解实验数据的实际发展趋向, 后来结果在趋势内的话, 无需继续调查, 如果OOT出现频率较多的话, 就要加大对实验室环节情况和生产工艺情况的调查。

3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主要探讨了实验室检验内容和OOS/OOT结果调查内容, 明确实验室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旨在提升药品生产效率, 从根本上提升药品质量。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疾病种类的不断增加, 加强药物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但如果单纯进行质量控制的话, 无法从根本上保证药品生产安全可靠性。如今实验室检验方法被广泛应用到药品质量控制当中, 实验室检验和OOS/OOT结果调查息息相关, 通过加强OOS/OOT结果调查, 可以明确实验室检验当中的相关问题, 提升药品质量控制和管理效率, 从根本上保证药品质量达标率。

关键词:实验室检验,OOS/OOT结果调查,问题,质量控制,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澜.实验室检验与OOS/OOT结果的调查[J].机电信息, 2013, 12 (11) :15-17, 30.

[2] 于泳.浅谈药品生产OOS调查的实施[J].机电信息, 2013, 20 (17) :16-22.

[3] 高海燕, 丁恩峰, 陈军丽等.国际注册中微生物相关MDD调查探讨[J].医药工程设计, 2011, 32 (1) :29-31.

[4] 肖潇, 梁毅.浅析稳定性试验中OOT的确认方法[J].机电信息, 2010, 14 (29) :12-15.

[5] 赫明权.提高检验理化实验室质量检测水平的措施[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4) :133-134.

[6] 于欣, 毛歆, 肖镜等.全国药检系统实验室间比对工作的分析和思考[J].中国药事, 2013, 27 (11) :1154-1156.

[7] 贾春建, 关蕾, 杨月华等.试述实验室比对工作是评价检验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07 (26) :295-296.

[8] 赫明权.浅谈检验理化实验室的发展趋势[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3, 12 (3) :135-135.

努力与结果范文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12月产孕妇1200例, 年龄21~44岁, 平均年龄29岁。对照组为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妇女200例, 年龄20~43岁, 平均年龄32岁。2组均无确诊的心、肺、肾等器官病变。

1.2 标本采集

用一次性专用血凝管采集静脉血1.8m L, 管内含枸橼酸钠0.2m L, 立即混匀。3000r/min离心10min, 严格按规定程序完成PT、APTT、TT、FIB测试。

1.3 仪器和试剂

采用日本SYSMEX CA53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上海太阳公司提供血凝试剂, 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均以 (x-±s) 来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差异显著, P<0.01差异极显著, 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临产孕妇与对照组血凝四项指标结果比较, 见表1。由附表可知:与对照组相比, 临产孕妇组PT、APTT、FIB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 1) ;2组的TT相比, (P>0.0 5) 无明显差异2组的TT相比, (P>0.05) 无明显差异。

3 讨论

凝血酶原时间 (PT) 测定是在体外模拟外源性凝血的全部条件, 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 用以反映外源凝血因子是否异常, 是筛检止凝血功能最基本最常用的试验之一, 是诊断治疗疾病尤其是对抗凝治疗监测的重要手段;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APTT) 是检测凝血系统中内源性和共同途径的功能。当一个人出血时, 人体通过凝血系统生成血液凝块以封闭受损的血管, 以防止进一步的失血并给受损区域修补提供时间。凝血系统中包含一组由肝脏生成的凝血因子, 这些蛋白沿着外源性途径 (组织因子相关) 或内源性途径 (血管相关) 依次激活, 各个分支途经最终汇聚于共同途径, 形成稳定的血栓;凝血酶时间 (TT) 测定是在待测血浆中加入适量的凝血酶溶液,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 测定凝集所需时间, 用来检测人血浆的凝血酶时间, 适用于监控高分子量肝素治疗、纤溶治疗, 筛选纤维蛋白形成紊乱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和纤维蛋白原紊乱引起的TT延长;纤维蛋白原 (FIB) 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半寿期4~6d。纤维蛋白原由α、β、γ3对不同多肽链所组成, 多肽链间以二硫键相连。在凝血酶作用下, α链与β链分别释放出A肽与B肽, 生成纤维蛋白单体。在此过程中, 由于释放了酸性多肽, 负电性降低, 单体易于聚合成纤维蛋白多聚体。但此时单体之间借氢键与疏水键相连, 尚可溶于稀酸和尿素溶液中。进一步在Ca2+与活化的ΧⅢ因子作用下, 单体之间以共价键相连, 则变成稳定的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 完成凝血过程。

临产孕妇正处于特殊生理时期, 体内存在某些高凝因素, 在产前会有许多变化, 需要及时动态监测。在孕妇分娩过程中, 可能会发生异常情况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宫内感染、低血容量等, 可触发外源性或内源性凝血机制, 激活纤溶系统, 临床表现为凝血因子消耗所致的出血和微血栓所致的脏器功能不全以及导致大量凝血因子消耗, 凝血功能障碍, 甚至诱发DIC, 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产后出血是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重要原因之一, 血凝四项作为凝血功能筛查的常规指标, PT、APTT是外源性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的试验, TT主要反映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中, 是否存在纤维蛋白原异常以及是否发生纤溶、存在抗凝物的情况[3];FIB是凝血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还与血流动力学特性及血小板聚集性有关, 是动脉硬化、血栓形成中独立的危险因素。

从结果中可看出, 相比非孕妇女, 临产孕妇PT、APTT均明显缩短, 这提示临产孕妇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而纤维蛋白原浓度要比非孕妇明显升高, FIB从孕育3周起持续上升至足月, 特别是妊娠末期可达4~5g/L, FIB含量与凝血酶有关, 它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血浆内FIB含量越高, 机体内便越容易形成血栓。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 妊娠虽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 但经常会引起机体出现一些“非生理”的变化, 尤其凝血状态的改变, 这种变化可以为产后的迅速止血做准备, 防止产后的大出血但往往也是导致孕妇出现DIC等产科意外的主要原因。所以在产前检查凝血四项指标可以为临床治疗产科意外提供可靠的检验依据, 对预防出血和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及时了解产前孕妇血凝结果, 有助掌握病情发展, 保障母婴安全。

摘要:目的 通过检查临产孕妇血凝四项 (PT、APTT、TT、FIB)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临产孕妇组1200例和健康妇女为对照组200例, 检测的血凝四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临产孕妇组 (PT、APTT、TT、FIB) 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2组的TT相比, (P>0.05) 无明显差异。结论 产前检查血凝四项指标可以对孕妇及早发现其凝血功能的改变, 和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的发生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临产孕妇,血凝四项,产前检查

参考文献

[1] 梁心玲, 朱坤仪.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处理结果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 (1) :59.

[2] 林琼霞, 左绪磊.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 (6) :371.

努力与结果范文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选择我院门诊与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sAg+) 1630例为检测对象, 病程在6个月以上。其中男性986例, 女性644例, 年龄20~60岁。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标本, 放置30min, 血清用于检测。

1.2 试剂及检测方法

HBV-DNA试剂由中山大学达, 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核酸扩增 (PCR) 荧光定量检测技术, 操作及结果判断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处理, 计量数据资料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结果见表1、2。

2 结果

表1结果显示大三阳模式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小三阳模式, 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P<0.01) , 证明了HBeAg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

表2结果说明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与其病毒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

3 讨论

16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sAg+) , 其病程在6个月以上, 血清HBV-DNA阳性总检出率45.95%。最常见HBV-M模式为小三阳, 其次为大三阳。HBeAg阳性组中HBV-DNA检出率高达61.13%, 高于HBeAg阴性组, 从而证明了HBeAg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2]。同时ALT在HBeAg阳性组升高率高于其他组, 说明肝脏损害的程度高于其他HBV-M模式组。此外表2充分说明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 即慢性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与其病毒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结果说明了HBeAg、HBV-DNA都是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 它们都与肝脏损害的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病毒复制较为活跃, 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之所以HBeAg为阴性, 是由于HBV基因c区1896位点突变广泛存在[3,4]。HBV-DNA是乙肝病毒复制活动最直接, 最可靠的指标[5];HBV-DNA阳性亦是判别乙肝患者或携带者传染性的指标;HBV-DNA定量的定期检测, 可判定乙肝感染量的消长, 临床病情的是否稳定和好坏, 还可直接评价监测抗病毒药的疗效。对于乙肝患者, 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HBV-DNA, 乙肝极难治疗, 保养占了HBV感染者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而HBV-DNA是衡量感染者是否处于平衡期, 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因此, 该项指标对于乙肝患者自身的保养显得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 通过运用PCR技术检测血中的HBV-DNA初步将结果作出了分析, 为临床诊断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摘要:目的 回顾HBV-DNA乙肝患者的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HBV-DNA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采用核酸扩增 (PCR) 荧光定量检测技术, 操作及结果判断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结果 表1结果显示大三阳模式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小三阳模式, 两者存在明显差异 (P<0.01) , 证明了HBeAg阳性表明病毒复制活跃, 传染性强。表2结果说明慢性乙型肝炎HB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程度与其病毒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运用PCR技术检测血中的HBV-DNA初步将结果作出了分析, 为临床诊断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HBV-DNA,乙肝患者,检测结果

参考文献

[1] 欧晓娟, 王晓明, 贾继东, 等.慢性乙型肝炎肝穿病理与血清HBV-DNA及肝功能的关系[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7 (4) :435~437.

[2] 韩国荣.HBsAg阳性孕妇的婴儿经宫内阻断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模式及意义[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4) :244~245.

[3] 朱美玲, 陈灿锋.e抗原阴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前C区1896点突变的检测[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2008, 21 (6) :382.

[4] 张悦, 王惠萱, 朱玉琨, 等.HBV-DNA-Pre-C区 (nt1896) 变异的临床调查与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4, 19 (2) :45~46.

努力与结果范文

努力与结果范文第1篇正方总结陈词主席好!各位评委好!对方辩友好!今天我们辩论的主题是“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我方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