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漫步者2025-09-181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3、内蒙古“十三五”能源经济发展趋势及路径选择

4、中国发展农村能源经济的意义和政策建议

5、能源经济:创新发展进入第三阶段

6、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

7、能源经济区域:榆林工业化与城市化实证分析

8、新疆能源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分析

9、加快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浅谈应用型高校能源经济专业建设

11、能源经济政治化的缘起、表现及影响

12、关于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3、能源经济学本科课程的研讨式教学改革探索

14、新能源将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15、创新能源经济学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思考

16、从美国新能源政策看我国能源经济发展

17、碳交易的“能源—经济—环境”影响及碳价合理区间测算

18、影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经济1性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19、多能流型区的综合能源系统经济调度优化

20、客运企业选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经济性比对分析

21、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促进新能源经济发展分析

22、全球能源经济和气候 保护报告2009

23、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SD建模与仿真研究

24、实证研究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

25、对“十四五”时期内蒙古现代能源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

26、新能源经济发展视角下公共充电桩用户特征调查分析

27、民族地区能源、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评价研究

28、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

29、低碳经济条件下欧美新能源政策实践与我国能源政策取向研究

30、能源局:上半年经济增长将有力支撑能源需求

31、新能源经济条件下的房屋建筑设计

32、流通产业能源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3、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的动态演化

34、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新能源经济的发展思考

35、对能源经济本科专业“能源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

36、北京能源与经济互动关系特征分析

37、中国能源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38、新基建为能源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9、伊朗工业展:借势能源经济,开拓中东市场

40、国内外专家共商能源经济转型思路

41、能源消费与中原经济区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42、能源经济专业的MOOC资源分析

43、能源价格对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影响的CGE研究

44、城市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度评价比较研究

45、中原经济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46、安徽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47、氢能源经济中的材料问题

48、新能源经济现状及发展障碍分析

49、努力实现能源和经济低碳转型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创新驱动助推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

3、中德新能源汽车技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及启示

4、新能源汽车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5、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的展望

6、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实训室建设思路探索

7、新能源汽车技术:谁的未来?

8、“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

9、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10、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思政实施情况分析与阐述

11、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研究

12、浅谈新能源汽车技术行业现状与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13、现在是新能源汽车技术选择的“混沌期”

14、职业院校“1+3”模式校企合作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应用探究

15、大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思路探索

16、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7、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探究

18、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探讨

19、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2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新改革

22、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3、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技能竞赛与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研究

24、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思路研究

25、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

26、“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研究①

27、深度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28、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29、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研究

30、基于1+X证书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31、基于能源国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研究

32、高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分析

33、新能源汽车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34、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35、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36、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析

37、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研究

38、基于城市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39、职业本科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40、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研究

41、基于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建设探索

42、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43、“1+X”证书制度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运用与探索

44、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挑战机遇和展望

45、基于校企合作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46、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47、基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原理探讨其优缺点的分析

48、新能源汽车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49、职教改革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思路探究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产教融合下中职汽车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3、中职汽车材料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探索

4、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模块的教学

5、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6、汽车维修专业基于整车教学模式的初步研究

7、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思路研究

8、探析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对策

9、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汽车工程教学研究

10、实践教学在提高中职汽车教学有效性中的作用分析

1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建设问题探究

12、技能大赛与汽车教学改革有效融合途径的探究

13、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4、新能源汽车维修接待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15、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浅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创新

17、《1+X证书制度课程融合》的思考

18、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校企共建“教学+服务”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

19、浅谈虚拟仿真在中职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年总目录

21、信息技术与汽车专业教学的融合

22、中职汽修专业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教学研究

23、技能大赛引领下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24、浅谈汽车类开放式教学利弊分析

25、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探讨

26、汽车机电技术维修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27、分层教学法在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中的价值

28、中职电子电器类专业教师转岗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实践探究

29、中职汽车维修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30、职业导向下的中职汽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31、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一体化教学探讨

32、中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研究

33、中职汽车电气课程教学的改革方向分析

34、建构主义视域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35、新能源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36、多元课堂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37、中职汽车维修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探讨

38、翻转课堂背景下汽车专业增加企业现场教学环节的探讨

39、浅谈中职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

40、虚拟实验技术在中职汽修教学中的应用

41、浅析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有效策略

42、基于“互联网+”的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43、中职新能源汽车课堂学习方法探究

44、简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45、当前中职新能源汽车教材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研究

46、基于智慧课堂的中职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研究

47、中职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

48、从市场角度分析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49、“互联网+”环境下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虚实一体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新能源汽车月度数据追踪2021年1月

3、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校企合作项目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4、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新能源汽车实战“2012中国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览会”

6、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研究

7、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技术分析

8、新能源汽车路线图描绘中国汽车技术走向

9、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技术分析(1)

10、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倍6月份免购置税新能源车占产量94%

11、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探讨

12、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寿命试验方法分析

13、首届北京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周 暨电动汽车购车节盛大开幕

14、浅析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联网汽车整车电气系统的发展

15、对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生命周期可持续性评价探讨

16、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下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研究

17、补贴退坡、共性技术供给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18、深圳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9、谈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新能源汽车教学模式

20、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实施情况

21、新能源汽车高压互锁原理及故障诊断技术探究

22、论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对汽车销售的影响

23、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下 格力新能源汽车战略分析

24、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下新能源技能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25、论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技术

26、智能网联背景下的中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探究

27、新能源汽车维修安全防护及性能测试(1)

28、面向新能源汽车和校企合作项目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29、VR技术在新能源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30、新能源汽车的闭环供应链问题研究及建议

31、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

32、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研究

3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下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4、基于“1+X”证书制度下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5、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选型以及安装探讨

36、基于翻转课堂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

37、浅谈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设(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课程必要性

38、工匠精神融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39、新能源汽车结构轻量化关键工艺探究

40、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41、新能源汽车颠覆汽车业百年生存规则等

42、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探讨

43、新能源汽车维修安全防护及性能测试

44、科技部就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征求意见 构建完整电动汽车产业链

45、“十四五”时期新能源汽车和网联汽车发展对策研究

46、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技术探究

47、武汉市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8、信贷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消费降低新能源汽车贷款首付比例

49、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变迁与政策工具选择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中的应用

3、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思路论述

4、新能源汽车维修安全防护及性能测试

5、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关键技术探究

6、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探讨

7、浅谈关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反思

8、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现状及发展措施分析

9、中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10、新时代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改进措施研究

11、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整合策略探析

12、新能源汽车维修中应用电子诊断技术的实践分析

13、浅析职高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

14、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

15、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关键技术

16、新能源汽车维修与电子诊断技术刍议

17、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研究

18、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19、新能源汽车维修关键技术探讨

20、试析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关键技术

21、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探讨

22、浅析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23、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

24、试论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

25、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运用

26、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技术探究

27、试论职高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

28、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模式研究

29、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技术探究

30、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31、基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32、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探讨关键要素探究

33、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运用探讨

34、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

35、探析新能源汽车维修关键技术

36、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研究与分析

37、基于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分析

38、新能源汽车维修关键技术研究

39、浅谈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40、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应用研究

41、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2、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

43、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的运用

44、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故障诊断技术

45、“互联网+”下中职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探讨

46、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电子诊断技术运用研究

47、基于红旗项目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48、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技术分析

49、基于新能源汽车维修注意事项探讨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教育部在当前能源和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式下开设的,以培养急需相关专业技术人才。西南科技大学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突出了学科交叉的特点,文章总结了该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积累,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建设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旨在促进该专业课程建设的完善,同时为国内开设该专业的相关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

引言

我国“十三五”能源规划进一步突出了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拓展能源国际合作、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增强国内油气供应能力、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等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对矛盾已成为了关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问题。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还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特殊性,2011年教育部新增了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各高校也陆续从2011年开始开设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该专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以开展化石资源优化利用为基础研究,面向可再生能源技术、低碳经济、清洁煤技术等领域的人才需求,重点解决高效催化剂研制及其产业化等重大问题;其主要关注怎么利用能源且对大自然造成最少的伤害[1-4]。我国专门解决能源与环境矛盾问题的相关专业开设较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4-6],因此,如何建设该专业课程体系,使其有助于达到人才培养效果,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6,7]。

西南科技大学于2012年开始筹建能源化学工程本科专业,通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在强大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支持下于2013年获批,目标为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和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知识,使学生能够适应涉及化学、化工和新能源化学工程等领域的广泛需求。毕业生可在锂离子电池、碱性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从事工艺设计、生产控制、科技管理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工作。文章通过总结西南科技大学3年来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积累,对该专业课程的建设进行探讨。

一、西南科技大学能源化学工程专业现有核心课程设置与建设情况

今年,我校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已达120余人,为达该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总共需修满170学分,其中专业课程需修满86学分,占50.6%。根据专业建设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师的知识背景,設置的现有专业课程可分为四个板块,即化学基础课程、电化学课程、分析测试课程和实践课程(见图1)。这样设置的依据在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仅靠某一个学科知识很难培养出适合新形势发展需求的专门型人才。其中化学基础课程涵盖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工程制图(化学工程)、化工热力学、工业催化基础、化工安全工程化学等基础课程;电化学课程涵盖了电化学原理、能源材料基础、化学电源设计、应用电化学、太阳能电池概论、动力电池原理及应用、燃料电池技术等课程;分析测试课程包括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仪器分析、电化学测试技术、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实践课程涵盖了电化学基础实验(电化学原理实验、电化学测试技术实验)、化学电源设计与应用实验(化学电源设计实验)和能源化学工程实践(能源化学工程综合设计实验A、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认识实习、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等实践课程。

我校课程的设置有如下优点:(1)通过化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通过化学、物理、化工原理、化工催化等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夯实学科基础,具备多学科知识交叉的背景(2)完成化学基础课程群的学习之后,学生紧接着进入与电化学及电化学测试技术有关课程的学习,这样设置有利于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知识。此外,学生可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侧重新能源材料某一个方向的选修课,巩固所修的专业知识,成为某一个方向上的专门人才。(3)对一些重要的基础课,如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等,都分别单独或者在课程学习中开设有实验课,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学生的实践课程合理而丰富。电化学原理实验、电化学测试技术实验、化学电源设计实验、能源化学工程综合设计实验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和学习从电化学基础实验到鋰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器件从材料至成品的制作工程应用知识。此外,我校学生可在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久远环通电源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完成工程实践,体现了我校对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我们发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仍存在不足之处,在21世纪及目前新形势下其课程建设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当前的体系过于偏重化学基础课程,轻材料科学基础学科课程,如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或材料科学基础等以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础课程没有开设,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器件材料的合成及其使用性能。(2)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及其绿色合成、污染控制与防治等可选修的基础课程上应完善。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开设的最初目的是以化石资源优化利用为基础研究,解决能源与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煤化工、石油化工在当今我国国民经济中还有重要地位,因此,课程设置在煤化工、石油化工及其绿色合成等选修课程上还应加强。这些课程可供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后选修,拓宽培养人才的知识面和技能。(3)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培养不足。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来源于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及对行业的全面和前瞻性了解,当前课程还存在容量不够大、涵盖面不足、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还不够丰富,需要在今后的建设中继续完善。其次,学生工程实践机会和场地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加强与更多的国内乃至国外知名公司合作更佳。因此建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在今后在发展中要不断完善专业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扩大课程体系容量。

三、结束语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培养出的专业人才质量以及人才专业素质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在当前国家和地方急需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大背景下,完善该专业课程的建设尤为重要。西南科技大学经过3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应该看到专业课程的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希望文章对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阐述能为国内开设该专业的相关兄弟院校有借鉴和启迪作用,也希望有更多的研究工作能集中在能源化学工程专业课程的建设上,加快其完善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秀,来永斌,陈明功,等.基于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维创新实践平台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216-217.

[2]赵海,刘俊清,刘瑾,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5,44(12):99-101.

[3]陈彦广,韩洪晶,杨金保,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28-229.

[4]刘淑芝,王宝辉,陈彦广,等.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209-210.

[5]孟广波,毕孝国,付洪亮.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45-147.

[6]陈彦广,韩洪晶,陈颖,等.基于国际化、工程化能源化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及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3(13): 214-216.

[7]尹振,刘秀军,高健.面向新世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广东化工,2014(1):179.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

能源工程师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2、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3、内蒙古“十三五”能源经济发展趋势及路径选择4、中国发展农村能源经济的意义...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