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09-161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第1篇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标】:

1、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2、培养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体验,使之逐步形成技能。

3、学生能完整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

4、能以“爱”为主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重点】: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体验,形成技能。

【难点】:完整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说说看,都有哪些朋友。 (引出“书籍是人类的朋友”)

(1)、了解学生曾经读过的书。

(你们都读过哪些书?还记得书名吗?)

(2)、指说自己读过的书名。

(学生集体背诵《三字经》)

(3)、老师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爱读书,善记忆的兴趣。

2、了解学生读书后的感受。

举例说说:书给你自己或身边的人带来过什么?

3、指说。

4、从刚才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了大家从书本中获得了很多知识,也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读书正是我们的快乐活动。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吧。

二、请同学们拿出《爱的教育》这本书。

1、说说作者。

2、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阅读这本书呢?

回顾读书方法(出示小黑板一)

三、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来阅读《爱的教育》,感受“爱”意。

1、教师提出具体读书要求(出示小黑板二)。

2、学生自主阅读。

3、小组交流。

4、指读学生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谈谈读后感。

5、教师适时指导,在人物身上发现“爱”。

【引导学生从一些细节中感受爱,告诉学生:爱很简单,爱很平常,就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中(板书)。】

6、教师相机板书:

四、出示挂图,观看一组感人的图片,进一步形象地感受爱。

五、说说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爱的故事(可以是所见、所闻)。

六、总结 。

生活处处都有爱,有了爱,世界才会如此美好。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身边的爱,并付出我们的爱心,让我们永远生活在爱的海洋中。

正所谓是: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板书)

七、课堂延伸:

以“爱”为主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阅 读 课——《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一个眼神

很简单,很平常一个动作

一句话

人人爱我我爱人人

课前准备:小黑板——内容如下:

【回顾读书方法】:

一、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法;

2、探求性的速读法;

3、品味性的精读法。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1、圈点勾画;

2、作批注;

3、写读书笔记;

4、做卡片;

5、进行再创作。

三、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1.单独或综合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的手段来解决。

3.将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第2篇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 2.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感受爱。

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我们曾经学习过《争吵》一课,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但你们知道吗,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二、推荐《爱的教育》

1.了解封面

⑴出示书的封面。

⑵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

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2.了解大体内容

⑴出示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⑵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再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⑶交流。

3.指导阅读《爱的教育》 (1)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

⑵师总结: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4.从序言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内容简介、作品影响) 1.看一下目录你最熟悉那些故事? 2.交流、故事大概内容

3.走进人物感受教育 出示幻灯。学生交流。 4.欣赏精彩片断。 5.谈阅读感受。

6.读后感激趣。

过渡:这确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译者夏丐尊先生备受感动流着泪读完全书,并决定要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 出示读后感,生静静阅读。

三、引导学生读书。 1.了解获取书的途径。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看到这本书呢?

⑴指名说。

⑵师总结:买、借阅、上网„„

2.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

(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3.自读序言。

4.阅读书的目录。

自由读,同桌交流,了解书中有哪些小故事。

5.阅读正文。

⑴推荐阅读。

过渡:大家的阅读热情真高啊!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读故事了。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老师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意外事件》,请同学们通过目录找到那个故事认真读一读。

(交流故事大概内容、阅读感受。)

⑵自由阅读。

过渡: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其实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很感人,它写尽了人世间种种感人肺腑的爱!下面,请你看目录,找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第3篇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教学目标】:

1、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2、培养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体验,使之逐步形成技能。

3、学生能完整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

4、能以“爱”为主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重点】: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体验,形成技能。

【难点】:完整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说说看,都有哪些朋友。 (引出“书籍是人类的朋友”)

(1)、了解学生曾经读过的书。

(你们都读过哪些书?还记得书名吗?)

(2)、指说自己读过的书名。

(学生集体背诵《三字经》)

(3)、老师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爱读书,善记忆的兴趣。

2、了解学生读书后的感受。

举例说说:书给你自己或身边的人带来过什么?

3、指说。

4、从刚才同学们的谈话中,老师知道了大家从书本中获得了很多知识,也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读书正是我们的快乐活动。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吧。

二、请同学们拿出《爱的教育》这本书。

1、说说作者。

2、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阅读这本书呢?

回顾读书方法(出示小黑板一)

三、老师指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来阅读《爱的教育》,感受“爱”意。

1、教师提出具体读书要求(出示小黑板二)。

2、学生自主阅读。

3、小组交流。

4、指读学生自己喜欢的片段并谈谈读后感。

5、教师适时指导,在人物身上发现“爱”。

【引导学生从一些细节中感受爱,告诉学生:爱很简单,爱很平常,就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中(板书)。】

6、教师相机板书:

四、出示挂图,观看一组感人的图片,进一步形象地感受爱。

五、说说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爱的故事(可以是所见、所闻)。

六、总结 。

生活处处都有爱,有了爱,世界才会如此美好。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珍惜身边的爱,并付出我们的爱心,让我们永远生活在爱的海洋中。

正所谓是:人人爱我,我爱人人!(板书)

七、课堂延伸:

以“爱”为主题,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故事。

(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阅 读 课——《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一个眼神

很简单,很平常一个动作

一句话

人人爱我我爱人人

课前准备:小黑板——内容如下:

【回顾读书方法】:

一、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法;

2、探求性的速读法;

3、品味性的精读法。

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1、圈点勾画;

2、作批注;

3、写读书笔记;

4、做卡片;

5、进行再创作。

三、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1.单独或综合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的手段来解决。

3.将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第4篇

戈慧霞

教学目标:

1.我要学会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通过选文的阅读,我能感受到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受到爱的启迪。

3.我对书中的内容很感兴趣,愿意摘抄积累。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设计理念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爱的教育》课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明确目标。(1分钟)

师: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共读《爱的教育》。

二、阅读整本书,明确步骤和方法。

(一)透过封面晓情感

1、师引导:读一本好书,就像进入一座故事公园,首先要看看有个性的大门,轻轻捧起这本书,从这本书的封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书名、作者、对内容的明示和暗示的细节为主)

2、抓住图画,引导学生了解书的情感基调。

(1)书的封面上有一幅图画,谁能为我们描述上面的情境? (2)师总结:多么温馨的画面,封面上的图画就是一本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猜一猜书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过渡:大家的猜测很合理,这本书究竟讲述的是什么呢?第三页的内容梗概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走进导航知梗概

1、学生请快速阅读内容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2、请一名同学介绍主要内容。

(三)根据目录做规划

1、我们如何知道书中具体讲了那些故事呢? 看目录?

2、请大家仔细看看这本书的目录,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全书为10个章节,以月份为题。 (2)、每章都有每月例话。

2、使用目录做阅读规划。

阅读一本书之前做好读书计划非常关键,这本书共讲述了100个故事。我们每天大约读10个故事,计划在10节课之内读完这本书。 本节课我们的任务是阅读前三个故事。

三、自读交流,感受读书趣、明白师生情、学习高品质

1、默读第一个故事《始业日》。

提示:默读故事,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相关句子旁做标记。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 (1)、感受师生之间的情谊。 (2)、用唤起回忆方式感受读书的趣味。 (3)、抓住关键句段体会人物感情。 (4)在阅读中感受爱的能力增强。 总结读书方法:

(1)、默读故事,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相关句子旁做标记。

(2)、和同学交流读书收获,互相学习提高。

4、自读第二三个故事。

按照总结的方法默读第

二、三个故事。

5、展示交流。

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

(1)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宽恕都是爱。 (2)知道爱要真诚地表达,才能让心与心走得更近。 (3)洛佩蒂舍己救人,这是一种大爱。

总结升华:这堂课上,和大家一起阅读交流,我猛然发现爱就在我的身边,我的学生留恋我、向我表达他们的尊敬与爱。我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当我说错话,想他们致歉的时候,他们会立刻宽恕我、安慰我。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老师。爱在你的身边吗?

学生表述身边的爱。 结束语: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故事;

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这本书。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

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指名说,板书课题:读书让我们美丽)

3.开学一个月了,咱们班的图书角也成立一个月了。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这一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

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

二、图书交流推介会

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班交流。(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

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

1. 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

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 2.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出示)安徒生:(1805.4.2—1875.8.4)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3. 师述:2005年4月2日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的儿童和无数成人都在纪念这个人。中国的庆典和纪念活动也异常丰富,举办了儿童绘画比赛、演出童话音乐剧和出版最新版《安徒生童话全集》等30余项活动,还任命了7名“安徒生大使”,其中包括电视节目主持人鞠萍、歌唱家宋祖英、运动员姚明等。(出示相关文字)

4.安徒生实在太有魅力了,他的灵魂飞翔了200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

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台湾】张晓凤

1师范读

2你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吗?

3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安徒生,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四、赏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1.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谁来回忆一下故事的大概内容呢?(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组图 ,生边看图边回忆故事)

2. 可怜的小女孩最后怎么了?

(出示)第二天清晨寒气袭人的时刻,小女孩坐在那两幢房子的角落里,双颊红通通的,嘴角上却挂着微笑。她死了,是在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冻死的。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到的只是一具小小的尸体。小女孩坐在那里,身子已经冻得僵硬了,手里依然拿着火柴,一束快要烧尽的火柴梗。

“她是想暖和暖和身子。”有人说道。可是却没有人会想到她曾经看见了那么美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想到,她跟着她的老祖母是在怎样的光辉照耀之下走进新年的快乐中去。 1师配乐范读

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3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

4.读书是幸福的,它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她不仅认认真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出示)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碟,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1听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3这首诗感动着我,你们的发言温暖着我,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五、总结延伸

1. 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

2. 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3. 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

4. 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想知道的话,就到他写得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中找答案吧!这里的“真爱”,是对书的的真爱,对生活的真爱,更是对童话的真爱。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出示)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安徒生 1指名读。

2“阿拉丁神灯”听说过吗? 3推荐看《一千零一夜》。

5.今天,我们在一起分享了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心得,同时还走近了安徒生,重温了

经典。同学们,你们有收获吗?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第6篇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在老师的指导下, 具有主体意识、认知能力、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阅读”并非仅仅是学生的单项活动, 它要求师生“互动”。从教的角度看, 教师是导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五为主”原则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创新为灵魂) , 通过师生互动, 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要引导、要指导、要诱导、要辅导。对有疑难问题就是要讲一讲, 关键的地方就是要引一引, 困难的地方就是要扶一扶。不然, 还要教师干什么呢?从学的角度看, 学生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有目的地运用较好的学习方法去获取新知, 培养能力, 养成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那么“自主阅读”教师应该“导”什么呢?那就是要导目标、导方法、导激励参与、导主体自学、导合作交流、导评价总结。学生的“自主”又怎样体现呢?学生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 坚持“五自”, 即自学、自思、自创、自展、自评。通过师生互动, 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二、提供数学阅读材料, 让学生“合作阅读”

“合作阅读”是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合作学习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缺少了哪一个,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一是混合编组。混合编组要保证同一学习小组内的学生有好、中、差三类。二是积极互赖。积极互赖代表了小组成员之间一种积极的相互关系, 同舟共济、荣辱与共,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三是个人责任。个人责任是指指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 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个人责任。四是社交技能。社交技能是指合作的方法。如怎样向他人打招呼、问候, 怎样进行自我评价和介绍别人, 注意听他人讲话, 任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时, 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等等。五是小组自评。小组自评又叫“团体反思”, 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 对共同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估, 比如总结小组活动中的有益经验, 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明确小组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等等。

三、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提高数学阅读效率

由于创客教育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使信息的处理过程交互性、参与性更强, 强化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提高数学阅读效率。

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传递快捷, 反馈及时的特有优势, 加大训练密度,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如应用题综合性练习就是把学过的有关应用题的知识进行重复再现, 帮助学生把零碎的东西系统化、条理化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其真正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达到巩固知识技能, 形成技巧的目的。练习前教师应认真组织教材、精心设计练习题目, 做到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分层次地循序渐进。在练习中, 基本内容自选练, 同时做到精讲精练, 以练为主, 讲练结合。教师的讲核心是放在“引”字上, 把平时所学的知识串起来使学生加深理解, 在应用题练习中, 除考虑应用题的内容, 加强练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外, 还应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因为综合练习是对学生学过知识的重复, 学习易产生厌恶情绪, 所以, 教师不能简单重复平时学过的内容, 应在练习上多下功夫。这样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挥其主体作用, 使学生不感到枯燥无味, 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积极地练习, 从而提高练习的复杂性和主动性。如应用题的阅读与练习。其目的是使学生注意区分题意之间不同的解题要领, 寻找审题和解题规律, 在比较中深化认识, 掌握规律。

例 (1) AB两长180千米, 甲车从A到B用6小时, 乙车从B到A用5小时, 甲乙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 几小时两车相遇?

例 (2) 甲车从A到B用6小时, 乙车从B到A用5小时, 甲乙二车同时相对而行, 几小时两车相遇?

通过两题的练习, 根据工程问题的解题特点, 由相遇问题导入工程问题, 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一种形式, 使问题更清楚, 更明白, 寻求简明的解法, 从而沟通“相遇问题”和“工程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工程问题中把全工种看作“单位1”这一解题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又如 (1) 学校三月份用煤4吨, 四月份节约25%, 四月份用煤多少吨? (2) 学校三月份用煤4吨, 比四份节约25%, 四月份用煤多少吨?将这两题放在一起, 让学生分析比较, 认真区别异同, 正确判断单位“1”和所对应的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培养良好解题思路。

总之, 创客教育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一种秉承“开放创新、探究体验”的教育理念。创客教育以培育所有学生的创新知识、能力、视野以及意志品质方面为目的, 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 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以创客教育理论为指导, 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指导数学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摘要:创客教育以培育所有学生的创新知识、能力、视野以及意志品质方面为目的, 以“创造中学”为主要学习方式, 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以创客教育理论为指导, 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指导数学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 从而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创客教育,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俊杰, 周群等;创客教育:开创教育新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09。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教案范文第1篇——《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教学目标】:1、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2、培养学生运用读书方法进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